在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2024-05-14 02:00

1. 在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实际汇率围绕平价浮动,只要黄金自由流进、流出,对其买卖不加以限制,不会出现银行券超过黄金储备的过量发行,银行券不会贬值,汇率将在黄金输送点之间波动。
如果因供求变化,使得汇率波动超过黄金输送点,货币兑换就不如直接运送黄金再换取它种货币来得成本低,因此黄金输送点是实际汇率波动的范围。但当纸币大量发行,其名义含金量与实际代表的金量不符时,自由兑换遭到破坏,以黄金输送点为基础的汇率便也会遭到破坏。
随着黄金输出量或输入量的增加,将减轻外汇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压力,缩小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并使其逐渐恢复或接近铸币平价,这样就起到了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扩展资料:
国际金本位制度崩溃原因
金本位制通行了约100年,其崩溃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生产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这就极大地削弱了金铸币流通的基础。
第二,黄金存量在各国的分配不平衡。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黄金存量大部分为少数强国所掌握,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
第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黄金被参战国集中用于购买军火,并停止自由输出和银行券兑现,从而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金输送点

在金本位制度条件下,外汇汇率的波动幅度受到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2. 金本位制下决定汇率的基础是什么?

最简单的说法是,铸币平价.
复杂的看下面
金本位制度(Gold Standard System)从1816年英国政府颁布条例,发行金币开始,一直到二战爆发前夕,具体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典型金本位制阶段——金币本位制阶段。在金币本位制(Gold Coin Standard System)下,流通中的货币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黄金铸造而成的金币,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就是铸造该金币所耗用的黄金的实际重量,我们把各国货币的单位含金量称为该国货币的铸币平价(Mint Par).当时,两国货币汇率的确定,就是由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来决定,即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二).蜕化的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券的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流动遭到破坏,于是传统的金本位制陷于崩溃.各国分别实行两种蜕化的金本位制,即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国家用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货币的发行以黄金或外汇作为准备金,并允许在一定限额以上与黄金,外汇兑换,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由法律所规定的含金量来决定.此时,我们称各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为该货币的黄金平价(Gold Parity),显然在这个时期,汇率是由各自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即汇率决定的基础是各国货币的黄金平价.
参考资料:参考的是<国际金融,课本来的

3. 金本位下,纸币的汇率由纸币的含金量挂钩是什么意思?是指国家的纸币是否值钱靠的是国家的黄金储备么?

纸币本位制,亦称“自由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其特点是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勤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由于发行纸币是国家的特权,在中央银行国有化之后,国家便委托中央银行发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方式是通过信贷程序进行的,所以纸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货币。由于该种货币制度不与黄金挂钩,纸币发行量一般由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国家要对其实行严格的管理,所以也叫“有管理的通货制度”。当今世界各国的货币制度,几乎部是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

paper money standard

以不能与金银相兑换的纸币作为本位币,即作为价格标准和最后支付手段的货币制度。这个制度是在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完全崩溃以后在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又可以细分为两类:自由的纸币本位制和管制的纸币本位制。前者指纸币本位制的国际流通与汇率不受本国政府的干预,后者则无这两方面的自由。

纸币本身并无价值,它之所以能成为本位币,是由于历史上磨损了的铸币可以在相当时期内继续充作本位币,银行券也可以代表金银在市场上流通,因而政府得以通过法律强制和调节经济的措施,使人们相信纸币代表着价值,并以纸币作为其他支付手段的最后兑现对象或作为信用货币创造的根据。资本主义国家曾以金银作为纸币发行的保证准备,对信用货币的创造也有一定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限制货币的过量增加,维持公众对纸币的信任。但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和经济危机的频繁到来,增加货币量被看作是防止物价下跌、刺激经济上升和解决财政困难的手段。于是资本主义国家便滥用权力,自行减弱或解除对纸币发行的限制。纸币的发行既成了政府任意的行动,以纸币为基础的信用货币也可以随便扩张,纸币本位制便成为最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货币的本位币地位和发行量虽可以由国家规定,但货币所实际代表的价值量,却不是法律所能强加的。所以,国家滥用权力、多发货币和在此基础上过度扩张信用,其结果必然是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跌落,物价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历史上不乏这样货币,如中国宋朝的交子、会子,美国独立战争时的大陆币,法国大革命时的指券,等等。但通货膨胀成为持久的世界性现象,是在纸币本位制普遍流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及战后年代。

曾经有人把纸币本位制称为管理本位制,理由是这个制度使国家得以充分地管理货币的流通,任意地增减货币量,以谋求物价和生产的稳定,不像金本位制那样为维持固定汇率而一任国内的物价和生产波动。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在20世纪20年代曾竭力鼓吹此说,而把金本位制贬为“野蛮的残余”。但是,半个世纪来的经验,证明纸币本位制既未能使资本主义国家摆脱30年代的特种萧条,也未能刹住60~70年代的严重通货膨胀。

20世纪70年代,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备受滞胀的折磨时,又有人提出要恢复金本位制。但在资本主义总危机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时代,要把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金本位制再搬出来,是无法实现的。

金本位下,纸币的汇率由纸币的含金量挂钩是什么意思?是指国家的纸币是否值钱靠的是国家的黄金储备么?

4.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汇率的变动具有哪些特征?

金本位制度是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货币制度。典型金本位制度的特点有:各国货币均以黄金铸成,金铸币有一定重量和成色,有法定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具有无限清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按其票面价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金本位制度下,两种货币之间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是决定两只货币汇率的基础。一般而言,法定的含金量一经确定,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动的,因此,作为汇率基础的铸币平价是比较稳定的。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也会波动,波动的特征体现为:(1)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是外汇供求关系。当某种货币供不应求时,即出口增加,贸易顺差累积时,其汇率会上涨,超过铸币平价;当某种货币供大于求时,即进口增加,出口减少,有大量的贸易逆差时,其汇率会下跌,低于铸币平价。(2)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变动是有限的,被界定在铸币平价上下各一地能否界限内,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溶化、自由铸造和自由输出入,使得黄金可以代替货币、外汇汇票等支付手段用于国际间的债务清偿。具体而言,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上涨达到或超过某一界限时,本国债务人用本币购买外汇的成本(汇率)会超过直接输出黄金支付的成本(输出黄金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于是引起黄金输出,引起黄金输出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出点”。黄金输出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加上两国之间输送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另一方面,当外汇汇率下跌,达到或低于某一界限时,本国拥有外汇债权者用外汇兑换本币所得会少于用外汇在国外购买黄金再输送回国内所得,从而引起黄金输入,引起黄金输入的这一汇率界限就是“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入点所处的汇率等于铸币平价减去两国之间运输黄金所需要的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以及改铸费等额外费用。

5.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变动具有哪些特征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世界上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国际金本位制度,它大约形成于1880年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结束。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具有货币的全部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9世纪70年代,欧洲和美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国际金本位制度才大致形成了。

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变动具有哪些特征

6. 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金本位制下,各国都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它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限于黄金输送点,即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
一般就是考这两点~

7. 金本位制下,(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金本位制下,各国都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它是决定汇率的基础。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限于黄金输送点,即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 一般就是考这两点~

金本位制下,( )是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基础。

8. 金本位制下外汇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受制于( )A. 黄金储备状况 B. 外汇储备状况 C. 黄金输送点 D. 外汇政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