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励志经典名言

2024-05-16 01:53

1. 诸子百家励志经典名言

 诸子百家励志经典名言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诸子百家的.经典励志名言,欢迎大家的阅读。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6、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8、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1、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4、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1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7、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1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22、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2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26、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27、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3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1、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32、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3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3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38、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9、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0、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41、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4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7、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4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51、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5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5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54、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左传·隐公三年》
         5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5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6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6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6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6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6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68、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6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70、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

诸子百家励志经典名言

2. 诸子百家励志语句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2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周)  
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26、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7、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周)  
2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周)  
29、彼一是非,此一是非。(庄周)  
3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31、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3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3、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晏子)  
3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6、流言止于智者。(荀子)  
37、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老子)  
38、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9、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韩非子)  
40、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4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4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老子)  
43、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孙子)

3. 求“诸子百家励志名言”

儒家:
克己复礼便是仁。
仁者爱人克已复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家:遵从自然法则。
万物本是道,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墨家:非攻兼爱非命等。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法家:依法治国。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杂家:兼儒墨合名法。
农家: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饕餮而治。

求“诸子百家励志名言”

4. 诸子百家的名人名言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白话文:燕子麻雀怎么会知道天鹅的凌云壮志呢!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春秋荀子《荀子·劝学》
白话文: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春秋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白话文: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
白话文: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白话文: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

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南宋陆九渊《与傅全美》
白话文:听说过会很高兴,知道过错而不忌讳,改过不害怕。
7、敏于事而慎于言。——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白话文:敏捷做事,小心说话。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白话文: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哪能不死呢,我愿留下这颗赤诚的心来光照史册。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宋代屈原《离骚》
白话文:道路漫漫前途远又长,我将上天下地寻求知音。
10、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代朱熹《答巩仲至》
白话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

5. 诸子百家名言

墨子名言选粹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伪诈)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载)行者也。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  
  
    ★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力,形之所以奋也。圆,一中同长也。  
 
 
孟子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①。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所作,现存七篇。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人。是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①这句话原文为:“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出自《孟子·离娄上》。  
  
大人①者,不失其赤子之心②者也。  
 出自《孟子·离娄下》。①[大人]有德行的人。 ②[赤子之心]婴儿天真纯洁善良的心地。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离娄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①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上》。①[放心]指丧失了的“善心”。“求其放心”的意思是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老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恃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也。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欤?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  

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不自视,故章;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全者,几语哉?诚全归之。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龠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是谓妙要。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挫,或培或堕。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以上《道经》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者,其知弥尠。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得信也。圣人之在天下也,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咳之。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能,而奇物滋起。法物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邦缺缺。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兼(廉)而不刿,直而不绁,光而不眺(耀)。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立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也,其神不伤人也。非其神不伤人也,圣人亦弗伤也。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于无难。  

其安也易持,其未兆也易谋,其脆也易判,其微也易散。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而败之。故曰: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之欲上民也,必以其言下之;其欲先民也,必以其身后之。故居上而民弗重也,居前而民弗害也,天下皆乐推而弗厌也,不以其无争欤?故天下莫能与争。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夫言有宗,事有君。其唯无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贵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也,是以不病。  
    
民之不畏畏(威),则大畏(威)将至矣。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夫唯弗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而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故去彼而取此。  
    
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栝(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单(战)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单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乎?惟有道者乎?是以圣人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是以圣人云:受邦之訽(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  

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右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荀子名言


(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9)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诸子百家名言

6. 诸子百家名言

诸子百家名言荟萃 1. 天地方圆,不是用规矩制作出来的;日月星散布光明,不是磨光的力量;春天鲜花灿烂,不是浸染所称的色彩。应当知道那至真,贵在天然啊。2. 不要争取不可能得到的,不要勉强力不胜任的,不要告诉不想知道的。争取不可能得到的,勉强力不胜任的,告诉不想知道的,这就叫老而无功。3. 孟子说:“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劣的工人改变或者废弃规矩,羿这种神射手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改变拉弓的规格。君子拉满弓弦却不发箭,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他们在路上合适的地方站着,有能力的人就会跟上。”4. 我曾经整天地思考,还不如抓紧片刻时间学到的多;我曾经踮起脚来远望,但不如登到高出看得远看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是很远的人也能看到;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他善于走远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却能横渡长江和黄河。君子与一般人的素质没有不同,只是他善于借助外物罢了。5. 世人不管是愚笨,是聪明,都想多识人,广见事,却又不肯读书,这就如同想饱而懒得做饭,想暖而又懒于裁衣了。6.从事学习不如从事求师。老师,是做人的标本模范。7. 勤学好问,闻见多,记忆力强,这种人才世间有很多;能够著书立说,议论古今的是非通变,一万人中难有一人。大凡学术贵在贯通的原因,是在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如果只是诵读,即读文学又读学术,即是诵读千篇以上,也不过如同鹦鹉学舌巴了。8. 孔子说:“只是具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喜欢人,厌恶人。”9.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爱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仁爱。”10.孔子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道理。”11.学习要牢固专一,一方面进入学习,一方面又离开学习,只不过是平庸之人罢了。全部地了解它,掌握它,这以后才称得上学习。君子之道不完全、不纯粹是不能够成为美的。12. 孟子说:“一个人讲话很轻率,是因为他没有承担什么责任。”13. 孔子说:“应当跟他谈话而没有跟他谈话,那是错过了人才;不应当跟他谈话却跟他谈话,那是浪费了话语。聪明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浪费口舌。”孔子说:“信仰主张不相同,不能一起商量事情。”14. 孔子说:“诚心诚意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他如果不听就算了,不要自讨羞辱。”15. 我听说交友详审周全的不会失掉朋友,交友繁杂的大多好后悔。所以先哲总是首先选择而后结交,而不是先结交而后选择。16. 以精神为主,身体会从而收益;受身体所控制,精神就会从而受害。精神气志,在性情恬静、不断充实者那里,会日益强壮;在性格暴躁、不断消耗者那里,会日益衰竭。所以圣人会调养他的精神,和缓他的意气,平顺他的身体,从而与自然大道相沉浮俯仰。17. 各种享乐,产生于治理得好的国家;忧患,产生于混乱的国家。一味追逐享乐却贻误治国的,并不是真懂得享受的人。所以贤明的君主,必定首先治理自己的国家,这以后各种享乐便可以从中获得;昏庸的君主必定一味追逐享乐却贻误治国。18. 能言者无不赞扬尧,而尧时的政治并不一定都好;举世无不贬低纣,而那时政治并不一定都失误。所以一枝枯败,无损繁林的茂盛;灏麦冬生,不能缓解众多植物的枯败。西施有缺点而无损其美,是因为美多;嫫母有优点却不能挽救她的丑,是因为丑得厉害。19. 见识不远的,不能和他谈论大道;智慧不高的,不能和他研究至理。20. 大道广大妙绝,难以形容指称;大辨识透万物,难以平常言论;大仁惠爱群品,不讲小恩小惠;大廉洞察事理,并不讲求小的逊让;大用宏接外物,没有忌刻害人之心。 诸子百家名言 自强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6�1乾�6�1象》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6�1宪问》  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6�1告子下》  5.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6�1告子下》  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6�1修身》        明志  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6�1里仁》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6�1里仁》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6�1秦伯》  4.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6�1修身》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6�1陈涉世家》     诚信  1.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6�1鱼父》  2.轻诺必寡信。——《老子》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6�1学而》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6�1为政》。  5.民无信不立。——《论语�6�1颜渊》  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6�1子路》果:果断     持节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6�1子罕》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6�1子罕》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6�1卫灵公》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6�1微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6�1滕文公下》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6�1尽心上》     重义  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6�1晋语》  2.见利思义。——《论语�6�1宪问》  3.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6�1经说上》  4.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6�1尽心上》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6�1告子上》  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6�1荣辱》                              贵和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6�1学而》  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6�1子路》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6�1梁惠王下》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6�1公孙丑》  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6�1学而》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6�1颜渊》  7.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6�1_'莀P'莀?山木》     厚仁  1.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6�1里仁》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6�1八佾》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6�1颜渊》  4.宽则得众。 ——《论语�6�1阳货》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6�1梁惠王》  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6�1公孙丑》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6�1离娄下》  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6�1荣辱》

7. 诸子百家的名言名句

儒家名言警句集锦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孟子)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9、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0、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4、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1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 19、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孔子 20、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为易;不学,则易者亦为难; 2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2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2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董仲舒 29、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3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孔子名言选录: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36、人

诸子百家的名言名句

8. 诸子百家名言精编

    导语: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虎气腾腾的时代。其后两千多年,无论是在文化还是思想方面,都不曾超越那时的辉煌。诸子百家正是在那时出现的。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诸子百家的.各家名言,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务 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奉 公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
      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
      漏掉。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勤 俭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求 新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审 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好 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尚 勇 
      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