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

2024-05-18 16:05

1. 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

唐朝政府对城市商业设置官员严格管理,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农业上为了限制土地兼并,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重农抑商,有利于政治稳定,保证了国家赋税收入,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3分)

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

2. 高中历史必修二题目

”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

当时二战结束后是开展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为首的东欧国家进行的经济、军事等上的较量
所以从经济上层面上讲,公有制:社会主义国家,私有制:资本主义国家
可以说,从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来看,就是将私有制发扬并对抗公有制,懂了吗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另外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3. 历史试题。高一必修二,求正确答案。

10.B 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部可能再放任自由了
11.D
12.D
13.D 一般找根本原因要和经济相关,国家干预经济就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
14B
15D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弊端,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16B

历史试题。高一必修二,求正确答案。

4. 高一必修二历史题

  选择d  .
解释:②全球化过程中只有损失,“只有“错误,所以排除a和b
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不应排斥它

5. 求关于历史必修二的高考题

2011年高考历史分类汇总必修Ⅱ经济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发展
一.选择题
(2011年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D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011年全国卷文综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货(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D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2011年北京市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A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有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4)图4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C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福建省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宝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D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农抑商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2011年广东省文综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C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011年山东省基本能力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青铜是一种铜锡化合物         B.青铜器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时期
C.青铜比纯铜的硬度低           D.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是青铜制品
(2011年山东省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B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某种对外贸易“在下只是些和平民众小规模的商贩活动,在上只是政府借以表示中国文化传播之—种光荣礼节而已。”下列符合这一认识的经济活动是    C
A.汉朝的丝绸之路                      B.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
C.明朝的朝贡贸易                      D.晚清的中英鸦片贸易
(2011年四川省文综12)下列水利工程中,把中原腹地与中国最南方连接起来的是  A
  
(2011年四川省文综14)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大变化。下列赋役制度适应了这一变化的是    D
A.相地而衰征    B.租庸调制     C.方田均税法    D.一条鞭法
(2011年天津市文综历史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映了宋代    A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011年浙江省文综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窑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窑、定窑、景德镇窑、耀州窑排列顺序的是    D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图8
(2011年浙江省文综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B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2011年浙江省文综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 
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
(2011年重庆市文综16)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织业状况的是     A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2011年上海市文综8)为迎接201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同学们围绕“博物馆与记忆”的主题搜集到一组中国古代器物图片(见下图)。并制作了如下标签:①商代兽面乳灯纹鼎;②5000~4000年前良渚文化玉琮;③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石斧;④战国曾侯乙编钟。上述标签与下组图片自左至右对应的顺序是  B
  
A.②①④③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C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5)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D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
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
(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1)明朝张翰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C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求关于历史必修二的高考题

6. 高一历史必修2,期未考试题

答案应该选A。中国的自然经济没有完全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还在广大的农村存在着,直到新中国建立时才被废除,所以A不对;资本主义或之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利用现代化的军事力量打开我国的大门,以廉价的商品向我国进行倾销企图占领我国市场,这严重打击了农村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所以B对。既然B正确C也是正确的。至于D选项,材料中也说了:河里自有了小火轮船以后。这说明近代交通得到发展。

7. 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题

1。世界贸易中心向沿海城市地区及海外殖民地转移。
原因是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为首的开辟新航路的殖民国家的兴起。
2。英国加大对海外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和扩张。

高中历史必修二材料题

8. 高中历史必修二相关题目

1、冒险家从欧洲来到亚洲,用中国的货物套取了南美的金子和物产,然后再转回来到中国用白银和货物来套取黄金,中国的货物特产大量出售,导致江南一带不种粮食,大量出产布匹和生丝,粮食面积大量下降,导致高产区反而缺粮,要从外地购粮。说明江南是白银涌入

2、材料明显说的是徽商这一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商帮自然是商品经济

3、清时期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都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商业市镇兴起,徽商、晋商等大商帮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