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2024-05-09 20:06

1.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做人要讲规矩,这个规矩是什么?就是人要顺势而为,才能把人生不如意的十有八九,转化为人生如意的十之八九!
  
 
  
  
 《道德经》是造物之书、规律之书、帝王之书,如果真能把其中的规律学用起来,人生一定会截然不同,一定会越来越好!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01
  
 规律一:想得到,要先学会放手;守住对立面,才能真正得到。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说,本章的六大法则“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既是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现象,也是宇宙天规。“六则”告诉我们:想得到,就要先学会放手;只有守住对立面,才能真正得到——若守住低,自然得到高;守住虚,自然得到实;守住洼,自然得到盈。
  
  
  
 不懂这个道理的人,总以为“得到”是凭运气,其实宇宙中没有所谓的“运气”,只有真正的规律。你若践行规律,规律自然就帮助你!
  
  
  
 如果真正能按老子说的自然规律去做事,那为人处世就会自动进行反向操作——当守住付出、给与、托起、低下时,时间自然会把成功、富有、拥护、高贵都带到你的生命中来,让你的人生变成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那岂不美妙?
  
  
  
 尽管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其实,个中的原因是我们为人处世遵循了错误的规律。只要回到规律中来,命运往往会逆袭——人生如意必然会成为十有八九!
  
 
  
  
 
  
  
 图片
  
 02
  
 规律二: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争者无敌。
  
 原文:“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说,喜欢自夸,容易招人厌恶;真正高明的人,想不到要夸自己,他们总能发现别人的好,总是主动点赞别人、向人请教;于是,他们得到的也是别人的点赞和恭敬。这就是生命规律中的“四不”法则。
  
  
  
 生活中,越想抬高自己,越会遇到被人践踏的压力,这就是常人的心理,也是天道的平衡——所以,唯有“不自见”才能明,唯有“诚”才能全而归之。
  
  
  
 故而,有道者从不与人相争,可到了最后,在天道规律的运转下,他却反而什么都得到了。这是因为天下没有任何人能伤害或愿意伤害一个不争的人。所以,往往“自黑”和“自损”者反而能大白于天下,大家都欣赏他、拥护他。
  
  
  
 懂得其中的玄妙,您才能发现:老子的“不争”思想不是消极避世的!正相反,无为不争的有道者最后一定会成为人生的大赢家;反而那些经常自夸的人,招来的倒是自身能量的损耗了……
  
 
  
  
 
  
  
 图片
  
 03
  
 
  
  
 规律三:不争的有道者最后一定会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原文:“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老子说,生活中有很多忍受不公平、忍受“曲、枉、洼”境遇的人,最后都得到了圆满——因为“诚,全而归之”。
  
  
  
 “诚”是真心诚意;“全”是全部。老子的意思是,如果真心实意按照“六则”和“四不”的规则去做,而且能全部做到,那么您不可能不成功!这里的“全而归之”就是您的目的一定会达成的意思。
  
  
  
 本章主要讲“守弱”的智慧——守弱,就是让我们不要自视甚高,要像水一样随顺一切,同时明白一切都可以转化。您能心甘情愿、甘之如饴地接受“曲、枉、敝、少、洼”,您就会迎来“全、直、新、得、盈”。那么,您就不会再迷惑,而达到圆满、证得大道。
  
  
  
 本章强调不与人争——老子所言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是指不与人争高下;而接受“曲、枉、敝、少、洼”等六则,则是指不与人争,这些都是忍辱。一个人只有做到是非不辩,方为解脱。因为所有的争都是情绪、念头、执着和偏见。唯有不争的有道者,最后才能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本章还强调了“戒”——要戒掉骄傲、贪婪,不去争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本章中,老子是以日常为例,借相说法。这些随处可见的平常事,我们普通人看见了也只是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罢了,所以忽略了其中蕴含的宇宙规律。只有有道者才能见微知著,格物致知。
  
 
  
  
 以上就是《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全文所说的: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2. 曲则全——《道德经》第22章新解

#每日箴言金文#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
  
  
 
                                          
 
  
  
 【曲则全】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22》
  
 注:此章论述自然无为无私无我不争守中守神之道达到完美的六个具体要点和四个不自。
  
 一、“曲则全”,曲折拐弯才能完全。一般人总是强调正直,老子却把曲摆在首位,因为老子的确悟道了。世上一切都在转圈画圆循环,一切都在围绕着自在遍在永在的与众物同在的至圣的虚灵之神旋转,不曲不拐弯是不可能画完美的圈的,不曲是不可能完全的。无曲不圆,非圆不全,故无曲不全,曲则全,曲才能圆融圆通圆满。天地诸道自足圆满,完全皆因曲而圆之道,若不能曲折转弯,惟执直线,则无一物能成全。从局部看,需要直;从全局看,需要曲。
  
 二、“枉则直”,矫枉纠错才能正直。枉指树木弯曲。矫枉可使弯曲的树木变直。偏离了既定的轨道不要紧,只要及时纠正,回归正道就行了。天无绝人之路。犯错犯罪,只要诚心悔改,都可以重新上正道。
  
 三、“洼则盈”,谦卑如低洼才能盈满。海在低处,故能纳百川。在低处才有承接承受的能力,才能盈满。谦卑无我者,时常倒空自己,故能不断地收获;而高傲执我者,总是作茧自缚,故不能有所收获。即所谓“满招损,谦受益。”
  
 四、“敝则新”,维持古朴自然才能永新不败。阳光底下无新事,一切都有古老的根源。一切人为的新潮时尚都是过眼烟云,唯独古朴自然永远长存永新不败。
  
 五、“少则得”,欲求少则有所得。人只能获得命中注定的,故无欲或欲少必得,但欲多则总是不能满足,总是若有所失。简单俭朴、寡欲少求,虽不至于奢华,但自给自足、平静安逸的生活是必然的。
  
 六、“多则惑”,贪多使人迷惑。智者适可而止,痴者贪得无厌。简少更接近真理根源,繁多则会条理紊乱。
  
      “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综上所述,圣人抱一守一并以此为天下效法的样式。老子在第五章已经提出要“守中”,接着在第六章指出“谷神不死”,可见永在不死的至圣的虚灵之谷神在老子心中的地位。但老子通常不会明确地提及至圣神,而只是暗示暗指,可能唯恐至圣神之名被玷污。在此,“抱一”实指守惟一自在遍在永在的至圣的虚灵之神——生命之灵。
  
    当抱神守一时,修士处于谦卑无我的状态,完全放下私我,没有我执,一切不从自我出发,不再保持自己的私念,而是完全随从神意,因此不持自己的私见,故有神的真正的明智;不自以为是,故神意彰显;不自我夸耀,故神会做功;不自高自大,故神力增长。故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四个不自)
  
     做到这些,一个敬爱至圣神,因而谦卑地行自然无为无私无我不争守中守神之道的修士出现了。只要不争,天下就无人与之争。故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只要敬爱至圣神、在至圣神里面谦卑无我、不固执己见,能随至圣神之意拐弯,人就能完全。因此古代所说的曲折拐弯才能完全,难道是虚言假话吗?对至圣的虚灵之神的敬爱真诚且完全,故归于至圣神,与至圣神合一而臻于完全了。
  
 #道德经#
  
 正生庑祝如禩儒思祝
  
 2022年6月13日

3. 曲则全——《道德经》22

这一章阐述处世之道,重在修身。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家思想可以出世,亦能入世,既有“本体”也有“应用”,两者不可偏执于一端。
  
  
 这章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没有那么多隐意。这章的文眼就在于“夫唯不争,姑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这里的“不争”,不是消极的退让或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做得恰当、做得低调而实在。如第一句“曲则全,枉则直”,说得就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完成目标或是保全自己,哪怕受点委屈,服个软,退一步海阔天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老子的后面的句子应该都是排比,进一步比附,基本含义是一样的。就是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要争强好胜,人需要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和受得了委屈,低调谦虚行事风格,这样才能以退为进,没有人能打倒你。
  
 同时这也是体现老子惯常的朴素的辩证法,物极必反,事物到了一个极端就要向相反方向转换。告诉我们做人道理。
  
 河上公: 
  
  
     曲己从众,不自专,则全其身也。枉,屈也。屈己而伸人,久久自得直也。地洼下,水流之;人谦下,德归之。自受弊薄,后己先人,天下敬之,久久自新也。自受取少则得多也,天道祐谦,神明托虚。财多者惑于所守,学多者惑于所闻。
  
     抱,守也。式,法也。圣人守一,乃知万事,故能为天下法式也。圣人不以其目视千里之外,乃因天下之目以视,故能明达也。圣人不自以为是而非人,故能彰显于世。伐,取也。圣人德化流行,不自取其美,故有功于天下。矜,大也。圣人不自贵大,故能久不危。
  
     此言天下贤与不肖,无能与不争者争也。传古言,曲从则全身,此言非虚妄也。诚,实也。能行曲从者,实其肌体,归之于父母,无有伤害也。

曲则全——《道德经》22

4. 读《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

文/衣者郭郭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弯曲才可保全,委屈才可伸展,低洼将可充满,敝旧将可更新,少取反而获得,多取反而迷惑。
  
 因此,圣人持守着“道”,来作为天下事物的准则。
  
 不局限于所见,所以看得明白;不以自己为对,所以真相彰显;不夸耀自己,所以才有功劳;不仗恃自己,所以才能领导。
  
 正因为不与人急,所以天下没有能够与他相争。古人所说的“弯曲才可保全”这些话,怎么会是空话呢?是真的能让人得到保全,善度一生。
  
 就好比育儿,对孩子期望太高了,反而适得其反,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倒不如放松一些。

5.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之第一章

昨天细读了路西法殿下创建的【圣贤书友】中的《道德经》,一时没能忍住,便写了一文。谁知,这文一写,竟忍不住萌发了全本读《道德经》的欲望。
  
 今早起床,什么也没有做,就拿着《道德经》捧读。结果,诵来诵去,神清气爽。那时,我就想,这寺庙里的和尚为什么伴着晨钟暮鼓,孜孜不倦读经了。原来,读经本身也是一种修身养性。我不当和尚,不念佛经,那么,晨钟暮鼓,读一读这万经之王《道德经》,是不是对以后生活学习有帮助呢?
  
 所以,就学学这些和尚们,天天念一念《道德经》,悟一悟道,指不定悟出点名堂。因此,从《道德经》第一章开始反复读,一直读下去。我想,待到读完整本《道德经》,也算是在路西法殿下的引导下,系统读完了一本书,那真是快莫大焉。
  
 之所以快莫大焉,是因为殿下还有贝的奖励读下去,并引导着思考写文。那就索性读,写,既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能提升写文水平,何乐而不为?因此,每天作为必读书目,并为此更一篇文。
  
  《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直译: 
  
 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不是真正的道。这个叫出来名字的道的名字,不是真正的名字。(真正的道)无名是万物的本始;(被定义的道)有名,是解读万物的根源。
  
 因此,用无欲的心态(不带任何欲望)可以了解、观察到道的玄妙,用有欲的心态(怀着各样目的)能了解、观察到道的效果。无名和有名,是同一来源而不同的名称。它们都是玄妙的东西。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大门,
  
  我的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是整部书的总纲,在全书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该章搞懂了,领悟相对透彻了,其它各章节就容易看懂并深入理解得了。
  
 何谓道?没有结论。反而读来读去有些绕。说得出来的道,不是通常意义的道。给这个道命名,却又不是真正的名。也就是说,你所悟的道,只要说出来,就走了样。正因道之无名,它才是万物的本源。有了名,便成了了解万物的根本。
  
 它揭示了宇宙的起源。因为老子是道学的鼻祖,我们不妨从道教的阴阳图形中来进行直观感悟。
  
 阴阳太极图,是一个圆圈里面有两个黑白标志,各占一半。如果将整个大圆圈看着是道且无名的话,那里,里面的两个黑白阴阳部分就是有名和万物之母。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可归结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生东西南北中,诞生了万事万物。
  
 同时,黑白阴阳还表明,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它们本来是平衡存在的,在大圆圈中各自均衡对半。如果打破这个平衡,那么,有可能阴多一些,也有可能阳多一些。
  
 因此,它体现了老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平衡中和,辨证思维,探幽寻微,生生不息。
  
 .这章讲道、名、有、无、妙、玄等基本概念,它引导人们去积极思考。道可道,非常道。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将这个道精准描述出来。你费尽心思描摹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那怎么办?继续去找。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大家都去找,一时找到了自认为是真道的道,但却不是。便又寻找。在不断的寻找过程中,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力求与真正的道接近。如此,个人就进步,社会就发展。
  
 道是很美的东西,全在于去悟。用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描述。余秋雨先生说:自然的最美处,正在于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于框范的部分。让它们留住一点虎虎生气,交给人们一点生涩和敬畏,远比抱着一部《康熙字典》把它们一一收纳,有意思得多了。
  
 这个人的思维和文字难以框范的部分,就是道。人们不仅要用心去感悟,更要对它有所敬畏。不要以为人定胜天,吼了吼,大地也要抖三抖。那都是偏离了道的正确方向,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我们现在不得不回过头来,重新治理环境,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体现阴阳太极中的平衡。不能偏颇太大。只有如此,才能在寻道的路上探幽寻微。
  
 我国古代心学的创始人王阳明,就有一股执着精神。他当年对着竹子苦苦格物,寻求道的真谛。竟一连格了好几天茶饭不思,夜不安寝。最后终于格出了道: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当然,他把这个道悟出了,虽然能引导人们解决一些哲学问题,但又不是真道。人们还得不断地格,以致无穷。
  
 因为,自然之道,是玄之又玄,是奥妙无穷的,终其人类,不一定能悟出老子所说的这个“道”。
  
 而无名与有名,体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和辨证思维。太极上的阴阳两极,相互对立,但它们统一存在于这个大圆圈内。一切事物的对立发展,此消彼长,都是在这个大圆圈中进行的。这就从直观上显现了世界的对立统一。在对立统一中体现辨证思维。
  
 阴到极致,便转化为阳;阳到极致,便转化为阴。所谓否极泰来,日中而仄。红得发紫,也是如此。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做事要留有余地,不可顶满格去干。功成要身退,居安要思危。
  
 不过,在我们写文,尤其是写小说、故事设计情节和人物时,一定要体现这种辨证手法。一个人物,其个人命运,要将其不断打入谷底,惨得不能再惨。在惨到极点时,进行阴阳转化,峰回路转,让人心情随故事情节,随人物命运而迭宕起伏,扣人心弦。如果没有波澜,阴阳反差不大,那这篇小说或故事,注定是失败的。
  
 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上,用有与无辨证去约束,对个人的命运和前途,尤为关键。
  
 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二者相伴而生,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你今天位居高位,有大把的权力可以挥霍,有享不尽的荣华,但那无,却悄悄蔓枝展开。当你的贪欲达到阴阳转换的临界点,无,就訇然而至,将你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多少腐败分子尽管犯罪手段千变万化,但终逃不脱因为心中的有(欲),才换来了个人的无(身败名裂)。
  
 相反,你虽然身处逆境,处于全无的的状态,只要心中有梦想,有渴盼,并切实可行去进行人生的规划,全力以赴去落实,那么,你的“无”可转化为”有“,实现人生的逆袭。
  
 为了更深入更透彻地解读《道德经》,今天翻了翻资料。无意发现了央视原主持人白岩松也在读《道德经》。并且,还开有讲座。饶有兴趣听了会儿,很受启发。
  
 白岩松从24岁初步读《道德经》,读过一遍后,就搁置那儿了。据他讲,虽然搁置了,但其书中的价值观却深深印入脑海中,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无意识加以运用。
  
 随着事业的蓬勃发展,他到36岁名声大噪。但接二连三的困惑也来了。声名远播,一时有些承受不住。在随后而来的采访和编辑中,总是感到不顺手。效果很不理想。那时,他很苦闷。后来,又重拾《道德经》从中找到了答案,彻底解决了问题。
  
 他说,之所以采访和编辑不顺,是因为心中牵挂着“两老”。老领导,老百姓。总是揣摩着他们的心思和反应。在些状态下,就前怕狼,后虑虎。战战兢兢,不得要领,方寸很容易乱套。他看了《道德经》第七章: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原来,他在工作时,首先心中就有一个私,所以,表现于外在行动上,就受这个私所左右,那么,干的活就非常糟糕了。
  
 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后来再去工作时,就完全放下心里的负担,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效果出奇的好。
  
 我听了他讲的亲身体会后,以为,其实,他的这个困惑在第一章里就可以找到答案: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无欲,心里没有任何负担,静心观察事物,才能发现其精妙之处。常有欲,心里有多样的假设去观察事物,肯定会带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性和功利性,难免看问题,处理问题会偏颇。不能达到准确反映事物本来面目的效果。
  
 真没想到,这么个大腕,对于《道德经》研读得这么深透。他开的有一系列讲座,在喜玛拉雅上有专题。我订阅了下来,作为以后深研《道德经》的辅助材料。
  
 清心寡欲,淡然宁静研读《道德经》吧。白岩松把它称为“我生命中必读之书。”我后来想了想,把古文化的儒、释、道,三者作了一个比较,儒家力求人们积极入世,而释家则想方设法使人们出世,比如遁入空门,六根清净,也就是现实生活中一遇挫折,就皈依佛门。而道学却介于这两者之间。既要入世,也要在入世时保持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
  
 如果说,儒家是主张进行人生加法的话,那么释家却是让人抛开一切,遁入空灵。而道家是既做加法,也有空灵,更是不断做减法,从这个侧面来看,是融三者之优。
  
 形象比喻来说,你往人生路上不断飞奔的时候,该丢弃的必须丢弃,该吸收的必须勇于吸收,该静止时必须如和尚念经般从容念经。在不断地动与静的交错中,感悟人生,修正方向,才不致于迷路,才不致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
  
 愿这生命必读之书,伴随左右,如一盏指路灯,驱散阴霾,时时有光明。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之第一章

6. 拾起生命之书《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各得其所

原文:大帮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人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治理一个很大的国家,要像江海那样安于处在卑下的地方,居于天下雌柔的位置,使天下百川河流交汇于这里。雌柔能以安静宁定战胜雄强,就在于它既能以静制动又安于居下。所以,大国如能对小国谦虚卑下,则必然能取得小国的信任依附;小国若能对大国谦虚卑下,则也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支持。所以,不管是大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小国的信任,还是小国用谦虚卑下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无非是想兼并小国,小国无非是有求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各自的愿望。特别是大国,更应该谦虚卑下。
  
 感悟:这一章,老子提出作为一个大国在对待别的小国时应持有的态度,即处静、处下,内在的道理即前面所说的“弱者道之用”

7.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第31章:恬淡为上

老子继续对战争现象进一步辩证论述,是上一章的姊妹篇。解读《道德经》有时就得上下章联系起来解读,方能贯穿文意,弄通老子思想的精髓。
  
 这一章的内容较上一章,更加彰显了老子的反战思想和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在他认为,四种伟大神物(人,地,天,道)之一的“人亦大”,是生命哲学的自然延伸,是“人为万物之灵”伟大思想的升华。
  
  我的解读: 
  
  1. 
  
 既然战争作为人类社会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那么,回避它是不现实的。只有正确认识它,勇于面对它,并抱着正确的态度对待它,才能减轻战争带来的巨大危害,逐步消灭战争。
  
 战争的危害性世人皆知,其惨烈和残酷,用人间地狱来形容也不为过。我们从唐朝李华《吊古战场文》中可见一斑。
  
 这一小段是具体描述激战的场面以及大战之后战场上的惨烈,读之无不惊心动魄,悚目惊心。
  
 我眼前仿佛看见一个个鲜活年青的生命顷刻间成为鬼魂,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难以接受的巨变。
  
 而战争的角力性,参加战斗的几乎全部是十八九至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他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年华,还没来得及享受造物主提供的一切,就如刚盛开的鲜花,遽尔殒灭,多么令人唏嘘痛心。
  
 更为重要的是,“ 苍苍蒸民,谁无父母?提携捧负,畏其不寿。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夫妇?如宾如友。生也何恩,杀之何咎?” 
  
 这些战死的每个兵士,身后有一大群社会关系,波及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给他们带来多么巨大的伤痛。而且,这种痛,不是一年两年所能消弥得了的。他们的亲人只能“ 布奠倾觞,哭望天涯。天地为愁,草木凄悲”。 
  
 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人口最糟糕的时期是有名的”三国时期“。别看《三国演义》将一众英雄人物如刘关张,曹操,孙权,诸葛亮和周瑜等写得有声有色,然而,正是这些英雄们将这一时期的中国老百姓置于水深火热和家破人亡的边缘。
  
 公元157年,汉桓帝时,东汉中央政府曾做过一次人口普查,其时人口是5600万。但到了赤壁之战后,彼时的三国也做过一次人口普查,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总数合计只有140万。人口锐减了5400多万。用”千里凋敝“,”荒无人烟“这些词来形容也不为过。真正的是”任何现代武器,也不如刘关张的大刀长矛“。
  
 这些,都是拜频繁的大小战争所赐。镜头再拉回现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据官方统计,全球共投入兵力1.1亿人次,直接死亡人数5000万,伤2000万,直接财产损失(不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1.1万亿美元。人类文明整个来个大倒退。战后20多年,参战各国才逐渐恢复元气。
  
 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频繁尤甚。他亲眼见到战争的毁灭性和残酷性,作为有道之人,他是非常厌恶的。故而大声疾呼”故有道者不处“。
  
  2. 
  
 既然战争有如此惊人的毁天灭地的破坏力,那为什么人们动不动就热衷于发动战争呢?其因素是相当复杂的。但大体上不外乎一个字:贪!统治者贪,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贪,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贪。
  
 二战时希特勒妄图建立日耳曼帝国,发动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贪婪我国的土地和财富入侵。伊拉克萨达姆一夜之间占领科威特,觊觎其蕴藏丰厚的石油资源等等。
  
 也有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使矛盾不可调和发动战争。这就如两个人吵架一样,开始唾沫星子乱飞,耍嘴皮子扯着嗓子吼,各不相让,愈来愈激烈,最后双方气冲斗牛,竟至于拳脚相加,大打出手。最后两败俱伤,各自回家疗养。
  
 著有《战争论》的德国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而所谓的政治,通俗来讲就是吵架。只不过这种吵架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国家、民族等。
  
 当然,这是最后的选择,你不服是不是,不服就来干一架,于是战争就发生了。老子也认为人类根本就无法避免战争,就如寻常人等不可能不打架一样。
  
 所以他说,”不得已而用之“。这个不得已,大有讲究。当国家和民族遭到外部侵略,处于最危急的时刻之时,那是绝对要拿起武器,全民皆兵,与入侵者决一死战。哪怕打到最后一个人,毁天灭地,也要与之殊死决战。中华民族之所以几千年的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正是有如此骨气所致。
  
 但战争毕竟有巨大的破坏力,所以,在战争爆发前做好心理准备,在战争进行和最终的结局上,更要”恬淡为上“。一言以蔽之,就是”胜不骄,败不馁”。用老子的话来讲,“胜而不美”。不自鸣得意,不仅如此,还要用丧礼的仪式,善待对方战死的兵士。
  
 这是老子论兵思想最光辉灿烂夺目之处,比西方文明早了近二千年。他的这一思想,只是不符合历代封建帝王和一些野心家、阴谋家、战争狂人的口味,才被历史的尘埃湮没,实在令人可憾。
  
 但他的预言无不灵验。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希特勒乐于杀人,奥斯威辛集中营,建有灭尸炉,每天都有大量的犹太人被焚烧,杀人如草芥,希特勒本人最后也是自杀于地下室,被人焚烧。日本军国分子被国际法庭审判,上了绞刑。
  
 中国古代最坏的典型就是秦国白起和明代的常遇春。白起一夜之间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万。白本人没多久就被秦始皇赐死。民间传说他死后还轮回在饿鬼、畜生、地狱的三恶道中受到长期的苦报。
  
 当然这是一种因果报应的迷信。但也反映了人们对其手段之残忍的憎恶。四十万降卒啊,就是四十万头猪,一夜之间杀光,也是异常费力的,何况是人?可见当时他的凶残和毫无人性了。
  
 而明初大将常遇春也是一个杀降上瘾的怪物。这厮勇猛异常,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是朱元璋最得力的猛将之一。可是,就是喜欢残杀俘虏。
  
 朱元璋每次苦口婆心告诫,他却依然置若罔闻。可是,人管不了,天管之,常遇春在率军北伐元朝时,在一次战役的前夜,突发暴病而亡,时年仅四十岁。
  
 不仅个人有大道的制约,就是一个国家常用武力炫耀于天下,也是不长久的。想当初,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横跨欧亚大陆,其版图面积惊暴眼球。
  
 但是,嗜杀成性,大军过处,往往屠城。虽然表面上征服了别人,其实是埋下祸根。成吉思汗死后不久,很快分崩离析。就是最后建立的元朝,也时不过百年,最终被徐达的大军又赶回老家喝西北风,吃黄沙去了。
  
  3. 
  
 因此,对待战争,尽量使其消灭在萌芽状态,能不使用就不使用,能轻用不重用,能小范围解决就不大面积展开,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就不使用武力解决。
  
 孙子兵法《谋攻篇》云: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下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这位与老子几乎是同一时期的军事家,其思想体系虽然各有千秋,但最终愿望都是好的。老子是特别讨厌战争,能不用则不用,显得有些消极。
  
 这也是老子不为历代统治者青睐的重要原因。孙子则不同,他主张以战止战。运用各种军事政治外交手段,通过战争来消灭战争。表面上显得更加有积极意义。
  
 不过,老子其实有一点被世人忽略了:那就是没有将《道德经》前后连贯起来解读。比如”三知三守“。知其雄守其雌。
  
 老子提出不轻易动用战争手段,是建立在自己强大的基础上来看待战争的。自己强大保持一种谦恭的姿态,不以武力进行恫吓和威胁,不以强凌弱,恬淡为上,只要战争达到预期目的,就快速止战,并以丧礼仪式善待对方阵亡的将士,这就是传说中的仁义之师。
  
 有此仁义之师,就可无敌于天下。拥有仁义之师的国家,就可充当世界文明的领头羊。因此,他的这一思想实在具有前瞻性,竟然超前了二千多年,不得不让人骨折式膜拜啊!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题。老子的这些论兵思想尤显得弥足珍贵。特别是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带来了兵器装备的日益高科技。
  
 可以说,现在进行战争,交战双方没有赢家,只有共同毁灭。
  
 爱因斯坦曾预言:”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和木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老子关于战争”恬淡为上“思想的可贵。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第31章:恬淡为上

8. 生命必读之书——《道德经》之第37章:道常无为

《道德经》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道经,下半部分为德经。本章是道经的最后一章。
  
 以前苏东坡在《赤壁赋》里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是一种”顿悟“的境界。
  
 我读完这上半部却不是“不知其所止”,而是心灵澄澈透明,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位置,怎样去过活,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羽化登仙“倒是有那么点味道。
  
 比如,以前我动辄好生气,见着看不惯的事情,好多嘴多舌,引得领导们不高兴。现在“希言自然”,沉默寡言,遇事一副超脱的大仙模样,咦,真是“水深流缓,语迟人贵”。博得大家的一派欣喜。
  
 他们常常一副狐疑的眼神看着我:这小子怎么了?以前爱叽喳,现在换了个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西边出太阳倒是未必,跳出是非圈子,以一种达人的眼光,神仙的姿态看待世俗凡尘,自可如老苏游赤壁那样,获得一种心理上的超然,却是千真万确的。
  
 我觉得,我几乎修道成功了。但是且慢,还有这最后一章痛加感悟,方可大功初成。
  
 我读我解:
  
 《道德经》前37章,主要是描述”道“的概念、形态、意义、功用、价值和规律,在前36章中,老子用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从各个角度来加以阐述,使我们对于”道“有个基本清晰的认识。
  
 老子随后层层引导,步步深入,到本章,终于卒章显义:道常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老子的核心思想。他始终在渲染最完美的治世法则和人类理想的社会是”无为“,也就是顺着”道“的法则自然而为,万事万物,包括万物之灵的人,只要顺道而为,就会自然走上正轨,就会出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的理想境界。
  
 “道”有如此大的功效,它把万事万物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又神龙不见首尾在其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不是与宗教里万能的神相同呢?猛一看起来,是有点相同。但却有本质上的不同。
  
 神,是人们凭自己的主观意志杜撰出来的,既然是人们想象出来的,那么,它就被赋予了一种人格的力量,有意志,有欲望,民间逢年过节时,常常在供桌上摆上猪头、鸡、鱼和时令鲜果,并烧些纸钱给他花,就是一种对神的人格的赋予,寄托着人们的想象。
  
 而道在老子看来,则不具备这种人格,它是客观存在的。你摆不摆供品,给不给它烧纸钱,喜欢或憎恨它,都没关系,它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万物,主宰万物,并顺应自然万物的繁衍、发展、淘汰、新生。一句话,它就是这样。
  
 打个比方来说,男女结婚,是天经地义,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都是“道”安排好的。没听见女人与女人、男人与男人结婚并生孩子的。前些年,有一种科学尝试是单体繁育,并成功单亲繁育了一只羊,遭到全世界的痛斥。设想,如果男女不结婚就单亲生孩子,那么,这个人类世界将变得多么恐怖,是一种完全的违道行为,当然遭到严厉禁止。人们对于“道常无为”认知的蔑视,常常干出一些蠢事,屡遭大自然的惩罚。让高山让路,河水倒流,围湖造田,屠戮生命,海吃胡喝,导致现在地球的千苍百孔,疲惫不堪。如今世界又受困于来历不明的疫情,种种迹象表明,人们是应该遏制野心勃勃的“有为”而逐渐回归“无为”的时候了。
  
 既然“道”在自然界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在人类社会中,人们怎样去遵道而搞好自身的运作呢?
  
 老子认为要按照“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运行。大道无为,始终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可使整个宇宙和谐有序;
  
 正因为它有这个本质属性,因此,作为社会关系构成的基本个体的人,自我无为,始终遵守自然之道和人生法则,可使自己清心寡欲,修身养性,健康长寿;治国者无为,始终遵守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可使国家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在这一系列的关系中,宇宙、社会、人生是“实”和“有”;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是“虚”和“无”,实与虚,有和无,是永远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交错互动,共同推动万事万物纷繁涌动地变幻。要获“实”与“有”,必先守“虚”与“无”。
  
 在这里,自然法则起主导作用,它又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这个“朴”,就是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如此才能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上面的这些话有些绕,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在自觉不自觉进行运用。俗话说,有心插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不是这个道理?你刻意去求的,未必能求得到,顺其自然的,反而会给你大大的惊喜。
  
 有一个高中生,连续参加两年高考,心情过于紧张,屡考屡败。第三次参加时,眼一闭,心一横,爱咋地咋地,考上考不上无所谓了。这样一想,浑身轻松,说来也怪,答题时非常顺利,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终于上了心仪的大学。
  
 个人是这样,用来治理国家,依然是如此。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即位。
  
 不久,开国丞相萧何也去世了。临终前推荐曹参接任相位。萧何以前与曹参有矛盾,别人怎么也想不到萧何推荐了他。待到曹参走马上任之后,许多人认为曹参该捋起袖子大干一场,展示自己的宏伟蓝图了。
  
 但奇怪的是,老曹整天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打卡上班喝茶,下班关门走人。没见有什么重大举措。所有的事务都没有任何改变,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
  
 而且还有个特点,选拔官员,专挑那些呆板和说话钝拙、忠厚的年纪大的;油嘴滑舌,滔滔不绝、严酷苛刻,追名逐利的,一律斥退。老曹是天天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在外人看来,根本就嘛事也不干。有人便想来劝谏,话还未说,曹参就把他们灌得大醉。
  
 曹参的儿子是汉惠帝的近臣,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老曹的儿子趁休假回家时,按照惠帝的话来规劝,谁知曹参一听勃然大怒,打了儿子二百竹板,边打边:“兔崽子,天下大事岂是你辈应当谈论的吗?”儿子抱头鼠窜而去。
  
 第二天朝拜时,汉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笞责你儿子呢?是我让他劝谏你的哈。”
  
 曹参一听,赶紧摘下帽子谢罪道:“陛下自己掂量掂量和高皇帝(刘邦)哪一个圣武英明?”
  
 惠帝:“我怎么敢于高皇帝比啊!”
  
 曹参:“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
  
 惠帝翻翻眼:“嗯,你好像赶不上萧何。”
  
 曹参:“这不就对了?您比不上高皇帝,我比不上萧何,他们平定天下,法令等国家制度和政策都很完备,陛下您垂衣拱手,我这类人恪尽职守,遵循前代法令制度不丢失,不也可以达到天下大治吗?”
  
 惠帝一时有些懵圈,沉思良久,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嗯嗯哈哈说:“好,你歇着去吧。”
  
 曹参在丞相位三年,坚决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的既定方针治理国家,带来了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成语故事。
  
 其实,西汉初年包括后来的汉文帝汉景帝,都奉行清静无为治国的理念,带来了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
  
 不论历史还是现实,只要人们的野心超出“道”所允许的范围,野心勃勃“有为”,无不带来社会生活的动荡和灾难。一句话,就是瞎折腾,烙烧饼。
  
 当然,老子所提倡的“无为”不是说什么事都不干,这里的“无为”,就是要遵重自然法则,顺道而行,不能反向为之。在道允许的范围内,可以积极有为,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至善至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