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4-05-05 04:57

1. 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确实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然而它却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富商巨贾、高利贷者的既得利益。加之新法在推行过程中,侵扰民众的事情不断发生,因此新法的推行阻力很大。其中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特别遭到守旧官员的攻击。从中央到地方,从言论到行动,以司马光、范缜、赵瞻、韩琦、欧阳修、刘痒、姜潜、富弼等人为代表,与变法官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北宋时期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1、变法本生存在极大弊端,被贪官污吏利用,成为其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这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2、用人不当,使得许多趋炎附势的奸佞小人成为变法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人只不过是打着变法的幌子为自己谋求利益;

  3、失去民心。具有极大纰漏的新法加重了广大劳苦人民的负担,使老百姓深受其害;(这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4、在新法扰民害民的情况下,普通知识分子对王安石的新法产生敌视;

  5、目睹了改革的失败,北宋的精英分子开始反对变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激烈;

  6、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但这一点对变法的失败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

  7、在变法期间,北宋王朝遭到了两次极为严重的自然灾难;(这直接导致了王安石的两次罢相并严重动摇了改革派对变法的信心)

3. .北宋王安石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条?

1069年(熙宁二年),49岁的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实行变法。中央王朝成立一个制订新法的机关叫作“制置三司条例司”。三司是中央的财政机关,包括户部、度支、盐铁。在三司之上设置这样一个立法机关,表明王安石的新法是以理财为中心,推行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政策。
1.农田水利法
1069年11月,颁布了《农田厉害条约》,鼓励各地开垦废田,兴修水利,建立堤防,扩大圩田和淤田,以利农业生产。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由官府借钱。从1070年以后的6年间,全国兴修水利1.07万多处,灌溉田地达36万多顷。各地还开发了大量淤田。据王安石估计,京畿一路的淤田,每年可以增产粮食几百万石。
2.方田均税法
针对当时的田产不实、赋税不均的弊病,1072年8月颁布了《方田均税条约》,规定每年9月,由县官丈量土地,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为一方,按照土质肥瘠,分等级规定税额。结果,丈量出大批被官僚大地主所隐瞒田产,迫使豪强大姓不得不交纳赋税,纠正大地主“有产无税”的不合理现象,为北宋王朝增加了税收。
3.青苗法
各地政府在夏、秋未熟之前,借钱米给主户,主要是贷给自耕农和半自耕农,收成之后加息十分之二还粮或还钱。这种措施是为了防止豪强大姓趁农民青黄不接之际,索取数倍的高利,以致造成大批农户流亡。正因为青苗法堵塞了官僚大地主放高利贷的渠道,才遭到他们猛烈的攻击和反对。
4.免役法
免役法就是由国家出钱雇人充役,按户等收免役钱,乡村四等以下户不纳。那些原来可以免役的官户,也要按定额的半数缴纳,称为助役钱。这对于过去所实行的把负担都转嫁到农民头上的差役法来说,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办法。
5.均输法
1069年颁行均输法,是为了纠正税收上的流弊。均输法是由政府派出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财赋,统一采购物资,防止富商大贾操纵,力求“国用可足,民财不匮”。这项措施限制了大官僚兼富商的私利,遭到了他们的反对,攻击均输法是“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6.市易法
政府在京都汴京设立市易务,以一百万贯作为流动资金,控制商业贸易,收购或出售物资,调节物价。中小商人可以向市易务赊购货物,也可以贷款,都是年息二分。市易法后来从开封推行到各地,打击了富商大贾对商业的垄断,使北宋政府从大商人手里夺取商业上的利益。
7.保甲法
宋神宗、王安石在“强兵”的工作中,改革了兵制,裁减50岁以上的老弱士兵,精选部队。经过减并之后,全国兵额下降到不及80万,减了三分之一,“不惟胜敌,兼可省财”。兵制改革中,北宋政府还在各地区设置将领,负责教练军队。保甲法就是在整顿军队的同时,规定乡村民户以10户组成一保,50户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由地主分子充当保长、大保长和都保证。主客户有两丁以上的,都要抽一人为保丁,在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保丁平时负担巡逻、放哨,遇有“盗贼”,报大保长追捕。如果保内发现“强盗”,知情不报,同保人都要连坐治罪。保甲法维护地主阶级统治,防止农民反抗的目的,那是很明显的。
以上是王安石新法的主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甚至打击了大官僚贵族、大商人对人民的疯狂掠夺,在地主阶级内部进行财力的再调整,“损有余以补不足”,力求“民不加赋而国足用”。正因为限制了大官僚贵族的经济特权,新法遭到守旧势力的猛烈反扑和围攻。
本文选自这里
主要成就:推行维新变法,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收复五州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本文选自王安石_百度百科

.北宋王安石变法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条?

4. 王安石变法对北宋是有益的,为什么还会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


变法是封建王朝试图变强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国家的制度做出重大的变革,来达到富强之目的;说白了是改变现有的格局,触动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来使国家富强起来。
自古以来,有名的变法有秦国商鞅变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的张居正变法、清朝的戊戌变法等。
因为变法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变法者往往下场很惨的,像历史上商鞅落得被杀下场、王安石是被罢相郁郁而终、张居正死后则是被清算、光绪帝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更是被慈禧太后囚禁起来。
今天我们看待历史,宋安之发现大多数人有一个现象,那就是非黑即白,对于很多历史人物或者事件,要么是一味的赞美,要么是一味的贬低;
以非黑即白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其实还是一定错误的,除了那些臭名昭著的耻辱人物以外,其实很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还是有着两面性的,既有不好的一面,更有好的一面,不可能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更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
今天宋安之就以王安石变法之中的王安石和司马光来说说历史的两面性。



说到王安石和司马光,这两位可谓是大名鼎鼎,王安石的变法是名垂千古虽败犹荣,而司马光从小就有神童之称,像小学课本里就有司马光砸缸勇救小伙伴的内容,后来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更是使人钦佩不已。
说起来这两个人虽然在今天都是正面形象,其实在北宋灭亡以后的几百年里,王安石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是一个负面人物,直到近代才翻案平反。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跟历史的两面性有什么关系呢,下面宋安之具体来说说。
北宋末年,曾受过蔡京恩惠的杨时,为了替蔡京辩解,在批评蔡京的同时,还不着痕迹的指出王安石变法才是当下恶劣局面的原因所在,对刚继位的宋钦宗上疏说道: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人所切齿,而论其罪者莫知其所本也。蔡京以继述神宗为名,实挟王安石以图身利;今日之祸,实安石有以启之。谨按:安石挟管商之术,饰六艺以文奸言,变乱祖宗法度。当时司马光已言其为害当见于数十年之后。今日之事,若合符契。
意思是虽然蔡京祸国殃民,但罪恶的根源在于王安石变法,正因为他的变法,才导致今日金军南下围城,以至一发不可收拾之局面。



自北宋灭亡以后,王安石更是被定义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到了南渡以后的南宋时期,也无人有异议,之后历朝历代亦是如此,王安石戴着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这顶帽子,一直到了近代才被翻案平反。
平心而论,今天来看王安石的变法内容,诸如青苗法、市易法、农田水利法、方面均税法等,都是好的变法内容,是切实可行的。
但为什么王安石会在北宋灭亡以后的好几百年里,被视为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于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守旧派的利益,而且关键是王安石最后变法失败了,身为失败者,自然在所难免的要被胜利者进行恶性评价。
二是在于王安石变法,一开始就有守旧派反对,所以王安石选用人才的范围并不大,因此误用了一些小人,诸如吕惠卿和邓绾等都是一些品行不端之人。
像王安石于熙宁七年四月罢相之时,力荐支持新法的吕惠卿为参知政事,结果没想到吕惠卿想在王安石罢相期内,登上相位,因此刻意制造了几件有损于王安石政治声誉的事情,希望借此阻止王安石的复职,最后搞的二人是反目成仇。



王安石在儿子王雱死后,想要告退,邓绾为了自己的前途,死皮赖脸的请求宋神宗不要让王安石告退,还要求在京城赐王安石一套宅邸。
正因为用了这些小人,所以王安石的很多新法,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就变了性质,反而是弄巧成拙了。
今天来看,王安石的变法其实并没有错,最多是在用人方面犯了一些错误和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但当时失败以后,王安石就被扣上了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不得不说历史还真是讽刺。
这就是历史的两面性,王安石因为当时变法失败了,所以被人以非黑即白的角度说的一无是处,说成是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直到近代,才被翻案平反,才被客观看待。
说完王安石,再说说他的老对手司马光。
司马光自北宋一直到今天,一直属于是正面人物。而司马光也的确颇有才华,光是写出资治通鉴,就使人钦佩不已。



但司马光在政治上,无疑是自私自利的,身为守旧派的代表之一,司马光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简直是有些丧心病狂。
元丰八年,宋神宗驾崩,幼子宋哲宗继位,朝政大权落于高太后之手。
高太后也是守旧派,所以重新起用了司马光,结果司马光为了推翻新法,为高太后想了一个高招,那就是“以母改子”的方法,意思是高太后改变儿子宋神宗的新法,母亲改正儿子的做法,是天经地义的。
司马光是全盘否定了新法,认为这些新法都是这些新法都是“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认真来说,王安石的新法当时已经有一定的成效,而司马光却因为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要全盘否定,的确操之过急。
像守旧派中就有不少人反对废除新法中诸如保甲法和青苗法。像苏轼和苏辙弟兄,在熙宁年间推行免役法之时,他们是持反对态度的;等到了司马光要把免役法废除之时,他们却又反对废除免役法。



本来王安石变法有了一定成效,如果形成稳定局面,随着时间推移,肯定会使北宋复兴,蒸蒸日上也是指日可待;结果司马光这么一折腾,新法全盘否定,北宋不只是没有了复兴希望,更是因为反反复复的政策,而元气大伤。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司马光还曾送地于西夏。
在王安石当宰相之时,支持王韶胜利完成了攻取河湟的战役,北宋朝廷在河湟地区建立了熙河路之后,疆域进一步扩大。
后来宋神宗对西夏五路用兵,虽然大败,但由沈括和种谔负责的鄜延路,在这次战争当中,却先后取得了几次战役的胜利,并且夺占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这四个军寨,都深入到了西夏的境界之内,西夏与北宋是敌对政权,北宋占领这些地方,本是无可厚非。
结果司马光上台以后,竟然设身处地的替西夏着想,提议要把宋神宗在位时期所攻占的所有军寨,要借新帝宋哲宗继位改元的机会,主动的退还给西夏。



司马光在元佑元年的春天,还特地写了一道《论西夏札子》说道要将这些土地还给西夏,说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西夏没有侵占过北宋土地一般。保守派众人则是纷纷厚颜无耻的支持,文彦博还火上浇油的提议,要把王韶从吐蕃诸部手中收复熙河路的全部地区及其兰州,也一并奉送给西夏。
文彦博的这种愚蠢想法,没想到马上得到了司马光的赞同。
他们马上草拟了一个理由:如窃人之财,既为人所执,犹不与之,可乎?
意思北宋跟贼一般,偷了人家的东西了,是不太道德什么的。
面对这个幼稚理由,变法派人物安焘马上驳斥说道:自灵武以东,皆中国故地。先帝兴问罪之师而复之,何乃借谕如是?
先帝有此武功,今无故弃之,岂不取轻于外夷?



其他大臣诸如孙路和游师雄等人皆是反对,结果却是虽然熙河一路得以保全下来,但是沈括和种谔等人浴血奋战得来的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寨,还是被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拱手送给西夏了。
这一做法,无论是当时亦或今天来看,无疑昏庸至极,竟然将浴血奋战收复的土地拱手送于西夏,还认为自己这方是贼,这样只是物归原主而已,简直是愚蠢至极。
司马光将北宋收复的疆土,就这样轻飘飘的拱手送与西夏,结果是什么呢?
是至今大众都在称赞司马光,而这件事被人刻意的选择性遗忘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司马光属于当时的胜利者,有人为他歌颂罢了。
在非黑即白的观点下,胜利者司马光的拱手送地的愚蠢之事,都被人选择性遗忘了,可见历史需要两面性看待,是多么困难,是多么可贵。
所谓看待历史,还是少一些非黑即白,多一些两面性的客观看待吧。


5. 王安石变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吗?

王安石变法是为了解决缓解社会矛盾,让北宋“焕发第二春”,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王安石变法并没有导致北宋灭亡,一批守旧派和地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拼命和王安石作对,这才是加剧北宋的灭亡的真相。
众所周知,每个封建王朝建立初期相对来说比较清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比较高。后面的君王都是在“啃老本”,中间会开挂般的出现几个中兴之主以延长国祚。当然,大部分情况下是靠丞相和六部尚书等一批文臣维持封建王朝的国祚。但是,少数情况下文臣是“催命毒药”。以宋朝为例,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限制武将权力,于是定下重文轻武的国策,以此防止武将作乱。
历史证明赵匡胤的目的达到了,但他让文官的权力不受限制。当时北宋的弊端已十分明显,刚刚继位的宋神宗年富力强、血气方刚,对王安石的变法非常赞同。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开始了他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变法行动。
所谓青苗法,是在每年的2月和5月这样青黄不接的时候给农民发放贷款、贷粮,在秋收、夏收时归还利息。农田水利法就是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所需费用由当地的住户按贫富等级出资。方田均税法是清量全国土地,核实土地所有人,按土地好坏分作五等以此作为征税的依据。这三条变法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核心,处处为老百姓着想。
问题是王安石触动了司马光等一大批官僚和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要被收更多的税、出更多的钱,自然不乐意。于是他们拼命和王安石作对,这才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让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加速了北宋的灭亡。如果是让王安石继续下去,北宋的社会矛盾会得到相当大的缓解。

王安石变法是怎么回事?这件事导致了北宋的灭亡吗?

6. 假如王安石变法成功,对北宋的根基有什么影响?

由于真正做到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北宋文人的政治水平出奇的高,完全不似历代文人只会空谈、发牢骚。北宋局势的困顿,也给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机会。

对于北宋的评价有两个词非常的贴切:积贫,积弱。造成这样恶果的主要原因是军事上的失败以及官僚体系的臃肿。
在军事上,从宋太宗开始先后对辽、西夏作战失败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以及恐慌。最明显的就是岁币以及增军。
在很多人印象里岁币数额不大,因为他们对换算的单位不明确。如果统一了单位会发现,岁币的负担真的太重太重了。比如说澶渊之盟,定下的岁币就是每年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后面又有重熙增币、庆历和议岁币的数额直线增长,翻了好几倍。要知道,这可是真金白银的赔出不。全国一年的银课才多少,一下子就赔出去一半。所以宋朝大臣一直提及财政困顿的时候,必定要提到岁币之重!

再然后就是增兵,大规模的增加禁军和厢军。厢军倒是无所谓,因为要服劳役的原因也不算亏。可禁军不一样,只负责披甲作战和训练,造成了巨额的支出。禁军和厢军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达到了一百多万,北宋每年的财政收入十分之七要填进这个无底洞。
同样,官僚体系的臃肿也非常严重。宋朝的官制相当的奇葩,有官职没用,必须要有委任。吏部尚书管不了吏部,户部尚书同样也管不了财政,都有额外的人来兼任。可管不了归管不了,薪水和待遇还是照常发放,退休了之后品级也给你留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冗官。

由于以上几个原因,自宋仁宗以后北宋的财政年年入不敷出,成了摆到台面上最急迫的问题。如果王安石变法成功,或者说后面继任的章惇能成功,北宋大概就可以国运绵长了吧。

7. 王安石进行的变法,对北宋造成了什么影响?

类似于清朝亡于洋务运动、君主立宪的观点,可以满足遗老遗少的梦想,顺带影响到对政治情况缺乏了解的普通人。
当时需要改革,所以有改革派和保守派。
保守派的问题在于,他们原来的办法只能维持局面,不能解决问题。

改革派的问题在于,他们的办法要破坏局面,但是未必能够解决问题。
保守派是苟起来,直到苟死。保守派的精髓有两点,一是只要这一代人活着,不管后人如何去死。二是只要同伙们能活着,不管其他人如何去死。但是他们跟别人说的时候不这样说,他们说的是只有这样才能活。当然别人就不客气了,会说他们这样必死。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改革派是探路,也许会死,也许会活。改革派不是要去自杀,所以改革的方向肯定是图存,也就是活的几率要更大。改革派的精髓是求活。但是他们面临的指责正好相反,指责一般都说他们是在找死。他们也知道这一点,而且他们的回应往往是“总会有风险的”,于是掉进了别人的坑。
之前也有“著名大企业”“家”谈过类似的观点,说“守成是等死,创新是找死”,然后很焦虑,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人曾经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也有人说,风过后摔死的都是猪。前者所说,超越了“成王”,后者所说,不出于“败寇”。
孰是孰非,其实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旧局面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时候,那么革新就是必然选择。在革新成为必然选择的情况下,革新派当政就是必然现象。
在革新派当政以后,革新派也有政治斗争。
在革新派政治斗争中,也同样会出现局面不稳定。
在中原王朝模式下,政治斗争最大的不稳定,就是皇位交替。北宋灭亡时出现的最大问题,恰恰是皇位交替。

一般认为的家天下,就是皇帝皇后皇子这个小家庭做君主、统治全国和整个王朝的天下。其实这个看法是错误的。家天下有两个阶段。西周以前主要是家族天下,甚至部族天下。君主从家族、乃至部族范围内选择。商代经过激烈斗争,拼命探索家庭天下的制度,君主从家庭和大家族的范围内选择。周朝的资料相对较多,我们知道有“王室”、“公室”之类的概念,有“王族”、“公族”拱卫在君主周围,并且有“卿家”、“卿族”作为支撑势力,协助君主平衡内外。
经过春秋战国时代激烈的社会改革,最后形成的模式,是以皇帝小家庭为选材范围的家庭天下。君主的来源,大部分时候就仅限于皇帝皇后两口子生的几个儿子。考虑到年龄因素,合适的人选可能就那么一两个。结果就是经常爆发后宫斗争,妃子干掉皇后的事情频繁发生。一些皇帝为了政权交接稳定,会提前培养后族,为太子加强母族、准备拥立力量。这就凸显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家庭式的君主选材结构,导致政权移交过程缺乏保障力量。
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试图通过提前传位的方式解决内部纷争、推行政治军事改革。最后死得很惨。本来赵武灵王的办法可以很好地解决政权移交缺乏保障力量的问题。但是他的尝试结果,却让更多的皇帝产生恐惧。他们为了避免过早交接、避免赵武灵王的下场,转而打击后族、削弱太子,最终皇帝与太子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
这样搞到最后,政权移交时压根就没有保障力量。汉初的时候,皇子之间比较实力,还会比较母族的力量。到了后来,汉武帝和太子打了一仗,只能去压制后宫力量。其结果就是汉武帝以后的汉朝帝位交接环节变得非常脆弱,大臣们简直就是想立谁就立谁。
西汉的灭亡与宫廷内部结构存在问题也有直接关系。汉宣帝所信任的皇后被杀,别人给的皇后被废,等于说后宫完全崩了。最后汉宣帝立了汉元帝为太子,给他找了个养母封为皇后。这样一来,汉元帝继位时等于就是个孤儿。结局也很简单,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成为宫廷真正的主人,后来甚至发动政变杀了成帝后、哀帝后两代皇后及相关外戚,最后将政权移交给了外戚王莽。这一下更没救了,后宫干政成了禁忌。北魏甚至形成了立子杀母的传统。后来北魏末年就开始不把这当回事了,结果先是出了个杨坚,后是出了个武则天。接着的经典故事就是唐玄宗和太子们之间的相爱相杀。到了宋代,甚至搞出了连太子都定不准的情况。

北宋灭亡时的情况更加复杂。
北宋灭亡时,问题不在于革新派还是守旧派,而在于皇帝与太子。
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父子都用新党。中间太后用旧党。守旧派看出自己不合时宜,于是转而投机太子,走当年拥护汉元帝的路线。这样宋徽宗和宋钦宗之间就成了不同政治路线的对立。
然后宋朝遭到金军攻击的时候,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是两个,一个是改革不彻底,特别是在地域上过分偏重于西北而忽略了河北。一个是执政能力太差,在金军南下的关键时刻,宋朝内部的焦点其实是皇位争夺战上。
结果就是宋徽宗借鉴历史,参照宋真宗的考虑,以及南北朝的情况,直接跑去了江南。而且,似乎也是参照唐玄宗,干脆在跑之前把皇位给了宋钦宗。
等到形势一稳定,宋徽宗开始作威作福,宋钦宗就像唐肃宗一样,把老爷子先弄回来。然后开始打击宋徽宗党羽。
这样新党必然要比作为反面材料挂起来。
但是,改革派能够解决问题,保守派不能解决问题。金军抓住机会继续南下,宋钦宗的应对,是将皇族打包一起送给金人。这样宋徽宗跑都不让跑,只能一起送。唯一一个赵构,完全是被地方官宗泽强行扣住才没有被送掉。
这就是旧党的执政能力,同时也是宋朝大部分时段的执政能力:


解决不了敌人还解决不了你?
北宋灭亡之后,说起历史,自然就是长期执政的新党改革亡国了,旧党执政那么久都没有亡国。
最终归根溯源,就只能是王安石。
这就和清朝遗老们的情况差不多。清朝到底是亡于什么,我们都知道,是亡于愚民政策、封建守旧,典型表现是科举只考四书五经、连答案都只能是四书五经的内容,导致全国精英绝大部分都没有能力。但是遗老遗少们的意见是什么呢?是废除科举导致社会统治阶级不支持清政府。
北宋归罪于王安石,清朝归罪于改革,这种观点就好像“癌症病人死于吃药”一样,分不清先后顺序与因果关系之间的区别。

王安石进行的变法,对北宋造成了什么影响?

8. 王安石在北宋时期的变法,多有可取之处,却为何无法实现?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安石变法,是从农民阶级的利益出发的一项惠国利民的一项变革,惨败的原因主要有两项,一项是损害了权贵的利益,另外一项是他自身的原因。这个变法最后被宋太祖镇压了下来,其实从现在来看,这个变法还是非常多的可取之处。只是在那个时候的迂腐思想阻拦之下,农民社会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因此权贵为了自己的利益不被侵蚀,就被迫镇压下来。
一、损害了上级权贵的利益改革的存在本身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这是很容易动摇到封建阶级的利益的。王安石变革本身就是有着宗神派在身后支撑着国家变革,他们的目的都是要把国家变得富强,可是,王安石的变革引起了众多地主、权贵的不满,因为他们的土地不能再从农民身上任意宰割,这个时候油水少了,上层阶级自然就非常不满。一联合起来辅助司马上位以后,宗神派的力量自然就在慢慢衰弱,变革自热也不复存在了。
二、王安石自身的原因王安石没有做到从国家角度,官员的执行方面严格考虑。他一开始只是想到农民的困苦,没有想到全国推行的自下而上的改革是存在很多难度。首先农民想要申请贷款,要自己写一张纸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可是农民不识字,这自然是不够全面的考虑,后面官员为了贪图朝廷的钱,把金额翻几倍,让还债的农民到最后苦不堪言,因此,王安石的变革其实还是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没有纵观全社会的需求。
近代我们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其实也有王安石变法的功劳在里面,想起那时候的封建阶级的重重阻拦,到后面我们新中国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不禁感叹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是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