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道德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2024-05-16 13:16

1. 中国的传统道德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主要特点为:
1、在道德价值的最终目标上,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境界。
2、在道德价值的应用上,重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融合。
3、在道德价值的导向上,为维护血缘关系、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强调个体服从整体。
4、在道德价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间的性质。
5、在道德价值的取向上,具有“重义轻利”、“贵义贱利”的倾向。

中国的传统道德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2. 中国传统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1、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无异于禽兽。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
人的境界有不同的层级,如儒家认为,人生境界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理想人格,儒家把“君子”、“圣人”作为自己的理想人格,道家推崇逍遥于天地之间的“真人”、“至人”,近代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呼吁“新民”的理想人格。

正确看待中华民族重精神:
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其他民族的优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问题上,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全盘复古论两种错误观点。历史虚无主义是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
全盘复古论则对传统道德中的局限性缺乏科学辨别,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

3.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
从字面即可理解,若要展开讲的话,会很多。
仁义礼智信的意思是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 
温良恭俭让的意思是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
忠孝勇恭廉的意思是忠心、孝悌、勇敢、谦恭、廉洁
“仁义礼智信”指的是人应崇尚、追求的五种高尚品德,“温良恭俭让”指的是人应培养、陶冶的五种高尚品性,而“忠孝勇恭廉”指的是人应信守、践行的五种高尚品格。品德之于品性,侧重的是德性,更多的是对人的为人处世原则的概定;品性之于品格,侧重的是性情,更多的是对人的自我性情秉持的概定;品格之于品德,侧重的是风格、人格,更多的是对人的持家理政风格、人格的概定。三者中,品德是基础,品性显现的是品德自身的外现形态,品格显现的是品德表象化后的典范。“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实为里、表的关系,多种美德实际上统筹于一个核心,分野为三个方面、三种层面,它们相互拱戴、相得益彰、水乳交融。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 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2、仁爱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重”的思想。这种要求一切人都要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



3、利义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强调建立一种和谐协调的人伦关系。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统利”,“先义后利”,要求“见利思义”,“见得思义”。
4、诚信
“诚”,是儒家为人之道的中心思想,立身处世,当以诚信为本。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诚”是一种美德。《名人名言》∶“诚即天道,天道酬诚”。言行须循天道,说真话,做实事,反对虚伪。意思为诚实。
扩展资料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
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5.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当今,我们一直在强调,倡导要使社会成为一个谐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意气奋发的一代,是这一主旨的先锋者。
同学间我们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在人和人的相处过程中,应当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强调社会和谐,讲求和睦相处,倡导团结互助,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科克骄防矜。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在中国传统道德中,谦敬即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世的道德要求。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这些是我们小时候父母就教我们的道理。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在中国古人看来,诚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的根本,故“养心莫善于诚”。信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诚信的内容和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事以诚为本,取信于人诚信之德在于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究信用,遵守诺言。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要实现这种追求,就应当明智。
在我们大学生活中,其实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就是一种对于自身精神境界的高层次的需要。学习党章,上党课都是我们精神上的追求。

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中国思想道德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中华民族的道德,既有阳刚之气,也有阴柔之美。阳刚之气的集中表现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阴柔之美的表现是愈挫愈奋、永不言败的韧劲。中华民族是一个顽强的民族,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能坚持下去。正是由于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之一。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前行的历史是血与火共舞的历程,是断头台与文明的较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和精神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是奋发向上的思想,一是博大宽容的思想。

  2.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仁”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有爱心等等。“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不学礼,无以立。”(杨庆存《新华文摘》2002.7.)

  “仁”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礼智义信勇,也包括温良恭俭让等等。

  饶宗颐认为,“仁、义”是中国人文传统的最高点。

  儒家的“仁义”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和情操的一大贡献。

  各种文明,其道德规范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仁爱的思想。可以说,如果没有爱,人类就没法延续,文明就没法传承。西方文明始终强调“爱”的力量。美国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作出一定的努力。换言之,爱并非是每个人都能轻易体会的情感,只有那些具备了能够洞悉人之奥秘的知识、形成了完善人格的人,才能够爱。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最普遍的道德要求。1993年美国芝加哥签署《世界伦理宣言》,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作重大原则,用以处理国家、民族、宗教、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乃至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普遍和谐之道。

  3.符合规律的道德要求。

  “道”是什么?就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遵循“道”,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有“得”,就符合“德”,相反,就是不道德的。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指出人应遵循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环境。老子提倡要返朴归真,保持婴儿赤子那种纯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精神状态,摆脱功名利禄的俗世烦恼;主张治国要符合规律,不能瞎折腾,执政就要顺任天道,合乎民情,不妄为,又无所不为;认为健康是精神的基础。老子问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摆错位置,要重视健康,珍惜生命,倡导回归自然。这个思想后来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看来只有回归了大自然,人们才能达到与他们为一的大同至乐的人生境界,实现宇宙间最高的和谐。老子以上的思想就是一种符合规律的道德主张。

  4.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168页)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它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很多古人都以爱国主义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孔子主张维护民族尊严、国家独立。屈原的诗句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千古绝唱。陆游说,“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面对旦夕之间的宠辱骤变,从容表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当代著名作家梁衡也曾在《爱国的理由》中写道:“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爱国,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三、现代化与中国的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既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成果,也对中华文明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主要是与农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上层建筑。那么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还行不行呢?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起着什么作用呢?是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呢?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看法不一致。

  一种是肯定的观点,认为,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同样可以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亚洲四小龙的现代化发展就是例子,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历史上属于儒家文化地区,它们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华文摘》2002.6.)

  另一种是否定的观点,认为,儒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保守、落后,是过时的东西,在今天已没有任何价值。“关于亚洲‘四小龙’是因为吸收儒家文化才发展那样快的说法缺乏根据。这些国家的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借助了现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不是借助于什么儒家思想。”中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依靠传统思想道德文化取得成功。

  笔者的观点是: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完全否定,而是要经过一种改造扬弃创新的过程。理由有以下几点:

  1.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是土壤。

  一个民族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文化传统,这是理解世界事物的基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积累就是传统。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它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早已渗透到了华夏民族百姓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动中。

  然而,思想史上的任何一个学派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也不断地吸收着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继承与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新思想的产生是本土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融合的结果。(蔡德贵《新华文摘》2000.10.)

  2.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有缺陷。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忽视自然科学。我们至今都没有像西方科学那样发现关于自然科学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此我国在科学发展上落后了。此外,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足。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公民”的概念,也缺乏现代的法制精神。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要想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现代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德治与法治并重。既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德治的长处,又要学习西方重视法制的优点,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的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继承批判传统文化道德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青春,中华民族再次辉煌。

  3.文化的实质是变。

  按照《周易》的思想,世界上一切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东西,惟一不变的是“变”。因此,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变”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之所以是惟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善于以变应变的民族。以儒家思想为例,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贯不变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孟、荀之儒;有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宋明两朝,产生了程朱理学之儒和陆王心学之儒。对于“四小龙”经济起飞时代的儒学,学者称之为外儒内欧式的儒学。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就是不断变化的文化。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有与这个时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而不是把传统文化搬来就行了,要不断地变,不断地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总结历史的经验,我们得出结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有生命力的,能够在实现现代化的事业中发挥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但是,这要有个条件,就是要有变的观念,有创新的思想,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7. 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包括什么内容?

应试的话这样应该没问题,最难过的是给了答案还要说给的答案假的人,明明都是应试而已。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般来说,是指以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各家伦理思想及佛学中的心性之说,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伦理传统。

(一)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中国传统伦理结构中,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墨子·经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坚持这个原则,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一切服从这一准则,乃是“仁人志士”的体现。从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们一直倡导这种人生的境界。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论语·雍也》),孟子曰:“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范仲淹主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杜甫咏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的秋风所破歌》);林则徐铭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所谓“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雍也》)。

(二)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提倡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爱护和帮助,力图构建和谐亲善的温和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论语·述而》)。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欲望、情感、意志和利益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墨子从人与人的朴素尊重的功利原则,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原则。他认为,人与人的矛盾、纠纷,都是由于“亏人而自利”的利己思想引起的,即“不相爱”,困此人应当“爱人若爱其身”,而爱人和被人爱是相互联系的。“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兼爱中》)。这种人际相爱不仅表现在心理上的同情与关心,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互利互惠,使人得到实际利益。“兼和爱”而“交相利”,默家冲破了儒家“爱有等差”的等级观念,而倡行兼爱到利的普遍性。力争使之“广施周遍”、“广达四海”。

(三)“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

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的流变,化育而成中国人的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象传》)“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易经·象传》中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

(四)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

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中华传统道德中独具特色的伦理文化,在这个方面可资借鉴继承的精神遗产也最为丰富。

在中国古代各思想流派中都有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而儒家一派在这方面的思想资料最为系统,儒家学派为人们构画着“三纲八目”的修养系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明确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根本目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礼记·大学》)这里的“修身八目”详细地规划了个人道德品质修养的八个阶段,而且他们认为,道德修养是社会上所有的人们共同的立身之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儒家学派既概括了道德修养的完整体系,肯定道德修养的极端重要性。同时还为指导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出了许多具体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诸如“立志”、“学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等。他们特别注重“立场”的修养意义,认为“立志”是做人的开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夺帅焉,匹夫不可以夺志”(《论语·子罕》),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远大,崇高“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员与议也”(《论语里仁》)。“克己”是说为达到一个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与主观偏见,使自己的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学习”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经典里,“学习”主要是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学习与了解。《论语》的开篇词,便是孔子对道德学习的感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向道德先进典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学而》)。“内省”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察觉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即时发现即时改正。曾参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同上)。明代的学者王阳明,总结出“省察克治”的修善方法,是对曾参“内省”的丰富和发展。他主张每个人应经常在闲暇之时,把自己的好利好货等私欲认真的清查出来,按照圣贤的道德理论,严加批判,将之消灭干净。“如去盗贼,不要予他出路,不要予他方便,务必使其扫除净尽”;“又如猫之捕鼠,一眼盯着,斩钉截铁,务必将其消灭净尽,廓然大公,方始为快”(《传习录·下》)。“慎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礼记·中庸》中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堵,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一个高尚的人,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应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因为在无人所知,无人关注的地方,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的高低,故而必须自觉主动地保持自己的道德信念。“慎独”的方法和境界,是一个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反映,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

中国优秀的传统道德包括什么内容?

8. 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中国思想道德的特点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中华民族的道德,既有阳刚之气,也有阴柔之美。阳刚之气的集中表现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阴柔之美的表现是愈挫愈奋、永不言败的韧劲。中华民族是一个顽强的民族,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都能坚持下去。正是由于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之一。张岱年认为,中华民族前行的历史是血与火共舞的历程,是断头台与文明的较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力和精神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是奋发向上的思想,一是博大宽容的思想。

  2.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观。

  “仁”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有爱心等等。“克己复礼为仁”的详细含义还包括对人们所有言行举止的规范。在这方面,“礼”既表现为规范化的文明仪态,也表现为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定型的许多具体仪式。“不学礼,无以立。”(杨庆存《新华文摘》2002.7.)

  “仁”的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礼智义信勇,也包括温良恭俭让等等。

  饶宗颐认为,“仁、义”是中国人文传统的最高点。

  儒家的“仁义”思想是对人类文明和情操的一大贡献。

  各种文明,其道德规范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仁爱的思想。可以说,如果没有爱,人类就没法延续,文明就没法传承。西方文明始终强调“爱”的力量。美国哲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作出一定的努力。换言之,爱并非是每个人都能轻易体会的情感,只有那些具备了能够洞悉人之奥秘的知识、形成了完善人格的人,才能够爱。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了最普遍的道德要求。1993年美国芝加哥签署《世界伦理宣言》,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作重大原则,用以处理国家、民族、宗教、文化间的相互关系,乃至成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普遍和谐之道。

  3.符合规律的道德要求。

  “道”是什么?就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遵循“道”,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就有“得”,就符合“德”,相反,就是不道德的。

  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指出人应遵循自然规律和顺应自然环境。老子提倡要返朴归真,保持婴儿赤子那种纯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精神状态,摆脱功名利禄的俗世烦恼;主张治国要符合规律,不能瞎折腾,执政就要顺任天道,合乎民情,不妄为,又无所不为;认为健康是精神的基础。老子问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摆错位置,要重视健康,珍惜生命,倡导回归自然。这个思想后来被庄子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们看来只有回归了大自然,人们才能达到与他们为一的大同至乐的人生境界,实现宇宙间最高的和谐。老子以上的思想就是一种符合规律的道德主张。

  4.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全集》第28卷168页)爱国主义思想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心理之中,它是强大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很多古人都以爱国主义为人生的最高价值。孔子主张维护民族尊严、国家独立。屈原的诗句是爱国主义情感的千古绝唱。陆游说,“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面对旦夕之间的宠辱骤变,从容表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而当代著名作家梁衡也曾在《爱国的理由》中写道:“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爱国,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三、现代化与中国的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既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成果,也对中华文明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主要是与农业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上层建筑。那么到了工业经济时代,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还行不行呢?换句话说,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起着什么作用呢?是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呢?在这个问题上,学者们看法不一致。

  一种是肯定的观点,认为,以儒家学说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同样可以成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亚洲四小龙的现代化发展就是例子,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历史上属于儒家文化地区,它们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华文摘》2002.6.)

  另一种是否定的观点,认为,儒学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保守、落后,是过时的东西,在今天已没有任何价值。“关于亚洲‘四小龙’是因为吸收儒家文化才发展那样快的说法缺乏根据。这些国家的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还是借助了现代世界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而不是借助于什么儒家思想。”中国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依靠传统思想道德文化取得成功。

  笔者的观点是:对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不能全盘继承,也不能完全否定,而是要经过一种改造扬弃创新的过程。理由有以下几点:

  1.中国传统文化是根,是土壤。

  一个民族必定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文化传统,这是理解世界事物的基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的积累就是传统。传统支配人们的习惯,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它构成了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力量,体现在一个民族观念和行为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的道德观早已渗透到了华夏民族百姓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动中。

  然而,思想史上的任何一个学派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也不断地吸收着外来文化以丰富自己。继承与创新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新思想的产生是本土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不断融合的结果。(蔡德贵《新华文摘》2000.10.)

  2.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有缺陷。

  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明显的缺陷是忽视自然科学。我们至今都没有像西方科学那样发现关于自然科学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因此我国在科学发展上落后了。此外,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中国传统文化也有不足。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公民”的概念,也缺乏现代的法制精神。这种情况不利于我国的政治制度建设和发展市场经济。要想发展市场经济,建立现代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德治与法治并重。既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德治的长处,又要学习西方重视法制的优点,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一种适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的意识形态。因此,我们必须要在继承批判传统文化道德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华文明再次焕发青春,中华民族再次辉煌。

  3.文化的实质是变。

  按照《周易》的思想,世界上一切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东西,惟一不变的是“变”。因此,我们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变”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之所以是惟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是善于以变应变的民族。以儒家思想为例,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一贯不变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不断变化的:有春秋战国时代的孔、孟、荀之儒;有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儒;宋明两朝,产生了程朱理学之儒和陆王心学之儒。对于“四小龙”经济起飞时代的儒学,学者称之为外儒内欧式的儒学。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就是不断变化的文化。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新时代,要有与这个时代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而不是把传统文化搬来就行了,要不断地变,不断地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总结历史的经验,我们得出结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有生命力的,能够在实现现代化的事业中发挥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但是,这要有个条件,就是要有变的观念,有创新的思想,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学习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外来文化,才能创造出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