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用的货币叫什么

2024-05-18 08:37

1.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用的货币叫什么

楚国重要通用货币有蚁鼻钱、郢爰(yǐngyuán)和布币。
1、蚁鼻钱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楚国铜贝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
楚国铜贝别称甚多,如鬼脸钱、蚁鼻钱、蚆壳、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小钱之意。其面文有10种,有普通贝、鎏金贝、空壳贝、合背贝等。
楚贝重量轻者0.4克,重者5.6克,多数2.5克-3.5克。有文铜贝始铸何时,目前见到最早者为商周时期,但均为素面,从出土有文铜贝的情况看,楚国铜贝可能是最早的,因此被钱币学家所重视,宋代已把有文铜贝收录到钱谱之中。
楚国铜贝多系出土文物,过去民间传世品甚少。因其长期埋入地下,通体锈绿,深入骨胎,后人难以仿造。湖北、湖南、江苏、豫西、鲁南出土最多。
2、郢爰
古代黄金货币。又名印子金,或称金钣、龟币。我国古代的黄金主要产于楚国。
楚国有一种有铭文的金钣(版),这种金钣大多呈方形,少数呈圆形,上面用铜印印为若干个小方块,看似乌龟壳。完整的重约一市斤,含金量一般在90%以上。
金钣上的铭文有郢爰、陈爰、专爰、颖、覃金、隔爰及卢金等等。这些带“爰”字的金钣,习惯上被称为“爰金”或“印子金”。
“爰金”有形制、铭文、重量,是楚国的一种称量货币。“爰金”在今湖北、安徽、陕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地均有发现,尤其以“郢爰”为多。“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
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使用。郢爰金币在古代货币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国家一级文物。文物专家认为,“郢爰”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出现,表明了湖北省荆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对于研究楚文化、有着深刻意义。
3、布币
中国古代货币,因形状似铲,又称铲布。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于中原诸国的铲状铜币。铲状工具曾是民间交易的媒介,故最早出现的铸币铸成铲状。
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
布币分空首布和平首布。南宋时洪遵 《泉志》 已著录有平首布,而确定空首布为钱币的始于清人。从嘉庆、道光时开始,有的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属于周的列国时期,从而否定了有些人以为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的错误说法。
布币,春秋早期出现,直至战国晚期铸行并流通的铲形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布币是从青铜农具鎛演变而来的,主要在三晋、两周地区通行。按布币形状划分,可分为空首布、平首布两大类。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扩展资料:
1、蚁鼻钱由来
蚁鼻钱沿袭了殷周时期用海贝作为货币的习惯。天然贝币作为中国古代货币的鼻祖,主要在于它本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装饰性,蚁鼻钱的铜色具有仿贝币的那种美丽、坚韧的光泽、分离性,贝币具有天然单位的优越性,既可一个个分离可数,衡量商品差别,又可以朋(贝币计量单位)串起来。
而蚁鼻钱正继承了贝币的优势。特作比较:贝币一般通长约1.5厘米至3厘米,最宽1.5厘米至1.7厘米;蚁鼻钱(贝)字一般长1.2厘米至1.85厘米,宽0.7厘米至1.2厘米。
贝币还具有储藏性,贝币坚固耐用、灵便,便于携带、转让、储藏。蚁鼻钱的小巧灵便沿袭了贝币固有的货币特性。
蚁鼻钱是江淮流域楚国流通的货币,由仿制贝转化而来。由于楚国的经济、文化比中原各国落后,镈、刀、纺轮的使用也较迟,铜铸币就沿用了仿制贝的形态。蚁鼻钱的形制,为椭圆形,正面突起,背面磨平,形状像贝但体积较小。
蚁鼻币又称蚁鼻钱、鬼脸钱,是战国早期(约公元前5世纪)楚国铸造的一种铜币。稍具贝形而偏小,大者长1.8厘米、重4克左右,小者长不足1厘米,重1-2克。钱体上尖下圆,面凸背平,尖端常有一孔。
2、郢爰(yǐngyuán)
“郢”是先秦时期楚国都城的名称,首都郢始建于公元前689年,位于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纪南城,后几经迁移,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楚王迁至陈城,即今淮安,至公元前241年考烈王又在寿春即今寿县建都,仍名为郢。
“爰”,有人认为是楚国的重量单位,一爰即楚制一斤,约250克。从出土实物来看,整版的“郢爰”每件约重250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齐的“郢爰”印记,印记多少不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蚁鼻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郢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布币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用的货币叫什么

2. 从战国时期的刀币到秦朝半两钱反映了什么政治特

秦始皇改革币制,一方面废除各大小诸侯的旧币,另一方面严禁民间私铸,巩固加强国家的铸币权和发行权,这也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最重要的措施. 
半两”钱上的数字体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秦“半两”重十二铢(秦代二十四铢为一两),直径十二分(3.2厘米),穿孔的边长各为六分(1.2厘米),这些数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数.“六”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如此众多的六出现在钱币上绝非偶然,是古人一种思想含义的体现.此外,从材料利用和制作工艺来看,“半两”钱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节省铸材,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而且中间的方孔便于固定锉修.
影响:“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秦半两”青铜币由于“圆形方孔”,所以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自此,“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满意请采纳

3. 战国时期货币到秦半两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特征

反映了币制的趋于统一,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钱币的形状不一,如铲币、刀币、环钱等,且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确定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在战国秦半两钱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在全国通行,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
只半两钱开始货币朝着便于携带、流通和储藏的方向发展,自此,“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秦半两”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是中国货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战国时期货币到秦半两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特征

4. 战国时期货币到秦半两的变化反映了什么特征

秦汉钱币在我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秦汉钱币从钱币类型上可分为半两钱币,汉代五铢钱币,王莽钱币三个部分。半两钱依铸行时间先后划分为三个阶段,秦始皇统一六国前为秦国半两,统一后的谓秦朝半两,汉朝谓汉半两。半两钱历经秦汉,行用数百年,其间几经变迁,古往今来,学者多从重量、大小、文字书体风格,钱币形制的特征等,来判断半两钱的类别和时代关系,但要想严格分清先秦半两、秦半两、汉半两,并非易事。
    汉承秦制,初期仍用半两钱,并对半两钱的尺寸、重量不断探索,使它逐步达到百姓乐用的目的。元狩五年(前118年),铸行五铢钱,自元狩五年至唐武德四年(621年),这种“五铢”钱文的铜币使用达七百余年,在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铢两制的钱币和其后通宝制钱币,形成了中国钱币的两大货币体系。昙花一现的王莽新朝钱币,以其多样性和纪值币的试验及铸工精良为后世提供了实例。
    一、半两钱币
    秦朝(前221—前206),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统一之前,半两钱多为圆孔圆钱,后改为方孔圆钱。钱币多由商人铸造,用以牟取暴利。战国秦半两的铸行,约始於战国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前。简公七年(前408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到了献公七年(前378年)任用商鞅变法。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迁都咸阳,十四年(前348年)“初为赋”。租禾是实物田租,“赋”是农民交实物田租税外,仍要以货币来纳口赋。手工业者和商人也要以货币来纳税。《史记·始皇本纪》后附《秦纪》载,惠文王“立二年,初行钱”。史书上关于秦国铸钱的记载比较晚,“初行钱”不等于说秦国到了惠文王时才开始铸钱。秦国的圜钱出现较晚,但因其造型的优越,并以锱铢等重量单位计算,再加上秦国的国力影响,投放市场后,为秦统一币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赢政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以秦法同天下之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单位为镒,镒(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单位,钱币一律由中央政府铸造,第一次从制度上禁止民间私铸。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黄金主要用于宫廷对外赏赐,馈赠及大宗交易。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从而结束了六国时期钱币形制繁杂,文字各异,单位轻重不一的紊乱局面,确立了中国封建社会铸币的基本币形,使钱币的文字和形态得到了统一,铸币权的统一直接有利于币制的稳定性,他巩固加强了国家的铸币权和发行权。秦钱不铸地名,正是铸币发行权集中的反映。这种方孔外圆形制的铜钱,使用二千多年,一直至廿世纪初期,对中国货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影响到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
    另外,秦朝在行用钱币的同时也使用实物货币——布。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其中“金布律”载:“布袤八尺,福(幅)广二尺五寸,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规定每匹布的长度与宽度,目的在于统一标准,以便于作为流通手段。每匹布与铜钱的兑换率,《金布律》也作了明确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金布以律”,即每一匹布可以当铜钱十一枚使用。为了不许商贾重钱轻布,或者重布轻钱,《金布律》还规定:“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择行钱、布者,列伍长弗告,吏循之不谨,皆有罪”。意即对钱与布这两种流通手段,不许有所选择。
    秦朝钱币的造型极具政治色彩,圆形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半两”钱所以也就成了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秦代二十四铢为一两,“半两”意重十二铢,这些数字都是六或六的倍数。如此多的六体现在秦半两上绝非偶然,“六”是阴阳五行中水的记数,是古人阴阳五行学说思想含义的体现。有人认为外圆内方铜钱的这种形式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代是否已有这种观点尚不能肯定,但这种方孔圆钱的形式从此被长期固定下来,其中的偶然性中也有其必然性,因秦在战国时期已经行使半两铜钱,由于圆钱便于携带,方孔又利于锉磨,所以被长期沿用下去。秦半两成为中国制钱的规定模式,也标志着中国金属货币进入一个重量名称和货币名称统一记重货币新的时期,这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金属铸币形式。
   
    (一)先秦半两
    《史记·秦始皇纪》记: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年)“初行钱”。秦设市甚早。此后,经三百数十年,市渐多。献公七年,方颁制,“初行为市”。秦建县,始于春秋。进入战国后,不断增置。《六国年表》记当年“初取小邑为三十一县”;一年后,孝公十三年,方颁制:“初为县,有秩吏”。《六国年表》记:孝公十二年,“令为田,开阡陌。”经四十五年,昭襄王四年,才正式颁定“初为田,开阡陌”之制。秦惠文王十年,任张仪为相,为秦设相之始。经十七年,至武王二年(前309年),才定制:“初置丞相”。据此,“初行钱”与“初行为市”、“初为县”、“初为田”、“初置丞相”等皆同。“行”,实为“颁行”;“钱”,实为“钱制”。故惠文王二年“初行钱”,系颁定钱制。定制之钱,当始铸于“初行钱”前。《六国年表》又记:同年,天子“贺行钱”。《六国年表》为司马迁专记战国至秦亡,二百七十年间之六国大事年表。在此期间,六国先后新铸之钱币,品种与次数甚多,但天子“贺行钱”事仅录此一条,因此,“初行钱”为颁制之钱。
    先秦半两(下限约在秦统一前),钱文为大篆,或有小篆意,文字风格篆风古拙,书体放逸圆活而富有变化,半两二字在币面上占有很大位置,十分醒目。钱体多不圆,面背多无内外郭,穿不方,厚薄不匀,背粗糙不平或有铜渍,钱形周边不修磨加工,多毛刺,铸口宽大而不修平,有上下左右浇口,流槽处形成铸柄多保留。工匠也各自按个人的书写习惯,在钱范上划写钱文,行笔用力轻重不一,致钱文笔画凸凹不平,或明或隐(隐起文)。有的多笔少划,无拘无束,随意自由。细字的细劲有力,粗体的粗放古拙,大气雄伟,字体有圆折、方折之分,其中圆折隐起者较多。圆折,字形圆润。方折,字形方正。规格繁杂、类型繁多,千钱千面,难睹雷同。与钱文相比,钱币的形体和穿孔铸造则不够经意,不甚考虑钱文与钱形穿孔比例关系,穿孔仅仅是个实用的、供贯穿的孔洞而已。这个时期半两钱的文字、钱体布置安排,重点强调“半两”这个重量概念,证实当时钱无定法,铸造不统一,“钱”的概念还未能从商品铜中完全抽象出来,体现了一种原始的布局关系。
    先秦半两,钱形多在3厘米以上,亦有较小者。多数人认为先秦半两当时所铸必定十分厚重,大量的钱币发掘表明,先秦半两虽名重“半两”,但实际重量悬殊极大,3至6克的占了很大比例。1981年许昌县张潘出土秦半两窖藏1.5公斤,在这批半两中,钱径最大者33毫米,最小者21.7毫米;最重者9.5克,最轻者仅3.2克。在厚重型半两钱中,有饼状半两钱,与一般厚重的早期半两钱相比,饼半两钱文字口较为浅平,模糊不清者甚多。
    “半”字书写上作“八”首,下多见短下横,圆活的大篆体中透着一种金文韵味,特别是上横笔,气息类似两周“钟鼎”或三孔布背文“朱”字的上横写法,笔画深厚,顺序完全同于篆书的书写顺序。过去学术界多数人认为短下横“半”字是先秦半两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先秦半两钱中长下横的也不鲜见。有中竖上不出头和缺失整个下横的,既便是短笔缺画,制范者也并不补刻缺笔。
    “两”字上横笔短,圆肩、下脚内收,字体变化多样,多见“双人”两。“人”字书写,有的一边上首长,一边上首短,有“长人两”、“短人两”,“长人两”,人字通顶,“两”字字形狭长粗劲。“短人两”,肩圆、上甚短。有的“双人”不象“双人”,“十字”(即双人书写为十字)不象“十字”。过去钱币界多认为“十字两”是晚期四铢半两钱文的特征,但早期半两钱的两字也有此种异书体,只不过很少而已。这个时期的半两钱中,另有双人书写上部为两竖或三竖,下部为一“T”,写法特殊的“两”字钱,这种书体在晚期半两钱中很难见到。说明当时对钱文的书写并不注重规范,越是早期的半两钱,钱文越是带有随意书写的特点。钱币文字的不成熟性、随意性、原始性越突出,凸现了先秦时代文化特征。秦代以前半两钱形制与书法的多样,除了一般考虑的时代因素外,还应该反映着半两钱铸造上的地域因素。战国后期,秦对六国的兼并战争使其国土急剧扩大,在文化背景及科技条件等方面均有异于秦国本土的新占领区,亦需按军事占领者的政治经济要求,铸造以“半两”为面文的新钱币。在这种情况下铸成的新半两钱,必然也带有各自的地域性特点。
       先秦半两的流通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从考古材料看,秦朝版图的大部地区,几乎都有秦半两出土,但出土的数量则不均匀。处于政治中心的陕西省出土最多,其次是四川、甘肃两省及邻近省区,远离政洽中心的边远地区很少发现,流通范围限于秦国领土之内。流通多随军事而流布,故多发现於秦军经略六国之通路。
   
    (二)秦半两(秦统一时期)
    始皇帝统一中国(前221年),仍使用半两钱。此时铸行的半两钱称秦半两。钱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周边不甚规整,有流铜现象。“半”字上横方折,其下横与“两”字上横均较短,笔划粗细不匀,各钱大小轻重不一。按秦量制,半两为十二铢相当于8.28克。按秦法,法定半两钱应该名实相等,所以一些制作精好,文字规整,重达8克左右的半两钱大约铸于秦始皇时代
    从大量的出土资料判断,秦朝官铸半两钱直径27毫米左右,重量多不合半两(12铢8.28克),合于半两者为数甚少,在尺寸、重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陕西风翔高家河出土的秦半两,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厚重轻薄不等。最大直径3.4厘米,重12克。最小仅仅2厘米,重2.25克。陕西凤翔高庄秦墓地出土的半两钱,最大的直径3.2厘米,重6.75克。最小的直径1.15厘米,重0.2克弱。在始皇陵鱼池村遗址出土的540余枚半两钱中,取50枚测得数据,钱径最大者28.3毫米,最小者26.4毫米,最重者6.01克(合8.2铢),最轻者2.3克(合3.3铢)。虽说货币由王室专铸,但往往随时而变,轻重无常,大小不一。如严格要求,许多半两钱是不够标准的。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就曾自铸秦半两大钱。以此,可知“半两”仅为法定价值,而非铸币的实际重量,在社会流通的钱币大部分属于减重的半两钱,半两钱已失去实际意义上的纪重钱,走向了抽象意义的一种标记,可见秦始皇颁布的度量衡,一时尚难以统一实施,始皇法定推行的货币标准化也是不尽完善的。
    秦朝行用的半两钱,按入土于始皇帝三十年(前217年)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载:“千钱一畚,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取异”。按此条律令,当时流通的钱币存在好与坏的差别,也就是混同使用,秦朝钱币也同时混合使用。
    《史记·六国年表》亦记:是年,天子“贺行钱”。《六国年表》又记:嬴政死,胡亥“复行钱”。秦二世胡亥“复行钱”,为重申秦钱制。以往虽有“复行钱”为胡亥改行轻小半两钱之说,由于出土资料证实先秦时轻小半两钱已大量铸行,秦简《金布律》又明确规定:“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交杂,勿敢异”,故此说当予否定。而胡亥重申诸秦制之史实,却物证、史证皆备。如1964年西安三桥镇出土的嬴政三年“高奴禾石铜权”,权上除嬴政二十六年加刻的统一度量衡诏书外,还有二世元年再加刻的重申诏书。《秦始皇纪》云:二世元年应李斯等大臣所请,“具刻诏书”,“尽刻始皇所立刻石”,同样是重申刻石所录秦制、秦令。故“复行钱”的记载,再次证明“初行钱”确为颁定钱制。
    秦时,法令严酷,民间铜钱匮乏,据《史记》载:刘邦服役,吏人饯别,每人送钱三而萧何独送五钱。当时送钱以三五相计,可见钱币的贵重状况。是什幺原因造成货币量的少那?它和当时商业的萧条有关。秦政权对百姓头会箕敛,征发亡度,筑城戍边,修宫造坟,全国的成年男子几乎都在为皇权服役,人民的生活降到了最低水平,商品经济自然无法繁荣,整个社会在客观上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大大减少。
    总之,秦始皇统一币制,极大地便利了全国各地之间的商品交换和经济往来。它既有利于封建国家的赋税征收,也为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方便,同时促进了辽阔疆域内经济共同体的形成。此外,从材料利用和制作工艺来看,“半两”钱的造型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节省铸材,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而且中间的方孔便于固定锉修。说明当时的人们在材料利用和工时效率方面都有过深刻的研究和探讨。“秦钱为我国第一代之通货,亦为方孔圆钱形制之始,开中国两千年钱币形制之先河”(蒋若是语)。
    相传,有种统一时行用的半两钱,币文系当时政治家、书法家李斯的手笔,李斯颇善书法,泰山琅玡台石刻是他撰写的标准小篆,结体协调,笔力工致,古拙苍劲,是早期书法中的佳作。李斯以秦籀文为基础,一扫先秦各种钱币书法的繁复、冗赘之气,钱文笔画气势不凡,稚拙含秀、结体如铁石,连笔之处纡绕曲折,体现了秦篆风格,形成小篆体,使钱文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秦半两。形式有:大样、小样、美制、无文。穿有:广穿、狭穿、花穿、重穿。穿上一横、穿下一横、穿上下一横。星月纹、背阳纹“二”、背阴纹“二”。字体有:隐起文、左读、大字、小字、肥字、细字、垂针、扁书。半字分:大半、小半、升半、降半、长半、斜半、缺半(仅有两字)。两字有:长字两、长人两、连山两、十字两、出头两、点两、缺笔两等。
   
    三、汉朝半两
    秦王子婴元年(前206 ) ,刘邦至霸上,秦王子婴降,秦亡。刘邦称帝,国号汉,都长安(今西安),史称西汉。西汉时,行用以铜铸币的纪重半两、五铢钱为主,另有皮币、白金和黄金币等。公元25年,刘秀建都洛阳,史称东汉。从西汉、王莽新朝到东汉前期,人们对钱币的外形尺寸、重量、使用材质进行了多次探索,最后终于选择了铜铸币的方孔园钱——五铢,作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钱币,这种纪重的五铢钱行用了七百多年,对中国钱币产生重大影响。汉初的货币,史书所载,有荚钱、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半两、三铢钱、武帝半两(或称三分钱)六种。实际上钱文只有半两、三铢两种。因荚钱、八铢、五分、四铢、三分五种仅是轻重之分,钱文均为半两。
    1、榆荚半两
    铸行于西汉早期。汉初,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国穷民困,经济萧条。刘邦起兵时,开始自行铸钱,虽沿袭秦半两旧名,而实际钱重仅三铢左右,刘邦在其军事势力范围强制以这种不足重(值)货币与厚重的秦半两等同使用,从而获利。《史记·平准书》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承秦制。高祖实行黄老无为政治,致力于经经济的恢复。在钱币的铸制上也体现了黄老无为的政治思想,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规定:将秦时法重十二铢的半两钱,减重至三铢,面文仍为“半两”,地方和民间可自由鼓铸,开始了西汉政权立国后第一次币制改革,为西汉铸钱之始。
    高祖采用放民私铸政策,郡县与民间自铸者不可胜数,钱型大小极不统一,难以标准衡量,史称“荚钱”。荚钱系民间的一种形象比喻,因其轻薄,状如榆树的果实,故称榆荚半两,结果是钱币重量越铸越轻,引起物价飞涨,“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可见当时货币铸制混乱程度。这里除钱币减重的因素外,不法奸商囤积居奇,也是物价飞涨的重要原因。
    从许昌出土的榆荚半两看,制作多简陋,钱径一般在12毫米至14毫米之间,最大直径14.9毫米,最小9.8毫米;穿径一般为5.6毫米,最大穿径9毫米,最小穿径4.7毫米;厚度一般在0.7毫米到0.9毫米之间,最厚1.3毫米,最薄0.4毫米;重量多数在0.5克到0.6克之间,最重0.8克,最轻0.09克。钱文粗细不等,细者如人发,有些笔划尚需仔细观看方能见到。文字有高挺,字高超过钱厚,字有省文缺笔现象,字的位置有上有下且大小不等,个别钱带外郭、铸柄,这大概是因公私兼铸所造成的
    榆荚半两。形式有:美制、肥字、细字、小字、长字、斜文、缺笔、升半、降半、斜半、左读、复读、狭穿、穿上一横、穿下一横、穿上下一横等。
    2、吕后八铢半两(前186年——前182年)
    高后时,为了改进秦钱太重(8.28克),荚钱太轻(1克左右)的弊病,高后二年(前186年)秋七月,行八铢钱。八铢半两仿行秦半两,钱文仍为“半两”,文字形体极似秦钱笔意。因钱重约八铢(5.52克)左右,故称“八铢半两”,俗称吕后半两。铸币权由国家垄断,禁民私铸。其钱体大小应有统一标准,但汉初郡国、民间多自铸钱,钱体大小、轻重不一,标准很难统一。
    八铢半两。大样薄肉,钱文平坦,字口浅,字形结构疏朗,方正而宽阔。无内外郭,背平素,厚薄均匀,轮郭整齐。笔画分直角方折,圆折二种,方折较多,书体少变化,有大小、长短、粗细等。穿孔周正,有大、小、广穿。钱形周边不修磨加工,或有铸口、铸柄,流口有二至四个不等。钱径一般在27一31毫米间,重量多在3.5一5.5克间。
    “半”字写法有宽阔方正和狭长,上宽而下窄等。大多“半”字立横划等长,有的“半”字下横两端上翘。有大、小、斜、扁、断笔、缺笔、倒书等。
    “两”字有大、小、长、斜、扁、断笔、缺笔等。上横笔多短而偏向内侧,内成双“人”字形,又可分长人、双人、连山两。钱文在钱体上的位置有升半降两、有升两降半、离轮、左读等。
    汉初经济的凋弊,加之市场上流通的秦半两、榆荚半两、八铢半两三种钱币,在重量和外形尺寸上差别太大,为货币重量控制在八铢单位重量标准化方面,带来了很大困难。从二年秋七月到六年六月,殆四年,八铢半两行用不久又逐渐减重。高后六年六月(前182年),八铢钱重,民不乐用,于是不得不改行“五分半两钱”。
    3、吕后五分半两(前182——前175年)
    五分半两。因其法定重量为半两(12铢)的五分之一而得名。重量通常在1.5—2克之间。另一说五分钱得名于“径五分”,考汉尺五分,约合今制1.15厘米,这个数据与所见五分钱径度多在2.2厘米左右相去甚远,此说似不可取。
    五分钱,形制规整,穿孔极大,钱文狭长,小篆书体中隶意内蕴。“两”字多“十字两”,也有的为“短人两”。另有一种五分钱外缘凸起,内里深凹,文字一半在外缘高处、一半在低凹处。术语称为“蛇目半两”。
     由于五分半两穿大肉狭,原来的书写手法施展困难,在钱文的刻制方面,开始采用定位刻制钱文的手法。在传世的五分钱及其荚钱中,可见到以线、点定位方法刻写的钱文。以定位方法刻写的半两钱钱文,字形出现了“分笔”的风格特点。可证“五分钱”铸行时期,已开始注意钱文形制的规范和形式了。半两钱体系中,汉代风格的明显出现,是以五分钱为起始的,是半两钱中类型特征十分突出的一种。
    4、四铢半两(前175年——前140年)
    文、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商品贸易开始兴旺,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历来被视为是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迫于制钱的滥恶,货币的标准化问题更显得迫切。前元五年(前175年),文帝不令整顿币制。更铸四铢钱,令民自铸。《汉书·文帝纪》中载:“五年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更造四铢钱”。钱文仍为半两。规定钱重4铢,不许掺杂减重,允许私铸。郡国豪强兢相铸钱,遂使吴王(刘濞)、邓(通)钱布天下。由于民间受条件限制,不可能铸出标准重量的铜钱。其次是民间铸钱为了取利,不掺杂减重,则无利可图。为此,政府一方面下令严禁掺杂,犯者处罪,一方面默许在民间出现的钱称制。
    使用钱称(法码)可以使轻重不同的半两钱得到一个标准的币值。这种钱称有的铸成穿带印式,上有穿孔,可以系绳悬于天平一端。面文为四朱的较常见,有的带有地名,如临 四朱、驺四朱、东阿四朱、陈四朱、宜阳四朱、下蔡四朱、容邑四朱等,钱称存世不多,后几种都极罕见。
    文帝半两。钱文粗而宽放,篆意较浓。笔画方折,文字清晰方正,不带隐起,字甚古朴,接近西汉早期文字风格。“半”字下部二横等齐,“两”字上部横画较长,多为“双人两”。书写不规范,有大字、小字之分。钱体有内外郭、或有内郭、或有外郭。内外郭在半两钱上的应用,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增加了钱的外来承受力,使钱币不易损坏,保护了钱文免受磨损。虽然早在战国未期已出现了这种形制,可是,半两钱并未继承,通过近二百年的摸索,终于使钱币形制又走向有郭的道路,同时为五铢钱的形制提供了经验。
    武帝建元五年至元狩五年(前136年——前118年),武帝承文帝半两钱制铸行半两钱。这种钱是汉以来第一种稳定的货币,也是半两钱行使二百余年的最后品种,它的大小轻重对后世小平钱的铸造影响深远。这个阶段的半两钱文,字形均较方正,字的大小基本与穿孔高低相对应,一般说来,钱文的上下缘与穿孔的上下缘平齐或略有高低,此时的“半两”二字基本字形大小等同。这些特点越是到了晚期越是突出。后期半两的“注意”,还体现在钱文改笔之上。有重文的,是因为原刻钱文不规范,与边缘或穿孔距离比例不合适,在这种情况下,范文的刻写者又重新改补,形成了重笔。这种补笔重文现象,在早期半两钱上是甚少见到的。
    武帝半两较文帝钱文秀丽,“两”字“冂”窄长,多呈“十字两”及无人两,笔划上细下宽,钱体内平,外郭边缘经过打磨,多有内外郭、或有外郭、或有内郭。大多数钱圆函方,有的还初具了外郭或内外郭,钱文的刻写手法,与早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最显着的特点是注重了钱文的规范性。注重了钱文在钱面上的比例关系,特别是穿孔与钱文的比例关系。在一些有郭的四铢半两钱上,钱文除考虑到穿孔关系的同时,还注意了与外缘(外郭)的比例关系。钱文的规范,是半两钱形制的成熟及规范化的需要。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发展、经济生活中对货币的一种要求。发展到四铢半两钱阶段的半两钱,纪重货币“商品铜”(铜块)的原特质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上变得越来越淡薄,名(“半两”)与实(“四铢”)的脱离,使得这时的纪重货币半两钱,具有了一定的“价值符号”意义,钱币的象征性变得愈来愈强。离“商品”距离越来越远的四铢半两铜币,也就越来越需要强调钱币的整体美及布局的合理化。原始落后的制造技术已不适应货币的大量使用和铸造量的急剧增加,可重复使用的石质或其它硬材质钱范,已逐渐取代了早期采用的泥质铸范。
    四株半两。钱径一般2.5厘米左右、穿宽0.9~1厘米。铸造工整,字文清晰。“半”字上部与上横均呈曲笔,而下横长于上横。“两”字内成“十”字形,当属武帝四铢半两时期。“两”字常见有三种写法:1.“双人两”,“两”字中间为两个“人”字“”。2.“连山两”,“两”字中间“双人”简化为一横向波折线“”。3.“十字两”,“两”字中间“双人”简写为一“十”字“”。版别大致可分以下几类:⑴常见品,钱身上无特殊标记。一般两字的中竖与上横不连,相连的极罕见,称有颈半两。字体较长,笔划细劲者,也较少见。⑵有郭类,有外郭的较多,有内外郭的少见。⑶传形类,传形半两的文字左右倒置,有环读者,均少见。合背半两极少见。⑷标识类,有星文、横文、竖文及阴刻文或凸起,等,均少,有竖划的更少。⑸佩钱类,穿孔常为菱形,除半两二字外又带有其他文字者均罕见。带有人名、吉语或各种图案为汉人随身佩挂之物,如太常、阳闰、日人千金、带钩半两等。民间私铸四铢半两,文字粗劣,大多不成文字。当时,有些地区还铸有铁质四铢半两,已知是中国最早的铁钱
    七十年代末,海外有个研究会创始人自称是秦始皇转世,要求信徒收集秦半两,越大越重越好。一时间,大半两身价倍增,最大的一枚据说卖到了好几万。实际上特别厚重大型的半两钱应出在西汉的文、景时代。当时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百姓富足、仓真皆满,完全有条件铸一些不介入流通的特大型钱,以寓争胜炫富之意。

5. 秦楚时的货币是什么。怎样来计算?

秦代最重要的货币当属“半两”钱,史载“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行钱”,一般认为这就是秦国初铸半两钱的年代。秦始皇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刀、布等旧钱,将“半两”定为法定货币。半两钱的出现将先秦时期各种原始形态的货币统一在方孔圆钱之下,中国货币的形态从此固定下来,以后一直沿用到清末,通行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 

爰金取象于龟,除钤印“郢爰”外,还有钤印“陈爰”、“[]锾”、“鬲阝]爰”、“卢金”等币文与无字金版、金饼等。以银为币,是楚国独创。1974年在河南扶沟出土了18块铲状银币(银布)(《河南扶沟古城村出土一大批楚金币》(《文物》1980年第10期)),就是楚国制造银币的物证。币成铲形,是中原地区货币的特点,从此可见楚国与中原各国商业贸易的密切。金银币,属于称量货币,需要切割使用,故非等量货币。但它已属“初级铸币”,“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黄德馨《楚爰金研究》),反映了楚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活跃。在金银币发展的同时,楚国的度量衡器具已日趋齐备。据《淮南子·人间训》载,白公胜在夺权斗争中,为了笼络人心,曾以“大斗斛以出,轻斤两以内”为号召,可见春秋时期楚国的度量衡已出现了。但在考古发掘中所见到的实物,都是战国时期的。度器,目前见于考古发掘资料,一是寿县楚幽王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铜尺,二是长沙战国楚墓中也出土了一件铜尺,长度分别为22.5厘米和23厘米。量器,主要是在安徽、江苏等地发掘的几件铜量器具。衡器,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都出土了不少天平和法码,其中以湖南最多,时间为春秋末至战国时期。江陵雨台山410号战国初期楚墓出土的四枚铜法码,是已知最早出土的法码。从出土的法码看,均为环形,故称“环权”。出土的环权个数不一,1945年长沙近郊出土的一组环权,共10枚,应是最完整的一套法码。1954年长沙左家公山15号墓、1958年常德德山墓分别出土了一件木杆铜盘天平,是迄今所见最完整的两件天平。

秦楚时的货币是什么。怎样来计算?

6. 春秋战国货币之楚国货币


7. 楚国用来交易的货币是什么?

蚁鼻钱是中国战国时期楚国流通使用铜贝,是一种面部有字、形状似海贝的货币。
楚国铜贝与商周时期无文铜贝有明显区别。
楚国铜贝别称甚多,如鬼脸钱、蚁鼻钱、蚆壳、骷髅牌、瓜子金、拉拉子等,均指小钱之意。

楚国用来交易的货币是什么?

8. 战国秦汉时期的货币是

战国七雄秦、楚、齐、燕、赵、魏、韩的钱币由为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组成。是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布币,铲形,由农耕经济的农具“钱”、“镈”演变发展而来,这也是把货币称之为“钱”的缘故。“布”为“镈”的假借字。 布币的流通范围,主要在黄河中游农耕经济地区如韩国赵国魏国燕国等。
刀币,刀削形,起源于渔猎经济工具。主要流通在黄河流域的东部诸侯国如齐国燕国赵国。各国的刀币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其中以齐国的刀币最为古朴精美。
圜钱,圆形圆孔,又叫环钱。起源于手工业经济工具的纺轮或璧环,主要流通于秦国魏国,战国中期以后,秦国首先采用方孔圆钱,后来齐国燕国也纷纷仿效铸造。
蚁鼻钱,又称鬼脸钱,是南方楚国的铸文铜币,形状呈不规则椭圆形,上面铸有阴刻铭文,有一种钱文好象蚂蚁爬在人的鼻梁上一样,故名蚁鼻钱;另一种好象丑陋的鬼面一样,故名鬼脸钱。以枚为单位计值,使用时较为便利。
秦国统一以后,是在环钱的基础上统一货币,叫秦半两。
汉朝的货币名称则是叫五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