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面临哪些挑战

2024-05-06 03:26

1.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面临哪些挑战

尽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将如何体现?20多年来,伴随着世界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这一原则正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
第二,融资问题如何落实?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建立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气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绿色气候基金”总额才勉强超过1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补?钱款来自国家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今后如何统计?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很难“一蹴而就”。
第三,新协议的性质如何,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美方表示,巴黎气候谈判不会达成一项从法律上要求各国减排的“条约”。但主办国法国却说,峰会结果必须具有法律约束力。
主要成果:《巴黎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面临哪些挑战

2.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为什么重要

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同义词2015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一般指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
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目的是促使196个缔约方(195个国家+欧盟)形成统一意见,达成一项普遍适用的协议,并于2020年开始付诸实施。
按照气候谈判的计划,巴黎气候大会是继2009年后又一重要时间节点,将完成2020年后国际气候机制的谈判,制定出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以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减排行动。因此,巴黎大会也是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
与6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气候谈判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上而下“摊牌式”的强制减排已被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所取代。目前,全球已经有160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这些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此举让各国在减排承诺方面握有自主权和灵活性,谈判压力骤然减小。其次,大国合作意愿更为强烈。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中美之间还总结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公开争论影响谈判气氛的教训,通过双边对话增加理解,避免在谈判场合相互指责。再者,气候科学认知更深入。联合国在2013—2014年发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可能性由上次报告的“非常高”(概率在90%以上)调高至“极高”(概率在95%以上)。最后,主办国和国际社会都在思考哥本哈根的教训,对谈判的期望值更趋理性务实。

3.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资料介绍 为什么今年特别重要

按照气候谈判的计划,巴黎气候大会是继2009年后又一重要时间节点,将完成2020年后国际气候机制的谈判,制定出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以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减排行动。因此,巴黎大会也是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
与6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气候谈判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上而下“摊牌式”的强制减排已被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所取代。目前,全球已经有160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这些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此举让各国在减排承诺方面握有自主权和灵活性,谈判压力骤然减小。其次,大国合作意愿更为强烈。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中美之间还总结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公开争论影响谈判气氛的教训,通过双边对话增加理解,避免在谈判场合相互指责。再者,气候科学认知更深入。联合国在2013—2014年发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可能性由上次报告的“非常高”(概率在90%以上)调高至“极高”(概率在95%以上)。最后,主办国和国际社会都在思考哥本哈根的教训,对谈判的期望值更趋理性务实。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资料介绍 为什么今年特别重要

4. 巴黎气候峰会为什么难

各方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利益。
谈判目前确实处于比较胶着的状态,在不同议题上的进展情况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讲,会有一些政治上非常强的、非常困难的议题,其中包括减缓,包括气候变化资金问题,包括损失损害赔偿机制问题。但在另外一些问题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比如说适应问题。李硕认为,绝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意识到适应问题将是2020年后各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其政治重要性应该上升到与减缓一致的程度。

李硕指出,新版谈判文本收罗了过去几天谈判取得的进展。3日的谈判就围绕新版文本,进一步在分组、分议题的讨论中,希望各国能找到共识,或者找到可以相互妥协之处, 12月4日就会看到一幅更清晰的图景。但李硕表示,不管怎样,总体而言目前谈判的速度和取得的进展还非常有限,不足以让各方顺畅地过渡到下周部长(谈判)的环节。

5. 要实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目标将采取哪些措施

尽管各国都在展现积极姿态,但不可否认,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老生常谈”的分歧和博弈依然存在。

第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具体领域将如何体现?20多年来,伴随着世界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这一原则正呈现被弱化和淡化的趋势。
第二,融资问题如何落实?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建立资助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气候基金”,在2013年至2020年每年出资1000亿美元。然而,直到2014年,“绿色气候基金”总额才勉强超过100亿美元。这个巨大的窟窿如何填补?钱款来自国家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今后如何统计?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很难“一蹴而就”。
第三,新协议的性质如何,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美方表示,巴黎气候谈判不会达成一项从法律上要求各国减排的“条约”。但主办国法国却说,峰会结果必须具有法律约束力。
主要成果:《巴黎协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协定共29条,包括目标、减缓、适应、损失损害、资金、技术、能力建设、透明度、全球盘点等内容。
《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根据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要实现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目标将采取哪些措施

6.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热点问答:发达国家欠了多少

这说来话长,还得从工业革命说起。18世纪中叶开始,从英格兰到欧洲大陆再到北美,煤炭成为这些地区发展的首要能源,遍地是冒着黑烟的烟囱。那时人们尚不知晓,这些被视为发达象征的烟囱,会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升温、影响人类生存。
今天的科学研究已明确证实,由于主要温室气体在大气中长期存在并产生累积效应,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正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同期总排放量的70%。世界资源研究所的统计显示,从1850年到2011年,美国的累积排放占全球的比重为27%,欧盟占25%。
有多少气候债务,就有多少减排义务。但研究报告显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的减排量仅占全球总承诺量的30%,美国和欧盟的行动目标相当于其应承担“公平份额”的五分之一,而日本的行动目标只相当于其应承担份额的十分之一。
且不说这些承诺和目标能否实现,单从这些数字本身来看,发达国家对于“还债”极不情愿,可见一斑。
更糟的是,这笔累积了两百多年的债不仅久拖不还,还在越积越多。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约为发展中国家的3倍。英国汤森路透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说,在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前20家排放“大户”企业有15家来自发达国家。
这意味着,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前,发达国家的排放都是“重头”。但现实是,发达国家导致的“债务”,却要由面临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等挑战的发展中国家承担。为纠正这种不公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以帮助后者应对气候变化。
根据哥本哈根会议和坎昆会议协议,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至2012年间总共出资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到2020年实现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这些资金承诺已成了发达国家该还的另一笔债,一笔“真金白银”的债。一些发达国家声称已“基本兑现”2012年之前的资金承诺,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将原本用于发展援助的资金重新“包装”,以气候变化援助的名义提供。
至于到2020年达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目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上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这一资金总额还只有620亿美元。并且,发达国家对于如何实现这一支持资金承诺仍无详细时间表,少数国家对绿色气候基金的注资承诺仍只是空头支票。

7. 2015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难在哪

巴黎气候大会难在哪?



将全球气候的命运寄托在一次会议上,显然不现实。一方面,对待气候变化,各国在科学上和政治上还存在明显的局限;另一方面,196个缔约方形成的文本只能是最大公约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大陆型国家与小岛国,欧洲与非洲,发展阶段不一,执行气候协议的定位不一,能力不一,使命不一。因此,巴黎气候协议只是全球在气候治理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截至北京时间12月11日下午16时记者发稿时,全球196个缔约方仍没能达成新协议。


其实,不管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怎样的协议,“巴黎只是个重要契机,但之后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切就像澳大利亚乐施会首席执行长所说的,巴黎谈判的意义在于设立新的“长期目标”。那么,如果满分是10分,巴黎气候大会能够打几分呢?

排放目标有约束力吗?

减少碳排放量一直都是焦点,问题是工业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排放大国各自承担多少。

工业化国家关于限制排放目标的责任早已在《京都议定书》中被提及,这次的重点放在“有约束力”这点上,所谓“有约束力”,指的是明确的法律语言,能够以此对缔约国家承担相应责任进行监督的权利。相较于之前就已经有过相关承诺的国家,新兴国家的排放计划是巴黎会议的主要商讨对象,其中包括中国和印度。

有分析指出,中国之所以举足轻重不仅因为它是碳排放大户,也因为它同时是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新兴国家,是介于传统“北南”鸿沟的重要桥梁。

中国一直在推动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今年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为巴黎气候大会的成功注入了正能量。中国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中国是世界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年目标的惟一的发展中国家。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对中国的努力评述道,现在的中国作为温室气体主要排放的国家,却又是在再生能源发展方面投入最大的国家,现时改革的速度和决心比其它国家都大。

资金援助可实现吗?

融资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考验着各国的信心和耐心。

一直以来,由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缓解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做法被广泛接受,然而实际兑现模糊且随意。这一现状能否改变将成为衡量巴黎气候大会成色的关键: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保证可以被透明地执行;到2020年不低于每年1000亿美元的援助;伴有其他不改变现有发展援助分配的气候资金。

气候资金主要用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此前的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华沙会议确定了“长期资金”目标:发达国家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并保持执行的透明度。然而,兑现承诺却显得异常艰难,今年10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气候融资报告显示,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提供的公共和私人资金在2014年有618亿美元,与承诺的1000亿美元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还有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此质疑,认为实际上连618亿美元也没有达到。

不但没有兑现承诺,欧盟和美国还提出,除工业化国家外,其他国家也应参与出资。

对此,中方认为,发达国家应兑现此前的承诺,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并于2020年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同时鼓励发展中国家自愿提供资金。此外,也可通过企业、基金会、发展中国家内部基金等不同渠道,把资金的蛋糕做大。

行动路线清晰吗?

行动力度是巴黎气候协议谈判中的一项关键议题。中国和法国在11月初发表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表示,中法支持“每五年以全面的方式盘点实现经议定长期目标的总体进展”。在巴黎,关于“力度”的争论在于究竟把全球温度上升的限制目标设定为2摄氏度还是1.5摄氏度。

不久前,“把温度控制在2度以内”还是各国广泛认同的谈判前提,德国办公区的也赫然写着“把温度控制在2度以内”的宣传口号。然而,谈判开始不久后,欧盟和小岛国开始频繁推介“温控1.5度”的目标,随后美国也加入其中,和他们一起成立一个名为“更高目标”的集团,并呼吁其他国家加入,这一度成为谈判的最大变数。

无论是2度还是1.5度,实现“把温度控制在2度以内”或是“温控1.5度”的清晰路线图和具体操作指导意见才是未来协议生效时最重要的内容。

虽然喊出更有雄心的新目标,发达国家如何兑现旧的“欠账”的问题目前依然没有解决的迹象。巴黎大会之前,代表发展中国家的G77+中国集团就明确指出,现有文本里并没有就发达国家兑现气候资金承诺做出足够安排,全球升温红线归根结底还是绕不开资金问题。

2015巴黎气候大会达成协议难在哪

8. 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会,这一协定将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你说的是巴黎协定吧。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协定对中国的影响如下。
根据巴黎协定,各方将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帮助后者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