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生与死

2024-05-06 21:15

1.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生与死

先分享一段在小说中,我非常喜欢的话:
  
 “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掩映,直到最后泻入烟波浩渺的大海中。但是大海却总是那么平静,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遍布的海滩的。”——毛姆
  
 我的朋友圈的签名就是斯特里克兰德,也就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他时刻提醒着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
                                          
 小说中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物原型其实就是高更,故事也非常简单,如果要读,大概五六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但是在快速阅读之后,故事带来的冲击足以让读者改变固有的价值观,也正是因此,很多人说,《月亮与六便士》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读这个故事之前,你可能听说过无数个追逐梦想的故事,也被无数个这样的故事感动过,也曾经因为这些故事燃起过三分钟的热血,但在那之后,这些故事在你心中留下的,也只是记得这个故事而已。高更的这个故事,大概大家也有所耳闻,无非是放弃一切,勇敢地追逐艺术,直到去世以后,他的艺术成就才被世人认可。斯特里克兰德的故事,也大致是这样。虽然说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去概括一部经典,真的过于草率,但是我确实不想去讨论故事的情节,我想说的是别的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生命的意义。
  
 《月亮与六便士》不是一个简单的,追逐梦想的故事。追逐梦想,重点在于追逐,可追,可不追,终究是有选择的权利。而斯特里克兰德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如果不画画就会淹死”的生命的意义。画画之于斯特里克兰德,就像是空气之于人类,水之于鱼,不去画画,就会成为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斯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看待画画这件事的。所以,这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月亮与六便士的选择,更不是梦想与现实的选择,而是生与死的选择。但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看到这样的选择,并且执着于自己的选择。
  
 人活着的意义是活着吗?肯定不是。但是,事实是,大部分人,为了活着而活着。没有人去思考生命的意义,是努力工作满足更多的物质需求吗?是抛弃一切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吗?是终了一生碌碌无为吗?我不能说哪一种有切实的人生意义,因为这对于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愿护家人一生安逸无虞;有的人,愿终其一生安稳度过;有的人,愿披襟斩棘,历经沉浮。这些,都是生命的意义。显然,我并不是鼓励追逐梦想的拉拉队员,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该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不该恍惚度日,连自己都觉得已经成为一具还能呼吸的尸体。
  
 这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月亮与六便士》,希望大家喜欢。我会努力坚持写作,也希望你能够好好思考生命的意义,让我们一起努力!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生与死

2. 月亮与六便士:死后出名的他,到底赢在哪里?

现实与理想,总给人一种抉择,没了理想,怎么让人继续前行,但现实往往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月亮与六便士》月亮代表理想,仰望星空的一种美好;六便士代表现实,最小单位的银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生亦是如此。
  
 作者“毛姆”,一生坎坷,从小父母双亡、在校深受欺凌,侮辱与折磨,但内心的信仰却始终如一。
  
 毛姆塑造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敢于冲破现实,努力追求理想之人。
  
 但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必定经受心灵的洗涤与精神的折磨。
  
 01
  
 生活不只是苟且
  
 还有诗与远方
  
 生活有时候就是一束带刺的玫瑰,明知道会扎伤手,但还是会义无反顾地选择触碰。
  
 可有时候可能我们连带刺的玫瑰,都不曾看见,只能埋头干着自己的活。
  
 在久糟的生活里, 曾经的想象与美好,都被大火焚烧灰尽。
  
 索性有的人早已没了底气,只能苟且地过着每一天。
  
 但一位中年男人却突然穿进了我们的生活。
  
 他不仅给足我们勇气,甚至还给我们诗与远方的骨气。
  
 他就是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
  
 有富裕和美满的家庭,有2个可爱的孩子,漂亮的妻子,是人人羡慕的焦点。
  
 可他过够了庸俗又枯燥乏味的生活,不愿每天面对虚荣的妻子,参加各种社交宴会,每天如常上下班。
  
 于是他悄无声息地抛下妻子与孩子,朋友、邻居、工作,选择追寻心中所爱“画画”。
  
 中年男人要追寻自己喜爱的东西,固然要付出常人的努力与抉择,哪怕是背上出轨,道德败坏的名声。
  
 诗与远方被生活蹂躏地没有追逐的勇气时,思特里克兰德却豪爽地放下现在的一切,毫无念想、身无分文地踏上了未知的道路,去寻求自己的梦想,这何尝不是精神与心灵的出脱。
  
 , 
  
 02
  
 追梦路途汹涌暗流
  
 败一生,成一时
  
 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早晚时间问题。
  
 思特里克兰德心怀梦想,满是激情与动力,但生活的破碎终究不会放过他。
  
 毫无画画基础的他,只凭借喜欢与爱好,抛弃一切,为之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潦倒穷困的他,唯一的钱都买了画画工具,每天仅以馒头拾乞充饥。
  
 身上那件临走的衣服,穿的破烂不堪,粗大肮脏的胡子,已然看不清他是张人的脸。
  
 每天堆积在破烂的屋子里,一心只为画画。
  
 可在理想面前,每个人都是被玩弄的棋子。
  
 付出心血与精力的作品,却无人欣赏,甚至被人嘲弄,这是什么破玩意。
  
 一张画卖不出去他,险些几次因饥饿和疾病而死。
  
 旁人都说他已经“疯了”。
  
 村上春树说;
  
 不是人选择命运,而是命运选择人。

3. 月亮与六便士,以及心中不死的小孩

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静静的闭上了眼睛,羽化成烟,在壁画的沉默下,带着心中那个不死的小孩,缓缓而升。
  
 是那个倔强任性固执的小孩在内心呼喊着他。小孩的声音起初很微弱,微弱到只是在耳边轻轻掠过,像微风般一去就散,能够勉强感知却从不在意。那段时间思特里克兰德意气风发的在伦敦证券界驰骋。
  
 很奇怪,小孩从不会感觉到疲惫,他依旧每天的呼喊,偌大的心房里回荡着不息的回声,如同中世纪教堂神圣而又沉郁的钟声。不知何时,小孩开始寄居在这里,孤寂一人,在空荡中划出淡淡浅影。他好像天生就有一副大嗓门,清脆高昂。他会在心房里踱步,不甘的躺下又站起,在嘴边举起双手,高声呼喊,似在觉醒,又或诉说。有时久久得不到身外的回应,他也会使性子似的撅头不理,但没多久,便又投身于不妥协中了。
  
 某天,可以想象的是,思特里克兰德如往常一样进行着按部就班的生活,突然间,他仿佛听见了一声呼喊,一瞬而逝,他站住,思考着是谁在哪里发出了这耐人寻味的声音。搜寻无果后,他准备重新出发。然而接着又是一声呼喊,他再次站住了。思特里克兰德眼珠静止后又倏地快速转动,寻找,倾听。
  
 他听见了,小孩纯粹的声音牵住了他。思绪在重重浓雾中蜿蜒出了声音的轮廓,顺着那条声线,他把整个灵魂探了进去......
  
 喂,你是谁啊,为什么存在在这里?
  
 我是你啊,简单的你。
  
 我?
  
 在那个和风熙熙的夏日午后,阳光恰好的洒在思特里克兰德祖母家的英式花园,浅草软绵绵的随风摆动,在地层韵出一道道波纹,远处落叶乔木沙沙作响,背后曲径小路画出几道弯,尽头深处淡蓝天空染上画慕,点许白云懒倦舒展,年少的思特里克兰德着笔在支起的画布上随意挥洒,一颗小小的种子悄悄埋藏于心。
  
 那是他也不曾注意到的梦,一个少年的梦,纯洁的梦,在与小孩相遇后,它被彻底的觉醒了。
  
 思特里克兰德人生的前四十年是在潮流中沿着众人前行的方向迈进的,一路获取,一路迷失,在混沌中他得到了人们觊觎的财富,过上了富庶的生活,妻儿美满,家庭和睦,然而此时,看似幸福的表面却像糖衣般浮夸虚伪。现实的琐碎与羁绊像链条般拴住了四肢,社会的规则与期待如模具般禁锢了模样,他吃惊的发现在不知不觉中竟失去了当初的纯真摸样,那时根值于心的梦,早已被生活温柔的暗杀了。在无数欢天酒地与斡旋世俗后的沉寂夜晚,小孩总会忍住莫名的委屈像是喃喃自语或是寻找诉说,他在努力的告诉你,喂勇敢点啊。他不曾改变模样,像守墓人一样守卫着心中永恒的净土。
  
 在这个人生的奇点,小孩的意象在无数次尝试呐喊之后终于浮现在思特里克兰德的脑海。他热情的张开双手,想要拥抱曾经的少年与那初醒的梦,思特里克兰德,这个老家伙终于找到了自己。沉睡的种子开始萌发,思特里克兰德的四十岁后的人生之路大大的转了个弯,简单崎岖的道路指向了绘画。
  
 对,这个毫无基础的家伙就要放弃成功的事业转向艺术创作的道路上了。在一个平常的日子,思特里克兰德写下简短的留言,留下金钱,离开伦敦的家,只身前往艺术之都巴黎。在那里,他简单而自由的追求着心中的理想,不在乎条件的艰苦与金钱驱迫,他仿佛看穿了整个世界,凌厉的目光能够刺透所有人类文明的慢条斯理。在与心中那个小孩交合为一后,他勇敢的作着自己的王者,忠诚的拥抱信仰,偏执的挣脱一切束缚与缠绕。
  
 在巴黎疯狂的学习磨练绘画艺术后,思特里克兰德辗转多地,最终来到了位于南太平洋上的塔西提岛,那个在他眼中最接近心中艺术圣地的地方。远离城市与现代文明的环境中,思特里克兰德过着近乎原始人的生活,但只要能最纯粹的追求自己的绘画艺术,这一切都是幸福的。太平洋的海风吹动着岛上的植物飘摆,潮水在沙滩上冲了又退,码头边的船轮汽笛嗡鸣,思特里克兰德一个人躲在丛林默声作画,在这里他更加肆无忌惮,极端的心无旁骛,他不在乎身体各种不良感受的干扰,胡须杂生衣缕破败更不值得一提,只要还能看得见,只要还能拿起笔,自己的追求就能继续,在心中他早已放下了自己,刨除杂念,简单的做着心底最渴望的事。
  
 故事的脉络就是这样。可以想象,在旁人看来思特里克兰德所做的一切是多么不可思议,你能想象到一个家庭富裕地位尊崇的人突然抛弃一切心甘情愿来到荒芜的原始小岛去追求所谓心中的艺术吗?他一定是疯了。他确实是疯了,粗暴的言行不知中伤了多少人,犯下的伦理道德错误让人们觉得他就是个不折不扣的无赖,他不是个好人,可是,他也不是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坏人。或许,他是那么一个简单质朴的人,带点任性的孩子气,倔强偏执,又有些极端,在与心中那个小孩相遇后他彻底的知道了自己究竟是谁以及为什么而活,他像小孩看见池中的月亮就伸手去抓,简单而不顾一切的追求绘画艺术,他生来就是要画的,人之所以为我,那一定是他在做着心中所追求的事,这简单的理由便是思特里克兰德荒诞一生最好的注解。
  
 我不想评论思特里克兰德的善与恶,在我看来,那些东西与他追求的梦想相比不过是衣服上的补丁与破洞,掩饰不了本人气质与本心的光芒,心中的小孩唤醒了真正的思特里克兰德,他幸运的找回了真正的自己。我不知道如今的自己到底怎么样,但我隐约的感觉到我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压抑着心中的小孩,我试图找到他,聆听他,可不知什么作用力总是在无声无息中将我拉远,我感到孤独,我感到悲伤,倘若有那么一天,我能够自然的与他交谈,不忘却,不张望,不压抑,不困惑,即使独自一人,我想,我也不会孤独,勇敢的做回自己。
  
 长大难道是人必经的溃烂吗,我不知道,我很烂,但我会把控着自己,守卫着心中不死的小孩,直到做回真正的我。
  
 奄奄一息的思特里克兰德盘坐在自己的壁画前,聆听波涛汹涌的颜色,他已经看不见了,金色是高音,黑色是低音,白色是微风,红色是尖叫。一阵风吹来,他了却了梦。
  
 于是,缓缓地,乘着月光,灵魂牵着小孩,他走了......

月亮与六便士,以及心中不死的小孩

4. 《月亮与六便士》:这一生,不仅要为自己活,也要为别人活。

《月亮与六便士》 是我去年冬天看的一本书,主讲的要是: 以月亮象征理想,六便士象征世俗生活。 
  
 
  
 讲述了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原本是位证券经纪人,中年抛妻弃子,绝弃了原本优渥安逸的生活,到异国他乡追求绘画理想,成为一个穷困潦倒的学画人,最终成为了伟大的艺术家的故事。
  
 (我看的版本是田伟华译的)下文我简称:斯特里克兰
                                          
 当时看完以后我内心其实是很复杂的,一直想写一点自己的观后感,只是没能落实。
  
 后来在很多地方看到有关这本书的书评,观后感,大多数都是对于主角追求自我的赞扬,褒奖。
  
 3天前又看了一篇类似的观后感,其实觉得很别扭~
  
 有的时候都在想,是不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以至于,我对这本书对这个人物的解读有些不大一样~
  
  20多岁的时候,我建议你读一读《月亮与六便士》;中年,我想,还是算了吧 
  
 
  
 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自己的梦想,没有错。中年决定追求梦想,也没错。只是,我觉得在这个道路上,方式很重要。
  
 生活中,我们身边,之所以有家人,朋友这样的角色;有孩子,父母这样的义务责任;就代表了: 人一生,不仅是要为自己活,也要为别人活。 
                                          
  理想和现实 
  
 话很残忍,很现实,离理想很远。
  
 太多的人还没明白这一生自己到底要什么的时候,就人至暮年了。
  
 碰不到梦想,但好好生活,可惜但绝不可悲,谁又能说这样不好呢,总觉得“ 追求梦想和梦想” 两组词被过度妖魔化了,有的人其实就没有过多的去想这件事情,大众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人生很美好的一个答卷不是么。
  
 有自己的孩子,家人,父母,工作,所有的经历,所有的一切 它们本身就已经造就了属于一个人他自己的传奇。     平淡里有一个小幸福。 
                                          
  有梦想的人,乘早出发追梦, 不要像《月亮与六便士》里的斯特里克兰一样,中年才义无反顾的出发,那样性质又变了,书里斯特里克兰追梦的方式,我是不敢苟同的
  
 抛开他当时工作上的成就,社会地位;
  
 我接受不了的是,他对于家庭的淡漠,抛妻弃子离家,我觉得什么样伟大的梦想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上,我都觉得恶心不已,是的,就是恶心~ 
  
 站在我的角度,哪怕最后他取得了那么伟大的成就,我都觉得毫无意义。
  
 人至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责任,孩子还在上学,父母需要你赡养,你突然跑出去说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你是想要谁为你的梦想买单?你的一生是一生?别人的就不是么?都是第一次做人,凭什么要别人为你的行为买单?
  
 毫无疑问,斯特里克兰走了以后,家里的重担都是妻子担起来,孩子们也要受到很多异样的眼光,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
                                          
 最让人气愤的是,他走的时候什么都没留下,只留下一封信通知他们自己走了,之后斯特里克兰还义正言辞的说:我已经养了他们那么久~
  
 我真的无法形容,当时看到这一章的时候感觉像吃了苍蝇一般难受:妻子,你自己选的;孩子是你生的;父母是生你的;所以你觉得你再委屈什么,这好像是应该的?
  
 如果斯特里克兰走之前,把家里安顿好了;老人的赡养问题,孩子成年前的教育问题,包括对妻子的一个抱歉。
  
 我会觉得,嗯,还能够接受,伤害固然有,但是至少没有那么大,生而为人,不想给自己的梦留下遗憾,站在他的角度也能理解。
  
  毕竟20几岁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太少了 。人至中年想通了也很正常。
  
 说实话,我自己也是一个想要做自己的人,我也不反对中年人追梦,只是 真诚的希望所有中年人追梦的时候谨慎一点 ,毕竟一个人无所谓,如果有了孩子家庭还是要多考虑,可以去试试,但要为他们考虑一下在行动,毕竟除了梦想,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还是要有点其它东西。
                                          
 所以我更希望,20多岁的时候,当我们站在人生十字路口,该选择的时候;一定问清楚自己: 这一辈子,你到底想做什么,到底要什么,到底要不要去做,敢不敢去做,那些好与不好你接受的了么 ;
  
 你可以自己分析,你有这个选择的机会,且在道德和法律上,站的住脚;
  
 这样也避免了像斯特里克兰一样,中年付出惨痛代价去追梦,那样真的好么?
  
 当然不是说我们20几岁的人就没有父母,没有社会责任,只是说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去把控,掌握分寸。
  
 你选择了,很多事情就提前明了了。你可以伤害自己,但别轻易伤害别人
  
 我觉得看《月亮与六便士》与其去羡慕,斯特里克兰能够抛弃世俗,自私追梦,他的这种勇气;还不如反复阅读,
  
  在理想和现实中,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找到一些平衡,共存 。

5. 《月亮与六便士》:生命的价值,在于追寻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而活

  
       
   这是《月亮与六便士》中,被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我们渴望欣赏浩瀚星空中的月亮,想要占为己有,毕竟这是一种原始的来自内心深处的悸动,但是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看清自己的生活,一步一个脚印,在充满便士的旅途中体验百态人生。
    
    在现实中寻找理想是一种选择,在理想中体会现实也是一种选择,选择本身就是让理想与现实达到共存的价值。
       
   斯特里克兰德是伟大的,他自私、执拗、偏激,他的一切都与世俗环境格格不入,在常人眼里如同怪人一般的生活。 没有人能够理解他,人们怕去了解他,因为不敢相信竟然真的会有这么真实的,只为追寻自己灵魂的生命。 
    
   我们只能用一种敬畏的心去崇拜思特里克兰德,只有他敢于直面自己的灵魂,他也不给任何人机会的敲击着万事万物的魂魄,这就是他的真实。同时,他也是孤独的,没有能和他同等交流的灵魂,他孤寂的活在自己的世界。
    
   他也是幸运的,世人都戴着一副副虚假的面具违心的生活,他是其中敢于打破寂静,保持清醒的人,只为真实的自己而活,即使遍体鳞伤,也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生命的开始,我们无所顾忌,吃喝是我们的欲望,周遭的一切和自己都没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父母、家人成为我们生命中难以割弃的部分,我们患得患失间有些将就;
    
   工作后,认识了更多的人,朋友、爱人充实了我们的交际圈,畏手畏脚是我们的常态,太多的牵绊挂在我们的身上,哪怕为了自己也要考虑思索良久;
    
   迟暮之年,或许会笑看人生,但是已经没有多大机会去追寻自己真实的心灵。
    
   这样的 一生,过的挣扎,费尽了全力,但又平凡着,幸福着,喜怒哀乐皆有之。 
      人生,是一个无法定义的表达,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每个人过的独一无二,任何人也没有资格评价他人的人生。所以,我们还是要 为自己而活 。
    
   文中的其他人和思特里克兰德是一种鲜明的对比,可能思特里克兰德太太的过分世俗,才促使了他摒弃世俗的决心,物极必反的例子比比皆是, 只是思特里克兰德更加艰巨,意志力更强,作出决定后是不可能有任何改变的,所有能为自己利用的都竭其所能,让人不可想象,令人发指。 
    
   这样的真实,这样的为了所追寻的不顾一切,这才是令我们敬畏的原因。
    
   劝导他如同自讨苦吃,所有的 社会 观、道德观,凡是文明 社会 的一切都不可能再牵绊住他了,他打破所有的能困住他的桎梏,也不可能有谁能用此来约束他了,和他交流如同面对灵魂之镜一样让人不敢直视。
      这样的态度也对于他的 情感 世界,感情只是他一时摆脱不了的本性欲望,如果可以,他会不暇思索的丢弃一切,在这个过渡时期,他不得已被欲望把控着,但还是在中完成着内心灵魂的建设。
    
   困住他的枷锁和他内心的追寻互相矛盾着,折磨着他这高大的灵魂。
    
   有些事情他不得已,他没得选择,世俗中众叛亲离不可避免,唯有在塔希提这样世外之地,他的躯体才会臣服于心灵,灵魂才能得到释放,他才会感到真正的自由。
      可以说,片面的看他任何一段人生都不能理解他,只能看出他自私自利,毫无人情,孤僻偏执,这是对他的误解,这是我们的不应该。
    
   用他的一生看他的为人处事,我们不难理解,理想与现实的抉择中,有的人确实值得敬佩,他们决绝的态度,坚定的决心都让平凡的梦想变得伟大。
    
   这样完整的看,我对他只想评价一句“平凡的躯体困制着躁动的灵魂,打破桎梏是他的使命,为自己而活值得尊重,孤寂是他与生俱来的宝贝,为真实所追寻的而活难能可贵,坚持让他变的伟大,伟岸的形象只能让人敬仰。”
      在月亮与六便士的选择中,没有什么对错之分。我们始终过着自己的生活,自己想要舒服安逸还是艰难磨砺,想要理想或者现实,都是自己将要承受的。
    
   唯一重要的是, 你要能够承担起你的选择,并且敢于排除万难,一路披荆斩棘坚持下去,这才我们该做的。 
    
   理想和现实并不一定对立,这是自己的思维,只要不被他人侵扰控制,做好自己的决定,走好自己的路,你的现实就是你的理想。 
     

《月亮与六便士》:生命的价值,在于追寻自己的内心,为自己而活

6. 《月亮与六便士》|有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追逐月亮

前言:  
  
 
  
                                          
 在高中时,这本书和这句话突然在一个时间段甚为流行,起初因为 求异心理 ,想着那么多人都看,我就不是很想去看了。而后,机缘巧合地,这本书被放在了同桌的桌上,知道了这本书的全名。
  
  
 书名很美,一看到书名,就仿佛看到,一轮明亮的月亮在夜晚悬挂于天空以及被皎洁的月光照耀的闪闪发光的便士。
  
 我不否认这本书的书名比较吸引我,但月亮和六便士,像是两个怎么也拉扯不到一起的东西,除了它俩都是圆的,并没有什么牵扯了。并且在书中甚至没有提到过一次的月亮和六便士,但也许你看了本文后就能找到也说不定。
  
 
  
  
   书名由来:  
  
  
 绝大多数人的观点是, 月亮是代表了梦想、美好的精神追求,而六便士则是世俗与物质的的代名词,是现实社会的缩影。 根据毛姆的用意,月亮和六便士更是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梦想与现实的针锋相对。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版本,译者傅惟慈老师在序言里的最后一段提到过:
  
 译者序随后又提到:“但笔者的一位海外好友——也是一位毛姆研究者——有一次写信来却提出一个 鲜为人知 的解释。
  
 他在信中说:‘据毛姆说,这本小说的书名带有开玩笑的意味。有一个评论家曾说,《人性的枷锁》的主人公(菲利普·嘉里)像很多青年人一样,终日仰慕月亮,却没有看到脚下的六便士银币。
  
 毛姆喜欢这个说法,就用《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下一本小说的书名。’”   毛姆本人对此没有具体的说明,按自己的理解也没有什么不妥。
  
 
  
  
   作者介绍:  
  
  
 毛姆(1874-1965)是英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874年出生于巴黎,不到10岁成为孤儿,童年的经历给其后期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毛姆一生作品很多,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人类枷锁》,短篇小说集《叶之震颤》《木麻黄树》等是它的代表作,它是20世纪上半叶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
  
 1874年1月25日生于巴黎。父亲是律师,当时在英国驻法使馆供职。小毛姆不满十岁,父母就先后去世,他被送回英国由伯父抚养。毛姆进坎特伯雷皇家公学之后,由于身材矮小,且严重口吃,经常受到其他孩子的欺凌和折磨,有时还遭到冬烘学究的无端羞辱。孤寂凄清的童年生活,在他稚嫩的心灵上投下了痛苦的阴影,养成他孤僻、敏感、内向的性格,却也让他变得坚强和富有同情心。幼年的经历对他的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此后创作的多篇著作中无不透露出对人生、艺术、信仰的深刻剖析。
  
 
  
  
   本书的背景:  
  
  
 1919年,世界文坛诞生了一部光彩夺目的经典之作——《月亮与六便士》。这部作品首先在英国与读者见面,然而当时的英国人并未领略到作品的伟大之处,刚刚上市,即遭到了媒体的一片嘲讽和市场的冷漠对待。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在英国惨遭滑铁卢的《月亮与六便士》却在美国于同年7月出版后大受追捧,首印5000册很快就销售一空,截至年底,销量攀升到了近10万册,继而它的作者毛姆拥有了成功的剧作家的身份,又获得了畅销小说家的头衔。
  
 而且,到现在这本书的争议也略大,因为其主人公身上所具备的极其矛盾的人性特点,对画画艺术的热忱和对妻子阿美和对施特略夫太太勃朗什的冷漠与绝情,道德意识的混乱与艺术追求的清晰,就像文中“我”所提到的,“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人物——高更: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陶艺家及版画家,与塞尚、梵高合称后印象派三杰。他的绘画,初期受印象派影响,不久即放弃印象派画法,走向反印象派之路,追求东方绘画的线条、明丽色彩的装饰性。他到法国西北部突出大西洋的半岛——布尔塔纽,与贝纳、塞柳司尔等先知派画家一起作画,成为这个“综合主义”绘画团体的中心人物。他也到过法国南部的阿尔,与梵高共同生活两个月,但却导致梵高割耳的悲剧。1903年逝于马克萨斯群岛的法都—伊瓦。
  
 《月亮与六便士》的素材取自高更,他便是斯特里克兰德的原型,高更一生坎坷贫困,在励志从事绘画之前也是做过经纪人,后来高更也到了塔西提岛并葬生于此,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
  
 但除了生活的大致轮廓外,毛姆创造的完全是另外一个人物。这篇小说是毛姆在游经塔希提岛后,回到欧洲后写成的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故事梗概:  
  
  
 一位四十岁才学习绘画的证券经纪人,放弃优裕的生活,疯狂迷恋上了绘画。 为了追求艺术理想,他饱尝贫穷与饥饿的煎熬,忍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最终遁迹与世隔绝的塔西提岛,成为一个自成一格的画家。 
  
 作品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的生平为素材,描述了一个原本平凡的伦敦证券经纪人思特里克兰德,突然着了艺术的魔,抛妻弃子,绝弃了旁人看来优裕美满的生活,奔赴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用圆笔谱写出自己光辉灿烂的生命,把生命的价值全部注入绚烂的画布的故事。
  
  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 小说中的“我”是一名作家,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一家。思特里克兰德是伦敦的一名证券经纪人,拥有不错的收入、漂亮的妻子和健康快乐的孩子,在外人眼里这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按常理,思特里克兰德应该满足于这种人世的快乐与平静。 然而,在他和妻子结婚的第十七个年头,思特里克兰德毅然决然地离开伦敦,去往巴黎寻找自己的“艺术”。 “我”受思特里克兰德夫人之托,前往巴黎寻找思特里克兰德,却发现他坚持创作艺术的决心不可动摇。而思特里克兰德夫人之后也找到了谋生的技能。
  
 思特里克兰德没有绘画基础,画画只是他的兴趣爱好。在外人眼里,他无疑已经疯了,生活日益窘迫,甚至有几次险些死于饥机饿和疾病。在很多人看来,他画的画根本谈不上任何艺术性,但是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梦想中,无悔地为之奋斗,慢慢地他得到了认可。思特里克兰德一直都在流浪,最终来到了塔希提岛,与当地的土著姑娘爱塔成婚。此时的他看起来似乎很满足,有一个爱他的土著妻子,不愁吃穿,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每天都可以作画。
  
 然而,不久他便感染了麻风病。在他病逝的前一年,他的双目失明了。深爱他的爱塔对他不离不弃,一直精心地照料他,直到他完成了最后的巨型壁画,全身溃烂而死。然而,他最后的佳作未能流传下来,他的妻子爱塔遵照其临终嘱托,将画满壁画的房子付之一炬,从此这幅旷世巨作俨然化为灰熔。
  
 
  
  
   推崇本书的地方:  
  
  
  追逐月亮的勇气以及对人性的认识。 
  
 1.追逐月亮。
  
  勇气与信念。 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选择了月亮。文中提到,思特里克兰德这个名字如雷贯耳的原因,主要是取决于世人大多数都认可他的神话传说。人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在有着着个贤惠的夫人甚至儿女双全的情况下却毅然决然地奔赴巴黎,开启他的理想征途。无疑他的经历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因为很少人能够做到像他这般决绝,特别是到了他这个年纪,很多人迫于世俗的压力和诱惑,不可避免地屈服于物质生活。
  
 结合现实来说,很多人到了四十岁的人就已经基本上没了很大的追求,有的甚至开始沉迷于舒适的生活沟槽,开始甘于平庸,他们与自己和解了。又或者可以说是,他们认命了。当初的梦想与追求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搁浅在记忆深处,从当初的我命由我变成了听天由命。
  
 而思特里克兰德到了40岁却说,
  
  热忱与纯粹。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思特里克兰德追求艺术的纯粹,除了他的梦想,他可以将任何人、任何世俗规范视为无物。他追求艺术的至高至上,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世人的追捧与崇尚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 ,他想要的是艺术,纯粹的艺术 。 
  
 2.对人性的认识。
  
  欲望。 人是有七情六欲的,随着欲望伴着灵魂而产生,衍生出了必要的的需求。
  
 根据 马洛斯需求层次理论 ,理论有着六个阶段,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更高需求。
  
 可以将这多个阶段笼统地分为两类, 一类是基本的需求,另一类是成长需求。 只有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须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会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自然,思特里克兰德还在伦敦时的日子是完全满足了他的基本需求的,可是他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抑或是更高需求一直在被世俗规范这座大山所压迫着,压迫了整整四十年。正所谓,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在他和妻子结婚的第十七个年头,思特里克兰德毅然决然地离开伦敦,去往巴黎寻找自己的“月亮”。
  
  灵魂。 宽阔的大海总是波澜不惊,总是保持沉默寂静地流淌,面对如此的静谧,会让人由心底产生一种焦虑。这种来自灵魂深处的焦虑,是什么?这种一直堆积在心头、得不到排遣、仿佛缺少了些东西的感觉是什么?这种在灵魂深处躁动的,使你更渴望惊险刺激的探索冒险,使你惊恐平淡宁静的生活方式,这是你的欲望。
  
 在超脱世俗,追求纯粹的理想这一点上来看,思特里克兰德是非常成功的。他是个人,该有的欲望一样不少,甚至他比我们多了更高的自我追求。在去巴黎之后,他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了。
  
 但是,他丝毫不介意,因为他要的是更高的需求,基本的需要拮据不会影响到他对月亮的追求。
  
  思特里克兰德注定在灵魂的召唤下,在驱之不散的自我实现意识的驱使下,在追求美的诱惑下,冲出世俗的樊篱,走向了艺术的至境。 他的灵魂隐藏着无所畏惧的魄力,最终他实现了灵魂的自由。
  
 我一直很喜欢一句话, 你灵魂的欲望,是你命运的先知。 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怕后悔,不留遗憾,做自己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才算活得有意义。
  
 贫穷的纠缠,病魔的折磨他毫不在意。后悔从来没有光顾过他的意识。
  
   
    
  
   不推崇的地方:  
  
  
 仇(厌)女心态、无视责任的利己主义。
  
  第一点,仇女心态。 书中较为明显的对女性的丑化实在让我不敢恭维,在文中的描写,因为他的理想而被抛弃的阿美是虚伪且自命清高的,因他而失去美满家庭而且后来草酸自杀的勃朗什是愚蠢且作茧自缚的,甚至在后期一直不离不弃的陪伴他的爱塔只是为他提供“饭票”的保姆。笔下的女子都是以负面形象出现于文中,反复轻贱女性的地位,类似于“她们的脑子里除了爱情没有别的东西了”“女人小肚鸡肠,物质的东西充斥着他们的大脑”这样的语句。
  
  换个角度来看, 斯特里克兰德除了是位纯粹的艺术家,他更是一个如假包换的渣男。并且,文中对思特里克兰德的外貌描写是比较邋遢猥琐的,然而却有一波一波的良家女子向他投怀送抱,就这一点跟网络上的一些杰克苏小说有的一比。 
  
 恕我肤浅,我看到“工具”“需要”等字眼一直有种隐隐约约不舒服的感觉。当然,我不喜欢男主人公的这部分所作所为,不能代表我不喜欢这部作品。不过,毛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 “令人讨厌、却又伟大的艺术家” ,无疑这个作品是出色的。
  
  第二点,无视责任的利己主义。 不是所有的道德都合乎常理且应该被遵守,就像以前封建社会的陋习,裹脚这种恶臭的习俗当然要被掘弃,但人类的基本同理心应该要遵守。思特里克兰德已逾不惑却遵循自己的内心去追逐月亮是值得敬佩的, 但是前提是不要以别人的六便士作为代价 ,这与我的价值观不太相符。
  
 文中在思特里克兰德贫困潦倒、饥寒交迫、重病缠身之际,一位资质平庸却有洞见的艺术家施特略夫救了他。对他的救助相当于是给了他一条命,然而因为他的到来却将原本温馨和谐的美好生活变的支离破碎。他鸠占鹊巢、恩将仇报,间接性的导致勃朗什死亡,而他却没有任何忏悔,简直是 农夫与蛇的翻版 。
  
 他的绘画作品之所以有很强的吸引力, 一方面是世人对他个性的诟病,另一方面也是处于对他悲惨命运的怜悯。 都不谈他个性的问题了,从另一面来讲,他的悲惨命运是他自己造成的,当然他也不后悔, 寻求艺术的火种的路途上势必会牺牲一些东西的。 他在没有成为画家之前只是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不是什么伟人。与普罗米修斯相较。伟大的抗争者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不惜承受众神之父宙斯的残忍惩罚,偷取火种带到人间。
  
 斯特里克兰德他也愿意牺牲,不过他更甚,他为了带来艺术的火种,不仅将自己变成燃料,还像个贪婪的魔鬼吸取他人的一切当作氧气燃烧殆尽。
  
 
  
  
   思考: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理,对于追求月亮还是六便士,一千个人都有一千个不同的观点。
  
 用毛姆文中“我”所思来讲,这得取决于这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了。
  
  有人愿意去捡地上的六便士,过着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生活,也有人像斯特里克兰德那样为天上的月亮而神魂颠倒,愿意牺牲一切孜孜不倦地寻找一个或许难以到达地神庙。 
  
 或许,说不定,六便士和月亮我们都能拥有呢。
  
 
  
  
   结语:  
  
  
  除了月亮与六便士之争,我对本书最大的印象就是看客——“我”的存在。 作为看客的“我”基本上算是将思特里克兰德奔赴艺术的道路上的经历了解的清清楚楚了,一直在尝试较深的人性解读。
  
 “我”一直站在上帝视角,用散发着消毒水味道的手术刀对皮囊包裹下的人性进行了犀利地解剖,混合着看客讪笑的幽默和残忍的目光。这种广阔的生命视角,更直观的表达作者观点—— 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本书将天才、个性与物质文明以及现代婚姻、家庭生活之间的矛盾展现的极为精彩。
  
 以上是我的书籍分享和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或者各抒己见。

7. 《月亮与六便士》:终其一生,只为寻找内心的安宁

这是英国作家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里的终极拷问,100多年过去了,这本书依旧位于各大榜单之首。月亮象征着崇高的理想追求和美妙的精神境界,六便士代表着世俗的得失与名利。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试图思考和回答这个生命难题,答案是什么,取决于每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
                                          
 小说中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是一位股票经纪人,他呆板无趣,诚实而安分。他的妻子聪明能干,热情好客,经常在家里宴请贵宾。他还有两个健康可爱的孩子。哦,对了,他家还有两个女佣,会做可口的饭菜。总之,他在伦敦过着富足而体面的生活。
  
 但是,40岁那年,他毫无征兆地留下一封信,非常简短,说他要离开这里,并永远不会回来。
  
 谁都无法相信,他放弃了让人艳羡的事业和家庭,独身去了巴黎,而原因只有一个:画画。
  
 其实斯特里克兰小时候就想当画家,但他父亲逼他做生意,说搞艺术的赚不到钱。也许是小时候埋在他心里的那颗种子,在一种奇特力量的召唤下,终于冲破几十年现实的土壤,破土而出。
  
 我们每个人年少时都踌躇满志,最爱彼此分享梦想。长大后,梦想似乎成了隐私,我们开始羞于谈论梦想,似乎只有那些已经被实现的梦想,已经熠熠生辉的梦想,才有资格被主人像战利品一样,拿出来示众。
  
 但梦想是一颗永远不会腐烂的种子,它藏在我们内心最隐蔽的角落,无论何时,只要我们还能想起它,呵护它,给它阳光和雨露,它就会发芽,也可能枝繁叶茂。
  
 对斯特里克兰而言,四十岁是他的梦想觉醒之年,当身边的人都热衷于结识名流,在聚会上推杯换盏、彼此奉承的时候,他已经默默地在夜校学起了画画。在别人看来,他出走巴黎是毫无征兆,但事实上他早就在为这一天做好了准备。
  
 世俗的成功和幸福在斯特里克兰眼里毫无价值。他像个义无反顾的勇士,不再生活在他人的期待里。
  
 困住人双脚的最大牢笼就是人的思维意识。 唯有勇于打破思维牢笼的人,才有可能看清梦想的模样。 
                                          
 斯特里克兰到了巴黎后栖息于一家简陋破败的小旅馆,身上所带的少量钱财也花光了。他经常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最穷的时候一天只能吃一片面包和一瓶牛奶。
  
 但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他完全不在乎,他甚至拒绝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他不想让任何事情耗费自己的心力。他心无旁骛,只为画画。
  
 后来他病倒了,好在他遇见了好心的德克。德克爱惜他的才华,将他接回家悉心照料。让人愤慨的是,康复后的斯特里克兰非但没有感谢德克,还霸占了他的妻子布兰奇。
  
 其实,只是因为布兰奇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当灵感用尽,他故伎重演,抛弃了布兰奇。他说:男人的灵魂漫步于宇宙最偏远的角落,而女人却想将其囚禁在柴米油盐中。为了画画,他的内心像住进了一个魔鬼。
  
 他从不把自己的画给别人看,也从不参加展览,更没想过要出名,他只是想把脑海里萦绕不去的幻景画下来,但他从未对自己的作品满意过。于是,他离开了巴黎。
  
 斯特里克兰的梦想是纯粹的,无关名和利。为了达到目标,他甚至表现出自私、冷酷和无情。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纯粹,正是这种执念,让他离梦想越来越近。
  
 逐梦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困难,很多人走着走着就会忘了初心,忘了梦想本来的模样,最终被自己的贪念引入歧途。也有很多人会被困难吓倒,半途折返。
  
  唯有摒弃杂念,保持专注,才能乐享其中。 
                                          
 离开巴黎后,斯特里克兰为了寻找内心那个不确定的东西,动身前往太平洋上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小岛——塔西提岛。
  
 那里郁郁葱葱,幽深的沟壑散发出神秘的气息,谷底有潺潺流动的冰冷溪流,人们按照古老的方式过着古老的生活。这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孤岛正是他想要的那个世外桃源。
  
 斯特里克兰古怪的性情在塔西提岛得到了极大的包容,他变得友善而安静,每天除了读书就是画画。他还娶了当地一个土著姑娘名叫埃塔,埃塔最让他满意的地方就是从来不会打扰他画画。
  
 此后三年是他一生中最愉悦的时光。他的灵性喷薄而发,画出了许多闻名遐迩的传世之作。
  
 但不幸的是他染上了绝症麻风病,再一次陷入病痛。但他从来没有抱怨,也从来没有失去勇气。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居住的小木屋墙壁上创作出巨幅壁画,呈现出一个异乎寻常、令人震撼的奇幻世界。
  
 他将自己对生活的全部理解,将他内心所有的感受,全都画在壁画里。当他双目失明后,每天就用丧失视力的眼睛看着这些壁画,也许他看到的东西比之前几十年还要多。这就是他穷尽一生的努力,画出的令自己最满意的作品。
  
 他实现了他的梦想,他那孤独而痛苦的灵魂也终于找到了归宿,他的神情宁静而安详。
  
 按照他生前的遗愿,埃塔放火放火烧掉了小木屋和那副伟大的作品。
  
 他亲手创造了一个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美好,又骄傲而轻蔑地摧毁了它。
  
 从斯特里克兰发现梦想时的坚定、追逐梦想时的专注、到完成梦想后的神色自若,我们终于发现,终其一生,我们都是为了寻找内心的安宁。
  
  无论选择天边的月亮,还是脚下的六便士,生活从来没有正确的答案。 
                                          
  后记:《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的原型是法国著名画家高更,高更也曾经是一名股票经纪人,他二十多岁开始学画画,三十多岁时成了一名职业画家,后来高更日益厌倦文明社会而一心遁迹蛮荒,太平洋上的塔希提岛成了他的归宿。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课  第16篇2375字,累计25930字)

《月亮与六便士》:终其一生,只为寻找内心的安宁

8. 《月亮与六便士》:溺水的月亮主义者

《月亮与六便士》中的斯特里克兰德,无数次让我联想到《呼啸山庄》的希刺克厉夫。一个是追梦者,一个是复仇人,两人的经历完全不同,可性格中的偏激、执拗、令人憎恶却高度重合,同时,又都是不被世人理解的人。
  
 
                                          
 
  
  
 可以说,斯特里克兰德的一生都在辜负别人,却唯独成全了自己。
  
 初读本书的困局,在于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以看待宠物猫的方式看待一头老虎。世人对他的指责大多是:一个人可以为了追求梦想而为所欲为、枉顾责任、伤害他人吗?若人人都如此,世界就无法运转了。
  
 斯特里克兰德的回答是:“大家都不会像我一样行动的。大多数人总会选择得过且过,随遇而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他在面对任何世俗的质问时都理直气壮、毫无羞耻心了。他的心安理得恰恰来自对世人心理的巧妙把握,世人对他越鄙弃,他就越安心。
  
 
                                          
 最早给予斯特里克兰德“同情”的人,是斯特罗伊夫。多数人也许很难想象,一个被夺走爱妻、家破人亡的人,还能给予罪魁祸首以“同情”。
  
 蠢笨的荷兰人斯特罗伊夫,却是最通透的那个人,对妻子是爱吗?是。对艺术是爱吗?更是。正是这种压倒性的对艺术的爱,消弭了他对斯特里克兰德的夺妻之恨,使他最终能揣着斯特里克兰德为自己的爱妻画的裸像,平静地回归故乡。
  
 我想谈谈这种“同情”。有一种人,执着地追求真理,这种渴望如此强烈,最终却把自己世界的根基动摇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前四十年,一直处于溺水的状态,溺水的人想要挣扎出来,早已不会管泳姿如何,游得好不好、远不远了。
  
 在斯特里克兰德眼中,理想与现实的抉择就是生与死的抉择,不顾一切地活下来,他认为没有错,当然也不会感到羞愧。
  
 
                                          
 
  
  
 斯特里克兰德的原型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高更的那幅著名画作——《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WhereDoWeComeFrom?WhatAreWe?WhereAreWeGoing?)是高更的哲学表达,也是毛姆写作本书的纲领。高更和斯特里克兰德的契合点在于两人放弃了“便士”选择了“月亮”,也在于放弃了“文明”选择了“原始”。
  
 “文明”一定是个褒义词吗?为了成就文明和秩序,每个人都让渡了什么?文明社会的幸福感一定更高吗?
  
 有的人生来就生错了地方,他在出生地感到陌生,与亲朋交往感到彷徨,在一切熟悉的场景中落落寡合。于是他选择远走他乡,漂泊四方,这种根深蒂固的返祖诉求,使他一辈子就是一个上路的香客。高更想法够野,走得够远,这是毛姆选择他的理由。
  
 
                                          
 毛姆不愧是学哲学出身,夹叙夹议的写作风格给人以诸多哲学思考,通过塑造这样一个与世俗偏轨的人物形象,挑战人们的固有认知,挖掘人性的潜藏一面。
  
 他对于艺术的理解尤为精到,“认为艺术只是一种才艺,只有手艺人才能真正理解,这是一种奇谈怪论。艺术是感情的表露,感情讲一种芸芸大众都能听懂的语言。”由此我联想到了小说最后对于斯特里克兰德墙绘作品的描写,对绘画一窍不通的库特拉斯医生在走进屋子看见画作的一刹那,便被那种既美丽又污秽,既原始又可怕的感情所压倒,他不理解,也无法分析,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那种情感。斯特里克兰德在生命的最后完成了艺术的表达,然后他不屑一顾地将完美创造出的世界付之一炬。
  
 毛姆还认为“艺术是一种性本能的表现”,斯特里克兰德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对女性、爱情、性欲的厌恶,可他的潜意识中可能恰恰相反,这类似与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提到的“审查机制”,这种类比不准确,却最好理解。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欲望的表达,既然做梦是满足潜意识的欲望,为何有的梦会让人感到恐惧、悲伤呢?梦的审查机制将那些不太能被意识所接受的欲望披上一层外衣,所以我们(意识)感到伤心欲绝,而潜意识可能正欢呼雀跃呢。
  
 因此对斯特里克兰德而言,爱情、性欲的满足和艺术的满足感太过相似,以致于会让他产生追求艺术的虚无感,这种感觉对于一个放弃一切只为追求艺术的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因此只有将它们打入潜意识。
  
 
                                          
 不少人无法理解,这本“三观不正”的书,何以被认为是本好书。我想说,永远不要以三观评判文学作品。正如毛姆所说:“作家更关注了解的重要性,而不是评判。”读者也一样。文学的意义就在于展现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活法,而阅读文学的意义在于以唯一的人生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不断地“猎奇”,更新和挑战现有的认知和三观,不正是阅读的价值所在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