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介绍

2024-05-12 05:44

1.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介绍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北部,总面积30000公顷。保护区处于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动植物区系的交汇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竹林面积达21358公顷,成为秦岭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是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015年1月,入选首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介绍

2.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区域范围

长青保护区大熊猫分布集中,活动频繁以及森林生态系统较为完整的11000公顷范围以自然地形分界被区划为核心区,其具体范围包括西河口、核桃坝、左机河、陈学沟等以上区域,其余18906公顷范围区划为实验区。长青保护区建立以来,由于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大熊猫活动范围已扩大到实验区,因此需要调整原有的功能区划。国家林业局以林计发[2000]357号文同意了功能区划的调整,即核心区范围不动,在实验区内划出一部分缓冲区。调整后的功能区划为: 植物种类丰富,截至2011年,长青保护区有种子植物135科、603属、1556种,占秦岭种子植物总科数的88.2%,总属数的61.3%,总种数的60.0%。区内有《中国濒危保护植物》红皮书中记载的植物31种,占陕西省境内中国保护植物45种的68.9%;长青保护区内集中分布了大量原始的温带属和众多的古老孑遗植物,如桦木科的桦木属、榛属、鹅耳枥属等;具有全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15个。其中包括世界方面成份57属、热带成份135属、温带成份388属,中国特有成份有23属。长青保护区常见的单种属有银杏属、侧柏属、蕺菜属等;少种属有三白草属、构树属、米面翁属、领春木属;中国特有属虎榛子属、金钱槭属、车前紫草属、斜萼草属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15种,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种20种;属于渐危的23种,稀有的16种。

3.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

 长青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北与陕西省太白县为界,东与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南界和西界分别与洋县华阳、茅坪镇11个行政村的集体林相邻。地理位置在东经107°17′~107°55′,北纬33°19′~33°44′。 长青保护区处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错过渡地区。保护区的北边有秦岭主峰太白山天然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北方寒流的入侵;南边暖湿气流沿汉江河谷直达中高山地带,形成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性变化明显,全年具有雨热同季、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区内气候及植被的垂直地带性明显等特点。气候随海拔升高而呈垂直变化,900米以下为亚热带气候;900~1400米为暖温带气候;1400~2300米为温带气候;2300米以上为寒温带气候。区内地形复杂,小气候差异较为明显。沿山逆上,“十里不同天,一山有四季”。依据海拔高度从800~3071米的逐步增高,气温聚降,降水量猛增,年平均气温在14.6~1.8℃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813.9~1044mm之间变化。 长青自然保护区土壤分为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等类型。其垂直分布规律如下:①黄棕壤:分布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北亚热带,在含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发育而成的土壤,黄色为主,土壤湿润,表层腐殖质含量较高。②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400~2300米之间的中山温暖气候带,在针阔混交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呈黄棕色,微酸性反应,化学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水性饱和,肥力高。③山地暗棕壤:分布于海拔2300~3000米之间的温带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以针叶为主的阔叶混交林下发育的土壤,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高,颜色深暗,呈黑褐、黑棕、暗棕色,肥力高。森林植被以冷杉林为主。④山地草甸土: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亚高山寒温带,在针叶林或灌丛草甸植被的作用下而多出现水湿地发育成的土壤,土壤含水量大,呈灰黑、棕色、酸性强,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环境

4.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价值

秦岭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很多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仍然在这片被誉为“生物基因库”的区域存活着,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红豆杉、独叶草、珙桐、太白红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大熊猫现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六条山脉,秦岭大熊猫其总数近300只,约占全国大熊猫总数的17%。这意味着在国际保护领域的旗舰物种大熊猫家族中,秦岭大熊猫亚种的基因更加珍贵,种群更加濒危,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秦岭大熊猫的核心分布区在长青保护区所在的兴隆岭一带,兴隆岭种群是整个秦岭大熊猫的扩散中心。长青保护区,秦岭四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均有分布。古老的冰川地貌、原始的森林、变幻莫测的天象、珍稀特有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的开发,可以使保护区在保护、科研、宣教、监测等方面的功能得到更全面的发挥,长青保护区的设立秉承保护与发展并进的策略,致力于探索出生态旅游发展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5.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

 保护区成立之前,北京大学潘文石教授及其研究小组就在此开展了长达10年的研究工作,出版了《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继续生存的机会》两部专著。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7~2000年分两次先后与汉中师范学院、陕西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该区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出版专著《长青保护区动植物资源》。1998~2000年,长青保护区获得GEF小型科研基金资助,开展了长青保护区生境破碎化对大熊猫和羚牛种群影响的研究课题。2001年,局内资金资助课题“长青保护区巡护员定量化考核办法研究”、“茅坪地区亚热带植物种类与分布研究”、“人为活动干扰的研究”等一系列课题。1998~2002年,在GEF项目的支持下及WWF的资助下,长青保护区开展了大熊猫等重点物种及其它野生动物资源的监测工作。2002~2006年,在美国孟菲斯动物园的支持下与佛坪保护区合作开展了“秦岭山系大熊猫种群对不同生境类型适应性研究”、“秦岭大熊猫主食竹的种类和分布规律的研究”等合作研究。2006年在环保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开展了详细的资源本底调查,出版专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1000多年前长青自然保护区内就留下人类开发活动的足迹。保护区所在地的华阳镇历来是军事要冲,政治重镇。在历史上鼎盛时期的唐朝这里曾设县制,以及众多古代邮亭、驿站。汉代开拓的傥骆古道穿越保护区腹地,历代庙宇、陵墓、栈道、断桥、城垣遗址尚存,另有蔡伦墓(祠)、朝阳寺、古戏楼、镇水塔、红25军司令部旧址、烈士纪念塔等景观名胜散布周边,被誉为“山南要隘”的古军事重镇华阳。保护区及其周边有重要人文景观二十余处,有庙宇、坟茔、栈道及残垣断碑遗迹。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途经华阳,歼灭尾追之敌千余人,建立苏维埃政权。1985年在华阳设立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这些史实为开展红色旅游,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增加了厚重的史料。2001年通过了国际旅游认证体系——“绿色环球21”认证注册,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的以观赏大熊猫为主的生态旅游项目已经实施。主要景观亚高山草甸、太白红杉林、巴山冷杉林、朝阳寺、石门瀑布、烽火石柱、冰川遗迹、玉女潭、黑龙潭、象鼻山、雷家潭瀑布、镇水塔、姊妹峰、方家坟、中流砥柱、林带奇观、法老神像等。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开发利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