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024-05-10 00:48

1. 什么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人类通过遗传把祖先长期形成和固定下来的某些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这种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结构、形态、感观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称为遗传素质。首先,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有了遗传的生物特征,儿童在一定条件下,才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心理水平的人。高等动物即使长期与人类接触而且受人的专门训练,也不能发展成为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大脑的畸形儿不能发育成正常人,也不可能有正常的心理活动。可见,没有正常人的遗传素质,就不可能有正常人的心理。其次,遗传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正常的儿童都具有人类的遗传素质,但这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个别差异,例如有的儿童好动、吵闹,有的儿童安静、沉思;某些听觉好的儿童发展成为音乐家,某些体格健壮、弹跳好的儿童易于发展成为运动员。由此可以看出,遗传差异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差异中的作用。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与其生理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大脑达到一定的成熟水平时,只要适时地给予适当的训练,就会使儿童相应的新的行为模式有效地产生。当儿童生理成熟达不到某一水准,与之相关的儿童心理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生理成熟的水平规定了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潜在可能范围,生理成熟还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因此,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生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受生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其实随着身体与动作的发展,孩子一岁以后在一些与自身相关的事件上,越来越显现出“我要自己来”的欲望。不过,限于成熟度、协调能力与经验,他们一定不能做得很好,较常的情况是错误频出。而我们所应在意的不是做得好不好、完不完美,而是其自主性的发展。
    所以,当有一天孩子独立穿上左右脚相反的鞋子,我们的反应应该是“哇!你自己把鞋子穿起来了!”而不是“咦!你鞋子穿错了!”鞋子穿错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后果,即使孩子因此跌倒,正好是一种“错误控制”,孩子经验到:这种“鞋感”好像容易跌倒。然后,我们再于下次他要穿鞋时提早介入,先帮他把左右鞋放好,或是教孩子辨别正确脚。
    其实,小孩就像张白纸,当他接触穿鞋子,一开始并不知道是不是穿反了。其实这正是孩子与社会逐步接触的一个表现。如果家长能及时发现这点并能很好的引导,孩子就会增加其“探索”的兴趣。你可以:
    1、在他穿鞋的时候,有意识的把你自己的鞋子如何摆放放在他的面前或者放相关图片以及多带孩子去商场鞋柜走走看看。对比一下,错了有什么关系,家长不要觉得害羞,孩子很聪明的,他们察言观色的能力远比你想象的厉害。
    2、教孩子辨识正确脚可事先将左右脚鞋靠扰摆好,接着单手同时握住两鞋的内侧,提起翻过来看看鞋底,如果两双鞋底的内缘形成()状,代表正确,如果呈现)(状,则代表鞋子反了。
    3、除了教孩子辨别正确脚以外,为孩子准备有分左右脚的室内鞋、拖鞋,而不是两双都一样的鞋,也能让孩子多练习正确脚的穿法。只要孩子常有练习机会,四岁左右他们多能把鞋子穿好。至于左、右的认知概念,则可能要到五岁以后才能真正理解。
    4、等他不再反穿鞋子了,进一步巩固他的能力,你可以:
    让他帮助娃娃穿或者帮助家长拿鞋子,他一定会很乐意很高兴,及时偶尔错了,也不要怪他哦!
    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老师而非家长,那下面的事例可以给你工作有很大的启示:
    离园前,我给班上的小朋友整理衣服,发现姚坚小朋友鞋子穿反了。记得吃点心时,我给他换了一次。这孩子好动,手快、嘴巴快、脑子反应也快,而且是中班的小朋友,可为什么总是穿反鞋呢?我拉着他的手,心平气和地问他:“你的鞋子反着穿舒服吗?谁知道他竟然回答说:“舒服。”这孩子一向敢作敢当,从不在我面前撒谎。看来,他说舒服一定有他的道理。于是,我说:“鞋子反着穿还舒服,我就想不明白。”他凑近我的耳朵神秘地说:“鞋子太大了。”我恍然大悟,鞋子大了一点,反着穿便于活动。好办法,多聪明可爱的孩子。

什么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

2. 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的是( )

儿童心理发展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是() 
A 遗传 
B 生理成熟 
C 环境 
D 教育
正确答案:A

【拓展资料】
(一)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 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
(1)提供发展人类心理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机体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获得了不同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特征。人的天然的族类特征是正常儿童出生时都具有的遗传素质。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世界上除同卵双生外,每个个体都具有独特的遗传模式。遗传模式的差异性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本体的差异性,从而影响着心理机能。
2.生理成熟因素
(1)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2)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3)生理成熟的个别差异,是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3.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一)承认遗传是先天的东西,但并不是神秘的东西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而言,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做遗传素质。

研究遗传素质的物质基础和遗传规律的科学,叫做遗传学,这是在19世纪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

伟大的进化论者达尔文对于遗传的本质和规律还是很少了解的。第一个发现遗传物质的是奥地利的孟德尔(G.J. 
Mendel),他通过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单位”的概念,并且总结出遗传定律。以后,德国的魏斯曼(A. 
Weismann)和丹麦的约翰逊(W.L.Johannsen),分别通过实验研究,提出“染色体一基因”的概念,认为:性细胞的染色体内含有一定数目的、占有一定位置的、按直线排列的遗传物质,它决定下一代的不同遗传性状,就叫做“基因”。再以后,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已经弄清楚各种生物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例如,人的染色体的数目是23对,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同时,由于生物化学的研究,进一步发现了“遗传信息”(或“遗传密码”)的概念,认为基因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的化学物质,它是贮存一定遗传信息或密码的单位,它通过一定的过程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和人类千差万别的性状。现在的遗传工程就是在这种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育种技术。

(二)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

一方面,应当承认,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条件,没有这个条件是不行的。例如,无脑畸形儿生来不具有正常脑髓,因而就不能产生思维,最多只能有一些最低级的感觉,如关于饥、渴的内脏感觉等。一个生来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无法辨别颜色,更无法成为画家。而且,由遗传带来的解剖生理特征,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例如,儿童自出生的时候起,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就表现出天然的差别;在产房中可以观察到那些出生几天的孩子,有的安静些,容易入睡;有的手脚乱动,大哭大喊。当然这些天然的神经类型在后天的生活条件下是可以改变的,但是在人们进行护理工作的时候,却不能不考虑到这些特点。又如,儿童生理发展的情况和特征(像青少年时期的性成熟和由此引起的两性差异),虽然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条件,却是儿童教育上必须注意的一些起作用的条件。

研究也证明:有许多遗传疾病是直接与儿童智力低下有关的。例如,有一种“三色体病”,是在遗传过程中,第21对染色体上多了一条染色体,这种儿童一生下来就有躯体和智力上的缺陷,也叫做“先天愚”(大约占产儿中的1/650)。又如,有一种“苯丙酮尿症”,由于在遗传过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种分解苯丙酣酸的酶,以致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儿童严重的智力低下。如果在6岁以前,通过饮食治疗(通过饮食降低苯丙酮酸),也可以使智力恢复正常。

另一方面,也决不夸大遗传这个条件。因为它只能提供儿童发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决不能预定或决定儿童心理的发展。谁都知道:一个言语器官生来很健全的儿童,如果出生以后不与人类社会接触,就不可能学会说话,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谓“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1920年10月9日,在印度米德那波尔地区的狼洞里,发现了两个“狼孩”。救回来以后,这两个孩子的行为完全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爬着走路,用手抓食。过了四年(约七八岁),才开始能讲一点话,智力约相当于正常婴儿的水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尽管一个儿童生来听觉器官是健全的,但如果没有适当的音乐环境或音乐教育,就不可能成为音乐家,如果没有适当的外语环境或外语教育,就不可能学会外语。因此,父母和教师在教导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轻率地诿罪于儿童的遗传素质,那是很不正确的。

总之,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一定的作用,否认这一点是不对的。不过它只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儿童心理向什么方向发展,并不决定于遗传,而是决定于环境和教育。

什么是儿童心理学发展的生物前提

4. 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

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遗传因素。
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和形式,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是一个包含着许多心理因素的多层次动态系统。每一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从缓慢的积累发展到一定年龄阶段而发生质的变化的;各种心理因素的发展变化是不同步的。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形成各种心理因素错综复杂的交替变化。

心理发展的概述:
个体的心理发展,同时包含着两种相反的心理变化过程,即前进上升的变化和衰退下降的变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上,可能两种之间某种变化占优势,如在成年期以前,前进上升的变化占优势,而到了老年,则衰退下降的变化占优势。

心理发展的问题,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在19世纪末以前,有关的论述大都是哲学家和社会历史学家提出来的。这些论述主要围绕两个问题:
①个体知识的起源问题,是生而知之还是学而知之?
②个体道德的本性问题,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对这两个问题持不同观点的人们,还各自提出了与自己观点相应的教育方面的主张。自19世纪末以来,对个体心理发展开始了科学研究。

5.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来说,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不断构建的过程。
当个体从环境中所接受的新知识与其已有的心理经验一致,是已有的心理经验的特例和补充时,个体通过同化的方式将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心理结构中去,从而使心理结构的内容不断充实。
当个体从环境中所接受的新知识与其心理经验不一致时,个体通过顺应的方式改变已有的心理结构,即在当前的心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更高一级的心理结构,将新知识经验容纳进去,从而使心理结构不断向高级发展。
由此可见,心理发展的动力就是个体已有的心理结构与环境教育所提供的新的经验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使个体与环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它推动了个体以同化和顺应两种方式不断地解决矛盾,从而使个体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

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

6. 简述如何全面把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条件

1、遗传因素。人脑、生理神经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我们人类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个遗传因素在实际生活中,为我们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但这个却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2、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孩子有了认知能力,对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了一定的自取能力,尤其是社会文化主流思想的熏陶,更是严重影响到孩子心理的成长。3、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如同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一样,社会经济环境也在客观地影响着儿童心理的成长。4、自然环境因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不单单指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包含一定区域中人们的心理养成。5、学校文化环境因素。脱离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是对儿童心理成长影响最直接最有力的。这也无怪乎家长为什么竭力为孩子选择学校。6、家庭文化环境因素。家庭文化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不言而喻,经济结构、父母教养态度及价值取向、亲子关系等都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创建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成长。【摘要】
简述如何全面把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条件【提问】
1、遗传因素。人脑、生理神经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我们人类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个遗传因素在实际生活中,为我们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但这个却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2、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孩子有了认知能力,对于其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了一定的自取能力,尤其是社会文化主流思想的熏陶,更是严重影响到孩子心理的成长。3、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如同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影响一样,社会经济环境也在客观地影响着儿童心理的成长。4、自然环境因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不单单指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包含一定区域中人们的心理养成。5、学校文化环境因素。脱离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学校是对儿童心理成长影响最直接最有力的。这也无怪乎家长为什么竭力为孩子选择学校。6、家庭文化环境因素。家庭文化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不言而喻,经济结构、父母教养态度及价值取向、亲子关系等都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直接、重要的影响。创建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心理的成长。【回答】

7.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儿童的成长发育让很多的父母们操碎了心,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育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过程。那么,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呢?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1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在持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儿童心理变化在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心一定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等数速率直线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心理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童11岁至12岁,男童13岁至14岁)快速增长,青春期前后却发展缓慢。
    3、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愚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外向;有的擅于文字表述、有的擅于动手操作。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2     儿童心理发展的五个重要概念 
     1、发展与发育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的发育、生理发育等。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需然出现的,但“危机”并不是需然出现的,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幼儿心理的发展, “危机”会化解。
     3、关键期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即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源于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提出的“刻板印象”,即 小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例如,把出生后最先看到的对象当做“妈妈”,总是追随并喜欢接近“妈妈”,当“妈妈”消失 时,发出悲鸣。刻板印象只在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关键期的时间是有限的。
    
    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 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 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 关键期。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 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4、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他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最近发展区”就是指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幼儿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 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5、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成人教 育家耶克斯利1929年出版的《终身教育》;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 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之后短短数年,就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终身教育迅猛发展, 其代表有: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导论》、埃德加·富尔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舒瓦茨的《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等。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3     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规律 
     一、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A和B两组;同时,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另外,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组的老鼠反应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了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许多,率先走出了迷宫,并找到了食物。
    这让罗森塔尔教授从中获得了启发:这种效应能不能也会对人产生一定作用呢?
    于是,他来到了一所普通小学,在某个班里随便看了一下,便在学生名单上圈出了几个名字,告诉带班老师,“划圈”学生的智商都很高。
    隔了一段时间,当罗森塔尔教授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发生了:被他“无意”选中的学生,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后,真的成为了目前班上的佼佼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答案是,“暗示”!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而这些暗示虽然大部分是积极的,但不可避免,也会有消极的情况发生。
    作为孩子最爱、最信任、最依赖的亲人,父母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的影响尤为深刻。如果,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能对他们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言语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其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毋庸置疑,家长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
    
     二、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然而,过了10分钟,牧师依旧在演讲,但是,马克先生却有些不耐烦了:他决定只捐一些零钱。慢慢地,又过了10分钟,演讲还在继续,但是马克先生已经决定1分钱也不捐了。这样不知过了多久,等到牧师冗长的演讲终于结束,众人开始募捐的时候,由于气愤难忍,这位大作家不仅决定不掏一分钱,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一般,“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有发生。例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甚至,三番五次的去重复在同一件事上对孩子的批评;逐渐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开始走向“不耐烦”,到最后,不仅“内疚”全无,甚至,开始对父母的责备变得“反感讨厌”;于是,“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逆反行为便油然而生。
    孩子被你“逼急”了。
    以此“效应”可见,父母对于孩子的批评应适度、适量,尽可能避免在同一事件上多次责备,重复唠叨。即使遇到孩子“虚心接受,屡教不改”,也要尽量抑制住怒火,变换“说教方式”,换个角度,换个沟通方式;或许,更能促使孩子去“自觉”纠正。
    另外,生活过程中,只要父母不对孩子的小错误“揪住不放”,他们厌烦父母的态度及逆反“受教育”的心理自然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变,经过学习与成长,得到缓解的同时,开始懂得理解父母。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位家长都应努力地,通过遵循一些儿童成长的“心理规律”来“趋利避害”,科学地去引导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中之龙”、“人中之凤”!

儿童心理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

8. 简述如何全面把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条件。

亲亲,居住拥挤时儿童攻击性行为增多,受感染或污染的机会多;高层住房者外出或户外活动少,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发育迟,甚至影响到儿童智力潜能的发挥;住平房或四合院的儿童,运动发育早、活动量、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较其他住房条件为大,交往能力强,但不安全因素多;住别墅的儿童,因为经济条件、父母行为或社会地位不同,往往存在优越感,但未必影响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欢迎追问哦。【摘要】
简述如何全面把握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现实条件。【提问】
亲亲,居住拥挤时儿童攻击性行为增多,受感染或污染的机会多;高层住房者外出或户外活动少,依赖性强,自立能力发育迟,甚至影响到儿童智力潜能的发挥;住平房或四合院的儿童,运动发育早、活动量、户外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较其他住房条件为大,交往能力强,但不安全因素多;住别墅的儿童,因为经济条件、父母行为或社会地位不同,往往存在优越感,但未必影响儿童正常心理的发展。欢迎追问哦。【回答】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