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2024-05-10 08:22

1.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络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二,改进信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数据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计算机作为算法程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  3.改进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2.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的原因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的原因,归结起来,大体上可以划分内部和外部两大类:
一、内部原因
1、	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2、	是企业法定代表人的法制观念不强;
3、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缺失或存在严重缺陷;
4、	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5、	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二、外部原因
1、	法律制度不完善,对会计造假以及财务欺诈行为的打击力度不够;
2、	因政出多门,国家对企业会计行为的监管存在多头管理,并且彼此未能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监管体系,使得企业能够根据不同部门的监管要求提供不同口径的财务报表;
3、	社会监督机构因行业自律制度不完善,易受市场“埋单”原则的驱动,从而为企业的会计造假行为提供了不应有的帮助;
4、	税制设计不合理,企业税负相对过重,迫使企业铤而走险

3.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络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二,改进信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数据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计算机作为算法程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
3.改进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须在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因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4.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络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二,改进信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数据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计算机作为算法程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
3.改进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5.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一、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一般原则中的第一条就是会计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财务报告信息含量不够完备
  传统的财务报告主要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强调的是对已经发生的生产经营活动结果的总结,这种总结是决策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
  其次,现行财务报告模式把重点放在硬性资产上,对知识资本、知识产权、人才资源等软性资产未能予以揭示。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软性资产才是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其重要性日益凸现。
  2.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够及时
  为了向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管理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传统财务报告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类型和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在英国巴林银行事件中,巴林银行直至1995年2月末倒闭时,其1994年的年度报告仍未实际完成,导致了外部信息使用者决策失误。
  3.财务信息披露方式不够完善
  历来,借助标准、通用的财务报告模式是企业把财务信息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这种通用式的报告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各种不同使用者之间信息需求的差别和使用上的差别。因为就使用者而言,有的习惯于利用综合信息,有的习惯于利用明细信息,有的喜用文字信息,有的喜用图表等直观信息,因此如何妥善解决这类信息使用上的差异问题,便给未来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发展,衍生金融工具“以小博大”所蕴含的无穷机会与风险及以未来期间合约履行情况为立足点的特性,使传统会计束手无策。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和网络的诞生,把全球联成一个“地球村”。如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运用各种检查制度成功地封锁信息的传播。这种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改进信息模式。
  第一,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按照财务报告的充分揭示原则,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要的信息,均应完整提供,并使用户易于理解,亦即财务报告应揭示所有对用户的理解及决策有用的重要信息。因而应在现行财务报告的基础上,首先增加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揭示,把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充分披露它的价值变动、报酬与风险的转移、潜在风险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二,改进信息模式。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财务报告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如经营业绩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企业非财务信息主要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完整的会计信息。
  2.编制实时报告,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
  必须建立一套能提供适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一方面,定期报告仍将存在,作为财务成果分配的依据;另一方面,编制实进报告作为决策的依据。这并不难作到,因为由账户数据转化为财务报告数据的复杂运算过程,已被编人计算机作为算法程序,会计人员账务处理一完成,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生成报表。
  3.改进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现代财务报告有哪些可以改进的问题

6. 企业财务报告存在哪些问题?

1.报告目标过分强调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服务。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是基于权责发生制、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信息,它用于完成报告与解除受托责任的目标,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1条提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财务报告成为国家实行财政税收与物价政策等的主要手段与重要依据之一,这种报告模式产生于计划经济,财务报告的主要职能是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情况下,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财务报告目标应转向满足与企业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相关集团,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的信息需求。

  2 信息披露不完整。具体表现在:1)现行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并且统一运用货币计量,对使用者未来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如预测信息、人力资源价值、主要管理人员的素质等被排除在财务报表、甚至是财务报告之外;2)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财务报告中长期被忽视,而由此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3)由于报告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各不相同,某些特定使用者或使用者集团已不满足通用的财务报告了,随着新的会计环境下财务分析职业的兴起,市场和财务信息使用者正在呼唤财务报表以外的某些特定需要的差别报告。

7. 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处理论文

 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处理论文
                      账务是指实现会计处理进行原始单证的收集、整理、记载、计算、结报等会计处理的具体事务,它要求规范、准确,保证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和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处理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企业向外部发送会计信息的重要方式是会计报告,当前,财务报告流程对法律形式十分重视,而内容方面较为匮乏,注意成本的控制,又缺少价值的认可与投入,对从前的经济活动严格控制,而未来的活动不加注意,报表所表现的内容与需求不一致,内容含混,缺少次序。资产负债表和其他报表之间反应内容不一致,混乱,为了解决这种关系状态,必须从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进行改革。
    关键词:财务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观;逻辑关系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财务报表从简单的“账户余额表”发展到现在由三大报表组成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发展的历史相似,财务报告的发展也是与一定时期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的,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存在的缺陷日益显露。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未能得到应用 
    对于会计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形式不能盖过内容,这是说其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可用度高,所以在运行状态下必须考虑的是经济实质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来进行计算问题,所以,如果出现经济实质与法律实质出现冲突的时候,要以经济实质作为优先选择,但是现实生活为了自保和简介,常常用法律形式作为主体,将其作为会计处理工作的中心问题。
     2 过于看重成本而轻视价值 
    成本代表资产的存量特征,而价值则代表资产的流量特征,联系到现行财务会计模式所继承的传统财务会计的特点--确定性、历史的交易或事项、稳健性等可了解到,当前的会计工作办法重视成本的计算而对价值比较看清是因为顾忌财务报告本身是否具有可用性,然而提倡价值重视是关乎到财务报告的信息所具备的关联性更高的方面上来说的,实际生活中,是否可靠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所以两种关系要经过权衡。
     3 对预测未来可能的经济活动不重视 
    从FASB的会计要素定义就可以看出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会计数据记录的汇总表。尽管其提出了会计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观点,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而且这也和权责发生制的确认要求相背离。所以,我们应该从更基本、更高层次的会计理论--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入手,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统一性的协调处理。实际上,对于过去的经济活动过分重视而对当前和以后的活动作出忽视是因为片面的认识了会计对象,把它当做简单的,历史的一种增值活动,而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增值能够包含全阶段,即包含了从前,当下,以及未来三个时间,这是问题的症结点。
     4 求图体现资产负债观而不是收入费用观 
    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框架力图体现的是资产负债观而不是以损益表为重心的收入费用观。在财务报告之中并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一思想。例如,过分注意最终的利润数据,对代表企业实际支付能力的现金流量状况长期忽视。而会计信息使用者所关心的是关于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金额以及概率分布的信息。
     5 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内容的不完整性 
    完整还是不完整并不是绝对的,不过当前会计模式相对都不算完整,这与上面的财务报告所显示出来的弱点联系密切,通常说有上述缺点才有这一缺陷。它的缺陷还在于它的专有性不强,仅仅是一种共有性更强的报表。伴随职业分析工作的开展,行业知情者正呼吁改变这一状态,给出专有性的概念,希望工作的重点向着更细化,全面而系统的方向发展。
     6 财务报表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的逻辑混乱 
    因为评判和估计本身具有主观性,会计流程是不具备稳定性的,如果单看资产的定义方面来讲,解释其内涵也具有一定隐约性,把过去经过的交易内容扩展,以赢得未来的有可能发生的经济收益,它本身就包含了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不过,在负债表中的数字却非常明确完整,实际上,现行会计模式中的权责问题如果是主要问题,就不可能缺少评估问题的产生,这一点要充分注意,即虚拟数值与真实数值的确定关系。
     7 传统财务会计模式下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内在逻辑关系的瓦解 
    作为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资产负债表是提供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借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资源存量的报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化导致企业盈利确认与计量的复杂化,简单地依据期末、期初净资产的对比来计算盈利已不合适宜,实践中产生了对损益表的.需求,损益表应运而生,以此流量来反映净资产存量前后变动的具体原因。
    传统的收益确认模式可以被概括为: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与费用,以历史成本为主计量之,并将稳健原则贯穿于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之中。在收益确定模式中,稳健原则对前两者的修正,使得实现原则与历史成本原则已被突破。若这种模式能够真正实现,虽然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的内容效果也许会有所减低,表现为相关性的状态变差,可比性同样,不过上文所说的逻辑关系的有效性能够保存,利润表能够反应缺少资本发生的交换带来的各种变化,不过财会准则和实际情况对于上述模式的遵循有所减弱,进而发生了逻辑关系的不稳定状态,利润表对于企业时间开始和结束关系的解释不再清晰,而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不再直接挂钩。这将造成一定的数据失效。
    另外,财务规范的差异性体现在会计规范和实务框架之间,一些不是公允价值的计算以及实行准则等先天因素使得资产负债和利润之间的有效关系受到严重影响,如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会计政策变更的累计影响和以前年度会计差错的更正也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中等。
    总的说来,因为当前财务报告的方法方式并不完整,应进行充分调节,具体措施要细化到会计确认,计算,记录工作,不过,这些层面不是全部问题所在,还应当扩展到其他方面,否则会导致问题反应不全面,内在顺序错乱,因此,必须从大范围来反应和说明问题,以更高更完整的形态理解和发现问题--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对象上入手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方红星.公众公司财务报告架构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山版社,2001.
    [3]田昆儒.信息披露:公司治理的决定因素[J].南开管理评论,2001(1).
    ;

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处理论文

8. 财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