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做?

2024-05-18 17:00

1.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做?

阳明先生提出了知行合一,究竟是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该怎么做?

2.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我们该怎么做到?

知行合一就是一个人要内心觉醒,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那么他外表应该也是这样一个人,这需要自己慢慢去改变才能做到的,事实上现在也没几个人能做到。现在知行合一突然就流行起来了,无论谁都在说做人要知行合一。有些道理总是说起来比较容易,真正做的人又有几个人呢。事实上真正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是很少的,做到知行合一也是非常难的。知不仅仅只是知道懂得,更为重要的是去行动起来实现自己心中所想。
当然这不是简单实现心中理想那么简单。这是一个认清自我,觉知自我的过程,将自己慢慢蜕变成自己心中的样子。知行合一是明朝王守仁提出的,王守仁就是王阳明。王守仁失误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主要主张便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在王守仁之前,一直都是朱熹的知难行易这种思想影响着人民,直到了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提出了知虽然很难,但是实际更为重要的理论。但是实际上我们大部分很难做到知行合一。
特别是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将知行合一做到的人就更少了。它不是说我心里想做一件事我就去做了那件事,那就是知行合一了。假如你心里想去抢银行你还真去抢银行不成。知行合一最为重要的便是要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这是一种将思想转化为行为的,其实是很难的。比如现在我们其实很多人都知道很多道理,但是他的一生还是那样的,甚至于你可以看得出来他并没有想法,思想仍处于朦胧的状态。但是他知道一切道理。
要做到知行合一,需要先了解自己认知自己,然后慢慢去实际中改变自己,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也不是一下就能成功的。

3. 什么才是知行合一,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但是我们却又经常听说:知道与做到之间隔着一座太平洋!我们也感觉非常正确啊,就是知道做不到啊!
  
 那么一方面有人说知道就是做到,另一面有人却说知道与做到不一样的巨大鸿沟,到底谁对呢?
  
 知道就能做到?这听来多么诱人!
  
 可为什么我们知道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也做不到知行合一?
                                          
 两种说法都对。
  
 我知道冥想,闭目养神,什么都不去想……结果生活里,我根本不去冥想。我知道坚持锻炼身体,知道早睡早起的好处……可统统都做不到哦!
  
 到底是为什么?
  
 因为只是知道了做事的what!
  
 what是各种现象,各种的外在的动作,如早睡早起,如用功读书学习,如坚持锻炼身体……
  
 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你能够学得别人的努力,却无法学得别人的动机。
  
 他们为什么早睡早起,为什么能够努力读书,为什么能够坚持锻炼什么?你得懂得他们的内在的动力是什么,以及他们的方法。
  
 也就是说,你除了懂得what的现象、状态,还要懂得why的动机、原因与how的方法、步骤。
                                          
 你看,知道与做到之间还隔了why与how两个太平洋的距离呢。难怪我们做不到。而王阳明说的知道是知道了what、why与how。
  
 我无法做到冥想,就是因为只是知道冥想这个事了,而完全不知道为什么要冥想!
  
 等到了后来,我反思自己以前状态最好的那段时间,我整个人进步速度特别快。每天都在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创作还学习各种的技能。简直就是说生而不凡了。
  
 乃至于在后来,就是我怎样努力,都无法再次达到那种状态。
  
 我现在分析那段时期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我每天都会去冥想。
  
 然后,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冥想的重要性,那种茅塞顿开,真正懂得了冥想的why。然后真的就很自然地去闭目养神,数呼吸,或者什么也不想的入定去进入冥想的状态中。
  
 结果,我真的很容易做到了冥想。知行合一!知道,做到。
  
 如果知道却做不到,那就是你只是知道了what,其他重要的,你却是不知。
                                          
 我们在学习和思考或者行动的时候,就要思考到why、how与what,这三个方面。
  
 这三要素的结合,也被称作是黄金思维圈。
                                          
 拿走了任何一个方面,都让我们无法真正的学到,也无法真正的行动起来。
  
 知行合一,竟然是黄金思维圈。而且黄金思维圈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我们在与别人讨论问题时,也避免别人说what,而我们说how。别人说how,我们说why的尴尬局面。
  
 比方有人问你怎样赚钱啊?你说是按照自己的理想,追求梦想,这是内心的选择。人家没有得到任何想要的……
  
 你看,这就是很多人没有很好沟通的原因了。
  
 最后,知行合一,倒是简单地讲明白了。更多运用,生活中去探索了。

什么才是知行合一,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4. “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

释义: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知”和“行”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指导思想,后者又能够反作用于前者,是对前者的进一步完善、升华。
“知行合一”的好处
运用知行合一工具,可以名利双收;可以现实应用,及时获利;可以名垂千古,史书留名。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很高的境界。自古以来境界不高的人,贪婪算计的没有一个能成大事的。追求知行合一,境界高,宽阔的胸怀可以广纳贤才,收获人心,成就伟业。在追求高境界过程中,才能更有动力不断学习,完善自己。
最直接的效果是,让别人最短时间相信你的为人,你的成功。而不是觉得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或者是一个迂腐的人。利用知行合一这个工具,可以打败比自己强大一百倍的敌人。最后对自己来说,领悟知行合一,是一种极高的精神享受,其玄妙的快感,比任何精神药品都要过瘾。

5. 知行合一到底什么意思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
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扩展资料:
理论分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
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到底什么意思

6. 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明代是心学大师王阳明的哲学思想,是王阳明眼中唯一能指导人们做人做事的道德行为准则。简单地说,知行合一就是你用良知去指导你的行为,也就是说你按照你良知指引去做人做事,这就是知行合一。

这里说的良知,是发自内心的第一直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是知善恶的德行和明是非的智慧。当你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你的良知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你该不该去做,这么做是对的还是错的,只要你按照良知的指引去执行就可以达到知行合一。

比如:你看到有个人从高空中坠落下来,你的良知告诉你应该去接住他,因为这是一条生命,你不能见死不救,所以你会义无反顾地去接他,这就是知行合一;相反,如果你考虑很多,看到一个人从天而降,你想,万一他砸到我怎么,我会受伤甚至牺牲,得不偿失啊,所以你选择袖手旁观,这就是知行不一。由此可见,知行合一就是知善而行,知恶不行;而知恶而行,知善不行则是知行不一。

2.我们为什么要“知行合一”?

心学大师王阳明告诉我们,只要做到了“知行合一”,你就得到三个好处:

A你就可以成为圣人

我们有三种成为圣人的方法:生知安行者、学知利行者、困知勉行者。第一种人是生来就知道如何做人做事的,稍加学习即可成为圣人;第二种是通过努力学习来使自己做人做事更加正确,也可以成为圣人;第三种是虽然迷惑困顿但是只要刻苦学习,时刻勉励自己做人做事要中规中矩,也可以成为圣人。纵观这三种人或者三种成圣的方式,都是使自己的做人做事的行为正确,即不违背天理,不违拗良知,也就是达到知行合一了,从而也就成为了圣人。通俗地讲,能做到知行合一的人,就是良知无限光明的人,他的良心不会被私欲所蒙蔽,做任何事都不被世俗物欲所困扰,超然物外却又自然去行,当然就会成为圣人了。

7. 什么是知行合一

你好。
关于知行合一,自从王守仁(王阳明)先生最早提出后,后代大家都进行了自己的体会与诠释。现在我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写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一、关于知行合一的内涵
1、知行合一,绝不仅仅是“理论联系实践”这么简单。我认为“理论联系实践”是知行合一的最低要求和标准。
2、知行合一,绝不是功利主义,也不是现在所谓的“成功学”观点。功利主义已走向歧途,成功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皮毛。
3、所以,我以为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以下内涵:
   (1)“道”的目标:一切知行,皆以求得“顺应时代要求、谋求众生福利”为世间道,从而达到恒久认可的“道”。道之涵义,玄之又玄,在我看来,有认可之道、有非可之道,又可分为一时之道、恒久之道,我不敢多言,请自问自己认可的最好的道德目标是什么?
   (2)“德”的规范:一切知行,皆以“合道认可”为规范,纵使偶尔有一时不为世人所认可的认知和行为,但所知行必将造福众生、后人,终将获得后人尊重。例如:明末袁崇焕虽然知行稍嫌苛刻,但是对于明朝忠贞、战术精湛,最终被认为一代名将。
   (3)“功”的标准:一切知行,皆以“功利众生、功在千秋”为圭臬,必须有利于他人。当然,受限于历史因素和阶级利益取向,惠于一方很可能要损一方,但是只要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角度把握,就会找到知行“成功”的标准。这方面,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经典理论。
   (4)“持”的要求:一切知行,皆以“道德为总纲,惠于人为标准”,持续认识客观事物与主观心理的规律,持续身体力行,逐步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获得大成。这也许就是程颐夫子所说的“日格一物”的过程。
   (5)“变”的方法:一切知行,皆以“变则通、通则功”的思想为指导,在守住上述目的、规范、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环境和条件,灵活采用适当方法,解决问题。在行中加深知的认识,再用更精湛的知,来提升行的效率和效益。
    综上5条所述,我认为“知行合一”就是:守住“道”“德”底线,在保证大众的利益下,统一理论与实践。
二、如何达到“知行合一”?
    纵观孔子、孟子、王守仁等先辈,再结合他们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生存环境,我发现几条相同之处,可能能为“知行合一”的修行提供一些参考。
   1、仁心和勇心,要合乎当时道德的“正统”。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孟子的浩然正气、王守仁先生的知行合一,都符合他们世代的正统。当然,所谓正统的取向,是在当时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当时社会意识矛盾)中凸显出来的,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是要用周礼平息社会纷乱;孟子的浩然正气,是要用读书人的忠贞锻造社会的公平;王守仁先生的忠君爱国,是要维持当时社会的最稳定状态。
    所以,我认为“知行合一”的首要条件,是要勇于同社会阴暗面作斗争,要发维护大众利益正统的仁心和勇心。
   2、忍心和韧心,要学会在逆境中的“不放弃”。君子之忍,屈于大道;小人之忍,源于己利。同时,要发韧心,要知道韧心是“君子大忍心”的常态。阳明先生也是在不得志之时,坚持追求大道的理想,忍常人不能忍,持续忍,终于面对万壑青山,豁然开朗,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
   综上两条,我认为修炼“知行合一”的方法,可以从“坚持理想、持续努力”角度出发,灵活采用有底线的生活态度和方法,让自己尽快成为“明理之人”,那就离“知行合一”不远了。
   
    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稍综合了近几年的一些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不当之处,敬请众位大家斧正。

什么是知行合一

8.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

  通过陶先生改名,我们可以看出他教育理论认识论的转变。从盲目---到“知行合一”---到“行知论”。

  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用了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例如: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例子很简单也很有说服力。

  行,是行动,是实践,是亲身体验。知,顾名思义就是知识,在这里应该是动词,学习理论知识。陶先生强调“亲知”,即从“行”中得来,亲身得来;而不仅仅是“闻知”,从师得来,或从书本得来。

  他的“行知”认识论对于我们的现实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而且我们可喜的发现了一些改变。

  其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些学生已经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学习。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学生不再是听老师在那枯燥乏味的讲,而是自己亲自做试验得出结论。我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其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上课不再是填鸭式的,不再是按照“讲授--接受”的模式上课。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主人,他们已经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因为“行不是知之成”,而是“知之始”。我们教师上课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创设情景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空间。

  如果我们想让学生“参与”,“动手”和“研究”。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让自己从“教书匠”变成“研究型教师”。虽然我成不了陶行知那样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但我可以以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来从事我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