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顿悟,什么是渐悟

2024-05-06 06:36

1. 什么是顿悟,什么是渐悟

顿悟,是指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谪居 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于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渐悟
渐悟基本意思是佛教语。谓渐次修行,心明累尽,方能达到无我正觉境界。

什么是顿悟,什么是渐悟

2. 顿悟渐悟的顿悟过程

从渐悟到顿悟依大乘佛法的共义,应该是从渐修到顿悟,再从顿悟到圆修。众生最初发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修积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菩萨证悟以前,要有长时的渐修。唯识宗说∶要于资粮位积集福德智慧无边资粮。龙树说∶‘若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邪空。’若没有福智资粮的积集,即梦想悟入空性,这是不可能的。资粮不足,悲心不足,常会落于小乘的但空偏真。这还算是好的,堕于无想外道、空见外道的也有呢!初期大乘经论,说广积资粮到无生法忍,在七地;唯识家与后期的中观师,说在初地。此时,悟到一切法空性,遍一切一味相。空无相性,不了即不了,一了则一切了,故此也称为顿悟的──中国称之为小顿悟。此顿悟空性,重在离一切相的平等法性之体验,而巨细无碍的缘起事,功德无边的悲智事,此时都没有圆满。更依此顿悟的般若慧,摄导万行,修习上进。这与悟前的事修不同,悟前修可称为缘修,悟后修可称为性修,即与般若──称法性慧相应而修。如达到性修不二,事理无碍,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这是大乘佛法修行取悟的通规∶因事修而起顿悟,依真悟而起广行,顿悟在实践过程的中心。至于道生的直修到成佛而顿悟,是末后的;禅宗的不重事修而先求悟,是最前的,都不是大乘佛法的正规。

3. 顿悟与渐悟

顿悟,在某一个时刻茅塞顿开,拨云见日的爽快。
  
 渐悟,经过层层抽丝剥茧,终得大成的喜悦。
  
 人生很多时候都是渐悟,逐渐懂得了生活不是赞美诗,只有歌唱;更多是疼痛,需要努力治愈。生活也不仅仅只有困难,只有渡劫;更多是小确幸,需要仔细体会。
  
 人生,也需要在某个时刻或者某个人或者某句话,瞬间恍然大悟。不再纠缠其中,不再不能自拔。轻装上阵,昂首前进。要的就是这一份酣畅淋漓!
  
 但愿,在我们的平常生活里,虽不能一日三省吾身,但也记得常常静思已过,断舍离,未来越来越好。
  
 加油!姑娘。

顿悟与渐悟

4. 顿悟和渐悟

说起领悟,我们常常期盼的是顿悟,因为这意味着好像灵光一闪,突然之间就有了很好的idea,就像是天上突然掉下来的馅饼,而且恰好你接到了。这种感觉想想都是美好的,但这样的事,不说发生,就算是听说的概率也是极小的了。
  
 那么顿悟为何如此难发生呢?其实这跟另外一个词有关:渐悟。但渐悟这件事,如同这两个字本身那样,往往不受人待见。渐悟就像是砌墙的砖头,没有它,房子就没办法建成;而顿悟就像是我们梦想中的楼阁,没有砖块,再美的梦境也没有办法成为现实。
  
 所以,如果我们还在做着顿悟的美梦,那么第一步就是要接受渐悟。只有经历了相当的渐悟过程后,才能走入化境,即顿悟。

5. 什么是顿悟,什么是渐悟

顿悟,是指谓顿然领悟。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谪居
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于
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渐悟
渐悟基本意思是佛教语。谓渐次修行,心明累尽,方能达到无我正觉境界。

什么是顿悟,什么是渐悟

6. 顿悟渐悟的介绍

顿悟即有醍醐灌顶功效,豁然开朗,对于一件事或者一个道理因为某个因素或者原因突然领悟,顿悟需要的是特定的环境和因素,渐悟则不同,如静坐参禅,经过内心空灵状态下长时间的思考而领悟,当年佛祖释迦摩尼也是在菩提树下参禅而渐悟佛理真谛。

7. 渐悟与顿悟的问题

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而成佛。顿悟之说,在佛教经典中早有记载。《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即有“速疾解脱顿悟涅槃”之语。《菩萨珞璎本业经》卷下“佛母品”也称“听等觉如来说珞璎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中国佛教不同派别在成佛的步骤、方法上,理论各有差别。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学,侧重于数息行观的精神修炼,认为达到阿罗汉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后被看成是主张渐悟的一派;支谶、支谦所传的大乘般若学,侧重于义解,直深实相本体,后来被看成是近于顿悟的一派。东晋时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骤、方法与所谓菩萨修行的“十住”阶次相联系,认为在“七住”以前是渐悟过程,到了“七住”,对“无生”(实相、真理)法有了坚定的识,已证得“无生法忍”,虽非究竟,但已可有顿悟。这种顿悟,还承认“一住”至“七住”是渐修过程,是一种渐进的顿悟,被称为“小顿悟”。

顿悟说的创立 顿悟之说由来已久,但真正创立学说的是东晋、南北朝的道生。他认为,在“七住”内没有悟道的可能,必须到“十住”时最后一念“金刚道心”,才有一种犹如金刚般坚固、锋利的能力,顿将一切妄惑(“愚昧无知”)断得干干净净,由此得到正觉(真正的觉悟),即顿悟成佛。相传道生著有《顿悟成佛义》,已佚。在慧达的《肇论疏》中引有道生语:“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照极。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恚释,谓之顿悟。”意谓佛理是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亦不能分阶段实现,必须顿悟。他还主张一切众生比有佛性,见性即可成佛。无须按次第修习。这种顿悟成佛说,在当时佛教中是骇俗之论,反响强烈。先有慧观撰《渐悟论》,主张渐次悟入而成佛,反对道生的顿悟说。后有昙无成作《明渐论》,阐述渐悟的道理,也不同意道生的顿悟见解。南朝名士谢灵运则支持道生的顿悟理论,并有所发挥。他著《与诸道人辩宗论》,与许 多对顿悟之说有疑问的法勖、僧维、慧 、法纲、王体元等人问答与辩难。认为渐悟只是一种引导愚昧者的方便说法,只有顿悟说。道生的顿悟说,由于其弟子道攸、法瑗等人的弘传,影响极大。直至南齐时,荆州隐士刘虬,作《无量义经序》,宣扬“入空必顿”的观点,也主张顿悟成佛。南朝宋文帝和孝武帝对道生也都甚为赞扬,并召请顿悟论者入京宣讲顿悟说。

顿渐相争 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发展,顿悟、渐悟也有了新的理解。到了隋唐时间,顿悟、渐悟之争尤烈。禅宗主张顿悟说,其余各宗大都主张渐修。禅宗内部,又有“南顿北渐”之说。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惠能提倡顿悟。惠能认为,“凡夫”和“佛”,并无多大差别,关键在于“迷”和“悟”。而由迷到悟,又只是“一念”之间。所谓“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后来这种顿悟说还发展成为所谓“棒喝”和“机锋”,用一顿棒打或大喝一声以破除对方的迷执,一下子达到大彻大悟的境地。

影响 禅宗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顿悟理论,在佛教中影响颇大。而且对中国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宋明理学,也产生很大影响。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所倡导的“一旦豁然贯通”的工夫,就脱胎于禅宗的“一悟即至佛地”的顿悟说。陆九渊提出直接“发明本心”以达到“知”的认识论,也源于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理论。

渐悟与顿悟的问题

8. 顿悟和渐悟的区别是什么?

禅宗六祖慧能在广东曹溪开“顿悟”法门,主张修禅应当是不立文字,见性成佛的顿悟,认为成佛不用研习经书,也不用经过长期渐进的修行,只要通过内心的观照,就能一朝豁然大悟,见得自性本来清净圆满,便能即身成佛。唐朝初期,内地佛教的禅宗正在势头上,顿悟的说法影响甚广。

文成公主嫁进西藏时,跟随她同去的有大批汉族僧人,还捎去了许多汉文佛经。相传,当时有一名叫大天寿的汉僧曾参与了藏文佛经的翻译。后来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赞普成亲时,又捎去了汉地佛教的相关法器、典籍等。尺带珠丹与其儿子赤松德赞都曾派遣僧人到长安取经,邀请汉僧来藏讲学。因此,中原的佛教对西藏佛教有过一些影响,此中便包括禅宗的顿悟理论。
禅宗的顿悟在西藏地区逐渐成长为一股不小的势力。据史书记载,在8世纪后期赤松德赞当政时,有一个名叫大乘和尚的汉僧,在西藏弘传佛教的顿悟说,认为成佛不必依靠长期的修行,只要靠修行者的主观觉悟,实现内在的顿悟。而大乘和尚这一派又有“顿门巴”之称,在西藏影响颇深。

顿门巴的发展受到了以寂护、莲花成为代表的印度僧人的极力反对,他们指斥“顿悟成佛”的说法是错误的,他们认为想要修得正果,就要像登山一样一步一步往上爬,只有经过长期渐进的修持,才能成就正果,而此一派的主张被称为“渐门巴”。
因为顿门巴和渐门巴在教义、修行等方面的主张不同,从而两派间屡屡发生争执,矛盾愈演愈烈。赤松德赞起初不予表态,后来不得不下决心来解决这场佛教内部的争执。于是,他亲自出面召集以大乘和尚为首的顿门巴和以莲花成为首的渐门巴展开公开辩论。

据说,顿悟和渐悟两派的辩论先后持续了3年之久,即792~794年。最后,渐门巴的理论得到了赤松德赞的认同,使得以莲花成为首的渐门巴战胜了顿门巴,获得了最后胜利,而“渐顿之争”也成为了西藏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