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2024-05-06 02:36

1. 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通货膨胀可分为需求拉动起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定性的通货膨胀、国际输入型的通货膨胀等。

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2. 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会引发通货膨胀呢?人民币贬值就不会吗?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

2008年7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在6.83附近振荡,而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市场普遍认为,人民币升值几成定局.

    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是相对的升值,国内的商品以人民币标价,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那就意为着如果以美元标价的商品价格不变,人民币升值后,该商品对应的人民币标价就会下跌,似乎会缓解国内的泡沫;
    但从前次升值情况来看,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对内贬值,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可以预想到短期内会吸引国际市场热钱大量注入,促使国内货币供应量快速增加,相信对应的物价水平不但不会回落,反而会加速上涨,或将引发通货膨胀,进而造成国内资产价格泡沫,而国内为控制通货膨胀可能会采取加息等政策,将进一步吸引国际市场热钱流入,形成一个循环,当然,这个循环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所以我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国内商品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这也将增加国内政策调控的难度,相信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与幅度对商品都有较大的影响。

    我们发现,在人民币升值阶段,大宗商品的走势表现为国内价格略弱于国际市场,但大宗商品的价格却处于振荡上涨的走势。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人民币汇率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由8.2765改为8.11,变相升值2%,并且不再与美元挂钩,开启了人民币升值之路,至2008年7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为6.83附近,升值幅度为17.5%;在此期间伦敦铜价涨幅约为135%,沪铜涨幅约为100%;美国大豆涨幅为110%,国内大豆涨幅为90%……由此可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会使国内大宗商品的涨幅略小于国际市场,但不影响大宗商品的振荡上涨的走势,而且国内在2007年3月CPI涨幅超过3%,开始进入加息周期,2008年通货膨胀愈演愈烈,CPI最高达到8.7%,而PPI最高达到10.06%。
我认为,人民币升值而引发的热钱流入,是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的间接因素之一。

3. 为什么美国大量印钞而没有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中国多印了些钞票就引起物价上扬?

答:
    这个问题我们从两国的国情分析入手。
    先说美国,有以下原因导致其并没有出现严重通胀:
      1.美国在911之后一直采取低息政策,以提振国内经济。所以其国内利率很低,造成任何资金都有从美国出逃以在国外获取更高利润的动机。假定美国资金的利率是1%,中国的利率是2%,别的不说,只要这些资金存在中国银行就会产生1倍的利润。所以,就拿美国的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来说,发行那么多的纸币,最后还能留在美国国内就没有那么多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转到国外,比如中国。
      2.美国的金融市场之发达是中国很长时间都无法追赶的,其金融产品创新的眼花缭乱是世界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因此美国多余的钱有很好的出路,即有非常多的投资渠道。在此要分清两个概念,一是流动性过剩,二是通胀。多发行货币并不直接导致通胀,而是直接导致了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过剩会加大通胀的压力。当投资渠道不足或者消费能力不足的时候,即有钱花不出去的时候多余的流动性就会产生通胀,但是由于投资渠道很多,美国多余的流动性带来的通胀压力相比于中国将更小。
    再说中国,中国一旦加发货币将很容易导致通胀。
      1.中美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中,那么中国的产品就兑换到了美国人手中的美元。然而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抵御国际游资恶意冲击的风险,中国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结售汇制度。即对外出口企业收入的美元必须兑换给中央银行,这样中央银行在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其售出国内政府债券的余地是有限的,所以必然要增加央行债务以平衡收支,解决方法是发型人民币或者发行央行票据,央行票据的发行有诸多限制,所以大体上还是在不断地增加发行人民币。所以,在长期贸易顺差下增发货币是无奈之举,中国的流动性已经“相当过剩”,即已经有相当大的通胀压力,再在此基础上增发货币通胀将是必然结果。
      2.中国金融市场非常不完善,中小企业贷款困难,金融创新在中国相当有限,投资渠道很少。普通民众无非就是股票,房地产等,基金都是近几年才慢慢起来,但是发展也很不规范,期货市场的品种也非常有限。这样国民手中的钱出不去,一旦流动性过剩就将通胀。
      3.还是由于贸易顺差,依照贸易理论国际社会普遍对人民币看涨,国际游资早已进驻,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本已过剩的流动性。
    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天天新闻里面提到的“调结构”的问题,就是将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内需支撑的经济。但是想做到这一点任务非常重。最突出的问题是收入分配,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关于货币的定义,其边际效用是不变的,但是在福利经济学理论中普遍承认社会分配更加公平的时候将提升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就可以更多的支撑国内产业,从而减少对外依赖。但是调整收入分配是最难的任务之一。很多宠物狗咬人就是因为护食,人也一样,个人的蛋糕是不能轻易动的,不慢慢来的话要暴动,将造成更大的社会损失。还有就是科技创新的问题。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禀赋,按照标准国际贸易理论,禀赋的改变将让一国的贸易类型从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才能更好地提升国民收入从而让国民能够支撑国内产业,日本和韩国的发展路径就是榜样。而要达到这一点又要办好教育,还要能留住人才,总之问题非常之多,不是一时半会儿可以解决的。
    所以政府不是没能人,能人也需要时间。

为什么美国大量印钞而没有引起国内的通货膨胀?而中国多印了些钞票就引起物价上扬?

4.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2007年1-9月,我国CPI数据逐月上升,已连续超出央行设定的3%这一通货膨胀警戒线。2007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止全面通货膨胀作为宏观经济调控重要目标,可见2007年前9个月的通胀预示着发生全面通胀的可能性。2008年1月,CPI较去年同期上涨7.1%,4月份达到8.4%,创11年新高。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已发生了较严重的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
(一)需求拉动
当国外出现通货膨胀、价格上涨时,一方面国内商品相比国外商品显得更加便宜,由此造成该国对外贸易出口需求;另一方面又会减少本国居民对国外进口商品的消费,而转为增加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一增一减,最终引起国内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而供给在短期内具有黏性,难以及时扩大,导致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最终引起整个物价上升,这就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也就是凯恩斯学派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二)国外输入
1.粮食进口因素
对于粮食而言,受产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粮食库存下降,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9月份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今,导致我国在进口粮食上的成本日益上升;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了与粮食有关的食品价格走高,并通过饲料的传导作用推动肉类和奶类等食品价格上扬。根据“一物一价”原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会构成国内物价水平的一部分,从而造成“通胀”进口的现象。
2.石油因素
目前由于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石油需求增加以及其它因素导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日益攀升。对于石油我国在国际市场上还缺乏发言权,对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只能被动接受。而我国是石油进口国,全年进口石油量相当庞大。石油价格的上涨最终引起整个社会价格总水平的上升。
(三)外贸顺差
我国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导致外汇供给持续增加以及我国现在实行的是强制性结汇、限制性售汇的外汇管理制度。出口企业的全部外汇收入必须结售给外汇银行。银行为保持头寸,手中若有盈余,就必须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在浮动汇率制下若没有外增的外汇需求,必然导致外币汇率的持续下跌,本币持续升值。而我国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被迫大量持续买进外汇,形成虚增的外汇需求。强行使汇率稳定在几年来的大致不变水平。在央行被迫大量买进外汇的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这些基础货币再乘以货币乘数,最终导致货币供应量就急剧增加,使社会总需求增加。
(四)生产要素成本
我国在过去对各种生产要素都没有市场化,价格在行政指导下被人为压低,没有传递到通胀中,构成隐性压力。要素价格改革和公用事业改革后,各种资源价格开始上升,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些都使得成本向最终产品价格传递,造成现实的物价上涨压力。例如,随着劳动者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的展开,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加之由于土地供应量减少等政策和市场原因,近三年土地价格出现爆发式增长,加剧了成本压力。
(五)宏观经济政策
由于最近几年我国长期实行以刺激总需求为中心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下调存贷款利率,从而使得过多的资金流入企业,促使企业投资规模不断增长,导致市场流动性增加和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张,从而货币供应量增加。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影响
对于通货膨胀的危害,凯恩斯曾指出,再没有什么比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来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更容易的事情了。通货膨胀具有明显“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不同社会群体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不同,他们在通货膨胀中遭受的福利损失不同,城镇低收入家庭是通货膨胀的最大受害者。造成这部分群体的焦虑感,增加了他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另外,社会群体经济地位不同,定价与议价能力不同,他们在通货膨胀过程中获得的涨价收益不同。在客观上其虽然具有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但农民从粮价上涨中所获得的收益是相当有限的。而房地产部门由于是垄断性部门,他们却有可能在通货膨胀中带来及大收益,由此造成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平。
(一)不利于债权人
在我国当发生了通货膨胀之后,由于债务契约无法及时更改,从而就使实际利息率下降,导致债权人受损。我国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情况下,存款实际是负利率,存款人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给自己带来的损失会促使他们提取在银行的储蓄。
(二)不利于工人
一般情况下工资的多少事先都有合同的约定,工资的增长率难以迅速地根据通货膨胀率来做出及时调整,因而即使在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增长的情况下,都会使实际工资下降,由此损害了工人的利益。
(三)不利于公众
通货膨胀发生后,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有许多人进入了更高的纳税等级,这样就使得政府的税收增加。但公众纳税数额虽然增加了,则相对物价上升,实际收入却减少了。
(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众多不利影响会导致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产生财富的重新分配,使得富者越富、穷者越穷,加剧了我国本来就很严重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导致社会阶层的对立和冲突,滋生对政府的不信任感,带来社会的不稳定。
三、治理对策
(一)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
灵活的货币政策,即有松有紧。根据经济运行实际,充分利用货币政策,努力提高货币购买力,减轻货币膨胀的压力。其目的在于影响总需求,并促使总需求更接近于维持充分就业和物价比较稳定所需求的水平,在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利率、发行特别国债、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中央银行除了可以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卖出有价证券、提高再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适应地约束基础货币,控制货币供应量。
(二)财政政策
通过开征不动产税、遗产税等特殊税种,直接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通过累进税率可以对分配进行再次调节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提高税收来限制这些行业的盲目扩张,通过转移支付,直接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以缓解物价上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三)理顺外汇和汇率政策
允许银行间外汇交易,让外汇市场分流人民币资金,建立外汇储备基金,开展外汇资产交易。在现行政府债券有限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外汇回购协议来实现外汇所有权在规定时间那转给指定的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储备减少,商业银行则将这些外汇在外汇市场上作掉期交易,以免汇率波动带来的危险。这样作的好处是,央行一方面没有动用外汇占款就调控了外汇供求。此外,通过回购协议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继续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四)加快国内粮食生产和供应
为了加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各相关部门应直接加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实施有效稳定的农资价格管理、减免各种农业税等,并把这些措施落实到政策层面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加重。要加强防汛抗旱和农作物田间管理,在做好夏粮秋粮的收购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粮源组织和调运,确保市场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防止物价上涨由局部上升到全部。
(五)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和通胀的预期
防止通胀从结构型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现阶段通货膨胀主要由粮食等因素引起,属于局部性通货膨胀,但是如果民众形成通货膨胀预期,则民众会把潜在的未来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可能转变为全面的通货膨胀。

5. 关于通货膨胀 请知道的给讲讲 为什么说如果中国不应对通货膨胀,不加息,那么全球的通货膨胀都会流入中国

一:国内因素
1:我们的出口产品的结构,主要以轻工,和附加值很低的低端产品为主。所以汇率的稳定对我们很重要。
2:我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外汇,且外汇储备相对单一,美元为主(尽管IMF已经将中国的份额提高)外汇储备的增加,势必导致人民币的升值,而以我们的外贸产品结构,一旦人民币大幅升值,我国的出口业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我们的汇率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央行不得不增发大量货币。来对冲外汇储备。(以上是货币供给方面引起的)
3:我国从08年就实施扩大内需的金融危机应对政策,4万亿的投入方向,大部分用于城市的改扩建工程,导致耕地挤占,农产品的产量势必要受到影响,而很多农产品是作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原料的,而且例如蔬菜,粮食,蛋禽,肉类这一类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很小,就是他就是涨到每1000万一斤,你也得吃,你没得选。这样很多产品的成本就涨上去了。(成本推动的上涨)接着是劳务工资水平的上涨,进一步推动价格上涨。
4:改革开放30年,沿海经济迅速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而作为私人资本是不能涉及或进入一些利润相对较高的自然垄断行业的如:移动通讯,国防工业,电力行业。这些国内游资无处寻利。所以从09年就开始了农副产品的囤积抬价如:糖高宗,蒜你狠等。
二:国外因素:
1:人民币比值稳定,中国经济形势大好,所以人民币就会看涨,很多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增加,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升值,联系去前面说的我们的汇率机制,我们的货币到底增发了多少是不得而知的。
2:从08年以来,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不断的是增发美元,使得美元不断贬值,而我们为了维持相对稳定的汇率就不得不继续印钱了。
3:很多产品我们是没有定价权的,例如大豆,价格是被四大粮商控制的(前段时间的食用油厂家DB的事情不是危言耸听)铁矿石就更别说了,所以价格上涨就是人家说了算。
对策:
这个我只能谈一下个人观点,对于大量的外汇储备,国家是成立了一些投资公司处理的,不过效果很差,例如:中投在房利美和房地美的证券不知道亏了多少,还有中铁在非洲的项目好像亏了几百亿。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国家实施外汇补贴,如: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项目,中石油的海外能源资源企业的并购。可以贴补外汇。
对于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等政策,可以换成外汇激励,就是把原来的退税直接折成外汇给企业,郎咸平教授说的藏汇于民大概是这个意思。
对内的话,紧缩银根,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上面的对策都是暂时性的,不解决根本问题,从长期来看,不妨可以把增发的货币放在一个池子里(类似于周小川行长对国际游资的处理方法)把增发的货币用到一些短期不能明显影响实体经济的领域,例如教育,可以想办法让港大,耶鲁等名校到中国开办新式大学,与国内的腐败教育形成有效竞争。有那么多钱,短时间搞几个名牌应该没问题。为以后的发展打打基础。
  力促技术革新,把钱花在刀刃上。切实的让国内的企业学会并应用国外的先进的管理技术,加强我们自主技术的研究(高铁项目,我们要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给那些技术出口国)。 
    农业保障,世界性的粮食危机不可以不深思熟虑,中国的人口庞大,一旦发生真正的粮荒,没有一个国家能救我们,我们十几亿人,就是愿意用黄金去买人家也不一定就卖给你,必须正视现在的拆改扩的过程中基本耕地的保障。这是所有产业发展的前提。 

加息主要是控制流动性,呵呵。保持市场的产出与货币的流通在合适的比例上。当然通过利率的杠杆效应还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关于通货膨胀 请知道的给讲讲 为什么说如果中国不应对通货膨胀,不加息,那么全球的通货膨胀都会流入中国

6. 为什么美联储加息会导致其他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出现高的通货膨胀,比如阿根庭

美联储加息,美元的资本价值就会提高,就是说你原来一千元的人民币存中国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不及将这一千元兑换成美元之后再存美国银行获得的收益高,这样国际游资就会争先恐后的将手头的、放在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兑换成美元,这样一来新兴市场国家的海外投资就会骤降,这些国家的经济必然会受到打击,这些国家的货币也自然会贬值。

7.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趋势

众所周知,衡量通货膨胀率的物价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物价指数(PPI)、GDP平减指数。通常我们把消费物价指数(CPI)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因为这一指标和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由于受雪灾、“翘尾”等因素的影响,2月份CPI再创新高纯属预料之中,然而增幅却超出我们的预测。预计未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十分巨大,不容乐观!

继2008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创出1997年以来的月度新高达到7.1%后,2月份CPI再创新高达到8.7%。从CPI的八大类别构成中来看,食品价格上涨23.3%,居住类价格上涨6.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3.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2.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1%,而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继续下跌,仍然延续这“五涨三落”的格局。显而易见,2月份CPI的高企,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所致,其对CPI上涨贡献度约为90%左右。而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则主要是雪灾以及春节等因素所引起的。比起,春节所导致的错月效应,雪灾的影响将会更长一些。我国21个省(区、市、兵团)都遭遇了50年罕见的雪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77亿亩,绝收2530万亩,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今年的粮食收成面临巨大的考验。由此,也可以看出,今年CPI难以大幅回落。

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范围来看,生物能源的发展以及作为工业企业的原材料,使得农产品价格仍将维持稳步上涨的趋势。根据国家粮油中心数据,07 年我国玉米年度总消费量预计达到1.430 亿吨,工业消费预计达到3100 万吨,占比达21.7%,较上年度提高350 万吨;07 年国内豆油年度总消费量达到930 万吨,工业及其他消费预计达到80 万吨,占比8.6%。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于国内输入性的价格上涨压力也较大;根据农业部07 年12 月份的数据,美国玉米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玉米到港价高出700 多元/吨;12 月份美国墨西哥湾,硬红冬麦到岸税后价比同期国内优质麦运到销区的批发价每吨高2000 多元;据测算,12月下旬,山东地区进口大豆税后价比当地国产大豆采购价每吨高300 元左右。国内外的价差对于国内价格的推动压力很大。

此外,从国际供求关系看,世界谷物储备减少,全球粮食市场供给趋紧支持价格趋势性上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月13日发布报告预计,世界谷物储备将降至近20年来最低水平,全球粮食市场供应趋紧、价格高企的局势短期内难以缓解;生物燃料生产在近一段时期“吃掉”近1亿吨谷物,成为谷物市场重要消费源之一。其中,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玉米约为9500万吨,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2%左右。
综合来看,农产品生物能源方面应用、雪灾、及PPI上涨压力等各种因素的推动下,未来我国的通胀压力仍然十分艰巨。

 

 

房地产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输入型通胀压力、以及基础货币过度投放等因素是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笔者分析认为,目前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房地产价格上涨

虽然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流动性过剩,但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在我国的本轮通货膨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导致我国本轮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

首先,我们分析我国开始于2006年的这轮通货膨胀,一个不可忽视的背景就是全国各大城市的房价涨幅惊人。(如下图1)2007年我国各大城市房价涨幅:



我们看到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以深圳为首的全国各大城市房价的涨幅均超过了100%。我们知道,房价是构成商品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房价的上涨直接导致房租的增加,而商家是以获得利润为前提,这必然促使商家将房租的成本通过商品价格的上涨转嫁给最终的消费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就促进了通货膨胀的产生。

其次,我国房地产税费“多如牛毛”(如下表1)。



在房地产的价格构成中,建筑成本占30%-40%,地价、税费及开发商利润占到60%至65%左右。如果按目前开发商平均利润率、地价15%-20%测算,那么剔除这部分后,房价构成中各种税负比重达到了40%左右。居民的生活成本提高了,自然要求提升工资,在和谐社会的氛围下,工资上涨趋势不可逆转。 

再者,在我国当前负利率的情况下,富人们急需为自己的资金找到保值增值的途径,房地产强大的保值增值功能加速了其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会进一步促进房价的上涨。并且在通胀持续的情况下,房租的上涨不会停止。可以看出,房地产的投资价值是国家宏观调控所无法改变的。

总之,房地产是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之间的主要传导渠道,其价格的上涨首先带动了钢材水泥产能的扩张,城市的扩大也使的交通更加繁忙,使得更多的家庭选择购买私家车,从而加大了对煤炭、铁矿石、石油等资源品的消耗,而我国目前国内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资源品的消耗,所以资源品对外依存度的上升又给国内带来很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知,通货膨胀是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保持低失业率的代价与成本。 
我国现今肉类等食品价格的上涨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下降,较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本来就已很低的工资难以维持工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迫于生活的压力,提高工资的呼声会越来越高。而政府一方面通过行政手段控制物价的上升,另一方面不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来试图平抑物价。众所周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开放竞争的。但是现在已经有了最低工资的管制。就是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规定了员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从经济学上来讲,一种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引起或刺激其他经济问题的产生,必然要牺牲其他宏观经济目标来为这种政策的后果买单,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此则意味着,最低工资制、新《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措施,保障了社会普通居民的利益,特别是下层人们的利益,这又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最终将走入“工资――物价螺旋”,通货膨胀将更加严重。

总的来看,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带来的只能对宏观经济的一个部分或几个部分产生作用,而在政策的执行中要以其他经济目标为代价,这也验证了阿罗不可能定理,即公共选择的规则不可能实现以个人为基础的公共利益。阿罗认为,如果能够利用市场规则,就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市场选择的规则,而公共选择的规则应该尽可能地少用。因此,尽可能地使人类事物沿着市场机制去运行,为市场机制创造条件,就成了首要的选择。由此可见,我们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干预,以及宏观政策的出台确实保证了充分的就业,但同样也在一定意义上将整个社会带进了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里。我们认为,政府应该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当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已经实现时,着手考虑采取措施解决目前国内的通货膨胀。

三、输入型通胀压力的推动

输入型的通胀,主要指由于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推动了国内生产产品价格上涨,最终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所形成的通货膨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我国对进口原材料的依存度逐年提高(如下图2)。其中对大宗资源型商品的依存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预计0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47%,铁矿石对外依存度将达57%。对于原油价格而言,长期来看,价格将不断上涨。前期铁矿石谈判已经尘埃落定,08年铁矿石价格上涨65%-71.5%。对于这些工业生产所必须原材料,我国政府和企业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因为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决定权在国外,国内宏观调控部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力很弱。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到中下游的产品,进而引发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趋势

8. 为什么固定汇率制度容易引起国外通货膨胀输入本国?

  因为价格一律是商品交换的普遍规律 , 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时 , 该国货币对内贬值而由于实行固定汇率制度不能及时调整汇率 ,必然因国内物价上涨引起其他国家向该国大量出口 , 导致出口国出现贸易顺差 , 这样出口国货币供给量因外汇收入增加而增加。出口国一方面商品供应减少, 另一方面货币供给增加 , 极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固定汇率制度是货币当局把本国国币兑换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固定,并把两国货币比价的波动幅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固定汇率制度可以分为1880-1914年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和1944-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两个阶段。
  与浮动汇率比较,固定汇率为国际贸易与投资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环境,降低了汇率的风险,便于进出口成本核算,以及国际投资项目的利润评估,从而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某些西方国家的对外经济扩张与资本输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外汇市场动荡时期,固定汇率制度也易于招致国际游资的冲击,引起国际外汇制度的动荡与混乱。
  当一国国际收支恶化,国际游资突然从该国转移,换去外国货币时,该国为了维持汇率的界限,不得不拿出黄金外汇储备在市场供应,从而引起黄金的大量流失和外汇储备的急剧减少。如果黄金储备急剧流失后仍不能平抑汇价,该国最后有可能采取法定贬值的措施,从而使整个汇率制的与资本体系的极度混乱与动荡。经过一定时间以后,外汇市场与各国的货币制度才能恢复相对平静。在未恢复相对平静以前的一段时间内,进出口贸易商对接单订货常抱观念态度,从而使国际贸易的交往在某种程序上出现终止停顿的现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