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2024-05-09 16:00

1. 何氏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承,先,惟,绍,志。家,道,定,辉,光。濡,西,瞻,望,族,源,远,则,流,长。
何氏家谱介绍
修牒
何姓人视谱牒如生命,一向重视纂修家乘谱牒。我国最早的谱牒是记载黄帝以来至春秋时期谱侯大夫的姓氏、世系以及都邑的《世本》。接下来有《帝王谱》,《志氏姓》等较早的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士族统治的时代,注重门第尊卑,强调血缘关系。官必有谱状,家必有世系,出者徵簿状以查官次,处者则考世系以辨本支。官方有专门管理谱状的谱局。上行下效,广修家乘谱牒一时蔚然成风,历隋唐以至宋代,以纲常名教为内容的儒学的倡导与发展,与之俱来的是修撰家乘谱牒的昌盛和高涨,并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一直沿袭延续下来。
我国历史上的谱牒文献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由于时代表达,管理不善,自然灾害,匪祸战火的毁坏,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古代谱牒已经不多了。
何姓的家乘谱牒流传至今最早的也是汉代的《何氏家传》以及《庐江七贤传》,却也只是书目卷数而已。
宋代以后,宗族家庭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修谱、续谱,合谱高潮一浪推过一浪,加之印刷技术、造纸技术的进步,撰修族谱在寻常百姓中已不少见。尤其是明清直到民国,越来越多的族谱被保留下来。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何姓族谱规模最大,体例相对完备的要数20世纪20年代修撰的《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了。其中记载了全国11个省市,152支何氏宗系的谱牒世系及相关内容。上海图书馆藏有135种何氏族谱。国家图书馆以及四川、河南、陕西的有关部门及个人也都收藏了不少何姓的谱牒文献。
家乘谱牒是一个姓族根之所系、情之所系,无数的族中先贤,在族谱文献里可以生动形象地鲜活起来,他们可以先知生者来者自己族姓的来龙去脉,过去现在和未来。像所有的姓族一样,何姓族人也无不把修撰家乘谱牒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无不把家谱文献看得比生命还都重要。
魏晋以来特别是宋明以后,何姓人特别关注族谱的修撰工作,续族谱明世系往往成为几代人薪火相传的事业。
寻根敬祖,修撰谱牒又往往成为何姓人生命纫性,人生动力之所在。早在明清时代飘泊海外的何姓先人就不惧路途的遥远艰险,回到故乡抄写族谱,捧回祖先神位,设坛奉礼,以厝置他的漂荡无依的心灵。
因此,何姓人对待族谱的心态表现是极强的内向性和保守性,他们的族谱,一般情况是不向外人宣示的。

何氏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2. 何氏字辈排列表

湖南楚南何氏字辈:“元自周廷运亨同家国光利开盛世彦贞祖发源长典学能崇德谟嘉可致祥训常殷鲤对诰定锡龙章。”
湖南资兴何氏字辈:“汝忠佐圣明英豪起万基志邦景如道茂俊均渊希正兴文学效见贤即思齐光前由丕显裕后在善贻本支开百世永远庆昌其泽深兼德厚奕冀同被之福长乘昭代蕃衍定可期”。
湖南浏阳何氏字辈:“世德承祖,家传继宗,光明正大,贤达宜从”。
河南扶沟何氏字辈:“国泰肇鸿景祖训守若经作善传继世荷元锡其龄”;十修族谱时后续了四十个字:“佳杰孟祯孝奉容贵姬松方春功德素邑耀安莒宗鲁恩文峻檄群江忠良英登夏吉贯赋信川孔敬蒙”。

扩展资料:
何氏人口分布:
明朝时期,何姓大约有10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1%强,为明朝第十六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何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
何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和浙江二省,大约占何姓总人口的34.6%,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广东、四川,这四省的何姓又集中了34%。
宋元明600余年,何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何姓人口主要向两广和湖南地区流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川湘两大块何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由西部转向东南部。

3. 何氏家谱

何 

3162【全国】何氏统宗谱□□卷 
   清康熙刻本 
   安徽徽州地区博 
3163【全国】庐江何氏家乘不分卷 
   (清)何彤翰等修 
   清光绪四年(1878)庐江堂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注:该族散居湖北通城、浙江平湖等地。 
3164【全国】何氏家乘十二卷 
   (清)何易学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三高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注:该族散居安徽、江苏、湖南等地。 
3165【全国】庐江郦何氏大同宗谱二十六卷 
   (民国)何毓琪 何则林等总纂 
   民国十年(1921)安徽省文华印书馆铅印本 
   北图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上海 
   图 天一阁 安徽图 安徽安庆市图 
   日本 美国 
   注:散居安徽、江苏、江西、河南、福建、湖北、 
   湖南、陕西、广东、广西等地。 
3166【河北青县】何氏族谱□□卷 
   (清)何耀光等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3167【河北正定】何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何文龙续修 
   民国二十年(1931)铅印本 八册 
   河北石家庄市图 
3168【山西灵石】何氏族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思忠等编修 
   清道光十四年(1834)序刻本 六册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日本 美国 
   注:清乾隆三十五年始修。 
3169【上海青浦】何氏家谱一卷 
   (清)王芑孙辑 
   清刻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 
3170【上海青浦】竿山何氏族谱不分卷 
   (清)何廷璋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铅印本 四册 
   吉林大学 上海市文管 
3i71【江苏】宿迁何氏族谱□□卷 
   民国十六年(1927)手写本 
   江苏宿迁县图 
3172【江西靖江】黄桥迁靖何氏族谱十四卷 
   (民国)姚龙光撰 
   民国十五年(1926)木刻本 
   江苏靖江县影剧公司 
   注:谱首修於明初。 
3173【江苏江都】何氏族谱四卷 
   (民国)张旭东三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4)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郭村镇东进村五一队 
   注:谱创修於清乾隆间何南溪。 
3174【江苏】秦兴何氏家乘十四卷首一卷 
   (清)何檀重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刻本 十二册 
   吉林大学 
3175【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二卷 
   (清)何佳琛 何佳琪等纂辑 
   清道光十六年(1836)无远堂刊本 
   日本 美国 
   注:一名《京江何氏支谱》。 
3176【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志庆等纂 
   清光绪十三年(1887)无达堂木活字本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何森始修於明万历五年。 
3177【江苏镇江】京江何氏家乘十四卷 
   (民国)何恩浩纂修 
   民国十一年(1922)无违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河北大学 江苏镇江市图(存十三 
   卷) 美国 
3178【江苏】丹阳何氏重修家乘二十卷 
   (清)何宝箴编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十二册 
   上图 
3179【江苏常州】晋陵何氏家乘八卷 
   (清)何晋升纂修 
   清道光五年(1825)尚仪堂钞本 六册 
   吉林大学 
3180【江苏常州】何氏家乘十二卷 
   (清)何雍若 何寿安等续修 
   清光绪元年(1875)三高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3181【江苏常州】何氏宗谱二十二卷 
   (清)何善培修 
   清光绪三年(1877)永富堂木刻本 二十二册 
   河北大学 
3182【江苏常州】何氏家乘十三卷 
   (清)何国璋重修 
   清宣统元年(1909)思敬堂活字本 十四册 
   吉林大学 
3183【江西常州】晋陵何墅何氏家乘三十二卷 
   (民国)何廷望等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刻本 三十二册 
   河北大学 
3184【江苏常州】毘陵何氏家乘八卷 
   (民国)何殿瑾 何留成主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8) 
3185【江苏无锡】何氏家乘四卷 
   (清)何保初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四册 
   日本 
3186【浙江杭州】灵山河氏九修族谱一卷 
   (清)刘育等纂 
   清道光五年(1825)木刻本 
   江西档 
3187【浙江杭州】巴山何氏十一修族谱一卷 
   (清)李其光等撰 
   清光绪末年木活宇本 一册 
   江西档 
   注:记事至光绪二十三年。 
3188【浙江富阳】富春横槎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兆履修 何上宪 何兰台纂 
   清同治九年(1870)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卷1一一7) 
3189【浙江富阳】宁善何氏宗谱二卷 
   (清)应步云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永庆堂活字本 二册 
   历史所 
3190【浙江】萧山何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何源重修 
   清乾隆十六年(1749)刻本 四册 
   人民大学 
3191【浙江】萧山河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何永介等增修 
   清嘉庆十九年(1814)世恩堂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3192【浙江】萧山芹沂何氏宗谱十五卷首一卷 
   (清)何鲲 何培等重修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世恩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3193【浙江】萧山芹沂何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光绪十九年(1893)世恩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3194【浙江桐庐】桐江高畈义门何氏宗谱六卷 
   (民国)何万钟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桐庐县档 
   注:何德正、何德明首修於明万历二十三年。此 
   谱为十七修。 
3195【浙江馀姚】姚江何氏草宗谱不分卷 
   手写本 一册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3196【浙江鄞县】何氏宗谱二卷 
   清光绪二十年(1894)木刻本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残) 
3197【浙江奉化】泉溪何氏宗谱六卷 
   民国十四年(1925)手写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3198【浙江嘉兴】何氏支谱不分卷 
   (清)何廷模等辑 
   清嘉庆至道光间刻本 一册 
   浙江嘉兴市图 
   注:又名《何氏宗谱》。 
3199【浙江嘉兴】何氏家谱不分卷 
   (清)何曾禧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刊本 一册 
   科图 美国 
3200【浙江安吉】何氏宗谱五卷 
   木活字本 
   浙江馀姚县文管 
3201【浙江绍兴】续修家山何氏车门里宗谱一卷 
   (清)方以浩纂辑 
   清雍正八年(1730)福庐堂木活字本 一册 
   历史所 
3202【浙江绍兴】山阴峡山何氏宗谱二十二卷首一 
   卷附世系略一卷 
   (清)何经文重修 何煟补 
   清乾隆十五年(1750)序刊本 二十二册 
   日本 美国 
3203【浙江绍兴】崃山何氏三修续谱四卷首二卷 
   (清)何士祁 何十基纂修 何凤仪抄录 
   清光绪九年(1883)手写本 四册 
   历史所 
3204【浙江绍兴】峡山何氏六房谱十四卷 
   (清)何士基纂修 
   清咸丰元年(1851)刊本 四册 
   吉林大学 
3205【浙江绍兴】会稽何家 何氏宗谱不分卷 
   (清)何宽纂辑 
   钞本 一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四年,此为据乾隆续修 
   本所抄。仅有世系。 
3206【浙江绍兴】山阴何氏私乘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浙江图 
3207【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二卷 
   (清)何旺等续修 
   清嘉庆二年(1797)福庆堂刊本 二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雍正八年,此为三修。 
3208【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胜茂等重编 
   清光绪间木活字本 三册 
   四川图 
3209【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何荣烈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三(1907)缵绪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3210【浙江诸暨】暨阳家山何氏宗谱四卷 
   (民国)何顺富修 
   民国二年(1913)木刻本 四册 
   河北大学 
3211【浙江诸暨】暨阳西何何氏宗谱十八卷 
   (清)何学均等重修 
   清光绪二年(1876)仁义堂活字本 
   北图 吉林大学 
32l2【浙江诸暨】暨阳西何何氏宗谱十八卷 
   (清)何学安 何学均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刻本 十八册 
   北图 河北大学 
3213【浙江诸暨】暨阳金岭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鹤皋等修 
   清光绪六年(1880)清源堂活字本 八册 
   北图 
3214【浙江诸暨】金陵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成定修 
   清宣统三年(1911)清源堂刊本 八册 
   科图 
3215【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真海 何祯贤等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麟趾堂刊本 四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雍正九年。 
3216【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八卷 
   (民国)何长定 何章照等续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麟趾堂刊本 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雍正九年。 
3217【浙江诸暨】暨阳佳山何氏宗谱十卷 
   (民国)何锡龄纂修 
   民国二十年(1931)缵绪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3218【浙江诸暨】暨阳和 何氏宗谱□□卷 
   (民国)何志翰修 何梦蛟纂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卷1、2) 
3219【浙江上虞】崧里何氏宗谱八卷 
   (清)何洵 何简等纂修 
   清乾隆十九年(1754)钞本 三册 
   浙江图 
3220【浙江上虞】崧里何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何溪纂修 何允升主修 
   清道光三年(1823)庆远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3221【浙江上虞】崧镇何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何立道 何其良修 
   民国十年(1921)庐远堂木刻本 十二册 
   北图(二部)历史所 北京大学 南开 
   大学 河北大学 
3222【浙江新昌】何氏宗谱十卷 
   民国四年(1915)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1、2、4一7、9、10) 
3223【浙江】兰溪莲湖何氏宗谱 
   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厚仁乡(共四部,一部完整、三部残) 
3224【浙江】兰溪何氏宗谱七卷 
   民国三十年(194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甘溪乡清圹 
3225【浙江兰溪】何氏宗谱十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 
3226【浙江兰溪】何氏宗谱六卷 
   清光绪二十二年(190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钱材乡(缺卷5、6) 
3227【浙江兰溪】芦江何氏宗谱一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官圹乡(缺三册) 
3228【浙江兰溪】何氏宗谱三卷 
   (民国)何福良重修 
   民国八年(191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黄店乡范宅 
3229【浙江永康】双泉何氏特祠宗谱□□卷 
   (民国)吴从周写本曲 陈松龈校正 
   民国十一年(1922)永邑徐正心堂木活字本 
   浙江衢州市文管(存卷2、5) 
3230【浙江东阳】庐江郡何氏桓松宗谱八卷 
   民国十五年村(1926)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古光乡(存卷1、8) 
   注:始修於清康熙十一年。 
3231【浙江】东阳何氏第三十三次修谱纪念刊不分 
   卷 
   (民国)何绍韩编 
   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影印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3232【浙江】义乌西金何氏宗谱二卷 
   (民国)何道潮总理 
   民国十一年(1922)活字本 二册 
   北图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注:何永照始修於清乾隆五十六年。 
3233【浙江常山】縤溪何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清)何士鼎 何士谦等纂 
   清光绪十二年(1886)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何家乡何家村 
   注:何宋文、何宋秀首修於宋德佑二年。 
3234【浙江临海】何氏宗谱一卷 
   (清)何其绕修 郭性 续修 
   清道光三年(1823)修 道光十七年(1837) 
   续修 写本 
   浙江临海县博 
   注:问有何氏後人墨字添注後生人物,纪年至清 
   光绪二十年。 
3235【浙江临海】台洲栅浦郡城何氏宗谱□□卷 
   (清)何奏箎纂 
   稿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一册) 
   清宣统二年(1910)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首及艺文等四册) 
   注:何宽创修於明万历间。 
3236【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 
   (清)何维楷 何维栋纂辑 
   清同治十二年(1873)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注:散居凤阳、定远、怀远等地。 
3237【安徽】淮南何氏宗谱二卷 
   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 二册 
   河北大学(二部) 
   注:散居凤阳、定远、怀远等地。 
3238【安徽无为】何氏宗谱四卷 
   (清)何 编纂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刻本 四册 
   安徽博 
3239【安徽庐江】何氏宗谱□□卷 
   (清)何秀倬续修 
   清同治六年(1867)钞本 四册 
   科图

何氏家谱

4. 何氏家谱

何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分布地区不同字辈也不同。同一省的也不尽相同。按你说的老家是山东。但是山东的何姓字辈没有符合你说的你爷爷和太爷这样的承接顺序。
山 东   
山 东:何其。何忠。何常 何宝
山东临沂:守登昌
山东临沂册山:(元)太,凤,秀,新(感谢 何新国 提供)(源于山西洪桐喜鹊窝)
山东莒县:传家延庆长
山东日照莒县:燕、发、敬、茂/振、兆/召\正、乃
山 东:寿世德
山东莒州:光、成、公
山东东平:维庆树敬
山东:承、、、、、、思、锡、洪(正)、恩(丘/秋)、世
山东滕州:岱,永,克,志
山东济南历城:大、有、振、凤、光、明、贞、青、元、 连盛、英、殿、永、洪、福、继、世、兴、文、宪、培、嘉、玉、寿、延长、春、登 
山东青岛:井 秀 
山东汶上县石楼村: 维庆树敬西,源于山西洪桐喜鹊窝 。

反倒辽宁地区的何姓字辈与你说的有点相符
辽 宁 
辽宁葫芦岛:万凤守玉树,清泉瑞久长 
辽宁海城:慧经武伟(源于广西林海)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5. 寻找何氏家谱?

何姓的一支
黄帝为一世(最前面的数是代数,"-"后的数是兄弟的次序)
62韩厘王咎,23年卒,B295-273
63-1韩桓惠王,34年卒,B272-239
64韩王安,9年秦虏王安,韩亡,B238-231,子孙居江淮间读韩为”HE”
63-2韩瑊祖,秦灭韩,携妣姜氏隐居庐江府,葬东乡
何姓始→
64-2何适
64-3何过
64-1何通,兄弟合垦千亩
65-3何齐
65-1何采
65-2何亮
66-2何叔森
66-3何叔尧
66-1何叔玉,汉吴刘濞时,迁居湖南 徙桂汉郡(桂阳)
67-1何惧
67-2何怀
68-2何绍韩
68-3何绍献
68-1何绍姬,妻芊氏,迁祯阳(英德)大庆坊
69-2何筹锡字禹祥
69-3何筹鉴字禹
69-1何筹钟字禹祯
70何丹字伯张,汉成帝鸿嘉(B20)举茂才政政官,中散大夫
71-2何统71-3何结71-4何弦
71-1何犹
72-2何云
72-1何岳
73-2何显
73-1何禺字维为,妻邓氏,东汉荆州主部,徙阳山
74-2何勖
74-1何旦
75-2何准
75-1何睢
76-2何珙
76-3何珰
76-1何瑷
77-1何观
77-2何靓
78何苗
79何载
80-2何鲟
80-3何鳟
80-4何鲸
80-1何鲂字时美,南雄法曹
81何天民
82-2何景嘉
82-3何景哲
82-1何景道
83何原忠,妻刘氏
84-2何长锁
84-3何长琦
84-4何长瑞
84-1何长瑜字伯润,南朝宋增城县令
85何三就
86-2何邮
86-1何郭
87何朝臣
88-2何承先
88-1何承本
89何牧字养民,妻吴氏
90-2何信
90-3何偕
90-4何修
90-1何亨
91-2何光昭
91-3何光颜
91-1何光述字传甫
92何梦寿
93-2何何谋
93-1何言字子宣,650唐高宗云浮镇将
94-2何攸,守云浮
94-1何徽(661-?)字子宏,又名泰一郎,妻杨\黄\姚氏,镇守云浮,迁宁化(福建武平)\梅州\徙增城旧居
95-1何昌期
95-2何昌佑字伯吉,妻容氏
96-1何鸣瑁,妻李氏
97何如兰
96-2何鸣环,妻莫氏
97何如惠
96-3何鸣晋,妻聂氏
97何如瑞
96-4何鸣玑,妻王氏
97何如珠
96-5何鸣璇妻张氏
97何如清
95-3何昌熙字伯治,妻李氏
96何鸣臻,妻黄氏
97-1何二郎
97-2何四郎
97-3何五郎
97-4何六郎
97-5何八郎
97何仙姑
95-1昌期字伯泰,号朝阳,妻侯氏(英州人),755安禄山之乱,卫尉将军\上将军\宁国伯\建阳山大宗祠
96-2鸣瑀字子栗,妻张氏
97何庭办
96-3何鸣(),妻刘氏
97何庭捍
96-4何鸣珪字子衡,妻冯氏
97何庭选
96-5何鸣瑾字子信,妻冯氏
97何庭操
96-6何鸣璋字子玉,妻岑氏
97何庭候
96-1何鸣珦字子和,妻张氏,曲江人,坟在凤径山(连山县)
97何庭扬字朝显
98-2何旬
98-1何甸字邦辅,妻唐氏,曲江人
99-2何国礼
99-3何国祯
99-4何国祥
99-1何国祚字懋廷,妻侯氏,迁徙曲江定居
100何楷字仲端,迁番禺,太和初应进士
101何鼎字邦器,妻唐\刘氏,847进士\营管经略使,重修宗牒,坟抱旗龙州(沙湾)
102-2何溉
102-3何灌
102-4何渍
102-1何泽字君泽妻妣容氏,番禺人,923后唐同光元年登进士
103-2何旭
103-1何昶字名楚,妻载氏
104-2何迈字超,,妻游氏
104-1何迥字子逸妻谭氏葬于嵩秀山
105-1何著
105-2何存
105-3何模
105-4何范
106何弼字时佐妻苏氏,葬于小瘦岭
107何任重,妻赵\张氏
108-1何伯逢
108-2何伯达字道行,妻毕氏,葬何村水口山遂溪(德庆)
109-1何勋
109-2何煦
109-4何然
109-3何照
110何西杰字周英,妻区氏
111何明允,妻杨氏棠(又名曰集)
112-1何棠,宋政和七年(乙末)进士,妻杨氏
113-1何德临
113-2何德栽
113-3何德延
113-4何德全
113-5何德高
113-6何德御
113-7何德容
113-8何德方
113-9何德洪
112-2何栗(1089-?)字文缜,号北齐,宋政和乙末年中状元\尚书令\右丞相\中侍郎,妻赵氏
113-1何雍
113-2何熙
112-3何榘,宋政和乙末年进士,后裔分居黄连\马宁\梅乡诸地者多
113何禹

寻找何氏家谱?

6. 何氏家谱

承,先,惟,绍,志。家,道,定,辉,光。濡,西,瞻,望,族,源,远,则,流,长。


何氏家谱介绍  
 修牒  

何姓人视谱牒如生命,一向重视纂修家乘谱牒。我国最早的谱牒是记载黄帝以来至春秋时期谱侯大夫的姓氏、世系以及都邑的《世本》。接下来有《帝王谱》,《志氏姓》等较早的谱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士族统治的时代,注重门第尊卑,强调血缘关系。官必有谱状,家必有世系,出者徵簿状以查官次,处者则考世系以辨本支。官方有专门管理谱状的谱局。上行下效,广修家乘谱牒一时蔚然成风,历隋唐以至宋代,以纲常名教为内容的儒学的倡导与发展,与之俱来的是修撰家乘谱牒的昌盛和高涨,并且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一直沿袭延续下来。  

我国历史上的谱牒文献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由于时代表达,管理不善,自然灾害,匪祸战火的毁坏,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古代谱牒已经不多了。  

何姓的家乘谱牒流传至今最早的也是汉代的《何氏家传》以及《庐江七贤传》,却也只是书目卷数而已。  

宋代以后,宗族家庭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修谱、续谱,合谱高潮一浪推过一浪,加之印刷技术、造纸技术的进步,撰修族谱在寻常百姓中已不少见。尤其是明清直到民国,越来越多的族谱被保留下来。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何姓族谱规模最大,体例相对完备的要数20世纪20年代修撰的《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了。其中记载了全国11个省市,152支何氏宗系的谱牒世系及相关内容。上海图书馆藏有135种何氏族谱。国家图书馆以及四川、河南、陕西的有关部门及个人也都收藏了不少何姓的谱牒文献。  

家乘谱牒是一个姓族根之所系、情之所系,无数的族中先贤,在族谱文献里可以生动形象地鲜活起来,他们可以先知生者来者自己族姓的来龙去脉,过去现在和未来。像所有的姓族一样,何姓族人也无不把修撰家乘谱牒看作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无不把家谱文献看得比生命还都重要。  

魏晋以来特别是宋明以后,何姓人特别关注族谱的修撰工作,续族谱明世系往往成为几代人薪火相传的事业。  

寻根敬祖,修撰谱牒又往往成为何姓人生命纫性,人生动力之所在。早在明清时代飘泊海外的何姓先人就不惧路途的遥远艰险,回到故乡抄写族谱,捧回祖先神位,设坛奉礼,以厝置他的漂荡无依的心灵。  

因此,何姓人对待族谱的心态表现是极强的内向性和保守性,他们的族谱,一般情况是不向外人宣示的。  

尊崇敬祖,敦亲睦族,扬善劝恶,光大门庭是撰修族谱的基本目的和一贯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近代西学东渐的新风吹来,何姓在修谱缘起,目的任务等方面在思想观念上也不断发生变化。撰修于20世纪30年代的浙江奉化《计然村何氏谱》,修撰者的目光与古代相比,已远不是一家一族的“门户之见”,是谱在《何氏源流考》中开宗明义地说道:“古时吹律定姓,凡数千年来庚续演进于世宙者,皆黄帝子孙”。他们没有把本姓的族众划定在自家的圈子之中,而是以高远的眼光,博大的胸怀把何氏家族从传统的束缚局限中解脱出来,融人炎黄华夏的历史长河之中,与时俱进,与国家民族共荣辱。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认为当时,世界潮流趋于大同,政治之道在于民主立宪,而民主立宪注重地方自治;地方自治应该自“族治”开始,而族治首先要规修族谱。谱序称,何氏大同谱狭义言之是为了敬宗收族,广义论之则是为了合群进化,以期天下一统。这种修谱思想显然是受了清末君主立宪和民初世界大同思想的影响,客观与否,毕竟是历史的发展进步。  

而1933年(民国十二年)何绍庄在《南海烟桥何氏家谱》序中说:谱系之重要在于社会道德不容滑坠。针对当时世风浅薄,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恐年轻族人陷溺益深,将不知一家一族为何物,不知一己一身何所出。基于这样的思想基础,力倡修撰家族谱牒,教育青年,告知来者,以此来改造社会风气。这种思想及方法是否符合社会发展之需要暂且不论,但至少说明,何氏族人修撰族谱的思想观念受时代的影响在发生着变化。

7. 谁有何氏完整姓氏家谱提供一下!谢谢

何氏家谱
                                                                               前言
     我何氏根深叶茂,源远流长。肇自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皇帝。皇帝姓公孙,名轩辕,因居于姬水,故又姓姬。所以,何姓最初实为姬姓。传至桓叔成师,共30世。周平王二十六年,桓叔次子万封于韩原,史称韩万,子爵,仕大夫,故亦称武子万。至万重曾孙厥,厥因救赵氏孤儿脱险,历史对他评价很高,正式以韩为氏,尊万为韩姓始祖。传至亚仲公韩信,共26世。
     秦始皇十九年,秦王政杀韩王安。二十九年,韩相国平之子张良为韩报仇,雇力士于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始皇疑六国皇室贵族所为,派人四处侦灭,适韩王安次子允,偕夫人张氏,子隆,孙骘,曾孙信等匿居庐江郡东乡津,以撑船为业。秦探登舟查问姓氏,韩允指“河”姓,讹韩为何得以脱险,遂一家改姓何氏,从庐江郡迁扶风郡北隐居,何姓遂由此而来。汉高祖元年亚仲公信复迁庐江郡治舒县定居,复姓韩不到十年,时逢韩王姓,淮阴侯韩信被汉王刘邦怀疑谋反先后被戮,有仇家借此生由陷害亚种公韩信,信长子堿,次子蔗为避父仇又遁迹庐江郡西部山区,遇吕后侦探诘问姓氏,兄弟又分别指以何姓,讹韩为何脱险。汉高祖十一年尊允为何氏受姓始祖,正式改名何堿、何蔗、从此不复姓韩,定居庐江郡治舒。传至何全皋共30世。何全皋,长子何中立,字大体,唐大中三年生于袁州宜春郡新喻县大石桥何家街,后移籍洪州豫章郡高安县临江镇南京街铁索桥。任河阳节度使,魏博左司马。因父何全皋被军人所害,料难袭父职,逃奔京都长安,改授兵部司马,继迁河南节度使,封简命侯。咸通中,南诏陷播州,乾符二年,夜郎复叛,何中立被封平播将军,谨奉禧宗之命,挂大将军印,领兵伐播。三战皆捷。后因兵少难攻,请命益师。乾符三年,朝廷派杨端合兵助阵。播平,封中立祖为播州总管,赐以爵士,许以子孙世袭,永镇边疆,设总管府于播东九龙镇,距中立祖墓仅数里。中立祖传至懋公共23世。
   我祖懋公及堂伯祖、堂叔祖忠、思、惠,恩、勤、殷、德叔祖志、恕、慈,因杨氏谋反而停袭。杨端28世孙杨应龙于明万历19年谋反,滥杀属官、百姓,恩公于宋世臣等愤极赴京上书。万历二十七年,明廷命李化龙总督十五省区官兵24万赴播围剿,万历28年杨应龙困于海龙囤,决战114天,囤破应龙自焚。其时恩、思、殷三公领兵助剿,但忠公孙汉良被应龙逼而附逆被诛杀。万历二十九年明廷废播州,分设遵义平越两军民府,改土归流,废世袭制,将我何氏受封田土收回出售民间。恩,思,殷有功于朝,其后裔分赴各地办差。
     因上述诸因,各房天各一方。堂叔伯思、惠雁居青山,恩葬青山将军山,殷葬青山枣园寺捕鼠穴,德移居后坝。叔祖志迁湄潭,恕迁南乡平水里,慈迁遵义。传至我支"必"字辈共17世。
     我何氏从公孙轩辕皇帝传至桓叔公成师,以姬姓共30世近千年。从桓叔子韩万传至亚仲公韩信,以韩为姓共26世近600百年。从亚仲公韩信次子何蔗传至何全噑共30世近千年。从何全噑子大本公何中立传至何懋共23世700年。从何懋予传至今我支“必”字辈,共16世四百年。自皇帝至今为帝为王为后为蔗人者共125世近四千年。
     我遵义何氏出自蔗公。何氏受姓虽晚于兄弟姓氏,但据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却居全国第十七位。自始祖中立公入播以来,何氏在遵义亦属大姓。但由于传之久远,又缺乏统一完整的族谱,族种相互联系甚少。同姓之间视如路人。为缅怀祖先业绩,发扬我族优良传统,族内早萌发了重修族谱的意愿。2003年清明节,何洪举在中桥何氏将军坟扫墓之时,倡导重修族谱,得到各地宗亲的支持,实为幸事。
                                                                        族谱摘录
                                                                 1、 何氏宗谱
      庐江郡县出韩王安,为秦所废,其子孙避秦乱则转音为“何”;原出自周武王弟叔虞之后,其音为“角”。三何竞爽丕开东海,箕求四友斋芳,大展庐江学问。晋何元静,字思澄,作游山诗见重于沈约,为侍郎御史,少与族弟水部逊散子郎,俱擅文,名谚云:东海三何。子郎独多。宋何长瑜,与谢灵运、荀雍、羊睿,以文章相赏,号日四友,秉性仁厚,土多归之,往城断狱以春秋,民化恩礼之治。汉何武,扬州刺史,秉性仁厚,好讲上类,士多归之,在任无赫赫之声,常步九江,广得郡守戴,不法状圣圣慎自免,后为博士毁武于朝圣,子容为盗板击庐江狱。武平心决之得不死矣。报服去任后,人常见其德恩思之释。
     何敞,字文高,官河南太守,郡有冤狱,以春秋至义断之百姓阴德,廷尉天报九九子孙,白衣尚书诏赐双双弟兄。
汉何比干,字少卿,武帝朝廷尉,时张汤持法严而比干以仁恕判之,所全活者千余人,惟汝号曰何公,忽有老妪造门,曰:公先世阴德及公之身又治狱多平反,今天赐策以广公后因出怀中,策九百九十枚,曰:子孙佩印符如此算。
     南北朝何点,字子皙。或驾柴车或蹑草履,随意所适,必醉归。人谓之通隐,梁帝赐以鹿皮,中召见引入华林园,诏拜常侍,点以手将帝鬓曰:乃钦臣老耶遂辞之,弟胤字子李,世称点为大山胤,为小山慕会嵇之胜弃家而往,诏起关禄大夫遣司马王果劝驾不应谓果。曰:卿何不表留同我隐。果曰:不闻有此例。胤曰:檀弓巷皆言物始。何必曰:例诏赐白衣尚书禄命山阴库钱月给五万皆固辞。
南北朝何敬容,字国礼官史部尚书,性好清洁,衣冠必丽,武帝朝常有侍臣袍服卷摺。帝恕曰:卿衣带如绳,将何所缚。敬容希旨每以,衣常不整伏床熨之暑月背为之焦。
何昌寓,字俨望,敬容之父。独立不辞所交皆名士为宰相,以清白称有姓闵者乞宫自告子骞笑遥遥华谓矣,赏梅赋诗。扬州东阁之与玩瓯为记零陵溪上之娱。
南北朝何逊为扬州法官,宅有梅花一株,逊常吟咏于其下,后迁洛阳,思花,再请往其任上许之抵扬州,花方盛开,逊于东阁延名士醉赏之。
何彦章谪居零陵,曰:玩瓯溪上,乃作亭自为之记仙游湖侧弟兄炼丹乘鱼云母溪边女子食粉皆轻身。   何氏九仙其世代莫可嵇考兄弟九人,居仙湖侧丹成各乘鱼飞去世于唐。何仙姑,增城人,何泰之女也。生时紫云绕室,住云母溪一夕,梦神教食云母,粉可得轻身誓不嫁,往来山岭其行如飞,唐太后遣使召见中路,不知所之,仙姑永州产幼时遇异人与一桃,食之,遂辟彀能遁,知人吉凶。
明何瑞徵,河南人,崇祯戊辰榜眼,广静寡欲,文渊之却馆鼎新咳唾,成株景明之美才胜逸。
明何文渊,广昌人,守温州广静寡欲,一郡大治后,为刑部侍郎,金者却之有馆历吏部尚书。
明何景明,字仲默,信阳人,与李崆峒等号四杰,美才胜逸咳唾成珠。
明何恩,官宣尉司使中军,有功于朝,请入圣庙。
明何彦清,播州安抚使,安民勤政平播有功,请入圣庙。
晋何琦,字万伦,繁昌人,好古博学,苦家无以养,出为泾县令。母亡,遂杜门谢客,高尚洁志,累召不起,后桓温过其境,曰:此中有人。
唐何番和州人,为大学士十余年学成,行高诸生不敢与齿。宋,同舍将往附蕃正色叱之故六馆无受污者后韩愈为之立传。宋何琬,字子浙江龙泉人柙宗常书其名于屛曰政事何琬文章弃涛涛亦同里之人也。
晋何准,字幼则,充之弟,高尚其志,洁身寡欲,胶州府累辟不就,充为剽骑将军,劝准仕,准曰:第五之名,何减剽骑,准兄弟中第五。故云其穆帝后也,稚好出剑,挺英气于少年,善谈老庄,着才名于幼岁。
      明何直,东莞人,少英伟。好出剑,历湖广。布政二十年。无微遣一心夷上夙夜寅畏,尤功臣所难。
三国时何晏,字平叔,东莞人,美姿容面如传粉,以才名著。官吏部尚书,善谈老庄,士大夫多宗之。
唐何叔度,潜江人,少笃行。谊姨与叔度母厚母亡,奉姨若母姨卒塑望必往哭之,哀官太常有声子尚之为吏部归省叔度问曰:汝日倾朝送,可有几人?对曰:数百。笑曰:此吏部耳非为何德彦也昔。毁浩作豫章令郊钱者篆及江亭往曰:故旧无后相窥世谓尚之立身简约实奉叔度之遗教云。
晋何克,字次道,潜江人,初辟王敦兄,时卢守贫甚,敦于坐中,称曰:家兄在郡,定往人士皆可许允。曰:所闻异是敦御之庾。
亮尝为曰:气度风概有万夫之望。累迁尚书令辅幼主正色,立朝以社稷为己任谥文穆。
唐何易,为宜昌令,治民有则家给人足,人皆息讼狱中草满度庭,可张罗人有落花讼庭间草生囹圄静之歌。
梁何凤为建安太守,极仁慈伏腊每放归家皆依期而至,位居乌府里赐柏台。
明,何敏中,洪武以才行卓异,任祁门知县,上书言时政得失,朝廷嘉之,行人赐以樽酒,陛徽州府,后转嘉兴府,所至有政声。
                                                          2、 庐江谱序
        始祖讳中立,字大本,唐河阳节度使,弘敬祖之后矣。于僖宗乾符二年,奉旨平播,殁于播之东乡,至今碑迹尚存,是为何姓之始祖也。后因杨氏叛乱,谱系失传。复由恩、思、勤三祖于明之僖宗五年纂修家谱,以遗至今。
       后来寻流必溯其原始支派演之,有自探末求其本,乃识支分之有间尝考我庐江世系,由季唐逆而溯之,遥而嵇之。秦汉以上,而至于唐虞三代,三皇五帝间诚帝王之后裔也。何则按公孙轩辕皇帝之次子少昊,金天师氏能修太昊庖义之法,别姓为姬,其子孙帝喾高辛氏任其姓,而长子后稷乃周武王十五世之祖也,武王弟叔虞之少子封于韩,至春秋时晋强而灭之,封桓叔之子万于韩原,其姓始异姬而为韩,传至韩王安,而后又为暴秦所灭,其子孙为避秦难始转音为何,或曰何本为韩。韩为杞夏后也,然考夏之后,未有封于韩,未可信矣。此不过嵇之载籍核之,世纪一观其渊源之乐而已,至若世序相继各号居里,又安能得其详细哉。出险迁至于汉与三国及两晋南北朝及至隋与唐之乾符年间,计二千二百而二十年矣,则更姓之后大约有四十余世乎,可知始祖以前由有宗观始祖以后,不少族谱属也。忆自韩原颠沛则燕赵齐鲁诸邦,七国三楚之地,何不可适乎则弘敬祖之镇河阳大本,祖之起豫章,原由于江西,无足疑矣。
                                                   3、始祖大本何司马公叙
        本大祖者,系江西临江府新喻县大石桥何家街生长人氏,后移籍清江县南京街铁索桥,乃大唐文宗武宗朝,为河阳节度使,弘敬祖之后也,历宣宗、懿宗。而中立荷蒙国恩,为兵部司马,恪恭厥戬翼戴,王家时有播之遗孽,咸中南诏等寇陷播州,朝廷闻报,至僖宗乾符而年,钦命我祖大本公受平蛮,奉旨来播,我祖不畏强,御兵讨奈寇繁兵寡弗克剿除爱请命益师,乾符三年,朝议命太师武略将军杨端督军同伐,我祖同寅协恭会师助阵披坚执将士协心努力,攻讨始剿除夜郎浮竹等处,夷贼复请靖播疆复平成功复命,朝廷恩诏,凡平播功臣照职留守管理,永镇边疆,故我祖与杨氏统罗田、张、谭、袁、吴、卢七姓,目领黄平草堂二处,安抚司真播白泥余庆重安六山长官司传袭自乾符年间起历昭宗宣宗,五代梁、唐、晋、汉、周越宋及元至明之十三主,神宗时因杨端二十七世孙应龙肆虐逆乱我恩祖、思祖、不得已同宋世臣等临阙告变朝命命李化龙驻重庆,督四川、湖广、贵州三省,分兵九路并进,应龙自焚朝议亭,袭设流更播州为遵邑,吾家之恩袭顿止鸣呼,我始祖忠勤王国佑后人其能已于恩哉。
                                                                   何氏世系表
                                                 (黄帝—公元2004年必字辈近4000年)
      何氏(69代),出自韩氏(26代),韩氏出自姬姓(30代)。从公元2004年“必”字辈上溯到轩辕黄帝,共125代,近4000年。
                                                   姬姓世系(黄帝—桓叔公·成师)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轩辕   黄帝   五帝         帝   嫘祖   玄嚣、昌意   姬 水   妻四人 生25子后生姬   
2   玄嚣   青阳   五帝         候         江水(河南安阳)      
   昌意      五帝            昌仆   高阳   若水(四川省内)      
3   蛟极      五帝         候         河 南 濮 阳      
4   帝喾   高辛   五帝         帝   姜原、常仪、义和、庆都、尚狄   后稷、契、放勋、挚、厌越   同 上上   五妃对应五子   
5   挚      五帝         帝               
   放勋   陶唐   五帝         帝         山 西 平 阳西平阳   帝光   
   放弃   后稷   五帝         高级农官      不窟   邰      
   厌越      五帝                        
6   不窟      夏         高级农官      鞠   甘 肃      
7   鞠   鞠陶   夏               公刘   后 阳 不 窟 城      
8   公刘      夏         部落长      庆节   后 阳 不 窟 城      
9   庆节      商         部落长      皇仆   彬   殷汤王时在位   
10   皇仆      商         部落长      差费   彬   帝外丙时在位   
11   启辛   韩武子   周      前408   大夫      虔   平 阳   晋三卿之一   
12   虔   韩景侯   周      前403   候      取   迁 阳 瞿   晋三卿之一、封侯   
13   取   韩烈侯   周      前397   候      彪   阳 瞿   韩国君   
14   彪   韩文侯   周      前385   候         阳 瞿   韩国君   
15      韩哀侯   周      前375   候      若山   迁 新 郑   韩国君   
16   若   韩懿侯   周         候      武   新 郑   韩国君   
17   武   韩昭侯   周         候      儒   新 郑   韩国君   
18   儒   韩宜惠王   周      前323   候      仓   新 郑   韩国君   
19   仓   韩襄王   周      前296   候      婴、咎、虮虱   新 郑   韩国君   
20   咎   韩厘王   周      前273   候      突   新 郑   兄逝事位   
21   突   韩桓惠王   周      前237   候      安、非   新 郑      
22   安   韩安王   周      前234   候      成、亮   新 郑   秦侵韩、追杀安、子逃   
23   两   子信   秦      前218      张氏   隆、冉   新 郑   迁庐江   
24   隆   子孟   秦            田氏   骘   扶 风      
25   骘   雍伯   秦               信   扶 风      
26   信   亚仲   秦      前202   太守   伍氏   庶   庐 江   文帝封太守   
                                                      韩姓世系(韩万—亚仲公·韩信)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韩万   公子万   周      前710   候      赇伯   韩原   尊为韩受信始祖   
2   赇伯      周      前677   大夫      简   韩原      
3   简   定伯   周         大夫      舆   韩原      
4   舆      周         大夫      劂   韩原      
5   劂   韩献子   周         大夫      无忌、起   韩原   晋六卿之一   
6   起   韩宜子   周      前500   大夫      倾   迁平阳   晋六卿之一   
7   倾   韩贞子   周      前500   大夫      不信   平阳   晋六卿之一   
8   不信   韩简子                           
      伯音   周         大夫      庚   平阳   晋四卿之一   
9   庚   韩庄子   周         大夫      虎   平阳   晋四卿之一   
10   虎   韩康子   周      前472   大夫      启辛   平阳   晋四卿之一   
11   启辛   韩武子   周      前408   大夫      虔   平阳   晋三卿之一   
12   虔   韩景候   周      前403   候      取   迁阳霍   晋三卿之一封侯   
13   取   韩列候   周      前397   候      彪   阳霍   韩国君   
14   彪   韩文侯   周      385   候         阳霍   韩国君   
15      韩哀侯   周      前375   候      若山   迁新郑   韩国君   
16   若   韩懿侯   周         候      武   新郑   韩国君   
17   武   韩昭侯   周         候      儒   新郑   韩国君   
18   儒   韩宜惠王   周      前323   候      仓   新郑   韩国君   
19   仓   韩襄王   周      前296   候      婴、咎、虮虱   新郑   韩国君   
20   咎   韩厘王   周      前273   候      突   新郑   兄逝事位   
21   突   韩桓惠王   周      前237   候      安、非   新郑      
22   安   韩王安   周      前234   候      成、亮   新郑   秦侵韩、追杀安、子逃   
23   亮   子信   秦      前218      张氏   隆、冉   新郑   迁庐江   
24   隆   子孟   秦            田氏   骘   扶风      
25   骘   雍伯   秦               信   扶风      
26   信   亚仲   秦      前202   太守   伍氏   庶   庐江   文帝太守   
                                             庐江何姓世系(何庶出—全阜公)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接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何庶   自修   西汉      前196      王氏   赞、成、宠、业、是   庐江   因“何”逃生、更何   
2   何成   伯爱   西汉      前165   候   左、张氏   果   庐江      
3   何果   长孟   西汉   元岂   前134   候   肖、张氏   金干、银干、比干、启先   庐江   平阳候   
4   何比干   少卿   西汉   征机   前90   太守   张、黄氏   共10子   扶风      
5   何寿      西汉   河平   前27   都尉      显、并   阜县   比干第八子   
6   何显      西汉   光延      光禄夫      鄢   阜县   何寿长子   
7   何鄢      西汉   元始      都尉      宠   平陵      
8   何宠      东汉   元和   公元40   太守      敞   扶风平陵      
9   何敞   文高   东汉   永之   公元100   太守      豹   扶风平陵      
10   何豹      东汉   永宁   公元125   少府      休         
11      邵公   东汉   光和   公元178   谏议大夫      昌   山东曲阜   董仲舒四传弟子   
12   何昌      三国      公元208         桢   迁庐江      
13   何桢      三国      公元240   候      龛、助、恽   庐江   娄候   
14   何恽      三国   太康   公元283   太守      睿   庐江      
15   何睿      西晋   太康   公元283   太守      闳、楷、充、准   建康      
16   何淮   幼道   西晋   建武   公元307   太守      放、澄   庐江      
17   何      西晋   隍安   公元360   太守      元度等七子   庐江      
18   何元度      西晋   元兴   公元420   太守      僧达   庐江      
19   何僧达      南朝   建元   公元480   太守      法胜   庐江      
20   何法胜      南朝   大同   公元530   太守      之元   庐江      
21   何之元   世伯   南朝   太平   公元560   太守      伯典   庐江      
22   何伯典   宪章   隋朝   仁寿   公元600         焕、炯   晋陵   儒家学   
23   何炯      唐朝   贞观   公元630         源精   晋陵      
24   何源精      唐朝   上元   公元670         孝物   晋陵   大学子   
25   何孝物      唐朝   贞观   公元700   军校      俊   晋陵      
26   何俊      唐朝   景云   公元710   军校      默   晋陵      
27   何默      唐朝   天宝   公元750   太常卿      进淘   灵武      
28   何进淘   端公   唐朝   大何   公元833   太傅      弘敬   灵武      
29   何弘敬   重顺   唐朝   开成   公元836   兵马使      全   江陵      
30   何全      唐朝   咸通   公元860   中 书 令、节 度 使      中立、神剑   江陵   30   
                                                       遵义何姓世系(何中立—懋公)
世次   名   字号   朝代   年号   纪元   衔   妻   子   居地   备注   
1   何中立   大本   唐朝   乾符   公元870   司马   和柴杨任氏   正乾、正坤   临江   命入播平夷   
2   何正乾      唐朝   天佑   公元900   总管      九子,长继业   九龙   播州   
3   何继业   汉祥   北宋   乾德   公元963   总管      承宦   九龙      
4   何承宦   世嘉   北宋   潡化   公元1030   总管      万   九龙      
5   何万   渊   北宋   元符   公元1098   总管      文宗   九龙      
6   何文宗   瑜   北宋   宜和   公元1119   总管      轸   九龙      
7   何轸      南宋   绍兴   公元1134   总督      昌盛         
8   何昌盛      南宋   隆兴   公元1163   总管      新民         
9   何新民      南宋   嘉定   公元1210   总督      果         
10   何果   光实   元朝      公元1250   宜慰使      彦清   四川   镇国将军   
11   何彦清      元朝   元至   公元1278   安抚使      钦   播州   播州安抚使   
12   何钦      元朝   至元   公元1281   总管      荣祖   播州      
13   何荣祖      元朝   至正   公元1340   总管      婴、童   播州      
14   何婴      元朝   字正   公元1366   总管      友喜   播州   改总管为长官   
15   何友喜      明朝   洪武   公元1368   长官      、宜、瑛   播州      
16   何琛      明朝   洪武   公元1395   长官      祥、实、申、敬、克   播州      
17   何祥      明朝   永乐   公元1411   长官      敬、德   播州      
18   何敬德      明朝   正统   公元1437   长官      晖   播州      
19   何晖      明朝   景泰   公元1452   长官      敏林、敏叔   播州      
20   何敏林      明朝   天顺   公元1463   长官   田氏   清、灏、海   播州      
21   何海      明朝   成化   公元1478   将军      景秋   播州      
22   何景秋      明朝   弘治   公元1490   将军      懋、志、恕、慈   播州      
23   何懋      明朝   嘉庆   公元1550         邦禄、邦爵、邦朝   上桥      
                                                  字派、流芳录、祖墓原族谱摘录
                                                                  懋公世系字派
        懋公子邦爵、邦禄、邦朝。因当时时局混乱,各居一方。子孙遍布遵义、松林、忠庄、新卜、花山、茅坡、官田坝、尚嵇等地。现各房字派混乱,相见不相识,犹如路人。邦禄公第十三代孙商讨修谱拜祖等事宜。一致认为原字派从“邦”始至“先”共三十个字。现已取至第十六辈“必”字,所剩仅十四个字,故决定原十三字不变,新增十个字,共四十个字。
                                                         一、 原有字派
                                                  邦永登文德,金汝国光宗。
                                                 为仁洪应学,必正万仕元。
                                                      二、 新字派
                                             邦永登文德,金汝国光宗。
                                            为仁洪应学,必正万仕元。
                                            廷明在世远,立志辉祖先。
何氏家谱参考资料

 
                                            荣华承继业,富贵传佳声。
                                                          后记
为了修好这部族谱,使族人更加团结亲密,且激励后人奋发,夜静更深核实材料,编排族谱。
因时间仓促,加之资料不全,编写水平低,错误在所难免,殷切期望给与谅解。
                                                 编辑:何应泉
                                                     欢迎加入何氏家谱QQ群:119013197

谁有何氏完整姓氏家谱提供一下!谢谢

8. 何姓家谱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