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的“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024-05-17 09:30

1. 经常听到的“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年初以来,包括金融、周期、科技在内的各大板块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上涨,使得证券市场彻底摆脱了继续向下寻底的担忧,前不久在政治局会议上又提出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是引爆了市场的行情。

经常听到的“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2. 常提到的“供给侧结构改革”是什么意思?和我们老百姓有关系吗?

改变农业以产定销传统思维,主动拥抱市场,转变为以销定产的市场化思维。别说得那么复杂了,举个例子说,饭店挣钱,这个市有一百家就可以满足食客,现在有一千家,过剩了,心力须砍掉那些差的饭店,多余员工自主创业,实际上就是计划经济的翻板。

买方、卖方,买方市场、卖方市场,供给侧就是买方、卖方市场这一侧。需要指出的是,绝大部分的企业、公司都既是卖方,也是买方,相对于整个市场,所有企业、公司都是供给一方,所谓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特色,既讲究市场调节(起决定作用),也讲究宏观调控(计划、辅助作用),目的是使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避免非理性投资、产销失衡,淘汰落后产能,引领产业升级。侧,即旁、边的意思。供给,针对需求而言。供给侧即供给一边,供给方面,针对需求一方或一侧而言。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对市场供给一方的结构进行改革。
“供给侧”就是“供给那一方”或者说“供给那一块”的意思,“需求侧”就是“需求那一方”或者说“需求那一块”的意思,那普通老百姓就更容易理解全文了。其实大家在日常交流中都不会说像“供给侧”之类令人费解的话语,只说“供给方面”或“供给那一块”等通俗的话语,国家铺天盖地地宣传已好几年了,但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却一点不懂,也太令人费解了!

没有竞争性,就不是公平的政策,你像烟草公司,没有竞争性,他自己今天说涨价就涨价,不造便宜的香烟,有货源不生产那么多,价钱自然就上涨,如果所有的行业就这样子,不就乱套了。就像我们每个人生活一样,饿了要吃饭,吃什么饭,能吃多少吃多少,吃多了胃不行,吃少了也不行还有点饿,适当就好了,也不饿了胃也不受影响,身体也舒服,天冷了要加件衣服,热了去件衣服,跟着四季变化生活,不然的话要生病吃药治理,那就不舒服了。

供给侧改革是为了提升相关产业的效益,同时降低他们的杠杆;无论是钢筋水泥煤炭猪肉等行业,产能关闭以后对应的是供给收缩;产品价格上涨;最终的结果是G企为主的相关上游产业效益上升,但同时带来了恶果是供应不足,中下游价格暴涨,最终由中下游加工类企业和终端的老百姓买单;比如钢铁涨价,对应的汽车制造业成本肯定上升;猪肉涨价,大家都懂得;类似思路还有一个FD产地涨价去库存,六个腰包空了还欠了银行钱;地产商有钱了把银行钱还掉,本质上是杠杆转移;背后的政策思路是一样的,制定类似的政策原因你们猜!

个人理解是这样:资本的逐利行为造成只有国企才能做这种不赚钱冤大头的事,但是只有把路修好,未来才能有新的增长点,虽然短期内是看不到任何收益的。特别是这次疫情,城市遭受重闯,但是农村基本没收到疫情蔓延的破坏,说明未来农村还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也就是现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同时也可以让过剩的劳动力有个蓄水池,缓解城市压力。

一方面,好像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在下降,正在往东南亚哪些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地方转移,另一方面大多数中国制造的产品优势都是物美价廉,但是产品的附加值不高,这就是为啥有些人去日本抢马桶盖得原因(人家的马桶有体检功能)。供给侧改革简单说就是从量变转化为质变把。
思考一下,这几年除了我们国家的华为,小米等这些品牌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除此之外好像再也没有了。很多国际品牌都集中在欧美和日本这些国家。通过供给侧改革说不定我们国家也能出现LV,Chanel 等这些国际大牌。

实质就是现有模式什么东西都很容易生产过剩,过剩的东西是没有价值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为了改变这种模式,建立能不断创造新价值而不易过剩的经济模式,不要动不动就生产过剩了。不要每次都拿房子和油价说事啊,衣食住行全面分析呗。住除了买房还可以租房,上海房产中介从业人员那么多,光靠房产交易早就饿死了,房租才是大头,房租涉及面也会更广一些。行除了油价影响自驾的那一部分人口,大多数还是靠公共交通,各个城市的工资年年涨,公交车票多少年没涨了,油价影响了有车一族但是真的影响了大多数人口吗?
五险一金,多数情况是住房公积金占一半,医保和社保占另一半,公积金以及公积金贷款大家都不用的吗?每次看到这样的回答都是这三件事,油价不随国际油价浮动国企垄断,房价的大部分被国家收走,五险一金给企业巨大负担,看得多了我都在怀疑是不是除了这三条,其他的都挑不出毛病了呢。房价贵,因为配套的基础设施好,配套的基础设施又是哪来的钱建设的?

过剩产能除了市场自然淘汰,也没别的办法,带来的附加产品,好的方面,全社会的风险意识会大大增强,什么国企信用、信托刚兑将成为历史;坏的方面就是就业了,其实政府应该出面引导职业教育及再教育的增强了,产业转型升级,没有合适的劳动力,很容易造成结构性失业的。
1、中国的发展跟韩国不同。第一次科技革命后英国崛起,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日德崛起,现在屹立于世界的美国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之集大成者。那么后起者可曾在前人卓越的地方全面赶超前人呢?那中国在传统的行业中能走多远?

2、中国的发展不在于产能过剩,而在于城镇化进程临近尾声,农村人口中留守老人和小孩比重较大。原来中国提供的产品基本只有一种:廉价劳动力。原来只要需求侧没问题,中国一直可以提供劳动力。而依靠劳动力从农业往工业转移的道路越走越窄。所以表象是我们产能过剩,实际是我们除了廉价劳动力无法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品。钢产过剩吗?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进口特种钢?房地产、基建过热吗?说的好像人人有房子村村通通高速似的。
3、改革在于从提供人力到提供人才的改革。人才在于教育和创新,创新在于尝试。很多人理解国家开放二胎是人口红利的消失,我理解是中国教育能力的提升。回到30年前,没有更多的老师、教授,没有更多的大学、实验室,徒增人口何益之有?所以改革不是打补丁,而是循序渐进。

4、立国之初不遗余力建立完整工业体系,通过建化肥厂提供亩产,从而将农业人口转移至工业,再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再不断大学扩招,虽没谈供给侧,但一直在做。其实供给侧主要是廉价劳动力实在也没什么好提的。
5、未来的发展,基础在于教育,成败在于制度。制度必须鼓励创新,鼓励尝试,降低系统风险。梦中的未来,中国或许有30%的人从事着你未曾听过的职业,30年后的世界500强中有大量企业处于你未曾听过的行业。这才是未来,生产点粗钢、汽车、手机只是基础,这些做到极致无非能维持中国10年的发展,我们要在这10年里发展出其他的东西,所以现在要加强教育、鼓励创新创业!

3. 供给侧结构改革什么意思

 供给侧结构改革什么意思
                         供给侧结构改革什么意思,供给侧改革的作用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供给侧结构改革什么意思,欢迎大家阅读!
          一、究竟是啥? 
          从理论源头说起吧。 
         供给学派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供给学派基础上发展出新供给主义,主张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如果将需求管理比喻为“西医”,新供给所强调的供给管理更像是“中医”。“西医”可以救急,但副作用大。中医疗法如文火慢煮,综合施治,需要把握火候,引出的味道也更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应从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西医”方式,更自觉、更积极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面对经济持续下滑,我国没有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简政放权,连续下放行政审批权,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区,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都能看到新供给理论的影子。
         已故经济学大师科斯说,经济学的未来在中国。中国学者提出的新供给经济学理论,或许已在正确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部分内容摘自新华全媒头条 文章,作者陈二厚,刘铮)
         太学术了吗?接下来看看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最近拿包子举的一个例子。很有意思。他是这么说的:
         “有一次去芜湖。芜湖有一家据说始建于光绪年间的包子铺。一天早上,朋友带我去那里吃包子,就联想到现在人们讨论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经济的现实是:把“包子”做出来了,但是卖不出去(通常说的内需不足或产能过剩)。
         于是,从需求侧做文章,号召人们买包子,并促进包子外销。但从效果看,人们买包子还是不踊跃,而且外销也基本饱和了。这意味着在需求侧做文章的空间已经不大。
         于是,目光转到了供给侧。一看供给侧,问题来了。原来包子做的就有问题,好吃的包子很有限,无法下咽的包子做了一堆。
         这样,新的思路就有了。多做好吃的包子,少做或不做无法下咽的`包子(即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兴产业,提供适销对路产品,去库存,消灭过剩的产能)。”
         这个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吧?
          二、有啥经验教训? 
         前面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供给学派”。供给学派的诞生建立在反对凯恩斯主义的基础上。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注重需求侧的管理,通过刺激需求达到经济调控目的,其典型工具是货币政策。尽管凯恩斯主义被一再证明在短期内确实行之有效,但长期来看,一味扩大需求会导致持续通胀,进而导致经济停滞。这正是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上世纪80年代在美、英上台时面对的局面。
         在当时的冷战背景下,美英的通胀和经济停滞具有格外的政治放大效应,因此引发了学界和政界的反思。供给学派针对凯恩斯主义的弊端,提出了通过提高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通过刺激社会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张。基于这个基本认识,通过减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供给学派最鲜明的口号。
         里根上台后,于1981年将供给学派的主张结合货币学派的主张,一起运用到经济管理中,并分解为削减不包括军费在内的财政开支,对企业和纳税个人实施大规模减税,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等措施。这是“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
         从里根经济学的实践效果看,总体是正向的。里根时期,从1982年12月至1988年5月,美国经济持续增长65个月,1984年,美国一度实现预算收支平衡。在此后的30年中,美国只在克林顿时期再次做到这一点。此外,美国的通胀率也由13.5%回落到低于5%。在更大的视野中,供给学派经济思想占重要位置的里根-撒切尔主义,因为度过了经济停滞危机而在冷战后期与前苏联的对抗中占据了主动。
         不过,杂糅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里根经济学,也有负效应。比如,减税计划导致里根执政期间赤字从一度平衡走向失衡,因为大企业受普遍减税的益处更多,里根时期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自克林顿时期以来,出于平衡赤字的考量,供给学派失去了实践舞台。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全球主要经济体重拾凯恩斯主义,着重用货币政策刺激需求。到今天,其弊端再次凸现:欧洲没有因为货币刺激解决债务危机,日本“安倍经济学”边际效应递减,货币战隐患出现。这说明,无论哪种经济思维,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灵丹妙药。这也意味着,中国新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必然要汲取国际实践的经验教训,作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诠释。
         美、英等国的供给学派思维实践,尽管能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但无论在内涵上还是路径上都会有很大不同。
         无论是供给学派、货币学派还是凯恩斯主义,在各国的经济管理中都不可能单项使用。
         上世纪80年代美、英等国的供给学派思维实践,尽管能为中国的“供给侧改革”提供借鉴,但无论在内涵上还是路径上都会有很大不同。这是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其一,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形势与里根时期不同。里根推行供给学派主张时,美国经济增长率为负,通胀率为两位数。而今天的中国经济仍保持着主要经济体中相对的高增长势头,通胀风险尚未出现。其二,国际背景不同。里根对供给学派的应用,有冷战这一重要考量。而今天的国际背景没有冷战因素,各经济体之间的融合程度达到空前水平。其三,发挥空间不同。经济形势的差异,决定了中国实施“供给侧改革”具有更大的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偏灵活的货币政策使用的空间更大。这意味着中国实施“供给侧改革”,交叉运用各种政策工具的空间更大。其四,着力点不同。里根时期的“供给侧改革”,一个主要着力点是“减”,减少福利开支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的“供给侧改革”主要着力点在于“改”,比如在福利开支方面,从目前的政策运用看,不仅不可能减,相反会继续增加社会福利的投入。
         最关键的是,中国具有与美国不同的经济管理传统,面对的是不同的经济现实情境。什么是中国的经济现实情境?
         一方面,供给侧不足的弊端已经凸现。在投资面临边际效益递减、出口面临外部环境不稳定考验的情况下,刺激消费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最重要的一驾马车。然而,网络消费和出境消费的迅猛增长表明,消费内需已得到足够的刺激,关键在于没有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许多消费力转为外需。不强化供给侧管理和改革,就无法聚集经济增长的动能。
         另一方面,现实中还存在供给侧不足的许多因素,制约了经济增长。比如,许多低效或无效产业、企业占据了过多的生产资源,只能“赔本赚吆喝”;旧的调控手段限制了正常的消费内需;滞后的制度因素抑制了企业活力,等等。
         这决定了,尽管在减税、减少政府干预、防止货币发放无序增长等方面,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很可能与美国的供给学派理论和实践有相似之处,但不会是供给学派理论的照搬照抄。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只能、也一定是针对中国经济现状的改革。      
   

供给侧结构改革什么意思

4.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一、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二、改革目的(进行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三、改革措施:
  1、宏观政策要稳,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二者相互配合,协同发力。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6年宏观政策提出的具体要求,释放出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信号。
  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对我国影响加深,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实体经济困难加大,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2015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通过加强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实施稳定市场的有效措施,新的动能加速孕育形成,就业扩大、收入增长和环境改善给群众带来不少实惠。在此过程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功不可没。
  2、产业政策要准,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中国整体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正加快向第三产业主导的形态转变。然而,在产业结构表现出显著改善的同时,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第三产业的提升潜力仍然十分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70%以上的第三产业比重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仍然较低,还不到50%。
  另一方面,中国工业体系中传统工业较多,新兴产业的增长难以弥补传统工业的萎靡,内部结构矛盾十分明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为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指明了方向。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明显改善,整体水平提升明显,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金融业与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例下降,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物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社会化养老、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越来越受到关注。
  3、微观政策要活,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微观政策要活”。做到灵活的微观政策就是要通过完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者潜力,放活政策做活微观经济,充分释放生产消费活力和内部增长潜能,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微观经济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发展的“推进器”,放活微观政策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积蓄发展新动能的现实需求。做活微观、提质增效对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微观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不竭源泉。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市场活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政府对市场主体干预得太多。因此,实现“微观政策要活”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快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转变政府职能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基本思路,将该放的放下去,将该管的事管好,将该服务的服务到位,真正做到“放水养鱼”,激活微观经济。
  ①增强经济领域简政放权力度:
  简政放权应避免各类部门“一刀切”,向经济领域适度倾斜。另外,简政放权应更加重视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角度进行整体部署、全方位为企业松绑,避免各种抓大放小、抓实放虚、我抓他放等行为对改革红利的抵消,切实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
  ②简政放权应向小微企业和服务业倾斜:
  政府应该从两个方面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
  一是降门槛,加快清理不必要的证照和资质、资格审批,给小微企业更多的“出生证”;
  二是优服务,在财政、金融、人员培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小微企业倾斜,给小微企业适当地“喂点奶粉”,切实让新注册的800万小微企业尽可能地活下来,并以此带动“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
  ③通过社会领域简政放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社会领域的简政放权也不能裹足不前,而要齐头并进。
  一是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准入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为政府“补位”,加大教育、养老等社会领域的投入力度;
  二是要对社会领域的各种评比、达标、认证、收费事项进行全面评估,该保留或下放的进行保留或下放,其余的则应尽可能取消,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切实降低市场门槛;
  三是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要跟上,使地方政府有能力也有积极性跟随中央步伐进行简政放权,为避免社会领域的“中梗阻”、打通“最后一公里”提供有力的支撑。
  4、改革政策要实,加大力度推动改革落地:
  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需要保持和增强战略定力,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加快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部署,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培育一大批改革的促进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最大程度地释放改革的新红利。
  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不稳定因素较多。走进新常态的中国正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趋势,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殊时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
  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包容、不可持续等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每一项任务,担子都不轻,所面临的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化解产能过剩风险、增强结构调整动能、释放创新驱动潜力、保障民生期盼等重点问题,依然需要通过切切实实的改革来加以推动。
  不深化改革,发展就难有活力、难有成效、难以可持续;不深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就可能更严重,甚至不能完全排除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改革过去、现在都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依然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和关键一招。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行稳致远,必须培育千千万万的改革促进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坚决破除各种利益的藩篱和体制机制的弊端,充分释放改革新红利。
  5、社会政策要托底,守住民生保障的底线: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必须实施相互配合的五大政策支柱,社会政策要托底是其中之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等,必然会影响部分群体的就业和收入,但这是必须要过的槛,必须要经历的阵痛。所以要更好发挥社会政策稳定器的作用,守住民生底线。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兜底上,要保障好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公共服务,为结构性改革创造好稳定良好的社会环境。
  就业是民生之本,要从全局高度重视就业问题。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真正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①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实行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保障政策。公共财政应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小型微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财政支出逐步向民生倾斜,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实行支持和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充分发挥其在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中的作用。
  完善和落实促进大学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优惠政策;实行更加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支持政策。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加大支持自主创业力度;实施鼓励劳动者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的扶持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扶持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就业。
  ②要努力推进重点、困难群体就业:
  切实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工作。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多种形式灵活就业。继续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工作;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加紧消除流动就业的制度壁垒,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同时,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和工作保障制度,确保就业困难群体随出现随援助随就业。推进各类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做好妇女就业工作。
  ③加强配套措施改革:
  一要全面提高就业能力。要加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技工院校示范校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和现代技工教育培养体系。重点支持急需紧缺行业技师培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就业培训,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健全完善社会化职业培训网络。
  二要提升就业服务能力。要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全面实行就业失业登记身份证识别系统,建设城乡人力资源基本数据库。要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促进就业和配置人力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三要加强劳动者的保护措施建设。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推进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提高小微企业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质量。扩大集体合同制度覆盖面,提高集体协商的实效性。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加大对用人单位和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力度,全面推进“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全违法行为预防预警和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有效处置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特别是要努力实现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工资基本无拖欠。

5.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说的通俗点:“供给侧”则与“需求侧”相对应,那个有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与此同时,“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
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
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扩展资料
供给侧改革意义
一、重要性: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中央不失时机的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努力,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使供给侧和需求侧得以合理匹配,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二、急迫性:“观察问题,看到病症很重要,找准病根更重要。目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主要矛盾就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已在供给侧。
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的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只有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三、展望:在抓好需求侧管理的同时,“只要我们把握正确方向、奋力开拓进取,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比较优势,增强持续增长动力,就一定能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供给侧改革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

6.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求详解


7.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


什么叫供给侧改革

8. 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一般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
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在增加投资过程中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
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
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供给侧改革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功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但随着人口红利衰减、“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国际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等一系列内因与外因的作用,经济发展正进入“新常态”。
2015年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之间的联动性出现背离,经济增长持续下行与CPI持续低位运行,居民收入有所增加而企业利润率下降,消费上升而投资下降,等等。
对照经典经济学理论,当前我国出现的这种情况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滞胀,也非标准形态的通缩。与此同时,宏观调控层面货币政策持续加大力度而效果不彰,投资拉动上急而下徐。
旧经济疲态显露而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经济生机勃勃,东北经济危机加重而一些原来缺乏优势的西部省区异军突起……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简言之,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正趋于明显。
为适应这种变化,在正视传统的需求管理还有一定优化提升空间的同时,迫切需要改善供给侧环境、优化供给侧机制,通过改革制度供给,大力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