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2024-05-18 07:56

1.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诺贝尔奖获得者居里夫人的简朴生活
1895年,居里夫人和比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913年起,居里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万法郎,但她照样“吝啬”。她每次从国外回来,总要带回一些宴会上的菜单,因为这些菜单都是很厚很好的纸片,在背面写字很方便。难怪有人说居里夫人一直到死都“像一个匆忙的贫穷妇人”。 
有一次,一位美国记者寻访居里夫人,他走到村子里一座渔家房舍门前,向赤足坐在门口石板上的一位妇女打听居里夫人的住处,当这位妇女抬起头时,记者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居里夫人。
托尼·莫里森生平
美国小说和散文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931年2月18日,莫里森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附近的罗伦镇,原名琪洛·沃尔德。她的双亲曾是美国南方阿拉巴马州的佃农,为了摆脱贫困,来到罗伦镇这个钢铁小城。莫里森是四个孩子中的老二,出生时正值大萧条时期,父亲靠做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在经济上帮助家庭,莫里森12岁便开始打工,同时顽强地坚持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1949年进入华盛顿专为黑人设立的霍华德大学。在校期间,莫里森利用暑期巡回演出的机会曾回到南方故土,吸收那里的文化营养。1953年大学毕业后,莫里森进入康奈尔大学深造,研究福克纳和吴尔夫的小说,于1955年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她先后在南德克萨斯大学和霍华德大学教书。她与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结婚,并开始试笔写作。1964年与丈夫离婚后,莫里森离开霍华德大学,到纽约兰登出版公司当编辑。1976年后又担任教职,曾在耶鲁大学、巴德学院教授黑人文学和小说创作,现为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2.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3. 简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1、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他获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喜。
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奖金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者。他的应诺一出,请求资助的信件便纷至沓来,以至于使普吕多姆惊叹:“如果我全部答应的话,足可将我的奖金吞得一文不剩。”

2、1921年,年近八旬的法国法朗士坚持出席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大庆典。庆典在富丽堂皇的瑞典音乐学院的演奏厅举行。在献辞过程中,法朗士一直坐在自己的桌边“打盹”。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打盹”,他解释说:“没有这回事,那时我没有打瞌睡,只是我听不懂瑞典语,但我知道他们在谈我——为了表示我的谦虚,我就把头垂了下来。”
3、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流亡波多黎各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获得,祝贺的电报传到波多黎各时,希梅内斯钟爱的妻子正患癌症躺在波多黎各的一家疗养院里。此时各国的记者都纷纷前来祝贺。希梅内斯强忍住悲痛,只接见了几位来自美国、瑞典和西班牙的记者。
他说:“我恳求各位转达我对那些帮助我获奖的人们的最深切的谢意。我的一切成就都应当归功于我的妻子。对于获得这项殊荣我本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由于她的沉疴不起,我无法体会这种心情。对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
4、当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通知电报来到肖洛霍夫身边的时候,他正在郊外的森林里打猎。后来,在他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大批记者来采访他。
他说瑞典文学院晚了二三十年才颁奖给他,实际上他是第一位真正该得此项奖的苏联作家。他还说:“当我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天,正好朝天上放了两枪,除了掉下两只大雁之外,还十分意外地掉下了诺贝尔文学奖。
5、1948年,犹太作家阿格农(1888-1970)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报告由当时瑞典文学院秘书霍尔斯陶穆撰写。
霍尔斯陶穆认为:阿格农那些反映犹太人生活题材的小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产生心灵震撼的力量,但它缺乏足以获得此项殊荣的伟大的艺术感召力,因此,建议可以不必考虑阿格农的获奖资格问题。
这一搁就是漫长的18年,在这期间,阿格农原来用希伯来语写下的作品被译成法文、英文,获得了西方读者的好评。阿格农再次被提名参加角逐,终于在1966年,瑞典文学院以“他深刻而具特色的叙事艺术,从犹太人民的生活中汲取主题”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从他首次被提名算起,整整推迟了18年。

简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4.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5. 一个关于诺贝尔奖的小故事

是有一个,法国青年化学家波拉德于,826年发现的新元素。溴的发现曾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历史故事。波拉德在研究怎样从海藻中提取碘时,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氯气,这时,就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的晶体。奇怪的是在提取后的母液底部,总沉淀着一深褐色的液体,这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这件事引起了年青的波拉德的重视。通过潜心研究,他发现这种深褐色的液体是一新的元素,就把它命名为“溢”,并把自已的发现通知了巴黎科学院。科学家根据这种液体奇臭无比的现象,将种新元素改称“澳”,按照希腊文的原意,就是“臭”的意思。 当波拉德关于发现澳的论文—《海藻中的新元素》发表时,德国著名化学家利比希研读后追悔莫及。因为他在几年以前也做过和波拉德相似的实验,也发现了这种深褐色的液体。当时,他凭空断定这种深褐色的液体只不过是氯化碘(ICI),是通氯气时氯和碘形成的化合物。因此他只是往瓶子上贴了一张“氯化碘”的标签就完了,并未深人研究而让人捷足先登了。这件事给他的教训很深。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小心地从瓶子上取下来,挂在床头,终身引以为戒,并常把它拿给朋友们看,希望朋友们也能从中吸取教训。后来他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成为了科学史上的巨人。

一个关于诺贝尔奖的小故事

6. 简介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1、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他获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喜。
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奖金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者。他的应诺一出,请求资助的信件便纷至沓来,以至于使普吕多姆惊叹:“如果我全部答应的话,足可将我的奖金吞得一文不剩。”

2、1921年,年近八旬的法国法朗士坚持出席了诺贝尔文学奖的盛大庆典。庆典在富丽堂皇的瑞典音乐学院的演奏厅举行。在献辞过程中,法朗士一直坐在自己的桌边“打盹”。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打盹”,他解释说:“没有这回事,那时我没有打瞌睡,只是我听不懂瑞典语,但我知道他们在谈我——为了表示我的谦虚,我就把头垂了下来。”
3、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流亡波多黎各的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获得,祝贺的电报传到波多黎各时,希梅内斯钟爱的妻子正患癌症躺在波多黎各的一家疗养院里。此时各国的记者都纷纷前来祝贺。希梅内斯强忍住悲痛,只接见了几位来自美国、瑞典和西班牙的记者。
他说:“我恳求各位转达我对那些帮助我获奖的人们的最深切的谢意。我的一切成就都应当归功于我的妻子。对于获得这项殊荣我本应感到高兴和自豪。然而,由于她的沉疴不起,我无法体会这种心情。对此,我深深地感到遗憾。”
4、当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通知电报来到肖洛霍夫身边的时候,他正在郊外的森林里打猎。后来,在他亲赴斯德哥尔摩领奖时,大批记者来采访他。
他说瑞典文学院晚了二三十年才颁奖给他,实际上他是第一位真正该得此项奖的苏联作家。他还说:“当我得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那天,正好朝天上放了两枪,除了掉下两只大雁之外,还十分意外地掉下了诺贝尔文学奖。
5、1948年,犹太作家阿格农(1888-1970)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关于他作品的研究报告由当时瑞典文学院秘书霍尔斯陶穆撰写。
霍尔斯陶穆认为:阿格农那些反映犹太人生活题材的小说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使人产生心灵震撼的力量,但它缺乏足以获得此项殊荣的伟大的艺术感召力,因此,建议可以不必考虑阿格农的获奖资格问题。
这一搁就是漫长的18年,在这期间,阿格农原来用希伯来语写下的作品被译成法文、英文,获得了西方读者的好评。阿格农再次被提名参加角逐,终于在1966年,瑞典文学院以“他深刻而具特色的叙事艺术,从犹太人民的生活中汲取主题”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从他首次被提名算起,整整推迟了18年。

7. 诺尔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诺尔贝尔奖获得者的小故事

8.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小故事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科赫的小故事

1862年,德国哥丁根大学医学院的亨尔教授迎来了他的新学生。在对新生进行面试和笔试后,亨尔教授脸上露出了笑容,但他马上又神色凝重起来。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届学生中的很大一部分人是他教学生涯中碰到的最聪明的苗子。  
   
开学不久的一天,亨尔教授突然把自己多年积下的论文手稿全部搬到教室里,分给学生们,让他们重新仔细工整地誊写一遍。    
 

但是,当学生们翻开亨尔教授的论文手稿时,发现这些手稿已经非常工整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根本没有重抄一遍的必要,做这种没有价值而又繁冗枯燥的工作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搞研究。他们的结论是,傻子才会坐在那里当抄写员。最后,他们都去实验室里搞研究去了。让人想不到的是,竟然真有一个“傻子”坐在教室里抄写教授的论文手稿,他叫科赫。    
 

一个学期以后,科赫把抄好的手稿送到了亨尔教授的办公室。看着科赫满脸疑问,一向和蔼的教授突然严肃地对他说:“我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孩子!因为只有你完成了这项工作。而那些我认为很聪明的学生,竟然都不愿做这种繁重、乏味的抄写工作。”    
 

“我们从事医学研究的人,不光需要聪明的头脑和勤奋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特别是年轻人,往往急于求成,容易忽略细节。要知道,医理上走错一步,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而抄那些手稿的工作,既是学习医学知识的机会,也是一种修炼心性的过程。”教授最后说。    
 

这番话深深触动了科赫年轻的心灵。在此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科赫一直牢记导师的话,他老老实实做最傻的人,一直保持严谨的学习心态和研究作风。这种做事态度让他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发现了结核菌、霍乱菌。而第一个发现传染病是由于病原体感染而造成的人,也是这位叫科赫的“最傻的人”。1905年,鉴于在细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瑞典皇家学会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了科赫。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