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后的上市公司

2024-05-09 21:35

1. 2010年以后的上市公司

45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创历史新高。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达到167家。其中,143家来自中国大陆,24家来自台湾、香港和澳门。

在这45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中国公司是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包括高科技公司高德软件、海辉软件、蓝汛、经济型连锁酒店汉庭、农业公司利农国际、电影娱乐公司博纳影业、教育公司环球天下教育及能源公司新高地等。【摘要】
2010年以后的上市公司【提问】
45家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创历史新高。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数量达到167家。其中,143家来自中国大陆,24家来自台湾、香港和澳门。

在这45家上市公司中,有21家中国公司是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募股,包括高科技公司高德软件、海辉软件、蓝汛、经济型连锁酒店汉庭、农业公司利农国际、电影娱乐公司博纳影业、教育公司环球天下教育及能源公司新高地等。【回答】
英飞拓2010年上市,发行价53.8元,正宗高科技,定价高。海康威视发行价68元,目前市值4000多亿【回答】
中华水电【回答】
晶科能源【回答】
柯莱特【回答】
新博润【回答】
安博教育【回答】
这些中国的2010年后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是并购【提问】
百联和友谊【回答】
万达【回答】
还有顺丰【回答】
美团【回答】

2010年以后的上市公司

2. 2009年10月30日,十年磨一剑的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首批28家公司股票上市交易。在上市首日盘中股价疯狂上

    (1)证监会的主要职能是加强对证券业的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平稳运行。(2)股票对公司和个人有不同意义。对公司而言,是融资手段,可以筹集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对个人而言,是一种投资行为,可以取得股息和从股票升值中获得收入。 (3)股票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投资股市需要慎重。其它可以选择的投资手段有:①购买国债,其特点是收益高、安全性好、流通性强,可以带来稳定的收入;②购买商业保险,这是针对风险本身的一种投资,可以为生活稳定提供重要保障    

3. 2009年10月30日,筹备达10年之久的创业板上市,首批28只股票集体亮相。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

    1.A     2.D     3.A   

2009年10月30日,筹备达10年之久的创业板上市,首批28只股票集体亮相。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

4. 哪位大侠能告诉我,2006-2010年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数量呀。感谢了,我刚换部门,

  自从创业板推出以来,中国股市多层次细分的市场架构基本成形,尤其是上海证交所与深圳证交所的市场定位、市场特色及核心竞争力更加分明:上海证交所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板”——大公司板,而深圳证交所则成为了标准的“二板”——小公司板。再进一步说,上海证券所是以国企为主体的大公司板,而深圳证交所的中小板则是纯粹的中型“民营企业板”,创业板则是小型高科技板、高成长板。
  众所周知,在中国股市诞生之初,上交所与深交所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东西,为此,它俩曾经走过了一段破坏性竞争的曲折历程。比方,沪深两市最初在开盘时间上“故意”制造不统一,你9点开盘,我就9:30开盘;同样,为了抢占上市资源,在交易规则上两市也存在较大差异,经常暗中较劲。最后,这种破坏性的竞争不得不借助行政手段的力量得以解决,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上市资源的“平均分配”:无论是A股、B股,甚至是基金、国债,在挂牌数量上两市必须绝对平均、毫无差异,这就是两家完全同质的证交所最初的故事。
  直到1999年底,深交所主动向国务院提出开办创业板的动议获得批准后,深交所暂停主板IPO业务,至此,上交所与深交所的功能区别与市场分化,才得以渐渐清晰。尤其是深圳中小板与创业板先后推出后,深交所与上交所的不同市场定位才真正显现出来。
  应该说,目前的上交所与深交所之间的关系已变成了一种合作性竞争关系。因此,中国股市层次与功能的细分,不但进一步清晰了中国股市发展的基本战略方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它也进一步理顺了中国两大证交所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分工,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相互促进。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多层次的中国股市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比方,从市场特点来讲,主板的上市公司主要以大国企、蓝筹股为主,它们规模大,历史长,经营管理成熟,业绩相对稳定,公司不易倒闭,长期投资风险相对较低;而中小板的上市公司一般规模较小,成长性好,经营业绩较透明,但稳定性不如主板大公司;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一般规模更小,虽未来可能具有高成长性,一旦成功利润丰厚,但公司未来业绩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创业板公司具有死亡率高的特点。
  正是由于上海主板与深圳中小板及创业板的市场差异,才能提供给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偏好风险,喜欢短炒的投资者可能更适合进入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而长线投资者则可能更习惯在上海主板进行理性投资。
  事实上,1998——2008年的十年,既是中国大型国企集中改制上市的十年,同时也是大国企全部集中到上交所挂牌上市的十年,其间,深交所却经历了冷静而曲折的十年:先是从2000年开始,深交所连续四年暂停主板IPO业务,而创业板却一直只听楼板响,直到 2004年6月25日,第一只中小板股票终于在深交所正式挂牌,这为深交所开启了一个新生时代,从此,深交所开始专营中小板。不过,在经营中小板的同时,深交所一直心系创业板,它更期盼创业板的早日面世。2009年10月30日,十年怀胎的创业板终于一朝分娩,首批28只创业板公司集体挂牌上市,这给深交所带来了第二个生命的春天。
  目前,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基本上已经全部改制上市,从传统的支柱产业到现代的新兴产业,从钢铁、有色金属到水泥、建材,从煤炭电力到石油石化,从汽车船舶到航空电信,从机械制造到铁路、高速、水运,从银行到保险、证券,从医药食品到旅游餐饮,从造纸到纺织服装等行业。正是这十年的国企改制上市,进一步强化了上交所的“大公司板”的主板地位,同时,在市值规模上,它更加拉开了与深交所中小板及创业板的距离,这正是市场层次功能的细分。
  截止2009年12月9日收盘,上交所859家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为18万亿元,而深交所798家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仅为5.8万亿元。虽然深交所A股总市值只有上交所A股总市值的1/3,但在人气上,深交所丝毫也不亚于上交所,比方,从日成交额上看,沪深A股成交额分别为1360亿和900亿,两者相差并不大。
  尤其是从2009年IPO数量来比较,深交所的人气更是大超上交所。截止2009年12月21日,2009年全年已发行或已确定发行的新股,上交所只有9只,而深交所则有90只,深交所是上交所的十倍。
  更何况,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基本完毕后,上交所IPO数量增长将会大大放缓,相反,正处于初创时期的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扩容才刚刚开始。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只有300多家,创业板更是只有区区28家上市公司。因此,人气超高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急需快速扩容,这是深交所的机遇,也是创业板和中小板的机遇,这更是民营企业大发展的机遇。
  此外,2009年银行新增贷款将近10万亿的历史天量,将在2010年收缩至7万亿左右,当银行信贷增量止步的时候,正是资本市场趁机而入、乘胜追击之时。可以预料,明年主板银行股全面增发(补充资本金)、创业板与中小板快速扩容,将是中国资本市场明年的重头戏。
  最后结论:创业板与中小板扩容迫在眉睫!2010年将是创业板与中小板快速扩容的一年,同时,2010年将是民营企业专有上市年!可以肯定,下一个十年,将是民营企业集中上市年,这十年应该与1998——2008年国有企业集中改制上市的十年是相对称的!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十年,它将是中国民营企业辉煌大发展的十年!这十年也许正是我们达成国强民富心愿的十年!

5. 创业板上市的相关历史

最新鸣锣成立的二板市场当属香港创业板市场。1999年11月25日,酝酿10年之久的香港创业板终于呱呱坠地。它定位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须有5000万港元的盈利,但创业板不设盈利底线,只需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纪录”。如果创始人在业界已是名声鹊起,那么这个两年的“纪录”也可以不要。香港联交所权威人士曾风趣地说,如果比尔·盖茨出来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创业板会马上愉快地接纳。 在证券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创业板刚开始是对应于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场,以中小型公司为主要对象的市场形象而出现的。19世纪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标准的小公司只能选择场外市场和地方性交易所作为上市场所。到了20世纪,众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场外市场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自6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欧洲等地区为了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开始大力创建各自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至今,创业板已经发展成为帮助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融资的市场。 回顾创业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可以称为创业板的萌芽起步时期。1961年,为了推进证券业的全面规范,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所有证券市场进行特定的研究。两年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放弃了对全面证券市场的研究,而是将目光盯住了当时处于朦胧和分割状态的场外市场。SEC提出了“自动操作系统”作为解决途径的设想,并由全国证券商协会(NASD)来进行管理。1968年,自动报价系统研制成功,NASD改称为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体系(NASDAQ系统)。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场正式成立,当日完成了NASDAQ系统的全面操作,中央牌价系统显示出2500个证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标准,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将在NASDAQ市场上市的公司和OTC证券分离开来。 与美国NASDAQ市场的起步几乎同时的是,日本开始了创业板的脚步。1963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了针对中小公司的第二板,并正式起用了场外市场制度。不过,在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的场外市场一直萎靡不振。 世界二板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1971年,美国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了一个柜台交易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NASDAQ),开始对超过2500种柜台交易的证券进行报价。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从而把在NASDAQ挂牌的证券与在柜台交易的其他证券区分开来。1982年,NASDAQ最好的上市公司形成了NASDAQ全国市场,并开始发布实时交易行情。但是,直到90年代初,NASDAQ的运作并不十分理想,1991年,其成交额才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3。NASDAQ市场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二阶段。 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场的发展,也基本上可以分为上述两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机引起经济环境恶化,股市长期低迷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各国证券市场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司上市意愿低,上市公司数目持续减少,投资者投资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了吸引更多新生企业上市,都相继建立了二板市场。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二板市大多经历了创建初期的辉煌,但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失败而告终。 二板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背景及原因是: (1)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大量新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  (2)美国纳期达克市场迅速发展,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为各国股市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3)风险资本产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针对新兴企业的股票市场;  (4)各国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纷纷设立二板市场。 在此背景下,各国证券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立二板热潮,其中主要有:香港创业板市场(GEM,1999)、台湾柜台交易所(OTC,1994)、伦敦证券交易所(AIM,1995)、法国新市场(LNA,1996)、德国新市场(NM,1996)等。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阶段的二板市场发育和运作远强于第一阶段,大多数发展较顺利,其中美国NASDAQ和韩国Kosdaq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但是,从整体上看,二板的市场份额还是低于主板,也有的二板(如欧洲的Easdaq)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创业板上市的相关历史

6. 2009年10月30日,筹备达10年之久的创业板开市,首批28只股票集体亮相。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

     小题1:A小题2:D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