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支持三农政策

2024-05-07 09:26

1. 国家支持三农政策

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的相关政策,有关资料可以自行上网进行查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条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第四条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第五条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济。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国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国家支持三农政策

2. 关于国家对三农的政策

国家一直把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农业”放在重中之重,基本上每一年都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发布关于党和政府官员与落实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对于农用车具,国家是有补贴的。其情况如下:汽车下乡细则3月将出台 购车农民将获得三千元补贴 


“汽车下乡”难度大,但仍然会按照既有的模式安排 
春节前,国务院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本报讯 (记者刘俊、徐海星)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当前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确保一季度良好开局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要认真落实“汽车下乡”和农机补贴政策。作为拉动内需的一大动作,农民、车企都十分关心补贴细则,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汽车下乡操作起来难于家电下乡,细则预料要到3月份才能公布。但专家认为,很可能参照家电补贴力度,给予3000元左右的购车优惠。 
汽车下乡难度大于家电下乡 
本报记者昨天从广东省政府部门权威人士处了解到,“汽车下乡”目前还没有进入到省一级的层面,“还没有文件”,有关方面也还没有对此展开调研或者前期工作,这位人士表示,“汽车下乡”预料在操作上会比“家电下乡”难度大一些,但仍然会按照既有的模式安排。 
不过,“汽车下乡”早已有了眉目。春节前,国务院在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出,从2009年3月1日到12月31日,国家总共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 
微型客车是比小型客车排量、载客更小的车,除了排量小外,载客人数一般在8人以下,常见的有长安之星等,轻型货车则是载重1.8~6吨的货车。如果以招投标的方式圈定有资格下乡的企业,福田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都有相应车型可供挑选。

3. 国家三农政策是什么

【法律分析】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一)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必须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

国家三农政策是什么

4. 国家三农政策扶持项目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补贴新政策。
农业补贴一直是我国农民十分关心的问题,2019年,国家根据以往经验教训,出台了一系列新的农作物补贴政策供农民参考,在新政策上,国家将针对大豆补贴,当然任何补贴都是提前申请,申请后农民可以享受,大豆补贴主要是内蒙古以及东北三省等地,补贴强度约为150块钱亩,但一些地区稍微高一点,2019年,补贴范围与之前大致相同,大米补贴也大致相同。
二、关于农民养老的新政策。
明年缴费政策会有变化,从明年起一次性补缴缴费政策将失效,所以农民朋友如果45岁了还没有缴纳保险金那就要抓紧了,第二,将农民的土地的新补贴项目的状态,具体的补贴根据你的土地面积,三是养老保险缴费的方式改变,国内某些地方的人们减轻农民负担不起缴纳养老保险费,明年将能够实现农村养老贷款,经济困难的可以申请低息贷款养老保险待遇,等到60岁以后领取养老补贴,银行可以适当扣除部分贷款发放剩余的钱。
三、农业、农村和农民补贴新政策。
国家将在2019年对购房给予补贴,进入城市后,宅基地和耕地归集体所有的国家给予3万至5万元补助,土地补偿、房屋拆迁补偿=宅基地面积补偿价格x宅基地面积+房子重置价格。贫困家庭学生是接受技术教育,所有地区依照本法的实施减少国家的财政援助和学费政策,并制定减免学费和杂费,教育费用,生活津贴政策,贫困家庭应用技术学院的学生,根据标准对每个孩子每年补贴3000元。新型合作医疗的赔偿范围包括门诊赔偿、住院赔偿和重病赔偿。
四、三农政策重点扶持的项目。
十三五期间中央明确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的行业并且设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这些项目包括: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用机械和农用物资、有机农业/休闲观光创意农业、农业服务业和农业服务业。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 一、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一)分类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在稳定县域法人地位、维护体系完整、坚持服务“三农”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稳妥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省联社要加快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功能,优化协调指导,整合放大服务“三农”的能力。研究制定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强化政策性职能定位,明确政策性业务的范围和监管标准,补充资本金,建立健全治理结构,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鼓励大中型银行根据农村市场需求变化,优化发展战略,加强对“三农”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探索商业金融服务“三农”的可持续模式。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稳步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开展面向“三农”的差异化、特色化服务。各涉农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切实做到不脱农、多惠农。(银监会、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等按职责分工分别负责)

5. 国家三农政策是什么呢

【法律分析】三农政策是指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一)坚持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紧,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必须以稳定国内粮食生产来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二)坚持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我国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水热资源空间分布不匹配,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处理好发展粮食生产和发挥比较效益的关系,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决定耕地用途,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提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水平。(三)坚持共同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举全国之力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大事。各地区都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和义务,粮食主产区要努力发挥优势,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为全国作贡献;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要保持应有的自给率,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减少、产能有提升、产量不下降,共同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

国家三农政策是什么呢

6. 国家三农政策

三农政策是为农村发展制定的专项政策,可以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可以有效的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积极拓宽农业市场。实行三农政策需要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龙头企业。
一、最新三农政策是什么?      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3、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4、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二、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的?      要解决三农问题,要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通过村集体组织以及政府的大力宣传,还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例如进行规模化科技化,之后是要全力以赴打好扶贫攻坚战,要缩小农村和城镇的差距,要缩小贫富差距。只有做到这些方面,才能够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才能够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是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农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实施三农政策需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还要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农村发展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的经济。实施三农政策可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增强农民的幸福指数。

7. 国家三农政策指的是什么

三农政策指的是: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植政策。应对农业发展问题,不仅要着眼于三农本身,而更应注重从“三农”之外即各自对立面采取对策。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对于化解“三农”问题的意义在于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三个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农村城镇化及社区化、均等化、农场化;农民新型非农化、职业化。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在宏观调控中注重加强农业,实行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农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条 国家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第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农业更好地发挥在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其他农产品,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第五条 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振兴农村经济。国家长期稳定农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国家在农村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国家三农政策指的是什么

8. 中国三农政策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有关“三农”工作的新理念和新举措,概括归纳为以下四点。   第一点,思想认识的升华。在党的十六大以后,2003年1月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胡 锦 涛总书记指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06年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 锦 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又强调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好“三农”问题。  第二点,指导方针的转变。在2002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温 家 宝总理提出,对农业、农村、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即多给予、少索取、放开放活农村政策。在2004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 锦 涛总书记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判断,并强调指出,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第三点,发展观念的创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四点,支农政策的强化。从2003年到2008年,中央连续召开了6次农村工作会议,下发了6个关于“三农”工作的文件,采取了一系列支农、强农和惠农政策措施。2003年下发的3号文件,明确了19条政策措施,是对十六大部署的具体化,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出了全面的要求。2004年下发的1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下发的第六个关于“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也是十六大以来下发的第一个1号文件,提出了22条政策措施,明确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径。2005年下发的1号文件,围绕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提出了27条政策措施。2006年下发的1号文件,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把握的几个重大问题和基本思路,并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32条政策措施。2007年下发的1号文件,围绕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这个主题,提出了35条政策措施。2008年下发的1号文件,提出了43条政策措施,明确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一个3号文件,五个1号文件,围绕着加强“三农”工作这个主线,分别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78条政策措施。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