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2024-05-19 05:47

1.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1、创立时期:
周至春秋战国(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埃及、希腊、西要)
2、成熟时期:
秦汉(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希腊、罗马)
3、溶汇时期:
魏晋南北朝(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时期)
4、全盛时期:
隋唐时代(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拜占庭时期、早期歌德时期)
5、延续时期:
宋辽金元(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歌德时期)
6、停滞时期:
明清(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文艺复兴之后)

扩展资料:
中国从上古至清末,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其建筑形态及营造方式远播东亚各国。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中国古建筑有着丰富的雕塑装饰。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
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建筑物内的雕塑多为佛、道寺院内的佛、道教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2.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始于1962年8月建筑工程部贵州工程总公司成立,由国家建工部1958年下放地方的原部属建筑安装队伍和贵州省的部分建筑队伍发展演变而成。1965年8月,国家建工部第四工程局在原贵州工程总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此后,由于隶属关系的变化,中建四局曾先后称过: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第四工程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第四工程局。1982年6月,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成立后,启用现名。

3. 中国建筑的历史沿革


中国建筑的历史沿革

4. 中国新建集团的历史沿革

新疆屯垦戍边事业源远流长,远从西汉屯田戍边开始,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代2000余年,相袭至今。1949年9月25、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部和省政府分别通电和平起义,新疆和平解放。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进驻新疆各地区,新疆的屯垦事业揭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1952年2月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发布部队整编命令。1953年5月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和西北军区命令,将驻新疆部队分别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二、六、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分别整编为10个农业师、1个建筑工程师、1个建筑工程处、1个运输处,共约10.55万人,担负屯垦戍边任务。195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发电报给西北军区、西北局和军委总参谋部,提出关于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领导机构、名称的请示报告。8月6日,军委总参谋部复电:同意第二十二兵团部与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月7日,新疆军区遵照军委总参电令,发布命令《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月25日,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公布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组织机构及管辖部队番号》,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于11月1日正式开始办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缔造者、新中国新疆军垦事业的拓荒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和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陶峙岳。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新疆屯垦事业由原军垦农场开始逐渐转变为正规化国营农场,正式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化生产代替原军队自给性生产。1958-1960年,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如火如荼,兵团迅速掀起垦荒造田大兴水利建设高潮,同时,兵团工业生产也蓬勃发展。1961-1962年,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兵团各项事业很快进入一个全面大发展时期,农牧团场基本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不断下降。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鉴于新疆农垦事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兵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1983年以后,兵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进行农垦经济体制改革。1990年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为兵团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如今,兵团以占全疆1/7的人口,生产新疆1/5的粮食、2/5的棉花和1/3的棉纱、棉布、食糖,并缴纳1/5的税金。集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治委员:张春贤 集团党委书记、集团政治委员:孙金龙(正部长级) 集团总经理:刘新齐 。2011年11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兵团主要负责同志职务任免决定,自治区党委通过关于兵团党委副书记任免决定。国务院决定:任命刘新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总经理;免去华士飞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总经理职务。自治区党委决定:刘新齐同志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副书记;华士飞同志不再担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5.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1、创立时期:
周至春秋战国(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埃及、希腊、西要)
2、成熟时期:
秦汉(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希腊、罗马)
3、溶汇时期:
魏晋南北朝(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早期基督教时期、拜占庭时期)
4、全盛时期:
隋唐时代(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拜占庭时期、早期歌德时期)
5、延续时期:
宋辽金元(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歌德时期)
6、停滞时期:
明清(同时期西方建筑分野:文艺复兴之后)

扩展资料:
中国从上古至清末,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其建筑形态及营造方式远播东亚各国。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
中国古建筑有着丰富的雕塑装饰。古建筑的雕塑一般分作两类,一类是在建筑物身上的,或雕刻在柱子、梁枋之上,或塑制在屋顶、梁头、柱子之上的。题材有人物、神佛故事、飞禽、走兽、花鸟、鱼虫等等,龙凤题材更被广泛采用。
雕塑的材料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用材而定,有木有石,有砖有瓦,有金有银,有铜有铁。另一类是在建筑物里面或两旁或前后的雕塑,它们大多是脱离建筑物而存在的,是建筑的保藏物或附属物。建筑物内的雕塑多为佛、道寺院内的佛、道教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发展历史

6. 中国建筑历史的发展

建议你看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近年来中国生活在剧烈的变化中趋向西化,社会对于中国固有的建筑及其附艺多加以普遍的摧残。虽然对于新输入之西方工艺的鉴别还没有标准,对于本国的旧工艺,已怀鄙弃厌恶心理。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国内原有很精美的建筑物多被拙劣幼稚的,所谓西式楼房,或门面,取而代之。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充满非艺术之建筑。纯中国式之秀美或壮伟的旧市容,或破坏无遗,或仅余大略,市民毫不觉可惜。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Historical landmark),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Local colar),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近如去年甘肃某县为扩宽街道,“整顿”市容,本不需拆除无数刻工精美的特殊市屋门楼,而负责者竟悉数加以摧毁,便是一例。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国人多熟视无睹。盖这种破坏,三十余年来已成为习惯也。
    市政上的发展,建筑物之新陈代谢本是不可免的事。但即在抗战之前,中国旧有建筑荒顿破坏之范围及速率,亦有甚于正常的趋势。这现象有三个明显的原因:一、在经济力量之凋敝,许多寺观衙署,已归官有者,地方任其自然倾圮,无力保护;二、在艺术标准之一时失掉指南,公私宅第园馆街楼,自西艺浸入后忽被轻视,拆毁剧烈;三、缺乏视建筑为文物遗产之认识,官民均少爱护旧建的热心。
    在此时期中,也许没有力量能及时阻挡这破坏旧建的狂潮。在新建设方面,艺术的进步也还有培养知识及技术的时间问题。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除非我们不知尊重这古国灿烂文化,如果有复兴国家民族的决心,对我国历代文物,加以认真整理及保护时,我们便不能忽略中国建筑的研究。以客观的学术调查与研究唤醒社会,助长保存趋势,即使破坏不能完全制止,亦可逐渐减杀。这工作即使为逆时代的力量,它却与在大火之中抢救宝器名画同样有急不容缓的性质。这是珍护我国可贵文物的一种神圣义务。中国金石书画素得士大夫之重视。各朝代对它们的爱护欣赏,并不在于文章诗词之下,实为吾国文化精神悠久不断之原因。独是建筑,数千年来,完全在技工匠师之手。其艺术表现大多数是不自觉的师承及演变之结果。这个同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建筑情形相似。这些无名匠师,虽在实物上为世界留下许多伟大奇迹,在理论上却未为自己或其创造留下解析或夸耀。因此一个时代过去,另一时代继起,多因主观上失掉兴趣,便将前代伟创加以摧毁,或同于摧毁之改造。亦因此,我国各代素无客观鉴赏前人建筑的习惯。在隋唐建设之际,没有对秦汉旧物加以重视或保护。北宋之对唐建,明清之对宋元遗构,亦并未知爱惜。重修古建,均以本时代手法,擅易其形式内容,不为古物原来面目着想。寺观均在名义上,保留其创始时代,其中殿宇实物,则多任意改观。这倾向与书画仿古之风大不相同,实足注意。自清末以后突来西式建筑之风,不但古物寿命更无保障,连整个城市,都受打击了。
    如果世界上艺术精华,没有客观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八九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在欧美,古建实行的保存是比较晚近的进步。十九世纪以前,古代艺术的破坏,也是常事。幸存的多赖偶然的命运或工料之坚固。十九世纪中,艺术考古之风大炽,对任何时代及民族的艺术才有客观价值的研讨。保存古物之觉悟即由此而生。即如此次大战,盟国前线部队多附有专家,随军担任保护沦陷区或敌国古建筑之责。我国现时尚在毁弃旧物动态中,自然还未到他们冷静回顾的阶段。保护国内建筑及其附艺,如雕刻壁画均须萌芽于社会人士客观的鉴赏,所以艺术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今日中国保存古建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将来复兴建筑的创造问题。欣赏鉴别以往的艺术,与发展将来创造之间,关系若何我们尤不宜忽视。西洋各国在文艺复兴以后,对于建筑早已超出中古匠人不自觉的创造阶段。他们研究建筑历史及理论,作为建筑艺术的基础。各国创立实地调查学院,他们颁发研究建筑的旅行奖金,他们有美术馆博物院的设备,又保护历史性的建筑物任人参观,派专家负责整理修葺。所以西洋近代建筑创造,同他们其它艺术,如雕刻,绘画,音乐,或文学,并无二致,都是合理解与经验,而加以新的理想,作新的表现的。
    我国今后新表现的趋势又若何呢?
    艺术创造不能完全脱离以往的传统基础而独立。这在注重画学的中国应该用不着解释。能发挥新创都是受过传统薰陶的。即使突然接受一种崭新的形式,根据外来思想的影响,也仍然能表现本国精神。如南北朝的佛教雕刻,或唐宋的寺塔,都起源于印度,非中国本有的观念,但结果仍以中国风格造成成熟的中国特有艺术,驰名世界。艺术的进境是基于丰富的遗产上,今后的中国建筑自亦不能例外。
    无疑的将来中国将大量采用西洋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如何发扬光大我民族建筑技艺之特点,在以往都是无名匠师不自觉的贡献,今后却要成近代建筑师的责任了。如何接受新科学的材料方法而仍能表现中国特有的作风及意义,老树上发出新技,则真是问题了。
    欧美建筑以前有“古典”及“派别”的约束,现在因科学结构,又成新的姿态,但它们都是西洋系统的嫡裔。这种种建筑同各国多数城市环境毫不抵触。大量移植到中国来,在旧式城市中本来是过分唐突,今后又是否让其喧宾夺主,使所有中国城市都不留旧观?这问题可以设法解决,亦可以逃避。到现在为止,中国城市多在无知匠人手中改观。故一向的趋势是不顾历史及艺术的价值,舍去固有风格及固有建筑,成了不中不西乃至于滑稽的局面。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表着我们文化衰落,至于消灭的现象。四十年来,几个通商大埠,如上海天津广州汉口等,曾不断的模仿欧美次等商业城市,实在是反映着外国人经济侵略时期。大部分建设本是属于租界里外国人的,中国市民只随声附和而已。这种建筑当然不含有丝毫中国复兴精神之迹象。
    今后为适应科学动向,我们在建筑上虽仍同样的必需采用西洋方法,但一切为自觉的建设。由有学识,有专门技术的建筑师,担任指导,则在科学结构上有若干属于艺术范围的处置必有一种特殊的表现。为着中国精神的复兴,他们会作美感同智力参合的努力。这种创造的火炬已曾在抗战前燃起,所谓“宫殿式”新建筑就是一例。
    但因为最近建筑工程的进步,在最清醒的建筑理论立场上看来,“宫殿式”的结构已不合于近代科学及艺术的理想。“宫殿式”的产生是由于欣赏中国建筑的外貌。建筑师想保留壮丽的琉璃屋瓦,更以新材料及技术将中国大殿轮廓约略模仿出来。在形式上它模仿清代宫衙,在结构及平面上它又仿西洋古典派的普通组织。在细项上窗子的比例多半属于西洋系统,大门栏杆又多模仿国粹。它是东西制度勉强的凑合,这两制度又大都属于过去的时代。它最像欧美所曾盛行的“仿古”建筑(Period architecture)。因为糜费侈大,它不常适用于中国一般经济情形,所以也不能普遍。有一些“宫殿式”的尝试,在艺术上的失败可拿文章作比喻。它们犯的是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辞藻也欠雅驯。但这种努力是中国精神的抬头,实有无穷意义。
    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应用愈趋简洁。形式为部署逻辑,部署又为实际问题最美最善的答案,已为建筑艺术的抽象理想。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于新文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表现中国精神的途径尚有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要能提炼旧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质素,我们需增加对旧建筑结构系统及平面部署的认识。构架的纵横承托或联络,常是有机的组织,附带着才是轮廓的钝锐,彩画雕饰,及门窗细项的分配诸点。这些工程上及美术上措施常表现着中国的智慧及美感,值得我们研究。许多平面部署,大的到一城一市,小的到一宅一园,都是我们生活思想的答案,值得我们重新剖视。我们有传统习惯和趣味:家庭组织,生活程度,工作,游憩,以及烹饪,缝纫,室内的书画陈设,室外的庭院花木,都不与西人相同。这一切表现的总表现曾是我们的建筑。现在我们不必削足就履,将生活来将就欧美的部署,或张冠李戴,颠倒欧美建筑的作用。我们要创造适合于自己的建筑。
    在城市街心如能保存古老堂皇的楼宇,夹道的树荫,衙署的前庭,或优美的牌坊,比较用洋灰建造卑小简陋的外国式喷水池或纪念碑实在合乎中国的身份,壮美得多。且那些仿制的洋式点缀,同欧美大理石富于“雕刻美”的市心建置相较起来,太像东施效颦,有伤尊严。因为一切有传统的精神,欧美街心伟大石造的纪念性雕刻物是由希腊而罗马而文艺复兴延续下来的血统,魄力极为雄厚,造诣极高,不是我们一朝一夕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们的建筑师在这方面所需要的是参考我们自己艺术藏库中的遗宝。我们应该研究汉阙,南北朝的石刻,唐宋的经幢,明清的牌楼,以及零星碑亭,泮池,影壁,石桥,华表的部署及雕刻,加以聪明的应用。
    艺术研究可以培养美感,用此驾驭材料,不论是木材,石块,化学混合物,或钢铁,都同样的可能创造有特殊富于风格趣味的建筑。世界各国在最新法结构原则下造成所谓“国际式”建筑;但每个国家民族仍有不同的表现。英,美,苏,法,荷,比,北欧或日本都曾造成他们本国特殊作风,适宜于他们个别的环境及意趣。以我国艺术背景的丰富,当然有更多可以发展的方面。新中国建筑及城市设计不但可能产生,且当有惊人的成绩。
    在这样的期待中,我们所应作的准备当然是尽量搜集及整理值得参考的资料。
    以测量绘图摄影各法将各种典型建筑实物作有系统秩序的纪录是必须速做的。因为古物的命运在危险中,调查同破坏力量正好像在竞赛。多多采访实例,一方面可以作学术的研究,一方面也可以促社会保护。研究中还有一步不可少的工作,便是明了传统营造技术上的法则。这好比是在欣赏一国的文学之前,先学会那一国的文字及其文法结构一样需要。所以中国现存仅有的几部术书,如宋李诫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乃至坊间通行的鲁班经等等,都必须有人能明晰的用现代图解译释内中工程的要素及名称,给许多研究者以方便。研究实物的主要目的则是分析及比较冷静的探讨其工程艺术的价值,与历代作风手法的演变。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已有科学技术的建筑师增加了本国的学识及趣味,他们的创造力量自然会在不自觉中雄厚起来。这便是研究中国建筑的最大意义。

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历史沿革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甘家口,是建设部直属的中央一级专业科技出版社,成立于1954年6月。50多年来,她一直肩负着整理、保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文化,促进中国建筑业科技进步,宣传中国建设成就的历史使命,为我国广大建设工作者奉献了大量优秀的建筑精品图书。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历史沿革

8.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全资附属子公司 — 中国海外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於1979年在香港注册成立,写字楼位於上环丰乐大厦。当年承建康乐园第一期私人别墅工程,是公司在香港承接的第一项工程。1981年,成功申请五项最高级别的施工牌照,为竞投政府大型工程创造了条件。除首次承接房屋署工程 — 大窝口村二期外,并参与香港房屋署首批“私人机构参建计划”(PSPS),成功投得大围海福花园工程合约。土木工程方面,以联营形式承接了工务局木湖 ─ 大榄涌输水管线工程。该管线的建成,为香港居民解决了70%的生活用水问题,香港政府水务署向公司赠送“驰誉遐迩”锦旗。公司成立初期,人地两疏,管理和运作尚不能适应香港的建筑市场,该时期主要为摸索阶段。七年内共承揽房屋工程25项,合约总额为14.9亿港元;土木工程14项,合约总额为7.9亿港元。 随著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香港地产和建筑市场的复苏,公司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管理和运作亦日渐科学,成交额、营业额不断扩大,盈利逐年增加,经营实力显著提高,该时期为发展壮大阶段。1986年,中国建筑工程公司(香港地区)随中建总公司易名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香港地区)。在此阶段,房屋工程业务除承建房署工程外,还积极拓展香港建筑署工程,先後取得政府室内运动场、医院扩建、政府合署等工程合约。同时在私人工程拓展方面亦有所突破,继屯门市广场後,再取得海港花园、南洋酒店等工程合约,并取得良好的经营效益。土木工程业务亦进一步多元化发展,工程业主也由单一的拓展署扩大到土木工程署、水务署等;工程类型由一般的马路、渠务、开山、填海扩大到机场停机坪、桥梁、垃圾堆填、污水处理厂等复杂项目。公司从1992年起连续四年被香港房屋委员会评为最佳承建商,成为香港唯一获此殊荣的海外承建商。七年内共承揽房屋工程61项,合约额77.4亿港元;土木工程37项,合约额88亿港元;基础工程19项,合约额3亿港元。 在这时期,公司的经营空间及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在管理上,公司也开始与国际接轨,并通过采取与国际大型建筑公司联营的方式,进入“规模经营,稳步发展”的良性循环。1995年初,公司联合英国、日本和本港建筑财团组成的BCJ联营公司夺得香港国际机场客运大楼工程合约,合约总额超过101亿港元。该工程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宗单一合约,亦是当今世界上同类最大工程,举世瞩目。公司与多家国际建筑商联合成功投得香港新机场核心大型工程,公司并且成立钻桩工程队,取得北大屿山高速公路项目的大口径桩工程合约,又与日本建筑商联营投得中华电力天然气发电厂厂合约。期间,公司积极探索承建商“包设计、包机电安装、包土建”的一揽子承包方式,打破了以往仅包土建施工的旧模式,成功取得香港建筑署牛池湾纪律部队宿舍建包设计一揽子工程合约。1996年底,取得香港建筑署香港文化博物馆及上水屠宰场建包设计工程合约。後者属亚洲当时最先进、最大型的屠宰房,其设备之新、工艺要求之高,均属世界一流。踏入千禧新世纪,公司在“高、精、尖”项目上继续突破,香港建筑署及公营机构工程已成为新的增长点。新承接之较大型公共及房屋工程项目计有荔景医院、九龙医院重建一期、警察总部三期及大埔科学园等工程。在此期间,随著西北铁路及将军澳支线工程的展开,公司承接了一些较大规模的土木工程项目,如地铁站及东铁工程等,为铁路基建工程业务拓展新领域。2001及2002年,公司成功夺得土木工程署批出总额为34.6亿港元之竹篙湾基础设施工程合约一及二後,连同期间夺得总额为13.4亿港元之佐敦谷基建工程合约,与9.63亿港元之青山公路汀九至深井段工程合约,为拓展土木工程业务再建台阶。房屋工程方面,2003年公司投得廸士尼乐园三项最重点工程 – 标志性的梦幻乐园、科技水准极高的太空山及豪华六星级酒店工程,彰显了中国建筑在国际大型工程方面的雄厚专业实力和丰富施工经验。2005年,母公司中国海外集团进行业务架构重组,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集团建筑业务的旗舰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以介绍形式成功上市。重组及上市安排不但巩固了中国建筑由独立专业管理层管理之发展平台,还使中国建筑改进其成本结构和提高资金筹组效率。上市成功也印证了中国建筑作为香港最大建筑公司的地位。毫无疑问,此市场优势可继续在今後的岁月中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