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2024-05-16 01:54

1. 郑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粮食业。
2018年,郑州市粮食总产量157.3万吨,比上年下降1.5%;其中夏粮产量78.8万吨,下降1.5%;秋粮产量78.5万吨,增长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4.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65.5千公顷,增长0.1%;秋粮播种面积159.1千公顷,下降2.8%。
2018年,郑州市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达10143.3亿元。比上年增长8.1%;人均生产总值101349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粮食业增加值147.1亿元,增长2.1%。

扩展资料
2018年,全市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2.1亿元,增长9.0%;其中税收收入859.5亿元,增长10.9%;市本级收入439.3亿元,增长6.2%。
在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个人所得税46.1亿元,增长13.8%;企业所得税148亿元,增长2.7%;增值税303.6亿元,增长11.3%;契税96.1亿元,增长9.3%;房产税27.7亿元,增长13.2%。
2018年,全年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6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41.3亿元,增长20.3%;城乡社区支出597.8亿元,增长1.4%;教育经费支出213亿元,增长21%。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97.9亿元,增长7.8%;科学技术支出36.4亿元,增长7%;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15.2亿元,增长21.8%;公共安全支出74.8亿元,增长11.2%;农林水事务支出73.9亿元,增长12.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郑州

郑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什么?

2. 郑州的经济


3. 河南郑州经济怎样

  郑州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郑州市县域经济的规模、速度、实力、机制、效益,与全国百强县(市)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2003年全国百强县的县域平均GDP总值达到163亿元,平均地方财政收入为8.6亿元,人均GDP为2.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600元,人均农民纯收入5400元,人均在岗职工工资收入1.6万元。而同期郑州市6县(市)县级GDP平均规模95.37亿元,平均地方财政收入3.22亿元,人均GDP为1.38万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465元,人均农民纯收入3386元,人均在岗职工工资收入10494元;县级GDP平均规模、平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农民纯收入分别比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低41%、63%、42%、82%、37%。由此可见,郑州市县域经济无论是发展水平还是竞争力,相对于全国百强县都处于明显劣势。

  2、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郑州县域经济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仍然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偏小,能力较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目前郑州市6县(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7.3∶63.7∶29。

  3、县级财政运转困难。财政是经济发展的综合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质量决定了财政状况。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来源渠道单一,直接表现为各县人均财政收入差距巨大,最高的县人均地方财政收入664元,最低的县人均220元,县(市)之间相差悬殊。6县(市)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2000―2003年,全市县级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3%,而财政支出年均增长21.9%。财政收入的增长远滞后于其支出的不断扩张,使得县级财政只能疲于应付人头费用,而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的资金极为有限,县级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困难。

  4、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2003年,6县(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10亿元,仅占郑州市各项存款余额的12.7%;6县(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只有187亿元,仅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9.4%。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级企业工作的更少。由于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吸引力,县域80%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四是对外开放程度偏低。

  5、农民增收任务艰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城乡统筹不够协调。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发展步入低谷,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不景气,导致农民增收渠道明显变窄;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使得农民收入的增长出现低速徘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003年与1997年相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6%,远低于“八五”时期年均增长17.6%的水平;2003年6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86元、6299元,差距达46%,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速度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慢5.1个百分点。

河南郑州经济怎样

4. 河南郑州经济怎么样

是河南第一的啊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初步核算,2008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人均生产总值40617元,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7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增加值1659.5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1249.8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2∶52.9∶43.9调整为3.2∶55.2∶41.6。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1802亿元,增长1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2.3%,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48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23.7亿元,增长18.1%。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2.7亿元,比上年增长29.7%。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2%。
  全年全市直接进出口总额4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4%。其中进口13.2亿美元,增长33.8%;出口29.5亿美元,增长36.1%。
  全年新批外资企业109个,比上年下降27.8%。合同利用外资额23.7亿美元,增长35.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亿美元,增长40%。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34.2亿元,增长20.1%;旅游外汇收入1.1亿美元,增长11.8%。接待国际旅游人数2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3%;其中接待港澳台同胞12.6万人次,增长10.5%。接待国内旅游者3511万人次,增长20.6%。
  全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680.1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60.4亿元,增长18.6%;其中市本级收入118.1亿元,增长15%。
  年末全市建成区面积328.6平方公里(含上街区26.6平方公里)。
  年末全市总人口743.6万人,其中女性359.9万人;市区人口326.5万人;城镇人口463.5万人;非农业人口307.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9.4‰,死亡率4.6‰,自然增长率4.8‰。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32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48元,增长14.5%。 [编辑本段]对外贸易   2005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浙江绿城等一批招商大项目落户郑州,引进市外境内资金达102亿元。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18家;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增长38.6%;进出口总额达到11亿美元,增长41.2%。组织参加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河南(旧金山)经贸文化周等经贸活动,招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批企业到国外投资,有13家企业进驻非洲塞拉里昂工贸园区,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良好,郑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州工业城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明显加强。

5. 郑州市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什么?

发展的优势:是便利的交通,靠着四通八达的交通商业商品运至全国各地,乃至直接到海关出口,另外就是广大的群众基础,河南现在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人多了就带动了消费。

郑州市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是什么?

6. 郑州市交通建设对经济的影响

交通建设太落后了,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看看每天堵车成什么样了

7. 郑州市在全国经济排名是多少?

全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郑州排名17
     全国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揭晓 郑州排名17 本报讯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以及国内一些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向中心城市的聚集,总部经济在我国正形成良好发展态势。记者昨日获悉,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名12月4日在北京揭晓,其中郑州的发展总部经济能力得45.85分,排名第17位 。 

    “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是由北京社科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国内著名专家学者、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历经一年多完成的。该报告根据总部经济理论以及纽约、新加坡、香港等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设计出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次对全国35个主要城市进行了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开放程度等6项。 

    评价报告将35个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划分为四个能级,第一能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第二能级城市包括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青岛、武汉等7个城市;第三能级城市包括宁波、大连、沈阳、重庆、济南、西安、郑州、长沙、福州、哈尔滨、昆明、厦门、石家庄等13个城市,其中郑州排名第17位;第四能级城市包括合肥、长春、乌鲁木齐、海口、南宁、太原、南昌、呼和浩特、贵阳、银川、兰州、西宁等12个城市。 

    报告认为,“第三能级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综合能力一般,适合吸引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区域性总部”。而以郑州为代表的第三能级省级中心城市,将以国内大企业地区总部、省市知名企业总部及某些优势产业国内大型企业总部等为重点发展类型。

郑州市在全国经济排名是多少?

8.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郑州市的哪个区?

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所在地(直辖)设区的市以上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拥有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直属于郑州市政府管辖。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郑州市东南,成立于1993年4月,2000年2月获批为河南省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
明湖街道办事处、潮河街道办事处、京航街道办事处、前程街道办事处、祥云街道办事处、九龙街道办事处;共计63个行政村(社区)(45个行政村、18个社区),常住和从业人口约40余万人。


扩展资料: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设施
截至 2005年底,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完成12.5方公里的基础设施覆盖,实现了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热力、邮政、电信、道路、有线电视等“九通一平”,铁路专用线可直达区内。
一、交通:开发区已经形成了 12纵12横的网状道路格局,区内道路总长达到50公里以上;铁路专用线与陇海铁路圃田站相连,直达开发区内;公共交通网络逐步完善,33、35、46、117、59、307等公共交通线路可直达市区,公交枢纽站、开发区内部公交系统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
二、给水:开发区实行双水源供水,其中,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能力为 20万吨/日,开发区地下群井供水网络作为辅助用水,日供水能力7.32万吨。
三、排水:开发区实行污、雨水分流排放,其中城市污水处理达标后经市政管网排入王新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0万吨。
四、供电:开发区实行双回路供电,建有一座11万伏变电站(鲍湖变电站),有4条1万伏供电专线投入使用,另有三座11万伏变电站正在筹建中,预计2006年底可实现供电能力44万伏。
五、供热:开发区实行集中供热,开发区第一座热源厂已投入使用,供热能力达到84蒸吨/小时。
六、燃气:开发区内天然气主干管网已全线贯通,主要气源为中原油田气源和西气东输气源,日供气能力约30万立方,可以为进区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气。
七、邮政、电信:开发区邮政局、电信局均已建成投入运营,开发区电话交换机容量为10万门,国际互联网出口带宽1000兆。
八、物流:开发区是郑州市圃田物流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货运集装箱接点站、公共保税中心、托普铁路物流等一批物流设施即将建成投入使用,可为入区企业提供铁路物流、公路物流、保税物流、商业物流等一系列现代物流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