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刻板印象”?

2024-05-04 09:17

1. 什么叫“刻板印象”?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作“刻板印象”。

何谓“刻板效应”?

心理学家将其定义为对事物形成的一般看法和个人评价,认为某种事物应该具有其特定的属性,而忽略事物的个体差异。

好比说起农家女嫁给高富帅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觉得,要么是农家女太好看,高富帅看上了对方的长相,要么是觉得农家女有心计,看上了高富帅的财产,并且凭借自己的心计成功上位。

在这段感情里,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还有情比金坚这一种可能,因为大家更相信具有戏谑性的故事内容。

这就是标准的“刻板印象”。

而在心理学中,对“刻板印象”的评价是——很容易因为忽略个体的差异性,导致陷入认知误区。


也是因为这个效应的影响,很多人坚持认为,门不当户不对的感情,无法幸福。

因为两个人在经济差异太大,彼此从小生活条件不同,消费观不同的时候,似乎便无法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但现实情况是,不是所有的婚姻,都要门当户对,因为有些因素,比门当户对更重要。

01.

精神层次的同步性

国学大师林语堂,与廖翠凤携手一生,感情十分恩爱,可是两个人是真正的“门不当户不对”的代表。

林语堂家境贫寒,因为家境问题,与自己相爱的陈锦端家人拒绝这门婚事。

可廖翠凤,是鼓浪屿首富廖家的二小姐,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家闺秀。除此之外,林语堂好读书,廖翠凤的学历却没有很高,和林语堂比起来,无疑是一个文盲。

但就是这么一对差别很大的夫妻,却把婚姻经营得很好。

也许有人觉得,这是因为林语堂同廖翠凤十分相爱,这才有足够的能力,克服家境和学历上的差距。


其实,林语堂刚开始对廖翠凤没有多少感情,他刚和前任分手,正在难过之时就同廖翠凤结了婚。

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的婚姻幸福呢?

精神层次相当是重要原因。

林语堂好读书,廖翠凤便试着学习,从不限制自己的发展,有不懂的问题她会向林语堂请教,反而加深了两个人的感情。

廖翠凤家境好,林语堂尽量迁就廖翠凤,知道对方变卖嫁妆为了让两个人生活更好时,他更是珍惜廖翠凤的付出。

情侣之间最怕的,从来都不是家境差距过大,或者是学历不同,而是两个人的精神层次不在同一个层面。

这种不同,不是说一个人爱看书,另一个人不爱看书,一个人喜欢省吃俭用地生活,另一个人大手大脚。

而是在说,一个人爱看书,另一个人觉得看书太装,一个人省吃俭用,另一个人觉得这个人太抠。

只有彼此精神层次相当,才有可能过好余生,这与家境无关,只和个人的认知发展有关。


02.

彼此追求的满足度

《欢乐颂》中,谭宗明虽然喜欢安迪,却没有追求对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两个人的经济水平不相当。

谭宗明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可以说是年少有成,而安迪却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只能说是一个十分努力,略有成就的普通人。

这些原因,让谭宗明放弃了安迪,因为他不需要一个和自己门不当户不对的伴侣。

为什么谭宗明会有这样的要求?

他的事业心就是答案,他不会因为爱情放弃自己的事业,反而希望自己的婚姻能够成就自己的事业。

单从这个坚持来说,他注定会找一个家境相当的人结婚,可以说他的感情,本身就是一场经济联姻,无关爱情,无关合适。

从谭宗明的角度来说,这样的选择没有错,因为他的人生追求就是如此,所以没有办法跳出门当户对的设定。


也是因为如此,每个人追求的不同,便不能只用“门当户对”这一个条件来给爱情设限。

好比有些人,想要的就是一个能陪自己享受生活的人,他们不在乎自己的家族企业,也不在乎未来的发展,只在乎能不能享受当下。

既然如此,他们会寻找的伴侣,也是一个能同自己一起享受,能让自己觉得相处舒服的人,门当户对便没有那么重要。

还有一些人,想找的伴侣就是一个能让自己很爱,也很爱自己的人。

当他们遇到了,便觉得对方是自己的一切,是不是门当户对对他们而言也没有那么重要,因为相爱最重要。

所以,每个人的个人追求不同,注定对感情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只要一段感情,能满足两个人的人生追求,不至于对自己的生活影响太大,门不当户不对也没有多么重要。

怕的,是一个人明明在乎对方的家境,却一直以为自己不在乎,最终说一句“还是门当户对的好”。


03.

高晓松在《奇葩说》中说过这样一个观点:

“哪怕都是大学老师家庭,还有不同级别之分,门当户对也不代表婚姻中各种问题发生的改变会减少。由此可见,门当户对的比较,永远没有尽头,找一个与你绝对门当户对的人,既没有可能也没有意义。”

很多人都在强调门当户对,似乎只有家境相当的两个人,生活才能幸福。

但不是每个刚好能和你相爱的人,就能和你门当户对,更重要的一点是,哪里有绝对的门当户对。

所以,做人总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再去找一个人来爱。

真的在乎一个人的家境,便大大方方承认,最后寻找那个和自己家境差不多的人;真的不在乎一个人的家境,就不要用门当户对给自己设限,不是所有的感情都需要这个条件。

余生,总该与一个自己想一辈子的人在一起,而不单单是和一个人的家境、工作、学历谈恋爱。

什么叫“刻板印象”?

2. 关于“刻板印象”的一些看法

最近看了些关于刻板印象的文章,总结了一些想法。
  
 刻板印象或者说认知是我们处理旧事物的依据。但当事物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却还没有更新对它的印象的时候,就会造成决策错误。
  
 举个例子。
  
 德系车一直是我们心中品质的代名词。作为德系车的代表,大众汽车也一直蝉联大陆市场年度销量冠军。
  
 但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C-IASI公布的试验报告显示,检测的一款大众帕萨特轿车在“正面25%偏执碰撞”中得到最低评级P,较差。
  
 
  
                                                                                  
 C-IASI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的一家测评机构,它的测评结果会作为各个保险公司收取车险数额的参考,成绩好的或许不会少收,但成绩差的肯定会多收,毕竟没有保险公司会为了车企的偷工减料买单。
  
 那么一直作为品质代名词的大众,为什么敢把如此质量的汽车推向市场,它难道不怕消费者弃它而去吗?
  
 一番了解才发现,大众不怕,是真的不怕。因为尽管早在一年多前C-IASI就给出了“大众途观L”糟烂(正面25%偏执碰撞成绩为P)的碰撞成绩,但国产途观L仍然雄踞2019年合资SUV销量冠军位置。
  
 大众因“排放门”事件,需要支付超过240亿美元去赔偿美国消费者,那么在有海量“铁粉”支持的中国市场,自然就是“能省则省”了。
  
 也许正是因为消费者形成了大众等于高品质的印象,它才敢于把这种品质的车推向市场。
  
 所以,观念真的需要即使更新啊。

3. “刻板印象”说

       前几天和朋友聊天,聊到最近的生活,被“人情世故”这四个字扰地不胜其烦。
  
         我难受得不行,她宽慰道:“其实喜欢一个人,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被吸引的地方,远不止是外表,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气质,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作品,一个人的故事与经历。反之,同样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喜欢你,你又不是人民币,怎能求得人人喜欢。”
  
         转而提起了我们上学时,教育心理学里的“刻板印象”这个专业名词。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说到底,刻板印象是认知差异所产生的。
  
         不知道从哪看到的一个段子说,我见过满身纹身的青年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我也见过衣冠楚楚的书生夜夜笙歌。一些人外表和内涵谈吐显得非常举止端庄,看起来像极了高等教育的人,心里想的东西可能会吓你一跳。
  
         就像我们肉眼看到的人和事,不一定是全面的或者完善的,也许你看到的只是你觉得自己主观想看到的或者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心理想象的假象。
  
          一隅之地里的成见也许只是井底之蛙。
  
          我的搭班陈琳(事先和当事人沟通过,允许我拿来做例子。),当时下来一年级时,和她组成新的搭档,新的工作组,我其实是怕的,为什么怕?虽然待在艾瑞德几年,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很少有交集,对她的印象,全部来自于别人口中。她“不好相处”,她“事多”,她“要求可多”,她“干事急”,她“对人可严”,她“可厉害”,这些小标签一点一点堆积起来,她的形象就扎扎实实落在我的脑海里。
  
         她变成了一个“拿着鞭子使劲打提溜还嫌你跑得慢恨不得上手并且不给吃不给喝的女魔头李莫愁。”我还记得组成班级工作组的第一天她给我打招呼,我整个人都是紧绷的,甚至于战战兢兢,连呼吸都刻意的慢下来,不敢出声,除了一句“你好”再无其他。
  
         后来啊,后来的故事就顺多了,她哪有那么多的可怕,这些可怕随着时间的相处,小标签一点一点撕下来,她的形象变得一点一点可爱起来,生动起来,鲜活起来,她不再是别人嘴里的那个她,她立体饱满起来!
  
       所谓的“不好相处”是她说话直白,没有过多词藻修饰,不怕得罪人,干巴巴的语言确实让人不舒服,却透漏着诚恳与坦率。所谓的“事多”,“要求可多”是因为她是个工作狂,干事精益求精,条理清晰,细致入微,如果一件事没干好,她就会不舒服斯基。外号也敢给她起:“鸡血陈”,无论前一天她有多累,第二天依旧打了鸡血似的带着我们往前冲!由于这个外号不慎美观,似乎也在给她贴标签,于是乎美其名曰“大琳子”。再来说说她的“对人可严”,有句话说得好,“使你痛苦,必使你强大。”好的搭档就是催你成长,激发你的韧劲,提升你的定力。谢谢大琳子,我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此处捂脸)
  
       所以刻板印象并不是坏事,它其实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个框架,框架本身没有错,错在我们误用了框架或者滥用了框架。也就是刻板印象的内容。
  
       请不要让“刻板印象”根深蒂固,强烈的刻板印象在你的脑海中生根之后就会成为偏见,偏见形成之后就会产生排斥,然后就会变成成为社会上最害怕的一环——歧视。
  
       你想啊,如果不认真的多去了解一点,人们的聚焦点都浮于表面,第一印象有时也是刻板印象。
  
       朋友如此,同事如此,学生亦如此。
  
       在学校里,作为老师,如果随随便便给每个孩子贴上标签,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为了去掉标签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些努力你能否看得到不重要,因为在贴上标签那一刻,作为老师,已经失败了。
  
       正如我们一直倡导的那样“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不同”,合而不同,不同中迸溅出来思维与思想的火花,是隽永且富有生机。
  
       倘若每个人都试着抛弃第一眼的刻板印象,尝试着去了解一个人的真实面目,社会就会变得单纯美好。
  
       不如,试着重新去认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她真的很不错!

“刻板印象”说

4. 刻板印象的例子是什么?

刻板印象的例子主要就是我们对一些人群有长期的一个印象的祖传,并且认为这样子一个人群的人都会是这个样子的。就比如我们总会认为老年人是比较温和的,然后事实上在老年人中也会有冲动的一些老人,然后我总会认为年轻人是冲动的,但是年轻人的群体中也有比较温和的一些人。



所以说认识到每个群体或者是每个人的差别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以一个比较固定的印象去看待他们,具体就是要看在他们是怎样子的一个人,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不是因为他属于什么群体,它就会有怎样子的一个性格的,所以说刻板印象的例子主要就是有这个。

5. 刻板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刻板印象,顾名思义,是指形成的一种固定看法。之所以“刻板”,是因为人们对于某一事物的看法不会轻易被改变。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改变可谓是常态,而一成不变在认知层面上是极为可怕的:一味关注之前的状态,而对当下的熟视无睹。



不轻易改变自己看法的人,难以和“创新”“创意”挂钩。通常这些人,都比较自以为是,固执地觉得什么都不会变,总是以偏概全,而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他们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还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的看法全是对的。实则唯有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人突破常规,从别样的角度探索新知。假若刻板印象“裹挟”整个群体,那么我们前进的脚步就会停滞。

关于以下种种,有人持刻板印象。



一、地域。最为明显的,即是认为哪里人就应该是什么样的——比如,很多人认为:广东人普通话讲不好,上海人小气,东北人不思进取,北京人讲究背景,河南人喜欢拉帮结派等等。再从口味上来说,某个地方的人,只吃某种固定口味的食物。一个地域的人,不可能全都是一个样的,很多人往往没去过当地、道听途说后不加考证便信以为真,或是只见过极其少的当地人,就得出某个结论,这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季节。此类型的刻板印象,相较而言没那么明显。春季雨水多,秋季叶子落下,夏天打雷现象明显,冬天一般下雪。就拿四月来说,往年这个时节雨水偏多,可今年这里雨水特别少。总以为清明、谷雨时节雨应当下得频繁,可就是没下几场雨。



三、行业。关于行业,或者说是对于某个职业的刻板印象,多到来不及说。总有人一听到秘书,就不假思索地认为她一定和她的老板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不正当关系,还堂而皇之地称她们为“小蜜”,有失偏颇的程度可见一斑。说严重点,这是在质疑所有秘书的人格和品质。还有不少人对于公关从业者抱有偏见,觉得他们“时常应酬酒量好”“爱靠关系走后门”。应酬或许在所难免,但所谓的靠关系,说直白点是公关人员在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办事,至于是否通过私下诋毁竞争对手来获取机会,还得讲究真凭实据,不可胡乱“污蔑”。



四、产品。这种是最“有趣”的。有人觉得手机就是一块直板,折叠屏类型的横空出世;有人觉得电视一定要用遥控器,殊不知语音也可以操控;有人认为面条只能是长条状的,其实还有蝴蝶形面······没有见过的,未必不存在;现在没有的,将来可能会出现;一种食物有常见的形状,制成异形亦不足为奇。



刻板印象像是偏见

刻板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6. 刻板印象是怎么形成的?

刻板印象属于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个人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
在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是孩子第一接触的环境。家长或长辈的一些错误的认知、不充分信息的判断,不可避免地影响儿童的价值观,潜移默化下便产生刻板印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改变可谓是常态。

而一成不变在认知层面上是极为可怕的,一味关注之前的状态,而对当下的熟视无睹。不轻易改变自己看法的人,难以和“创新”“创意”挂钩。
刻板印象的介绍:
通常这些人,都比较自以为是,固执地觉得什么都不会变,总是以偏概全,而忽视了个体间的差异。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还想当然地以为自己的看法全是对的。实则唯有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
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人突破常规,从别样的角度探索新知。假若刻板印象“裹挟”整个群体,那么前进的脚步就会停滞。或是只见过极其少的当地人,就得出某个结论,这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表现。

7. 刻板印象的影响

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对我们进行的社会信息加工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Greenwald 和 Banaji (1995年)指出,我们常常怀有内隐的刻板印象,并且是无法轻易识别的,但它会依然影响我们对某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征的看法,对于次我们可以采用Towles-Schwen (2001年)提出的测量内隐态度和刻板印象的方法—真诚渠道。 Banaji和Hardin(1996年)设计的,利用启动效应的原理。这种方法是先给被试呈现一个域下水平的启动刺激—这些刺激只呈现很短时间,让被试无法识别或辨认。Kawakami 在(2001年)做的实验,在实验中,启动词是黑人或者是白人的照片,呈现时间为15到30毫秒,接着呈现字母或者符号作为一组词类的线索,最后呈现一些黑人和白人刻板印象有关的词或者是和字母相关的中性词。让被试判断这些词能否用来描述具体具体词类中的一种,结果表明,黑人图片启动后,被试对与黑人刻板印象相关的词反应更快,白人图片启动后,对白人刻板印象相关的词反应更快。

刻板印象的影响

8. 刻板印象是谁提出来的?

刻板印象是沃尔特·李普曼提出的。1922年,新闻传播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经典著作《舆论学》中首次将其引入至社会心理学领域。
刻板印象为人类狩猎祖先的进化遗产,具有适应性的一面——其为事物认知提供了简便的参考标准,有助于人们快速作出判断,进而有利于生存。
另外,当个体信息不可得或者获取成本较高时,根据个体所属类别的信息对个体做出一般性判断,是一种理性的决策方法,2006年经济学诺奖得主埃德蒙·菲尔普斯将其称为统计性歧视。



扩展资料
刻板印象实验研究:卡茨和布雷利(1933年)调查了美国100名白人大学生对某些种族群体的刻板印象,发现他们大多认为黑人有迷信、懒惰、无忧无虑等品质,德国人有科学头脑、勤奋和呆板等共同品质。
Munro(1997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把学生分为对同性恋者有高低偏见的两组。随后每个学生都读了两篇有关同性恋研究的文章,其中一个结论和刻板印象一致,即同性恋被认为与性行为有关;另一组论是二者没有关系。
让这些有高低偏见的学生在评价每项研究的质量时,高偏见组的学生更多的采用了认为同性恋和性行为有关的那一项研究的信息。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刻板印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刻板印象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