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加息的原因和影响

2024-05-05 08:12

1. 中央银行加息的原因和影响

分类:  商业/理财 >> 银行业务 
   问题描述: 
  
 希望能用金融学的角度,详细解答一下这道题,谢谢了!
 
   解析: 
  
 全球通货膨胀率正由2002年最低的1%上升至3%,在未来一年可能上升至4%。各国央行看来不愿意正面处理它,而是似乎想说服市场相信通货膨胀将随着增长放缓而消失,并暗中期望事实也能如此发展。
 
 中央银行们的决策对债市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通货膨胀率偏高并持续上升,债券收益率目前仍处于异常低的水平。偏低的债市收益率持续 *** 着需求。这可能是本次经济增长周期的最后一顿免费午餐。
 
 由低债券收益率拉动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不断上升的压力之间的缓冲,有可能在2007年形成一个温和的滞胀现象。预期全球GDP增长率将由2006年的5%下降至2007年的4%,而通货膨胀则由3%加速至4%。2007年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全球经济增长率。
 
  
 
 滞胀延续多久将取决于债券市场是否以及何时能真正领会中央银行们的意图。那时候,债券收益率将上升,并因此有可能迫使中央银行们提高利率并使全球经济走弱。此举将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硬着陆。
 
 资料:
 
 美国经济仍将是全球经济走向的风向标,目前情况看,其房地产市场正在降温,并将影响到全美居民消费和GDP增长。与此同时,美国的通胀率正处于高峰上,在油价回软、单位劳动成本停滞等因素带动下,通胀情况将有所好转,特别是油价回软可能在2007年把美国的通胀率拉低至2%左右。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未来将有所调整,联邦基金的目标利率目前已经接近高点,我预测虽然其年内仍有加息可能,但明年可能会在相当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下半年甚至可能降息至4.25%。
 
 欧洲经济则不同,前几年仅呈现小幅增长态势,近来虽然大企业普遍盈利良好,但消费者信心等指标仅略高于长期平均水平,由于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欧洲经济增长显得效率不高,核心通胀率也在低水平上,因此欧洲央行未来可能仅会微幅加息。
 
 日本央行此前多年奉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不断对日元汇率的干预, *** 了需求方面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更使得日本对外出口大增,各大企业将有余力进行再投资,日本经济未来将保持温和增长的趋势,而其央行货币政策选择也将与其经济相一致,但在增长中要警惕出现新的不平衡。
 
 中国经济目前仍属于投资驱动型增长,将推动中国经济在近年内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尽管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2008奥运会即将召开而铺开的基建工程两年后也将结束,但在农村地区展开的投资也将确保这种增长态势持续。与此同时,家庭消费也将保持强劲增长,但看起来势头不会超过投资增长。我认为,中国经济从现有模式过渡到更加平衡的(投资驱动所占比重不大)增长,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中央银行加息的原因和影响

2. 央行加息对股市的影响

央行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如下:资本市场的资金减少;股市下跌;个人和企业贷款的成本就会变高,也会利空股市。股票市场是已经发行的股票转让、买卖和流通的场所,包括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两大类别。由于建立在发行市场基础上的,因此又称作二级市场。股票市场的结构和交易活动比发行市场(一级市场)更为复杂,其作用和影响力也更大。股票市场的前身起源于1602年荷兰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桥上进行荷属东印度公司股票的买卖,而正规的股票市场最早出现在美国。股票市场是投机者和投资者双双活跃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寒暑表,股票市场的不良现象例如无货沽空等等,可以导致股灾等各种危害的产生。股票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时时刻刻都是变化的。中国大陆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北交所三个交易市场。股票流通市场包含了股票流通的一切活动。股票流通市场的存在和发展为股票发行者创造了有利的筹资环境,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计划和市场变动情况,随时买卖股票。由于解除了投资者的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地参加股票发行市场的认购活动,有利于公司筹措长期资金、股票流通的顺畅也为股票发行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股票流通市场的活动,可以使长期投资短期化,在股票和现金之间随时转换,增强了股票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股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是反映经济动向的晴雨表,能灵敏地反映出资金供求状况、市场供求,行业前景和政治形势的变化,是进行预测和分析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来说,股权的转移和股票行市的涨落是其经营状况的指示器,还能为企业及时提供大量信息,有助于的经营决策和改善经营管理。可见,股票流通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

3. 央行加息,通过哪些渠道影响市场经济,如何影响

其实这个知识点很多网页上都有提及,应该从整体货币政策影响渠道来观察,会更加全面。
如果是单纯加息(不考虑其它工具,如数量工具的控制)的话,主要是通过资金成本和资金收益两个渠道影响经济。
一、加息后,贷款利率上升,资金成本增加,企业在进行投融资和运营管理的时候要负担更高的成本。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同时也可以分别从短期影响和中期影响进行分析:1、运营资金成本增加,企业保持同样的经营规模成本费用会上升,此时会传导到产品成本中,或者减少利润,或者逼迫企业提高产品售价(产品价格上升间接影响下游需求)。2、融资成本增加,影响对投资回报率和内部收益率的预期,从而使企业放弃对收益率较低的项目的投资,从而减少投资需求。3、融资成本增加,提高投机成本和投机债务风险,降低投机者风险偏好。例如低成本借钱炒农产品、炒有色金属,由于资金成本提高,还款压力增加,负债压力增大,投机者会减少借款,从而减少投机需求。4、消费者借贷成本增加:这是最终端的角度,例如借钱买房、买车、消费的利息增加,迫使消费者减少借贷消费,消费需求相应下降。以上四个方面,都可以从不同的产业中向链条上下游传导,某环节的需求降低,必然会逐步传导到上游。
二、存款利息上升,增加存款。由于存款收益增加,产生两方面主要影响:1、存款名义利率上升,可以提高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率)。通胀对货币购买力的侵蚀减少,居民可能会更愿意持有货币(包括定期存款),而不一定选择花掉它。2、提高固定利息投资品种的吸引力。由于固定利率产品(如定期存款、大额定期存单等)跟随加息而上调利率,吸引力增加,而风险类投资(例如股票、基金、债券)的吸引力就会减少,会减少居民购买风险类投资的需求。

央行加息,通过哪些渠道影响市场经济,如何影响

4. 为什么这次央行选择连续加息而不选择其他方式来应对通胀呢

虽然很多学者反对此种方式,但这是央行介入货币市场进行调控的三大工具(公开市场操作)中的两项,即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再贴现利率(也就是你所谓的“加息”),是最常用的工具,可以很快降低M2,收缩流动性,是一种直接干预,可以说立竿见影。
但是,通胀的流动性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制度和体系缺陷,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局部过热而导致的通胀,需要长期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在需求旺盛和热钱支撑的流动性充足之时,连续加息可能会导致成本升高,进一步从供给方面推高通胀水平。所以我个人认为,连续加息是传统的调控手段,但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方式。

5. 央行变相加息,该选择什么投资

首先,最大冲击是债券市场。但是接下来要重启正回购,资金价格的上行,让理财型基金产品成为重要的基础资产配置品种。
其次,加息周期开启会影响信贷消费,房地产市场受到的压力将逐步增大。虽然是央行收紧市场流动性,但是资产荒将向深度演化。此时,从抗通胀角度,对于高净值客户来说,建议配置一些优质的私募股权基金。
另外,加息周期开启会抑制无效投资,这将有利促进工业去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体育、生物医药、泛娱乐等消费升级密切相关的产业将得到长足发展。

央行变相加息,该选择什么投资

6. 加息周期的央行政策

央行负责人表示,加息是我们为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作出的重要决策。具体来看,一、继续巩固前期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自2003年6月非典疫情结束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少数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已经危及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减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央行先后动用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工具,取得了一定成效。随后,央行下达行政性指令,强制干预金融机构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势。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初步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指令的效力正在逐步减弱,因此需要利用货币调控工具————加息来进一步巩固前期宏观调控取得的成绩。二、预防通货膨胀,平抑市场物价年初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处于较高水平,一直在警戒线5%左右徘徊。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来看,1月至9月,CPI比去年同期上升4.1%,其中9月份同比增长5.2%,较上月有所回落。粮食、食品价格上升,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目前,我国秋粮丰收,由粮价主导的CPI上升趋势,有望在秋收后缓解,但新一轮国际油价上涨,电力、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已通过多重传导机制传导于居民消费品价格,CPI可能仍将保持高位,需要通过加息来预防通货膨胀。三、增强储蓄信心,缓解流动性风险从2003年12月份以来,我国的储蓄存款利率已连续9个月为负值,特别是近三个月来,由于CPI一直处于5%以上的高位,存款负利率水平更是处于较高水平。受此影响,自上半年以来,居民储蓄存款增幅逐步减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局面。居民手中的钱开始大量流向房地产等市场。同时,储蓄存款的分流,致使银行业可用信贷资金减少,“短存长贷”的矛盾进一步突出,流动性风险增大。央行希望通过此次加息的导向作用,引导居民增加长期储蓄存款,进一步增强储蓄存款的稳定性,缓解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压力。 对我国金融业影响深刻 一是对银行业的影响。

7. 美联储加息,对金融市场有哪些影响

1971年前,当美国放弃金本位货币制度时,全球大多数货币都跟美元挂钩。目前依然有很多货币直接(港元)或间接(人民币)跟美元挂钩。在过去6年,大部分货币极大地加强与美元的联系。现在美国经济足够强盛,所以其是唯一一个加息能产生如此大影响力的经济体。美国加息将在全球范围内令美国债券的需求量变大,特别是其他国家债券的收益正在下降的现阶段。外国投资者必须将他们的货币兑换成美元以买入美国债券,此次美元需求变大将令美元更强势。
让我们来明确这样东西:“更强势”其实不是剖析此次情形最合适的词汇,尽管这种说法很常见。“强势”看起来很有利,似乎是每个人都希望达到的效果。美元走强对出国游的美国游客有利,但却不利于美国的出口企业发展 — 美国13%的GDP靠出口拉动。许多国家都不想要强势货币,尤其是出口占GDP 23%的中国。多年来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与走强的美元挂钩,已致使外国(非美国)买家进口中国商品的成本更高,所以联储宣布加息促使美元更走强只会减缓中国的出口。这无疑是中国央行近期令人民币贬值的一个动机。

美联储加息,对金融市场有哪些影响

8. 央行全面“加息”有什么影响?

近日,在上调7天逆回购利率5BP的同时,央行上调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七天和一个月升幅均为5个基点(BP),至3.40%、3.55%和3.90%。

今日凌晨2点,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上调至1.50%-1.75%。
早间央行上调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5BP至2.55%。
央行表示,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符合市场预期,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去年以来,货币市场利率持续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近期虽有所收窄但仍有不小的利差,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随行就市小幅上行反映了资金供求关系,可进一步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利于增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作用,也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约束非理性融资行为,对稳定宏观杠杆率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央行称,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松紧适度,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相结合,有利于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