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与“利己”

2024-05-17 00:00

1. “利他”与“利己”

利他和利己,这是两种不同的人格。
  
 前者工作的可能累一点,在物质上会吃亏,在利益上不占便宜。但心不累,活得光明磊落。
  
 后者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发出牢骚和抱怨,但在分配利益的时候一定会找到利于自己,最占便宜的做法。心会累一点,因为常常要斤斤计较。
  
 利他的人,通常会比较粗线条。吃点亏也不太吭声,不代表他傻,因为只是不屑于去为一些小事计较,人在做天在看。命运也总是会给他们一些补偿。例如我们从小就读的神话故事 ,神笔马良乐于助人所以会得到一只神奇的画笔,画出心中所想。牛朗忠厚善良才会感动天上的织女,成就一段姻缘佳话。不看神话,在现实中,利他的人如果能遇到智慧的领导就不会吃亏,知人善用,团队需要这些人。
  
 利己的人会比较聪明,经常会理直气壮,根本就无法辩解,因为他总是能为自己找到种种的借口开脱。在分配利益的时候又会无比的积极,擅于钻研找到自己的强项。
  
 武汉疫情的这场考验,美与丑、善与恶  ,都在疫情的这场照妖镜下全部显露。利他的人逆行而上,将生死置之度外。去拯救灾难,去挽救国家。幸好有开明之士发出声音,不要欺负老实人。
  
 利己的人早早的收拾行囊,逃离他乡,不顾别人的安危。自古以来这样的人比比皆是,08年汶川地震的范跑跑,同样也用这样的行为证明自己。我自己有什么错?难道我的命不是命吗?他的话让人无法反驳。每个人的生命都很宝贵,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宝贝。保命要紧,是人之常情。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范跑跑依然快乐的活着,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考上北京大学。试想一下,如果你有孩子 ,你愿意把她交给他吗?如果要和他交朋友,能深交吗?不能。因为在关键的时候他会甩掉你。这样的人性经不住生死考验。
  
 记得前两天看了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一句话。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还有一句古文读来颇有意义,看看自己是谁。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多才少者为君子,德少才多者为小人德才均无者为愚人———司马光。

“利他”与“利己”

2. 合作要有一点“利他”精神

      现实中与人合作出现了很多背信弃义,不讲诚信的事例。只能够共患难不能共享福,在创业初期时,能够互相信任,在达到目标之后,反而不能很好的在一起合作,就是说当利益出现分化,出现不公平,合作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古代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几次之后,将领们渐渐放松警惕,几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失去了江山。
  
       现在很多人是处于一种创业的初级阶段当中,需要找到合伙人,前期合作也出现过分裂,就想怎样才能够长期的合作下去,找到一个长期共同的价值认同,一起奋斗下去。就如平常在家,一家人在一起也是要合作的,才能共同经营好一个家庭。
  
 
  
                                          
  深入解决的一个问题,前期没有想好,遇到要解决的矛盾,或者是在出现利益分割的时候无法调节,从长远的考虑,在这一块要做好思想准备,要有前期的理论准备和理论支撑,形成一种制度规定来明确各自应该承担的责任,就是说当到达一定共识程度之后,完成原始积累,到后期出现各样的矛盾利益纠纷的时候,以共同的价值思想来指导,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首先想到“利他”而不是利己。
  
 
  
                                          
    “利他”,不管是处在任何阶段,任何时候,只要是在一起合作,就必须要做有利他人的思想,考虑对方说的利益,想到对方所遇到的困扰,理解对方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是理解别人和支持别人的基础之上,再把自己的想法和困难,要做的事情和目标规划说出来,一起探讨。有一个前提和思想基础,就是为对方着想,也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好的一起合作而着想,在这一方面必须要有一个共识。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为对方着想,要做哪些事情,一件一件说出来,办一件事情,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解决,在共同为一件事情做好理论和思想准备,形成一种合作,达成共识,这样避免后期出现问题,也会避免人性的弱点,避免所有的努力白费,后期再去挽救,那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和代价就不会有当初了。在别人的心上划了一道痕,就算最后能够愈合也会留下伤疤,而且这个伤疤总会让人想起当初那种疼痛。在合作之初最好是不要留下伤疤。
  
       合作难免不会出现矛盾,或者是受伤,那是在共同奋斗的过程当中,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些困难,是成长必经之路,不是互相伤害,有团结一致合作的心态去面对即将要发生的所有的事情,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一种不变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时代赋予的变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一种价值,一种利他的价值,服务的价值,实现奋斗的价值,用发展的思维去对待所要走的道路。
  
       最终要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从一个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这需要去思考的问题,也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解决。
  
 
  
                                          
 有了这样的基础,在思想上没有阻碍,在行动上是人的问题,那就好解决。做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内部矛盾和利益关系,共同的情感。
  
        利他是合作最核心要素。 
  
 【齐帆齐微课】【齐帆齐第3期28天写作成长营(20)篇1298字,累计26504字】

3. 利他,共赢

一个人想要成长得快,发展得好,一是不要伤害别人,二是要学会刻意地做利他的事。弱者互相伤害,而强者互相扶持,做彼此的成长杠杆,共生共赢。你要坚信:利他,本身也是一种自信。
  
 很多人在做事时,会把自己的利益跟对方的利益分得很开,这是不对的。越是好事,双方的利益点就得结合越紧,你不要想着把它们分开。很多事情是相辅相成的,你不要想着把它们分开。每一方在往前走的时候,都想拉着对方一起,这才是双赢的、健康的、持久的关系。比如你跟对方合作,即使他不主动要,你也要主动给他利益,否则你不如不做。在一个合作里,如果只有你赢,那么这个合作必然不能持久,你要有这样的意识。
  
  
 张小龙说,当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商业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它是短视的、不长久的;当一个平台可以造福于人的时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合作要共赢,你我都要赢,否则就别干。
  
 共赢是一种非常美好的关系,这种关系因为平衡,所以持久。在任何合作关系里,如果只有一方赢,那么这种关系必然会因为失衡而破裂。失衡是一种危险。
  
 我们应该担心两种人。
  
 一种是对你太好的人。他做了各种利你的事却不求回报,又是请你吃饭,又是免费帮你,又是给你送礼物。免费的都是最贵的,他大概率后面对你有所求,那个“所求”又一般不是你轻易可以满足的,不然他犯不着这样。
  
 另一种就是对自己太好的人。“你帮我对接一下某某企业好吗”“我最近想做一门课程,你来帮我梳理一下课程大纲吧”“你来给我们公司做一次讲座吧”“你帮我设计一个logo吧”……很多人跟你并不熟悉,让你帮他做事却像理所应当一样,闭口不提他能给你什么回报。当然,我们也不是那么功利,非得要一些即时回报,而是他这种态度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
  
 最好的关系,就是能合作共赢的关系。合作共赢从利他心态开始。

利他,共赢

4. 共赢-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

共赢诠释最大的一个点: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已。 
  
  
 行动营中遇到了一波很棒的老铁,近期一件事儿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位老铁-陈琳,大家都很熟悉。我叫她琳姐~
  
 
  
 前几天跟她聊天得知,她的第二期的实战课要开始了,这次是21天的。
  
 
  
 对于老铁,我是全力支持的,给予能给的帮助,但这次21时间很长,由于我的精力有限,所以无法去参加。但是对于琳姐,我还是想要给她一些帮助。
  
 
  
 她说在愁不知道怎么开始,我想起之前Cool的分享运营社群的框架,在征询Cool同意后给到了琳姐,并分享了我自己之前收藏的资料给到琳姐,同时我说我可以尽量去协助。
  
 
  
 我能感觉到琳姐的感激之情,但是我觉得琳姐最该感谢的是自己。
  
 
  
 因为是她一直在利他,所以让我在她一旦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出来。
  
 
  
 我跟琳姐相识在设计组,几次我在跟模板那折腾时,她全力帮助我。
  
 我在苦恼自己的兴趣怎么变现的时候,她跟我一直分析。
  
 知道我对摄影喜欢,推荐老师,并对我提出暖窝的建议,为我打算。
  
 当我咨询思维导图的时候,给我发了很多学习资料。
  
 当我说到自己普通话不标准时,又语音又是资料跟我说。
  
 当我对生命数字好奇时,她给我详细算出我和我男票的生命数字。
  
 
  
 她就是这样一个利他的人,所以她在我的心目中有了分量,愿意全力支持和协助。
  
 
  
 那天看到共赢,结合琳姐的事儿,我就在问自己为何愿意去支持。只有一个道理:琳姐她全心全意的帮助他人,所以会获得他人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

5. 如何面对利己与利他?

为自己,即利己;为他人,即利他。这是十分简单明了的一对矛盾。我们无时不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之中。
不庸讳言,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利己性。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想通过怀疑建立起哲学系统,最后承认:“我思,故我在。”他从哲学方面证明自己最实在。饥寒冷暖、喜怒哀乐,只有自己最能感受,也最清楚。因此,讲人生,讲社会,都不得不由自己出发,甚至以自己为中心。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于各个人来说,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个人总是并且也不可能不是从自己本身出发”。这段话的意思是: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总是从他特有的角度出发去认识和评价周围的一切。他对社会的看法,尽管受到他人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总是鲜明地打着个人的印记。不管你是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他人(如民族、团体和家庭)之中的“我”。同时,每个人也实实在在生活在他人之中,自己的生存、发展、利益、幸福都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因此,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既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矛盾冲突。正因为如此,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有两种相反的观点、态度和行为。
一是绝对肯定利己,否定利他。认为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自己的发展依靠自己个人的理性、天赋以及个人奋斗去实现;认为个人服从社会就是损害个人的利益,就是不人道。在这种利己主义原则主导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他人”,“点着别人的房子煮自己的一个鸡蛋”便成了损人利己者的真实写照。具体表现,如:为了发家致富,巧取豪夺,尔虞我诈,甚至偷摸扒窃,谋财害命;为了自己升官,不惜打击、诽谤、陷害他人;为了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砸公家的东西,或拆他人的台:我不行,你也甭想行等等。这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行为,都是可恶的不道德的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
二是绝对否定利己,肯定利他。在“左”倾思潮的影响下,我国曾出现了对社会利益的绝对肯定和对个人利益的绝对否定的思潮。利己与利他被置于水火不容的地位。推行“一大二公”,都吃公共食堂,不能有自己的“家”;不能有自己的“自留地”,更不要说私有财产;人们无休止地“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要求人们盲目地服从他人的利益,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结果自然会扼杀个人性,阻碍社会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
利己与利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又是统一的。在现实生活中“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现象比较普遍,“各尽所能,按劳取酬”就蕴含着利己与利他的合理性。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靠一技之长“利他”,进而“利己”,从中得到报酬,两厢情愿,各得其所,何乐不为?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在金元动乱年代,颠沛流离,十口之家,就靠他给人撰写碑文墓志赚钱养家糊口。
他在《初挈家还读书山杂诗》中写道:
并州一别三千里,
沧海横流二十年。
休道不蒙稽古力,
几家儿女得安全?
他尽其所能,撰文取钱,当然觉得理直气壮。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他,在利他的前提下利己,用中国古代墨子的观点来看,应该是合乎道德的。《墨子·兼爱》云:“兼相爱,交相利。”“为彼,犹为己。”意思是说,人在交往中应该互爱、互助、互惠、互利;为他人,也为自己。
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点看,这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比尔·盖茨开发微机软件之初,仅仅是为了开创自己事业,实现其发财致富之梦,没料到他所开发的微软利国、利民、利天下,以致推动了世界“电脑革命”。他在大赚其钱的基础上,也为世界现代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谓既利己又利他。香港著名企业家邵逸夫热衷于慈善事业。他所捐建的以“逸夫”命名的学校、图书馆等公共事业已遍布全国不少的省、市、县。他在关心、资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谓既利他又利己。
在现实生活中,利己又利他,利他又利己的人可以说“芸芸众生”,而要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确属难能可贵,但也不乏其人。如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离开优越、安全的生活环境,从加拿大不远万里来到硝烟弥漫的中国,为实行人道主义救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如印度修女德雷莎,平时布衣疏食,帮助穷人,把获得的诺贝尔和平奖金又都用于慈善事业,被誉为“穷人的圣者”。他们的“利他”行为并不完全是为了“利己”,没有任何功利色彩,这正是他们道德境界的高尚之处,也是世人学习的楷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片面地强调利已是行不通的;片面地强调利他,也是不合时宜的。利人亦可利己,利己而不损人,这是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应该遵守的“游戏规则”。

如何面对利己与利他?

6. 浅谈利己与利他

前段时间有两件事让我很有感触想写一写关于利己和利他。
  
 第一件事是和我父母有关的,母亲常年身体不好,肾功能不全,已达十年之久。定期要到当地医院去检查身体状况,开些常规服用的药物。最近和父母的视频中,母亲很气愤地和我诉说了医院医生在不征得我母亲同意的情况下,乱开了很多她不能服用的药,母亲一边诉说,一边列举最近电视和媒体曝光的各种医院不正当行为,大大赞扬政府抓得好,做得对。可是当我问母亲,那你为何不去举报这位乱开药的医生呢?母亲却显出几分尴尬,我试图劝说母亲,举报对于其他去这位医生那里就医的患者是有好处的,将来ta就不敢乱开要了。可是母亲面露难色地说,和这位医生相识多年,过去也很照顾母亲,何必要举报ta,影响ta的前程呢。大不了,以后ta开出的药要仔细看过才交款。
  
 母亲对于事件的反应让我颇有感触,似母亲想法的人在中国很多,无论发生什么事,总想息事宁人,自己将来注意一下就好了。很少有人会站出来做一些对他人有益的举动。
  
  只有利他才会最终利己,如果每个人只想着利己而不顾及他人,那最终一定会变成没有利己,处处掣肘。 
  
 第二件事情,发生在我们去云南旅行的途中,到达西双版纳后,已近中午,我们找到了万达广场,想在那里吃些中饭再入住酒店。刚巧万达广场有家肯德基,人还蛮多的,我们找了个中间的长台的位子,与其他客人共台。不时飘进耳朵大声训斥孩子的声音,扭头就看到一位60+的女人正在大声地,旁若无人地训斥着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欸呦喂,看看我还真心同情小孩子,希望他幼小的心灵能够经受得起这样大庭广众的训斥。短短的就餐事件,耳边一直飘扬着长辈训斥小辈的声音。赶紧草草吃好后,我们就到停车厂准备开车离开。
  
 当我们将车子开到出口处,准备排队缴费离开的时候,就见前面停了一辆车,开始的时候貌似司机在和出口处的管理人员理论着什么。不久,就见司机下了车,离开了。可是出口只有一个欸,我们后面10来量车就这样被堵在了那里。15分钟后,我有些不耐烦,下车了解情况,发现之前在肯德基训斥小孩的女人也在出口处和管理员说话。通过他们的交谈,我才了解到,原来司机下车去商场换免费停车券了。可是,居然他们没有考虑后面人的感受,生生将出口足足堵了25分钟。当我和那我女人沟通,希望她能够将车先驶离出口,给后面的车子让行的时候,居然她反复强调的是他们有在商城消费,为何不让免费出去,还要去商城换免费停车票呢?我晕!无语!
  
  在公众场合,要尽量注意,减少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可能造成的困扰或不便。与人方便,于己方便,这么简单的道理,在这里似乎失效了。 
  
 这样两件事,让我深深感到,现今的中国,我们的基础建设,硬件投资,可谓世界领先了。可是,我们的思想,意识,素质这些软件离发达国家还着实有很大的距离,中华民族振兴之路,还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啊。
  
  利己者生,利他者久 
  
 也就是说,使自己获利是生存的基本,使他人获利却能长久地处于受到他人的帮助和敬仰的有利位置。
  
 比如蛋糕店,主观上老板赚取了利润,但客观上却满足了顾客的食欲。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很多。可以说, “利己之心,利他之行”是商业社会运行的一个基本法则。 
  
 人为什么会有舍己救人的利他行为,一般凭常识和经验的回答是,这是一种本能的,不加思考的良心行为。但是,人这种良心激发的本能利他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美国心理学家艾略特.索博(ElliottSober)和哲学家大卫.威尔逊(DavidS?Wilson)合著的《为他人:无私行为的进化和心理》(UntoOthers:TheEvolutionandPsychologyofUnselfishBehavior)便是要从人类的进化来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答案。
  
 他们提出一种多元的利他动机论,那就是,人行为的动机并非是要么利己,要么利他,而是可以包括利己和利他。人有利他行为,并不意味着不利己,而是说,人并不绝对只是利己。
  
 绝对的利己论是一种非常强势的观点,它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受利己动机驱使,即使是看上去是利他的行为(如无偿献血)也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终结利己欲望(我为陌生人献血,在我需要时才会有陌生人为我献血)。在绝对利己论看来,舍己救人是出于对他人的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其实是利己的,对他人的关注其实是一种自我关注。由于同理心,见死不救的行为会让人觉得良心不安,因此救人其实是为了自己的良心安宁。
  
 索博和威尔逊从进化论来质疑这样的绝对利己论。他们提出,利己和利他是在不同层次上进化而来,人的行为动机在不同的层次上起作用,形成了多元的动机。利他是在群体与群体的竞争中被自然选择的遗传特征。在不同的群体中,利他的特征并不同等程度地存在,而且,由于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会显现出更大的差异。一个群体中的众多个体如果有较多的利他,就会比较少利他的群体更有自我保存和延续的能力,竞争力也就更强。只是利己的群体犹如一盘散沙,多利他的群体则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关键时刻,这两个群体的竞争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可以说,舍己救人的受益者不只是利他行为的直接个体对象,而且更是整个群体。 整体因利他而强大,也许这才是利他在自然选择中的意义所在。

7.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1、然欲利他,先须自利
  须知此四宏誓愿,乃三世一切诸佛誓愿之本。汝于日用举心动念,须令与此相合。若与合者,扩充令其圆满;若不合 者,断除令其净尽。然欲利他,先须自利。若非自己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譬如溺于海者,不能救海中沉溺之人。如来所说了生死法无量无边,唯净土一 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若欲即生了办,舍此未由。所谓净土者,即生信发愿,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
  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国。既得往生,则俯谢凡质,高预圣流。见佛闻法,证无生忍,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然后乘本愿轮,回入娑婆,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如观世音菩萨,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普令一切众生,同出生死,同成佛道。方可圆证自己本具之妙真如心。方可究竟契合乎菩萨四宏誓愿,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及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也已。《与心愿居士书》
  2、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
  观来书,可谓发大菩提心,以期自他俱利者。然曰自利心淡,利他心切,亦有语病。不能自利,断不能大利于他,二者当以不分亲疏为是。然利他正一愿而已,自利则必须竭尽心力。则自利一边,何可以谈,而妄学大菩萨身份也。《复胡宅梵居士书》
   
  3、自未度脱,利人仍属自利
  学佛必须专以自了为事,然亦须随分随力以作功德。若大力量人,方能彻底放下,彻底提起,中下之人,以无一切作为,遂成懒惰懈怠,则自利也不认真,利人全 置度外,流入杨子拔毛不肖利人之弊。故必须二法相辅而行,但专主于自利一边。二林之语,亦不可误会。误会则得罪二林不小。二林之意,乃专主自利,非并随分 随力教人修习净土法门全废也。利人一事,唯大菩萨方能担荷。降此,谁敢说此大话?中下之人,随分随力以行利人之事,乃方可合于修行自利之道,以修行法门, 有六度万行故。自末度脱,利人仍属自利。但不可专在外边事迹上做。其于对治自心之烦恼习气置之不讲,则由有外行,内功全荒。反因之生我慢, 自以功利为德,则所损多矣。
  人当自谅其力,不可偏执一法,亦不可漫无统绪。以持戒念佛,求生西方为主。遇一切人,上而父母,中而兄弟, 朋友,下而妻子、奴仆,皆以此为导,将谓非自利乎?一灯只一灯, 一灯传百千万亿灯,于此一灯,了无所损。孰得孰失,何去何从。岂待问人方了知乎。《复周群铮居士书三》
  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药师如来本愿经重刻跋》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8. 利他与利己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星空,问另一个“我”:“你知道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吗?”
  
  
 “知道啊,利他主义以他人的利益为优先,利己主义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
  
  
 “但是你发现一个问题没,如果把一个人定义为利他主义者或者是利己主义者都是表象的、模糊的,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两种有区别的本质,总共是四种本质,并且它们之间也存在着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还有本质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种本质?”
  
  
 “对,从表象看,利他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他人’和‘他人→自己’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了的价值导向为‘自己’和‘自己→他人’这两种;从本质看,利他主义包含的是‘他人’和‘自己→他人’这两种,利己主义包含的是‘自己’和‘他人→自己’这两种”
  
  
 “它们有什么区别?”
  
  
 “价值导向里只有‘他人’相当于否定了自己的存在,否定了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导致情感的压抑,从而使得价值导向由‘他人’变为‘他人→自己’,也就变为了表面上是利他,实则是为了解决自己内心里的情感需求问题,这种现象在社会里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看到”
  
  
 “有没有可能存在这种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但不会有情感压抑的情况”
  
  
 “可以说有,但是其本质是‘自己→他人’,当自己没有需求,且也不否定自己的存在,这种‘自己→他人’的价值导向看起来就成为了只有‘他人’的价值导向,‘他人’的价值导向就成为了‘自己→他人’的表象,是表象,不是本质”
  
  
 “那‘他人→自己’就不能变为‘他人’了吗?”
  
  
 “可以,但是跟前面一样,只有‘他人’的这种价值导向也是‘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的表象,一个人不能够否定自己的存在,但是此‘他人→自己’非彼‘他人→自己’,这个‘他人→自己’跟前面那个‘他人→自己’又不一样了,这个价值导向的‘他人→自己’是以别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自己本身是没有属于自身的需求的,也就是说这个‘他人→自己’仅仅就是为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个‘他人→自己’是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不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而我前面说的那个‘他人→自己’则不同,其帮助别人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的,是由‘他人’变换过来的,也就是说,‘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由不同的本质变换过来,其本质意义也是不同的”
  
  
 “那‘自己→他人’也存在这样的两种本质意义吗?”
  
  
 “存在,由‘自己’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就认为必须先解决自己的需求问题,然后才轮到别人;由‘他人’变换到‘自己→他人’的,可能会再回到‘他人’,这取决于这个人在‘他人’这种价值导向呆了多久,呆得越久,就越难保持住‘自己→他人’,一旦保持住了,就能够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来回流动了,所以其实‘自己→他人’是有两种表象的,一种表象就是‘自己’,是利己的,另一个表象就是‘他人’,是利他的,但是利他表象发生在利己表象之后,或者利他表象被掩盖在利己表象之下,其解决自身的需求问题是为了帮助他人解决他人的需求问题,这个是在短期里不易看出来的,可能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才能看出来,所以也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这个价值导向的表象也是是‘自己’,所以看到一个人利己是不能立刻知道这个人的价值导向究竟是‘自己’还是是‘自己→他人’。”
  
  
 “那‘自己’这个价值导向是怎样的呢?”
  
  
 “这个价值导向无视了别人的存在,以自己为中心,认为所有的存在都只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这种价值导向往往也很容易受到现实的制约,所以这种价值导向也容易发展为‘他人→自己’这种价值导向,一种比‘自己’更为扭曲的价值导向,因为这个的利他都是为了利己;也有‘自己’发展为‘他人’的,这相当于从一种极端转换为了另一种极端,从无视他人情感变换为了压抑自己的情感,然后可能就会再由‘他人’发展为‘他人→自己’,通过要求他人做一些事来弥补自己的情感空洞,然而情感空洞是每一个人自己才能真正补上的,这种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导向变动,往往在一些影视作品里其实可以看到;当然,‘自己’也可能变换为‘自己→他人’,然后再变为‘他人→自己’,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
  
  
 “那‘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种价值导向往往跟成长经历有关,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很多都是这种价值导向,而这种价值导向的死对头就是由‘他人’发展出来的‘他人→自己’,这也就是所谓代沟的形成原因,要让所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很难,因为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潜意识,但是相较于过去来说,确实好些了,刚迈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很难意识到这些,因为青春期正是自我意识的萌芽与成长阶段,还没有去意识到潜意识的能力,只能通过社会意识的慢慢改变自上而下地影响,但是在青春期之前的小孩能够敏锐地意识到他人的意识。语言文字就相当于是DNA,教育就相当于是在用DNA创造生命,DNA没有编造好,生命也就会变得畸形、或者夭折,溺爱易让人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否定、无视生命其自身的需求,容易让人形成‘他人’这种价值导向,也易受到生命的反抗而形成‘自己’这种价值导向,或者放弃自己的生命。一个生命来到世上,如果不被允许有自身的需求、连为什么受苦的原因都得不到,那么其肯定会去想‘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上?’,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多半是处于在了彻底绝望状态当中。社会潜意识的觉醒,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嗯……这四种本质……总的来说……就是,价值导向最终都会指向‘他人→自己’,而不同的前身,也就会造成这种价值导向有不同的本质意义,由‘自己→他人’变换过来的就是单纯地帮助别人,由‘他人’变换过来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问题,由‘自己’变换过来的可能是是单纯地帮助别人,也可能是只是为了自己”
  
  
 “嗯嗯,对,这里还有一种价值导向,‘(自己)→他人’,就是无我境界,但是这个‘无我’跟我以前说的那个‘无我’是不一样的,以前我说的那个‘无我’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无我’是人的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有一定的能力,不管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与‘他人’不同的点就是,其肯定了自己的存在,并视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看成‘他人→自己’这样的价值导向。反正到最后,人的价值导向都是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反复转换,这便是价值导向的流动性。切记不要让自己的价值导向变换为了‘他人’或‘自己’,这两种都犯了思想上的根本错误,就是否定了自己或他人的存在,讨好型人格和放纵型人格便是这样,价值导向通常都稳定地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指导着行为,不易被察觉,所以也不易改变,或者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好复杂(-᷅_-᷄)”
  
  
 “利己与利他就像一阴一阳,会相互转化,也能够和谐共处,纯阳相当于是‘他人’,阳中少阴相当于是‘他人→自己’,纯阴相当于是‘自己’,阴中少阳相当于是‘自己→他人’,阴阳调和相当于是在‘他人→自己’与‘自己→他人’之间来回流动。每个人一出生、一开始其实都是从‘自己’走向‘自己→他人’的,‘自己→他人’便是人开始社会化真正的起点,而后天的经历可能会让人从‘自己→他人’走向‘他人’,再走向‘他人→自己’,然后一直在‘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自我是被压抑着的;也有可能从‘自己→他人’开始倒着走,倒着走基本上就会让自己徘徊在‘自己’与‘他人→自己’之间,自我是在流失着的;阴阳调和便是进入了太极中间那条线,在‘自己→他人’与‘他人→自己’之间徘徊流动着,使自我保持着动态稳定”
  
  
 “太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