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2024-05-15 16:01

1. 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中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正日益加深,各生产要素逐渐摆脱各种障碍、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自由流动,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一过程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正确理解全球化我们应该认识到:(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具有必然性。是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世界各国不可能离开这一进程而孤立的发展,(2)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超越国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制,促进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是一个客观过程。世界各国不管意愿如何,都被深深卷入了这一进程。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当今经济全球化最明显地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货币和跨国公司等领域的发展上。
  第一,国际贸易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仅在1989年至1996年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额就以平均每年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
  第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早在8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额超过3万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国际投资迅速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
  第三,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贸易。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多中心和一体化、债权人与股东的国际化以及国际金融与服务领域和业务量越来越大等特点,从而使国际金融越来越活跃,越来越复杂。
  第四,跨国公司遍布全球,产品的国际化水平愈来愈高,它已经成为当代经济生产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它们的活动涉及世界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总之,21世纪我们将迎来贸易、金融、投资、信息、技术全球化综合发展的新时期,在本世纪初的一二十年中,WTO框架内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将启动和得到初步的成果,并且谈判涵盖的内容将更为广泛,参加的国家也更多,它毕竟会极大地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第一,经济全球化是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相适应的。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现今的经济全球化已超越了工业经济的时代,而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在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中,不仅有货物、劳务和资本的大规模国际交流,而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便捷无比的国际交流手段,使国际经济关系更加紧密。没有以知识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和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就没有当今的经济全球化。
  第二,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也是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球化,即发展市场经济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基本要求。
  从全球范围内看,首先: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进入新世纪后,中国政府正在努力使市场体制向逐渐完善的方向发展;前苏东国家由于发生巨变,过去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大多数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现处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之中,今后一、二十年是俄、东欧等转轨国家基本完成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关键时期,其次: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后,采取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导向,21世纪的头一、二十年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实行体制改革的时期,这种改革不但对发展中国家,并且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最后: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不是建立,而是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使它适合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正是由于世界各国对发展市场经济、加快市场化改革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经济全球化才可能得以顺利发展。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
  当前的全球化制度是由在国际事务上占支配地位的某些西方大国组织实施的。最有竞争力的西方强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垄断和霸权,力图将自身的生产方式逐渐扩展到所有的国家。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正如吉登斯所说的,美国深刻而突出地影响了新的全球秩序的形成。从某些方面看,它企图把美国的宪法条款推及全球。这种全球化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这是它们无法摆脱的一个过程。对于美国来说,这却是它的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有意识推动并维持的过程。这种主要由发达国家引导和控制的全球化进程,其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和市场的不公平分配和竞争,并用西方强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与模式来统一全世界,实现不发达国家均步发达国家后尘之世界历史发展单线论的主张。
  第四,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反映了当前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状况,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对于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必须注意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没有选择的自由,只有勇敢的面对。
  简言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所表现出的特征是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概括。只有充分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这些特征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它,并深刻认识它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规模加速扩展、模式加速创新
  经济一体化是指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国家间的经济联合,它依据各国间的协定而建立,以集团的形式而存在,并拥有一套超国家的机构。一体化与全球化的主要区别在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过程,表现为各国经济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而一体化则是主观意志的产物,是在契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定的经济组织形式。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集团也在迅速发展,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并行不悖的,尽管区域集团化多多少少具有排斥性,但所有的区域组织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都努力把地区经济和全球经济衔接起来。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区域化的高潮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如今地区经济集团向纵深方向发展,大大小小的经济集团很多,其中西欧、北美、亚太三个地区的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加强对世界经济走向的影响最为引人注目。
  欧洲联盟(EU)是目前最有成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区域性集团,自1958年1月《罗马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西欧一体化取得巨大的成就。1985年10月,欧共体提出了建立欧洲内部统一大市场,1993年11月《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成立欧洲联盟,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使欧盟由12国扩大为15国。1996年12月欧盟都柏林首脑会议通过了《欧元的法律地位》、《预算稳定公约》、《新货币汇率机制》三个文件,欧洲经货联盟取得重大进展。15个成员国中除英国、丹麦、瑞典、希腊以外的11国都加入了欧洲统一货币体系。1999年1月1日欧元如期启动,11国共同使用货币欧元,各国货币在2002年退出流通领域,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中最重大的变革,国际储备体系将出现新的竞争格局,从而对国际金融和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不仅如此,而且2002年底,欧盟东扩迈出关键性一步,正式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立陶宛、拉托维亚和马耳他10国达成一系列协议,2004年5月此10国正式加入欧盟,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又加入,自此,欧盟由原先的15国将变成27国,使欧盟总面积达400多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上升5%,总人口增长25%,达到近5亿。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是1987年10月美国与加拿大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2年8月起在美、加两国的基础上吸收了墨西哥参加,形成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该自由贸易区拥有3.64亿人口,年国民生产总值和进出口贸易额占世界首位,它是世界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三国经济实力相差悬殊,美国居于绝对的支配地位,根据协议,贸易区将用15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人员等的自由流动,按照美国“开创美洲事业倡议”的设想,最终目的是要把北美洲和南美洲联在一起,建成一个美洲自由贸易区,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实现其“美洲倡议”的第一步,拉美的南锥体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市场,中美洲和加勒比共同市场等均已初具规模。在拉美的几个主要大国陷入金融危机的同时,美国分别对这几个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美元贷款,以帮助它们摆脱困境,这一举措实际上是通过挽救南方共同市场,为NAFTA向拉美延伸和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创造条件。因此,美国完全有可能通过多边和双边的积累,最后建立起包括北美,中南美主要国家的美洲自由贸易区。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世界上经济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有21个成员,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由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体制、悬殊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等因素,区域集团一时未能建立起来,与其它区域集团化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明显滞后。基于此,亚洲、东亚地区呼唤着合作机制重构与创新。东盟十国与中日韩三国(10+3)合作机制应运而生,并且中国与东盟(10+1)合作机制2003年正式启动。这一拥有1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将成为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将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地区经济集团化在近几年的不断增强,对世界经济生活的许多方面正在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第一,为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更加广阔而现实的发展途径,并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第二,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为多极化格局奠定基础。第三,推动国际经济关系的全面调整。

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2. 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
   
 1、 在生产资本方面,国际投资增长,带来了资本国际化。
  
 2、 在商品资本方面,贸易国际化,贸易成为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环节和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比生产的增长速度高得多,它成为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基本特征。
  
 3、 在货币资本方面,金融国际化,国际金融交易大大超过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
  
 4、 在经济主体方面,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3. 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举例说明

经济全球化,它意味着经济体系之间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产业越来越精细化,意味着竞争基础上的合作比任何时候都重要,经济体系在相互竞争、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各自获得比较优势和比较利益。而市场一体化,它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延伸。它的基本含义,就是指经济增长的诸要素通过没有障碍的市场得以流动,从 
而提高经济要素的配置效率。如果说20世纪的市场一体化还主要是贸易市场的一体化,那么进入21世纪之后,市场一体化的重心正从贸易市场一体化转向金融市场一体化。而资产证券化又是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不断延伸和必然的逻辑要求。它的核心要义是,通过标准化的资产分割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如何理解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举例说明

4. 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当前国内外环境仍然极为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从国际看,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但失业率仍然处于高位,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然没有消除;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 
二、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也是最为紧迫的任务。去年以来,我国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特别是四季度后物价上涨较快,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对通胀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09年第四季度,我们就提出把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去年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把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3%,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保持了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很不容易的。从一季度情况看,物价上涨压力仍然较大。
这一轮物价上涨原因比较复杂,许多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还有加剧趋势,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一是输入性通胀压力还在加大。受全球流动性充裕、美元走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灾害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目前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已超过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原油期货价格攀升至两年半以来的最高点。特别是在全球流动性宽松、投机活跃的背景下,大宗商品金融化特性增强,价格并不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二是食品和住房等结构性物价上涨压力仍然很大。三是要素成本涨幅加大。今年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加上利率上调,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对物价总水平的影响不可低估。
目前我国物价总水平仍然处于可控区间。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翘尾因素比新涨价因素影响要大一些,新涨价因素中也主要是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总的来说还是一种结构性上涨。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库存充裕,当前小麦苗情长势较好,夏粮有望获得丰收,主要工业品总体供大于求,进口增速较快,稳定物价具备不少有利条件,我们要增强做好价格工作的信心。
三、巩固和扩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效
当前,社会各方面十分关注房地产价格走势。这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问题。中央加强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是明确的,决心是坚定的。应该看到,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也要看到,当前市场仍处于相持阶段,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与调控目标和群众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有的城市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有的地方落实中央调控政策的措施也不够有力,总的调控效果还有待巩固和加强。
房地产市场调控,除了抑制不合理需求外,还要努力增加市场供应。一方面,要切实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全国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中央财政为此拿出1030亿元,但光靠中央财政是不够的。各级政府都要切实负起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并优先保证用地供应。要抓紧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配置、运营、退出等管理制度,避免寻租和暗箱操作,促进这一制度长期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努力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的土地投放,督促开发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保证住房建设进度,如期推出全部房源并明码标价上市销售,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查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是保持市场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和价格基本合理,并始终严格控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要切实做到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合理衔接,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统筹兼顾,避免顾此失彼。

5.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各国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紧密联系,向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推动的结果,它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其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
二、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潜力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集中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尺度,反映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内力以及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的外力的总能力。
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大国实力较量的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为了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在进行调整、探索、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体制,从而增强综合国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对经济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竞争其实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围绕着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竞争不断加剧。
三、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经济信息化加速发展
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一下,各国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化,追求数量和速度的增长方式将让位于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方式。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对减少,而对科学技术、信息和人的素质的依赖程度大大加强。
新科技革命还引发了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因技术水平高低不同,从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高科技的知识和信息密集型产业,依次从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新的国际分工格局。
新科技革命使各国的经济联系和协作关系更加紧密,为国际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信息载体,为全球性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手段,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与此同时,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一全新概念被广泛接受,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配置以智力资源(包括科学技术及其一切成果和信息)为第一要素,对智力资源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更为重要。经济信息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点之一。
四、各国经济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市场经济是指时常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场大规模的市场化浪潮席卷全球,这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一方面,世界市场的人为分割被消除,全球统一市场得以出现;另一方面,世界各国普遍接受了市场经济概念,并以此为目标进行经济改革。然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国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的运行,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体制方面的条件。进一步完善不同市场经济模式的运行机制和效能,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
五、人口、粮食、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一些全球性经济问题
所谓全球性经济问题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是人口、食粮、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关注这些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今天,这些问题不仅仍然存在,而且更趋严重。人口膨胀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恶化成为阻碍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负起责任,共同努力解决这些关系到世界经济持续发展乃至人类社会生存的重大问题。
六、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发展不平衡是世界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平衡”既指发展水平的不同,也指经济实力上的差距,更多的是指发展速度上的快慢差距。发展不平衡规律的重要表现是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赶上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打破原有的格局。
七、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普遍进行了重大的经济改革与调整,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节机制的调整与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开始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结合,是现代各国经济调节体系的发展趋势。
2.所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
在各国的具体实践中,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各种股份公司和多国或者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资本的股份化、社会化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突出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在坚持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对公有制实现形式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寻求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需求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3.国有经济的地位、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国有经济的比重都在缩小。当前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东欧中亚国家,都在推行“非国有化”。国有企业的存在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决定的,它的存在、发展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变化而变化。
4.企业的现代化改造
这包括以股份制为核心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改造、企业的兼并和重组、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等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兼并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目的是加强联合,优势互补,巩固垄断地位。
5.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起着保持社会稳定和减少震荡的重要作用,因此得到西方各国的长期重视并不断加以完善。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公共开支的不断上涨,目前各国都把社会福利制度作为改革的重点,主要做法是实行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结合,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灵活多样。
八、跨国公司的作用
跨国公司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非国家行为主体,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进行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它包括母公司及其在国外设立的分公司,是世界经济舞台上集投资、贸易、金融、服务等经济功能于一身的特殊主体。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对外投资速度大大加快;内部组织管理方式进一步调整;采取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一浪高过一浪的企业兼并浪潮。通过联合与兼并的扩展,跨国公司有效地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控制销售渠道,增加市场占有份额,使自己成为经济领域里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是什么?

6.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有哪些?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1、高新技术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
2、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第一、全球化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越来越扩大,国际金融资产市场进一步发展。
第二、国际金融风险加大。
金融市场规模大、流速快,与之伴随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如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就席卷了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波及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引起了全球股市激烈动荡,触发了韩国的经济危机,震动了日本金融市场。
1998年下半年还出现了俄罗斯卢布暴跌和美元对日元在几日内急跌20%的罕见现象。这场金融危机还严重影响了1998年全球贸易增长。
第三、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渗透。
世界性金融中心城市的出现使全球性的监督控制活动集中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等少数一些世界性都市。这些城市的金融机构聚集了全球的金融人才,使用着最先进快捷的信息工具, 24 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掌握着世界繁荣的命脉,迫使其他国家关注它们的发展和运作。
有专家评论说,金融市场逐渐成了居支配地位的国际力量,比任何军队和政治力量都强大。它们给富国,特别是其中的富人带来了巨额财富。
3、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扩展资料
世界经济从出现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时期。这个时期,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用其殖民地、半殖民地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为未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存在极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出现了新社会主义经济,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打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在这不到100年间,世界经济的前后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并存、相互斗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
在此期间,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经济开始兴起,它们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互渗透,相互斗争,世界经济关系错综复杂。
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和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经济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向全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7.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趋势。其突出表现为:第一,国际贸易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国际交往中最活跃的一环。第二,国际投资,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越来越频繁,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第三,国际金融活动规模空前,大大超过了全世界生产和商品交易。拓展资料:1.世界经济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最近10多年来,中国的信息化技术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相当迅速。互联网是在1994年进入中国的。到2000年底,中过互联网用户就达到2250万。到2010年底,这个数字超过2.5亿。更重要的是,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路径愈加明确。本世纪初,中国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力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科技、政治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可以使世界经济或的总体发展,并且给所有国家提供发展机会;也可以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迅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而且,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面对全球化和两级分化的挑战,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唯一战略选择。3.世界经济区域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21世纪之初的国际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连大趋势——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发生在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区域化趋势。相应于这样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各国要在不同层次上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关系。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首先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求和经济全球化要求,全面发展同各类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关系。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必须足够重视区域一体化。因为,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既是全球多边的,也应该是区域重点的。4.世界经济多极化条件下得中国经济。全球经济已经变得愈加“多极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世界多极化曲折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国与国之间必须增进互相了解,加强对话交流,担负起寻求和平稳定繁荣的共同责任。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特点是什么?

8.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点

当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
1、高新技术成为各国经济竞争的重点。
2、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第一、全球化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越来越扩大,国际金融资产市场进一步发展。
第二、国际金融风险加大。
金融市场规模大、流速快,与之伴随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如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就席卷了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波及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引起了全球股市激烈动荡,触发了韩国的经济危机,震动了日本金融市场。
1998年下半年还出现了俄罗斯卢布暴跌和美元对日元在几日内急跌20%的罕见现象。这场金融危机还严重影响了1998年全球贸易增长。
第三、发达国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渗透。
世界性金融中心城市的出现使全球性的监督控制活动集中在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等少数一些世界性都市。这些城市的金融机构聚集了全球的金融人才,使用着最先进快捷的信息工具, 24 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掌握着世界繁荣的命脉,迫使其他国家关注它们的发展和运作。
有专家评论说,金融市场逐渐成了居支配地位的国际力量,比任何军队和政治力量都强大。它们给富国,特别是其中的富人带来了巨额财富。
3、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4、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扩展资料
世界经济从出现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8世纪中叶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时期。这个时期,一方面表现为资本主义用其殖民地、半殖民地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另一方面,明显地表现为未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存在极度不平等的国际经济贸易关系。
第二个时期,从20世纪初期俄国十月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出现了新社会主义经济,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打破,世界经济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对立的经济体系。在这不到100年间,世界经济的前后经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十月革命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第一阶段。
在这个阶段,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同资本主义经济相互并存、相互斗争。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
在此期间,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社会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大批新兴的民族国家经济开始兴起,它们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互渗透,相互斗争,世界经济关系错综复杂。
第三个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世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和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各国经济按照其自身的规律向全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初见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