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呢?

2024-05-17 23:28

1. 你怎么看待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呢?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中国中铁(601390.SH)、中国铁建(601186.SH)、中国交建(601800.SH)、中国中车(601766.SH)、中国通号(688009.SH)、思维列控(603508)、京沪高铁(601816)等
本文核心数据:里程规模、动车组产量、竞争格局
行业概况
1、定义
中国国家铁路局颁布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文件中将高铁定义为新建设计时速为250公里(含)至350公里(含),运行动车组列车的标准轨距的客运专线铁路。中国国家发改委将中国高铁定义为时速250公里及以上标准的新线或既有线铁路,并颁布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文件,将部分时速200公里的轨道线路纳入中国高速铁路网范畴。
在中国高速铁路网概念中,官方文件采用的是广义高铁而不是狭义高铁,只要设计速度达到200km/h以上的铁路就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将它们统筹规划,共同纳入高速铁路网这一栏进行研讨。高铁的主要特点如下。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条长
高铁产业链较长且复杂,整个产业链纵向贯穿基建、产业化制造业、营运服务业,涉及机械、电气、电子、信息技术、材料等多个领域。高铁概念相关产业按价值链主要分为三大周期:即前期铁路基建、中期列车制造及相关设备和后期营运服务相关。
前期主要包括工程承包、工程机械、及桥涵、轨道、隧道等建设中需要用到的各种配套建材。代表企业有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中期主要包括车辆购置、零件配件、专用系统设备等。领先企业包括中国中车、中国通号、铁科院等。整个产业链后市场包括营运、物流公司等服务业相关企业,包括京沪高铁等。
行业发展历程:中国高铁行业正向成为全球引领者行进
我国高铁发展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略微滞后,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0年底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开始了我国高铁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2004-2015年我国高铁建设依次经历了“引进来”阶段、自主创新阶段、“走出去”阶段,逐步成为全球高铁大大国。2015年至今处于全球引领阶段,我国部分高铁技术已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完善“八纵八横”高铁网布局
2015-2020年我国颁布多项政策促进我国高铁行业发展,从2021年新颁布的政策来看,我国高铁建设规划中提出:对于高铁建设项目应当做好审核,合理制定建设标准、满足财务平衡的要求,避免过度或重复建设。具体政策如下:
据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内容,我国高铁线网已实现原来的四纵四横,正在完善八纵八横铁路网,并规划到2030年,整个高铁路网要达到4.5万公里。具体规划内容如下。
产业发展现状
1、高铁动车组产量递减,保有量持续增长
从供给端来看,2016-2021年,中国动车组产量波动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动车组产量为1021辆,较2020年有较大的下降,降幅达到50.3%。2022年1-6月全国动车组累计产量为297辆,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88辆,产量累计同比下降66.4%;月均产量为49.5辆。
另国家铁路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动车组保有量持续增长,从2016年的2586标准组增长至2021年的4012标准组,2021年较2020年增长4.8%。
2、高铁营运里程规模庞大,占铁路比重逐年上升
从市场情况来看,2008年,全国高铁营运里程仅671.5公里,而从2009年开始,高铁运营里程开始显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铁总里程已达到4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运历程的26.7%。

我国高铁营运+在建里程均处于全球前列。依据Statista数据,截至2021年6月,全球高铁在建里程以中国为首,且远超其他国家。
3、2022年至少7条高铁开工建设
依据RT轨道交通数据,2022年将有不少于11条,设计时速超过250公里的高铁建设完成并通车运营。至少有7条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铁要开工建设。具体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你怎么看待中国高铁的发展现状呢?

2. 你如何看待高铁的出现及其发展?

我觉得高铁的出现是满足了我们出行的需要,但是现在的高铁价格,说实话,对于我来自己的感知来说,还是有一些贵。每年都在喊高铁提速,提速的快捷相对于提高的价格来说,真的没有太大的意义。如果以后要更好地发展,可能就需要在价格上做调整了。

以前从潮汕到广州,大概需要8个小时左右。但是自从有了高铁,三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从潮汕站坐到广州东。但是价格相对的,也就不那么美丽了。
以前我从潮州坐车上广州,票价大概是在九十元左右。现在从潮汕站坐车到广州东,高铁二等票最低也要一百八十多……我们在享受提速的同时,支付的金钱也多了。当然,相对于时间来说,很多人还是可以接受的。

相对于我们的绿皮火车、快速列车,高铁除了在速度上有所提升,从高铁的安检、高铁站台的卫生程度、高铁内部的环境、座位安排、配套设施等,都远比我们之前享受的服务有所提升。
可以说,高铁是我们很多人都在享受到的,更方便更快捷的交通出行工具。

而往往,一条高铁线路的开辟,都可以带动了站点城市的发展,更快更便捷的交通,带来的就是商机。以前潮州是个小站,一天到晚的火车没有多少趟,想要出个远门都要去广州厦门这样的大城市转车才能去到远方。
想一想,我们去旅游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不是要见识到目的地的风景,还是要看看沿途的风景?但是就国内城市的火车,沿途真的有那么多风景可以看吗?都是千篇一律的建筑物跟绿化树……

所以,我们更看重的,是时间,节省多几个小时,就可以玩多几个小时。
要是你去到一个城市,在路上耽搁的时间比你在目的地游玩的时间还长,你会愿意去吗?更不要说出行不方便的话,坐车还要塞车在路上。但是有高铁站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快速,不塞车。

都说是“路通财通”,现在则不一样,是“高铁通就钱通”。高铁经济带、一小时商圈,种种围绕着高铁建设的方案,正在不断地开展落实,一旦高铁建设真的普及到这种程度,坐高铁就跟坐地铁一样方便的话,未来的我们,就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城市,我可以晚上在郊区城市住,早上坐高铁到中心城市上班,下班了享受休闲城市,晚上再回家生活……
当然,这个发展趋势应该会越来越明显,高铁时代已经正式来临啦。

3. 中国高铁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从胡焕庸线向东,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96%的人口。人口密度大,所以高铁利用率高,同时,特殊的经济的结构也让中国人口流动极大,每年的春运,长假,都是人山人海。所以修高铁提高运力也是必然的选择。

这是从需求角度出发,另一点,中国大政府的特点,也能让政府敢于投资一些短期内不会盈利的项目,简称“集中力量干大事”,这一点也是西方国家难以企及的。我们的基建是为了民生服务,而不是为了资本服务。
中国为什么大力发展高铁?
适合高速铁路的生存环境其实只有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是人口稠密和城市密集,而且生活水准较高,能够承受高速轮轨比较昂贵的票价和多点停靠,第二是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总体情况
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推进和均衡作用;促进了沿线城市经济发展和国土开发;沿线企业数量增加使国税和地税相应增加;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京津城际铁路、京广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速铁路、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等相继开通运营,中国高铁正在引领世界高铁发展。中国高速铁路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深入思考。中国为什么必须建设高速铁路?短短几年中国为什么能够建成世界瞩目的高铁?高铁时代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加快发展高速铁路的呼声,中国学术界早已有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
1992年,在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和中国铁道学会召开的高速铁路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就指出,中国高速铁路要尽快起步。“中国比哪个国家都更需要高速铁路。对高速铁路,国民有需求,经济发展有需求,市场有需求,铁路的深层发展有需求。”
1999年,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申金生指出,高速铁路作为适应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高科技产品,是以高速度、大容量、低污染、安全可靠著称的先进的交通工具。它的采用将大大降低交通运输的社会成本,从而产生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进入本世纪,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专家们认为,交通运输各行业中,从单位运量的能源消耗、对环境资源的占用、对环境质量的保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以及运营安全等方面来综合分析,铁路的优势最为明显。因此欧洲各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之后,重新审视和调整其运输政策,把重点逐步移回铁路,其策略中重要的一环是规划和发展高速铁路。专家们纷纷指出,发展中国高速铁路势在必行。高铁将通过中国大部分,把中国变成一个“中国村”。
带动经济
沿线城市焕发新活力高铁对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促使高铁沿线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选择重新“布局”——以高铁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周边城市同步发展。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高铁给沿线城市带来的高速交通优势,将使城市资源重新得到评估、定位和布局,实现周边城市在高铁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下同步发展。
由于高铁通车,运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既有铁路运力得以释放,缓解了长期以来运能与运量的紧张矛盾,更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通。因此,高铁沿线城市重新受到国内外投资商的青睐,纷纷前来考察项目,投资办厂。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开发价值,也再次评估,重新焕发出发展活力。
高铁在山东德州设站,因此吸引着周边城镇纳入到德州高铁经济圈的发展中来,使城市规模布局快速扩张。毗邻德州的陵县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主动将其纳入德州城市规模扩张布局中来,以高铁交通优势来提升陵县与德州“同城经济”的区位价值,与德州市同谋划、同发展,以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带动全县经济社会进入“高铁时代”快车道。
日前,计划投资50亿元的中昊创业高铁产业园在四川省广汉市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规划将建成全国知名的高铁产品制造基地。高铁成为广汉经济发展布局的新机遇、新主题,一大批与高铁相关的产品研发项目落户高铁产业园区,大大加快了高铁科技的产业化进程。
高铁从河南荥阳穿城而过到郑州,使荥阳与郑州距离近得触手可及。荥阳市委负责同志说,我们要抓住高铁带来的城市发展新机遇,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郑州辐射带动作用,融入到郑州城市布局中去,着力将荥阳打造成郑州市的新城区和“西花园”。

中国高铁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4. 中国高铁能实现大发展的原因

为什么中国高铁速度那么快,还那么平稳,是怎么做到的?

5. 中国高铁为何发展如此迅速使得外媒震惊?

据英国媒体5月3日评论称,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络,因此中国雄心勃勃地在2020年前建造最快的子弹列车的计划可能并不令人吃惊。据中国媒体报道,中国正在计划研发时速分别为250英里(402公里)和373英里(600公里)的高速列车。

那么,中国高铁为何发展如此迅速?使得中国高铁在短短的几年内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同时使得中国高铁具有傲视群雄的三大优势: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中国每建设一条铁路其标准至少保证二十年不落后。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高铁之所以以如此飞速的发展速度在前进,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一是对中国购买的高速列车进行“联合设计”,这种“联合设计”不是外方与中方一起从头设计一个过去没有的新车型,而是双方对中方购买的车型进行设计修改,以使其能够适应中国的线路特点。
二是外方提供中方购买车型的制造图纸,当然,设计原理和设计来源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资源是不可能转让的,而且在给图纸的部分,也不是所有的零部件图纸都有。
三是生产引进产品的工艺,这部分属于制造体系的一部分,是中方受益最大的部分。
四是对中国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
详细来讲,就是中方获得的是生产能力(对给定技术的使用方法),而不是技术能力(把这些技术开发出来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引进是技术的唯一来源,那么中国铁路装备工业后来的发展路径就是按照外国车型设计来制造,并通过引进新车型来进行升级换代。“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一速度让外国人震惊!

2011年,中国高铁研发在不到6年的时间内,跨越了三个台阶:第一个台阶,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掌握了时速200~250公里高速列车制造技术;第二个台阶,自主研制生产了时速300~350公里高速列车;第三个台阶,中国铁路以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技术平台为基础,成功研制生产出新一代CRH380型高速动车组。

事实证明,中国高铁技术存在着引进之外的来源,即中国铁路装备工业能够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能力基础,以及这个工业已经掌握的核心技术,才使得中国高铁发展如此之快,如此之迅速。

中国高铁为何发展如此迅速使得外媒震惊?

6. 中国高铁能得到大发展的原因

客观方面:中国人口庞大,但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程度却极其不均衡,造成了人口的大量迁徙,普铁根本就无法满足需求。
主观方面:刘志军成为铁道部长后,很有雄心壮志,敢为人先(反了说就是政绩观念强烈),超前发展和引进高铁技术,为高铁的大爆发奠定了技术基础;适逢08年金融危机,温总主导了四万亿投资,这笔钱大量地投向了地产和铁公基,刘志军带领的铁道部成功地争取到了近一半的资金用于高铁建设。有技术又有钱,高铁就大爆发了。
客观地说,辛亏四万亿有一半的钱投向了高铁,如果给了房地产,估计中国经济现在早崩溃了。

7. 中国高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高铁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智能高铁迈出新一轮征程
高铁出行将更便捷
2018年8月8日,“复兴号”将在京津城际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行,到2020年,在京雄城际铁路建成通车的具体时间表的推动下,“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已不再是单纯喊口号,智能高铁正在成为“铁路先行”的排头兵,在自主发展之路上奋勇前进。
中国高铁迅猛发展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万亿元,新增铁路营业里程2.94万公里,其中高铁1.57万公里,是历史上铁路投资最集中、强度最大的时期。到2017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7万公里,其中高铁2.5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的66.3%,近世界高铁总量的三分之二。力争到2025年,铁路网规模达到17.5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8万公里左右。
中国智能高铁迈出了自主发展的新步伐。例如,2016年开工的京张高铁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保障工程,设计时速350公里,正线全长174公里。崇礼铁路由京张高铁下花园北站引出至太子城站,正线全长53公里,能初步实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
未来将在高铁上广泛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新技术,综合高效利用资源,实现高铁移动装备、固定基础设施及内外部环境间信息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融合处理、主动学习和科学决策,实现全生命周期一体化管理的智能化高速铁路系统。
中国高铁发展前景分析
在智能建造方面,铁路部门将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CIM(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的融合运用,在桥梁建造上,采用智能梁场管理系统,实现智能核心装备(张拉、压浆、静载试验等)的研发与应用,实现制、运、架全过程质量管控和追溯管理;在隧道工程上努力实现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化,隧道围岩量测及三维激光断面扫描信息化,隧道开挖与衬砌施工辅助决策信息化的“三化”目标,采用隧道管片智能预制、装配式隧道基底,实现盾构机作业状态监控和协同管理。同时,不断提升高铁设计水平和建造质量,确保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以上,2025年达到3.8万公里左右,2035年率先建成发达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网。
在智能装备方面,铁路部门将研发工作状态自感知、运行故障自诊断、导向安全自决策的智能型动车组,采用基于空气动力学性能的头型创新设计,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完善大坡道起动性能和动力电池系统,全面掌握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改善高速列车振动、噪音等指标。
在智能运营方面,铁路部门将建成中国大数据中心,广泛运用大数据技术,动态分析掌握客流变化情况,实施更加精准的运力资源配置,完善高铁“一日一图”运输组织模式,使高铁调度指挥、运营组织更加灵活高效。
在智能服务方面,铁路部门将促进高铁网与互联网双网融合,推出旅客行程规划、综合交通信息共享等服务,满足时速350公里、大容量、高可靠、不间断的移动通信,实现单一话音通信业务向数据、视频等多媒体业务转变,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网络服务;同时,拓展完善网络购票、订餐、购物、宾馆预定和“高铁+共享汽车”等一条龙服务,让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温馨。

中国高铁,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8. 高铁的迅速建成,对我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航空铁路网发展是不平衡的,航空系统发展就不太好,但是铁路发展的时候有基础,所以我们选择了适应现在的历史状态,适应现实的状态,大力发展铁路高铁逐渐的在全国范围内落地。
高速铁路虽然跟飞机还比不了,但是它比较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人家国外能够建那么多的机场是与历史原因有关系的,他们第1次工业革命,第2次工业革命都开的比较早,人家都会赶上了,这就是个基础的问题,很多机场人家历史上就有了相当长的时间了,但我们没有这个基础,然后人家的地形可能相对要平坦一些,我国因为领土面积过大,跨度很大,什么地形都有。
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以前我们从广东广西要想到东北坐火车可能一天一夜都不见得到,慢的可能还真的就是这样,但是坐高铁现在几个小时基本就没问题了,特别远的话你可以选择坐飞机,整个铁路网的快速建设就让人们的流动成了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人们去20公里之外的地方,就算是很远的地方了,但现在通过公共交通甚至说通过高铁你去几十公里乃至100公里之外的地方工作,你都可以通过高铁不到一个小时回到自己的家里。
铁路网的不断完善,就是让一些中心城市的辅助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一点生活中有很多体现,比如说铁路网没有真正完成的时候,高速铁路没有普及,从石家庄到北京差不多需要8个小时左右,但是有了高铁三个小时基本就没问题了,以前你去一趟来回来去一天都不够,但现在你一天还能在那呆半天,你办什么事情都方便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