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什么科目

2024-05-09 07:12

1. 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什么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会计科目。一般都不做处理,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只按取得时的账面价值入账,后期不作处理。
若为自己控制的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也不是按照公允价值来算的。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也不是按照公允价值来算的,按照子公司或者合营联营企业的盈利多少的百分比来计入投资收益。


性质分析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从来源上看,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本质上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资本公积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其明细科目有八个,其中不能直接转增资本的有3个。

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什么科目

2. 求教有关注会会计中长期股权投资使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的问题!!!!!

请忘记你复制的这一大段话。且不要去想会计准则啊理论这些东西。我举一下例子你就明白了。
首先,不管目前是同一控制还是非同一控制。我们都知道第一次的合并都是非同一控制的。这样就好办了。
先说最简单的,非同一控制的。假如2018年A要并购B,两者无关联关系。那么A肯定是要真金白金的花钱才能买到B。所以这里采用的是公允价值。为什么呢?就是因为A是真金白银的去合并B了。
在深入点说同一控制。还是上一个例子。A在2018年最终控制了B,同时A下面有个子公司C。现在是2019年。那B和C就是兄弟关系,都是 A的子公司。当C要收购B的时候会有个问题,那就是B和C都听A的话,A可以让C 1块钱收购B 也可以让C 1亿收购B。但是即使最终用的是1块还是1亿,对A来说都是左手到右手。所以不可以用C支付多少对价来计量了。
但是C是实打实的收购了B的,那怎么计量呢?我们看回2018年,A收购B的那天,那天的公允价值是大家公认的也是会计采用的。B从2018年到2019年 这一年时间的发展也是确确实实的记录在A的合并报表上的。 所以当C收购B的时候,就以A控制了B开始哪一个点开始算到C控制B那个点在A报表上的价值。也就是你说的账面,此时B在A上面的账面价值来算。
感觉还是有点绕,说点数字进去你可能更明白:
 A企业在2018年花了100块购买了B企业对其控制。此时B企业值80块。 这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此时A企业觉得B企业发展前途好,多花20块合并。商誉为20. 此时在A企业账面上B是100块钱,这100也是公允价值
 2019年A企业的子公司要购买B企业,因为同是A企业的儿子公司,所以子公司花了10块就控制了B企业成为子公司的子公司,也就是A公司的孙子公司。这就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10块明显是不公允的。要以B公司在A公司的账面价值也就是曾经的公允价值100来计量。(但是书本上写的就是账面,考试也要写账面)

3. 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什么科目

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会计科目。一般都不做处理,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只按取得时的账面价值入账,后期不作处理。
若为自己控制的子公司,在合并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也不是按照公允价值来算的。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也不是按照公允价值来算的,按照子公司或者合营联营企业的盈利多少的百分比来计入投资收益。


性质分析
资本公积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股权投资准备、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资本公积的用途是转增资本。
资本公积从来源上看,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而来,本质上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资本公积主要用途是用来转增资本,其明细科目有八个,其中不能直接转增资本的有3个。

长期股权投资中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什么科目

4.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 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区别?

1、概念不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和账面价值,这两个不是同一个概念。
初始投资成本是投资企业所投出资产的价值。(这个价值分情况确定即,账面价值、公允价值)
而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则是指投资方所取得被投资方的净资产份额。(这个净资产也分情况确定即,净资产公允价值,净资产账面价值)
虽然二者不是一个概念,但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二者的数值是相同的,即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价值。这正是容易混淆的主要原因。
2、数值不同:即在长期股权投资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需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而这时会出现有初始的投资公允价值与被投资企业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有一个比较,若大于不作调整,视同被投资企业的“商誉”,这时二者数值还是趋同了。
若小于,则视为被投资企业作出一定的让步,需调整初始成本为入账价值,并将此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

扩展资料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与此相关的还有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即“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额”。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企业其他的资产,只涉及账面价值和账面余额的概念。账面价值都是减去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账面余额都是各自账户结余的金额。
例如: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长期债券投资的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扣减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其中,账面余额=面值+应计利息+尚未摊销的溢价(或-尚未摊销的折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账面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辨认净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期股权投资

5. 长期股权投资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调整问题

很显然,你这题答案是错的.前面的利润是300-50是3至12月的利润,后面的折旧对应的也应该是后10个月的。(其中1~2月份产生的净利润是50万元),所以,此题正解应是要乘上月份的.不乘以月份的情况只有两种:

1)1月份购买长期股权投资时,被投资方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有差异的。
2)购买长期股权投资时,被投资方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有差异的。

2007年末调整净利润时
(300-50)+(300-200)/10/12*10+(100-50)/10/12*10-(600-400)*50%=250+8.33+4.17-100=162.5(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中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调整问题

6. 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会计分录是啥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采用权益法而不是公允价值变动,两者不是一个意思。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这种核算方法可以体现出投资的本质,核心是将长期股权投资理解为投资方在被投资单位拥有的净资产量。
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出现亏损、分派现金股利、其他债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都会引起投资方净资产量的相应变动。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重大影响: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决定这些政策。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为本企业的联营企业。
当投资企业直接拥有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上但低于50%的表决权股份时,一般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此外,虽然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20%以下的表决权资本。

7.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 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区别?

我们以权益法来进行举例吧:
权益法核算下,我们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加上购买过程中的必要手续费支出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此时,需要比较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与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若前者大于后者,不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也就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即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若前者小于后者,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同时,计入营业外收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营业外收入
那么调整之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为其入账价值。
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辨认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辨认负债的账面价值,一般情况下,负债均是可辨认的,而可辨认资产=总资产-商誉,因为商誉是不可辨认的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 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区别?

8.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在初始投资额中的运用 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怎么用~~~初始投资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方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在购买日为取得对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而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以及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除企业合并外以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1)以现金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按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3)投资者投资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不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