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不是虚拟资本

2024-05-06 05:35

1. 货币是不是虚拟资本

虚拟资本指的是:独立于现实的资本运动之外、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能给持有者按期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股票、公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一般不用于流通(买东西)。
   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划分为一般货币(就是钱)、虚拟货币(如游戏币)、股票等,股票是最典型的信用信息货币,其本质是虚拟的,是一种具有个人化特点的虚拟货币。
    因此,可以说,部分(或有的)货币是虚拟资本。

货币是不是虚拟资本

2. 为什么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又能起到分配和筹资的作用

是一定比例实际资产和权力的凭证

3. 政治经济学问题: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

由于虚拟资本是基于现实资本产生的,是现实资本的派生形式,因此在虚、实资本的定性关系问题上,现实资本是第一性的,虚拟资本是第二性的,其中现实资本对虚拟资本具有基础性和内容性的决定作用,虚拟资本则对现实资本具有的派生性和形式性的反作用。虚、实资本的定性关系问题是调控社会总资本所面临的首要的基本问题。
虚、实资本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现实资本的健康发展会促进虚拟资本的健康发展。现实资本创造和实现的价值增殖是虚拟资本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实资本的发展越健康,其创造和实现的价值增殖才会越多,虚拟资本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才会越坚实,虚拟资本健康发展才会有保证。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健康发展反过来也会促进现实资本的健康发展。具有流动性便利的虚拟资本是促进现实资本高效合理配置的引导器,它引导现实资本流向最能价值增殖的地方,虚拟资本的发展越健康,其流动性便利就越能引导现实资本进行合理配置,从而促进现实资本的健康发展。例如,90年代的美国,一方面,其现实资本成功地实现了以无形知识资本为核心的战略性转变,现实资本的价值增殖的能力大大增强,从而支持了其虚拟资本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美国虚拟资本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又成功地吸引并引导现实资本流向最能价值增殖的地方——知识型资本,从而促进了美国实现以知识资本为核心的战略性转变。90年代美国虚、实资本的良性互动关系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
虚、实资本恶性互动关系。一方面,现实资本的畸形发展会阻碍虚拟资本的发展。现实资本的发展越畸形,其创造和实现的价值增殖就会越少、有时甚至为负,从而虚拟资本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就会越来越小,其发展自然会受到阻碍。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畸形发展反过来又会阻碍现实资本的发展。具有畸形流动性便利的虚拟资本是导致现实资本无效畸形配置的引导器,它引导现实资本流向不能有效价值增殖但却最可能撮取超额利润的地方——超级垄断资本、炒作性非生产资本等,虚拟资本的发展越畸形,其流动性便利就越能引导现实资本流向不能有效价值增殖的地方,从而阻碍现实资本的发展。例如,90年代中后期的东亚经济体,一方面,其现实资本的知识含量低、结构不合理、规模不经济,现实资本的价值增殖大大减少,有时甚至为负,从而其虚拟资本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小,进而最终导致其虚拟资本发展的严重受阻。另一方面,其虚拟资本的畸形发展,反过来又导致现实资本的无效配置,从而阻碍现实资本的发展。90年代中后期东亚经济体的虚、实资本的恶性互动关系最终导致了东亚经济危机。
2. 虚、实资本定量关系
由于虚、实资本是同一资本的两个不同方面,因此在产生的初始时刻,它们在量的规定性上应当是相等的,但一经产生,情况便发生了实质性变化,虚、实资本在量的规定性上各自有各自的特殊发展规律。“也就是说,它们已成为商品,而这些商品的价格有独特的运动和决定方法”。②由于虚拟资本的发展速度远远大于现实资本的发展速度,因此在社会总资本的构成比例中,现实资本的存量和流量呈现相对减少的趋势。当虚、实资本的数量比例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时,其中任何一项的正常变动将会引起另一项的正常变动。当它们的数量比例关系超过一定范围时,其中任何一项的异动则会引起另一项的灾难性异动。虚、实资本定量关系问题是调控社会总资本的重要的工具性问题。由于初级传统虚拟资本具有可控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因此人们通常把初级传统虚拟资本作为调控社会总资本的工具变量,于是虚、实资本定量关系问题便转化为现实资本和初级传统虚拟资本定量关系问题。在虚、实资本定量关系问题上,我们采用简化的总供求分析法进行具体分析:
现实资本的总供求关系为大家所熟悉,其总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其总需求与价格成反比,价格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价格弹性成负相关。虚拟资本的总供求关系则很特殊,它与现实资本的总供求关系不同,其总供给与价格成正比,其总需求也与价格成正比,并且价格越高,其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反之,其价格弹性则越大,在具体实践中表现为,价格疯长时的量滞、价狂升和价格崩盘时的价跌、量更跌的特殊现象(图1右)。
在图1中,为了分析方便,我们假定关键点的虚、实资本价格的数量相同但单位不同,根据虚、实资本不同的数量及总供求关系,我们把虚、实资本的数量关系分为如下四类:
首先,虚、实资本黑子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AQ1Q1'A'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小于最低正常临界值0Q1'/0Q1(黑子陷阱),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导致整个社会资本严重缩水,社会财富超常贬值,正如天体中的黑子现象,故称之为黑子型数量关系,其外在表现形式便是黑子经济,也称经济危机。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的发展严重受阻—其总需求DD曲线迅速向左下方移动—其总供给S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其价值快速缩水—其赢利能力大幅度下降直至亏损破产—虚拟资本的总需求D'D'曲线迅速向左下方移动—其总供给S'S'曲线也迅速向左下方移动—其价值快速缩水—虚拟资本的发展严重受阻—现实资本的发展再次严重受阻……其最终结果是迅速导致整个社会总资本特别是虚拟资本的超常缩水,从而形成资本黑子,进而引发黑子经济或经济危机。例如,根据IFC的1999年7月Facktbook的数据,在1996-1997年间,泰国的实际GDP(现实资本的转化衡量指标)出现大幅度的负增长(-20.6%),其股市和汇市(初级传统虚拟资本的转化衡量指标)缩水幅度则更大(分别缩水-36%和-88%)。显然,在1996-1997年间,东南亚国家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的黑子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对整个社会总资本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倒退和灾难,但这种情形不会长久下去,灾难之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趋于稳定,虚、实资本的供需开始增加,比例也开始恢复性上升,当这一比列突破最低正常临界值0Q1'/0Q1(黑子陷阱)时,虚、实资本数量关系质变为停滞型数量关系。
其次,虚、实资本停滞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除AQ1Q1'A'外的BQ2Q2'B' 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大于最低正常临界值OQ1'/OQ1但小于平均正常临界值0Q2'/0Q2,在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本缓慢升跌,故称之为停滞型数量关系,其外在表现形式是经济萧条或复苏。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升跌停滞—其DD曲线缓慢(右下方或左上方)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地缓慢移动—其价值相应微量变化—其赢利能力相应缓慢变化—虚拟资本的D'D'曲线相应缓慢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缓慢移动—其价值相应微量变化—虚拟资本升跌停滞—现实资本升跌停滞……其最终结果是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萧条或复苏。例如,在1993-1994年间,墨西哥GDP实际增长率为-2.6%,其股票市值实际缩水4.1%(资料来源同前)。显然,在1993-1994年间,墨西哥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停滞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也不会长久不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滞型之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趋于乐观,虚、实资本的供需增加,比例也逐渐上升,当这一比例突破平均正常临界值0Q2'/0Q2时,虚、实资本数量关系质变为扩张型数量关系。
第三,虚、实资本扩张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除BQ2Q2'B'外的CQ3C'Q3'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大于平均正常临界值0Q2'/0Q2但小于最高正常临界值0Q3'/0Q3,在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本的适度扩张,社会财富较快增殖,故称之为扩张型数量关系,其外在表现形式便是经济繁荣。一方面,现实资本的有效扩张会导致虚拟资本相应的扩张。现实资本的有效扩张会导致其价值增殖的相应增加,价值增殖的增加又会导致人们对虚拟资本未来预期收益的看好,人们对于未来的积极预期又直接会导致虚拟资本的相应扩张。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有效扩张反过来又会导致现实资本的相应扩张。虚拟资本的有效扩张会导致价值增殖的分配结构(利润率结构、汇率结构、利率结构和股价结构等)发生积极变化,从而导致现实资本的可得性和流动性增大,进而现实资本相应扩张。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良性扩张—其DD曲线向左上方正常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其价值正常升值—其赢利能力相应提高—虚拟资本D'D'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其价值相应正常升值—虚拟资本良性扩张—现实资本良性扩张……其最终结果是带来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例如,在1990-1996年间,美国GDP实际增长率平均约为2%,其利税实际增长率平均约为6%,其股票市值实际增长率平均约为18%③。显然,在1990-1996年间,美国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的扩张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对整个社会总资本来说是一种最理想的关系,但这种情形不会长久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扩张之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会变得更加乐观,虚、实资本的供需会进一步增加,比例也会进一步上升,当这一比列突破最高正常临界值0Q3'/0Q3时,虚、实资本数量关系质变为泡沫型数量关系。
第四,虚、实资本泡沫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图中反映在除CQ3C'Q3'外的 DQ4Q4'D'区域,其特点是虚、实资本的比例大于最高正常临界值OQ3'/OQ3但小于泡沫破灭临界值0Q4'/OQ4,在这一区域内的虚、实资本总供求互动的结果会导致整个社会资本的超常膨胀,社会财富超常增殖,正如生活中的肥皂泡沫现象,故称之为泡沫型数量关系,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便是泡沫经济。其形成机理如下:现实资本异动性扩张—其DD曲线向左上方异常移动且变得水平—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但变得垂直—其价值超常虚增—其赢利能力相应虚假提高—虚拟资本D'D'曲线相应向右上方移动且变得垂直—其S'S'曲线也相应移动并变得垂直—其价值更加超常虚增—虚拟资本超常膨胀—现实资本更加超常膨胀……其最终结果是迅速导致整个社会总资本特别是虚拟资本的超常虚增,从而形成资本泡沫,进而引发泡沫经济。例如,在1986-1989年间,日本GDP实际增长率分别为2.9%、4.9%、6.0%、4.6%,其东证股价指数从1986年的1324.26点上升到1989年的2569.27点,上升近100%④。显然,在1986-1989年间,日本的虚、实资本之间存在互动式的泡沫型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对整个社会来说是一种最令人陶醉同时又是最危险的关系,各经济主体盲目乐观,虚、实资本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供给,总资本特别是虚拟资本疯狂升值,比例也疯狂上升,但好景不长,当虚、实资本比例突破泡沫破灭的临界值OQ4'/OQ4时,资本泡沫会突然破灭,虚、实资本关系又进入下一轮循环。
3. 虚、实资本调控关系
根据前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虚、实资本数量关系带来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其中扩张型数量关系是发展经济所需要的最为理想的数量关系,反映在图中则表现为除BQ2Q2'B'外的CQ3C'Q3'区域是虚、实资本运行的理想区域,这一区域也是虚、实资本调控所要达到和保持的最佳目标区域。针对虚、实资本处在不同的运行区域,调控当局可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进行综合调控以达到所需的调控目标。当虚、实资本运行在AQ1Q1'A'的黑子区域时或运行在除AQ1Q1'A'外的BQ2Q2'B'的停滞区域时,调控当局可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推升虚、实资本比例,从而使其进入调控目标区。当虚、实资本运行在除BQ2Q2'B'外的CQ3C'Q3'的扩张区域时,调控当局可采取平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维持虚、实资本的合理比例,从而使其保持在调控目标区。当虚、实资本运行在除CQ3C'Q3'外的DQ4Q4'D'泡沫区域时,调控当局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降低虚、实资本的比例,从而使其进入调控目标区。

政治经济学问题: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关系?

4. 有价证券是虚拟资本的一种形式,有价格,也有价值吗?判断题

有价证券是指标有票面金额,用于证明持有人或该证券指定的特定主体对特定财产拥有所有权或债权的凭证.
这类证券本身没有价值.
所以有价格但没有价值.

5. 纸币也算虚拟资本吧,不仅仅是股票什么的

也是,不过纸币是跟国家整体经济相符合的,如果发行过多,就会通货膨胀,

纸币也算虚拟资本吧,不仅仅是股票什么的

6. 虚拟资本与实际资本的区别?谢谢

从质的方面,虚拟资本本身没有价值,不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只是资本所有权的证书;但是实际资本本身有价值,可以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
从量的方面:
第一,虚拟资本总量总是大于实际资本总量。虚拟资本周光亮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市场总额,由于有价证券市场总额大于其票面额。
第二,虚拟资本的变化不反应实际资本量的变化。可以拿股票为例。
第三,虚拟资本的增长速度有日益快于实际资本增长速度的趋势。利息率的下降趋势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上涨,独资或合资经营的公司不断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引起的。

7. 虚拟资本的影响

虚拟资本形成后,一部分货币就会专门投放在这种生息的有价证券上,以获取利息。虚拟资本虽有价格,并能带来一定的收入,但并不是现实的资本,而是幻想的、虚拟的资本。如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债,就是一种非生产信用,一般用于非生产性开支。它的利息是靠税收来支付的。股票虽与此有所不同。代表着投入企业的现实资本,但它本身并不是现实资本。不能在企业中发生作用,只是有权索取这个资本所生产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证书。虚拟资本只能间接地反映现实资本的运动,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0页),它跟现实资本不仅有质上的区别。而且在量上也是不同的。虚拟资本的数量等于各种有价证券的价格总额,它的变动取决于各种有价证券的发行量及其价格水平。在一般情况下。虚拟资本的价格总额,总是大于现实资本的价值总量。虚拟资本的价格或者完全不代表现实资本,或者虽代表现实资本,但并不能反映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化。这种价格的独立化运动和独特决定方法。使它独立于现实资本运动之外。虚拟资本的价格涨落,对于在企业中发挥作用的现实资本并无影响。构成虚拟资本的有价证券,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它们只是代表获得收入的权利,是一种所有权证书。有了这种证书,在法律上就有权索取这个资本应获得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买卖。它们的价格是按照利息资本化的原则决定的。例如,股票的价格就是由股息的多少和银行利息率的高低来决定的。如股票面额为100元,年股息率为10%,每年可得股息10元,银行年平均利息率为5%,那么,这张面额为100元的股票就可以卖200元(10元÷5%=200元)。由此可见。股票价格与股息的多少成正比,与利息率的高低成反比。此外,股票的价格还受到股票供求状况的影响,因而它还会随着产业周期的变动而变动。公债券的价格决定方法,同股票相类似,但又有其特点。这是因为,公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所以公债券的市场价格,主要是随着银行利息率的变动而变动。例如,公债券面额为100元,支付年利6元,银行年平均利息率为5%,那么,面额为100元的公债券,就可以按120元的价格出售。虚拟资本虽不是现实的社会财富,但它会促进社会财富的集中。通过股票的发行和公司债券的出卖,可以把社会资本集中到大型股份公司手中。促进大规模的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虚拟资本有日益膨胀的趋势。虚拟资本的迅速增长,表明资本所有权与资本职能的进一步分离,加剧了投资、欺诈和掠夺,反映了资本主义寄生性的加深。日益膨胀的虚拟资本与现实资本的矛盾,只有在经济危机中才能得到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这种解决是灾难性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甚至成为一钱不值的废纸,交易所和股份公司纷纷倒闭,投机性的空头公司大批破产。这一切都加剧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震动。

虚拟资本的影响

8. 如何理解在一般情况下,虚拟资本的价格总是大于实际资本额,其变化通常并不反映实际资本额的变化?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存在,并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益的资本。虚拟资本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一种资本存在形式,本身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一般情况下,虚拟资本的价格总额大于实际资本,其变化并不反映实际资本额的变化。虚拟资本是相对独立于实际资本的一种资本存在形式,通常,虚拟资本的价格总额并不等于所代表的真实资本的账面价格,甚至与真实资本的重置价格也不一定相等,其变化并不完全反映实际资本额的变化。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认为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货币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与信用制度密切联系,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商业信用是这样一种经济关系:“商品不是为取得货币而卖,而是为取得定期支付的凭据而卖” ,而这种支付凭据作为商业信用的工具即商业货币进入流通,它已包含虚拟资本的成分。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出现了银行信用和银行券。在无黄金保证作为准备金时发行的银行券所追加资本,具有虚拟经济资本形式。他在《资本论》第25章《信用和虚拟资本》中指出:“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不管是金属货币还是国家纸币)为基础,而是以汇票流通为基础。”。
虚拟资本是商业和银行信用过度膨胀,或者信用被使用到惊人的程度的结果。同时,虚拟资本是伴随货币资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是生息资本的派生形式。生息资本的产生导致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造成了法律上的所有者与经济上的所有者的分离,并创造出一种特定的市场即金融市场,创造出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造成一种“资本化”的假象,一方面每一个确定的有规则的货币收入都表现为一定资本的利息,而不管这种收入是否是由资本主义产生;另一方面有了生息资本,每一个价值额只要不是当作收入花费掉,都会表现为资本。马克思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叫做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做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
虚拟资本虽产生于并必须借助于实体资本,但又是从实体资本独立出来的另一套资本。以上市股票为例投入股份制企业的资本实体,以劳动力、厂房、机器原料、成品等形式处于生产和经营过程,不断创造新价值和利润,发挥着资本的作用。而与此同时,这些股票中有的又在资本市场流通转让,频繁交易,被用于获取交易(价差)利润,充作同实体经济相对立的另一套资本的载体。如果考虑到在有价证券基础上产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则同实体资本相对立的就可能是几套资本。一套资本变为几套资本,前一套资本是实体资本,后一套或几套资本就成为虚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