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读中科大,40岁身兼3个院士衔,她是谁?

2024-05-10 00:20

1. 15岁读中科大,40岁身兼3个院士衔,她是谁?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这句话常常被网友为用来为那些为了科学研究,不惜放弃中国国籍的科学家们作为辩词。不过,他们往往忘记了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那便是“科学家,是没有国界的”。中国是世界第一留学大国,每年都会向国外输送大量的优秀学子。

但祖国精心培养的这些人才,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会愿意在毕业后选择回到国内工作,给出的理由往往是国外的科研水平更高,或者是是为了人类的进步等等,甚至有一部分人选择了加入他国国籍,不惜放弃属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庄小威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她于1972年1月,出生于我国江苏省如皋市的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庄小威就展现了自己在学习方面过人的天赋,她学习能力极快,并没有读幼儿园,就直接上了小学,不仅如此,在小学期间,她还常常自学高年级的课程,而且毫不吃力。

上了中学之后,庄小威也是刻苦努力的学习,就像她自己所说的那样,学习是一种乐趣,她将各科成绩达到100分是为目标而奋斗,每次考试在班里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这也使得庄小威从小就成为了其它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1977年,年仅15岁的庄小威被保送到了著名的科大少年班,能进入这里面学习的,都是罕见的少年天才,足以见得庄小威的学习能力了。此后,她的学习生涯,可谓是顺风顺水,先是收到了美国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进入了该所世界名校深造,而且是硕博连读。毕业后,庄小威又受到了哈佛大学的邀请,成为了其中一名助理教授。

2001年,年仅34岁的庄小威便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教授,是真正的年轻有为。2007年,40岁的庄小威成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一年后,她又入选了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2010年,祖国也授予了她中科院院士。自此,庄小威身兼三个院士头衔,可谓是风光无限,
可惜的是,为了让自己在美国的科研之路走得更为顺畅,庄小威却放弃了中国国籍,选择成为了一名美国人。而她辛辛苦苦奋斗出来的科研核心成果也都只能够率先被美国所使用了。网友不禁疑惑,美国会愿意将这些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同中国乃至全世界分享吗?答案不用我多说,显而易见。
为何像庄小威这样的高级人才,大多不愿意回到祖国呢?或许正如他们所言,国外的科研环境较好,也或许如众多网友所言,国外给的待遇更高。但不管怎么说,他们放弃了中国人的身份,是不值得提倡的。中国现在的确同世界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可在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之中,最需要的就是人才。

钱学森、邓稼先那个不是留学归国的,就连一直被网友所诟病的杨振宁,在晚年也选择了回到中国,一心投入教育事业,培养属于中国自己的科研人才。我们无从批判庄小威的个人选择,但在这里,笔者也真心的希望,今后能够更多的留学高级知识分子,回到祖国,建设祖国,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15岁读中科大,40岁身兼3个院士衔,她是谁?

2. 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是谁?

小编以前为大家介绍过很多我国的科学家,他们大多都是怀着满腔的热爱,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着,今天要说的,就是一名年轻的女科学家,她39岁就成为了我国中科院的院士,被誉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学术女神。

3. 美国科学院院士大约有多少人

美国国家科学院(United State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缩写:NAS), 是由美国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组织,其成员在任期内无偿地作为“全国科学、工程和医药的顾问”。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在1863年3月3日由林肯总统签署法案创立的。截至到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有1922名国家科学院院士、93名终身院士,以及341名外国国籍院士。其中有170多名院士曾获诺贝尔奖。现任院士每年选举产生新的院士。[1]

美国科学院院士大约有多少人

4. 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是谁?

截止到2019年12月底,最年轻中科院院士是卢柯。
卢柯,1965年5月出生,河南汲县人,1990年4月参加工作,1993年加入九三学社,工学博士。16岁上大学,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扩展资料:
卢柯的研究组,在位于沈阳市文化路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多年来,其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发纳米结构金属制备技术,探索纳米结构金属优异性能,成果在国际纳米结构材料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表面纳米化其开辟有纳米孪晶材料、纳米层片材料以及梯度纳米结构材料等研究方向,应用于宝钢冷轧厂拉矫辊,大幅度提高了拉矫辊使用周期;“纳米孪晶结构”为开发高综合性能纳米金属材料开辟了新途径,纳米孪晶材料的创新,增强了材料的塑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卢柯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卢柯: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是如何炼成的

5.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籍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现已有近20余名中国籍院士(已故院士)1982年:华罗庚(已故)1985年:谈家桢(已故)1986年:冯德培(已故)等(现任院士)1979年:李远哲1987年:周光召等等香港地区包括:1999年:James Mirrlees(当选外籍院士工作单位是 香港中文大学)等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籍院士

6. 谁是我国目前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

1965年出生的张亚平,是我国目前最年轻的科学院院士。到目前为止,年轻的院士已培养出了几十个博士、硕士,他的研究生中有的已超过他当年的同期水平,不少学生获得了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优秀奖或其他院级的冠名奖学金。

7. 2017年中科院院士61人当选均岁54.1是真的吗?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在11月28日揭晓,共有61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在新当选的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男性58人,女性3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为54.1岁,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67岁,60岁(含)以下的占91.8%。

为优化院士队伍学科结构,在2017年增选工作中,中科院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兴和交叉学科、以及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支持,专门建立了新兴和交叉学科特别推荐机制,成立了国防和国家安全特别推荐小组,并特别增加名额用于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今年,继续有多名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当选,其中有5人通过特别推荐机制推荐;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通过此次增选,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方案关于适当增加外籍院士名额的要求,中国科学院今年新增选外籍院士16人。其中,安德烈·盖姆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新当选外籍院士来自8个国家,波兰、荷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在坚持外籍院士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候选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也更趋合理。截至目前,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00人,外籍院士92人。

2017年中科院院士61人当选均岁54.1是真的吗?

8. 北大45岁教授成今年最年轻新增院士,这位教授为何能被评为院士?

这位45岁的教授叫朴世龙,因为他在碳循环领域做出了特殊贡献,所以评为了院士。
朴世龙院士曾在法国的气候与环境研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就专门研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时空变化与机制分析。他在这方面的论文在业界成为引用的依据。引用了3万多次。可以说是碳循环领域里的扛把子,所以成为了院士。很多朋友或许没有听说过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时空变化与机制分析这一科学研究。以下从三个角度说明下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1、研究碳循环可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所谓碳循环,就包含了两个方面:碳收和碳支。碳收包括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其他方式,比如各种物理方式或化学方式转化为可利用的碳,这就是碳收。碳支就是使用碳资源,把碳转化为二氧化碳排出的过程。所以碳收和碳支又统称为碳收支。

2、研究碳循环可以为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依据:朴世龙通过各种方法,可以精准的收集数据,从而可以更加精准的分析出碳收支的情况。从碳收支的情况对国家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改良方式,为国家的大政方针提供依据。

3、研究碳循环可以更合理的满足京都议定书:所谓京都议定书就是相关国家对于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协议。但是碳排放少了经济发展不起来,碳排放多了又无法满足京都议定书。所以朴世龙的碳循环的研究就可以优化碳排放的方式。达到碳循环的平衡,在满足京都议定书的同时还可以兼顾经济发展,从以上可见,朴世龙院士的研究非常重要,关乎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而朴世龙又是其中翘楚,当选院士当之无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