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第一章的原文是什么?

2024-05-18 22:39

1. 易经第一章的原文是什么?

完整的原文是:
【原文】是故阖⑴户谓⑵之⑶坤,辟⑷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⑸之变,往来不穷⑹谓之通。见⑺乃⑻谓⑼之象⑽,形⑾乃谓之器⑿,制⒀而用⒁之谓之法⒂,利用⒃出入⒄,民⒅咸⒆用之谓之神⒇。
【译文】因此关闭门户如同《易经》中的坤,打开门户如同《易经》中的乾。一开一关叫作改变,来往不止叫作通达,在经文中介绍就是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将其显示在经文中就是因为对这些人或事物重视,写作出来能运用于实际是因为这些内容都可以仿效,有利于发挥效用于朝廷内外,居官位者都采用《易经》是因为其中含有治国方略。
注释:⑴“阖”关闭。《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欲阖口而无言兮。”
⑵“谓”奈;如。《诗经·邶风·行露》:“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⑶“之”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尚书·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
⑷“辟”打开,开启。《说文》:“辟,开也。”
⑸“谓”叫作,称作。《论语·公治长》:“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⑹“穷”止,息。《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⑺“见”介绍;荐举。《左传·昭公二十年》:“初, 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杜预注:“荐达也。”
⑻“乃”就是;原来是;才是。《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⑼“谓”通“为”。因为。《列子》:“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
⑽“象”值得仿效的人或事物。《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模:仿效,效法。型:楷模(值得学习的人或事物;榜样。)。)
⑾“形” 使之现形,显露,显示。《战国策·赵策三》:“赵王不悦,形于颜色。”
⑿“器”重视。《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器之。”《后汉书》:“朝廷器之。”
⒀“制”写作,创作。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公所制《山居四时序》,言之已祥。”
⒁“用”使用。(运用、利用)《诗经·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
⒂“法”法则,制度。《孟子·尽心下》:“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⒃“利用”利于发挥效用。《老子.道德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⒄“出入”谓朝廷内外。指出将入相。唐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 
⒅“民”上古指臣,在官位者。 《易·系辞下》:“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⒆“咸”普遍,都,全部。《尚书·尧典》:“庶绩咸熙。”
⒇“神”《汉语大词典》犹治。《荀子·王制》:“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释诂》:神者,治也。然则大神谓大治。”

易经第一章的原文是什么?

2. 《易经》第一卦是什么?

《易经》指《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3. 易经第一卦

《易经》第一卦是什么?  《易经》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见龙再田,德施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揣大人造也。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 君子行此四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①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龙德而正中者也。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何谓也?子曰: 「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 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子曰: 「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乾龙勿用,下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利贞者,性情也。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 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 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 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 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天且弗违,而况於人乎? 况於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① = 辶 + 丶 + 豚□② = 者 + 见乾卦终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 
  
   企求易经 第一卦的解释  自强不息 进退有章 
  1、乾卦乾为天 
  《乾》(下乾上乾) 第一 
  刚健中正品物行,自强不息万事通; 
  六位时成龙御天,元亨利贞四德功。 
  潜龙勿用藏阳气,见龙在田有文明; 
  终日偕行精修业,群龙无首吉门庭。 
  【原文】 乾。元亨、利贞。 
  【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乾卦之象为天,其义为刚健,其德为元、亨、利、贞。乾天蕴含充沛刚健之阳气,运行不已,变化无穷,沿着春夏秋冬四季而循环往复,主宰整个宇宙,正可体现其创始万物、处事亨通、和谐有利、固守正道之四项美德。 
  天之德莫大于四时。元亨利贞,季节四时的卦象即春夏秋冬。方道四方的卦象即东南西北,周易的卦象表示为: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周易的名称的含义,就是周而复始循环变化的意思。 
  元亨利贞,则把天时人事,尽括于其中。惟此四字,义蕴宏深,非一解所能尽。 
  元亨利贞,合起来解释为《乾》卦之德,分开解释为八卦之德,因此为六十四卦之根本。在解释易象时,遇东南方春夏之卦,卦辞则曰元亨。遇西北方秋冬之卦,卦辞则曰利贞。 
  比如:水雷《屯》卦,下震上坎,下震四时的象为春季,故曰元亨;上坎四时的象为冬季,故曰利贞。再如泽火《革》卦,下离上兑,下离四时的象为夏季,故曰元亨;上兑四时的象为秋季,故曰利贞。 
  孔颖达曰:乾卦本以象天,天乃积聚诸阳气而成。有纯阳之性,自然能以阳气始生万物,而得元始、亨通,能使物性和谐而各有其利,坚固贞正而得其所终。子夏传云,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此言乾卦之四德也。 
  沈善登曰:说文:乾,上出也,从乙,声。乙,物之达也;,音乾,日出光也。可见乾为纯一光明上出者,即所谓轻清上浮为天者。乙,物之达也,即所谓太初气始也。乾凿度云:有形生于无形,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李士曰:乾,健也,天之象也。以形言则曰天,以道言则曰乾,法天以道不以形也。天者,阳之宗,物莫先焉,物莫大焉,故画一以象之。一者数之始,画之奇也。天一而地效之则二。以一合二则三,故二生三。易究天地之原,立三才之道,故三画以成一卦。由是阴阳变化而生八卦,上下交错而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于一,道之大原缬谔煲病 
  李士又曰:元,亨,利,贞,此文王所系之辞,谓之彖辞。爻下所系之辞,谓之爻辞。元于四时为春,亨为夏,利为秋,贞为冬,四时迭运,所以为天,而不得执一时以为天也。元于五常为仁,亨为礼,利为义,贞为信,智在其中,五常分布,所以为道,而不得执一端以为道也。 
  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乾》卦居六十四卦之首,由六阳爻组成,后人谓之纯阳之卦。依《说卦传》,其取象为“天”,其性质为“至健”。《周易》的编纂者以“龙”拟象“天”的“至健”之性,由“潜龙”到“亢龙”,层层推进,形象地展示了阳刚之性(气)的萌芽、生长、盛大乃至于亢穷的变化过程,具有极强的辩证色彩。如其初爻之“勿用”,上爻之“有悔”,表明做任何事情,“不足”或“太过”都是不合理的,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其下卦之中爻(九二)和上卦之中爻(九五)的“利见大人”,则表明“适中”才能得到最理想的结局。 
  乾卦卦辞为什么是“元亨利贞”――一开始就亨通呢?这里关键就是一个“元”字。“元”可以引申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对一个人来说,就是这个人根本的价值观和终极的人生目标;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共同的价值观、企业的终极追求。找到了自己的“元”,那么就会一路畅通,大吉大利。 
  乾卦六条阳爻表示六个时位、六种状态、六种做法。用“龙”作比喻,从下往上就是潜龙、见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 
  
   周易的第一二卦说的是什么  第一卦是乾卦,代表天,父亲,代表阳刚之气,是唯一的纯阳卦,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第二卦是坤卦,代表地,母亲,代表阴柔之气,是唯一的纯阴卦,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有天才有地。有了天地然后才有了其他。 
  
   易经里每一卦为什么那么多意思  八卦为基础,合成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包罗万象,这是其一。其二,一个结果在发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事情影响其结果,所以一个卦必须预料到所有情况的发生,力求准确!所以每一卦都有很多意思!望采纳! 
  
   易经第一卦求婚姻,将来  此卦乃游魂卦,显示卦主目前,犹豫不决。世爻亥水在月囚,在日养。受宫而生,家境还行。 
  问一下,占婚,已婚未婚?结果是不一样的。望复。 
  
   易经第一卦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求解)  没有意外兑得 
  先看卦,乾卦有六爻,即: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 若 历,无咎; 
  九四,或跃 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 群龙 无首,吉。 
  若从乾卦整体来看,乾卦天道刚健,运行不已,无限生命力。正是,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但如果单看哪一爻的话,其实也是有好有坏的。 
  如,初九,潜龙勿用。为什么要“潜龙勿用”呢?这是因为它的位置在乾卦的最下面,局位低卑。所以你不要急,“潜龙勿用”,慢慢来,时候到了,自然就有机会的。 
  然后是“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意思是:“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大人”就是有德行,有地位,有本事的重要人物。就好像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二十岁以后到三十岁之间,他本身是个人才了,但经验还不够,这时就得有人来赏识你,帮助你。但不要忘了,别人再怎么赏识你,你的位置还是“九二”。若到了九三,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不会有灾难。因为“九三”卦处“下乾”与“上乾”的交接之处不居中位。正所谓:“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处于两可之间。所以君子要“终日乾乾”,顺应时机,随时保持警惕,虽然还可能有危险,但最终也不会有灾咎。 
  “九四”“或跃在渊”的处境可能更差一些。因为“九四”卦处中间位置,“重刚而不中钉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上下无常,进退无恒,所以“或跃在渊”。其实“或”也有疑惑的意思,是指多方置疑,仔细审度,谨慎周旋,所以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意思是说:龙或腾跃上进,或退处在渊”审时度势,即使有违而进,也不会有灾难。 
  到了九五就不一样了,一般人都很喜欢“飞龙在天”。是最好的状况了,在上卦的中间,可以统摄全局。到了“上九”也不好。“亢龙有悔”“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愚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而“用九”“见 群龙 无首,吉”。大概是对以上爻辞的总结。“群龙 无首”代表一往平等,因为乾卦六爻皆阳,都充满活力,刚健不已,有无限可能。 
  所以占卦占到乾卦,应该放心大胆去做,只要小心谨慎,有厉也无咎。

易经第一卦

4. 易经·第一卦

《易经·第一卦》
  
 乾: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第一卦:名为“乾卦。”
  
 其它的是“乾卦”的解释。
  
 “元,亨,利,贞。”
  
 是做人的四种德行,也是做人的行为准则。
  
 “元”善之长也。
  
 就是说要以身作则,自觉地遵纪守法,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在群众中才有威望。
  
 “亨”嘉之会也。
  
 就是说做事要讲道理,有礼貌,合法、合理,合乎道德规范,合乎社会普世行为准则,群众才会信服你。
  
 “利”义之和也。
  
 就是说要带领群众搞好生产,增加社会财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样群众才会跟你走,天下才会太平。
  
 “贞”事之干也。
  
 就是说干事情要稳重,不要干不道德的事,不要干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更不能利用自已的地位谋取私利。
  
 有此四德,就会成为一个群众信赖的、尊敬的人。
  
 
  
  
 “潜龙,勿用。”
  
 是说人要修身养性,增长才干,不要盲目行动,要等待机会,时机成熟了再行动,成功的概率就比较高。

5. 易经告诉我们的第1件事是什么?


易经告诉我们的第1件事是什么?

6. 从“一”开始说易经

从“一”开始说易经
  
  
  
  
                                          
 
  
  
 
  
 在伏羲氏,神农氏时期,天下还没有文字。简单的“一、二、三.....”是最初易经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的全部。从儒释道、中医文化,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华夏祖先的聪明智慧。
  
 “一”代表元、始。盘古开天地是第一个有生命的神话,告诉我们,天地万物一体,同一出处,人类先天于同一父母,亲如兄弟。所以孔子说“事诸兄如事兄,事诸父如事父”。 “一”表示和合。天下没有独立而存在的事物。一棵树很容易被风吹断,一片树能抵挡漫天风沙的侵袭。一只蚂蚁只能找虫吃,一群蚂蚁可以吞下大象,这就是团结合作的力量,所以中华讲究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个体融于天下一个大家庭。“一”代表包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延绵传承至今,不断绝,就是他有着强大的包容性,自我修复性,外来的积极吸纳,改造,儒释道很好的柔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命脉。他不同于西方文化,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也就在不同时期文化主导力量相互矛盾冲突中更替灭亡。
  
 “二”代表阴阳,万物都是以阴阳两种状态存在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有天就有地,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高山就有峡谷,有张开就有闭合。面对得失,顺其自然,识见本性,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二”代表此消彼长,释迦摩尼说:万物不生不灭,不苟不净,不增不减。变,只是表象上从一个状态转变为另一个状态,事物的内在本质是没变的。白昼长,黑夜就短,一天24小时没变。房子建的越高,地基挖的越深,高与深是成正比的。天尊地卑,反而地在上,天在下,才可上下交通,万物生生不息。所谓中正,也只是动态中的中正而已。
  
 “三”代表天地人三才,古人云:天不能用而人能用之,所以人为天地之一才。就是说,人能办到天地所不能办到的事。天在上,地在下,人在天地之间。天主宰春夏秋冬,地生养万物,人掌握着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财富。天地无私,人类无尽的索取却不知回报。采摘野果,可以断其枝丫。自己院里果树,才懂得春培夏锄。往往继承者多纨固,创业者多珍惜。多数人不记得父母无私的爱,反而铭刻记忆,失去尊严苦苦求来的爱。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地向天地索取,而不懂得培植,天地也有海枯石烂的时候,人向人索取的时候也就开始了。合理地向天地索取才是天道,才可顶天立地。
  
 “四、八、十、十二、二十四”,紧密联系。四表示四方、四季;八为八卦;十为天干;十二为地支;二十四代表二十四山。
  
 “天圆地方”,表示天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地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八纯卦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两两相重成64四卦。八卦是易经的核心内容,是劳动人们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人们掌握自然规律的总结。相传六爻最早由伏羲氏创造,爻辞是文王创造,孔子编写了十翼,使易经得以完善。八卦寓意广泛,震为雷,为春为碧,为长男,为足、肝,卦数为7,位于东方;巽为风、入,为绿,为长女,为呼吸器官,卦数为4,位于东南方;离为火,为紫,为夏,为中女,为心、目,卦数为9,位于南方;坤为地、母,为黑,为脾、胃,卦数为二,位于西南方;兑为泽、悦,为赤,为秋,为口、舌,为少女,卦数为3,位于西方;乾为天、父,为白,为头、肺卦数为6,位于西北方;坎为水,为冬,为白,为耳、肾,为中男,卦数为1,位于北方;艮为山、止,为白,为手、背,为少男,卦数为8,位于东北方。当然八卦的寓意远远不止这些,万物皆可寓于其中。
  
 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组合,构成“八字”,记述着年月日时,并60年一个循回。
  
 二十四山,分别由8天干,十二地支和四卦组成,依次是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子卯午酉为四正向。二十四山主要应用于风水罗盘立向,有序地排列在罗盘上,每山分阴阳,占15度,合360度。二十四山在罗盘中一般占有三层,里面一层为地盘正针,用于坐山立向,中间一层为人盘中针,用于纳水,天盘缝针位于外层,用于消砂。二十四山是罗盘测风水的核心内容,无论是三合派,三元派,还是综合派都不可缺少,二十四山知识掌握了,风水罗盘使用基本算是入门了。
  
 “五”代表五行,是中医文化的基础和源头,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表示事物的属性。五行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和比和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洛河之数与五行生克相配法,一、六和北方水,二、七和南方火,三、八和东方木,四、九和西方金,五、十和中央土。五行多见于十二地支和八卦中使用,如十二地支中,寅卯为木,辰未戌丑为土,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八卦中,震巽为木,离为火,坤艮为土,兑乾为金,坎为水。
  
 “六”代表六爻,每一卦由六爻组成,分别是初六(九),六(九)二,六(九)三,六(九)四,六(九)五,上六(九)。阳爻以“九”表示,阴爻以“六”表示,爻得正,指的是阳爻居初、三、五位,阴爻居二、四、上位,位居中指的是三爻、五爻位。在易经64卦中,各爻辞虽表达事物发展各不相同,但也有其共同点。初爻居六爻最底层,表示事物处启蒙阶段,以培育为主;二爻居下卦之中,表示可以出去展示才华,干事创业;三爻居下卦之上,表示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保持谦虚谨慎;四爻居下卦最底层,表示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五爻居上卦之中,表示事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上爻表示物极必反。二、五爻多吉,三、四爻多凶。
  
 “七”代表北斗七星,古人多用于观察星座变化,用于指明方向和掌握季节,以及预测自然发展。北斗七星分别是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还有两颗隐形看不见的星座,分别是左辅,右弼。北斗七星有规则地排列的一起,形状像一只勺子。人们根据勺柄有规律的指向,判断方向和季节,春季勺柄指向东,夏季勺柄指向南,秋季指向西,冬季指向北。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北斗七星永恒地处于北方,宛如人生航行的一座灯塔。
  
 “九”代表阳刚,尊贵。 “九”在八卦图中,位于极尊之位,来源于《洛书》,《洛书》像一个抽象的神龟,其不同部分代表不同的数,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龟头部分为九,五居于中央腹背处。又五在八卦六爻中处上卦之中,九五爻为“以阳居上卦之中,得正,吉”。 可见“九五”至尊,身份和地位至高无上。

7. 谁告诉我《易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具体一点!

[编辑本段]科学内涵  “如果该理论是优雅的模型,它能描写大量的观测,并能预言新观测的结果,则它就是一个好理论。”(《讲演录》 第32页);无疑,一个好理论,在于它所描绘的模型、与所描述的预言;这一切,必在将来发生、以新的观测结果,证实预言。中科院曾邦哲的结构论提出“太极图是元气本原、阴阳变易、卦序组织和道、器观念的综合”,认为是中国文化中特有的一种同型、同构数学模型的图式逻辑体系,涉及到宇宙的本原论、演化论与建构论,以及“道”的精神与“器”的物体观念的模型化逻辑思维方法。
  第一节 阴阳易化
  易经太极图,以明快图素的模型,勾画《易经》阴阳互动易流的科学内涵:
  精与汽也,聚则合一,散则分二,二汽阴阳;一体分二,阴阳二性,二汽量比,比例恒变,渐升量大,渐降量小,大不及一,小不为零;量变性变,量大性显,量小性隐;性显明现,性隐暗藏;现则物明,藏则物暗。故,精,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升渐大者,升浮渐散,散渐布寓,终极势消;降渐小者,降沉渐聚,聚渐蓄根,终极势盛。然,物极必反!根盛势极,根势渐长,长渐升散,散升布寓;寓衰势极,寓势渐消,消渐降聚,聚降蓄根。一体之内,阴显阳隐,互根互寓,显隐性易,互易互化,恒运无休。故,精汽互动,阴消阳长,阴进阳退,阳杀阴藏,和谐平衡。
  明确,大自然具备《原始弹性》、弱势收缩与强势膨胀:如呈《收缩相》,它必固存着《膨胀相》;如呈《膨胀相》,它必先固存着《收缩相》。道家易经的论断与近代的《收缩坍塌论》、《开放膨胀论》两大理论相符吻合。无疑,道家易经在五千前整合的“坍缩与膨胀”,是如此完美精彩!故,“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这就已将“收缩坍塌论”、“开放膨胀论”整合到《大统一》的轨道——阴阳开阖。
  无疑,道家易经以文字的描述和易经太极图的描绘,在“有封”空间,阴阳的互动易流、正量与负量的流量替易;系列地以始基物质、力学结构与行为形态描述了大自然体演化的全程:
  物质是《阴与阳》;力学是《强与弱》;行为是《敛与张》(开与阖);易替是《进与退》。
  阳精《膨胀相》与阴精《收缩相》,相应地产生实有与虚无的空间;实有空间有一点虚无的阴精,虚无空间有一实有的阳精;阴阳流速缓慢、外形曲线平滑、宇宙总量守恒。
  阴阳易化、是易经太极图隐含《易经》科学内涵表达的单一模型:在恒定无边有限的《虚空》,物质易流与总量守恒的演化,是开与阖、阴与阳的生生重复易替行为;现称《历史反演》。无疑,易经太极图,是人类史上最古典的《泡利不相容原理》与《地下停车场》规则;“外如鸡子”,是人类史上最古典的《宇宙混沌》的描述。易经太极图,是最古典的科学模型!
  ……
  第三节 当代印证
  道家易经以《易经太极图》、《太极球》与《无极球》的迭加图,构建大自然母体与宇宙本体的优雅模型,用比类推演的简明语言和图素、描述和描绘了单一的模型。
  明确地预言:
  母体与有封;弦者与反者;阴阳与中性;光弦与空穴;引力与斥力;强者与弱者;天门与敛张,对称与镜像;互动与易流;混沌与初开;左旋与右旋;自存与自洽;汽场与守恒。
  大自然母体的始基以《弦精》之物质与《罗网》之架构存在;
  宇宙本体的始基以《弦精》、与《精》的《反者对》阴阳两精物质结构存在;
  道家易经提出与图绎的命题如下:母体:明确的宇宙母体,称《太上》、《空虚》、《道》;有封:明确的宇宙本体“有封”的《虚空》;导出:“有封”量恒;鸡子:明确的宇宙“有封”阴阳液流的混沌状态;弦者:明确的宇宙母体的始基,是《弦罗网》结构的中性体;这是《弦论》;无极:明确的万维轴球体球膜架构;确定,宇宙体的网络结构;元汽:明确的宇宙体的基态物质;这是《一元论》;弦精:明确的大自然体太初的两种《电中性体》物质;九天:明确的宇宙体存在九重《罗网》的球体球网;太极:明确的宇宙体物质存在的、两类流体基态与互动易流;这是《二元论》;反者:明确的宇宙体物质《反者对》流量的互动,是宇宙体的第一源动力;敛张:明确的宇宙体的《反者对》(引力与斥力),令宇宙体具《原始弹性》;开阖:明确的宇宙体的《收缩相》与《膨胀相》行为;弱强:明确的宇宙体演化行为只呈现两种形式:弱势收缩坍塌、强势开放膨胀;弱者:明确的宇宙体弱能《电中性》的《精》,是“不竭”能源、“弱能守恒”;生生:明确的宇宙体的演化、是重重复复的互逆互动;复归:明确的大自然《时空反演》行为:《开阖收引》与《敛张缩胀》的《反者对》互动易替。复归的形态是,以《精》为永恒的球座标轴,自旋粒子以阴阳两正弦波圆柱流体缠绕着轴。作左右反缠上下逆绕的、双螺旋体的周期易流运动;
  故,《精》、无端不竭;《道》、易无始终!
  道家易经断言,宇宙母体的弱能造物创生,是弱《反者对》互动易流的必然。断定,在一“有封”的《空虚》的互动易流、总量守恒!
  当代的粒子、粒场、胶子、镜像、对称、超弦、膨胀、坍缩、婴儿、弱力、强力、能量、奇点、《混沌性》与《原始弹性》等等的前沿科学、观察、实验、概念、论证、原理与法则;如,《洪特规则》与《泡利不相容原理》、《超弦的标准模型》、《宇宙网》、《P膜》、《M-理论》与《明暗物质圈环》等等,恰如其分地印证,道家易经在自然科学的领域里,关于物质的微观和宏观构思的描述,与模型的描绘、推演与明确的预言。道家易经构思的模型与预言、是科学的模型与预言:
  无极球,是宇宙母体的太初始基模型;球面、是母体的阳精太初始基模型;圆平面,是宇宙母体的《电中性的原始虚空》太初始基模型;无疑,《电中性物质》是《暗物质》;《暗物质》无电性,在一定条件下、《暗物质》粒子可裂化为《电阳性》与《电阴性》两类粒子;
  易经太极图,是宇宙本体的太初始基模型;黑白鱼形,是宇宙本体《太初黑洞》的始基模型、与骨架模型;阴阳两精,是宇宙本体两大粒子流体的太初始基模型;
  太极球导出《超弦对称的标准模型》的确立;这就确定、球心一点是《宇宙的奇点》;《奇点》的确立,就是确定、宇宙本体之前的《大爆炸》在球心发生;《量子力学》与《m维轴球体网球体》导出宇宙本体的《旋涡流体》;《旋涡流体》演化成宇宙本体的《骨架》;人类的科学,就跨越宇宙本体发生的《混沌》历程;《混沌》的跨越、导出《九重天》架构:《九重》的架构,解决大自然的物质总量配置的比例;一开一阖的演化周期,就导出与完成了宇宙体的《历史求和》。
  《易经》,以单一模型图绎求解《宇宙混沌》、《历史之和》。
  如果、求解的模型是符合《量子力学》的,所求得的解,就是科学的。
  如是、中华《易经》,就是人类自然科学与自然哲学之尖顶!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大道之源”;这就是《易经》的科学内涵。
  《道》的内涵是:
  一是思维模式与思维逻辑轨迹,这是人的精神;二是物质的宏观与微观的易流互动模型与轨道,这是自然物质;这是明确的,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明显,“逻辑”,本义是纹理或轨迹;引伸描述,人跟踪自然客观运动而思维,其思维的轨迹符合客观存在;这是“逻辑思维”。故此,人的构思模型与客观的自然体原型吻合、则称:科学的思维与模型。这就是科学!
  “大道之源”,就是“大统一轨道”。“源”,指流水之源头;故,“大道之源”的内涵明确、《道》就是思维轨迹、与物质轨道互易的源头。这是,人类与大自然的“大统一”。
  无疑,道家易经自然哲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唯物辩证法哲学。
  …… 
  第六节 思维整合
  ……
  道家易经哲学的精髓是《易经》。在人类与自然、宏观与微观、现象与事件、动态与静态等,全面系统地认识、探索与整合、理智地发现:大自然、是《大统一》体具《同一性》:阴阳易流互动自洽。
  基此,导出宇宙母体与本体,预言了当代《宇宙学》的《果壳》、《明物质》、《暗物质》、《胶子》、《弦论》与《宇宙网》等前沿理论与观测结果。事实如下: 
  “以为天下母”与《婴儿宇宙》;“末始有封”和“如鸡子状”与《果壳中的宇宙》;“张之敛之”和“开阖”与《原始弹性》;《电中性的原始虚空》与《空虚》;“阳有余,阴不足”与“明物质总比暗物质偏多”;“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与“人存原理”;《天门》与《奇点》等等;其中,《无极球》与《m维球》、《精》与《睡子》、“其小无内”与“还有很多空间”、“其大无外”与《无边有界》;“弱者道不用”与《零点能》和《最小作用原理》、“精汽创生”与“能量创生万物”。
  如果,道家易经与当代科学家、在探索大自然体所描述的概念本质是一致;所谓《本质》描述、在于物质形态、行为轨迹与物质结构的始基态必是同一层面的,与《量子引力论》相符:
  道家易经球体《罗网》球体、与现代《宇宙网》同一层面;《罗网》、是更明确的《宇宙球体网球体》;
  基于暗物质、《精》与《睡子》、《胶子对》同一层面;这是电中性的《暗物质》;
  基于光波的《波粒二象性》,阴阳两精《反者对》始基的《弱者》态、与《反光子对》同一层面;两者是电阳性物质与电阴性物质;光波的波峰,是光子呈电阳性的显性、波谷,是光子呈电阴性隐性;粒子是《反光子对》呈电中性;这是《明物质》;
  无论在文字、语言、术语的表述、中外古今之差异如何之巨大;如果、古今所描述的概念、与含义的本质是同一层面的、与《量子力学》相符。这就是古今吻合。
  道家易经以《弦》、《精》与《阴阳》相应地、构建无极球与太极球的优雅模型,明确地断言,“道无始终”、“人存禁区”与宇宙本体是阴阳互动易流守恒自然体。道家易经的预言和单一模型,与当代的《量子力学》观测结果与预言、惊人吻合。
  ……
  第七节 《易经》内涵
  自古至今,《易经》,历尊为《三玄五经》八部“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这已是一部理智观测与思维整合的《大统一》经典。《易经太极图》描绘“有封”限条件的“自旋粒子反转互动易流”守恒,客观上,《易经》已创立《有封互动易流原理》的大自然法则。如将古今中外的理论、模型与思维,整合、提升与完善;则,科学大统。
  无疑,这就是《一个完备的大统一理论》!
  “一个好的理论必须满足以下两个要求:首先,这个理论必须能准确地描述大量的观测——这些观测是根据只包含少数任选的元素的模型所做出的;其次,这个理论对于未来观测的结果作出明确的预言。”(《简史》第10页);
  “科学的终极目的是提供描述整个宇宙的单一的理论。”(《简史》 第11页);
  无极球的《罗网》,是道家易经提供的单一宇宙母体理论——《弦论》;
  无极球的《精汽》,是道家易经提供的单一宇宙母体理论——《一元论》;
  太极球的《阴阳》,是道家易经提供的单一宇宙本体理论——《二元论》。
  基此,不拘一格地运用古今人类之大智大慧,将中华道家易经自然哲学、宇宙论,与近代的《宇宙学》、《量子引力论》整合;将单一理论《弦论》、《一元论》与《二元论》,以《精》、《阴阳两精》行为的《弦》轨道作基准的、《有封自旋粒子反转互动易流》的《易经太极图》、《太极球》与《无极球》单一模型,凑建《原始虚空开阖阴阳易流模型》图解。祈求以此模型,试解自然之谜!
  道家易经构建的优雅模型和描述大量的预言,远远跨越了人类五千年的时空,堪称人间一绝!这是中华思维文化之精髓!道家易经驾驭这一精髓,从古典哲学的必然王国,遨游到大自然自由王国。
  无疑,中华道家易经哲学,是人类思维整合科学金字塔的尖顶!
  《易经》的内涵,在于人类的思维遵循大自然的《有封互动易流法则》,对现象和事件进行观测与整合的艺术和技巧。
  以《易经》导出模型,求当今尖顶的《宇宙混沌》、《时空架构》与《历史求和》三大命题之解;如果,所求得的解之框架与《量子力学》相符,这就是科学。这是《易经》立下之丰碑!
  无疑,《易经》的伟大意义与无限价值,在于《易经》是一座光芒四射、光彩夺目的《灯塔》,在《洞引》中华子孙乃至全人类、遵循自然大法、努力探索和解决面对的三大命题:大自然之和、大自然医药、大自然社会。
  正是:《易经》叠层擎日月,承铸中华伟丰碑!

谁告诉我《易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具体一点!

8. 谁告诉我《易经》讲的是什么内容?具体一点!

易经
 易是变化,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易经阐述的内容可分两类
1.哲学思想:一分为二的矛盾运动理论,这就是八卦图里所表现的矛盾运动实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互相斗争,互相转化,从而共同推动事物呈螺旋上升的发展规律。
2.卜卦方法:通过所表达的哲学思想为原则,运用概率学的原理,对所测卦象发出联想,从而主观解析各种事物现象进而做出预测。但易经中有言“善易者不卦”,透露出了易经的精髓并不是算卦,而是它的哲学思想,它需要所习者不断去参悟,而不是一味去布卦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