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哪年实行火葬的

2024-05-08 09:38

1. 中国从哪年实行火葬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出于保护耕地、节省土地资源等原因,一贯倡导火葬。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151名高级官员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这些官员去世后基本为火葬,其中周恩来和邓小平根据其遗愿也未保留骨灰;唯一的例外是毛泽东的遗体至今尚未火葬,而是被防腐保存。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62]。首次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推行火葬,并对不遵守该规定的国家职工实行处分。1997年7月21日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也有同样规定[63]。但是推行并不顺利,尤其于实农村地区。第一,“入土为安”是很多中国人传统的观念,尤其很多老年人都很反对火葬。此外,很多农村的人对火葬也不太理解,他们把火化后的骨灰如土葬般照样地放进棺木然后在土葬,结果一样不能节省土地。有些农民更是公开抵制,强行进行土葬,结果政府当局也强行挖开坟墓,进行火葬。此外,有些人为了坚持进行土葬,更有行贿官员,进行假火葬,制作假“火化证明”。[64]

中国从哪年实行火葬的

2. 中国有哪些民族可以不必实行火葬?

依相关规定,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族可以以不火葬。
关于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中尊重少数民族的丧葬习俗规定的解释第二条在火葬区,对回、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撒拉、东乡和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的土葬习俗应予尊重,不要强迫他们实行火葬;自愿实行火葬的,他人不得干涉。

3. 中国何时兴起火葬的?

中国是1956年4月27日兴起火葬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出于保护耕地、节省土地资源等原因,一贯倡导火葬。1956年4月27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151名高级官员联合签名,以个人名义倡导火葬。
这些官员去世后基本为火葬,其中周恩来和邓小平根据其遗愿也未保留骨灰;唯一的例外是毛泽东的遗体至今尚未火葬,而是被防腐保存。
1985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首次规定在人口稠密、耕地较少、交通方便的地区推行火葬、
并对不遵守该规定的国家职工实行处分,1997年7月21日发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也有同样规定。

扩展资料:
有文字记载的火葬最早见之于先秦时期的文献,《墨子》、《列子》、《荀子》中都有记述。如《荀子》的《大略篇》说氐羌的俘虏,不担忧其被捆绑系累,而担忧死后不被焚烧。
《墨子·节葬下》说秦之西有仪渠之国,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上登遐,然后成为孝子。其意是说秦国的西方,有一个叫仪渠的国家,那里的人在亲属死后,就堆积柴草把尸体烧了。
烧的时候,青烟升天,这才算是孝子。此外,古代甘肃、青海地区的羌人亦有此葬俗。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僧人和信徒都实行火葬,逐渐影响到全国。
唐、五代、宋、元时期,民间火葬比较普遍,尤其风行于江南各省。隋唐以后,火葬之俗逐渐由夷狄之地传入中原汉人居住区。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自宋以来,此风日盛,相率焚烧,名曰火葬,习以成俗。瘟疫流行之后死人太多,
或贫贱之家无钱又无地埋葬时往往如此,《水浒传》中就有关于武大郎被火葬的描写。现代社会文明开放,移风易俗,国家大力提倡火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葬

中国何时兴起火葬的?

4. 中国哪里可以不火化

全中国都火化,只有农村不火化。因为农村太穷,没钱火化、没钱买墓地。公墓的墓地,很贵,农民买不起。所以用棺材下葬。中国的西南、西北地区,是不能土葬,只能火化。殡葬服务,以后要扩大。就像贵州一样。贵州属于西南地区,都是用火化,不可以土葬,火化是对死者的尊敬。西北现在都用火化了,现在西北发达了。建设了一个殡仪馆。实施火化。

5. 中国实行火葬制度快50年了,知道为什么实行火葬吗?

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以节约稀少的耕地。
现时中国大陆的火葬比例为53%,美国为26%,英国为70%,日本则超过90%。查考我国古代文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某些地区就有火葬习俗。
这在《列子·汤问》、 《吕氏春秋·义赏》、《荀子·大略》等篇均有记载。《墨子·节葬下》记载道:“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纷纷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

扩展资料:
现代程序
火葬仪式一般在火葬场举行,那里包括一个或多个的火化炉或火化“Retort”。火化炉是一个工业用的火炉,它的可高达870-980°C(1600-1800°F)确保能瓦解尸体。火葬场可以是的礼拜堂或殡仪馆的一部分,或坟场提供的独立设施或服务。
现代火化炉的燃料包括瓦斯和柴油。然而,煤和焦炭一直用到60年代早期。很多的火化炉都是可调校的控制系统,用来监测火化时火炉的情况。
火化炉每次只准火化一具尸体,这也是很多国家的法例,包括美国。但也有因人类防疫的处理,将病死者举行集体火葬,以避免疫病于人群间散播。
摆放尸体的地方称为“Retort”。它们以耐火砖来抗衡热。为了保持其抗热的能力,这些砖一般每五年便要更换一次。现代的火化炉都由电脑控制以确保其正确和安全使用,例如火化炉的门直至火化炉抵达操作的温度方能开启。
灵柩要尽快推进Retort,以避免火炉的热经顶部打开的门流失。使用Charger(升高的手推车)能快速地把灵柩推进火炉,并能够倾斜地把灵柩推进火化炉。部分火葬场容许家属观看这个过程。这有时是因宗教仪式而进行,例如传统的印度教葬礼仪式。
绝大部分的火化炉都有标准大小。但一些比较大的城市会使用一些超大火化炉,这可处理重达200公斤的死者(441磅)。 但是不是所有过重者都能使用这方法,有些必须转为土葬方式。此外很多大型火葬场会另设一个小火化炉来处理年幼或夭折的儿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葬

中国实行火葬制度快50年了,知道为什么实行火葬吗?

6. 中国最早的火葬是什么时候?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某些地区就有火葬习俗。
火葬是一种处理尸体的方式,具体而言是以火把尸体烧成骨灰,然后安置在骨灰瓮中、埋于土中、撒于水中或空中,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印度教、佛教盛行火葬,其中以佛祖释迦牟尼,圆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闻名于世,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纷纷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儒家、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则盛行土葬。
选择火葬是基于环境原因。土葬是某些环境污染物的已知来源,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防腐液里的汞、砷和甲醛都会污染地下水。而灵柩本身也是另一种已知污染来源。其他污染问题还有,死亡或埋葬前(如放射治疗)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尸体的腐烂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扩展资料:
2014年1月10日10时,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落实两办《意见》 推动殡葬改革”与网民在线交流。
窦玉沛表示,推动殡葬改革目的,除了倡导文明新风之外,还有一个关键目的就是要节约土地、木材等自然资源。如果说火化后又装进棺材进行土葬,就没有达到殡葬改革的目的。
同时也没有减轻群众的负担,反而增加了群众的负担,因为它比传统的埋葬多了一道火化的手续。这样也为社会上对殡葬改革提出质疑,甚至反对殡葬改革,提供了口实。实际上这是殡葬改革不彻底、不到位的表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葬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民政部强调党员干部去世须火葬 骨灰不得装棺再葬

7. 中国历史上最早是何时进行火葬的?

佛教的传入对丧葬礼仪之变迁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忽略的。首先,佛教为华夏民族带来了一种新的丧葬习俗
——火葬。火葬在中国古已有之,如《墨子。节葬下》云:“秦之西有仪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
谓之登退,然后成为孝子。”《荀子。大略》亦云:“氏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但中国历史
上的火葬在佛教传人以前,一直只限于边少数民族,为中原华夏族所不斥。佛教因为信奉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的死
亡观念,对死者肉体并不关切,实行的是所谓“荼毗”——火葬。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使火葬亦随之传布开来,唐
代敦煌地区由于地处中西文化交通的最前沿,便已开始流行火葬。至宋,火葬已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尤以河东、
江南、福建等地为盛,以至宋、明统治者不得不严加禁止,并设立漏泽园、义冢,以解决贫困者无力购置墓地的问
题。这些措施又反证了中国火葬之盛,据有些学者研究,“凡是佛教昌盛的地方大多也是火葬流行的地区”。
中国火葬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了

中国历史上最早是何时进行火葬的?

8. 中国什么地方流行火葬

中国几乎所有地方都流行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