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地貌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2024-05-05 12:19

1. 试述地貌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1)山地丘陵区 
  山地与丘陵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在利用管理上首要重视的是水土保持措施。山地丘陵土壤还具有土层薄、土壤粗骨性的特点。土层浅薄,坚硬的基岩埋藏浅,从而限制植物的扎根,土壤的水肥贮藏容量低。土壤含有大量岩屑砾石,漏水漏肥,保蓄能力低,易遭干旱。石质山地一般还有大量岩石露头,影响耕作,因此,一般不宜种植需要耕作的作物,而宜于林业或牧业。
     进行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决策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坡度因素,坡度直接决定了土地资源质量等级和土地利用的方式选择,而且也与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密切相关;二是山区土地资源的垂直分布规律,由于分布具有一定的立体性,类型丰富多样,在土地资源开发时,要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和山地立体生态经济系统;三是一般山地丘陵地区存在缺水问题,应根据水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和开发治理途径。   
(2)平原 
  平原的共同特点是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平原区的土地肥沃,农田基本建设方便,是良好的发展农业的地区。平原交通方便,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投入较少,也是建设用地的良好场所。平原可分为山前扇形平原、冲积平原、滨海平原等。这些平原又各有其特点。 
  山前平原的物质组成及其特征一般是:出山口的扇顶物质较粗,坡度大,到扇的中、下部物质逐渐变细,坡度逐渐变小,面积逐渐变大,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由山前平原向冲积平原过渡。山前平原一般地面平缓,具有一定的坡降,故地面排水良好,既有丰富的地表水,又有水量丰富、埋藏不深而便于开采的地下水资源,发展农业的水土条件均较为优越,故常为农业集约化生产基地。 
  冲积平原:当河流到达中、下游地区之后,由于坡度变小,河水中所携带的悬浮物质进一步沉积,形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松嫩平原、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由于冲积平原的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故均为我国的主要农业区和耕地、人口集中分布的

试述地貌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影响

2. 不同地形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在坡度较大的地方,一般容易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导致土层变薄;坡度较小,且地势较低的地方土层,由于不断地沉积造成土层深厚.
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地势高低会影响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进而会影响到土地的碱性大小。
另外,在阳坡,光照条件比较好,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小。在迎风坡,因为降水较多,土壤里的水分含量较大。

3. 地势(地形)地貌对土壤分布的影响

湖南省以山丘为主,其中山地面积约107487.8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50.75%,主要分布于湘东、湘南和湘西等地。海拔多在1000m以上,很多主峰超过1500m,山地土壤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垂直地带土壤是随着山地海拔高度上升,生物气候条件发生相应变化而形成的,因此土壤垂直地带谱的结构和类型决定于地理位置和山体高度。湖南省处于中亚热带,垂直带谱的基带土壤为红壤,红壤以上依次是黄红壤、黄壤、暗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红壤带的分布上限也因山地的地理位置不同,水热条件的差异,由北向南是有规律地抬升,由东向西有渐降的趋势。如湘南的都庞岭红壤带分布的上限为海拔700~800m,黄壤带为海拔1500~1600m,以上为暗黄棕壤带,山地顶部则为山地草甸土带(图1-7)。湘中的南岳衡山,孤山突起,水热条件变化显著,黄壤和暗黄棕壤的分布则较低,海拔750m以下为红壤和黄红壤带,海拔750~1000m为黄壤带,海拔1000m以上则为暗黄棕壤带,山地顶部由于高度有限,山地草甸土带不明显(图1-8)。而湘北山地土壤垂直带的分布更低,如湘东北部的幕阜山,海拔500m以下为红壤和黄红壤带,海拔500~800m为黄壤带,海拔800~1500m为暗黄棕壤带,山地顶部则为山地草甸土带。湘北西部的壶瓶山,海拔600m以下是黄红壤带,海拔600~750m为黄壤带,海拔750~1300m为暗黄棕壤带,海拔1300m以上为山地草甸土带,而其西北部的八大公山,海拔460m以下是黄红壤带,海拔460~1000m(或1100m)为黄壤带,海拔1000~1890.4m则为暗黄棕壤带(图1-9)。湘东边境的罗霄山脉处于武夷山脉与雪峰山脉之间,武夷山脉的西北坡,土壤垂直带谱是:红壤(海拔700m 以下),黄壤(海拔700~1400m),暗黄棕壤(海拔1400~1800m),其上为山地草甸土(海拔1800m以上),在垂直带谱中没有黄红壤带。与湘西山地山原相连的雪峰山脉,其西北坡基带土壤为黄红壤,土壤垂直带谱是:黄红壤(海拔600m以下),黄壤(海拔600~1100m),暗黄棕壤及山地草甸土(海拔1100m以下),没有出现红壤带。罗霄山脉介于两者之间,其垂直带谱的基带土壤是红壤,但其分布上限较武夷山脉低,一般在海拔400m以下为红壤带,海拔400~650m为黄红壤带,海拔650~1200m为黄壤带,海拔1200~1700m为暗黄棕壤带,其上则为山地草甸土带,明显地表现出过渡性的特点。

图1-7 都庞岭山地韭菜岭—云溪水库土壤垂直分布图


图1-8 衡山东南坡土壤垂直分布图


图1-9 八大公山(斗篷山—黄家湾)土壤垂直分布图

综上所述,湖南山地土壤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土壤类型随海拔高度变化;并且在全省范围内,由南而北,由西而东,又呈有规律的变化(表1-5)。
表1-5 山地土壤垂直带谱


地势(地形)地貌对土壤分布的影响

4. 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B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
A、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是: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故叙述错误;
B、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因素,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是,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背风坡多,故叙述正确;
C、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故叙述错误;
D、各地气候差异除地形因素造成的外,还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人类活动等,故叙述错误.
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5. 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B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B选项是正确的,其他几个选项应该改为:A选项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C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所以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D各地气候的差异是由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综合影响而造成的。
考点:降水的分布

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6.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

 地形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引起物质、能量的再分配而间接地作用于土壤的。作用于母质造成水热条件的差异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重力作用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往往加速疏松地表物质的迁移,所以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而在平坦的地形部位,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最终在生物条件下逐渐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地形的具体地理影响有哪些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③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关系密切。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陡崖、块状山,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

7. 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B
【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地形以气温变化有影响,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的降水要更多;青藏高原是因为地势高,所以导致其气温比同纬度地区的更低;各地气候差异受纬度、地形和海陆的影响,导致气候种类多样;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关于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8. 试述地质对土壤发育的贡献

地质对土壤发育的贡献:
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从各种成土母质可推断土壤性质发育在花岗岩与玄武岩上的土壤性质有很大差别,从地质图可预知土壤图的大致轮廓;从风化壳类型分布可宏观地了解各大土类性质的变化规律;从矿物学特征可预测土壤的主要性状,从土壤颗粒的矿物组合及其抗风化力可说明黄土母质土壤的起源、发育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