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楼:多部门出台专门措施 多地因城施策

2024-05-04 20:02

1. 保交楼:多部门出台专门措施 多地因城施策

近期,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出台专门措施,以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的方式,支持有需要的城市推进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目前专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多地政府因城施策,推动“保交楼、稳民生”,部分停工项目开始复工。
多地设立纾困基金推动复工复产
有关部门强调,“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近日,郑州市房地产纾困基金设立运作方案对外发布,该基金规模暂定为100亿元,纾困项目限定为未来销售收入能够覆盖项目投资的存量房地产项目,明确了纾困项目的四种开发模式,即棚改统贷统还、收并购、破产重组和保租房模式。
在武汉,中国建设银行拟以湖北省为试点,设立300亿元的纾困基金,用于收购问题项目并改建为公租房。南宁市成立平稳房地产基金,首期规模3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除地方政府外,资产管理公司也开始加速入场。继中国华融与阳光集团签署纾困重组协议后,中南控股与江苏资产8月10日宣布合作纾困。根据协议,江苏资产或其指定主体与中南控股或其指定主体共同设立规模20亿元、存续期3年的基金,用于中南控股及关联方投资的项目合作,包括存量债务重组、现有项目续建等。
此外,长城资产披露,上半年已与12家房企开展多轮对接,对意向纾困项目资产深入研判,部分项目已成功落地或批复出资;信达资产首单纾困项目也于7月成功落地。
在各地政府、金融机构及房企合力推进之下,目前已有多个停工楼盘传出复工消息。
多项目试水“金融机构接管 委托共建”模式
目前,不少停工项目通过金融机构接管、债权人收购、拍卖债权、合作方托管等方式盘活,实现了保交楼。
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恒大集团陆续与光大信托、五矿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签署协议,将部分城市项目剥离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则向项目公司注入资金以保障项目后续开发建设。债权人中信集团收购了佳兆业在深圳市的4个项目、总货值约500亿元。无锡市翠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阿里拍卖平台转让债权,以期尽快引入投资人续建。
业内人士认为,从实践来看,“金融机构接管 委托共建”模式促进了问题项目的有序出清。以信达资产纾困房企的首个成功落地项目——广州南沙“悦伴湾”为例,该项目由信达折价收购项目债权,深圳华建提供增量资金借款,信达地产进场操盘代建,对项目实行资金全封闭管理。
在广东广州、云南昆明、江苏江阴等地,金融机构也通过引入共建商来盘活停工项目。广州百筑公司的百晟广场是广州市中院裁定的首例重整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被法院查封。在广州市中院的调停下,各债权人就项目债务及偿还方式达成一致,引入重启资金,由蓝绿双城作为资产管理方负责开发续建和市场重新定位,以实现有品质的交付,保障了各债权人的权益。
有关部门表示,房地产企业作为保交楼的责任主体,积极处置资产、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完成保交楼任务。地方政府为了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溢,切实承担“保交楼、稳民生”的属地责任,帮助企业做好保交楼工作。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地保交楼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资金压力。
蓝绿双城控股集团董事长曹舟南表示,绝大多数纾困项目需要启动资金,蓝绿双城已经联合金融机构成立了一期18亿元的纾困专项基金,用于复工复产。
需综合分类施策
目前,各地楼盘停工原因较为复杂。除设立房地产专项纾困基金之外,多地还通过成立专班、返还土地款、优化预售资金监管等措施,督促停工楼盘续建。
在苏州,停工项目所在区域的街道办事处与区级职能部门联合成立工作组入驻项目现场,督促项目尽早复工,监督项目工程质量,落实“一楼一策一专班”。在重庆,有关部门成立房地产问题项目风险化解处置小组,安排专班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并对项目账户资金封闭管理。
“每个楼盘不一样,具体情况实际上非常复杂,建议各地‘一楼一策’差别化处理。”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认为,当务之急是在短期内快速给市场与企业注入流动性,问题项目要全力盘活,首先仍需启动资金。
曹舟南认为,部分房企虽然现金流出现问题,但资产仍在,并非资不抵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纾困基金回购土地,相当于政府再次收储,房企获得“救命钱”,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家房企负责人说,房企虽然面临流动性压力,但是手里依旧有大量资产,建议监管部门鼓励银行开放有抵押融资,缓解房企资金困境和行业交付难题。
有关部门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抓紧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工具箱,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营造守法诚信、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保交楼:多部门出台专门措施 多地因城施策

2. ##两部门: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近日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地方政府为了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溢,切实承担“保交楼、稳民生”的属地责任,帮助企业做好保交楼工作。据悉,此次专项借款精准聚焦“保交楼、稳民生”,严格限定用于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有关部门强调,“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  两部门: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近日发布 央行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 
  每经记者:肖世清 每经编辑:廖丹
  11月16日,央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总结前三季度货币政策成效时,《报告》也聚焦了银行存贷差扩大、住房贷款、人民币汇率等金融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于下阶段主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同时,《报告》明确提到,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意味着短期内在内外兼顾考虑下,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发力,也包括下调5年期LPR报价、加大对房地产的定向支持力度等,而着眼于稳汇市以及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年底前实施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央行报告提出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图为远眺长沙一在建楼盘项目 每经记者 陈利 摄
  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央行等监管部门多次出手降首套房贷款利率。2022年9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放宽部分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报告》指出,该项政策是针对2022年6~8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同比均连续下降的城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个主要城市数据,符合条件的有23个),将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不低于LPR减20个基点的规定阶段性放宽至2022年底。这一政策针对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而且是阶段性的,2022年底到期后原有政策将自动恢复,这种安排既有利于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则,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住房需求,也体现了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称,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政府积极响应,作出了相应调整。山东济宁、湖北黄冈、广东清远和阳江、浙江温州和舟山等城市,已将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LPR减35个基点至LPR减60个基点,降幅在15个至40个基点之间;湖北、广东部分城市阶段性取消了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从实际发放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看,2022年10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3%,较上月下降4个基点,较上年末下降133个基点。
  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王青表示,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居民房贷利率降幅均超过政策利率下调幅度,说明LPR改革效能进一步释放。背后除了央行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了银行在货币市场的批发融资成本外,一个关键原因是9月商业银行启动了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这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资金成本,使得银行有动力下调企业和居民实际贷款利率。
  王青判断,伴随四季度稳增长需求上升,监管层继续强调“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未来LPR改革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其标志就是在MLF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年底前5年期LPR报价还可能继续下调15~30个基点。主要动力是9月存款利率下调效应进一步释放,而有效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是推动楼市尽快企稳回暖,助力四季度稳增长、控风险的关键所在。5年期LPR报价下调最快有可能在11月21日落地。
  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关于下阶段的货币政策思路,《报告》指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力争经济运行实现更好结果。
  此外,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市场主体的支持。落实落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敢贷会贷长效机制,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在利率方面,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着力稳定银行负债成本,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推动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
  关于汇率,《报告》指出,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风险防范工作,保持金融体系总体稳定,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关于房地产,《报告》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并视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王青认为,关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央行强调“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搞好跨周期调节,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坚持不搞‘大水漫灌’,不超发货币,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并着重指出“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这意味着短期内在内外兼顾考虑下,货币政策将主要通过结构性工具定向发力,也包括下调5年期LPR报价、加大对房地产的定向支持力度等,而着眼于稳汇市以及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年底前实施降息、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下一步财政政策有望成为稳住经济大盘的主要发力点,这包括推动基建投资提速、进一步实施税费减免以及加大促消费力度等,而货币政策将通过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这意味着近期市场利率快速上升不可持续)、以及支持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这意味着10月贷款同比少增属于短期波动,四季度整体贷款投放将保持同比多增势头)等方式予以协调配合。”王青称。
  每日经济新闻
   多部门出台措施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 
  据央视新闻消息,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消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近日出台措施,完善政策工具箱,通过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方式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
  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依赖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发展模式,在疫情冲击和市场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销售回款不畅、新增融资受阻,资金链出现问题,导致部分已售商品住宅项目因资金周转困难而停工或逾期交付,损害购房人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
  房地产企业作为保交楼的责任主体,积极处置资产、多方筹措资金,努力完成保交楼任务。地方政府为了防范房地产企业风险外溢,切实承担“保交楼、稳民生”的属地责任,帮助企业做好保交楼工作。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各地保交楼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资金压力。
  据悉,此次专项借款精准聚焦“保交楼、稳民生”,严格限定用于已售、逾期、难交付的住宅项目建设交付,实行封闭运行、专款专用。通过专项借款撬动、银行贷款跟进,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交付,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有关部门强调,“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落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切实维护购房人合法权益。在做好“保交楼、稳民生”工作的同时,对逾期难交付背后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项目原有预售资金被挪用的,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有关部门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抓紧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工具箱,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持续整顿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营造守法诚信、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编辑 刘佳妮

3. 多地保交楼政策举措落地,这些政策该如何落实和执行呢?谁来监管?

落实多地房屋交接保障政策。会议通过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紧紧围绕“安全底线”,坚持解决住房问题而不是炒房问题,坚持稳定房地产市场,确保民生安全,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使人们的住房需求得到满足。各大市州积极抓好落实“保房交房”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提振房地产市场盘整信心,让消费者安心,带来稳定就国家民生问题,给出稳定实现预期目标的信息。

要积极构建政府领导、部门监督、企业业主负责、购房者配合的责任制,严格按照商品房预售三个阶段落实。证书的销售、竣工验收和交付。房地产开发企业组织交接,在交接前20个工作日内完成首次登记,房地产登记机构根据申请在1个工作日内为购房人办理过户登记。继续加大政策优化力度,赋予地方政府更大自主权,降低购房门槛,降低购房成本。 

监管配额的审批方式不同。有的地方按预售总价的一定比例计算,有的地方工程造价固定或工程造价乘以一个系数;在商品房建设过程中,项目节点设置方法及相应节点的资金回笼预售资金监管账户余额要求各不相同。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是落实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的重要举措。预计未来其他地区也将效仿。

房地产调控政策仍需继续发力。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要继续因城施策,加大政策优化力度,赋予地方政府更多自主权,降低购房门槛,降低购房成本。例如,二线城市进一步优化。限购、限贷、限售等政策将促进合理住房需求释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地产调控政策仍需继续发力。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多地保交楼政策举措落地,这些政策该如何落实和执行呢?谁来监管?

4. 多地保交楼政策举措落地,这个政策是从哪些方面惠及业主的?

首先是对于民宿经济迎政策利好,更好的加快布局。乡间别墅开发应纳入各地旅游发展规划。对乡间别墅的投资、建设、改造、升级,可给予资金补贴或贴息贷款。返乡发展创业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民宿经济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将加快布局民宿产业,将助推精品民宿的发展,然而,随着乡村旅游逐渐向度假式深度体验游过渡,民宿产业的发展急需实现更规范、更高质量的发展。

其次更好的落实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四限”调控仍需严格落实,核心一二线城市要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坚定不移。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将继续实施,企业负债率和居民杠杆率将降至相对安全的水平。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优质房企有望获得业绩集中度提升机会,问题房企将出清。交易有望先企稳回升,大部分三四线城市市场也能真正企稳。

再者加大政策优化力度,赋予地方政府更大自主权,降低购房门槛,降低购房成本。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要继续落实因城施策,购买房屋。促进合理住房需求释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除了降低购房门槛,降低购房成本外,通过发放契税补贴、住房补贴、消费券等方式促进住房消费,还有更多的空间。

另外需要支持优质房地产企业并购重组。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的并购重组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据悉,该行已告知部分大型优质房企,对于风险敞口企业项目的债权收购,相关并购贷款将不再纳入“三红”相关指标。从开始到完成登记并购案,直观反映决策层高度重视问题项目的交付风险,利好政策落实速度略快于预期。

5. 保交楼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建议实施办法

答:建议实施办法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1、上级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指导统筹安排,确保工作按计划实施;2、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指导推进;3、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确保质量;4、定期开展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加强组织协调:1、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方面的关系;2、建立联络机制,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及时反馈情况;4、建立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确保项目正常实施。三、加强技术支持:1、加强技术改造,确保技术水平,确保质量;2、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确保安全;4、加强技术服务,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摘要】
保交楼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建议实施办法【提问】
答:建议实施办法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1、上级领导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指导统筹安排,确保工作按计划实施;2、明确责任,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机制,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指导推进;3、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完成任务,确保质量;4、定期开展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加强组织协调:1、建立沟通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协调各方面的关系;2、建立联络机制,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及时反馈情况;4、建立安全机制,确保安全,确保项目正常实施。三、加强技术支持:1、加强技术改造,确保技术水平,确保质量;2、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工作效率;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确保安全;4、加强技术服务,及时解决技术问题,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回答】
推进情况汇报则按照:情况~进展~问题的逻辑来进行汇报即可。譬如:一、总体情况:1、按照计划,截止至目前,已完成地基和主体结构施工,安装工程正在按照计划进行;2、按照计划,预计到本月底,主体结构施工、安装工程均将完成;3、按照计划,预计到下月中旬,将完成保护性装饰工程,并交付使用。二、工作进展:1、地基施工:地基施工已完成,经检测符合要求;2、主体结构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经检测符合要求;3、安装工程:安装工程正按照计划进行,预计到本月底完成;4、保护性装饰工程:保护性装饰工程正按照计划进行,预计到下月中旬完成,并交付使用。三、存在问题:1、安装工程存在部分材料缺失问题,已向供应商提出要求,以期尽快补齐;2、保护性装饰工程存在部分施工质量问题,已向施工单位提出要求,以期改正。【回答】

保交楼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建议实施办法

6. 国办: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做好保交楼、防烂尾、稳预期相关工作

财联社10月26日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
落实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放宽二手车迁入限制等政策。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因城施策运用好政策工具箱中的40多项工具,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做好保交楼、防烂尾、稳预期相关工作,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压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防范发生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结合实际出台针对性支持其他消费领域的举措。
全文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2022年8月29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深刻转变,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稳住宏观经济大盘,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确保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落到实处,现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一、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一)继续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给予同等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落实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抓紧制定完善配套措施,切实解决个体工商户在经营场所、用工、融资、社保等方面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维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稳定个体工商户发展预期。(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入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市场竞争状况监测评估和预警机制,更大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持续清理招投标领域针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外地企业设置的各类隐性门槛和不合理限制,畅通招标投标异议、投诉渠道,严厉打击围标串标、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快推进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省级规划的重点项目,运用“放管服”改革的办法,打通堵点卡点,继续采取集中办公、并联办理等方式,提高审批效率,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同时,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和相关业主单位的责任,加强监督。(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审计署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加强部门协同,高效保障重要项目尽快落地,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性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落实好重要项目用地、规划、环评、施工许可、水土保持等方面审批改革举措,对正在办理手续的项目用海用岛审批实行即接即办,优化水利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程序,推动项目及时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依法盘活用好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相结合,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在专项债资金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使用过程中,注重创新机制,发挥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为重点项目建设配足融资。(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和8000亿元新增信贷额度,优先支持专项债券项目建设。鼓励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等通过银团贷款、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重要项目建设的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抓紧研究支持制造业企业、职业院校等设备更新改造的政策,金融机构对此要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完善对银行的考核办法,银行要完善内部考评和尽职免责规定,形成激励机制。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传导效应,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督促21家全国性银行完善内部考核、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中长期贷款投放,为设备更新改造等配足融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负责)
(五)落实好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延续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放宽二手车迁入限制等政策。给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因城施策运用好政策工具箱中的40多项工具,灵活运用阶段性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做好保交楼、防烂尾、稳预期相关工作,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压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防范发生风险,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结合实际出台针对性支持其他消费领域的举措。(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和汽车“品牌向上”系列活动,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实施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政策,积极开展家电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办好国际消费季、家电消费季、中华美食荟、老字号嘉年华等活动。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尽快扩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商务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支持企业到国际市场打拼,在公平竞争中实现互利共赢。加强对出口大户、中小外贸企业服务,帮助解决生产、融资、用工、物流等问题。加大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支持力度,线上线下相结合搭建境内外展会平台,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中国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2022年底前再增设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加快出台更多支持海外仓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贸促机构、会展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方式举办境外自办展会,帮助外贸企业拓市场、拿订单。(商务部牵头,中国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贸易金融产品,提升贸易融资服务水平。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为海外仓企业和项目提供定制化的信贷产品及出口信保等金融产品和服务。(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继续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推进通关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提升港口集疏运水平,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海关总署、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2022年底前,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动,开展进口关税配额联网核查及相应货物无纸化通关试点。在有条件的港口推进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海关总署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推动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改革,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降低综合货运成本。2022年11月底前,开展不少于10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铁路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保障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确保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助企惠企、政府采购等政策,推动一批制造业领域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增强外资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贸促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2022年底前制定出台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高标准落实外资企业准入后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依规平等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更好发挥服务外资企业工作专班作用,完善问题受理、协同办理、结果反馈等流程,有效解决外资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问题。(中国贸促会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面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效能
(九)继续行简政之道,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落实和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制度,坚决防止清单之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2022年底前省、市、县级要编制完成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加快实现同一事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同标准、无差别办理。(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2022年底前,省、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统一的清单编制要求,编制并公布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明确事项名称、主管部门、实施机关、设定和实施依据等基本要素。(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2022年底前,对行政许可事项制定实施规范,明确许可条件、申请材料、审批程序等内容,持续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强化监督问责,坚决防止清单之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不断强化政府部门监管责任,管出公平、管出质量。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完善监管规则,创新适应行业特点的监管方法,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国务院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2022年底前制定出台关于深入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的指导意见,对涉及多个部门、管理难度大、风险隐患突出的监管事项,加快建立健全职责清晰、规则统一、信息互通、协同高效的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切实增强监管合力,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侵权假冒多发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商标侵权、假冒专利等违法行为,对重大典型案件开展督查督办,持续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落实行政处罚法,坚持过罚相当、宽严相济,明确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切实解决一些地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简单粗暴、畸轻畸重等问题,决不能搞选择性执法、“一刀切”执法、逐利执法。严肃查处吃拿卡要、牟取私利等违法违规行为。(司法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2〕27号),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分别制定本地区本领域行政裁量权基准,指导督促各地区尽快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机制,将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体系,规范行政执法,避免执法畸轻畸重。(司法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严格规范行政罚款行为,抓紧清理调整一批违反法定权限设定、过罚不当等不合理罚款事项,进一步规范罚款设定和实施,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执法等行为。(司法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按照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要求,全面清理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推动各地区、各部门清理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落实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抓紧推动清单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建立健全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进一步畅通市场主体对隐性壁垒的投诉渠道,健全处理回应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出台细化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的配套政策文件,编制登记注册业务规范和审查标准,在全国推开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完善企业名称争议处理机制。(市场监管总局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加强政务数据共享,推进企业开办注销、不动产登记、招工用工等常办事项由多环节办理变为集中办理,扩大企业电子营业执照等应用。(国务院办公厅、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2022年底前实现企业开办、涉企不动产登记、员工录用、企业简易注销等“一件事一次办”,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依托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不断完善政务数据共享标准规范,提升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支撑能力,促进更多政务数据依法有序共享、合理有效利用,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实时更新、权威可靠的企业电子证照库,并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互联互通,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和企业电子印章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认,有序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在市场准入、纳税、金融、招投标等领域的应用,为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提供便利。(国务院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再推出一批便民服务措施,解决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关键小事”。(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延长允许货车在城市道路上通行的时间,放宽通行吨位限制,推动取消皮卡车进城限制,对新能源配送货车扩大通行范围、延长通行时间,进一步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公安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开展“互联网 考试服务”,建立中国教育考试网统一用户中心,丰富和完善移动端功能,实行考试信息主动推送,进一步提升考试成绩查询和证书申领便利度。(教育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进一步扩大营商环境创新试点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促进全国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密切跟踪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市场主体欢迎的改革举措,适时研究扩大试点地区范围,推动全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国务院办公厅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落实好失业保险保障扩围政策,进一步畅通申领渠道,提高便利度,继续对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确保应发尽发。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发现需要纳入低保的对象,该扩围的扩围,做到应保尽保。及时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并足额发放补贴。加强和创新社会救助,打破户籍地、居住地申请限制,群众在哪里遇到急难就由哪里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加强各类保障和救助资金监管,严查优亲厚友、骗取套取等行为,确保资金真正用到困难群众身上,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退役军人部、国家统计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2022年底前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政策文件,指导督促地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社会救助范围,优化非本地户籍人员救助申请程序,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底线。(民政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深入推进线上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简化申领手续、优化申领服务,推动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应发尽发、应保尽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3.指导督促各地于2023年3月前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降低启动条件,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并及时足额发放补贴。(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退役军人部、国家统计局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
(十七)用“放管服”改革办法加快释放政策效能,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第一时间落到市场主体,简化办理程序,尽可能做到直达快享、“免申即享”。各级政府包括财政供养单位都要真正过紧日子,盘活存量资金和资产,省级政府要加大财力下沉力度,集中更多资金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支持基层保基本民生支出、保工资发放。严厉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司法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落实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进一步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企业“即申即享”。优化增值税留抵退税办理流程,在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推送退税提醒、提取数据、预填报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退税提醒服务,促进留抵退税政策在线直达快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2022年底前,在交通物流、水电气暖、金融、地方财经、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加大稳就业政策实施力度。着力拓展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主渠道,落实好各项援企稳岗政策,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吸纳就业上继续当好“主角”。对200多万未落实就业去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要做好政策衔接和不断线就业服务,扎实开展支持就业创业行动,对自主创业者落实好担保贷款、租金减免等政策。稳住本地和外来务工人员就业岗位,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规模,帮助农民工就近就业增收。支持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发挥其吸纳就业等作用。同时,坚决消除就业歧视和不合理限制,营造公平就业环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持续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机会,确保2022年底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90%以上。深入推进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直补快办”,扩大补贴对象范围,支持企业更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针对新冠肺炎康复者遭遇就业歧视问题,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切实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税务总局、国家医保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保障好粮食、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围绕保饮水保秋粮继续抓实抗旱减灾工作。强化农资供应等服务保障,把农资补贴迅速发到实际种粮农民手中,进一步保护他们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生猪产能,防范生猪生产和猪肉价格出现大的波动。(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1.及时启动或调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抗旱应急响应,加大对旱区的抗旱资金、物资装备支持力度,督促旱区加快蓄引提调等抗旱应急工程建设。加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及时发布干旱预警。依据晚稻等秋粮作物需水情况,适时开展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为灌区补充水源。(应急部、水利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2.压实生猪产能分级调控责任,督促产能过度下降的省份及时增养能繁母猪,重点排查并纠正以用地、环保等名义关停合法运营养殖场的行为,确保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稳定在4100万头以上。加强政府猪肉储备调节,切实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加强煤电油气运调节,严格落实煤炭稳价保供责任,科学做好跨省跨区电力调度,确保重点地区、民生和工业用电。国有发电企业担起责任,应开尽开、稳发满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在确保安全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煤矿核增产能相关手续办理,推动已核准煤炭项目加快开工建设。督促中央煤炭企业加快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带头执行电煤中长期合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监局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一)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进一步畅通“主动脉”和“微循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全行业、全链条稳产达产,稳定市场预期。(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具体举措:
密切关注全国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关闭关停情况,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指导各地认真落实优先过闸、优先引航、优先锚泊、优先靠离泊等“四优先”措施,保障今冬明春煤炭、液化天然气(LNG)等重点物资水路运输。(交通运输部牵头,国务院相关部门及各地区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区、各部门要对照上述任务分工,结合自身职责,细化实化相关任务措施,明确时间表,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强化协同配合,切实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国务院办公厅要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协调,支持地方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做法,推动改革取得更大实效。各地区、各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年底前书面报国务院。

7. 又有一城拟加强监管 “保交楼”目标下预售资金松紧相济

为弥补预售资金监管漏洞,地方政府不断加码,扎紧“篱笆墙”,严格的监管成为主流。
为了实现“保交楼”的目标,各地在“因城施策”下祭出松紧不一的政策。9月13日晚,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在官网发布《武汉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此举在于对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加强监督管理,确保预售资金用于商品房项目工程建设,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防范交易风险。
自“停贷事件”后,西安、长沙等多个城市先后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同时也有地方出于“保交楼”的目标,放宽了对预售资金监管要求。对此,中指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李国政表示,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是当务之急,特别是此前预售资金问题频发,导致地方政府不断加码,扎紧“篱笆墙”,更严格的监管成为主流。
在“因城施策”下,西安、长沙、武汉预售资金监管趋严。资料图片
武汉拟加强预售资金监管
“停贷事件”引发对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关注。商品房预售资金是房企在商品房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前进行销售,由购房者按照买卖合同约定支付的房款。
此次武汉意见稿提到,预售资金监管,遵循政府监管、多方参与、专户专存、专款专用的原则。监管额度内资金按照工程建设进度予以拨付。首次拨付节点不得早于地下结构完成,最后拨付节点为不动产首次登记。在项目竣工验收之前,交付标准为毛坯的项目监管账户余额不得低于监管额度的5%,交付标准为全装修的项目监管账户余额不得低于监管额度的10%。
值得关注的是,出于“保交楼”,意见稿提出,监管部门对确保项目达到竣工交付所需的资金进行监管。监管额度由监管部门根据商品房项目建设工程造价、施工合同金额、项目交付使用条件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因素确定,并在门户网公示。
通过与之前武汉预售资金制度对比,李国政表示,从预售监管资金总量上看,之前采用的是定额制,而现在是核定制,也就是必须留足“保交楼”建设所需的资金。
李国政举例称,此前监管要求中,是根据项目预售资金总额的15%-25%,施行重点监管,要根据项目建设节点申报提权。其余非重点资金,企业使用相对比较自由。而意见稿如果实行,规则就发生了变化,监管额度要根据商品房项目建设工程造价、施工合同金额、项目交付使用条件以及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等因素确定,确保账户内的资金足以完成“保交楼”,并且加强提取和使用的审核和监管。
“如果按照意见稿执行,对于不同类型项目,影响有差别。对于成本较高的项目,可能受重点监管的金额比以前多了。可以肯定的是,武汉进一步升级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就是谨防抽逃挪用。”李国政说。
因城施策,松紧相济
在“停贷事件”后,西安、东莞、九江等多个地区开始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7月14日,西安率先打响了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的第一枪,成为首个出台完善预售制度的省会城市。
8月3日,“长沙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对预售资金采取“全额全程、流向流量、监测监管”方式,强化“政府监控、银行监管”模式,保证资金“留在项目、留在当地”,并优先用于项目建设,保障房地产项目竣工交付。
事实上,预售资金监管缺失也在影响着“保交楼”。近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房地产金融研究报告指出,房地产项目停工、延期交付或烂尾的重要原因是预售资金被房企挪用,而预售资金被普遍挪用的核心原因是预售资金的监管要求在实践中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导致房企套取预售资金的情况时有发生。
据李国政介绍,目前市场上很多停工烂尾的项目,曾是销冠或者网红楼盘。这跟以前出现的烂尾楼不同。究其原因是预售资金监管政策要么执法不严,要么缺少监督,导致项目资金被抽调挪用了。
值得关注的是,在“因城施策”下,与西安、长沙、武汉预售资金监管趋严相比,还有一些地方放宽了对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要求,比如,浙江绍兴市越城区明确,优质房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优化部分监管资金管理,二次拿地开发的房企,监管资金比例可适度下调。
目前,资金短缺影响工程进度,危及“保交楼”。此次武汉意见稿提到,工程进度未达拨付节点,但房地产开发企业确需提前支取监管额度内资金支付本项目工程款、农民工工资的,经项目所在区人民政府书面申请,监管部门可予以支持。
业内:更严格的预售资金监管是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武汉意见稿要求设立子公司的房企,集团公司不得抽调监管额度内资金。在商品房完成不动产首次登记前,监管银行不得擅自扣划。
在李国政看来,公开喊话不得抽调资金,这是对项目公司的保护性条款。避免项目资金被调用后,出现被动局面。事实上,目前存在一些项目销售资金被集团公司抽调而陷入停工事件。
近日,网传西安一项目公司因预售监管资金被集团挪用,面对交付压力下,向集团公司提交催促函。
从目前来看,武汉还只是征求意见,征求意见能否最终落下,或者有哪些调整,还将拭目以待。
不过,李国政认为,房企一直建言,希望地方政府放松对预售资金的监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缓解资金链紧张状况。但是,在目前的环境下,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是当务之急,特别是此前预售资金问题频发,导致地方政府目前不断加码,扎紧“篱笆墙”,更严格的监管成为主流。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表示,在“停贷事件”之后,预售制度应该是正本清源、全面加强。简单来讲,监管必须要执行到位,不能出现监管“筛子”。
事实上,4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优化预售资金监管。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优化意味着未来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方向不是收紧,也不是放松。
“该提取的必须要给提取,并且是用在项目施工和交付等方面,不能因为债权人保护等申请查封和抽走。同样,也不能因为工程不到进度,提前划给开发商,用于拿地或偿债。”李宇嘉说,预售资金大概率是将回归从严监管的轨道。

又有一城拟加强监管 “保交楼”目标下预售资金松紧相济

8. 多方参与推进“保交楼”,这对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有什么影响?

“保交楼”是目前房地产行业的一大重点工程。推进“保交楼”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从宏观上看,有利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稳定运行,也有利于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还有利于保障购房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众所周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与社会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地产市场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具体表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载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行业与宏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同时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调控政策、信贷政策、资本市场运行等。这些因素将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房价和销售的影响。

因此,房价的稳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泡沫。甚至出现了房价越调越高的现象。为防止商品房价格进一步持续上涨,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价格的政策,如限购政策、提高首付比例、提高信贷额度等。而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受到了阻碍,部分房地产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受到限制,部分开发商资金链出现了紧绷的情况。同时,目前房地产市场及其衍生金融产品的投资也受到国家“去杠杆”政策的制约,整个市场的政策环境、资金环境、供给需求关系趋于恶化。

总的来说,推进保交楼政策的实施,不仅是规范化房地产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同时也是稳定社会和谐,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