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浆的作用是什么?

2024-05-12 14:53

1. 输血浆的作用是什么?

血浆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多种新陈代谢产物的供应(如氧、血糖)和排泄(如尿液、二氧化碳)的载体,一旦血液流失量过多,将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导致休克或死亡,所以,血流量达到一定程度,输血是必需的抢救措施。
补充凝血因子只是输血的作用之一,他可以对止血起到辅助的作用。

输血浆的作用是什么?

2. 血浆有什么作用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他10%以溶质血浆蛋白为主,并含有电解质、营养素(nutrients)、酶类(enzymes)、激素类(hormones)、胆固醇(cholesterol)和其他重要组成部分。血浆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其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血浆蛋白质的功能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血液缓冲体系,参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血浆蛋白质为亲水胶体,许多难溶于水的物质与其结合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营养功能,血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参与凝血和免疫作用。血浆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正负离子总量相等,保持电中性。这些离子在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常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地变动,其中以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和激素等的浓度最易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情况的影响,而无机盐浓度的变动范围较小。血浆的理化特性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首要表现。
蛋白质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中的蛋白质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部分。其中白蛋白含量最多,球蛋白其次,纤维蛋白原最少。  ①白蛋白分子量约为69000,数量很多。在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及转运某些  血液成分图示
小分子物质和脂溶性物质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②用电泳法又可将球蛋白进一步分为α1、α2、β和γ球蛋白。α1球蛋白与糖结合形成糖蛋白;α2球蛋白可以与维生素B12、胆色素等多种物质结合形成结合蛋白质;β球蛋白主要与脂质结合形成脂蛋白,血液中的脂质大约有75%是与β球蛋白结合的。γ球蛋白具有酶的活性,还参与抗体的形成。人体大部分免疫球蛋白是γ球蛋白,与特异性免疫有密切关系。③纤维蛋白原分子量约400000,分子呈细长形,平时溶解在血浆中,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重要物质。
电解质
  血浆中的电解质由阳、阴离子组成。阳离子主要为钠离子,阴离子主要是氯离子。血浆中的电解质是产生血浆晶体渗透压的最主要成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3423.htm#1

3. 输血的副作用有哪些?

许多人认为,患了贫血,输血难道不是最快最好的补血方法吗?其实不是。输血对于严重的贫血者来说,是重要的支持治疗,贫血能迅速减轻甚至完全得到纠正,但它的效果是暂时的,并不能彻底地纠正贫血,其根本治疗原则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输血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还有诸多不利方面,如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可传播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过多的输血会引起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因此,输血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做到“可输可不输的不输、可少输的不多输、可一次输的不分开输”。决不能输所谓“照顾”血、“安慰”血,千万别把血液作为补品来对待。
一般认为在输血过程中,有2%~10%的受血者会发生轻重不等的输血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输血死亡率最高可达1%。常见的输血反应有发热、过敏、溶血性输血反应(包括急性溶血反应和迟缓型溶血性反应)、细菌污染、血循环负荷过重、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色病等。另外,输血所致的各类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也不可忽视。

输血的副作用有哪些?

4. 输血有那些副作用?

(1)传播病毒的危险:目前使用的血浆未经灭活病毒,对供血者化验检测项目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已检测的项目亦不能完全排除假阴性;
(2)同种抗原抗体反应:血液中混入少量血细胞抗原和血浆蛋白中各种抗原表型,都能激发受血者产生同种抗体,进而发生各种免疫反应;
(3)过敏反应:特别是荨麻疹和发热反应比较多见。
(4)给容量正常的人输注血浆,可使循环超负荷,重者引起肺水肿;给血浆蛋白浓度正常的人输注血浆,可破坏体液胶体渗透压平衡;血浆中含有抗凝剂,输注过多可使肝功能异常患者出现低钙。

5. 血浆有什么作用

它是运输血细胞的载体同时维持酸碱平衡然后还可以维持压力 同时含有营养成分
1.血浆蛋白质来源:血浆蛋白质绝大部分在肝脏合成,γ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此外,血浆中有很多酶除个别由血管壁细胞产生,大多由外分泌腺或组织细胞产生后分泌或溢入血液。
2.血浆蛋白质功能 (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虽然血浆胶体渗透压仅占血浆总渗透压的极小部分,但它对水在血管内外的分布起决定作用。正常人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血浆蛋白质的摩尔浓度。清蛋白在血浆中的摩尔浓度高,故对血浆渗透压的维持起重要作用。
(2)维持血浆正常的pH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血浆蛋白盐与相应的蛋白质形成缓冲对参与维持血浆正常的pH。
(3)运输作用血浆中的清蛋白能与脂肪酸、Ca2+、胆红素、磺胺等多种物质结合。血浆蛋白质还可与亲脂性物质结合,血浆蛋白还能与易被细胞摄取和易随尿排除的小分子结合,防止它们从尿丢失。血浆中还有皮质激素传递蛋白、运铁蛋白、铜蓝蛋白等,这些载体蛋白除运输血浆中的物质外,还具有调节被运输物质代谢的作用。
(4)免疫功能。
(5)催化作用血浆中有三类酶:①血浆功能酶:它主要在血浆发挥作用,如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多种蛋白水解酶;②外分泌酶:如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在生理条件下这些酶少量逸入血浆,但当这些脏器受损时,逸入血浆的酶量增加,血浆内相关酶的活性增高;③细胞酶:为存在于细胞和组织内参与物质代谢的酶类。随着细胞的不断更新,这些酶可释放入血。正常时它们在血浆中含量甚微。这些酶大部分无器官特异性;小部分来源于特定的组织,表现为器官特异性。当特定的器官有病变时,血浆中相应的酶活性增高,可用于临床酶学检验。
(6)营养作用体内的某些细胞能吞饮血浆中的蛋白质,然后由细胞内的酶类将其分解成氨基酸参入氨基酸池,用于组织蛋白质的合成,或转变成其他含氮化合物。此外,蛋白质还能分解供能。
(7)凝血、抗凝血和纤溶作用血浆中存在众多的凝血因子、抗凝血和纤溶物质,它们在血液中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持循环血流通畅。

血浆有什么作用

6. 血浆有什么作用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 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他10%以溶质血浆蛋白为主,并含有电解质、营养素(nutrients)、酶类(enzymes)、激素类(hormones)、胆固醇(cholesterol)和其他重要组成部分。血浆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其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血浆蛋白质的功能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血液缓冲体系,参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血浆蛋白质为亲水胶体,许多难溶于水的物质与其结合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营养功能,血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参与凝血和免疫作用。

7. 血浆是什么作用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血浆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血浆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呈淡黄色液体(因含有胆红素)。 血浆的化学成分中,水分占90~92%,其他10%以溶质血浆蛋白为主,并含有电解质、营养素(nutrients)、酶类(enzymes)、激素类(hormones)、胆固醇(cholesterol)和其他重要组成部分。血浆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用盐析法可将其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血浆蛋白质的功能有: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血液缓冲体系,参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运输营养和代谢物质,血浆蛋白质为亲水胶体,许多难溶于水的物质与其结合变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营养功能,血浆蛋白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质或氧化分解供应能量;参与凝血和免疫作用。血浆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正负离子总量相等,保持电中性。这些离子在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酸碱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常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地变动,其中以葡萄糖、蛋白质、脂肪和激素等的浓度最易受营养状况和机体活动情况的影响,而无机盐浓度的变动范围较小。血浆的理化特性相对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首要表现。

血浆是什么作用

8. 血浆的作用是什么?

1.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份,约占全血窖的50-60%,血浆中除含水分外,还有各种血浆蛋白、无机盐、葡萄糖、激素等物质。血浆具有维持渗透压、保持正常血液酸碱度、防御和体液调节等多种功能。
2.血细胸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正常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量为450-55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500万;成年女子为380-460万/立方厘米,平均为420万。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为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缓冲血液酸碱度的变化。红细胞中含有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为血红蛋白,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正常成年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血红蛋白12-15克,女子为11-14克,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有密切关系。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低于正常值称为贫血。 

(2)白细胞。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正常人安静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为每立方厘米5000-9000个,其生理变动范围较大,进食后、炎症、月经期等都可引起白细胞数量的变化。 
白细胞又分为有颗粒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料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无颗 粒的淋马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 

(3)血小板。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正常人的血小板含量为10-30万/立方厘米,血小板数量也随不同的机能状态有较大的变化。血小板的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两个方面,同时还有营养和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