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024-05-18 11:16

1.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所走过的历程,并从不同角度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内涵
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并非仅限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还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乃至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新等变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质的飞跃。
(二)人类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效应
经济的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业化过程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该负面影响也就是整个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在机理之核心。
从历史角度来看,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环境开始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破坏和干扰,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伦敦因空气污染而曾经是有名的“雾都”,泰晤士河也曾污浊不堪。长期以来,人们片面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欧美发达国家较早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从20世纪60至70年代开始逐步开始环境治理。
与此同时,许多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是否也会重蹈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发展、后治理”的覆辙?这是整个人类所面临的极大挑战。面对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恶果,人们在深刻反思之后逐渐认识到,如果不关注和重视环境,那么经济发展也是不可能持续的。

扩展资料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
1、传统的观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
传统观点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污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冲突的、矛盾的,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是人类发展经济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须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失去了发展空间。
2、现代的观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即便人类的活动已经对我们生存的地球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但是人类还是要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不可能面对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停滞不前。
3、两者关系——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发展与环境这两个方面要相互结合,协调统一,既不能以保护环境为由否定经济发展,也不能一味强调发展而忽视和牺牲环境。“环境与发展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实现持续发展就是促使两者协调和谐,并共同取得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无锡市法学会-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协调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 经济环境因素的环境对经济的影响

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它不是在自我封闭的体系中进行的,而是同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界提供给劳动以资源,而劳动则把资源变为人们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成为一切财富的源泉。社会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同时又不断地把各种废弃物排入环境的过程。人类经济活动和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说明社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只有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又遵循自然规律才能顺利地进行。环境经济学就是研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社会经济活动符合自然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规律,不仅能取得近期的直接效果,又能取得远期的间接效果。

3. 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导致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加大。
长期以来,能源资源是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物质基础。随着对外部能源资源的需求日益上升,能源资源瓶颈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中国经济也由此与国际市场的能源资源供应风险密切联动。这其中,能源资源的可获得风险与价格风险尤其值得注意。
能源资源的持续可获得,既要拥有较强的支付能力,也要保持供应来源的稳定性和能源资源的运输安全。并且,保持国际市场上能源资源价格的稳定更非易事。
因此,能源资源瓶颈将是中国经济必须面临的长期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难以得到彻底破解。
与此同时,过去许多地区和领域以能源资源的粗放利用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控制环境污染的存量和增量的持续上升,必须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加以统筹解决。


扩展资料:
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经济:
1、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中全会重点从这六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为绿色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以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我们才能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2、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
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
无论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还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都是为了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与新思路

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4. 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经济的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工业化过程对于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该负面影响也就是整个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内在机理之核心。 从历史角度来看,随着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自然环境开始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破坏和干扰,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也日趋严重,产生了许多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拓展资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发展社会经济:1、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五中全会重点从这六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周密的部署,为绿色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以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为引领,切实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贯彻到各级各类规划和各项工作中,我们才能谱写绿色发展的新篇章。2、推进绿色发展,真抓实干才能见效。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保证。无论是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还是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都是为了尽快遏止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筑牢绿色发展的底线。

5. 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环境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讲述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的发展历史,并非要求学生记忆,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发展,需要不断地努力,继承、批判和创新。同时,要使学生具有一个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必然来自一个过程。 

就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而言,以下结论可能是最终的目标: 

1 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 经济发展对于环境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 

3 人类活动、包括经济对于环境的改变,必将反过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人类本身。 

4 明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便于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性,理解我国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的态度和政策。 

5 保护环境并非要使环境恢复到完全天然的状态,而是要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改变,保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 

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简单地提供给学生是容易的,但是要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及其所包涵的思想、意识变成学生自己头脑中具有深刻印象的知识积累,并且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则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 

探究性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全面素质培养和知识积累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以下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探讨,力图通过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一个过程,来探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回页首 

一、发达国家的噩梦 

18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了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到上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科技和商品经济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类征服了海洋,大规模地开采矿产、石油、砍伐森林、开垦草原。200多年的工业革命,人类社会的发展超过了以往几千年的农业历史时期。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经济都获得了高速巨大的发展。 

然而,工业时代人类因为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和大规模地污染环境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前所未有的。 大量地污染物排放,最终以各种形式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能源危机和各种环境公害事件出现在人们面前,影响深远。尤其是公害事件,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在日本,1953年—1961年,在九州南部熊本县的水俣镇,因化肥厂排放的有毒废水进入海湾,通过食物链的富集和传递,最终使人体受害,由于食用了含甲基苯的水产品,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受到侵害,数千人得了这种怪病,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中煎熬 。 


几乎同一时期,日本还曾发生过骨痛病事件、四日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其他国家也都深受环境公害的折磨。

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

6. 影响客观经济环境因素?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社会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展开的。而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地理地貌和经济富源,例如土壤、气候、水利、矿产等,所谓人文环境,主要是指民族构成、人口素质和当时当地的社会发展水平。把地理环境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地理环境决定论,早已受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批驳。


经济

但是如果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完全否认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同样背离了历史实际。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和人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地的肥力,渔产状况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贸易

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说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类型、肥力、开发的难易,是宜牧草原还是宜农耕地,有无灌溉条件等等最为重要,因为这些因素规定了最适宜于该地区的经济部门,并是直接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例如爱斯基摩人的渔猎经济,阿拉伯半岛的游牧社会,之所以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极大的关系。


繁荣

但是,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一种可变的因素。被地理环境的特性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控制自然的权力,因而使人类对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了一种新的关系。”这就是说,越是人类社会早期,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本身的影响就越大。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挣脱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不利影响。



7. 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
长期以来人类将自身的发展局限在经济发展的范畴,而经济发展需要依赖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生产力的支持,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20世纪后半叶,人类的发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
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
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但人们又注意到世界经济发展中一些奇特的现象:从宏观上看,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既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又保持了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既能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又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而这一切都是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所难以解释的。从微观上看,不少经济增长来源于新的“思想”或新的“配方”的发现,以及事物由低价值组合向高价值组合的转型。这表明是思想技术在推动某种新的经济增长,而这种新的经济增长依赖的主要不是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而是智力、资讯、管理等软资源。因此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非常小。

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8. 环境污染怎样影响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必然消耗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因而往往会导致能源和资源的减少;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排放废弃物质,造成土地、水和空气的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

我们国家在经历了极贫济弱、物质极度匮乏之后,必然产生对经济发展的渴望和GDP增长的冲动。一些地方甚至以GDP论英雄,为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多出政绩,不计后果,不惜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有些地方急功近利,只算经济账,不算生态账,结果欠下了一屁股的环境债、健康债,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健康。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所以,发展不是没有代价的。只是这个代价原来没算过,现在开始算了。如果扣除健康代价、生态环境代价,有的地区GDP增长恐怕是负数。对生态的代价还可以算,对健康的影响和损害多大,没算过。
发展本身只是手段,幸福才是人们生活的目的。搞建设、谋发展,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创造多少GDP、上多少项目、盖多少高楼、造多少汽车,更重要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道理很简单,说起来谁都懂,但事情往往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今后的发展任务仍然很重,但发展绝非不计代价,更不能被曲解为一切为发展让路,甚至包括人的健康和生命。健康受损了,还有幸福吗?
   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把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切不可片面追求发展。只有能给生活于其中的人带来幸福,提高他们生活质量与生存质量,这样的发展才具有价值和意义。
当然,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至少应该找出一条能解决问题的方法。绝不能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否则,最后我们只能花钱治病,拿钱买命。但健康和生命是金钱可以买来的吗?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