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024-04-30 04:04

1.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赵曙明//杜鹏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yqSPPdTjTomCsRleUB-Gw
 提取码: 2qqc
书名: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
作者:赵曙明//杜鹏程
豆瓣评分:7.6
出版社:机械工业
出版年份:2009-10
页数:443
内容简介: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不仅是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传播他的管理理论,宣传他的管理思想,更希望通过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的解读和研究,将其管理思想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毕竟“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按照德鲁克的经典管理思想概要、创新思想与企业家精神、目标管理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管理者自我管理与人本主义管理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组织变革与管理理论、其他管理思想等编写顺序,对其管理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在现代管理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管理理论总总而生,林林而群,一些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不断涌现,却又昙花一现,只有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传播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也最持久。
2009年是彼得·德鲁克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在世界管理学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管理学大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相继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掀起了一股学习和研究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热潮。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作者多是我国管理学界的学者,也有来自业界的企业高管,还有一些是曾经在德鲁克先生身边学习和工作过的著名学者,每篇文章都流溢着对德鲁克先生的崇拜之情和尊敬之意。
在《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出版之际,德鲁克先生的遗孀多丽丝·德鲁克女士,还专门发来祝辞,希望和我们一起纪念德鲁克先生,表达了对德鲁克先生的怀念之情。
作者简介:
赵曙明,现任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人力资源学会会长及江苏省企业管理协会、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赵曙明教授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文专业;1981年留学美国,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再度赴美,师从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教授和杰克·舒斯特教授,1990年获美国加州克莱蒙特研究生院高等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学位;1990—1991年在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赵曙明教授在人力资源管理及企业跨国经营的研究方面颇有造诣,出版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管理科学文库》、《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等著作二十余部,撰写论文一百多篇;分别于1992、1996、1999、2002年成功组织了四届企业跨国经营研讨会;先后十余次获国务院、人事部、教育部、江苏省政府以及南京大学颁发的教学和研究奖;作为五位获奖者之一,于1996年获得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管理科学);在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等八部委评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1998年被江苏省评为“333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1999年被教育部聘为“教育部第四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1999年被教育部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2000与2002年分别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聘为第八届和第九届学科评审组成员;2002年兼任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赵曙明教授曾是夏威夷大学、多伦多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等八所商学院的兼职教授,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的兼职教授;曾在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及新加坡等地讲学。他已经为多家国有、外资与民营企业进行了管理咨询,同时还担任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现任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入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高等学校“十五”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并被选拔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等。

《德鲁克管理思想解读》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 有谁知道关于“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事情?

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做好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事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意见》实施工作,实现《意见》中提出的"争取到本世纪末,在我国重点学科领域,培养造就一批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科学家和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各学科领域培养一大批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目标,我们拟定了"百千万人才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
  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到本世纪末,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的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第一层次:上百名能进入世界科技前沿,在世界科技界有较大影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第二层次:上千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第三层次:上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有较高学术造诣、成绩显著、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工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到1997年遴选和掌握五六千名或更多一点30-40岁左右的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第二个阶段,到2000年,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大约50个左右的一级学科和500 个左右的二级学科门类中,造就一批国内一流或具有世界水平的专家、学者,使这批年轻的专家、学者成长为各个学科领域的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从而改善我国专业技术带头人队伍的结构,形成青年人才能持续成长、不断涌现的机制,全面推动我国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工作,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基本实现"工程"的总体目标。

  二、指导思想
  坚持德才兼备的方针,全面提高年轻优秀人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专业知识基础雄厚、组织能力较强、政治思想好,立志献身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尽快成长。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立足我国未来科技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发挥各地区各部门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分层次、多渠道的建立造就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工作体系,努力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更快更好成长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起政府和社会共同推动、良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尊重和按照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在人才的培养、使用上要引进竞争机制,对已掌握的人选,要重点支持,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择优汰劣。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科技发展规划,合理部署工作重点,保证重点学科领域人才的培养,使培养工作符合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的要求。

  三、实施办法
  (一)组织领导人事部、国家科委、国家教委、财政部、国家计委、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成"百千万人才工程"领导小组,共同负责"工程"的实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决定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决定,承办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人事部专家司。
  (二)人选的条件人选的基本条件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求实创新,拼搏进取;治学态度严谨,有较强的科研组织能力;在实践中已做出突出成绩,取得有重大价值的成果。一般应有博士或硕士学位,年龄在45周岁以下。第一、二层次的人选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从事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其研究成果须有重大创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得到同行专家公认;从事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的,须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其研究成果须有创见性、开拓性,对学科、专业发展有突出贡献,并获得重大社会效益;第三层次人选的条件,由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总体要求自行制定。

(三)人选产生的程序"工程"人选主要在各地区、各部门已经掌握或已列入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规划的人员中产生。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需要,认真考核已经掌握或已列入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规划的人员情况,拟定重点培养对象,作为第一、二层次候选人选,经与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商后,填写《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情况登记表》,于每年十月三十日前,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根据"工程"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的要求,在上报人员中确定二、三百名特别优秀的作为第一、二层次的后备人选,内部掌握。在同等条件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我国科技发展规划,优先考虑重点学科领域的人选。第三层次的人选由各地区、各部门掌握,并于每年年底前,将名单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人选的管理和考核对已进入"工程"的人选,要明确具体的培养目标,固定联系,重点培养,定期考核,并按照公平、择优的原则,及时筛选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建立考核制度,全面考核人选的德、勤、能、绩,重点是工作实绩和业务能力。对获得"工程"资助的人选,还要考核资助项目的完成情况。考核工作主要由各地区、各部门人事、科技、教育等部门负责实施。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一年度人选的考核情况,要记入"工程"人选的考绩档案,作为人选调整的根据。第一、二层次人选的考核情况还要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在考核过程中,要及时掌握新涌现出来的、符合"工程"人选条件的优秀人才,以不断充实"工程"人选队伍。对于那些弄虚作假谎报成果的,丧失或违背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所必须具备的政治条件和道德标准的,未经组织批准擅自离职的,以及有其他不符合人选标准行为的,应从人选中筛选出去;对于实际表现平平、确无培养造就前途的,也应及时调整,以确保"工程"人选的质量。
  (五)人选的培养措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国务院各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投入,为各层次人选更快更好的成长创造条件。国家将重点支持第一、二层次的人选,并为各层次人选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1.积极吸收"工程"人选参与国家、省市区、部门的重大科研、生产项目,提高他们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吸收他们参加各类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评审委员会的活动。对"工程"人选要委以重任,合理使用,赋予他们充分的科研自主权,让他们经受锻炼,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强对"工程"人选经费支持的力度。根据"工程"不同层次人选的实际要求,定向投入,重点支持,主要用于对承担具有较大前景、而又缺少经费支持的科研课题经费补贴;支持具有创造性和重大学术价值著作的出版;为进行多种方式的进修培训提供资助;资助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国服务等。  3."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如因工作确实需要调动的,可以跨地区、跨部门调动,以便更好的发挥作用。各级人事部门应优先办理调动手续;其助手如需跨地区、部门选调,有关地区和部门应给予积极支持。
  4.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种人才培养制度,使之在培养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工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根据不同层次人选的特点,继续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支持他们出国研修、开展国际交流等活动,鼓励、要求他们不断提高学术技术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动态,提高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素质和能力。
  ——稳步发展博士后制度,保证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招收和培养质量,加强对博士后人员的跟踪管理,注意从已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优秀人才中发现"工程"人选。
  ——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学科点等较好的工作条件,结合各项科技计划、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等,为"工程"人选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锻炼、成长的机会。
  ——继续做好吸引海外优秀人才为国服务的工作。采取切实措施,为那些已有显著成就、学有专长的优秀人才或确有潜力、确有真才实学的青年尖子人才回国服务创造良好条件。  ——积极从留学人员当中选拔"工程"人选。对入选的留学回国人员开展科研工作予以重点资助,定期支持他们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使他们跟踪世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学术和技术水平。继续鼓励、吸引在外留学人员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注意从优秀留学人员中发现"工?quot;人选,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回国发挥专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对象为45岁以下,从事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的青年学者,其目标为促进青年科学人才的成长,并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跨世纪优秀学术带头人, 2000 年前拟资助600-800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设立的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以促进他们的成长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1995年-2000年拟资助4000 名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设立了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专项基金,支持海外学者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作贡献。以上各项科学基金,要力争不断提高经费投入,完善评审和管理制度,提高资助效果,为"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的培养作出贡献。 其他各类基金组织和各基层单位也要采取具体措施,支持"工程"人选开展工作。  ——继续做好中国青年科技奖的评审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和部门可以建立奖励基金,对做出较大成绩的"工程"人选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特别突出的要给予重奖。
  5.进一步完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管理专家选拔制度,并使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选拔工作与培养跨世纪人才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今后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5岁以下优秀青年专家的比例,应占人事部下达给各地区、各部门指标的40%左右。"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 凡符合人事部规定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条件的,可在人事部分配给各地区、各部门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的指标中予以优先考虑。对个别列入"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较多的地区、部门,人事部将视情况,在选拔指标上予以适当照顾。
  6.进一步加大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中的比重。在开展政府特殊津贴工作中,要特别注意选拔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做出突出贡献的年轻优秀人才。对已被领导小组办公室列入"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选,凡符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条件的,应优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7.建立必要的制度,充分发挥中老年专家、学者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工作中的作用,对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各地区、各部门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
  8.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先改善人选的生活待遇,逐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加强同人选的联系,注意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证他们能心情舒畅、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要切实加强对"百千万人才工程"的领导。培养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重要工作。全社会都应给予关心和支持。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宣传人选所做出的成绩和他们的奉献精神,努力创造人选迅速成长所需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措施,保工程"的落实,加强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的建设,提高我国专业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3. 苏志国的成就

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生物产品大规模制备理论和工程技术的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 863 高技术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专长于蛋白质和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和修饰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在纯化和修饰基因工程蛋白质药物、纯化和修饰血红蛋白制备血液代用品等研究上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篇,其中有130篇被SCI收录。参与撰写中英文学术专著8部。国家发明专利30项已授权,其中5项涉及血液代用品的专利为国家保密专利。所领导的研究队伍在 2000 年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2001年被中国科学院评为“百人计划优秀团队”。200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任《生物工程学报》副主编、《生物加工工艺》副主编, Artificial Cells, Blood Substitutes and Biotechnology 、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 国际期刊编委。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 “ 百人计划 ” 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88年聘任为硕士生导师,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有36名获得硕士学位、29名获得博士学位。

苏志国的成就

4. 济南市人才引进政策2021

第一条 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做好引进人才的落户服务管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济发〔2017〕16号)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适用对象。符合《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规定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以下简称高层次人才)以及来济(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及济南高新区)创业或就业的45周岁(含)以下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的毕业生(以下简称本科毕业生)。第三条 组织实施。有关公安分局、公安派出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及《山东省户口登记管理规范(试行)》有关规定,指导集体户单位、协管员履行申报、协管工作职责。市人才服务局负责协助驻地公安机关共同做好人才集体户的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建立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公安部门安排专人负责人才落户的办理、政策咨询以及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衔接,确保人才落户优先办理。第四条 落户渠道。(一)高层次人才及其配偶、未婚子女,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可设立家庭户落户;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可在单位集体户落户;其他可在市人才服务局人才集体户落户。(二)无合法稳定住所且单位无集体户的本科毕业生可在市人才服务局人才集体户落户。第五条 申请材料。(一)高层次人才落户应提供:1.入户人居民户口簿和身份证;2.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高层次人才认定证书;3.入户人《结婚证》(配偶随迁的),父母子女关系证明(子女随迁的),子女未婚声明(成年达到法定婚龄的未婚子女随迁的);4.申请设立家庭户落户的,提供合法稳定住所证明;申请落单位集体户的,提供单位集体户接收证明;申请落市人才服务局人才集体户的,提供单位无集体户证明、市人才服务局人才集体户接收证明及《人才集体户落户申请表(高层次人才)》(附件1)。(二)本科毕业生落户应提供:1. 入户人居民户口簿、身份证、毕业证及单位无集体户证明;2. 市人才服务局人才集体户接收证明及《人才集体户落户申请表(本科毕业生)》(附件2);3.与在本市历下区、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区及济南高新区内注册登记用人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或在上述区域内从事二、三产业依法注册登记并取得的营业执照;4. 人社部门出具的在上述区域内缴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证明。第六条 办理程序。(一)申请家庭户或单位集体户落户的高层次人才持申请材料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申请办理,自受理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办结。(二)申请市人才服务局人才集体户落户的,需按以下步骤办理:1.入户申请人通过中国济南大学高考网(www.cn-jnrc.com)“人才集体户申报系统”提出申请并上传相关材料原件扫描件,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提交。市人才服务局审核通过后,打印人才集体户接收证明和人才集体户落户申请表;2.入户申请人所在单位将申请材料集中报送所属公安分局审批,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和要求的,自受理之日起10 个工作日内办结;3.公安分局审批通过后,入户申请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到拟落户地公安派出所办理落户手续。第七条 对我市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成建制”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经市人才办统筹协调并审核后,可办理落户。第八条 服务管理。强化落户登记的动态管理。公安派出所在本科毕业生办理落户手续的同时,登记实际居住地址、联系电话,建立常住人口登记表。落户市人才服务局人才集体户的,人才所在单位应加强与市人才服务局的沟通联系,入户人情况发生变化的,及时告知并维护相关信息。市人才服务局应及时健全人才集体户配套管理办法。凡户口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入户人应当按下列规定,及时到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相关手续:(一)集体户成员在济取得合法稳定住所的,应按户口迁移规定将户口迁至实际居住地;(二)已结婚人员,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具备落户条件的,应将户口迁至配偶常住户口所在地;(三)在济有近亲属,且征得近亲属及房屋产权人同意的(户口冻结地区、农村地区除外),可将户口迁至近亲属户口所在地;(四)出国(境)定居和应征入伍人员,应凭相关证明办理注销户口手续;(五)暂不具备户口迁出条件,实际居住地址、联系电话及户口动态项目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第九条 本细则由市公安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扩展阅读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依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参考国内其他城市对人才的分类标准,结合我市实际,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为5个层次,分别是:国内外顶尖人才(A类)、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省级领军人才(C类)、市级领军人才(D类)、高级人才(E类)。A类:国内外顶尖人才主要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顶尖人才。B类: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包括:国家“”人选、“万人计划”中除杰出人才之外的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前2位完成人;中国政府“友谊奖”专家;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领军人才。C类:省级领军人才主要包括:省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入选者;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选;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特级教师;国家卫生计生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主任;齐鲁文化名家;“外专双百计划”入选者、“齐鲁友谊奖”专家;担任过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300强企业地区总部总经理、首席技术官;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领军人才。D类:市级领军人才主要包括: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泉城特聘专家(“5150”引进人才)、泉城产业领军人才、泉城学者;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泉城高端外专计划入选人才、“泉城友谊奖”专家;泉城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首席技师、省有突出贡献技师、省技术能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领衔人;齐鲁乡村之星;齐鲁文化英才、文化之星;齐鲁和谐使者;齐鲁金融之星;齐鲁名师名校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者、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奖获得者;经市发改委认定的十大千亿级产业总部企业高管人员;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领军人才。E类:高级人才主要包括: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济南市突出贡献技师、济南市杰出技术能手、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泉城乡村之星;泉城和谐使者;泉城文化英才、文化之星;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获得者、市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并作为主要成员承担过市级以上研究课题或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济南市规模以上企业获市级以上奖励的主要经营管理人才或职业经理人;具有国内外全日制博士、硕士学历学位的人才;相当于上述层次的高级人才。济南产业发展急需、社会贡献较大、现行人才目录难以界定的各类人才,经市人才办认定后,享受相应的人才政策。《济南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根据需要,适时进行调整。

5. 曲音波的发表论文及著作

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科研任务:⒈轻工业部轻工业科技发展基金项目: 造纸厂纤维性废渣发酵生产酒精和菌体蛋白饲料,负责人。1989-1995,15万元。通过鉴定。⒉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白酒糟发酵制饲料技术,主要研究者。1991-1995,12万元。通过国家验收。⒊国家教委重大科技项目: 棉麻织物后整理用纤维素酶制剂中试开发研究,负责人。1993-1994,10万元。已建厂投产。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真菌纤维素酶合成调控机制及连续产酶工艺研究,负责人。1993-1995,5万元。已结题。⒌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 木糖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调控研究,负责人。1993-1996,4万元。已结题。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微生物降解木质纤维素的机理研究,子课题负责人。1995-1998,55万元(子课题8万元)。进行中。⒎中国轻工总会项目: 化学浆酶处理-漂白工艺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1995-1997,5万元(子课题2万元)。进行中。⒏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造纸工业用酶,专题负责人。1996-2000,100万元(直接负责的子专题30万元)。进行中。⒏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脂肪酶和酯酶库地建立,负责人。1997-1999,4万元。9.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1997-1999,20万元。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丝状真菌瑞氏木霉内切葡聚糖酶地定向进化,负责人。2000-2002,14万元。

曲音波的发表论文及著作

6. 马余强的科研项目

1. 项目名称:复杂液体的相分离、动力学演化和结构有序化研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 项目名称:多层神经网络的学习机理和蛋白质折叠的动力学(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3. 项目名称: 软物质理论:超分子溶液分离和胶体晶化动力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要课题)4. 项目名称:低维磁系统的量子临界行为(第五届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5. 项目名称:无序量子铁磁和反铁磁性自旋玻璃相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 项目名称:淬火无序量子磁系统的相变理论研究(国家教委博士点专项基金)7. 项目名称:超分子溶液的相分离(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8. 项目名称:聚合物和复杂流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理论物理学及其科学若干前沿问题”子项目)9.项目名称:软凝聚态物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项目名称:复杂液体在受限下的相有序行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1.项目名称:聚合物凝聚态的多尺度连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7. 陈桂明的代表性项目

1. 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民事诉讼程序的完善与民事审判方式改革》2. 教育部课题:《民事证据制度研究》3. 司法部部级课题:《国家司法考试题库研究与建设:民事诉讼法》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事诉讼法典修改的理论研究与制度设计》5.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民事纠纷解决的司法与非司法机制研究》6. 中国法学会部级重点课题:《公益诉讼制度研究》7.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地震灾害相关法律问题研究》8. 中央政法委员会:《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

陈桂明的代表性项目

8. 唐小我的科研情况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第一主研,主持并完成18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以及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在《管理科学学报》、《管理工程学报》、《Journal of Information》、《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ling》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70 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8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科学若干问题的理论与应用研究(1998-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组合投资分析的预测决策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997-1999)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组合预测与组合决策的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995-1997)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项目-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的若干问题研究(1996-2000)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1998)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中间产品转移定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2006)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柔性的企业产品定价理论与应用研究(2005-2007)四川省科技攻关项目——中医药企业SCM应用技术开发及应用工程(2005-2007)信息产业部——科技管理及科技管理的系统研究(1996-1998)信息产业部——质量系统工程与管理研究(1998-2000)信息产业部——科技成果商品化及风险投资机制研究(1998-2000)信息产业部——现代投资系统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1999-2003)信息产业部——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研究(2001-2002)信息产业部——IT企业供应链管理研究(2003-2005)信息产业部——军用计算机软件质量与可靠性评价体系及保证系统(199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