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行部比基金经理收入高吗?

2024-05-05 23:44

1. 券商投行部比基金经理收入高吗?

券商投行部收入不一定比基金经理工资高。
1.如果遇到牛市,券商投行部收入肯定没有基金经理工资高;
2.基金经理基本上都属于高级投资人才,属于金字塔顶端的人物,收入不一定比券商投行部差;
3.如果遇到熊市行情,基金经理收入可能没有券商投行部工资高,其他时间我认为基金经理待遇更好。
金融是国内收入比较高的几个行业,不同的部门收入完全不一样,投行和基金经理应该是现在都比较吃香的两个部门,如果能够到这两这个部门工作,基本上就不会为钱发愁。
券商投行和基金工资如果一定要比一个高下,我认为基金经理工资可能会更高,基金经理基本上已经到了投资最高的级别,如果遇到牛市,好的基金经理年薪基本上都是千万以上,券商投行很难达到这是数目,基金经理属于稀缺人才,有能力的基金经理在整个行业非常吃香,这是我看好基金经理工资高于券商投行的原因。

一、牛市中基金经理年薪基本上都是千万以上
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这是证券行业的写照,如果牛市行情中,基金经理的年薪基本上能够达到千万以上,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如果是顶级基金经理收入还更高,券商投行年薪要达到千万以上,基本上太少,百万以上比较多,这根本没有办法跟基金经理相比。

二、基金经理属于稀缺性人才
基金经理基本上属于最高端的人才,他们手中掌握了上亿的资金,手中能够控制上亿资金的人,肯定有特殊的技能,好的基金经理在国内属于稀缺性人才,稀缺性人才就能够获得更好的待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也是基金经理待遇高的原因。

不管是基金经理还是券商投行,都是金融行业里面的顶端人才,能够进入这两个行业已经非常不容易,如果是我可能会选择基金经理,不仅是因为工资更高,而是我喜欢股票交易。

券商投行部比基金经理收入高吗?

2. 基金经理收入怎么样?

基金经理年薪:没人少于百万
  目前国内基金经理全部加起来也不过两三百人,数量非常少,因此,评估其薪酬肯定不应与公务员等人数众多的工作进 行横向比较。而与可比人群如数量同样偏少的大型合资企业中层以上人员相比,基金经 理的收入水平不能算高。 
  这一行已经基本消灭“年薪几十万”的那个数量级了。算上年终奖,年薪少于100万的基金经理理论上应该是不存在了,除非公司的规模非 常小。他们所服务的多家基金公司在招聘基金经理时开出的年薪一般在100万之上,条件 好一点的基金经理也会给到三四百万,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开出的薪资会更高一些。据 了解,公募基金经理中收入最高的也只有1000万元左右。而去私募后,有20%的业绩提成 ,做得好的话,一年的收入就能超过千万元。

3. 在大型券商投行部工作五年年收入大概在哪些水平?

目前,大型证券公司的平均工资是相当高的。以中金公司为例,2020年员工平均工资达到115.57万元,平均月薪达到9.63万元。即使是一些工资稍低的证券公司,平均月薪也达到5万元以上,年薪达到60万元左右。





不过,如果你是硕士或博士毕业,在大型券商的投资银行部工作,也就是券商的核心业务部门,做得好的话,3-5年内拿到50、60万元的年薪问题不大。如果你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你可能会赚到几百万甚至更多。首先,要说明投行部门的具体业务,是做一级股权市场还是做债权(包括ABS)。正常情况下,做债在前几年市场比较好的时候,研究生毕业的新人(默认做债3-5年可以达到7位数,当然如果资源转向承接,收益会更高。



初级股权市场对行人来说是最真实的心,对人员素质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但初期收入一般比债少,优点是下一步的选择多,可以去私募、PE/VC、上市公司高管等,更能激起资本市场的活力,后期收入也比不上债(整体)。五年的工作经验如果是从小白5年就可以了,或者没有接触过一些核心业务或项目,单也有一定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这个是无价的,收入目前了解到的信息,参差不齐,一般是50的效果图没有奖金,奖金一般是跟着部门业绩走 一般来说,奖金收入是高于工资的,上限不好说,毕竟5年的经验真的不长,希望你能满意。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在大型券商投行部工作五年年收入大概在哪些水平?

4. 除了投行和行研,券商有哪些岗位待遇也比较好?

现在许多证券公司的条件都很严格,工作也很繁重,从开户的压力到销售金融产品的压力,基本上不需要你会投资股票。一个月的基础薪水,一千到两千不等,如果你表现的不够好,一个月就会被开除。干的漂亮吗?这要看市场了,要是遇到了一个大牛市,你的收入就会超过一万。有的甚至更厉害,有的是顶级的,有的一年就是一百万,几千万。

可是,这是什么比率?很难找到,哪怕是一个月赚一万块钱的人,也是凤毛麟角,而且还是在一个大牛市里,遇到了熊市,第一个被辞退的人。这样的人,根本就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最重要的是,他们根本就没有奖金和奖金。要是幸运的话,能当上市场经理。反正不会太稳定。所以,我不建议你选择这个职业,因为你的学校和职业都很普通,你对市场前景很有信心。

至于2号(金融类),这两年有一个好的趋势,那就是很多证券公司都在招聘。也就是说,当用户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维护客户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一群合格的员工来补充他们的队伍,把他们的资金管理工作做得更好。不过,他现在在营业部当经纪人,也得当个销售员,好处就是,他不会再有新的顾客了,而金融类的东西,却是必须的。另外,评估的压力,也是因为顾客对你的评估,减少了顾客的流失。第一笔钱,大概在五十万左右(比如二流城市)。

柜台和财务部经常有很多女性。一般都是大学学历,或者是一本。薪资和福利都在2-3左右,增长幅度比较低,还有其他的发展方向,就看具体的经纪人了。
至于1,一般都是从2号到3号升职,甚至还有从总部调过来的。比如说,一个经纪人的副总裁,被调到了一个大型的营业部。按照年薪来算,2008的时候,一个大的营业部老总,能赚到两百万以上。最少的也有七八十万。2009的时候,价格都是五成,或者更少。

一家公司,能不能赚钱,就看他们对公司的管理能力了。这要看你的营业部了,老牌的大行还好,新的小店,那就惨了。到那里可真够累的,大个儿的。所以,二年级的学生,还是别去找第二份工作了,三份和四份工作都可以。(不过,现在有不少券商的二三线岗位都要上211了。)不过,他运气不好,遇到了牛市。销售的压力,我认为除了科技产业外,许多公司都难逃脱,比如华为、中兴、宝洁、强生。唯一的问题就是,公司的业绩评估和训练,会不会让销售人员走上一条生产线,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多的技术指标。如果你真的喜欢这种东西,你可以在熊市里坚持下来。

这是好事,有长有短,两年,甚至几年,等你撑过去了,你的顾客就会重新焕发生机。说到公司的内部招聘,公司总部是不会进行销售的,我也没怎么跟其他的公司打过交道,我觉得长江证券是最好的,不知道的话,他们公司的员工不多,大部分都是从分公司里调过来的。而有些经纪公司更倾向于从学校招人,也就是从名牌大学毕业。

5. 债券基金经理好还是股票基金经理好

  股票基金经理和债券基金经理无法比较说谁好谁差,因为根本没有联系的比较对象,只能说某某基金经理和别的基金经理比较谁操的的基金收益更好,基金经理都可以同时管理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每一个人的投资理念不同,所以所管理的基金收益往往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只能管理债券型基金的经理能力差于可以管理多种基金的经理。
  债券基金经理管理的债券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股票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主要投资于股票市场,投资股票和债券是不同的理念,股票与债券都是有价证券,是证券市场上的两大主要金融工具。两者同在一级市场上发行,又同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流通。对投资者来说,两者都是可以通过公开发行募集资本的融资手段。由此可见,两者实质上都是资本证券。从动态上看,股票的收益率和价格与债券的利率和价格互相影响,往往在证券市场上发生同向运动,即一个上升另一个也上升,反之亦然,但升降幅度不见得一致。这些,就是股票和债券的联系。股票和债券都是有价证券,都可以作为筹资的手段和投资工具。

债券基金经理好还是股票基金经理好

6. 券商投行好吗

在外面人看来,投行是高大上的职业,经常直接和身价上亿的企业老板打交道,开口闭口谈的都是以亿为单位的交易,年薪百万是起步价,出差坐头等舱,住五星级酒店,经常出入各种高端社交活动。

这个描述的,是华尔街的投行,但对国内投行来说并非如此,现实有些残酷。大多数国内投行从业人员来说,听了这种高大上的描述恐怕只能呵呵了,因为对他们来说这简直是神话传说。


投行在中国发展了十多年,券商家数早突破百家,IPO常态化扩张以及新三板扩容,使得国内券商投行业务量爆发式增长,因此券商投行部门在不断招人,投行从业人员队伍持续壮大。然而行业不断洗盘,竞争日趋激烈。除了头部券商,大部分券商项目有限,对甲方议价能力很弱,呈现僧多肉少的局面,投行业务赚钱日益困难,投行部门变得臃肿。

同时监管部门对券商投行项目监管趋严,为了做到勤勉尽责,投行项目需要投入足够的人力资源来做。在这种情况下,迫于业绩压力,很多券商只能压缩人员成本来维持投行部门运营。

因此,一般的投行人员基本工资普遍低得可怜,而项目奖金又看起来遥不可及。首先团队要能拿到项目,其次项目能够顺利做成,再次就是公司和部门能够把奖金兑现给作为项目组的你。兑现奖金的过程可能是一波三折的,现在很多券商内部都要求奖金要递延几年发放(防止项目后面出问题,规避项目执行人员的道德风险)。

而投行人员特别是一线项目组,时常要经受甲方和公司内部领导各种催进度的压力,经常通宵做材料,在项目地一待就是几个星期,待个大半年的情况也是家常便饭。外界总是说投行人员常以民工自嘲,实际上投行人员就是金融民工了,辛苦做项目,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而且还饱受甲方和内部领导的压力,项目遇到问题,甲方和领导各种狂怼。

因此,干投行,内心需要无比强大。总之,从投入产出比来看,投行不是一个好的职业,付出得到的回报让很人失望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很多人怀抱希望加入投行队伍,然后又离开了。这些人,有名校毕业生,有四大和知名律所出来的,也有在不错的甲方内部金融部门出来的。很多人进来待了一段时间,又离开了这个行业,其中失望者不占少数。

然而,投行的从业经历,也锻炼了他们。通过对比以前的工作,投行工作强度大,对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使得他们职业技能得到充分锻炼,短期内有了显著提升,使得个人在职场的竞争力更强了。因此很多人虽然从投行离开了,但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在新的岗位上成功实现人生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看,投行确实是个不错的能力修炼场,个人能力在此得到充分锻炼,个人在高强度的工作量和压力中快速成长。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笔者看来,投行虽苦,虽然不是一个适合长期从事的好职业,但确实是个不错的职业跳板!

7. 想去券商投行部,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想去券商投行部,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最近很多同学在后台戳我,希望聊聊想进入券商传统热门部门—投行部,到底需要哪些能力。这里主要分为5大点:
  
 1.金融估值建模能力(硬实力要求,paper work需要帮公司做估值)
  
 券商投行部中,虽然只有部分实际工作中需要直接估值建模,但是日常工作需要看懂模型来写材料,现在估值建模的工作很多都是新人在做,但是身在投行不会是不行的。比如很多券商投行部的并购组在招聘时, JD 上往往要求相关 Financial Modeling 经验。对于要进入投行的人来说,这真的算是基本能力了。
  
 2.行业研究能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资本市场每天都在变化,紧跟市场动态并且形成自己的分析和洞见是很重要。很多券商投行部在招聘实习生时都要求“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能深入分析行业和经济问题”。这就需要你至少要有1-2个深度研究过的行业,能讲清行业内现有的几类商业模式及其优劣对比,并提供自己对于这个行业的insight。
  
 3.协同合作能力:在投行部工作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项目进行中时需要和律所,咨询公司以及会计事务所沟通尽职调查资料,协同工作。
  
 4.执行力:这点体现在职业早期,在项目内加班写材料也是常事,低失误率地井井有条处理繁杂、枯燥的事物是很重要的。
  
 5.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职业发展早期,进入投行部的新人主要在做基础的工作,和人打交道体现在比如做尽职调查,和对方公司的人要相关资料,或者项目过程中需要和人沟通的部分。在职业中期体现在协调项目各方、监管,当你晋升到高层后,就体现在拿项目上。
  
 除此之外,需要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Wind/Bloomberg/CPA/司考都是加分项。

想去券商投行部,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8. 目前私募基金经理待遇如何?

“100万人产生一个”、“年薪百万、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在《非诚勿扰》征婚时,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体系更为灵活,基金经理有可能拿到更丰厚的报酬,这就难怪连汇添富原总经理林利军这样的公募老总都“奔私”了。

沪上一名私募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一般情况下,公司会拿走业绩的20%,而其中的1/5则属于投研团队。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为例,该公司的产品组合规模约为20亿美元,若赚1个点便是2000万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万美元,投研团队则将获得其中的80万美元,由于研究团队与投资团队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团队实际可拿到40万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员,最后拿到手的奖金也千差万别,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赚钱,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资提交在股转系统的公开转让说明书道出了隐情。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费、投资顾问费、浮动业绩报酬、认购费等。浮动业绩报酬即通常所说的提成,通常为单位净值超过面值或约定业绩基准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录得总营业收入约4.53亿元,其中浮动业绩报酬部分占比最高约为4.18亿元,净利润2.73亿元。其中,仅“支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一项就达到9503万元左右,占到上半年净利润的34.8%,按朱雀投资上半年总人数66人计算,人均半年收入就达到了约144万元。

不过,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后台员工。同样,即便都是做研究员,收入情况也是两极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资是1万块的人很多。最后奖金是看你荐股的好坏与赚钱的程度。这种体制也是大多数私募采用的,导致牛市赚很多钱,熊市比较难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资总监温权(化名)也告诉本报记者,投研薪酬采用的是市场化的计算准则,人与人不一样,差距甚至达到十倍。以研究员的年终奖来说,论能力和贡献从10万到近百万都有。“工作两年内的话,一般是20万~30万一年的总薪资。研究员也没那么好做,百里挑一。”他说。

“一个点拿40万美元,年终奖一般就是这个。当然也还要加上平时的base(基本工资)。”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平时一般月薪就是发定薪,年末根据考核业绩来发奖金,而重阳投资则是相对另类。

“重阳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资很高,应届生做研究员的月薪就是2.8万~3万元,资深的就更高了,指数级别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业绩挂钩,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现怎么样,然后决定给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员说。

“一部分私募相对比较现实,就是承包制,挣钱的时候就海挣,不挣的时候就没了。挣了钱就拍屁股走人,因为后面如果是熊市的话就白干了。”温权表示。

“至于公募,一个普通研究员进来也就是2万元,毕业只有1年的话,2万元都拿不到的。在卖方做了两三年后在买方做1年,研究员大概是2.5万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经理是3万~4万的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向本报记者透露。



晋升考核

百万年终奖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比拼在还没毕业时就已经开始。

深圳一家规模超百亿的私募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团队10人,收到简历约2000份,参与首轮面试的人数达到100人。

基金经理这一层面的考核就更为复杂严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阳光私募为例,基金经理的考核主要有两项:投资研究及对组合收益的贡献——是否大比例超过指数基准。

本报记者了解到,该私募的投研进阶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高级基金经理-投资委员会委员”,一路下来大约需要8~10年,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要3~5年,而公募则相对体系化,几年的基金经理助理之后再往上就是基金经理。

研究员晋升基金经理助理前,有四关要过:做研究写分析报告,去调研写调研报告,还要写一些行业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为基金经理助理后,除了继续做研究,还要过模拟组合及荐股这两关,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基金经理。

“一个非常严格的考评标准,全部量化后打分,每个季度考评一次,连续两年表现优秀,考评都不错,就可以上来了。”一位接近该私募的投资人士介绍称。

同时,一些私募投资人士也表示,创业后通常找的团队成员是此前与自己有过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业内人士。“我现在这两个研究员都是我自己带过的,用着也放心。”温权表示。

不过,在一个固定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投资经理,对其他体系会有较长的适应过程。“一些研究员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业绩来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业内人士指出,重阳投资不同于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对研究员的考核时间周期较长,这种模式也适合长期考核。

“不同的培养体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体系比较独特,在其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员必须在这个体系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单打独斗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亦表示。



搭建团队

招了两名研究员后,温权发行了他“奔私”后的第一只产品。

“仓位没敢太高,刚刚开始建好安全垫。”温权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投研团队以其为核心,两名研究员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职研究总监时的下属。

上半年来,像温权这样“奔私”一度成为基金业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断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趋缓。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离职的基金经理达51人。7月份至今,离职基金经理数减少为79人。

“团队很重要,要找到合适的团队。我并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结局可能不是很好。这是当时没有去私募的一个考虑。”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方面,鉴于市场周期波动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管理费受产品设立的节奏、数量和规模影响,与现有产品赎回、清算退出、业绩表现等也相关。而管理规模、业绩表现还受到诸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市场情绪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是不是要“奔私”创业,基金经理们的思量不同。一旦创业,意味着无法像此前那样一心专注于投研,租办公场地、联系发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团队更是核心。

鉴于不同基金经理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在做初始团队搭建时,基金经理通常围绕核心竞争力来进行,若着眼于未来的建设显得异常重要。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今年可能赚了几千万、一个亿,你并不能保证明年不会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过团队的私募老总也表示,做公募时着急出成绩,会挖熟手;但创立私募后,考虑的是长期的事业,也不急于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