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法定货币是什么?

2024-05-06 05:01

1. 明朝法定货币是什么?

白银。由于明代与日本及欧洲间出口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从海外通过东南沿海流入内地。国初虽然锈有“洪武通宝铜钱,洪武八年(1375)又发行宝钞作为法定货币,但铜钱形制滋恶、使用不便,宝钞贬值严重,白银不可遇止地成为公私交易的主要通货。碎银通货的便捷,使得前期由于币制混乱造成的通货膨胀得到制,货币经济得以发展。拓展资料1.法定货币意味着它不代表真实的货物或货物,发行者没有义务兑现实物货币;只有依靠政府的法令才能使它成为合法的货币。法定货币的价值来自于所有者对货币在未来能够保持其购买力的信念。货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就是说,当纸币产生时,法定货币本质上是可以依法流通的纸币。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此外,香港、澳门也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即港元和澳门元)。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人民币的管理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3.从概念上讲,法定货币和信用货币很容易混淆。货币是由国家政府或中央银行控制的有限货币,通常以纸质凭证的形式存在。它以国家政府的信誉为保证,确保用户可以在指定区域内使用有限的货币实现市场交换。以前苏联为例。在国家政权存在的时候,前苏联将“卢布”指定为其有限货币,并提供国家信用担保。然而,随着苏联政权的解体,其国家信用担保已不再发挥作用,苏联卢布也无法获得国家信用担保的货币功能。因此,美元、俄罗斯的有限货币“俄罗斯卢布”、中国内地的人民币、香港的港元、澳门的澳元都属于政府担保的信用货币。

明朝法定货币是什么?

2. 明代的纸币是什么?

明朝的货币,可以分为三类:纸钞、铜钱、白银。前期,以纸钞为主要货币;后期,则是以白银为主要货币;铜钱贯穿其中,作为一种小额交易的介质使用。
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多次派军北伐蒙古以消除外患。自元末至明初,连年的战乱导致社会生产停滞,民不聊生。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恢复社会经济发展。但由于战乱导致各地铜矿停产,洪武通宝的铸造量并不能满足商业、农业发展和多次北伐的军费使用。于是,洪武八年,朱元璋下令:造大明宝钞,为通行货币。

在明朝前期使用的通用的货币为纸质钞票“大明宝钞”,在明朝开国之后由于缺少铜等材料,所以采用纸质“大明宝钞”,明朝纸钞发现,政府完全没有准备,全靠信用维持,开始时尚能维持名义币值,后来由于对外用兵、民间伪造、官吏舞弊等因素,导致纸钞大规模贬值,到洪武二十七年,纸钞1贯(1000文)兑换铜钱只能换到160文。到英宗时,纸钞一贯只能换钱不到10文。

明朝的纸币,继承自元查纸币制度而又有所创新,于洪武八年(1375年)开始发行。纸币面额有:100、200、300、400、500文和1贯(1000文)五种。一百文以上用纸币交易,100文一下用铜钱交易,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百姓可以拿金银到政府换取纸币。
孝宗以后纸钞在流通中已经没有意义,虽然明朝政府始终没有宣布纸钞作废,但是纸钞实际上已经退出了流通领域。这种纸币在明朝流通了270多年,朝廷对待这种纸币是只负责印制,对于一些破损的纸钞也不回收,造成了当时的货币膨胀,慢慢的被民间拒收和摒弃

明代大明通行宝钞一贯,大明通行宝钞长能达到30厘米以上,宽能达到20厘米以上,是世界上票副最大的纸币。外框采用传统的枝叶海水龙纹,两侧面文九叠篆“大明宝钞,天下通行”。

3. 明朝时期使用的货币都有哪些?

明朝使用的货币分为两种,一种是铜钱银子这样的固体的货币,另外一种是纸质的货币,明朝初期的时候发现过纸质的货币。那时候一度是以纸质货币为主,不允许使用其他货币,但后来逐渐恢复了两种货币并存的制度。 
从前是普通百姓使用最为频繁的,因为铜钱本身价值比较低,铜钱之上就是白银银子,那就是大额钞票了吧,就像我们平常所认为的100块钱起码是100块钱,因为白银的价值是比较高的铜钱,普通百姓使用比较多,像买一些日常的用品,买一些吃食,那可能就会用到铜钱。有没有这东西量很大,价值也不高,但一般来说贵重的物品还有富裕的家庭,所使用的都是银子。
明朝初期的时候推行过纸质的货币,这些纸质的货币就和我们现在的钞票有些类似,但这个东西因为保管起来不好弄。虽然说装在兜里面很容易,但它容易出现破损之类的这很麻烦,我们现在的人民币就比较结实了,因为我们是用的现代技术现代技术跟明朝的技术,那肯定不一样啊,那时候涉及到防伪的问题,涉及到网管的问题虽然携带起来方便了。但真正完整的保存下去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初期发现了这个问题,然后就逐渐允许白银铜钱和纸币共存。
明朝的这些货币和历史上很多其他朝代的货币都有类似类似的地方,就是使用铜钱白银这些,但是使用纸质的钞票,这确实比较少见的,因为到明清时期纸质的钞票就比较常见了,但像唐朝乃至之前的朝代,说使用纸质的货币的时候并不多。到宋朝的时候才第1次出现了,纸质的类似于存折一样的东西叫做交子至此,之前还基本上没什么。

明朝时期使用的货币都有哪些?

4. 明朝的货币:明朝流通的货币有哪些

  明代以白银作为法定的流通货币,一般交易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白银和铜钱组成了货币主体。但明代初期曾用钞不用钱,后改为钞钱兼用,明代基本是一个皇帝铸一种年号钱(亦有几代未铸钱),共有十个皇帝铸过年号钱。
  因避讳皇帝朱元璋之"元"字,明代所有钱币统称通宝,忌用元宝。   明朝许多的商业资本是在国内的许多商业活动中,一步步积累起来的。从明史的记叙中,可以看到人们在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时,所获得的暴利:一是铸钱获暴利,二是贩铅从中得到白银。
   在明朝的商品交换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流转的扩大,货币反映的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明朝初年,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在市场交换中表现的是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货币在中间起着媒介作用。
   明朝的货币是白银,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不是白银的主要生产国,白银大量依靠进口。钱庄也于这时出现,并成为独立的行业。
   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也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但是明朝已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更加腐朽,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加尖锐。
  推荐:  契丹货币:辽代早期珍贵货币(组图) 
   

5. 明朝货币制度

最主要的原因和现在差不多。
纸钞印起来成本太低(铸铜钱1000钱在洪武年间需要成本550文,成本太高使官府如无必要绝不会铸造铜钱,而民间也不会出现假钱,纸钞成本则忽略不计),而过于低廉的成本则促使了从宋代开始历代可以印制纸钞的政府都会疯狂的印制纸钞(包括当代),直到纸钞贬值到没有价值被废除为止。
明朝也存在这个问题。而为了防止纸钞出现如前代那样后来货币冲击先前货币,造成整个货币系统贬值崩溃的情况,明代就采取了每隔一段时间发行新版纸钞的办法。这样即使新版纸钞数量多于旧版,贬值的也是新版纸钞,不会冲击整个货币系统。
至于楼主所说的官员强迫人民新钞交税而自己旧钞上交国库得事情则是地方官员为了敛财的私自行为。实际上这还算好的,明宪宗时期的苏州知府强令人民上交硬货币白银和铜钱,而自己则以纸钞上缴国库。
至于纸钞为什么会被白银取代,原因是因为自隆庆开关以后,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数量多了而已。否则的话当时明朝纸钞虽然十分混乱,但也远远没有到元代那种钞买钞的地步,倒也不会被废除。当然这也和张居正变法有关,张居正规定天下人只能用白银缴税,纸钞失去了流通意义而已。

明朝货币制度

6. 明朝时期货币是怎样的?

发行纸币在货币史上虽是一个进步,但历代统治者无不利用它来剥削,掠夺人民而使纸币崩溃。如明朝初朱元璋就推行纸币政策,发行“大明宝钞”与铜钱并用。但大明宝钞不定发行限额,也没准备金,很快就导致通货膨胀,故明中叶嘉靖年后,宝钞已不能通行,民间主要用白银和铜钱。
如明朝“班匠”以银代役、雇工工资,富豪家产等都主要用银量了。银量被铸为一定标准的银锭从元朝开始,从元朝至元年间开始,银锭名“元宝”,这是我国称银锭为“元宝”的开始。同时民间流行铜制钱,质材由青铜转黄铜,铸行以年号为号的通宝钱。

7. 明朝经济的货币

在中国明朝,人们可以发现,许许多多的商业资本是在国内的许多商业活动中,一步一步地积累、壮大起来。从明史的记叙中,看到人们在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时,所获得的暴利:一是铸钱获暴利:在明朝,公元1522年—1572年,明世宗嘉靖和明穆宗隆庆年间,民间私自铸造钱币的人越来越多,尽管“死罪日报,终不能止”:据史书记载,当时铸钱用铜,每百斤铜料,销售后可得钱16 000文,折合白银23两,而百斤铜料的成本价只有白银十两,这样计算,利润率就高达150%以上;如果铸钱者心术再坏一点,铸造次质铜钱,那么获得的利润还会更高。二是贩铅从中得到白银。当时湖南、湖北一带,盛产白铅,当地售价每担白铅可得白银2两,商人运到广东,卖给出海做生意的商人,每担可得白银6两;海船把白铅运送到日本,每担白铅可炼取白银18两;提炼剩下的白铅,再运送回国,每担白铅还可以卖白银6两:这样一算,每贩运一次白铅,可以净赚白银8两,利润率最高达到200%!在明朝的商品交换中,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流转的扩大,货币反映的社会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明朝初年,或明朝初年以前,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在市场交换中表现的是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关系,货币在中间起着媒介作用,明朝两大商人集团代表了这些情况。 明朝的货币是白银,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不是白银的主要生产国,白银大量依靠进口。魏斐德在著作中写道,在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万-26.5万公斤。长期从事“明清之际白银流入中国”问题研究的美国学者艾维斯认为,1560到1600年日本白银的年输出平均在33750-48750公斤之间,大多数最后还是到了中国。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经过菲律宾流入中国的南美洲白银则达到57500-86250公斤。而且马尼拉不是南美洲白银进入中国的唯一门户,还有一部分从澳门、台湾、东南亚进入中国。艾维斯估计,从阿卡普尔科运到马尼拉的白银平均每年143吨,仅1597年就有345吨。一个不富藏银的国家,竟然选择银作为自己的货币,是一件把金融命脉委于他人的荒唐之事。 钱庄也于这时出现,并成为独立的行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也促进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但是,明朝已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统治更加腐朽,经济的发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加尖锐。

明朝经济的货币

8. 明朝各阶段的货币有哪些?

明代币制以纸币为主,明太祖洪武八年开始制造,称“大明宝钞”,同时也在铸造了不少铜钱,大明所有的钱币统称“通宝”,当时交易金额大的用白银,因为白银可以保值,交易金额数量小用钞钱(钱和钞因为制作工艺和通货膨胀容易贬值)。

“通宝”意为通行宝货,“通宝”是中国旧时钱币的一种名称。起于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的“开元通宝”。以后历代都曾沿用,“通宝”二字前常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铸于币面。如南唐的“唐国通宝”、宋代的“太平通宝”、元代的“至正通宝”、明代的“大明通宝”、清代的“康熙通宝”等。
自洪武之后又铸了永乐、宣德、弘治、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崇祯等货币。 到了明朝末期诸侯称帝封王,各自为政,割据称雄,自铸货币展示出一朝暮景。 鲁王监国朱以海在江浙铸大明,弘光帝朱由崧在南京造弘光,隆武帝朱聿键据福州铸隆武,永历帝朱由榔在肇庆改元永历,铸永历通宝。李自成在西安称帝时曾铸永昌通宝,张献忠在成都称帝时铸大顺通宝。

那么明朝的货比价值多少呢,根据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谈》、清代康熙年《明史》、《儒林外史》等可以衡量一天一钱,一月3两,大米白银1两=2石即377.6斤。合人民币1.75元/斤,相当于人民币660.8元,那么一钱相当于66元人民币。

不同帝王在位时,合法的货比都是用当代帝王称号的通宝,不同帝王利用这种强制使用帝王称号的通宝实现对经济的控制明,朝通宝应为更换朝代,在民间可以根据铜币的成色来换当时帝王称号的通宝。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