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一书

2024-05-13 21:37

1.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一书

  
                                          
  
  
 《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父母书 
  
 第一节,与家中书信往来。着重强调了自己家中平安,一派祥和,九弟也能够读书,较以前有很大进步。
  
  
 这一小节,有百凡顺遂,不胜欣幸的家,也有自己的愉悦之情。自己家中,一儿一女,都健康成长,而且弟弟与李碧峰,共同研究学习进步,故而学业进步不少,而自己和弟弟之间,语笑欢愉,萧然自乐,意在告知父母与弟弟关系如前,父母亲大人,不必担忧。真是一派祥和,令人心生羡慕,所谓家和万事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百事顺遂,事业学业才有可能进阶。
  
  
 第二节,写自己虽然掌管会馆,在经济上,可以稍有缓解,但仍旧是入不敷出,这是京中中下等官员的常态,他们所盼望的,就是外官进献的炭资,这虽然不是合法的收入,是灰色的收入,是潜规则的收入,但在曾国藩看来,也是心有希冀,而今冬绝无此项,可见,那时曾公真有点不收人待见。但是转而又想到自己虽然资金不充裕,但家中没有负累,也是令人欣喜的。曾国藩总是惦念着家。总之,是比岱云来说要好些。
  
  
 这个岱云,就是陈源衮,与曾国藩同为道光18年进士,后来,在咸丰三年,也就是1853年,与太平军作战中战败自杀,文中写他南北皆累,可见,家中也并不富裕,故而时常忧贫,但这个人忠信笃敬,尽信于人,可见他是一个讲究信用,老实的人,所以,虽然借债但没有被追债,所以尚能度日,可叹,12年后战死自缢。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第三节,我读这一小节,心中生疑最多,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着急回家?为什么都知道曾国藩手中并不宽裕,而且弟弟南归,手中又没有盘缠路费,岱云还要约曾国藩同送家眷回家。
  
  
 因为前文已经写到曾国藩,不让弟弟回家,诸多原因当中就有自己手头并不宽裕这个原因,此外,路上并不安全,例如,在9月15日致父母书中就写道,胡林翼一行被劫,路上不慎恬谧之际等语。虽然查阅了资料,但心中还是疑云重生,再后来查了一下,这一年是1841年,正值鸦片战争,而此时,英国人在南边没有得到便宜,一路北上,所以我猜测,此时,京中人心惶惶,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所以想回乡。
  
  
 我想这个原因应该比较合理。而我想,此时曾国藩内心也应该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心中比较惦念家,但又出于种种原因,例如经济原因,所以,不肯送家眷回家。信的末尾,要四弟六弟各写数行,如果能写长信更好,表达了对两个弟弟的惦念,也是对家中诸事的不放心。
  
  
 弟弟虽然与她远隔千里,但是他仍不忘记尽大哥的职责。有这样的大哥,我想在那个社会应该是很少见的吧。
  
 
                                          
 
  
  
 
  
  
 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一月十八,男有信寄呈,写十五日生女事,不知到否?昨十二月十七日,奉到手谕,知家中百凡顺遂。不胜欣幸!男等在京,身体平安,孙男孙女皆好。现在共用四人,荆七专抱孙男,以春梅事多,不能兼顾也。孙男每日清早与男同起,即送出外,夜始接归上房。孙女满月,有客一席。九弟读书,近有李碧峰同居,较有乐趣。男精神不甚好,不能勤教,亦不督责。每日兄弟语笑欢娱,萧然自乐,而九弟似有进境,兹将昨日课文原稿呈上。
  
 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闻今年家中可尽完旧债,是男在外有负累,而家无负累,此最可喜之事。岱云则南北负累,时常忧贫,然其人忠信笃敬,见信于人,亦无窘迫之时。
  
 同乡京官俞岱青先生告假,拟明年春初出京,男有干鹿肉托渠带回。杜兰溪、周华甫皆拟送家眷出京。岱云约男同送家眷,男不肯送,渠谋亦中止。彭山屺出京,男为代借五十金,昨已如数付来。心斋临行时,约送银廿八两至勤七叔处转交我家,不知能践言否。嗣后家中信来,四弟、六弟各写数行,能写长信更好。
  
 男谨禀。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一书

2.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书

这封信主要是向祖父母报平安的书信
  
 第一节,交代向家中所寄的书信和物品。
  
  
 第二节,向祖父母禀告,自己有了女儿,这是曾国藩的第一个女儿,起名叫曾纪静,后来嫁给湘潭的袁氏,女婿的名字叫袁秉桢。
  
  
 从这个小节可以看出,他的妻子欧阳夫人也是一个很不平凡的人,我想这与曾国藩的岳父,的教育有一定关系。
  
  
 曾国藩的岳父,欧阳沧溟,在湖南颇负才名,但生性孤傲,只考中了廪生,在道光四年,因为欧阳沧溟与曾国藩的父亲关系友善,欧阳沧溟见到了少年曾国藩,当看到曾国藩写下的八股文和诗文的时候,大家赞赏,称赞他, 是固金华殿中人也,  当即收他为徒,并且将女儿许配给他。这一年,曾国藩14岁。
  
  
 第三节,也是向祖父汇报曾孙曾纪泽的状况,此外,信中提到了李碧峰。后来这个李碧峰,也曾担任过曾纪泽的老师,再看下一封信,李碧峰与曾国荃能够相互砥砺学习,可见李碧峰确实有才华。这一节可以看出曾国藩既有同情之心,又有识才的眼力。
  
  
 昨天用手机查字,险些,弄出笑话,可见,第一不可全信手机,第二,自己有偏私之心,喜欢炫耀,应当向曾公学习,力戒之。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九日 致祖父母书
  
 孙男国藩国荃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十一月初二日,孙发家信第十五号,外小鞋四双,由宝庆武举唐君带至湘乡县城罗宅,大约新正可到。
  
 十五日戌刻,孙妇产生一女。是日,孙妇饮食起居如故,更初始作势,二更即达生,极为平安。寓中所雇仆妇,因其刁悍,已于先两日遣去,亦未请稳婆,其断脐、洗三诸事,皆孙妇亲自经手。
  
 曾孙甲三于初十日伤风,十七日大愈,现已复元,系郑小珊医治。孙等在京身体如常。同乡李碧峰在京,孙怜其穷苦无依,接在宅内居住,新年可代伊找馆也。
  
 谨禀。

3.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九书

这一封书信是承上一封书信,向父母交代,与他的弟弟之间关系的进展。
  
  
 第一节,交代与家中书信往来
  
  
 第二节,向父母交代,自己读书状况,这时的曾国藩已经点了翰林,但是他仍然从早到晚坚持读书,可见他是多么爱读书。
  
  
 这一小节中可以了解古人的看书方法,所谓字字句句看得真切,不能够顺眼滑过,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字斟句酌,并且留有痕迹。
  
  
 
  
  
 第三节,交代与弟弟和好如初的过程,这一小节是最值得注意的。
  
 家庭成员之间,如果想保存着不能言说的秘密,往往这一辈子互相之间永远也不会得知,但是问题还需要解决,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一个“诚” 字,曾国藩始终不解其弟思归的原因,曾国荃到最后也没有说出其中的原因,但是曾国藩做的就是谆谆告诫,反复言说,以  至诚  来对待自己的兄弟,写下2000余字的书信,又有一首诗,可谓感人至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所以在人与人相处,尤其是家人之间相处的过程中,“诚”这个字却是重要。
  
  
 
  
  
 第四节,接到父亲来信,曾国藩更感慨自己失责,求父亲开始写信责备自己,他感慨于自己修徳不够,自然不能教导好弟弟。
  
 第五节,交代家中,妻子和儿子的状况。
  
  
 第六节,曾国藩掌管了湖南会馆的事情,可以部分解决自己经济的窘况。
  
  
 第七节,写京中的诸多杂事,
  
  
 第八节,是曾国藩写给弟弟的一首诗,这首诗先言兄弟情义,这种感情是外人无法相比,最后又鼓励弟弟珍惜现在,不图安逸。
  
 
  
  
 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十月十七日接奉在县城所发手谕,知家中老幼安吉,各亲戚家并皆如常。七月廿五由黄恕皆处寄信、八月十三日由县附信寄折差,皆未收到。男于八月初三发第十一号家信,十八发第十二号,九月十六发第十三号,不知皆收到否?
  
 男在京身体平安,近因体气日强,每天发奋用功。早起温经,早饭后读廿三史,下半日阅诗、古文,每日共可看书八十页,皆过笔圈点,若有耽阁,则止看一半。
  
 九弟体好如常,但不甚读书。前八月下旬迫切思归,男再四劝慰,询其何故,九弟终不明言,惟不读书,不肯在上房共饭。男因就弟房二人同食,男妇独在上房饭,九月一月皆如此。弟待男恭敬如常,待男妇和易如常,男夫妇相待亦如常,但不解其思归之故。男告弟云“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于心。如我有不是,弟当明争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今欲一人独归,浪用途费,错过光阴,道路艰险,尔又年少无知,祖父母、父母闻之,必且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我又安能放心?是万万不可也”等语。又写书一封,详言不可归之故,共二千馀字;又作诗一首示弟。弟微有悔意,而尚不读书。十月初九,男及弟等恭庆寿辰。十一日,男三十初度,弟具酒食,肃衣冠,为男祝贺,嗣是复在上房四人共饭,和好无猜。
  
 昨接父亲手谕,中有示荃男一纸,言“境遇难得,光阴不再”等语,弟始愧悔读书。男教弟千万言,而弟不听;父亲教弟数言,而弟遽惶恐改悟。是知非弟之咎,乃男不能友爱,不克修德化导之罪也。伏求更赐手谕,责男之罪,俾男得率教改过,幸甚。
  
 男妇身体如常。孙男日见结实,皮色较前稍黑,尚不解语。
  
 男自六月接管会馆公项,每月收房租大钱十五千文。此项例听经管支用,俟交卸时算出,不算利钱。男除用此项外,每月仅用银十一二两。若稍省俭,明年尚可不借钱。比家中用度较奢华。祖父母、父母不必悬念。
  
 男本月可补国史馆协修官,此轮次挨派者。英夷之事,九月十七大胜,在福建、台湾生擒夷人一百三十三名,斩首三十二名,大快人心。许吉斋师放甘肃知府。同乡何宅尽室南归。馀俱如故。同乡京官现仅十馀人。
  
 敬呈近事,馀容续禀。
  
 男谨禀。
  
 又呈附录诗一首,云:
  
 松柏翳危岩,葛藟相钩带。兄弟匪他人,患难亦相赖。行酒烹肥羊,嘉宾填门外。丧乱一以闻,寂寞何人会。维鸟有鹣鹣,维兽有狼狈。兄弟审无猜,外侮将予奈。愿为同岑石,无为水下濑。水急不可矶,石坚犹可磕。谁谓百年长,仓皇已老大。我迈而斯征,辛勤共粗粝。来世安可期,今生勿玩愒!无法相比,最后又鼓励弟弟l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九书

4.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二书

这封家信,写于道光22年正月,信的内容比较简短,从后文可知,并不是曾国藩自己亲手所写,而是由他的弟弟曾国荃代笔。我猜想,由曾国荃代笔所写的原因,大致是因为曾国藩要忙于正月团拜,人情往来,望门投帖,而曾国藩又是好交朋友的一个人,此时的曾国藩为翰林,所忙的事物应该非常繁杂,加之又代理长沙会馆的事务,所以更应该是忙上加忙。再看这则书信内容,主要是以报平安为主,没有什么相关重要的事,自然就由曾国荃代笔了。
  
 
  
  
 第一节,交代书信往来。
  
 
  
  
 第二节胶带家中一切平安吉祥
  
 
  
  
 第三节,与家中相互寄送的物品。一个是要往家中寄的鹿肉脯,北京离东北较近,所以鹿肉之类比较多,而南方一定很少见,所以过年之时,用这个东西来作为礼物孝敬堂上大人,以此可见,曾国藩之孝心。
  
 
  
  
 而 曾国藩说自己所需用的是家中的大布,大布是什么呢?就是宽幅的棉制土布。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第一曾国藩在京中生活仍旧十分窘迫,需要自己家织的大布。第二,当时的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仍旧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百姓主要用的布匹是自己织的棉布,而这一年的春天,英国人的舰船,从天津暂时撤回之后,转而进入镇江,鸦片战争进入最后的阶段,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逐步结束了的小农经济,逐步向帝国主义打开了自己的市场。中国即将面临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
  
 
  
  
 
  
  
 
  
  
 正如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所说,
  
 
  
  
 值法国大革命之风潮既息,绝世英雄拿破仑,窜死于绝域之孤岛。西欧大陆之波澜,既已平复,列国不复自相侵掠,而惟务养精蓄锐,以肆志于东方。于是数千年一统垂裳之中国,遂日以多事,伊犁界约,与俄人违言于北,鸦片战役,与英人肇衅于南。当世界多事之秋,正举国需才之日。加以瓦特氏新发明汽机之理,艨艟轮舰,冲涛跋浪,万里缩地,天涯比邻,苏伊士河,开凿功成,东西相距骤近,西力东渐,奔腾澎湃,如狂飚,如怒潮,啮岸砰崖,黯日蚀月,遏之无可遏;抗之无可抗。
  
 
  
  
 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开始,曾国藩致力于程朱之学,与几位好友立下日课,相互砥砺,以求自新。(曾国藩年谱)这一年,曾国藩32岁,也许他还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中国的历史将会有怎样的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许还不知道自己将用自己的微博之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为大清王朝的命运又续命了一百年。
  
 
  
  
 第四节,仍旧接前文,交代同县的李碧峰状况。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初七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国荃跪禀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去年十二月廿一日,发平安信第十七号,内呈家中信六件,寄外人信九件,不知已收到否?
  
 男与九弟身体清吉。冢妇亦平安。孙男甲三体好,每日吃粥两顿,不吃零星饮食,去冬已能讲话。孙女亦体好,乳食最多,合寓顺适。今年新正,景象阳和,较去年正月甚为暖烘。
  
 兹因俞岱青先生南回,付鹿脯一方,以为堂上大人甘旨之需。鹿肉恐难寄远,故熏腊附回。此间现熏有腊肉、猪舌、猪心、腊鱼之类,与家中无异。如有便附物来京,望附茶叶、大布而已。茶叶须托朱尧阶清明时在永丰买,则其价亦廉,茶叶亦好。家中之布附至此间,为用甚大,但家中费用窘迫,无钱办此耳。
  
 同县李碧峰苦不堪言,男代为张罗,已觅得馆,每月学俸银三两。在男处将住三月,所费无几,而彼则感激难名。馆地现尚未定,大约可成。
  
 在京一切,自知谨慎。
  
 即请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5.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八书

这一封信是写给曾国藩的父母的。
  
 
  
  
 第1节写四弟得子,四妹正常生产。未得此信,他心中常以为虑,得到此信,心中如释重负。对家人关怀挂念之情溢于言表。
  
 
  
  
 第2节得悉这一次是吴定五得到案首,并回忆起定五发奋,今日果然成绩斐然。
  
 
  
  
 第3节,关心四弟和六弟学业。这一部分是全信的重点。曾国藩以前朝众多晚学有成之士,激励四弟和六弟。
  
 
  
  
 总结起来,我觉得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学习要有好的心态。是考试就会有运气的成分存在,对于运气的事情就不必挂怀。重点应在平时学的是否扎实。不应该过度关注结果,而更应该关注学习的过程。
  
 
  
  
 第二,学业力求精进。小的成绩得失,不足忧虑,应当忧虑的是学业每一天是否精进。
  
 
  
  
 第三,要想前进,最重要的是基础应该打牢。只要基础打得牢,就不怕前进的慢。我身边的学生,很多人就是一味的关注成绩发布之时。而在平时,却不能够静下心来,打牢自己的基础。我自己的学习工作,也应当注意打牢了基础,这样就不愁有质的飞跃。
  
 
  
  
 第4节,一双儿女,健康成长。
  
 
  
  
 第5节写英国侵略者在南方骚扰,时局危险。鸦片战争到了最后的关键节点。
  
 
  
  
 第6节。写意欲让家人南归,曾国藩心中犹豫不定。所以采用扶乩之法。
  
 
  
  
 这是前现代社会人们心智的特点。当一件事犹豫不决,往往求神问卜。而在鸦片战争中。道光皇帝曾经派出的一位将军。竟然也采用了求神问卜的办法进行决策。前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思维上的差距昭然若揭。下面我引述一则材料。
  
 
  
  
 1841年10月,道光皇帝接连接到前线的奏报,定海、镇海等地纷纷失陷。道光帝为了挽回战局,决定派自己的堂侄爱新觉罗·奕经为扬威将军,文蔚、特依顺为参赞,赶赴江浙办理军务,以扬天朝国威。
  
 
  
  
 虽然号称将军,但奕经根本没打过仗,只不过是个花花公子罢了,他在苏州一停就是两个月,整日花天酒地,对皇帝却说他在等待各省的援军。奕经拖来拖去,各省的援军纷纷抵达,这回他没有办法了,只得在1842年1月21日移驻到嘉兴,不过这场战争到底怎么打呢,奕经心里真的没底。
  
 
  
  
 1月26日,奕经兴冲冲的找到了参赞文蔚,和他说了自己昨晚做的一个梦,他梦见“夷党悉弃陆登舟,联帆出海,宁波三城已绝夷迹”。文蔚也说自己做了同样的梦,俩人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吉兆。2月10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一,奕经来到了杭州最灵验的西湖关帝庙求签问卦,想向关二爷寻求破敌良策。
  
 
  
  
 签文是这么写的,“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保汝平安”。 奕经和手下的谋士们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是怎么回事。几天后,四川地区的援兵开到了,每个士兵的头上都带着一顶虎皮帽。奕经一看,顿时想起了这不就是签文中的“虎头人”吗?
  
 
  
  
 奕经苦思冥想之后,终于悟出了打败英国军队的方法,那就是“五虎擒羊”。洋人就是羊啦,所谓“五虎”指的是将出兵日期定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寅刻,也就是1842年3月10日凌晨,即正月正月二十九日四更时分。清朝的第一路军队就是四川的“虎头兵”,由属虎的将领段永福来指挥。
  
 
  
  
 奕经制定了十分详细的作战计划,并呈报给了道光皇帝。道光皇帝看到作战计划后,龙颜大悦,在奏折上批道:“卿等布置妥密,仰仗天祖默佑,必能成此大功。朕引领江南,静待捷因”。3月9日晚间,各路兵马冒雨前往出发地,准备开始反攻作战。
  
 
  
  
 10日,在宁波城内应的的接应下,清军顺利攻入城内,但其实清军的作战计划早就泄露了。虽然段永福的虎头兵作战勇敢,一度杀入宁波城内,但英国军队调用火炮进行攻击。而城内街道狭窄,清军无处躲藏,损失惨重,最终被迫撤出宁波城,清朝的反攻以失败告终。
  
 
  
  
 这场战争失败了,奕经这招“五虎擒羊”更是沦为笑柄,更体现了那种战争中,中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差距所在。
  
 
  
  
 在迷信指导下的战事,其结果可想而知,但反映出来的是前科学时代人们的心态。吉利的数码,神签的灵验,托梦说事至今仍有其相当的魅力,但是在当时却有着主宰人们意志的威力。
  
 
  
  
 讲真话需要一点勇气,也需要一点正气。
  
 
  
  
 第7节,写往家中所带之物。再写父亲教他蓄养自己的胡须。古人蓄养自己的胡须,其实代表着男子成年有一种刚毅之气概。曾国藩性格以刚毅为主。在面相上主要以胡须体现。刚毅不但在内,在外更要体现出来。学习曾国藩,主要要学习他刚毅之品质。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初四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六月廿八日接到家书,系三月廿四日所发,知十九日四弟得生子,男等合室相庆。四妹生产虽难,然血晕亦是常事。且此次既能保全,则下次较为容易。男未得信时,常以为虑。既得此信,如释重负。
  
 六月底,我县有人来京捐官王道嶐。渠在宁乡界住,言四月县考时,渠在城内并在彭兴岐云门寺、丁信风两处面晤四弟、六弟,知案首是吴定五。男十三年前在陈氏宗祠读书,定五才发蒙作起讲,在杨畏斋处受业。去年闻吴春冈说定五甚为发奋,今果得志,可谓成就甚速。其馀前十名及每场题目,渠已忘记。后有信来,乞四弟写出。
  
 四弟、六弟考运不好,不必挂怀。俗语云:“不怕进得迟,只要中得快。”从前邵丹畦前辈甲名四十三岁入学,五十二岁作学政。现任广西藩台汪朗渠鸣相于道光十二年入学,十三年点状元。阮芸台元前辈于乾隆五十三年县、府试皆未取头场,即于其年入学中举,五十四年点翰林,五十五年留馆,五十六年大考第一,比放浙江学政,五十九年升浙江巡抚。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精耳!两弟场中文若得意,可将原卷领出寄京;若不得意,不寄可也。
  
 男等在京平安。纪泽兄妹二人体甚结实,皮色亦黑。
  
 逆夷在江苏滋扰,于六月十一日攻陷镇江,有大船数十只在大江游弈,江宁、扬州二府颇可危虑。然而天不降灾,圣人在上,故京师人心镇定。
  
 同乡王翰城继贤,黔阳人,中书科中书。告假出京。男与陈岱云亦拟送家眷南旋,与郑莘田、王翰城四家同队出京。郑名世任,给事中,现放贵州贵西道。男与陈家本于六月底定计,后于七月初一请人扶乩另纸录出大仙示语,似可不必轻举妄动,是以中止。现在男与陈家仍不送家眷回南也。同县谢果堂先生兴峣来京为其次子捐盐大使,男已请至寓陪席。其世兄与王道嶐尚未请,拟得便亦须请一次。
  
 正月间俞岱青先生出京,男寄有鹿脯一方,托找彭山屺转寄,俞后托谢吉人转寄,不知到否?又四月托李昺冈荣灿寄银寄笔,托曹西垣寄参,并交陈季牧处,不知到否?前父亲教男养须之法,男仅留上唇须,不能用水浸透,色黄者多、黑者少;下唇拟待三十六岁始留。男每接家信,嫌其不详,嗣后更愿详示。
  
 男谨禀。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八书

6.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六书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 致祖父母书 第.78页-81页,
  
  随书成长:这一封信写于1842年。4月27日,是写给祖父母的书信。
  
 第一小节。他往家中寄的各种物品。
  
  
 第二小节,他强调在外最重要的是平安。尤其交代了,在买东西的时候。不可以邀人同去买,这样反而有弊端。所谓做事的时候,主要靠自己,总以提高自己能力为主。
  
  
 文中又写到,曾国藩将父母以及祖父母的寿材每年加漆,而且自己负担所有的银两。他强调,这种事情,万万不可从简。这是儿孙报答长辈最确实的事情。
  
  
 这一段使我想到《孟子》中的一段话。
  
  
 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
  
  
 充虞请曰:“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从齐国到鲁国安葬母亲后返回齐国,住在嬴邑。
  
 这一段大概的意思是
  
  
 充虞问孟子道:“前些日子,先生命我负责做棺椁的事。当时先生忙碌,我不敢来求教先生,现在才有机会求教于先生。请问先生,棺木似乎太好了吧?”
  
  
 孟子回答道:“上古时期,棺木的尺寸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古时期,明确规定棺木厚七寸,而椁木的厚度以棺木的厚度相称为准。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讲究棺木的质量并非仅仅是为了美观,而是因为这样才能尽到孝心。因为受礼制约束,不能用上等木材做棺椁的,不能算是称心;因为没有钱,不能用上等木材做棺椁的,也不能算是称心。如果礼制允许,又有钱的话,古人都会用上等木材做棺椁,为什么我不能这样做呢?更何况这样做的目的不过是不让泥土沾上死者的尸体罢了,难道孝子之心就不能有这样的一点满足吗?我听人说:君子不因为天下大事而节省应该用在父母身上的钱财。”
  
  
 从这一章的内容可以看出,孟 子非常重视丧葬之事。这是因为儒家一向提倡以“忠、孝、仁、义、礼、智、信、廉、悌”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而孝又被称为“百善之首”。这里与曾国藩有相类似之处。
  
  
 通过这一章,孟子想要表达的观点是:在安葬父母的问题上,只要制度和经济两方面都允许,就应该尽力做到最好,正所谓“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注意到曾国藩在这个问题上正是传承了孟子这种精神,正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说,愿意终身私淑孟子。我们在孝这个字上更应该围绕着这一点向学习曾国藩。
  
  
 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丧葬是孝心的重要体现,如果有孝心的话,什么样的丧葬之礼都是符合孝道的要求的,否则,一旦失去了孝心,再丰厚的在葬礼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节,与曾心斋银钱往来,种牛痘之事
  
  
 第四节,与英国交战之事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廿七日 致祖父母书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三月十一日发家信第四号,四月初十、廿三发第五号、第六号,后两号皆寄省城陈家,因寄有银参笔帖等物,待诸弟晋省时当面去接。
  
 四月廿一日,接壬寅第二号家信,内祖父、父亲、叔父手书各一,两弟信并诗文俱收。伏读祖父手谕,字迹与早年相同,知精神较健,家中老幼平安。不胜欣幸!游子在外,最重惟平安二字。承叔父代办寿具,兄弟感恩,何以图报?湘潭带漆,必须多带。此物难辨真假,不可邀人去同买,反有奸弊。在省考试时,与朋友问看漆之法,多问则必能知一二。若临买时,向纸行邀人同去,则必吃亏。如不知看漆之法,则今年不必买太多,待明年讲究熟习,再买不迟。今年漆新寿具之时,祖父母寿具必须加漆。以后每年加漆一次,四具同加。约计每年漆钱多少,写信来京,孙付至省城甚易。此事万不可从俭,子孙所为报恩之处,惟此最为切实,其馀皆虚文也。孙意总以厚漆为主,由一层以加至数十层,愈厚愈坚,不必多用瓷灰、夏布等物,恐其与漆不相胶黏,历久而脱壳也。然此事孙未尝经历讲究,不知如何而后尽善。家中如何办法,望四弟详细写信告知,更望叔父教训诸弟经理。
  
 家心斋兄去年临行时,言到县即送银廿八两至我家。孙因十叔所代之钱,恐家中年底难办,故向心斋通挪。因渠曾挪过孙的。今渠既未送来,则不必向渠借也。家中目下敷用不缺,此孙所第一放心者。孙在京已借银二百两。此地通挪甚易,故不甚窘迫,恐不能顾家耳。曾孙姊妹二人体甚好。四月廿三日已种牛痘。牛痘万无一失,系广东京官设局济活贫家婴儿,不取一钱。兹附回种法一张,敬呈慈览。湘潭、长沙皆有牛痘公局,可惜乡间无人知之。
  
 英夷去年攻占浙江宁波府及定海、镇海两县,今年退出宁波,攻占乍浦,极可痛恨,京城人心安静如无事时,想不日可殄灭也。
  
 孙谨禀。

7.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二十二书

  “刻意读书,点亮心灯”,  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引路人  【 53闫松】打卡记录:
  
 
  
  
  阅读时间:2019年7月10日星期三,共读第38天。
  
 
  
  
   阅读原文:《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四位老弟书 第108页-118页,上传朗读音频。
  
 
  
  
  随书成长:
  
 
  
  
 这几日忙于批卷,不觉之中心不能静,忽然想起曾公,“耐得烦”的话,不觉暗暗下定这颗心来,欲于烦恼中寻得一番新天地。在这封信里,曾氏与诸弟谈自己读经史、拜师交友等情形,为当时的真实写照。他要诸弟以“专”字法读书,便是转授唐鉴的指教。
  
 
  
  
 曾国藩家书中最有价值的应该是给诸位老弟的书信,所以即使再忙我也要静下心来,仔细阅读。
  
 
  
  
 元好问诗:“鸳鸯绣取从头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而曾氏恰恰是在把“金针”度与子弟。我在阅读这些书信的同时,也便轻易地获得了“金针”。
  
 
  
  
 第一节,惦记九弟。
  
 
  
  
 第二节,读书之法。讲究刚柔并济,一步一个脚印,并且与朋友切磋琢磨。
  
 
  
  
 第三节,这一节值得记取的有很多内容。第一,曾国藩交了许多良师益友。良师益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督促和激励的作用。
  
 
  
  
 另一个方面,曾国藩强调,做学问正如朱熹所说是“猛火煮慢火温”法。这是子思、朱熹等人从熬肉中得到的启发:肉必须经过这样的熬,味道才会全部出来。读书亦是如此:先在短期内集中精力阅读,掌握所读之书的概貌;然后再对其中的章章节节乃至字字句句作慢慢细细的咀嚼,读熟读透,以求探到书中的精义奥赜。对于必读的经典书籍,这种“猛火煮慢火温”的方法值得借鉴。
  
 
  
  
 二是谈乾坤礼乐之道。以书法为例,乾为神,坤为形,真力弥漫为乐,丝丝入扣为礼。这种将对立融为一体的思维方法,颇有点辩证统一的味道,值得把玩摩挲。所谓乾坤乃是天地之门户。
  
 
  
  
 读书之法还在于摒除一切杂念,用力专一。如攫取一老井,力求能够达到最深处。不要害怕自己挖不到泉水。如果挖一处换一个地方,你将一生得不到泉水。
  
 
  
  
 第四节,在于劝诸位老弟,力所能及用其最大功力去做事业。求取功名是读书人求生之道。不要想得不到结果。只要做到,老天做主。
  
 
  
  
 又强调专一,无论研究经书还是作文。力所能及则必有善果。每日,静心研习,不担忧出现什么成果,只担忧自己能力能否精进。劝勉四弟六弟,无论做什么不可兼收并蓄,一定以一为主。而且像四弟六弟要最近写作文稿,并且说将自己的文稿也一定要收集。文稿要有一定的规格和范式,利于积累。在与兄弟研讨诗词学问之中,“乐何如乎?”让我体会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乐趣。这既是尽兄长之意,又是对父亲教导的回报。学问在于积累,人生在于成长。
  
 
  
  
 第5节,所写谢国堂先生与自己惺惺相惜,表现其人品之高,与自己乃君子之交。
  
 
  
  
 第6节,多问几句,内心惦念,不放其心。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致四位老弟书
  
  
 四位老弟足下:
  
 九弟行程,计此时可以到家。自任丘发信之后,至今未接到第二封信,不胜悬悬,不知道上不甚艰险否?四弟、六弟院试,计此时应有信,而折差久不见来,实深悬望。
  
 予身体较九弟在京时一样,总以耳鸣为苦。问之吴竹如,云只有静养一法,非药物所能为力。而应酬日繁,予又素性浮躁,何能着实养静。拟搬进内城住,可省一半无谓之往还,现在尚未找得。予时时自悔终未能洗涤自新。九弟归去之后,予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书》领会较深。九月十一日起,同课人议:每课一文一诗,即于本日申刻用白折写。予文诗极为同课人所赞赏,然予于八股绝无实学,虽感诸君奖藉之殷,实则自愧愈深也。待下次折差来,可付课文数篇回家。予居家懒做考差工夫,即藉此课以摩厉考具,或亦不致临场窘迫耳。
  
 吴竹如近日往来极密,来则作竟日之谈,所言皆身心国家大道理。渠言有窦兰泉者,垿,云南人。见道极精当平实。窦亦深知予者,彼此现尚未拜往。竹如必要予搬进城住,盖城内镜海先生可以师事,倭艮峰先生、窦兰泉可以友事。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镜海、艮峰两先生亦劝我急搬。而城外朋友,予亦有思常见者数人,如邵蕙西、吴子序、何子贞、陈岱云是也。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子序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何子贞与予讲字极相合,谓我真知大源,断不可暴弃。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凡乾,以神气言;凡坤,以形质言。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即此道也。乐本于乾,礼本于坤。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于此矣。陈岱云与吾处处痛痒相关,此九弟所知者也。
  
 写至此,接得家书,知四弟、六弟未得入学,怅怅。然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致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此后写信来,诸弟各有专守之业,务须写明,且须详问极言,长篇累牍,使我读其手书,即可知其志向识见。凡专一业之人必有心得,亦必有疑义。诸弟有心得,可以告我,共赏之;有疑义,可以问我,共析之。且书信既详,则四千里外之兄弟不啻晤言一室,乐何如乎!予生平于伦常中,惟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馀,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嗣后我写诸弟信,总用此格纸,弟宜存留,每年装订成册。其中好处,万不可忽略看过。诸弟写信寄我,亦须用一色格纸,以便装钉。
  
 谢果堂先生出京后,来信并诗二首。先生年已六十馀,名望甚重,与予见面辄彼此倾心,别后又拳拳不忘,想见老辈爱才之笃。兹将诗并予送诗附阅,传播里中,使共知此老为大君子也。
  
 予有大铜尺一方,屡寻不得,九弟已带归否?频年寄黄英白菜子,家中种之,好否?在省时已买漆否?漆匠果用何人?信来并祈详示。
  
 兄国藩手具。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二十二书

8. 《曾国藩家书》全书详解,第十三书

《曾国藩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 致父母书 第66页-70页
  
  
 
  
  
 随书成长:这封信写于正月十八。
  
 
  
  
 第一节写与家中书信物品往来。
  
 
  
  
 第二节是重点,主要写在初八之后,弟弟曾国荃患病及如何医治的情况。以及自己心中感受。
  
 
  
  
 曾国荃所患是时疫之症,大概应该是冬天的一种传染病,再加上肝家有郁,胃家有滞。所以病情比较严重,曾国藩写道,当自己听到弟弟呻吟之声震屋瓦,自己日夜惶惧,可感乎对弟弟一片深情,曾国藩对自己的九弟较其他的兄弟更给予一番殷切之期望,所以责己之情更为切痛。此种兄弟之情当为我们深切体察和学习。
  
 
  
  
 兄弟乃手足,在过去封建大家庭中兄弟几人长大之后一般会分家 ,所以这种手足之情更为难得。
  
 
  
  
 细思我在家身为兄长,读到此处,不禁为其挚情所感,反观自己,对弟弟关怀不够。我与弟弟相差三岁,但童年时并不成长在一起,爸爸妈妈扶养他,而我在姥姥中长大。到六岁以后我和弟弟才在一起生活,故而,总觉得感情有一些隔膜。现在长大了,都各自成家,虽是一奶同胞,虽是经常见面,但总觉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之间当然不会有兄弟失和,妯娌反目之现象,但是我想我可以做的更多和更好,所以我想,当从自己出发,应该主动去关心弟弟及其家人,这种关心应当从内心出发,主动去做些什么。
  
 
  
  
 第一要深切认识到 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这个道理。兄弟不和往往从心存芥蒂开始。曾国藩一家兄弟之间也有不和之时,但曾国藩总以忍让为主,求得和气致祥,如若不合,则乖气致戾,而家中将来必有事实明证。这是兄弟之间最重要的,无论如何力求以和为贵力求和睦,即使有兄弟不睦,也不要让外人得知,宁可自己吃亏。
  
 
  
  
 第二是多关心教育子侄让他们立志。立志是树立一个人生追求,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曾国藩说:“古者英雄行事,必有基业……如居室然,宏大则所宅者广,所庇者众。诚信则置址甚固,结构甚牢。”“慨然思尽涤前日之污,以为更生之人,以为父母之肖子,以为诸弟之先导。”子侄立志了,必定家业兴旺,家族必然有祥和之气。
  
 
  
  
 第三是勤。就是勤于与弟弟及其家人沟通。曾国藩说:“勤如天地之阳气,凡立身、居家、作官、治军,皆赖阳气鼓荡。勤则兴旺,惰则衰退。”“勤可以补救愚拙,不知者将渐知,不能者将渐能。”只要勤于去做,去沟通,必有成效。
  
 
  
  
 四是恒。曾国藩曾经说:“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我要坚持去做,恒心不改,定能使家中一派祥和。上不愧于父母之心,下不愧于兄弟之情。让自己的家更有一种一团和气,做父母也会更高兴。
  
 
  
  
 最后一小节,写英国侵略者的状况,黄河决口,湖北民变,我感到这实在是一个乱世之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十八日 致父母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新正初七日男发第一号家信并鹿脯一方,托俞岱青先生交彭山屺转寄,不知到否?去年腊月十九发家信,内共信十馀封,想已到矣。
  
 初七日信系男荃代书。初八早,男兄弟率合寓上下焚香祝寿。下半日荃弟患病,发热畏寒,遍身骨节痛,胁气疼痛。次早,请小珊诊,系时疫症。连日服药,现已大愈。小珊云:“凡南人体素阴虚者,入京多患此症。”从前彭棣楼夫妇皆患此症,罗苏溪、劳辛阶、郑小珊、周华甫亦曾有此病。男庚子年之病,亦是此症。其治法不外滋阴祛邪,二者兼顾。九弟此次之病,又兼肝家有郁、胃家有滞,故病势来得甚陡。自初八至十三,胁气疼痛,呻吟之声震屋瓦。男等日夜惶惧。初九即请吴竹如医治。连日共请四医,总以竹如为主、小珊为辅。十四日胁痛已止,肝火亦平。十五日已能食粥,日减日退,现在微有邪热在胃。小珊云:“再过数日,邪热祛尽,即可服补剂。本月尽当可复体还元。”男自己亥年进京,庚子年自身大病,辛丑年孙儿病,今年九弟病,仰托祖父母、父母福荫,皆保万全。何幸如之!因此思丁酉春祖父之病,男不获在家伏侍,至今尚觉心悸。九弟意欲于病起复体后归家,男不敢复留。待他全好时,当借途费、择良伴,令其南归。大约在三月起行。
  
 英逆去秋在浙滋扰,冬间无甚动作。若今春不来天津,或来而我师全胜,使彼片帆不返,则社稷苍生之福也。黄河决口,去岁动工,用银五百馀万,业已告竣,腊底又复决口。湖北崇阳民变,现在调兵剿办,当易平息。
  
 馀容续禀。
  
 男谨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