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派是王重阳创立的吗?

2024-05-03 02:46

1. 全真派是王重阳创立的吗?

全真教:全真道又称全真派,全真道的始祖是[少阳]东华帝君,少阳传[正阳]钟离权,正阳传[纯阳]吕洞宾,纯阳传刘海蟾[刘操],再传王重阳[王阳],道教称北五祖派,全真派创教者王重阳,为陕西咸阳大魏村人,于金大定七年[1167]从终南山前往山东宁海一带传播道教,先收马钰、孙不二夫妇为徒,建立”全真庵”以收徒传道,凡学其道者,均号全真道士,固称为全真道或全真教。全真道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即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刚学道的主要经典是《道德经》、《清静经》、《孝经》、《心经》等,王重阳又著作《全真立教十五论》等基本教义十五条即:一要出家住观,二为云游参访,三要学书解经,四要精研药物,五要会修造庙观,六要住丛林结伴,七要静养,八要定心坐静,九要学会调和五炁,十要炼性,十一要修性命,十二要积功累行,十三要超脱三界[欲、色、无色界],十四要养生,十五为超离凡世等作为全真道立教规范,特别是后来他的七位大弟子:马钰[号丹阳],谭处端[号长真],刘处玄[号长生],丘处机[号长春],王处一[号玉阳],郝大通[号广宁],孙不二[号清静]分别开创遇仙派,南无派,随山派,龙门派, 仑山派,华山派,清静派等七大派,道教称“北七真派”,使金元时期道教大兴,特别是丘处机开创的全真龙门派的兴起,使这一时期的道教进入了鼎盛之势。

全真派是王重阳创立的吗?

2. 作为全真教第一代掌门人,王重阳的武功水平到底有多高?

王重阳的武功,是货真价实的天下第一,绝顶高手。谈及华人武侠作家金庸一生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是《射雕英雄传》。在金庸的整个创作生涯中,射雕英雄传恰好位于中期;从此之后,金庸的创作风格就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书中的全真派祖师王重阳,曾经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上扫荡群雄,号称“中神通”。他的武功,到底有多高?是不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呢?

王重阳的武功境界和武功修为不容小觑。既然能成为一个时代人尽皆知的“天下第一”,王重阳手中没有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的。当时的五绝,尽管都还没有修炼到武学的至高无上境界,但也是闻名遐迩的一方绝顶高手。书中记载,华山上,王重阳和他们“谈武论剑”,经历了七天七夜,终于把所有人全部折服。由此看来,不论是单打独斗的本领,还是对武学的领悟,对武道的探索,王重阳无疑要胜过东邪西毒等人一筹。

从书中的时间线来看,王重阳尽管早早的就因病去世了,但是先天功,原著曾经表明会“越练越快”,临终的王重阳又学会了一阳指,武功之高,恐怕不是常人所能揣测。其他四绝,很有可能在《射雕英雄传》的末尾,也就是第二次华山论剑的时候,才正式的超越了王重阳;而故事发生到神雕时期,练习九阴真经已入化境的洪七公,一灯,欧阳锋等人,已经甩开了王重阳一大步。在明报连载版的神雕中,金庸干脆表明西毒北丐“这份武功已经不是当年中神通所能及”。

王重阳早早的离世,堪称双雕武林最大的遗憾。假如这位威名远扬的“中神通”,真的一直活到了神雕时期,恐怕他的武功,就可以和倚天的张三丰相媲美了。

3. 为什么说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拜托各位大神

王重阳(1112~1170)  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 ,字知明 ,号重阳子。 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 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 2 年。三年 ,功成丹圆 ,迁居刘蒋村 。七年 ,独自乞食,东出潼关 ,前往山东布教 ,建立全真道 。其善于随 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 。收弟子 7 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 。十年携 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 ,卒于开封途中 。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必修经典 ,认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其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在组织上、理论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

记得采纳啊

为什么说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拜托各位大神

4. 王重阳的全真教创派祖师,为何没上榜?

王重阳门派是全真派创派祖师。王重阳,是天下五绝之首的“中神通”,身材甚高,腰悬长剑,风姿飒爽,英气勃勃,飘逸绝伦,是“老顽童”周伯通的师兄“全真七子”的师父。也是一个独步武林的奇才,天资聪颖,武功造诣深不可测,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世称“天下第一”。
早年是位抗金英雄,事败后出家修道,在终南山创立全真教,在武林中享有“天下武学玄门正宗”的美誉。在“华山论剑”之时,力挫四绝,夺得“天下第一高手”之称和道家至高的武学宝典《九阴真经》。临终前更以“一阳指”重创“西毒”欧阳锋,使之数十年不敢踏入中原。

王重阳的武功天下无敌几十年,在射雕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他的对手。千万不要把王重阳的武功低估了,王重阳天下无敌几十年,是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通过他的师弟周伯通的评价可以看出,王重阳天赋极高,许多武功上的道理他一想就明白了,并不需要像别人一样勤修苦练的。
很多人认为第一次华山论剑五绝大战七天七夜,王重阳武功不过如此,但是不要忘记五绝比武每个人都要比的,也就是说他们五个人,每个人都要与其余四个人比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个人在伯仲之间,每个人比试要多长时间,参看洪七公与欧阳锋临死前大战三天三夜就明白了。
又据周伯通说,外家功夫练到洪七公那样就到了顶尖,无法在向前一步了,但王重阳的道家武功却是越练越高深,那是永无止境的,并且周伯通给郭靖着重强调,如果王重阳能够现在,绝对不需要再和他们比七天七夜,只消不到半日就可以把他们折服了。

5. 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他的师傅到底是何方神圣?

在《神雕侠侣》中,对王重阳的事业有一些记载,就是小龙女和杨过在活死人墓中读王重阳和林朝英的往来书信,作为抗金义士,王重阳应该跟黄裳有一比,他虽然在军队中会有师傅,应该也是军队中的将领,但是武功不会是单打独斗的高手,更多的可能是行兵打仗,而王重阳则属于天赋异禀,跟黄裳差不多,是属于自学成才的,或者说自己独创的武功,已经完全脱离了师傅所授的武学范畴,所以才会自立门户,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他的师傅是没有门户的,否则这种行为就叫做反出门户,是不为武林所容忍的,尤其是在宋朝,讲究礼法,欺师灭祖是会被人唾弃的,而王重阳不是。

有师弟必有师傅,而这个师弟就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周伯通,周伯通跟王重阳个人关系非常好,应该属于战友一个级别的,他们在战场上是一个师傅的徒弟,行兵打仗的手段可能是师傅所授,而真正单打独斗的武功是王重阳自己悟出来的,进而传授给了周伯通,而周伯通又是一个武痴,除了喜好练武,其它都不放在心上,这也正符合了全真教道家的心法,所以才会有师哥是五绝之首,师弟同样是五绝之首。

“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按照常规的思维,觉得作为师父的,就一定要强于弟子,而中国的手艺人更是秉承“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所以在教授过程中,总是“猫教老虎,留一手”,这样的结果就是“黄鼠狼下耗子,一辈不如一辈”,其实在师生的关系上,更加准确的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人的成就取决于自己的悟性和努力,而无论是王重阳,还是周伯通,他们在学武方面都是天分极高的,相信早就超过了他们的老师,尤其是后来的老顽童,独创了空明拳、左右手互搏术等,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没有那种野心,所以才会达到这个高度,如果像欧阳锋一样,估计结果就未必会好。

我们知道,周伯通曾跟郭靖讲过,如果王重阳还活着,那么二次华山论剑将没有悬念,他说过,王重阳就像黄裳一样,属于武学天才,对于老顽童需要刻苦学习才能学会的,王重阳不需要费很大的力气,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样的人是非常少见的,所以也可以说,王重阳真正的武功都是自己练出来的,而不是师傅传授,而那些只能学到师傅皮毛,又不能有所突破的都属于庸才。

从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我们可以得出,那些奔着名利去的人,尤其是不择手段,最后结果都不太好,反倒是那些没有把名利放在心上的,反倒偶然得之,王重阳争天下第一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免去纷争,得到《九阴真经》的管理权,而周伯通则更是,虽然早已经武功天下第一,却从来没有在意过,他的境界则更加地高。



王重阳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他的师傅到底是何方神圣?

6. 全真教的祖师不是王重阳?

 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於陕西终南山所创。此外,张伯端一系(主要是白玉蟾)所创立的内丹修鍊为主的教派後来也被划分在全真道,称为南宗,而王重阳这支则称为北宗。   道教教派,也称全真道或全真派。金初创立。因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自题所居庵为全真堂﹐凡入道者皆称全真道士而得名。该派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早期以个人隐居潜修为主﹐不尚符籙﹐不事黄白之术。   全真道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该派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金莲正宗记》称该教“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内﹐以九还七返(按指炼内丹──引者)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王重阳死後﹐其弟子马钰等七人分别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继续传道﹐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见北七真)﹐但教旨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元太祖十五至十八年(1220~1223)间﹐丘处机应诏赴西域大雪山谒见元太祖﹐受到礼遇﹐命其掌管道教﹐在各地大建宫观﹐全真道进入全盛时期。在发展中﹐因不断侵占佛教寺院﹐宣传“老子化胡”之说﹐引起僧人不满﹐而导致元宪宗八年(1258)的僧道大辩论。结果全真道失败。宪宗诏令全真道归还侵占的寺院200馀处﹐又令道士落发﹐焚毁《老子化胡经》及其雕版。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僧道再次进行辩论﹐全真道又以失败告终﹐诏令除《道德经》外﹐其他道经尽行焚毁﹐全真道遭到沉重打击。元成宗时﹐禁令渐松﹐全真道又见恢复。明代朝廷重视正一道﹐全真道相对削弱。入清以後更为衰落。       丘处机画像现存全真道的早期史料较多﹐《正统道藏》收有王重阳以及北七真的著作﹐教史有秦志安的《金莲正宗记》﹑李道谦的《七真年谱》﹑《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甘水仙源录》等。但後期的史料较少。清人陈铭珪的《长春道教源流》和今人陈垣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对全真道的历史作了一些考证和论述。   全真教是后期道教最大的派别之一,元代以来与正一派一起延续至今。全真教三教合一的思想非常鲜明,这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全真教仿效佛教禅宗,不立文字,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内丹修炼,反对符箓与黄白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全真教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道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了严格的清规戒律,这一点和正一道很不相同。   全真道是中国道教后期的两大派别之一。创建于金初,后再与其他丹鼎小派合并而成。大派一直流传至今。   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嚞(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   入道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子。陕西咸阳人。金正隆四年(1159),声称于甘河镇遇仙,改儒为道。曾居终南山修道。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去山东传教,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传道说法。在这期间,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创立全真道。

7. 全真教的王重阳是哪里人?

王重阳(1112~1170) 

    中国金代道士。全真道创始人。原名中字,字允卿。后改名世雄,字德威 。入道后 ,改名� ,字知明 ,号重阳子。
    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略,中甲科 ,遂易名世雄。年 47 ,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 ,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 2 年。三年 ,功成丹圆 ,迁居刘蒋村 。七年 ,独自乞食,东出潼关 ,前往山东布教 ,建立全真道 。其善于随 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 。收弟子 7 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 。十年携 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 ,卒于开封途中 。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为必修经典 ,认为修道即修心 ,除情去欲 ,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其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在组织上、理论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

全真教的王重阳是哪里人?

8. 全真派的王重阳

王重阳(1112—1170年),始名中孚、字允卿,后改名嚞,字知明,号重阳。少时醉心武学,后经吕洞宾传道度化,遂摈弃妻子儿女,学道成仙,创立了全真教,被尊为重阳帝君。祖籍陕西咸阳大魏村,出生于庶族地主家庭,后迁终南县刘蒋村。幼好读书,后入府学,中进士,系京兆学籍。金天眷元年(1138),应武全真教略,中甲科,遂易名世雄。年47,深感“天遣文武之进两无成焉”,愤然辞职,慨然入道,隐栖山林。金正隆四年(1159),弃家外游,自称于甘河镇遇异人授以内炼真诀,悟道出家。金大定元年(1161),在南时村挖穴墓,取名“活死人墓”,又号“行菆”,自居其中,潜心修持2年。三年,功成丹圆,迁居刘蒋村。七年,独自乞食,东出潼关,前往山东布教,建立全真道。其善于随机施教,尤长于以诗词歌曲劝诱士人,以神奇诡异惊世骇俗。在山东宁海等地宣讲教法。同时,先后收马钰、孙不二、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郝大通、王处一为弟子,遂后建立全真教团。收弟子7人,后世称全真教七真人。十年携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4人返归关中,卒于开封途中。葬于终南刘蒋村故庵(今陕西户县祖庵镇)。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平等,三教合一,提出“三教从来一祖风”的融合学说。全真道内以《道德经》、《孝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必修经典,认为修道即修心,除情去欲,存思静定、心地清静便是修行的真捷径。所以,全真道不崇尚符箓,不事黄白炼丹之术。其死后三年间,全真道传教范围波及关中、河南、河北、山东大部分,遍于社会上下各阶层。在组织上、理论上为全真道的兴盛发展奠定了基础。金章宗赐庵名为灵虚观,元太宗加封为重阳万寿宫(即重阳宫),全真道尊为祖庵或祖庭。道教分南北两派,南派为旧教,称为正一派,北派即王重阳创立的全真教。王重阳修道十一年,主要在山东宁海一带传教,共收入门弟子七位,号封“全真七子”。分别为长春子邱处机、丹阳子马钰、清真散人孙不二、长真子谭处机、长生子刘处玄、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其时以丘处机为首的全真派在元朝倍受恩典,从而使道教也倍受尊崇,道教曾被封为国教。因而,金元年间,新道教全真教备受推崇,道观遍及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