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帮扶优秀日记

2024-05-19 11:53

1. 贫困户帮扶优秀日记

      导语:日记可以体现帮扶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和扎实的工作成效,如果广大干部都能发扬这种精神,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必将早日圆满完成。以下是贫困户帮扶日记,欢迎阅读与参考。
         20XX年X月X日 天气:X 
        X月X日星期四今天上午,开发区党工委、管委召开了扶贫誓师动员大会。会上,杨广平书记号召全体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把贫困户当亲人,迅速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我听后心潮澎湃,想马上驻村串户,尽己所能为扶贫工作做点什么,尽快帮助贫困百姓脱贫。回去的路上,我思绪飞扬,感到即使自己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我用心去做,哪怕一点一滴,也至少是一种靠近、一种温暖……
        快过年了,我很想去看望一下他们,看看他们缺些什么。我心里暗暗在想,必须让他们过好这个年!关于如何帮他们脱贫,我想先把情况了解清楚后,再制定具体帮扶方案。下午,我迫不及待地买了油、米、面,来到了广平乡南街村我所帮包的贫困户家中。这户村民叫班绪海,家里共两口人。他主要是因病致贫,没有很好的劳动能力。了解情况后,我向他们一家人郑重表态:从现在开始,我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了,今后家里有什么事,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说完这些话,不知什么原因,一种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20XX年X月X日 天气:X 
        今天是大年除夕,虽然前几天去过看望他们,但心里还是放不下。于是我带上家里蒸好的花糕、炸好的丸子和藕盒,再一次来到了班绪海家。我的突然造访,使他们感动不已……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着眼前的他们,我也感到非常幸福。
         20XX年X月X日 天气:X 
        经过假期里的思考,我的扶贫脱贫方案有了一些门路,但心里还不是很有底。上午,我约村支部书记石玉琴、文书徐金盾一起来到了班绪海家中,想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在班绪海家中,我详细询问了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班绪海,今年65岁,双手残疾,其妻患间歇性精神病。他不适宜外出打工,也不适宜重体力劳动,但他家的院落还可以,适合搞家庭养殖。我感觉这是一个能长期脱贫的路子。经过一上午的谈话交流,大家形成一致意见,决定帮他养殖笨鸡,来实现脱贫。在得到其家人赞同后,我们当即看了他的院子状况,并根据院子的面积,初步规划了鸡舍和菜园的位置。计划在院子西侧建鸡舍,约为60平方米;院子的中央为鸡场,约120平方米;西侧留菜园,约80平方米,准备用于供饲养鸡的辅助原料;院子的东侧用砖进行硬化。我们对这个初步计划充满信心,决定正月十五之后就动工,准备两天完成。
        我结合自己从事的乡村旅游工作,猛然间又产生了一个想法:南街
        村适不适合开发建设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园。随后,我又来到南街村支书石玉琴家中,和他交流这个想法后,立即对南街村的整体情况和下一步发展规划、土地流转等事宜进行了实地调研。大家一致同意,利用该村西南沙坑现有的'30亩水面为基础,积极联系园林公司流转一部分土地,计划建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园,争取将南街村建成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村。我也清楚,理想都是比较丰满的,要变为现实很不容易,说一千道一万,不去做一切等于零。
         20XX年X月X日 天气:X 
        今天是正月十六,也是个可喜可贺的日子,因为经过前期一番准备,老班家的鸡舍建设正式开工了。上午各项物料都运送到了现场,村支书石玉琴、村文书徐金盾亲自上阵,带领9位村民,首先对院内进行清理,计划今明两天完工。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联想所做的点点滴滴,我突然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心里又欣喜,又感到自己做得微不足道,真想一下子帮他们富裕起来……
         20XX年X月X日 天气:X 
        经过两天的紧张施工,鸡舍初见雏形,拉上网子就能投入使用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完成的劳动成果,我感到非常欣慰,特别是从老班笑咪咪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20XX年X月X日 天气:X 
        鸡舍已经建完了,接下来怎么办?我经过和村支书商量,咨询了其他养鸡专业户,计划清明过后天气转暖就选购鸡苗。我的考虑是,全部散养无公害笨鸡。目前,鸡舍的面积最多可养殖120多只,每只扣除成本后平均能收入80元左右,全年收入近万元,基本能解决班绪海一家长期脱贫的问题。看到眼前的这些,看到他们一家人的高兴劲儿,我们感到心血没有白费。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老班家的幸福生活就指日可待。

贫困户帮扶优秀日记

2. 贫困户帮扶日志

      导语:扶贫需要社会每个人的力量,个人帮扶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以下是2017贫困户帮扶日志,欢迎阅读与参考。
        篇一:贫困户帮扶日志        X月X日,我们帮扶组一行5人在刘组长的带领下,带着明确目的,先后深入榆中县高崖镇关门口村、马家集村和清水驿乡稠泥河村进行前期调研工作。在镇上我们遇到了刚接任地震局一把手的魏主任、白处长一行,他们也是帮扶行动的主力,今天第一次进行联络,由于魏主任在乡镇、宣传部门都呆过,对农村工作熟识,我们在镇上多逗留了一阵,听他讲了许多颇有意思的在农村工作时的典故和对时下局势的分析,很是受益。
        我们先是驱车关门口村,车子在国道上行驶了一段后,折行上了通往某部营区的战备路,转过几个弯,就到了村部门口。关门口村委会在营区北50米处,与村中心小学相连,走进一个栅栏似的小门,走下6级窄窄的台阶,就是花坛,最里面的一间平房是村党支部书记罗自忠的办公室。办公室正面墙壁上悬着几幅字画,那是罗书记自己临摹的苏轼《水调歌头》,角落里有文件柜,里面有档案盒、书、画卷、纸笔等,看来罗书记是一个书法爱好者,他的书画很难与其人联系起来,如果单纯看书画,我以为他应该是须着长发、一脸书生气的彬彬艺人呢!文件柜旁是一张单人床,床头生个小火炉,火炉上搭着的小水壶正往往的散着热气。靠窗户的桌子上放着几个纸杯,看来早有准备了,所以我们一进,他就张罗着让大学生村官杨铭仪给倒水泡茶。
        罗书记很健谈。看得出来,20多年的基层工作早已把他磨练的没有丝毫的艺术家的气派了,成了典型的农村干部。他讲了许多多年来在村委工作的经历,让我们很受感动。
        罗书记所在的这个村有180多户人家600多口人。说起村里的贫困户、五保户、纯女户、低保家庭及鳏、寡老人和留守家庭他如数家珍,心里有着一笔明白账呢!老罗说,这是他多年工作的经验,平时他一有时间,就到各家转转,了解那些家庭因为疾病花了钱贫困了,哪些家庭的主劳力在外务工挣钱脱贫了,一 一记在心里。尤其是逢年过节的,只要是困难群众、苦难家庭他一定定期去访,都要有记载。这样乡里有了惠农项目,尤其是紧要救助名单什么的,他就可以第一时间报上去,决不耽误。回来后再即时补开议事会,但定的人员基本不走样,因为有眼前事实说服呢,谁还反对?平时工作细一点儿,到乡上、县上上访的群众就少,有利于固稳定促和谐啊。
        说起人情世俗,老罗有独到的见解。村里有了红白喜事,不管人家请不请,他都备上一份薄礼,去帮个忙鼓个劲。 他告诉我们:“别人过节第一个走的是富裕人家,在哪里喝酒吃肉乐呵着呢,而我去的是最需要关心的人家,家里人不理解,我有自己的道理”。一旁的小杨说:“今年新春第一天,罗书记提了一箱奶子,没有去自己的老丈人家,却去了瘫痪在床的老范家,老范一家人很是感激,他是送暖啊!”老罗说他去那些最需要关心的人家,尽管吃不到肉喝不到就,但看到困难群众高兴,对自己认可,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小两口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留下老人和小孩,是典型的留守家庭,在老罗的带领下,村支部一班人一有时间,就去嘘寒问暖,帮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村小学有17名孩子,其中6名是留守儿童,他们可是村委会的常客呢。老罗说,平素这些孩子、村里的老人、年轻人见了你很热情的打个招呼,你心里就会暖洋洋的,觉得这样做值啊!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淳朴的情感...... 我们又走了马家集村、稠泥河村,听到或看到了很多类似的感人的事情,也感动着围拢在身边的群众的感动,不知觉中夜幕悄然降临,恋恋不舍地离开了,这是我记者生涯结束多年后,又一次心灵的震颤,震颤擦亮了我的心火。
        回程的路上,透过车玻璃,车灯照亮处,牛毛般地春雨正密密匝匝地落着。
        微微细雨润如酥。这春雨润湿了大地,也温暖了我心。我想正是这样一群名不见经传的好村官,支撑出了农村广阔天地的一片蓝天啊。
        篇二:贫困户帮扶日志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气:X 
        今天是我和接对帮扶的贫困户陈元龙约定,看新房屋基平整的日子,老陈是五台乡红场村二组贫困户,年前座谈时,就一再提出,房子住不成了,得重建。我鼓励他重新选址,并将政策做了说明。
        一大早,我和同事驱车30余公里来到村里,又步行去新房选址的地方,走了不到10分钟,就听到轰鸣的.机械声,同去的村干部告诉我,那是老陈请的挖机,在清除场地上的碎石和土方。
        “得亏领导帮忙操心呀!”,老陈老远看到我,赶忙迎上来,说些感谢的话。我回应到:“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好政策!”
        “算了下没,建起大概得多少钱?”我和老陈现场攀谈起来。
        老陈告诉我,平整屋基,加盖起和装修,估计得12万元左右,还强调总得装修一下再住进去。我支持他适当装修一下是必须的,还表扬他是村里第一个动工建新房的贫困户,老陈听了很高兴。
        “虽然有党的好政策,我得积极配合,自己也想办法拿点钱出来,把新房搞气派点!”听老陈这么有信心,我点头表示赞许。
        随后,我又和老陈在屋基四周转了一圈,就猪栏、厕所的位置作了个初步规划。
        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我又和老陈坐下来,问他房屋盖起后的打算。老陈告诉我,盖新房不耽误种庄稼,另外再搞点养殖,猪栏建好了,买两个小猪娃儿喂,再养个百把只鸡子,一年收入个8000块钱不成问题。我连忙称赞老陈有头脑,并又重复发展养殖业的政策,老陈开心的笑了。我还叮嘱老陈,发展养殖业一定要搞好防疫,如果出现问题,及时给我联系,或者就近和乡畜牧兽医部门联系。
        不知不觉攀谈了个把小时,我得再去看另外一户,正要起身离开时,发现老陈头部受了点小伤,我问他怎么回事,老陈告诉我,拆旧房时不小心被瓦片砸到了。我赶忙又坐下来,提醒老陈建新房一定要注意安全,个人的安全,施工人员的安全都得注意,房子建起了,生产生活也要注意安全。老陈非常感谢我的提醒。
        在离开老陈去另外一户的路上,我对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及时正确的政策宣传很重要,要让贫困户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要想办法调动群众自身脱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干部无论怎么帮扶,都还得他本人自己去实施,因此调动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重要,也就是要发挥内因的作用;帮扶干部还要多关心贫困户的生活细节问题,多拉家常,比如问问他们的身体状况、儿女婚姻情况等等,包括正确使用对群众说话的语气,都很显得很重要,注意这些细节了,干部和群众之间就没有了距离,他们会很信任你,感激你。我进一步认识到,还要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感激因势利导,上升到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激,只有这样,才能在广大农村形成和谐向上的正能量。才能营造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的大气场。

3. 长期帮扶贫困学生日记

 长期帮扶贫困学生日记
                         扶贫驻村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全县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情系贫困群众,积极进村入户,干农家活,吃农家饭,在面对面交流中宣讲惠农政策,在心与心沟。下面是我推荐的长期帮扶贫困学生日记,供大家参考。
    
         长期帮扶贫困学生日记一         做好远程教育播放点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对于落实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工作非常关键。读书铺村党总支下属小组党支部十个,党员121名,在村委会设有远程教育播放点一个。在我到村任职之前,远程教育播放和管理的工作一直由村团委书记负责。
         2012年是中央组织部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借助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开展,村委会切实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进一步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思想素质。为了让远程教育播放点切实发挥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素质的作用,我亲自接管了远程教育播放点工作,组织好党员观看电教片,切实加强学习。由于农村党员大多在外务工,不能确保每月组织全体党员进行一次学习,我创新工作方式,制定了党员电教片播放学习的周密计划,每月组织一个支部的党员学习,十个支部轮流进行。一方面保证了农村党员带头致富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党员能够长期接受教育,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刚接触到远程教育播放的工作,我很茫然。因此我主动向团委书记请教管理播放的知识,同时,参加了市委电教中心组织的远程教育播放点管理员培训,进行了专门的学习。今年8月,我村委会远程教育播放点设备机顶盒因雷击损坏,为了保证党员的学习和教育,我积极与街道办及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进行对接,多次到市委电教科请教安装和使用的知识,及时对播放系统进行了修缮,保证了党员学习和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和摸索,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远程教育播放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深刻认识到远程教育播放学习的重要性和其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党员受教育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跟着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也学习到了很多农村实用的法律知识和农业知识。
         电教片播放服务党员学习的工作得到了较好开展和落实,党员的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思想观念转变明显,也更加支持地方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
         长期帮扶贫困学生日记二         --**县林业局帮助复兴镇贫困学子罗永龙圆大学梦
         爱是与生俱来的,在血液里流动,在骨子里结晶,它源源不断的由心而生,永不枯竭,只要人人都愿意奉献一点爱,就如甘霖沐浴大地,人间处处盛开幸福之花。
         2012年9月,就有一簇幸福之花盛开在了复兴镇高岩村的上空。罗永龙,复兴镇高岩村高岩组村民罗德坤的大儿子,今年高中毕业,被广**洋大学录取。考上大学,按理说一件高兴的事,但罗永龙同学却高兴不起来,几千元的学费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是小菜一碟,对他家却是天文数字。虽然母亲在外打工,每月可以挣得壹仟多元回家,但他患上尿毒症后期的`老爸罗德坤每月的血液透析费就要2000元以上,真是入不敷出。因为生病,罗德坤既不能外出务工,也不能干活,罗永龙与其弟弟正在读书,家里的农活无人做,就靠微薄的土地租金维持生计。大学录取通知书只带来孩子稍许的兴奋,学费,学费在哪里呀?像一座大山压着他心上。
         这样的困难不仅让罗永龙一家夜不能寐,也时时牵动着咱们复兴镇党委领导的心,"四帮四促"活动在各个地方有声有色的进行中。县林业局挂帮复兴镇高岩村,考虑到罗德坤家庭困难,情况特殊,村里把他家纳入林业局干部一对一帮扶的对象,帮扶他家的是林业局林业派出所干警林玉。林玉同志帮扶期间总是关心罗德坤一家的生活情况,常常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得知罗永龙考上大学而为学费发愁时,局领导非常重视,号召全局职工献爱心,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帮助莘莘学子上大学,圆他的大学梦。
         当复兴镇高岩村贫困学子罗永龙在**县林业局会议室接过杨局长7500元现金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这笔钱是该局全体职工自愿捐助给罗永龙同学的,是该局全体职工爱心的凝聚,以资助罗永龙同学顺利读上大学。为感谢林业局全体职工对自己一家的关怀,罗德坤发自内心的送给林业局一面锦旗,上书:"四帮四促"见成效,扶贫助学显真情。
         "四帮四促"活动中,林业局全体职工用自己的行动交上一份令社会满意的答卷,复兴镇党委全体也向党和人民充分展示了"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真实写照。希望我们的爱心像常青藤,越牵越远,牵动着共同心愿;四季常青,见证不变的永恒;不管是遇到悬崖绝壁,还是面对骤风暴雨,仍然要展示出我们不变的信念。让你我的心里永远充满爱心和友谊,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长期帮扶贫困学生日记三         “不让一个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学,不让一个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落伍,不让一个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掉队。” 这是全校领导和教师恪守的关爱目标和原则。俞彬老师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一名中共党员能深刻得体会到关爱学困生的重要性。
         这学期,俞老师任初一英语教学工作。刚开学就发现王涛这名同学,有着严重的厌学情绪,他上课总是好动,破坏课堂纪律,英语的朗诵、背诵、默写等任务总是拖拖拉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观察发现他学习习惯特别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上课不认真听讲,总是与同桌讲悄悄话。在家里,父母只顾着经商,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久而久之造成了他英语学困生的状态。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俞老师先为他找了一个好“对子”,让同学带着他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在课上俞老师找时机请他回答问题,而且问题会逐渐加难,并及时表扬他的进步,让他感受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从而更有信心。此后,王涛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经常过来问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他已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身为教师,如果能对所有学生都多一点关爱,尤其是对学困生再多一点爱的话,相信我们的努力会造就更多的有用之才。
    ;

长期帮扶贫困学生日记

4. 个人扶贫日记

 个人扶贫日记大全
                      扶贫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帮扶,人人可以为国家扶贫工作贡献力量。下面是为您分享的个人扶贫日记大全,希望你喜欢。
    
    个人扶贫日记 篇1    为深入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特别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办好三、解难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十一月十六日,在市保密局刘光奇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苍龙街道办事处,对办事处所辖的苍头坝社区和下坝村进行了解。在苍龙街道代主任的介绍下,我们对所辖的两个区域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两个区域。我们便直奔苍龙社区和下坝村。
    进入苍龙社区和下坝村,接待我们的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由于此项活动工作开展的紧迫性、重要性,刘光奇局长便及时组织召开了村委工作会议。
    会议上,刘光奇局长认真传达了“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的重要性,并号召村委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要积极行动起来,在苍龙社区和下坝村开展好xx活动。刘光奇局长还指出“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是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把党的关怀落实到人民群众身上。
    11月20日,今天我们的任务是发放联系卡和宣讲党的政策。在机要局穆昌亮局长的带领下,我们一同来到了下坝村,进入下坝村,我们没有和村委联系,而是沿公路走访。旨在听到更多群众的声音。我们来到老百姓陈仁美家,询问了他的生活、身体状况,老人更多的是对村领导的不满。最后他导出,“你们来了就好,你们多走几家。
    个人扶贫日记 篇2    今天的天气很好,阳光明媚,下村又再次去走访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户。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一路上田地间一群群忙碌的群众,有的在地里拔花生、有的在割晚稻、有的田里放牛,有的在土里挖红薯.......秋天丰收的喜悦,笑脸写在每一个的脸上。
    看着勤劳的人们,沿着弯曲的小路,不知不觉就到了自己帮扶的贫困户王恩娣家门口,走进他家第一眼就看见她老公罗林长和小孙子在摘花生,他看到我起身招呼我。我们拉了拉家常,问了问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他告诉我老伴在帮别人割稻子,就自己和孙子孙女在家,现在生活都能吃饱穿暖,感谢党的好政策,干部们隔三差五的来关心我们老两口,真的很感谢。听到贫困户的心里话我心里很高兴,自开展结对帮扶以来,贫困户没有把我忘记,还能喊出我的名字。最后我相信有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有了他们的自身努力,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幸福富裕的生活一定会梦想成真的。
    个人扶贫日记 篇3    我的帮扶对象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中年妇女,微胖,目光呆滞,和她完全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村主任老黄介绍,她丈夫在外打工境况很差,多年无音讯,无儿无女,只有轮流住在姊妹家。其姊妹家也相距甚远。第一次我随“大部队”去看她,是该村的黄主任亲自骑摩托把她从衡阳那边接过来,黄主任代替她接受了我的红包,再又是黄主任用摩托车把她载回去。黄主任单瘦的身子,也将近六十岁了吧。看着他们的背影,有点感动。心想,我这卑微的帮扶反而给他们带来了麻烦。无奈我也是小女子一个小兵一个,没有居高位,没有很多钱,也不会驾车。
    第二次再随“小部队”去看她,我不敢麻烦黄主任再把她载来载去,那样实在辛苦又实在危险。我大胆地信任黄主任,把我的小小心意放在黄主任手里,请他转交。尽管同行的领导有质疑,但是我说,我完全有理由相信,朴实勤劳的黄主任会帮我完成心愿转达心意。即使没有,就当是感谢老黄吧,也是应该的。心想,下次,一定要好好地感谢老黄。
    个人扶贫日记 篇4    在做好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水月寺镇白果园村精准扶贫小分队再次出击。
    我结对帮扶的1户在村委会附近,交通比较方便,我们步行而去,在路上我听村干部介绍了温成知的家庭情况:家中四口人,妻子在水月寺专心照顾女儿读书没有工作,他留在家照顾老人,闲暇时间出门做电焊工。这样的家庭,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潜力脱贫的。当我来到一处石头和泥土混合建成的屋子前,村干部告诉我,温成知的家就在这里。
    踏进大门,我看到的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堂屋中大多数摆放的是温成知的劳动工具,唯一的电器是一台早就不能工作的洗衣机。
    他的卧室更是简陋,木架床上几床破旧单薄的棉絮、几个多年失修的老木柜,其他的也还是摆放的一些农具。
    白果园村老百姓一般都种了很多茶叶,我问他茶叶收入怎样。他说家里的茶园都荒了,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收也请不到小工,二是茶厂太远,来去成本太高。这时周围的老百姓都围了过来,希望在村委会附近办个茶厂。原来白果园村委会以前有个茶厂,老百姓来送茶叶非常方便。后来茶厂搬到了其他地方,非常远,在采茶的季节,他们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去送茶叶,这样一天下来,利润太低。我提议能不能成立一个合作社,老百姓又反映茶叶不好卖的问题,我没有回答他们,因为我暂时还没想出一个好的点子使农户和卖家牵手。
    在谈话中,温成知透露他自己想发展养猪,我便向他们宣传养种猪的政策,温成知听了后非常开心,说自己有一块地方可以盖个小型养猪场,我问他周围农户多不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污染水源。大家都说那个地方挺适合建养猪场。听到这,我松了一口气。
    他妻子可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对正值盛年的夫妻,不应该沦落成为贫困户。在路上,我看到有农户在秀鞋垫,非常精致好看。他妻子能不能在照顾小孩之余做些手工活?水月寺镇集镇上那么多的专职照顾学生的妈妈们能不能联合起来秀鞋垫搞产业?
    困扰我的问题好多好多。今年我24岁,参加工作一年多,知识太少,阅历太少,但想着老百姓还是那么信任我,我有些力不从心。压力大,任务重,但是我充满信心。向上吧,少年!
    个人扶贫日记 篇5    一大早起来,就头重脚轻地浑身难受,强撑着把孩子送到保姆家,9点钟到了平安乡梨树村。四个月了,大多数时间行走在大山与乡道之间、停留在农户家里里,趴在书桌上书写或电脑上编辑。
    本想着到乡政府买一桶方便面,可事与愿违,一到乡上马上组织入户。早餐没吃、中午两点多肚子已咕咕交个不停,心想马上结束返回乡上再吃,有没料到,县上检查组已到包梁村,我们有马不停蹄地赶往包梁。四点钟已过,检查组还在一项一项的、认真的、煞有介事的翻阅资料文件。
    五点钟已过,我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看到远处的几户回族院落,放大胆子走去…。到了门前一位阿姨在洗洋芋,隔着开着的大门我看见院子里拉着一道铁丝,上面挂着一排雪白的粉条,似乎还冒着热气。本想张口要点吃的,但看到她正忙着,通红的手还在冷水中翻洗着,我也就不好张口,只是静静的看了会儿离开了。
    六点钟过了,检查组还没走,这会我实在挨不住了,借了村干部的摩托车翻过一座山,绕了好几道弯到沟底的一家小卖部买了一桶方便面,又原路返回。刚倒上水,检查组要走,我们也要返回原地,哎!这命!饿了一天,刚有吃的,却又吃不到嘴里。
    个人扶贫日记 篇6    县二运会激战到了第三天。上午九时,马书记电话问我是否党员,我说是,他马上叫我交接工作马上来局里。一到办公室她简单询问了我的党况,叫我随他下乡。
    九点十分随车一路向东北方向奔去,窗外麦苗正黄,玉米绿的刺眼,漫山遍野的小花让我知道自己久居城里好久了,有点小激动。半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平安乡,又与干部寒暄一番,立刻赶往梨树。 又是弯弯绕绕的梁峁小路,又是不同来时的风景。
    十分钟左右到了两边悬崖,中间高耸两层的村委会。下车,没有急着随大家进入村委会,向前走了几步,举目望去,远山苍翠,沟壑延绵,红日高照其中,一时竟忘了我来此的目的。
    个人扶贫日记 篇7    带着学校周五中午扶贫会上分发的表单,我早上九点出发,经过车辆人烟稀少的大公路,穿过雨后盘旋泥泞的村村通石子山路,越往山上走,越感觉到冷空气迎面袭来,闻着前方勤劳农家柑橘树,柚子树的清香,我知道今天帮扶的第一户贫困户农家快到了,快走过长满柑橘树的大石子路经过泥湿的黄土小路时,出来两只狂吠的家犬,还好主人家知道有人来,马上面带微笑,热情地走出来拦住它们并询问我找谁。
    在农户热情的带领下,我来到马兴凤老人家,他的妻子蔡红春老人正在洗衣服,冬天山上气温格外低,加上近日寒雨不断,所以一早她就把为数不多的补丁衣服洗了准备晾干。看到我来了她马上放下手中的活,一边引我到炉子旁就坐,一边热情的打招呼并拿出几个大柚子,让我走时带路上口渴吃,虽年事已高,老人的热情依旧,委婉的谢绝老人家后,就拿出今天的资料进行记录。二老告诉我他们家现有两口人,这和我帮助的另一位覃华东家一样,只不过覃华东家有一在金果坪乡中心小学上六年级的学生,而且学生成绩优异,很懂事。由于马兴凤家的二老身体欠佳,常年就种着屋前后人的一小块田地,一年养一头猪,自给自足,没有什么可支配的收入。我告诉老人家这次调查资料提交上去后,相关部门会根据民情制定出好的政策,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老人家很欣慰的笑了,真诚的道了声质朴的感谢。
    走出马兴凤老人家,在大公路上赶上了一位热心的90后农村小伙的客运车回到了学校。提前打电话约好,下午一点我来到了覃腊梅家,经过了解,她家住的粗糙土房子是危房,已经向村里反映上报。覃腊梅原有7亩田地,后来分出去给女儿覃仕菊4亩,由于常年身体体弱多病,就留在家里,简单的种着剩下三亩,有油菜,红薯,洋芋,养了两头猪,留一头卖一头。她的儿子覃仕红在武汉工地当门卫,几年前做过切大肠手术,她讲当时儿子的病在浙江小地方没医院敢治,后来辗转回到恩施,才在大医院把人倒过来再切除露出的部分才好些,听着这位母亲伤感的叙述,感觉的到她很想念在外打工的孩子。我告诉她现在儿子病也治好了,恩施发展也不错,可以过几年让儿子在附近找份工作,离家近些,也可以一两个月回家团聚团聚,希望她能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安心生活,有什么需求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会向上传达,帮助她家一步一步致富。到这时她才忽略了苦楚的现状,露出闪光的泪花和欣慰的微笑。
    个人扶贫日记 篇8    早起,吃了点早餐就同乡上的干部一同去梨树阳洼组。 阳洼组位于梨树村队址西部的沟底,十几户依崖而居,路况不是太好,一遇下雨村民出行很难,还有小面积的滑坡频频出现,多年来,这组人的居住环境和人身安全一直困扰着历届乡镇干部的心,计划搬迁课由于各种因素一直没有实施。自开展精准扶贫以来,这个心病终于能治了—异地搬迁。 改建的新村址在梁顶不太大的一块平地里,这块地也只能以地势修建七、八户人家,其他的也只有逐年选址逐年进行搬迁了。
    如今,主体建筑已经完成。回想起来,六月底我刚来这儿时,一片麦子地里堆放着一大堆乱砖,到十一月底房屋主体的耸立,这个过程可想多辛苦,可想想村民马上就能入住,马上就能摆脱泥泞,塌方的危险,又是那么的高兴!
    个人扶贫日记 篇9    3月12日 星期三 晴
    今年初,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水利局党组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开门搞活动”的原则,要求党员干部要全面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走访普通群众,了解民情民生,开展结对帮扶。真正让党员干部受到教育、转变作风,让群众得到实惠,密切感情。
    3月12日上午,根据市局党组统一安排,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体乘坐公交汽车赶到麻城市龙池桥办事处xx村开展民情大走访和与生活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恰巧3月12日,也是国家确定的“植树节”,所以在这次走访活动中,局里还专门安排全体党员干部参加xx村的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活动。由于上午要参加有关会议,集体植树和清理渠道的活动我因故未能参加,多少有些遗憾。会议结束时,已近晌午,我顾不上中饭,急忙驱车赶往村里,与同志们一起汇合。赶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快一点多了。
    xx村村委会对我们这次民情走访活动十分重视,专门安排村组干部帮助我们联系农户和带路。在村妇联主任的引领下,我急忙赶到了此次走访活动中的联系对象,困难群众占洪波的家中。大老远就看到门口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门前正忙着做家务活,一见到我们,老人显得十分高兴,伸出长满老茧的手,握住我的手不放,连声说着欢迎。村妇联主任介绍说,这是占红波的父亲,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老人说,我知道你一会儿要过来。估计在这之前,与我一起负责联系和结对帮扶这家农户的局水资源科潘金雄同志已经来过这家并进行了走访和慰问。老人可能是从他那里已经知道我马上要过来的消息。
    进屋坐下,房子是一栋三层高的旧楼房,好像正在装修之中。占洪波的父亲非常热情,给我倒了杯热茶。老人说,洪波这孩子,卧病在床已经好几年了,至今生活不能自理。这几年,全靠小儿子,在附近靠做木匠,挣几个钱,把这个家撑起来。最近,正在把旧房子装修一下,准备过一阵子把小儿子的婚事办了。这房子装修的钱,都是小儿子打工挣的。老人忙着介绍,因为大儿子占洪波的看病治疗,家里已经花了不少的钱,这些也都是小儿子掏的。他自己年龄大了,加上小儿子的病情,不能外出打工,只好在村子周边偶尔帮一些农户打点短工,以弥补家用,减轻儿子们的负担。
    我从身上掏出200块钱,塞到老人手中,真诚地对老人讲,这次到您家走访,主要是来看望一下您们,特别是看望一下占洪波。这点钱,尽管不多,但是我的一片心意,希望您能收下。老人坚一开始坚持不收,正相互说着,老人突然停顿了下来,盯着我的脸庞,显得十分惊喜。他说,你是不是原来来过我家搞过走访慰问?我仔细一瞧这家房子,再看看老人,我也一下子想起来,20xx年开展“三万”活动,局里组织进村走访调查的时候,我好像来过这家的`,临走的时候我还留下了300块钱给老人,并从家里给他们带来了一袋子衣服。这时,村妇联主任也想起来这事。此时,老人还一直说着谢谢,都说得我都不好意思。
    我对老人解释道,这次我专程到您家里来看看,既是局里面的安排,也是我个人的心愿。这次来,看到您家庭的巨大变化,赶到由衷地高兴。真诚希望您们家新的一年,一切都会越变越好。也希望您们把我当成你们远房的一个亲戚,多联系多走动。家里面如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的,需要我提供帮助的,请及时跟我联系,我一定会想方设法,帮助你们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老人再三表示感激。
    离开老人的家里,老人有些依依难舍。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惦念着这个特殊的家庭,想着这位善良、淳朴、热情、坚韧的老人和他的孩子,想着我们身边无数个象他一样的普通群众。一次普通的走访,从老人的家庭,我受到了巨大的民情教育与心灵洗礼。在走访的过程中,我更深地体会到什么叫做感恩,懂得了什么是勤劳,明白了什么是自强与自立,看到了一个人在直面困难时的百折不挠和对人生的乐观坚毅。同时,我也更深地感觉到,人民群众永远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爱的人。在每一名普通的群众面前,我们都是一名学生,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从心底真心热爱他们,时刻想着他们、为了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全心全意服务他们。因为,他们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更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工作之的。
    个人扶贫日记 篇10    今天,我们去了大河乡西岔河村和红湾村,这两个村都是细毛羊发展的重点村。红湾村是近几年扶持的细毛羊、细羊毛生产标准化示范村,连续三年细羊毛售价居全县之首,牧民得到了实惠,在外面也小有名气,每年商贩抢着要哪里的羊毛,这些成绩的取得有个方面的原因,都是,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能够凝聚人心、能够踏实做事、能够锐意创新,2010年冬季开始他们推行了细毛羊整村穿衣,20xx年推行了机械剪毛、分级整理、标准涂料标识、规格打包、集中销售,走上了标准化生产的路子。2013年他们又建起了集中舍饲养殖点,将部分淘汰畜和当年出栏的仔畜通过短期育肥后出售,截至目前育肥出栏1000多只,增加收入30多万元。近几年他们还坚持提前配种,怀孕母羊后期补饲、羔羊早期补饲技术,繁殖率、仔畜成活率大幅提高,实现了畜牧业生产的利益最大化,是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一个标杆。
    西岔河村有较为充足的饲草料基地,有发展细毛羊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得天独厚的条件,过去由于认识不明确,一度细毛羊饲养量大幅滑坡,大量养殖藏系羊等畜种,致使草原退化,邻里纠纷频发。前年以来,通过算细账、作对比,牧民群众坚定了养殖细毛羊的信心,积极调整畜种,目前,除两户自然条件限制不能养殖细毛羊的牧户以外,全部养殖了细毛羊。他们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新建高标准暖棚羊舍40多座、储草棚40多座,充分利用草地资源种植优质牧草1800多亩,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舍饲半舍饲率达到了80%以上,在政府的扶持下人畜饮水、草地灌溉、配种站、储毛棚的设施进一步完善,更加坚定了他们走标准化生产路子的信心和决心他们也正迈着坚实的步伐朝着这个目标前进,2013年冬季全村有8000多细毛羊穿上了羊衣,明年他们将推行机械剪毛、分级整理、标准涂料标识、规格打包、集中销售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
    我相信只要干群团结一心,一个生产发展,民风淳朴,山清水秀的优美新村很快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

5. 扶贫日记

 扶贫日记大全
                       扶贫日记(一) 
    
    春意盎然访农家
    岳西县人社局副局长 刘纯东
    阳春三月,大别山到处山花烂漫,春意盎然。而地处深山里的岳西县青天乡三槐村却是乍暖还寒,寒气袭人。
    3月17日,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部署,我和局机关10多名职工,新年后又一次来到青天乡三槐村,深入到各自结对贫困户家中开展"二清楚二明确"活动,即弄清楚家庭状况、弄清楚致贫原因,明确脱贫路子、明确脱贫时间。
    上午10点,我们一行刚到三槐村部,就和等候在这里的村干部与结对户热情地打招呼,相互问长问短,村部顿时热闹起来,一股暖流流淌在大家的心中。
    接着,我们在村会议室召开了简短的见面会,简要地总结与通报了去年来的结对帮扶情况。会上,乡党委书记说,三槐村在县人社局的帮扶下,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都有显著提升;各帮扶干部对贫困户的脱贫、发展一直倾力支持。我代表局党组向结对帮扶贫困户讲述了2015年所做的帮扶工作,并简要地介绍了2016年的计划安排,把我们所做的和准备做的事情,明确告诉大家,让大家清楚明白。这次走访送温暖活动中,我们每个结对干部个人捐资700元,由村两委统一准备了米、油等生活用品,向结对户送上一点心意。
    随后,我们在各自结对贫困户的引导下,深入到他们家中走访慰问。虽然山中坡陡路滑、崎岖难行,但大家精神饱满,亲自背着大米、拎着食用油,步行数公里的山路到贫困户家中走访,实地了解致贫情况,商议具体的帮扶措施。
    三槐村掌形组王贻海户是我的结对户,全家3口人,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靠他做建筑砌匠的一点工资和一点茶桑收入,收入微薄。他家致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孩子上大学,入不敷出,开支较大,家庭很贫困。我和乡党委王书记步行4里多山路来到他家,看到我们来后,王贻海同志热情地接待我们坐下。我向他详细询问了家里情况,认真听听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我很高兴地听说孩子学习很上进,家里目前虽然较困难,但孩子毕业后,就会负担减轻。看到他家空闲地较多,我建议他们今年多养几头黑猪,多种点土产品,我帮助销售,一起共同渡过眼前的困难。王贻海告诉我,今年他准备搞种养业,养殖3头有机黑猪,利用猪粪养泥鳅;准备开挖一口渔塘。看着他兴奋的样子,我感觉到他家致富很有希望。我当即表示,帮他一起联系项目,让他好好谋划清楚报到村里,叮嘱他保重身体,有什么要求及时和我联系,我会尽力提供帮助的。不知不觉已到中午,老王热情地留我们吃饭,看到他们忙前忙后,不忍多打扰,就告辞返回了村部。回来的路上,踏着新铺的泥土,吃力地爬上山坡,我看到老王家房顶上飘出袅袅炊烟,心里感到暖暖的,心想:春天已经来了,收获硕果的金秋还会远吗?
     扶贫日记(二) 
    2017年4月20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一套领导精心安排的办公设备、一副妻子细心准备的生活行囊、两个经验丰富的公益志愿者陪着我带着市委、市政府和部领导对扶贫攻坚工作的殷殷嘱托,我来到聚宝乡黑顶村开始履行第一书记的工作职责。
    高高的黑顶山连绵起伏,世代守望着勤劳、淳朴的黑顶山人民;粗壮的大柳树枝繁叶茂,时刻陪伴着热情、奔放的黑顶山儿女。
    没有迎来送往的客套寒暄,支部书记调集一切可利用资源配合我们工作的开展;没有乡村市里的生分疏远,村委会主任默默的解决生活的各项困难。
    打扫村部卫生、组装办公设备,用最高的效率扫清工作的障碍。
    15户贫困户、34口人,拍照片、填调查表、唠家常,我们用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拉近了党和人民的距离。
    汇总材料、美化照片,建档立卡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扶贫攻坚,累并快乐着!
    洮南市委宣传部 闫海义
     扶贫日记(三) 
    2017年12月17日 晴
    在做好精准扶贫回头看工作的基础上,今天我们水月寺镇白果园村精准扶贫小分队再次出击。
    我结对帮扶的1户在村委会附近,交通比较方便,我们步行而去,在路上我听村干部介绍了温成知的家庭情况:家中四口人,妻子在水月寺专心照顾女儿读书没有工作,他留在家照顾老人,闲暇时间出门做电焊工。这样的家庭,在我看来是非常有潜力脱贫的。当我来到一处石头和泥土混合建成的屋子前,村干部告诉我,温成知的家就在这里。
    踏进大门,我看到的是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堂屋中大多数摆放的是温成知的劳动工具,唯一的电器是一台早就不能工作的洗衣机。
    他的卧室更是简陋,木架床上几床破旧单薄的棉絮、几个多年失修的老木柜,其他的也还是摆放的一些农具。
    白果园村老百姓一般都种了很多茶叶,我问他茶叶收入怎样。他说家里的茶园都荒了,一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收也请不到小工,二是茶厂太远,来去成本太高。这时周围的老百姓都围了过来,希望在村委会附近办个茶厂。原来白果园村委会以前有个茶厂,老百姓来送茶叶非常方便。后来茶厂搬到了其他地方,非常远,在采茶的季节,他们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去送茶叶,这样一天下来,利润太低。我提议能不能成立一个合作社,老百姓又反映茶叶不好卖的问题,我没有回答他们,因为我暂时还没想出一个好的点子使农户和卖家牵手。
    在谈话中,温成知透露他自己想发展养猪,我便向他们宣传养种猪的政策,温成知听了后非常开心,说自己有一块地方可以盖个小型养猪场,我问他周围农户多不多,对别人有什么影响,会不会污染水源。大家都说那个地方挺适合建养猪场。听到这,我松了一口气。
    他妻子可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一对正值盛年的夫妻,不应该沦落成为贫困户。在路上,我看到有农户在秀鞋垫,非常精致好看。他妻子能不能在照顾小孩之余做些手工活?水月寺镇集镇上那么多的专职照顾学生的妈妈们能不能联合起来秀鞋垫搞产业?
    困扰我的问题好多好多。今年我24岁,参加工作一年多,知识太少,阅历太少,但想着老百姓还是那么信任我,我有些力不从心。压力大,任务重,但是我充满信心。向上吧,少年!
     扶贫日记(四) 
    瓢泼雨中情,帮扶一家亲
    屈云兰
    今年3月,在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活动,我与花坪镇落水坪村5组的一户人家结成了"亲戚",记得我第一次去到村里时,村书记就说:那是全村贫困户中最远的一户啊,公路都没通到屋,怎么让你一个年轻小姑娘去那么远。我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想到帮扶的艰难、责任的重大,真是万般情绪涌上心头。
    也许是因为有了这么一种先入为主的畏难情绪,我第一次去帮扶户家中时,总感觉路很难走,还记得当天下着毛毛雨,因为路程太远,所以我们单位的精准扶贫工作小组组长陪我一起,我们顺着一条并不宽敞的土公路走了很久,蜿蜒的公路一直延伸到了大山深处,感觉怎么都走不到尽头。而当我们终于到达他们家后,映入我眼帘的是很有年代感的土木建造的房子和旁边低矮的茅草房,据后来的了解,家中的房子还是74年以前修建的。当时家中只有一个年纪超过70岁且听力有障碍的老奶奶,我瞬间就蒙了,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因为听不到,第一次的交流显得特别费劲,我凑到她的耳边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聊过之后我很迷茫,因为总是我问东她说西,我知道不是老人家故意如此,确实是听不到,所以只得草草的结束了我们的第一次交谈。后来,我前后5次去到了他们家中,通过与她的儿子交谈,知道奶奶的老伴儿已于一个月前过世,家中还有奶奶的儿子和上初中的孙女儿。我向他们详细的解释了很多扶贫相关的政策,了解了他们家的一些需求和具体的扶贫发展计划。可能是去的多了,我和奶奶之前有了一些小小的默契,开始懂得彼此要说的一些话。在我第四次去到他们家时,奶奶请我给她拍一张寿像,因为腿脚不便,且距离乡镇较远,奶奶担心自己的身体不好,想要置办一个寿像。老人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我自然是欣然应允,当时就向她保证,等下次带着相机去给她拍照。回城后,我去到单位对面的照相馆,请教老师傅怎么照寿像,老师傅说怎么不带着老人过来照,一定会拍的很好。我给他讲了这个情况,师傅当即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说你们这个扶贫工作真是做的很到位,放心,我一定好好教你,到时候你把拍好的照片带回来,底色我来给你调,包老人家满意。我按照老师傅给我说的一些注意事项,在第四次去到奶奶家时,借了单位的相机给奶奶拍好了照片,还记得当时奶奶高兴的像个孩子,来来回回换了几套衣服让我帮她选,一边拍还一边问我照的怎么样,我说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拍的特好看。
    7月12号这天,单位有同事说趁着这几天业务工作不是太忙,去帮扶户家里看看吧,我想着得把给奶奶洗完裱好的照片送过去,顺便还得看看他们异地搬迁的房子建得怎么样了,于是一拍即合,决定第二天出发。13日一早,我们一行人踏上了行程,到达村里时已经快到中午,经过商议,我们根据路线分了两班,我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去到落水坪村5组帮扶户家中。
    经过了一段长途跋涉,到达扶贫户所在的组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因为我们的帮扶对象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同事想了想说:"我们一起先去山上吧,这会儿天阴沉沉的,看来是要下大雨了,等会儿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再去你那家".达成一致后,我们通过山间小路上了山,去到了同事的帮扶户家中。刚刚坐下,大暴雨就来了,外面大雨如注,而我们坐的地方,一直飘着小雨,我第一次真实的见到了书中所说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的情景。与此同时,这户人家的贫困情况也出乎我的意料,房子很老旧,目光所及之处,看不到一点现代化的东西,但是看得出来主人家很勤劳,无论是家中喂养的猪和鸡,还是一路走来看到的玉米地,无不告诉我们,这是当今中国千千万万农村妇女的代表,淳厚朴实,勤俭持家。我就在这种意境里,伴随着雨声,听同事和主人家亲切的拉着家常。
    坐了一个多小时,眼看着雨小些了,我们决定下山,走的时候,同事给主人家塞了两百块钱,我看到她瞬间就红了眼眶,一直说不能要不能要,自己一个残疾人,还不了恩情,能有人这么关心一下她就很好了。同事一直说,我们能够通过精准扶贫认识,也是一种缘分,帮扶一家亲,你就收下吧,自己留着买点小东西,以后我有时间,就会来看你,我们也从旁帮着劝她,推了很久她才收下。
    下山的时候,原来走的那条路已经不能走了,我们决定从另外一条路走到公路边。雨还在下,这时,我的这位同事把自己带着的.雨伞让给了同行的另一位同事,他说,起码我年轻些,淋一下没事。我们一行三人顺着被茅草遮盖着的很窄的小路慢慢的下山,说是路,其实宽度仅够一个人穿行,左边是一个高坎,右边是长长的茅草,间或还有许多带刺的树枝,长这么大我是第一次走这么险的路,感觉双腿都在抖,鞋子一直打滑,有些地方甚至一踩就陷下去了。走在我前面的同事,不时提醒我哪些地方需要注意,遇到下不去的地方,会伸手拉我一把。走到公路边时,他说了一句:这种天气的话,她根本出不了门。我慢了一拍才明白过来他说的是那个帮扶户。我的这位同事,在单位多年从事着劳动仲裁工作,也许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平时显得有点不苟言笑。因为工作中的交集不多,仅仅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见到了问个好,然而这次下乡,我却看到了不同于工作中的另一个他,关心他人,敢于担当,既能耐心的陪着帮扶户拉家常,又能在险境时照顾身边的人,给予我们足够的安全感。
    一路磕磕绊绊,我们终于在二十分钟后下了山,虽然带着雨伞,可我们的裤子和鞋子已经完全像是在水里泡过一样。同事已经全身湿透,决定在公路边等我们。我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到我的帮扶户家里,因着前面的山路,我突然觉得现在走的这条路很平坦,连着步伐都轻快许多。在又一轮大雨中,我们终于走到了我的帮扶户家里。奶奶看见我很是高兴,一直说这么大的雨怎么过来了,看看衣服都打湿了,这时的我们因为经过了那条茅草齐腰深的羊肠小道,浑身已经湿透,裤子都能拧出水来,我和同事站在大门口,决定不进去了。奶奶说什么都不肯,喊来她的孙女儿,要她给我们找替换的衣服。同行的同事说,她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一眼就认出你了,看得出来很高兴。因为奶奶听不见,我只好跟小妹妹说,上面还有人在等我们,而且我们浑身湿透,还是不进来坐了。我拿出用塑料口袋包好的照片拿给奶奶看,问她满意不满意,奶奶看了照片脸上笑开了花,说是照的很好,比她自己好看多了。看着老人家开心的笑脸,我的心里也很开心,连带着被雨水淋湿后的不适感都消退了许多。
    告别了热情的奶奶一家人,我们踏上了回城的路,在离奶奶家不远的地方,我去看了下他们家房子的建设情况,房子已经基本建好,相信不久后他们就可以搬进新房子里了。
    从组到村的主公路上,连着几处都因为下午的暴雨发生了滑坡和塌方,我们一路惊险的走到主公路后,不禁为住在山里的人家担忧,如果这样连日的暴雨,村民出行势必有安全问题。
    坐在回城的车上,我不禁想到了前段时间在报纸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有位扶贫干部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在祖国欣欣向荣的今天,怎么还有这么多贫困的老百姓"?我想,成为贫困户的原因有很多,也许有的人是因为不思上进,但通过这几个月我自己实地的与他们接触,看到更多的,都是一群辛苦劳作、自力更生的可爱的人们。自然环境的恶劣、交通的不便、技术的落后、思想的守旧、甚至疾病等等,都是掣肘农村发展的主要原因。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我和我的同事们,也许在一开始的时候迷茫过、恐惧过,但我们从没退缩过。我们有面对艰难和困苦的决心,也有改变和被改变的勇气。
    在我看来,党中央自上而下开展的扶贫工作,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引导我们的干部职工真正的走进老百姓的生活中。这样一来,他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眼里变得鲜活、变得动态,不再是从书中或电视里面看到的那样,冰冷而不真实。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明白他们的所需所想。在繁重的农活之余,在每一个琐碎的日常之后,他们也需要倾诉、需要表达、需要有人给他们讲一讲外面的世界,也许只是亲切的与之拉拉家常,都能增进彼此的感情,拉近彼此的距离。从他们最需要的小事做起,这样才能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乘着精准扶贫的快车,与他们一起早日实现脱贫梦想。
    ;

扶贫日记

6. 个人帮扶日记

 个人帮扶日记
                         帮扶日记弥补了工作日志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志的简单罗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于个人日记。以下是个人帮扶日记的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帮扶日记一         去年10月,***和其他的扶贫队员来到了白源村,“刚来到这里,发现这个村子其实很美。”他笑着描述他对白源的第一印象,四面山岭林立,中间却凹出一块盆地,矮房点点洒落其中,片片油菜花点缀田间,云雾常年在山头萦绕。
         但走进白源,村里的简陋贫穷让***惊讶,仅有587人的小村子,贫困人口占了68人,去年,该村人年均收入2233元。“或许是习惯,或许有感而发。”***在入村当晚,在朋友圈写下了第一篇日记《初入白源》,刚发出来便得到了数十位微信好友的点赞,朋友们对他的白源印记十分好奇。
         后来,***只要有时间,便会拿出手机写自己的日记,有时候甚至码字到凌晨,“点赞的朋友越来越多。”***拿出手机,最新的一篇《诸葛亮会》有60多位好友点赞,占了他所有微信好友的小半。
         “起初就是简单的记流水账,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发现可以通过白源印记,做一个我个人朋友圈、亲友圈的扶贫事业。”***指的这件事,是指好友易遥通过他的朋友圈,个人捐赠2000元现金及2000元过冬物资给贫困户***一家,并承诺资助***的两个成绩优异的孙女读完初中。
         “***跟我说,完全是被我的白源印记给征服了。”***说到这的时候,显得很自豪。同时,也让他看到通过个人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帮白源村脱贫的希望。
         能不能让我城市里的朋友和白源村的村民,以交朋友、结亲戚的形式一对一帮扶?从***献爱心的事情,***产生了让自己的亲戚朋友和贫困户结对的想法,“我已经有几个朋友表示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白源村,在寒暑假与当地孩子交朋友,体验农村生活。”***告诉记者,大家以交朋友的形式,对贫困户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帮助农村孩子走出去,是他的期盼。
         同时***还将白源村扶贫瞄准了社会公益组织。去年,他主动寻求公益组织援助,并通过朋友圈宣传,成功募集几十件衣服及生活用品,全部送到了白源村。
         “我只是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踏踏实实为白源村做点实事,希望在2017年扶贫队离开后,白源村人还能记得我们,若干年后,再回到白源村,大家见到我们依然是满脸笑容。”***说。
         个人帮扶日记二         按照宜都市畜牧兽医局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工作安排部署,我于10月10日上午8时乘车来到松木坪镇松木坪村。一下车便与事先联系好的松木坪村五组刘组长见了面,相互简单的介绍后,搭乘他开的电动三轮车前往一对一建卡扶贫帮扶对象杨振玫家,一路上我们聊起了她家的基本情况,杨婆婆家的儿子彭立燕无业在家、他的丈夫彭修生住在镇福利院,一家三口都是智力残疾患者,无法用正常逻辑与人进行交流,生活上很难自理,经济上全靠低保和失地农民补贴度日,就连现在住的两层楼房都是村里帮其修建的。
         就这样聊着不到十分钟,就达到了杨婆婆的居所。一进屋便见到了她和她的儿子,我连忙上去打了个招呼,尝试着询问他们家的基本情况,母子二人却都无法正常对话。我又缓步走进每个房间,看到她家中的摆设十分简单,在厨房看到煤炭炉子上放着一口锅,锅里正炖着冬瓜,刺鼻的焦炭味弥漫着整个房间。我问组长他们一家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组长说全靠村主任周大芹全力细心照顾,一斤米、一件衣服、一张车票、一个打火机等都靠周主任送到他们家,听到这些,我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没有信心就没有未来,面对杨婆婆家这样复杂的情况,我深知精准扶贫活动中精准二字的含义,就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对症抓药,精准滴灌。我的到来,无疑给杨婆婆一家带来了希望,下一步我将按照上级部署安排,竭尽所能,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稳步推动杨婆婆一家脱贫。(宜都畜牧兽医局驻松木坪村扶贫工作队员,秦xx,10月10日)
         个人帮扶日记三         ***家房子漏雨严重,举家外出打工谋生,我没有碰到他家人。我继续向最后一户贫困户罗定群家走去。
         ***家住得比***家还偏僻,要翻过3道山梁,下2条深沟,爬5道陡坡才能到她家。路实在难走,我是个40岁出头的人,到她家的这一路,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家是土木结构的两间房子,总共只有40平方米,房子是歪斜的。
         “我丈夫去世早,我32岁就守寡,现年66岁,不识字;儿子***,务农;儿媳***,外出务工后,至今音信杳无;孙***,5岁,闫凤娟,4岁,***,3岁。”***向我介绍家里的情况。
         ***接着说:“我因骨折,借了2万多元的外债,至今未还,漏雨的.危房要改建还要借款。”“那你的年收入有多少呢?”我问。“2亩地,产玉米;一头猪,收入约2000元;10来只鸡,收入有700多元。全部的收入就是这些。”她说。
         今年3月以来,古蔺县开展了“百名支书带支部、千名干部包万户”活动,由古蔺县委组织部牵头,选派百名优秀党员干部到全县117个重点贫困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带领群众扶贫攻坚。另外,由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民政局、工商局和各乡镇等紧密配合,统筹驻村帮扶,全县4000名(古蔺县工商局43名)干部定点到户,力争使现有的2.5万户建档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落实帮扶措施 4月18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是扶贫工作的重头戏。古蔺县工商局按照古蔺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专门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成春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机关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其他党组班子成员、人事教育股股长为成员的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菜板村216户708人的帮扶工作。
         古蔺县工商局党委书记、局长***强调:要帮助216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一定要先了解情况,将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发展潜力、自身愿望等摸清摸准,制定出精准脱贫规划,规划不要贪大求全,不要因循守旧,要在合理性、可行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要摒弃以往帮扶只是简单慰问的形式,根据菜板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帮助贫困户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探索新模式,真正让菜板村的村民得实惠,确保在2018年菜板村216户贫困户分批实现脱贫。
         “大婶,面和油先给你,还有这些衣服和鞋子也先凑合用,树苗等调配过来再给你送来。”4月18日,古蔺县工商局的43名帮扶人员为216户贫困户先期送去手工面、油、崭新的衣服等慰问品。至于维修住房、种植经济作物、养蜂等扶贫举措将逐步跟进。
         从今天起,古蔺县工商局派出党龄30多年的优秀党员***到菜板村担任第一支部书记。
         当日,我们对贫困户逐一建档,完善贫困户台账,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局长现场要求次日对进入县乡两级精准扶贫信息系统的贫困人口实行联网运行、规范管理,做到精确掌握、动态跟踪、信息共享。
         4月18日当天,古蔺县工商局在菜板村现场制定了扶贫工作的“三大机制”:定向扶贫机制、驻村帮扶机制、“兜底”保障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工商局年终目标绩效和干部执行能力考核,严格责任落实。
          我们会经常来 4月30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菜板村。
         “你们对政府和工商部门还有什么要求?”我问。
         “只要政府把水、电、路和资金给我们解决好,就好办了。”***信心十足地说。他的眉宇间流露出生活的勇气。
         “为什么?”我问。
         “我去年喂养的一头肥猪过年舍不得杀了吃。今年3月初,我请了10个人才抬到3公里外的集镇上去卖。如果给这10个人开工资,除去粮食和饲料,这头猪就白养了,不仅赚不到钱,还要折本。要是路好了,我就不用请那么多人抬猪了。”
         我们工商局43名帮扶人员离开菜板村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下来了,村民们一定要送我们一些土鸡蛋和土豆、茶叶,以表他们的一点心意,被我们婉言谢绝了。几名大妈打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说:“你们这就走了,水都没有喝一口啊。”我们说:“父老乡亲,请你们放心,我们还会来的,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你们脱贫之前,我们会经常来。”
         工商执法车艰难地翻过了好几个山坳,当我回头望去,夜幕下的火把不仅还在,而且越来越多。多么纯朴的山民啊,多么纯朴的父老乡亲,对菜板村的帮扶工作,我们没有理由打退堂鼓。
         真正接触我们的扶贫对象后,我对扶贫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乡亲们如此穷困却没有潦倒,没有抱怨自己所处环境的恶劣,而是时刻渴望自强自立,只要水通、电通、路通,有资金的帮扶,他们就会在那贫瘠的土地上努力劳作。
         同行的工商干部,以前有少数人抱怨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但通过零距离与帮扶对象接触,他们被深深震撼了,一边检讨自己太浮躁,一边深感我们生活得太幸福。
         老乡们,我们一定不辱使命,让你们尽早脱贫
    ;

7. 扶贫帮扶日志

   扶贫帮扶日志要怎么写呢?写些什么内容呢?下面随我一起看看扶贫帮扶日志大全,仅供参考~
     扶贫帮扶日志【1】     今天上午,开发区党工委、管委召开了扶贫誓师动员大会。会上,杨广平书记号召全体干部迅速行动起来,把贫困户当亲人,迅速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我听后心潮澎湃,想马上驻村串户,尽己所能为扶贫工作做点什么,尽快帮助贫困百姓脱贫。回去的路上,我思绪飞扬,感到即使自己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我用心去做,哪怕一点一滴,也至少是一种靠近、一种温暖……
     快过年了,我很想去看望一下他们,看看他们缺些什么。我心里暗暗在想,必须让他们过好这个年!关于如何帮他们脱贫,我想先把情况了解清楚后,再制定具体帮扶方案。下午,我迫不及待地买了油、米、面,来到了广平乡南街村我所帮包的贫困户家中。这户村民叫班绪海,家里共两口人。他主要是因病致贫,没有很好的劳动能力。了解情况后,我向他们一家人郑重表态:从现在开始,我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了,今后家里有什么事,有什么困难,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说完这些话,不知什么原因,一种责任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扶贫帮扶日志【2】     今天是大年除夕,虽然前几天去过看望他们,但心里还是放不下。于是我带上家里蒸好的花糕、炸好的丸子和藕盒,再一次来到了班绪海家。我的突然造访,使他们感动不已……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看着眼前的他们,我也感到非常幸福。
     扶贫帮扶日志【3】     经过假期里的思考,我的扶贫脱贫方案有了一些门路,但心里还不是很有底。上午,我约村支部书记石玉琴、文书徐金盾一起来到了班绪海家中,想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一下。在班绪海家中,我详细询问了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班绪海,今年65岁,双手残疾,其妻患间歇性精神病。他不适宜外出打工,也不适宜重体力劳动,但他家的院落还可以,适合搞家庭养殖。我感觉这是一个能长期脱贫的路子。经过一上午的谈话交流,大家形成一致意见,决定帮他养殖笨鸡,来实现脱贫。在得到其家人赞同后,我们当即看了他的院子状况,并根据院子的面积,初步规划了鸡舍和菜园的.位置。计划在院子西侧建鸡舍,约为60平方米;院子的中央为鸡场,约120平方米;西侧留菜园,约80平方米,准备用于供饲养鸡的辅助原料;院子的东侧用砖进行硬化。我们对这个初步计划充满信心,决定正月十五之后就动工,准备两天完成。
     我结合自己从事的乡村旅游工作,猛然间又产生了一个想法:南街
     村适不适合开发建设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园。随后,我又来到南街村支书石玉琴家中,和他交流这个想法后,立即对南街村的整体情况和下一步发展规划、土地流转等事宜进行了实地调研。大家一致同意,利用该村西南沙坑现有的30亩水面为基础,积极联系园林公司流转一部分土地,计划建一个集休闲、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园,争取将南街村建成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村。我也清楚,理想都是比较丰满的,要变为现实很不容易,说一千道一万,不去做一切等于零。
     扶贫帮扶日志【4】     今天是正月十六,也是个可喜可贺的日子,因为经过前期一番准备,老班家的鸡舍建设正式开工了。上午各项物料都运送到了现场,村支书石玉琴、村文书徐金盾亲自上阵,带领9位村民,首先对院内进行清理,计划今明两天完工。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联想所做的点点滴滴,我突然有一种复杂的心情。心里又欣喜,又感到自己做得微不足道,真想一下子帮他们富裕起来……
     扶贫帮扶日志【5】     经过两天的紧张施工,鸡舍初见雏形,拉上网子就能投入使用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看到大家齐心协力完成的劳动成果,我感到非常欣慰,特别是从老班笑咪咪的眼神里,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扶贫帮扶日志【6】     鸡舍已经建完了,接下来怎么办?我经过和村支书商量,咨询了其他养鸡专业户,计划清明过后天气转暖就选购鸡苗。我的考虑是,全部散养无公害笨鸡。目前,鸡舍的面积最多可养殖120多只,每只扣除成本后平均能收入80元左右,全年收入近万元,基本能解决班绪海一家长期脱贫的问题。看到眼前的这些,看到他们一家人的高兴劲儿,我们感到心血没有白费。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老班家的幸福生活就指日可待。

扶贫帮扶日志

8. 贫困户帮扶日志优秀篇

    导语:脱贫致富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齐心协力、坚持不懈。以下是贫困户帮扶日志汇总,欢迎阅读与参考。
      贫困户帮扶日志第一篇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气:X 
      x月xx日,我来到xx县xx镇xx村深入贫困户开展联系帮扶工作。新桥村属于较偏远的村社,由于地理位置导致该村普通农产品无法销售到县城,使农民经济收入较为拮据,通过对走访的几家贫困户了解情况,他们如今生活基本能保持温饱水平,但是由于缺乏能直接变现经济作物,家庭其它的开资较为困难,特别是遇到家庭成员生病或读书就更加艰难了。
      通过走访,我认识到要根本改变大竹县柏林镇新桥村贫困户的现状,如果单一的进行资金援助只能起到短暂效果,从长远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从帮护种植经济作物或饲养家禽方面入手,使他们在经济收入方面有一个持续经济来源,从而改变现状。该村一直以来都有种植花生的传统,并且当地的土壤也十分适合花生的种植,由于一直以来都种植的普通花生,产量不高,市场售价又低,所以经济收入也不乐观。目前,大竹市场上的黑花生价格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供不应求。如果能将此品种引入到新桥村应该起到较好的效果。
      通过与村民交流,种植花生需要的人工比较少,成本也比较低,他们也乐意种植。我想帮助该村联系我县种植黑花生专业种植户,购买一部分种子,达成种植收购协议,年底将黑花生种子,送到部分贫困户手中,希望他们来年有个好收成。
      贫困户帮扶日志第二篇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气:X 
      x月xx日,xx县教育局全体机关干部前往xx镇xx村、xx村等村深入贫困户家里开展“二对一”帮扶活动。
      经过山路十八弯的乘车颠簸,再下车步行2里多路,11点多钟来到了帮扶对象荷叶镇寒坡村白皮组孙美玉家。同我一起帮扶孙美玉的乡镇干部是荷叶镇的刘林喜,孙美玉并不在家,在家的是他的老婆王梅秀,她听了我俩介绍此行的目的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诉说家里的困难。孙美玉家一家5口人,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最大的女儿已经出嫁,经济并不宽裕,两个儿子在外面找事做,但是不听话,王梅秀说起两个儿子不住地叹气。丈夫身体又不好,家里两亩水田还要靠侄儿帮忙才能耕种好,此时的孙美玉正拖着病体在田里劳动。我特意问了她们的年龄,因为农村贫困的人外表年龄和实际年龄差异很大,依我的经验实在是无法从他们的外表来推测其年龄的。王梅秀说她55岁,丈夫孙美玉66岁,我没见到孙美玉,但从外表看王梅秀根本不像55岁的人,看上去年近70岁的样子。她说他大儿子30几岁了还没成亲,说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农村家境好的青年20零岁结婚的多,如果家里富裕,恐怕孙子也能屋里屋外跑了,我能理解一位母亲因为家里穷讨不上儿媳的苦痛。也是,谁要是看了她家的房屋后,还愿意嫁过来,我只能怀疑她神经不正常了。一溜屋有5间,只砌了一层,不,应该说是砌到一层就停工了,在城里这样的房子叫做烂尾楼,一层的房子顶上放了一层预制板,既没有盖瓦,也没有做防水处理,今天我去的时候是晴天,仍旧可见沿着预制板缝隙水漏下来的痕迹,到楼上去的水泥梯级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可能是今年雨水充足的缘故吧。王梅秀说外面下雨、屋里面也下,晚上下雨,她们就不能睡觉,我看了一下,屋里那张床上搭挂着塑料薄膜,估计这塑料薄膜主要不是用来挡灰,更重要的功能是用来遮雨的。回想起今年雨连绵不断地下,特别是那么多下雨的夜晚,她们该如何东跑西颠满屋接漏、该如何忐忑不安地度过多少不眠之夜啊!?
      眼前的情景,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不会相信的`,我掏出了准备好的200元钱,塞到王梅秀手里,实在难以找到安慰她的话,只能说你们的情况县里、镇里知道,这不特意安我俩联系你家扶贫,日子会好起来的,特别是你夫妇要督促两个儿子安守本分、勤奋劳动,在如今的形势下,还是能挣到钱的;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替你争取吃低保。离开时,王梅秀送出好远,我说你回吧,她执意不肯,说:好人啊,能到我家来,我就谢谢你们了!我理解她句朴实真情的话中流露出的凄凉和酸楚,俗话说“贫居闹事无人问”,更何况他们是“贫居深山”呢!
      离开时,我的脚步和我的心情一样沉重,我只恨我袋里的钱少,更恨自己赚钱的能力不强。联想到自己,2001年,在“国企”工作十多年的妻子,被打发8000多元钱,叫她“不找市长找市场”,自谋生路至今的苦楚,想起现在正在读大学的儿子高额的费用,自己教书育人25年,至今还没有能力购买一套自己的住房------“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正因为我自己家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我对“贫穷夫妻百事哀”这句话有切身的感受,我对孙美玉家的帮扶绝对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同病相怜的理解安慰和患难之中的互帮互助,这也是我们民族虽然苦难深重却能顽强挺住并且生生不息的原因吧。
      贫困户帮扶日志第三篇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天气:X 
      我所属单位xx办事处今年帮扶xx乡xx村,既然是扶贫就要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什么贫困?拿什么来脱贫?怎么帮扶?不进村入户了解那都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帮扶计划,8月27日我与单位主任科员殷远凤乘班车来到帮扶村铁炉乡泉峪村,决定去最偏远的贫困户曾召爱家。我没有什么下乡经验,站在山脚下昂头朝着丛山峻岭--我们的目的地望去,心里满怀忐忑,崎岖的机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车进入,(“麻木”是鹤峰有名的代步交通工具,只能坐下两三人,农民家庭条件好的基本家里都会有一辆,进城购物、运送生产资料等)。坐上麻木车,司机特意装了两袋沙土,她说山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过不了,拉点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岖的小路上颠簸着慢慢的向目的地驶去,看着“公路”两边陡峭山崖和深不见底的沟壑,心里咚咚直跳。因为用力抓着麻木挡板以防自己簸下来,下车时紧张的心里一松懈,顿时感觉自己浑身都瘫软了。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叹生活在这上面的农户是多么的不容易!
      来到贫困户曾xx家,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破烂的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晒着刚采回的黄豆,堂屋里没有像其它人家那样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个黄泥巴屋。屋里杂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电视,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曾召爱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岁,儿子快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立业。我们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农作物的生长,什么原因致贫等一系列情况。曾xx说,以前这里人户多,到现在低山发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迁,有的举家出去打工了。我们不想搬迁,我在这里有500多亩的山林,5亩多耕地,两亩多茶园,怎么舍得扔下。我明年还准备发展几亩茶叶的,这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种的农作物要变成钱就要上坡下岭往集镇背,来回三四个小时。其实我们这里生产资料丰富,我们多想政府能帮我们把公路修好!那样出去打工的农民也会乐意回家创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经过了解沟通,结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们和曾召爱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积地理优势发展养殖业、种植,在现有的8只山羊基础上再增加30只种羊,同时今冬明春再发展密植茶5亩;二是结合乡里危房改造项目,帮助其翻修房屋3间;三是扶贫搬迁,通过政府、村委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其居住环境。殷主任鼓励他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们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们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发展养殖、种植,技术上需要帮助的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你们争取帮扶,也会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争取把公路扩宽”。
      从曾xx家往下走来到三组黄xx家,简陋的两层平顶房,家里只有他老婆和80岁的老父亲在家。他们家属于低保户,两口子都是残疾,住在儿子家,听说儿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几年回来修了这栋房子,一年回来不到一两次,现在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黄文松老婆又聋又哑根本无法交流,老父亲看见我们到家里来非常的热情,估计是怕自己家里凌乱,步履蹒跚的把我们带到隔壁的叔叔家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说现在的政策好啊,我儿两口子都是残疾,田里的活做不了,吃饭都快不能自理了,你们看我那儿媳一天除了帮忙看家什么都不会做,能解决温饱已经很不错了,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今年多亏政府给我们帮扶了3000多块。看着眼前的老爷爷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 ,心里涌现出一股心酸:本应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了这般年纪却还要为子女操心。离开时,我们对老人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帮扶他。
      后面陆续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从山上回到住处已是下午六点,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鸡蛋饭,也许是太饿了吃了个精光,到住处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走访的贫困户,心中泛起无限的感慨:山里人贫困,那种贫困的状况绝非你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想象,不亲临现场你怎能感觉到山里人那种淳朴、厚道,那种淳朴会让在商场、职场激烈竞争中的越来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颜。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