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论文范文怎么写

2024-05-09 06:15

1.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怎么写

数学建模论文写作
  
一、写好数模答卷的重要性
 1. 评定参赛队的成绩好坏、高低,获奖级别,数模答卷,是唯一依据。
 2. 答卷是竞赛活动的成绩结晶的书面形式。
 3. 写好答卷的训练,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
  二、答卷的基本内容,需要重视的问题
 1.评阅原则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合理性,表述的清晰程度。
  2.答卷的文章结构
 题目(写出较确切的题目;同时要有新意、醒目)
 摘要(200-300字,包括模型的主要特点、建模方法和主要结论)
 关键词(求解问题、使用的方法中的重要术语)
 1)问题重述。
 2)问题分析。
 3)模型假设。
 4)符号说明。
 5)模型的建立(问题分析,公式推导,基本模型,最终或简化模型等)。
 6)模型求解(计算方法设计或选择;算法设计或选择,算法思想依据,步骤及实现,计算框图;所采用的软件名称;引用或建立必要的数学命题和定理;求解方案及流程。)
 7)进一步讨论(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误差分析,模型检验)
 8)模型评价(特点,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
 9)参考文献。
 10)附录(计算程序,框图;各种求解演算过程,计算中间结果;各种图形,表格。)
 3. 要重视的问题
 1)摘要。
 包括:
 a. 模型的数学归类(在数学上属于什么类型);
 b. 建模的思想(思路);
 c. 算法思想(求解思路);
 d. 建模特点(模型优点,建模思想或方法,算法特点,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
 e.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 注意表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合乎语法、要求符合文章格式。务必认真校对。
 2)问题重述。
 3)问题分析。
 因素之间的关系、因素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因素自身的变化规律、确定研究的方法或模型的类型。
 5)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基本假设的合理性很重要。
 a. 根据题目中条件作出假设
 b. 根据题目中要求作出假设
 关键性假设不能缺;假设要切合题意。
 6) 模型的建立。
 a. 基本模型:
 ⅰ)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方案等;
 ⅱ)基本模型,要求完整,正确,简明;
 b. 简化模型:
 ⅰ)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等;
 ⅱ)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c.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数学建模面临的、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不追求数学上的高(级)、深(刻)、难(度大)。
 ⅰ)能用初等方法解决的、就不用高级方法;
 ⅱ)能用简单方法解决的,就不用复杂方法;
 ⅲ)能用被更多人看懂、理解的方法,就不用只能少数人看懂、理解的方法。
 d.鼓励创新,但要切实,不要离题搞标新立异。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 建模中,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 模型求解中;
 ▲ 结果表示、分析、检验,模型检验;
 ▲ 推广部分。
 e.在问题分析推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ⅰ)分析:中肯、确切;
 ⅱ)术语:专业、内行;
 ⅲ)原理、依据:正确、明确;
 ⅳ)表述:简明,关键步骤要列出;
 ⅴ)忌:外行话,专业术语不明确,表述混乱,冗长。
 7)模型求解。
 a. 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
 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的表述规范,尽可能论证严密。
 b. 需要说明计算方法或算法的原理、思想、依据、步骤。
 若采用现有软件,说明采用此软件的理由,软件名称。
 c. 计算过程,中间结果可要可不要的,不要列出。
 d. 设法算出合理的数值结果。
 8) 结果分析、检验;模型检验及模型修正;结果表示。
 a. 最终数值结果的正确性或合理性是第一位的;
 b. 对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进行必要的检验;
 结果不正确、不合理、或误差大时,分析原因, 对算法、计算方法、或模型进行修正、改进。
 c.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结论,须一一列出;
 d. 列数据问题: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e. 结果表示:要集中,一目了然,直观,便于比较分析。
 ▲ 数值结果表示:精心设计表格;可能的话,用图形图表形式。
 ▲ 求解方案,用图示更好。
 9)必要时对问题解答,作定性或规律性的讨论。最后结论要明确。
 10)模型评价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改变原题要求,重新建模可在此做。
 推广或改进方向时,不要玩弄新数学术语。
 11)参考文献
 12)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可在此列出,但不要错,错的宁可不列。主要结果数据,应在正文中列出,不怕重复。
  
  
  
  检查答卷的主要三点,把三关:
 a. 模型的正确性、合理性、创新性
 b. 结果的正确性、合理性
 c. 文字表述清晰,分析精辟,摘要精彩
  
 三、关于写答卷前的思考和工作规划
  答卷需要回答哪几个问题――建模需要解决哪几个问题;
 问题以怎样的方式回答――结果以怎样的形式表示;
 每个问题要列出哪些关键数据――建模要计算哪些关键数据;
 每个量,列出一组还是多组数――要计算一组还是多组数。
  
 四、答卷要求的原理
  1. 准确――科学性;
 2. 条理――逻辑性;
 3. 简洁――数学美;
 4. 创新――研究、应用目标之一,人才培养需要;
 5. 实用――建模、实际问题要求。
  
    五、建模理念
  1. 应用意识
 要解决实际问题,结果、结论要符合实际;
 模型、方法、结果要易于理解,便于实际应用;站在应用者的立场上想问题,处理问题。
 2. 数学建模
 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要有数学模型;
 问题模型的数学抽象,方法有普适性、科学性,不局限于本具体问题的解决。
 3. 创新意识
 建模有特点,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符合实际;更有普遍应用意义;不单纯为创新而创新。

数学建模论文范文怎么写

2. 关于数学建模的论文

问题提出(就是题目,这里给你个题,不好可以换)
现有一个木工、一个电工和一个油漆工,三人相互同意彼此装修他们自己的房子。在装修之前,他们达成了如下协议: 
    (1) 每人总共工作10天(包括给自己家干活在内); 
    (2) 每人的日工资根据一般的市价在60~80元之间;(3) 每人的日工资数应使得每人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相等。表5-3是他们协商后制定出的工作天数的分配方案,如何计算出他们每人应得的工资?(4)n个人互相装修,给出他们的应得工资模型并编写计算机上可实现的程序 
             木工     电工     油漆工 
在木工家工作的天数     2         1        6 
在电工家工作的天数     4         5        1 
在油漆工家工作的天数   4         4        3 

然后是符号说明(就是说你运用的符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解释一下)
然后是模型建立(就是从问题里你得到哪些关系式,要分开写)
最后就是模型求解(就是把问题的答案写一下)
文字格式什么的你们老师应该不要求的吧。
差不多就这样了,希望我的回答你喜欢

3. 关于数学建模的论文

摘  要
在摘要的写作中一定要花5个小时以上,反复修改,一定要修改修改再修改,修改个10几稿才能过关。在摘要中一定要突出方法,算法,结论,创新点,特色,不要有废话,一定要突出重点,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篇论文是关于什么的,做了什么工作,用的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效果,有什么创新和特色。一定要精悍,字字珠玑,闪闪发光,一看就被吸引。这样的摘要才是成功的。字数约500-700字。
一、问题重述:
二、模型的假设
三、问题分析:
四、定义和符号说明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六、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  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数学建
[2]白其峥.数学建模案例分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
[3]昊建国.数学建模案例精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叶其孝.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辅导教材.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5]刘静安,盛春磊,朱英.铝材在包装、容器工业上的开发与应用.四川有色金属 2006,6
[6]韩向东,李志见.铝制易拉罐成形工艺及模具.模具工业.2004,4
[7]江门一中跨班研究组,数学主页易拉罐设计,

关于数学建模的论文

4. 数学建模论文怎样写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数学问题再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建模就是利用计算机与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数学应用中数学建模的重要性,详细阐述了数学建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怎样在学校教育中开展数学建模的教学这两个问题。通过对四个方面即概念、重要性、应用、养数学建模的能力的深刻论述得出结论,数学建模是架于数学理论和生活实际之间的一个桥梁,让人们看到了数学建模的价值,体会到数学建模的教学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数学建模;综合素质;教学;数学应用
(一)数学建模的概念
数学建模非常广泛、简单,它一直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例如,在学习中学数学的课程时,根据应用题的已知量列出的数学等式就是最简单的数学模型,对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就是在进行简单的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就是应用数学模型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方法。也就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抽象、简化、确定变量和参数、并应用某些“规律”建立变量,参数间的确定性的数学问题(也可称为一个数学模型)求解数学问题,解释验证所得到的解,从而确定能否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多次循环,不断深化结果。它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桥梁。
(二)数学建模的思想内涵      

5. 数学建模论文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题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必须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      审题                           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      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建模的前提,数学应用题一般都创设一个新的背景,也针对问题本身使用一些专门术语,并给出即时定义。如1999年高考题第22题给出冷轧钢带的过程叙述,给出了“减薄率”这一专门术语,并给出了即时定义,能否深刻理解,反映了自身综合素质,这种理解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建模质量。
  3.2强化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
  将数学应用题中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象语言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即数、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种译释能力是数学建成模的基础性工作。
  例如:一种产品原来的成本为a元,在今后几年内,计划使成本平均每一年比上一年降低p%,经过五年后的成本为多少?
  将题中给出的文字翻译成符号语言,成本y=a(1-p%)5
  3.3增强选择数学模型的能力。
  选择数学模型是数学能力的反映。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怎样选择一个最佳的模型,体现数学能力的强弱。建立数学模型主要涉及到方程、函数、不等式、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曲线方程等类型。结合教学内容,以函数建模为例,以下实际问题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列表:
  函数建模类型 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 成本、利润、销售收入等
  二次函数 优化问题、用料最省问题、造价最低、利润最大等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细胞分裂、生物繁殖等
  三角函数 测量、交流量、力学问题等

  3.4加强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应用题一般运算量较大、较复杂,且有近似计算。有的尽管思路正确、建模合理,但计算能力欠缺,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加强数学运算推理能力是使数学建模正确求解的关键所在,忽视运算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推理过程,不重视计算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对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数学建模的应用也是科学实践,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通过对高中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结合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对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建模;研究性学习。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对学生提出新的教学要求,要求学生:
  (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其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是新大纲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数学学习不仅要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而且在应用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需要得到训练和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研究和学习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具有深远的意义,现就如何加强高中数学建模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要重视各章前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明白建立数学模型的实际意义。
  教材的每一章都由一个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入,可直接告诉学生,学了本章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后,这个实际问题就能用数学模型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创新意识,对新数学模型的渴求,实践意识,学完要在实践中试一试。
  如新教材“三角函数”章前提出:有一块以O点为圆心的半圆形空地,要在这块空地上划出一个内接矩形ABCD辟为绿册,使其册边AD落在半圆的直径上,另两点BC落在半圆的圆周上,已知半圆的半径长为a,如何选择关于点O对称的点A、D的位置,可以使矩形面积最大?
  这是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好时机要注意引导,对所考察的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新旧两种思路方法,提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知欲,如不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失去“亮点”。
  这样通过章前问题教学,学生明白了数学就是学习,研究和应用数学模型,同时培养学生追求新方法的意识及参与实践的意识。因此,要重视章前问题的教学,还可据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及学生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补充一些实例,强化这方面的教学,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及学习中重视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意识。
  2.通过几何、三角形测量问题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
  学习几何、三角的测量问题,使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地感受数学建模思想,让学生认识更多现在数学模型,巩固数学建模思维过程、教学中对学生展示建模的如下过程:
  现实原型问题
  数学模型
  数学抽象
  简化原则
  演算推理
  现实原型问题的解
  数学模型的解
  反映性原则
  返回解释
  列方程解应用题体现了在数学建模思维过程,要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背景材料,对问题加以变形,使其简单化,以利于解答的思想。且解题过程中重要的步骤是据题意更出方程,从而使学生明白,数学建模过程的重点及难点就是据实际问题特点,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概括等基本思想,联想现成的数学模型或变换问题构造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如利息(复利)的数列模型、利润计算的方程模型决策问题的函数模型以及不等式模型等。
  3.结合各章研究性课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拓展数学建模形式的多样性式与活泼性。
  高中新大纲要求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如“数列”章中的“分期付款问题”、“平面向是‘章中’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等,同时,还可设计类似利润调查、洽谈、采购、销售等问题。设计了如下研究性问题。
  例1根据下表给出的数据资料,确定该国人口增长规律,预测该国2000年的人口数。
  时间(年份)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人中数(百万) 39 50 63 76 92 106 123 132 145
  分析:这是一个确定人口增长模型的问题,为使问题简化,应作如下假设:(1)该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稳定;(2)该国的人口增长数由人口的生育,死亡引起;(3)人口数量化是连续的。基于上述假设,我们认为人口数量是时间函数。建模思路是根据给出的数据资料绘出散点图,然后寻找一条直线或曲线,使它们尽可能与这些散点吻合,该直线或曲线就被认为近似地描述了该国人口增长规律,从而进一步作出预测。
  通过上题的研究,既复习巩固了函数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用数学模型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及生活中“数”意识和观察实践能力,如记住一些常用及常见的数据,如:人行车、自行车的速度,自己的身高、体重等。利用学校条件,组织学生到操场进行实习活动,活动一结束,就回课堂把实际问题化成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如:推铅球的角度与距离关系;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矩形圈,怎样围使围成的面积最大等,用砖块搭成多米诺牌骨等。
  四、培养学生的其他能力,完善数学建模思想。
  由于数学模型这一思想方法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小学解算术运用题中学建立函数表达式及解析几何里的轨迹方程等都孕育着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我认为这就要求培养学生以下几点能力,才能更好的完善数学建模思想:
  (1)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2)洞察能力,即关于抓住系统要点的能力;
  (3)抽象分析问题的能力;
  (4)“翻译”能力,即把经过一生抽象、简化的实际问题用数学的语文符号表达出来,形成数学模型的能力和对应用数学方法进行推演或计算得到注结果能自然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
  (5)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6)通过实际加以检验的能力。
  只有各方面能力加强了,才能对一些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化繁为简,如下例就要用到各种能力,才能顺利解出。
  例2:解方程组

  x+y+z=1 (1)
  x2+y2+z2=1/3 (2)
  x3+y3+z3=1/9 (3)
  分析:本题若用常规解法求相当繁难,仔细观察题设条件,挖掘隐含信息,联想各种知识,即可构造各种等价数学模型解之。
  方程模型:方程(1)表示三根之和由(1)(2)不难得到两两之积的和(XY+YZ+ZX)=1/3,再由(3)又可将三根之积(XYZ=1/27),由韦达定理,可构造一个一元三次方程模型。(4)x,y,z 恰好是其三个根
  t3-t2+1/3t-1/27=0 (4)
  函数模型:
  由(1)(2)知若以xz(x+y+z)为一次项系数,(x2+y2+z2)为常数项,则以3=(12+12+12)为二次项系数的二次函f(x)=(12+12+12)t2-2(x+y+z)t+(x2+y2+z2)=(t-x)2+(t-y)2+(t-z)2为完全平方函数3(t-1/3)2,从而有t-x=t-y=t-z,而x=y=z再由(1)得x=y=z=1/3,也适合(3)
  平面解析模型
  方程(1)(2)有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直线x+y=1-z与圆x2+y2=1/3-z2有公共点后者有公共点的充要条件是圆心(O、O)到直线x+y的距离不大于半径。
  总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自学出现的实际的问题,根据当地及学生的实际,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增强学生应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数学建模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强调数学应用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结合数学应用题的特点,把怎样利用数学建模解好数学应用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得到同仁的帮助和指正。

  一、数学应用题的特点
  我们常把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叫做数学应用题。数学应用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数学应用题的本身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这里的实际是指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生活实际等现实世界的各个方面的实际。如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的源于实际生活的应用题;与模向学科知识网络交汇点有联系的应用题;与现代科技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实事政治等有关的应用题等。
  第二、数学应用题的求解需要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
  第三、数学应用题涉及的知识点多。是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检验,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的知识点一般在三个以上,如果某一知识点掌握的不过关,很难将问题正确解答。
  第四、数学应用题的命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类别。往往是一种新颖的实际背景,难于进行题型模式训练,用“题海战术”无法解决变化多端的实际问题。必须依靠真实的能力来解题,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更具真实、有效性。因此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二、数学应用题如何建模
  建立数学模型是解数学应用题的关键,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直接建模。
  根据题设条件,套用现成的数学公式、定理等数学模型,注解图为:
  将题材设条件翻译
  成数学表示形式


  应用题 审题 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 求解
  选定可直接运用的
  数学模型
  第二层次:直接建模。可利用现成的数学模型,但必须概括这个数学模型,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然后确定解题所需要的具体数学模型或数学模型中所需数学量需进一步求出,然后才能使用现有数学模型。
  第三层次:多重建模。对复杂的关系进行提炼加工,忽略次要因素,建立若干个数学模型方能解决问题。
  第四层次:假设建模。要进行分析、加工和作出假设,然后才能建立数学模型。如研究十字路口车流量问题,假设车流平稳,没有突发事件等才能建模。
  三、建立数学模型应具备的能力
  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提高分析、理解、阅读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数学建模的前提,数学应用题一般都创设一个新的背景,也针对问题本身使用一些专门术语,并给出即时定义。如1999年高考题第22题给出冷轧钢带的过程叙述,给出了“减薄率”这一专门术语,并给出了即时定义,能否深刻理解,反映了自身综合素质,这种理解能力直接影响数学建模质量。
  3.2强化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
  将数学应用题中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象语言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即数、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种译释能力是数学建成模的基础性工作。
  例如:一种产品原来的成本为a元,在今后几年内,计划使成本平均每一年比上一年降低p%,经过五年后的成本为多少?
  将题中给出的文字翻译成符号语言,成本y=a(1-p%)5
  3.3增强选择数学模型的能力。
  选择数学模型是数学能力的反映。数学模型的建立有多种方法,怎样选择一个最佳的模型,体现数学能力的强弱。建立数学模型主要涉及到方程、函数、不等式、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曲线方程等类型。结合教学内容,以函数建模为例,以下实际问题所选择的数学模型列表:
  函数建模类型 实际问题
  一次函数 成本、利润、销售收入等
  二次函数 优化问题、用料最省问题、造价最低、利润最大等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 细胞分裂、生物繁殖等
  三角函数 测量、交流量、力学问题等

  3.4加强数学运算能力。
  数学应用题一般运算量较大、较复杂,且有近似计算。有的尽管思路正确、建模合理,但计算能力欠缺,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加强数学运算推理能力是使数学建模正确求解的关键所在,忽视运算能力,特别是计算能力的培养,只重视推理过程,不重视计算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利用数学建模解数学应用题对于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很有益的,是提高学生素质,进行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数学建模的应用也是科学实践,有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所必须的,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数学建模论文

6. 数学建模论文怎么写

光说格式我就不必说了:
要些什么条件,什么方向我说下:
1、数学基础(高数,线代,概论)必备的
2、软件基础(图像处理的,数学计算的,数学分析的,编程的,模拟的),听起来复杂
有些学起来几天的事,当然只是够用
3、建模思维定势(入门),多看看人家的论文,别怕复杂,你也能想到的
4、论文编写,很重要
5、难点:不用说,模型建立
6、关键点:自己花时间学习
学习资料:多得很,保证你看都看不完!(数模论坛较好)
如果你觉得你找资料很困难的话,再追问我吧!

7. 数学建模论文

如何写好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一、论文评分原则:
“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合理性,表述的清晰程度。”
二、论文的基本内容,需要重视的问题
1 论文的文章结构
0)摘要
1)问题的叙述,背景的分析等
2)模型的假设,符号说明(表)
3)模型的建立(问题分析,公式推导,基本模型,简化模型等)
4)模型的求解
计算方法,算法步骤、计算软件,求解方案及流程,计算机仿真或模拟……
5)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误差分析,模型检验,灵敏度分析……
6)模型评价,特点,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
7)参考文献
8)附录:计算框图,详细图表……
……..
注:各部份可分可合。
2 要重视的问题
0)摘要。
摘要内容应该简明扼要,主要为:
问题分析,建模方法与模型及特点,
主要数值结果和结论,针对问题的建议,
按要求回答全部问题。
摘要包括:
a. 问题的简要背景
b. 模型的数学归类
c. 建模的思路、思想
d. 求解的思路、算法的思想
e. 建模特点
如何写好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2
f. 主要结果(数值结果,结论),回答题目所问的全部“问题”
▲ 写作上:篇幅适当,叙述准确、简明,条理清晰,
语言规范精练,格式符号要求。务必认真校对。
1)问题重述。略
2)模型假设
根据全国组委会确定的评阅原则:
“假设的合理性”, 假设的合理性颇为重要。
“假设的合理性”是整个数学建模工作的基础。
作出合理假设的主要目的是:
适当简化问题,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手段,
建立起能有效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和方案,并且可获得重要的结果;
模型中所有的字母、术语、符号都要在列表中清楚地说明
3)模型的建立
(1) 问题分析-建模过程
阐述、分析建模构想和建模思路,列出关键步骤和要点;
分析要清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性强;
创新之处的陈述要斟酌,确切无误。
(2) 基本模型:
① 首先要有数学模型:数学公式、解决方案等
② 基本模型,在合理假设的条件下,要求 完整,正确,简明。
③ 解决方案应列出:关键计算公式,算法的基本思路,关键步骤
(3) 简化模型
① 要明确说明:简化思想,依据
② 简化后模型,尽可能完整给出
(4) 模型要实用,有效,以解决问题有效为原则。
(5) 鼓励创新,但要切实,数模创新可出现在
建模过程,模型本身,简化的好方法、好策略等
模型求解中
结果表示与分析
推广部分
4)模型求解
(1)求解过程中需要建立数学命题时,命题叙述要符合数学命题表述规范。
(2)说明求解方法的合理性、思想、依据、步骤等
如何写好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3
(3)求解中关键公式、数据必须列出
5)结果表示、分析
(1)最终数值结果的合理性
数值结果或模拟结果,务必合理,至少基本合理。
(2)回答全部问题
题目中要求回答的问题,数值结果,
结论都必须一一列出,全部列出。
(3)列数据问题
考虑是否需要列出多组数据,或额外数据,
以便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为各种方案的提出提供依据。
(4)结果表示
要一目了然,便于比较分析,尽可能用图形、图表形式
(5)模型的检验和结果的分析
数模竞赛题多由实际问题经适当简化得来,难免出错
应该重视模型检验
6)模型评价
建模特点(建模中的特点,模型优点,算法特点,
结果检验,灵敏度分析,模型检验…….)
优点突出,缺点不回避。
7)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格式规范,准确
8)附录
详细的结果,详细的数据表格,程序
三.建模理念:
1. 实际应用意识
2. 用数学方法建模
3. 创新意识

数学建模论文

8. 数学建模论文

中文名称: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通称: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英文名称:China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   英文简称:CUMCM 主办机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   竞赛宗旨:创新意识 团队精神 重在参与 公平竞争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课外科技活动之一。该竞赛每年9月(一般在中旬某个周末的星期五至下周星期一共3天,72小时)举行,竞赛面向全国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分专业(但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本科组竞赛所有大学生均可参加,专科组竞赛只有专科生(包括高职、高专生)可以参加)。同学可以向本校教务部门咨询,如有必要也可直接与全国竞赛组委会或各省(市、自治区)赛区组委会联系。
编辑本段竞赛章程(2008年)
第一条 总则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第二条 竞赛内容
  竞赛题目一般来源于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经过适当简化加工的实际问题,不要求参赛者预先掌握深入的专门知识,只需要学过高等学校的数学课程。题目有较大的灵活性供参赛者发挥其创造能力。参赛者应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一篇包括模型的假设、建立和求解、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结果的分析和检验、模型的改进等方面的论文(即答卷)。竞赛评奖以假设的合理性、建模的创造性、结果的正确性和文字表述的清晰程度为主要标准。
第三条 竞赛形式、规则和纪律
  1.全国统一竞赛题目,采取通讯竞赛方式,以相对集中的形式进行。 2.竞赛每年举办一次,一般在某个周末前后的三天内举行。 3.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每队3人(须属于同一所学校),专业不限。竞赛分本科、专科两组进行,本科生参加本科组竞赛,专科生参加专科组竞赛(也可参加本科组竞赛),研究生不得参加。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 4.竞赛期间参赛队员可以使用各种图书资料、计算机和软件,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但不得与队外任何人(包括在网上)讨论。 5.竞赛开始后,赛题将公布在指定的网址供参赛队下载,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卷,并准时交卷。 6.参赛院校应责成有关职能部门负责竞赛的组织和纪律监督工作,保证本校竞赛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第四条 组织形式
  1.竞赛由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组委会)主持,负责每年发动报名、拟定赛题、组织全国优秀答卷的复审和评奖、印制获奖证书、举办全国颁奖仪式等。 2.竞赛分赛区组织进行。原则上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每个赛区应至少有6所院校的20个队参加。邻近的省可以合并成立一个赛区。每个赛区建立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赛区组委会),负责本赛区的宣传发动及报名、监督竞赛纪律和组织评阅答卷等工作。未成立赛区的各省院校的参赛队可直接向全国组委会报名参赛。 3.设立组织工作优秀奖,表彰在竞赛组织工作中成绩优异或进步突出的赛区组委会,以参赛校数和队数、征题的数量和质量、无违纪现象、评阅工作的质量、结合本赛区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及与全国组委会的配合等为主要标准。
第五条 评奖办法
  1.各赛区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阅委员会,评选本赛区的一等、二等、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凡完成合格答卷者可获得成功参赛奖。 2.各赛区组委会按全国组委会规定的数量将本赛区的优秀答卷送全国组委会。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委员会,按统一标准从各赛区送交的优秀答卷中评选出全国一等、二等奖。 3.全国与各赛区的一、二、三等奖均颁发获奖证书。 4.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队,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成绩无效。对所在院校要予以警告、通报,直至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对违反评奖工作规定的赛区,全国组委会不承认其评奖结果。
第六条 异议期制度
  1.全国(或各赛区)获奖名单公布之日起的两个星期内,任何个人和单位可以提出异议,由全国组委会(或各赛区组委会)负责受理。 2.受理异议的重点是违反竞赛章程的行为,包括竞赛期间教师参与、队员与他人讨论,不公正的评阅等。对于要求将答卷复评以提高获奖等级的申诉,原则上不予受理,特殊情况可先经各赛区组委会审核后,由各赛区组委会报全国组委会核查。 3.异议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或电子邮件地址等),并加盖公章。全国组委会及各赛区组委会对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保密。 4.与受理异议有关的学校管理部门,有责任协助全国组委会及各赛区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全国组委会或各赛区组委会应在异议期结束后两个月内向申诉人答复处理结果。
第七条 经费
  1.参赛队所在学校向所在赛区组委会交纳参赛费。 2.赛区组委会向全国组委会交纳一定数额的经费。 3.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资助。 4.社会各界的资助。
第八条 解释与修改
  本章程从2008年开始执行,其解释和修改权属于全国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