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明白曹操当初为何在取得汉中时不趁机进攻蜀地。

2024-05-17 06:42

1. 一直不明白曹操当初为何在取得汉中时不趁机进攻蜀地。

  《刘晔传》裴松之注引《傅子》,当时“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准确地说是刘备留在成都的守将)不停地杀人也不能安定(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在这种情况下,乘胜前进,乘势入蜀,荡平益州,消灭刘备,应该说是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

  曹操的两位主簿(参与机要的高级幕僚)刘晔和司马懿,便都提出了这个建议,而且力举事实。他们的建议,分别记载在《三国志·刘晔传》和《晋书·宣帝纪》。刘晔说,明公拿下汉中后,蜀人闻风丧胆。只要一股作气推向前进,蜀郡就可 “传缴而定”。现在,蜀郡在刘备的手里。刘备这人是个英雄,可惜反应稍微慢了一点,得蜀又不久,威望还不高。以明公之神武,我军之气盛,此时入蜀,则“无不克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让刘备喘过气来,那就麻烦了。为什么呢?因为刘备文有诸葛亮为相,武有关羽、张飞能据守险要,国险而民附,搞不掂了!

  司马懿也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时机,因为这时刘备和孙权两家,正在为争夺荆州而陈兵相向。这就为曹操留下了乘隙而入的好机会。所以司马懿说,刘备靠着巧取豪夺灭了刘璋,蜀人还没有归顺又去攻江陵,这个机会不容错过。他说:“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亦。”也就是说,时机不到,条件不成熟,你不能硬来;时机到了,条件成熟了,也不能坐失良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是不会两次惠顾同一个人的。

  这些话都很有道理,但曹操没有采纳。据《晋书·宣帝纪》,曹操只是十分感慨地说了一句话:“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

  这是反用典故,原话是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说的。据《后汉书·岑彭传》,建武八年(公元32年),岑彭跟随刘秀破甜水,围西城,胜利在望。不久,刘秀东归,致书岑彭说:“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岑彭理解了刘秀的意图,平陇之后即入蜀,灭了公刘述。显然,刘秀的意识是:人,总是不知足的,得了陇,就肯定望蜀。曹操的意思却是反过来:人,不能不知足,得了陇,就不要再望蜀了吧!

  曹操“得陇复不望蜀”的结果,是连已经得到的陇右也不能保险。他永远地失去了谋蜀的可能,一统天下的理想从此彻底化为乌有。因此,我们就很想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

  法正的说法也许有道理。当初,法正劝刘备攻击汉中的时候,开头第一句话就说到了这个问题。法正说,曹操一举而降服张鲁,平定汉中,不乘胜前进一鼓作气拿下巴、蜀,反倒匆匆忙忙退了回去,这不是他考虑不周,兵力不足(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一定是他内部出了问题,是他感觉到了威胁。

  法正指出,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继续前进拿下巴、蜀,反倒“身遽北还”,一定是因为“内有忧逼”。这是有道理的。曹操的大后方,一直不太稳定,这是他和孙权、刘备不同的地方。

  孙权的情况最好。他那个东吴政权,基本上都是自己人。不是孙坚、孙策留下的老臣,如程普、黄盖、张昭、周瑜,就是他自己网罗、发现、提拔、培养的,如鲁肃、甘宁、吕蒙、陆逊。刘备的情况复杂一点。他得到益州以后,蜀汉政权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他从荆州带来的,包括诸葛亮,也包括和他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关羽、张飞,无妨称之为“东州集团”。还有一个部分是当地的,无妨称之为“益州集团”。这三个集团之间是有矛盾的,这个矛盾是后来汉蜀政权灭亡的原因之一。不过,刘备入蜀之前,并无此矛盾。入蜀之后,也没有尖锐到刘备镇不住的程度。

  曹操就不一样了。曹操不像刘备、孙权那样自立门户,而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挟天子而令诸侯”。这样一来,他的“大后方”,也往往同时是他的“大前方”,因为朝廷里并不都是他的人。相反,蔑视、嫉妒、反感、仇恨,打他的主意,看他笑话的,大有人在。赤壁之战前,曹操所向披靡,战果辉煌,反对派一般不敢公开非议。而且,赤壁之战前,曹操对朝廷、对百官的态度可能还相对比较谦和,野心也不那么明显,一些心存汉室的人对他还保有希望,也表示支持。赤壁之战后就不同了。曹操的功劳没有以前多,野心倒比以前大。这就引起不满。朝廷内部,一方面,正如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所云,有人想借赤壁之败扳倒曹操,趁机取而代之(操以赤壁之败,威望顿损,中国之人或欲因其败而图之);另一方面,也开始有人对曹操是忠是奸产生警惕和怀疑。这些人以前不多,或者不公开,赤壁之战后就多起来了,甚至此起彼伏前赴后继。

  这些“谤议”让曹操清醒地意识到,舆论固然重要,权力就更重要;笔杆子固然重要,枪杆子就更重要;与其堵住天下人的嘴巴,不如捏住天下人的脑袋。因此,曹操在利用甚至在创造机会来大造舆论的同时,加紧了对权力的攫取和控制。

  要攫取和控制权力,尤其是中央政府的最高权力,就不能长时间地离开政治中心。所以,赤壁之战后的几次出征,曹操用的时间都不长,甚至不惜无功而返,半途而废。西征马超、韩遂,是建安十六年七月出兵,次年正月回到邺城,前后不超过七个月;南征孙权,是建安十七年十月出兵,次年四月回到邺城,前后也不超过七个月;征张鲁的时间长一点,建安二十年三月出兵,次年二月回到邺城,也不超过一年。

  确如楼主所言,“放弃这个机会意味着曹操这辈子都没有机会了”,可是这个“没有机会”只是“没有机会统一天下了”;如果曹操不及时赶回,长时间地离开政治中心,也许他的政敌就会趁机搞小动作,那他可能连既有的“胜利果实”也保不住。诚如贾诩所言“时也势也”,没有办法的事情。

一直不明白曹操当初为何在取得汉中时不趁机进攻蜀地。

2. 曹操为什么拿下汉中后,不马上打蜀地?

因为军粮的问题,拿下汉中之后就让曹军大伤元气,没有精力继续打蜀地了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征讨汉中张鲁集团,走陈仓道,进攻阳平关,最终拿下汉中。郭嘉、司马懿进言趁势进攻蜀地,曹操权衡再三,领兵撤回了。
这不禁让人觉得可惜放弃了大好机会,也许郭嘉、司马懿说的不无道理,毕竟在此之前曹操也几次出兵须濡口打孙权,震慑了东吴;西线派夏侯渊击败了马超、韩遂,宋建等各集团军,收复了陇右、河西等凉州之地,消除了为进攻汉中以南的威胁。那这次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打入益州,端了刘备根据地,为什么撤回了呢。
做为统帅,曹操顾虑多个因素:战线太长。刘备好不容易从刘璋那诓来益州作基本,能不跟你玩命吗?再说人数上益州诸葛亮也有五、六万人马,加上刘备在荆州和孙权掐架三万人马,没占多大优势啊。长途作战粮草是大问题,十万人马得保证运粮安全,刘备、孙权等完全有时间搞点小破坏的是不是。
再说打这阳平关也不是一帆风顺,今天来了住一宿,明天就回去的事。张鲁虽不是什么硬骨头,但仗着山势险要,曹操差点想退兵了。再说曹操看刘备得了益州,自己马上动手抢汉中,已经达到预想目标了,保证将士生命安全,以后徐图渐进嘛。

3. 曹操得汉中后不取蜀,是不是错误

曹操攻下南郑后,随军从征的丞相府主簿司马懿便建议一鼓作气攻下益州,他说:“刘备得蜀日浅,蜀人未附,且为荆州事与孙权交涉,不在益州,实在是大好时机。”谋臣刘晔(音yè)也建议道:“今我军一举克复汉中,蜀人震惊,其势自倾。此时出兵,可一举破蜀,若等刘备安定,据险守要,则难攻入了。”曹操也觉得他们说得有理,但他深知刘备、诸葛亮足智多谋,必已看到这点,恐怕早有准备,据险要而不战,以逸待劳。那样的话,自己势必陷于进退维谷的难堪地步,因此宁可接受賨人归附,采取稳妥的渗透办法对付刘备。。曹操降张鲁占汉中后,蜀郡太守、扬武将军法正向刘备建议攻取汉中,他认为:占领汉中后,兴农积粮,观冀伺隙,则上可以进取关中,问鼎中原;中可以蚕食雍、凉,开拓疆域;下可以固守要害,保卫益州。现在汉中仅有夏侯渊、张郃二将据守,集中主力往攻,则可必胜。刘备采纳建议,决定进兵汉中。
  建安二十三年,派部将吴兰、张飞等为先遣部队进至武都(治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被魏军击败。于是,刘备留军师诸葛亮守益州,亲率大军北征。是年四月,进军至阳平关(今陕西勉县西)。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袭击马鸣阁(今四川广元北),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被徐晃击败;亲自率兵攻打张郃据守的广石(今勉县西),不克。两军遂成相持态势,刘备写信给诸葛亮增调兵力。
  七月,曹操恐汉中有失,决定亲征刘备。九月,统率大军到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二十四年正月,刘备率主力渡过沔水,顺山势隐蔽疾行,迂回到阳平关侧后之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依据险要地势,待机歼敌。夏侯渊为摆脱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发动迅猛冲击,夏侯渊及刺史赵禺阵亡,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推举张郃继夏侯渊为魏军主将,在汉水以北列阵,欲待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为刘备识破,隔水相持而不渡。
  三月,曹操大军经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进入汉中,沿途派兵占据险要之地,欲寻刘备主力决战。刘备采取据险避战的办法,始终不与曹操主力争锋。曹军运送粮食至北山,被蜀将黄忠劫夺。蜀翊军将军赵云率数十骑兵巡逻,与曹魏大军猝然相遇,赵云从容退至营中,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曹兵疑有埋伏而引退。云命鼓手擂鼓,其声震天。又命以劲弩射魏兵后卫。魏兵惊骇,自相践踏,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刘备称赞赵云“子龙一身都为胆”。
  曹刘两军又相持一个多月,曹操一直无法取胜,至五月,下令撤出进攻汉中的全部军队,刘备遂占据汉中。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提拔牙门将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

曹操得汉中后不取蜀,是不是错误

4. 曹操为什么拿下汉中后,不马上打蜀地?

因为军粮的问题,拿下汉中之后就让曹军大伤元气,没有精力继续打蜀地了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曹操亲率十万大军,征讨汉中张鲁集团,走陈仓道,进攻阳平关,最终拿下汉中。郭嘉、司马懿进言趁势进攻蜀地,曹操权衡再三,领兵撤回了。
这不禁让人觉得可惜放弃了大好机会,也许郭嘉、司马懿说的不无道理,毕竟在此之前曹操也几次出兵须濡口打孙权,震慑了东吴;西线派夏侯渊击败了马超、韩遂,宋建等各集团军,收复了陇右、河西等凉州之地,消除了为进攻汉中以南的威胁。那这次完全可以长驱直入,打入益州,端了刘备根据地,为什么撤回了呢。
做为统帅,曹操顾虑多个因素:战线太长。刘备好不容易从刘璋那诓来益州作基本,能不跟你玩命吗?再说人数上益州诸葛亮也有五、六万人马,加上刘备在荆州和孙权掐架三万人马,没占多大优势啊。长途作战粮草是大问题,十万人马得保证运粮安全,刘备、孙权等完全有时间搞点小破坏的是不是。
再说打这阳平关也不是一帆风顺,今天来了住一宿,明天就回去的事。张鲁虽不是什么硬骨头,但仗着山势险要,曹操差点想退兵了。再说曹操看刘备得了益州,自己马上动手抢汉中,已经达到预想目标了,保证将士生命安全,以后徐图渐进嘛。

5. 曹操为什么拿下汉中后不马上打蜀地?

起曹操攻取汉中的作战,可能很多人以为,这次作战并没有什么激烈的交战,对手也不强,没有什么值得写的内容。确实,本次作战,虽然时间不短,但是实际上在汉中作战的时间很短。不过,本次作战,有三个问题还是很值得探讨一番的。
其一,曹操究竟是怎么攻取阳平关的?
其二,曹操在占领汉中后不趁势取蜀是否是战略性错误?
其三,曹操为何不走秦岭谷道进攻汉中,而要走阳平关?

一、        当时的军事形势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应当说是一个多事之年。在本年中发生的比较著名的事件包括:曹操攻取汉中、消灭张鲁集团;刘备、孙权为争夺荆州险些发生大规模交战;孙权以十万大军进攻合肥遭到惨败。
此前,建安十九年,夏侯渊等在西线,连续击败马超、韩遂、宋建、氐王千万,完全控制了陇右、河西等凉州之地,消除了南攻汉中的侧翼隐患。
东线,曹操分别在建安十七年十月到次年四月和建安十九年七月到十月两次大规模进攻孙权于濡须口,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但是也对孙权造成了很大的威慑。
而在建安十九年中,刘备已经控制了蜀地,势必不久就将继续北攻汉中。正是在这种局势下,曹操才果断决定,发动这次消灭张鲁、占领汉中的战役。

二、        曹操的作战部署
曹操兵发汉中,基本上有四条路线可供选择。
其一,子午谷道;其二,谠骆谷道;其三,褒斜谷道,其四,陈仓故道。
这几条道路,各有利弊,比如前三条谷道,基本属于道路艰险难行,但是谷口没有敌人的险关,敌军一般是依托山势进行防御。而第四条陈仓故道,则相反,道路相对平坦,但是需要强攻阳平关。
曹操选择了第四条路线:先到达陈仓,再由陈仓经大散关南下,通过河池后转向东南,过沮县到达阳平关一带。
曹军动用的兵力大致是十万左右。这个在《魏名臣奏》载杨暨表中有记载:“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
而张鲁方面的兵力,只知道张卫(张鲁之弟)、杨昂、杨任带领数万兵马据守阳平关一线,再加上张鲁在南郑的部队和北线少数监视秦岭谷口的部队,大致总兵力在5万人左右。
而武都氐人的兵力应在1万多人。由于曹军走陈仓道进攻汉中,势必要经过武都郡,从而导致氐人的抵抗。
曹操这次作战,比较自信,十万大军竟然是采取一路集中进攻的部署,而没有在秦岭的其他谷道分路合击。

三、        作战经过
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魏公曹操,亲自统率大军进攻张鲁,三月,曹操大军到达陈仓。此时位于凉州武都郡的氐人,阻塞道路,曹操先派出张郃、朱灵部,击破了进入武都沿途的氐人。四月,大军自陈仓出散关进兵到达武都的河池一带,“氐王窦茂众万馀人,恃险不服”,曹军受阻。五月,曹军经过激战,攻克了河池,打通了南下的道路。七月,曹操主力到达汉中的西部前沿阳平关一带。
此时,张鲁的弟弟张卫,带领大将杨昂、杨任和数万兵马,依托阳平关南北二山之间的险要地形,修筑了长达十余里的防御工事,曹军开始猛攻。数日之后,由于地形险要、防御坚固,曹军在伤亡很大之下,依然毫无进展。
曹操于是决定假装撤退,以麻痹防御的张鲁部队。果然,张卫等人得知曹操攻关不下,已经全线撤退,就放松了阳平关一线的戒备(这其中第一线部队不由自主的放松戒备占很大的比重)。于是,曹操派出忄剽、高祚两将率部进行夜袭。正巧半路驱赶了数千只野糜冲入了张卫的营垒,导致其防御工事的损毁,结果曹军趁虚而入,占领了部分敌军营垒,同时鼓角齐鸣,给张卫造成了曹军主力全线突破的假象,张卫匆忙之间,难以辨别情况,只好放弃阵地逃走了(一说投降)。
汉中的西大门就这样被曹军攻克了。于是汉中也就不可守了。此时,张鲁打算就此向曹操投降,但是其功曹阎圃建议他:“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濩、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于是张鲁逃向巴郡。临走时,有人建议烧毁汉中等地的仓库,但是张鲁认为:“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于是把所有的仓库加以封存,留给了曹操。曹操进驻汉中首府南郑。
曹操占领汉中之后,恢复汉宁郡为汉中郡,又从汉中分出安阳、西城为西城郡,置太守;分锡、上庸郡,置都尉。此时依然是建安二十年七月。
这时发生了一件争论很大的事件,那就是是否趁刘备远在荆州争夺三郡之机,乘胜前进,进攻蜀地。曹操的重要谋士刘晔、司马懿均建议趁机继续南下,但是曹操否定了他们的建议。此事我们在后面将专题讨论之。
到了八月,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合肥,遭到张辽等人的反击和顽强防御。
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来附,到这时,巴郡才正式归附于曹操。于是曹操分巴郡,以朴胡为巴东太守,杜濩为巴西太守。
十一月,张鲁终于从巴中来投降。至此,汉中战役终告结束。曹操在留下夏侯渊都督汉中之后,自己于十二月离开南郑北返。
汉中战役,曹军自三月到十一月,共历时九个月,消灭了割据汉中地区的张鲁集团和武都一带的氐王窦茂,控制了武都、汉中全部以及巴郡的北部地区,其中,实际用于行军、作战的时间,只是三月到七月的四个月。这次战役,可以说是曹操一生中最后拓展的一块地盘,虽然后来又放弃掉了,但是其意义还是很大的。
汉中的夺取,为下一步进军蜀地打下了很好的基石。曹军据有汉中,不仅可以出阳平关走金牛道直插成都平原,还可以走米仓道进攻东部的巴郡一带,同时,武都一带的魏军也可以直接南下而无需担心侧翼汉中一带的威胁。即使不展开攻势,由于有汉中的屏障,魏国的的关中和陇右都将受到很好的保护,而成为战役后方。

四、        关于阳平关攻坚的争论
关于天险阳平关的攻克过程,史书有三种记载。
第一种,《三国志武帝纪》:秋七月,公至阳平。张鲁使弟卫与将杨昂等据阳平关,横山筑城十馀里,攻之不能拔,乃引军还。贼见大军退,其守备解散。公乃密遣解忄剽、高祚等乘险夜袭,大破之,斩其将杨任,进攻卫,卫等夜遁,鲁溃奔巴中。公军入南郑,尽得鲁府库珍宝。
《三国志刘晔传》:太祖征张鲁,转晔为主簿。既至汉中,山峻难登,军食颇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国耳,何能为有无?吾军少食,不如速还。”便自引归,令晔督后诸军,使以次出。晔策鲁可克,加粮道不继,虽出,军犹不能皆全,驰白太祖:“不如致攻。”遂进兵,多出弩以射其营。鲁奔走,汉中遂平。
——这一种记载,说明曹操看到阳平地形险要,强攻难以凑效,因此,先假装撤军,待守军防备松懈之时,秘密派遣部队发动夜袭,结果大破守军,斩杀守将杨任,敌军阳平总指挥张卫连夜逃走,阳平关才被攻克。而《刘晔传》则表明,曹操开始确实是打算撤军的,而且部队已经撤离了阳平关的攻击阵地。但是在刘晔的建议下,又最后做了一次特殊的进攻,而大获成功。

第二种,《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武皇帝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故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未还,夜迷惑,误入贼营,贼便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武皇帝,进兵定之,幸而克获。此近事,吏士所知。”
——这一种记载,说明曹操因强攻阳平不下,决定撤军,于是下令在山上攻关的部队撤回,但是前军在撤回的半路于夜里迷路,结果误入敌军营地,敌军败退、逃散。曹操依靠侥幸攻克了阳平关。

第三种,《魏名臣奏》载杨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万之众,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
《世语》曰: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县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这两种记载,则说是由于有数千只野麋在夜里冲入张卫的军营,把张卫的军营踏坏,导致张军大惊而发生混乱,曹军高祚等趁机虚张声势,鼓角齐鸣,张卫以为曹军主力已经攻占各军营,只好投降。

这几种记载,《三国志武帝纪》是说曹操依靠主动策划的假撤退再夜袭,攻取了阳平关,《魏名臣奏》则说是曹军撤退迷路误入敌军营垒而,而《世语》等则认为是很偶然的大批野麋夜里闯入敌营,导致敌军崩溃,是敌军的防御自己完蛋了。
但是综合以上记载,我们经过分析,可以发现真正的情况只能是第一种和第三种的综合结果。
1、《魏名臣奏》载董昭表的说法,有一个违反基本军事常识的错误,那就是在古代,由于交通、通讯、指挥均很落后,尤其是指挥、通讯,很多要依靠旗帜,因此,部队除非情况危急,是不会夜晚行动的。基本上所有的夜间行动,除了夜袭,就是宵遁。而曹操并没有遭到张鲁部队的紧逼,而且是主动撤退,完全没有夜间进行撤退的必要。因此,这个说法是不可靠的。
部队如果在山中迷路,完全不能在黑夜中混乱不堪地到处摸索找路,而是会立即就地选择有利地形布置安营,放出警戒。再派出侦查骑兵,寻找返回的路线。说大批部队在黑夜中迷路了还在盲目地到处走,是完全不现实的。
2、《世语》的说法,也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野糜为什么会在夜里突然不顾一切地冲入张鲁军的营垒?我们知道,防御的营垒,为了防止敌军的偷袭和便于观察,在夜晚会在营垒四周燃烧许多的篝火以及火把,而且张鲁的防御阵地绵延十余里,这个阵势是很明显的。而野糜是一种胆小、警觉、温顺的食草型动物,而且很害怕火。正常情况下,是完全不可能不顾一切地冲入有很多篝火和数万人马的营垒的。因此,这个野糜在夜里突然不顾一切地冲入张鲁军的营垒的原因就在于曹军的夜袭,这些野糜无意中正好处于夜袭的曹军和张卫的营垒之间。
3、《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说,曹操布置了先假装撤军,待敌防御松解后,发动夜袭。曹操派出的是将军解忄剽、高祚的部队,这批部队,在夜里偷偷向阳平关进军,半路上却被胆小而又警觉的野糜发现,于是野糜只好向着曹军行进相反的方向奔跑。结果在跑到阳平关前时,遇到了绵延十余里的张鲁军营垒,野糜一时间无路可逃,只好不顾一切地冲过营垒。这才造成了敌军营垒的损坏。
《世语》记载“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我认为有错误,这里的部队并不是“误与卫众遇”,而是主动进行的夜袭作战。因为一般情况下,部队夜里是不会行动的。由于高祚的夜袭部队不可能是大部队,因此,只能“多鸣鼓角”,以造成兵力强大的声势。但是高祚部队夜里的突然出现在张鲁营垒前,则与《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正好吻合。

因此,曹军攻克阳平关,固然有野糜突然冲坏张军营垒的偶然因素,但是我们应看到,这个情况也是夜袭部队导致的,野糜并不会无缘无故地主动冲击营垒。而且,即使没有野糜突然冲坏张军营垒,夜袭的曹军也很有可能一举突破张军的防备已经松解的营垒。野糜的冲击,只是省去了曹操攻打的麻烦。

五、        关于曹操是否应当趁势南下攻蜀的争论

关于这个问题,其记载见于《三国志刘晔传》:晔进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将诛董卓,北破袁绍,南征刘表,九州百郡,十并其八,威震天下,势慴海外。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而《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言竟不从。
那么,刘晔、司马懿的建议是否可行?曹操是否真的错过了一举收复蜀地的机会呢?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曹操确实错过了大好时机,属于战略性决策失误,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曹操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以当时的兵力和战役准备,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攻蜀成功。本人赞同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1、部队疲惫不堪。曹军在此前,即使从三月自陈仓进兵开始,到七月进占汉中,也已经连续在险峻的山地行军作战达五个月之久,其部队已经处于很疲劳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不经休整,就要连续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蜀地的战役,对部队的战斗力削弱很大;
2、后勤补给困难重重。曹军进攻汉中,其粮草基地必然设在关中地区,这样就必须隔着险峻的秦岭向前线运送粮草,困难重重,即使是攻打阳平关的很短的时间,曹军竟然就已经发生了粮草危机。如果要从汉中直接大举进攻蜀地,势必造成更大的后勤问题。虽然汉中可能有一些粮草,但是一则汉中本身军队数量较少,而且这些部队投降之后,也要吃饭,因此如果要想依靠汉中来解决大军的大规模战役粮草保证是不现实的。
3、兵力不足。曹操投入汉中战役的兵力,大体在十万左右,这个兵力是根据当时张鲁集团的防御兵力集结的。拿下汉中之后,如果要继续大举入蜀,则必然要在新收复的汉中、武都留下部分兵力,那么能用于攻蜀作战的部队,大约只能有八到九万人。这对于刘备集团有剑阁天险可守的部队而言,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也就是说兵力不足。如果从后方内地再调兵增援,那时间又来不及。(刘备集团此时在益州的总兵力大体在11万,刘备带走5万,依然有6万留守)
4、时间的紧迫。曹操当年七月进占汉中,消息很快报告给江陵的刘备,刘备立即与孙权达成和平协议返回,这个时间间隔其实是很短暂的,并不像某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有数月之久。这一点有两个证明:
——孙权的主力在与刘备和解之后,马上集结了十万兵力,进攻合肥,此时是八月。也就是说,与刘备、曹操争夺汉中关系较小的孙权,都能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准备十万大军从益阳等地开到合肥前线作战,那么面临生死存亡的刘备,其返回必然是更加快速。因此,至少在八月,刘备的主力,最起码是刘备带领的中军已经返回了成都一带。
——《傅子》记载: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备虽斩之而不能安也。”太祖延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个记载中“蜀中一日数十惊”,却没有注意到刘晔认为七天之后,这个机会就已经过去了。那么试问,谁家的大军能够在七天中从汉中经过剑阁天险进军益州内地?因此,这也证明,所谓的时机其实很短暂,根本不足以使大军准备好进行一次重大的战役。从南郑(曹操大军集结地)到剑阁,里程大致为215千米,合490汉里,而且都是艰难的山路。而且大军出动,也不是说走就走的,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因此,很可能曹军做好准备出发还没有到达剑阁,人家蜀地就已经安定好了。
——我们还要注意到,《傅子》这个记载中,有“备虽斩之而不能安”,这说明,此时很可能刘备本人已经快速返回了成都。我们知道,刘备本人返回,并不需要和数万大军同时,他是可以先快速返回的。由于刘备去荆州时带领了五万部队,那么留守在益州的部队其实依然有六万以上(虽然可能不是精锐,但是依托险要死守还是管用的)。
5、不论是刘晔的建议,还是司马懿的主张,都有一个相同的前提:就是益州自己被曹军的声势所吓倒,自行崩溃瓦解,而不是依靠曹军自身的作战。
——“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晔语)
——“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司马懿语)
但是,这样一来,就等于把如此大规模的一次战役行动成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敌人自动瓦解之上,这是很不合理的。如果敌人不自动瓦解,那么曹军并没有任何的后续手段,甚至很可能深陷于茫茫山路之中,粮草不济,战拿不下险关,退已经不能全身的境地。
6、汉中新附,并不稳固,如果大军离开,也有后顾之忧。而且深入益州腹地,远离中原,一旦后方有事,救援不及。这些,都是作为统帅需要全盘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以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曹操的决策是稳妥和正确的,而刘晔、司马懿的意见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比较片面,是不足取的。

六、        曹操为何不走秦岭谷道而要强攻阳平关?
阳平关是汉中西面的门户,也是汉中西面最后的险要所在,通过阳平关向东,就进入了汉中盆地,无险可守了。但是阳平关的地形是非常有利于防御的。这里南、北二山相距很近,山势险峻,易守难攻,两侧翼则多是高山峻岭,丛林密布,没有道路。
因此,我们看历史上,从关中进攻汉中的作战,绝大多数是走秦岭的谷道。即使秦岭谷道艰难,但是依然如此。
三国时期,在阳平关发生过数次攻防作战,其中曹操和刘备的进攻是从西向东,而钟会的进攻则是相反,是从东向西攻关的。曹操在强攻失利之后,用计夜袭,才取得成功,而刘备则一味强攻,虽然兵力优势,但是依然不能夺取阳平关。反观钟会,则很轻易地就攻占了阳平关,虽然有蜀将先投降的影响,但是阳平关西侧险要、东侧并不利于防御的特点也显现出来。否则,以傅佥的忠勇善战,怎么一下子就失守关城了呢?
而纵观整个三国时期,魏国却只有这一次是从阳平关外面强攻的,其余则无一例外是走那秦岭中艰难、漫长的峡谷来进攻汉中。
——曹真进攻汉中,主力是走子午道、褒斜道,偏军出武都(《三国志》误写为武威)、上庸。
——曹爽进攻汉中,走的是骆谷道;
——钟会进攻汉中,则是由斜谷、骆谷和魏兴逆汉水进击。
直到宋朝以前,从关中南下攻打汉中,也基本是走秦岭谷道而不强攻阳平关。那么为什么曹操是唯一一个强攻阳平关的呢?(刘备除外,因从成都来只能攻阳平关)答案在下面:
——《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
从这段记载,我们得知,原来是曹操在决定进攻汉中的路线时,被假情报所蒙蔽。曹操的部下凉州从事以及武都投降过来的人都告诉曹操:阳平关下的南、北两山相拒很远,是不利于防守的地方。如果阳平关下南北两山确实相拒很远,那么其中间必然有很宽的平坦地带适合进攻。因此,曹操相信了这个假情报,才决定不走秦岭谷道而走陈仓道攻打阳平关的。但是,等曹操亲自到达阳平关一看,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里南北两山相拒很近,而且山势很险峻,因此才在猛攻数日之后就打算撤军了。
因此,这就解释了为何整个这段历史时期,从关中攻打汉中,只有曹操是攻阳平关的。这只是一个因情报错误导致的决策失误。故而此后进攻汉中,依然是要走秦岭的各个谷道进兵。

曹操为什么拿下汉中后不马上打蜀地?

6. 曹操得到汉中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攻取巴蜀?

公元215年,张鲁向曹操投降,曹操占领汉中﹐统一北方,当时司马懿和刘晔都进言一鼓作气拿下刘备的益州,但为何曹操不从?

《三国演义》将此事的功劳戴在诸葛亮头上,以增强他头上光环的亮度,小说是这么说的:
却说西川百姓,听知曹操已取东川,料必来取西川,一日之间,数遍惊恐。玄德请军师商议。孔明曰:“亮有一计。曹操自退。”玄德问何计。孔明曰:“曹操分军屯合淝,惧孙权也。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南向矣。”
其实这是不对的。
《三国演义》所说的大事件虽然与《三国志》、《资治通鉴》是一致的,但是却有意将其中的时间模糊了,《三国志》和《资治通鉴》说得很清楚,“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也就是说曹操真正平定汉中的时间是十一月。但是刘备是“会闻魏公操将攻汉中,刘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于权”,然后才是“八月,孙权率众十万围合肥”,也就是说孙权攻打合肥在前,而张鲁投降曹操在后,曹操没有继续进取西川并不是诸葛亮的功劳。

那么,为何曹操会止步于汉中呢?个人认为原因大致有:
1、曹军需要整顿。
此前曹军在“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也就是说可以信赖的曹军主力此时无力再战,而新收编的张鲁部队还没完成整合,不适合作为攻打西川的主力部队。
2、汉中等新收之地需要经营。
内政经营和人心笼络都是需要时间的,作为进军西川的中转站,如果发生叛乱,那对于深入西川的曹军将是致命的打击,此时的冒进绝对不是上佳之选。
3、刘备不是轻易能拿下的对手。
作为刘备多年的老对手,曹操很了解刘备不是张鲁,不是靠恐吓就能拿下的,这一点从后来张郃进取巴西郡败给张飞就可知道。

4、曹操老了。
曹操拿下汉中时,已经六十岁了,此时刘备才五十四岁,孙权才三十三岁,三十六岁的司马懿和四十多岁的刘晔尚有进取之心,但曹操却不肯再做那冒险之事。对于曹操来说,他在五十三岁时的赤壁之战才是最好的统一全国的时机,此后只能是有心无力了。
以上4点,第4点才是最主要的原因,换成官渡之战时才四十五岁的曹操,其余3点原因根本不足一提,年迈的曹操此时考虑的或许还是尽量为曹丕创作更好的条件,以及让自己早日成为东汉王朝唯一的异姓王吧。

7. 夺得汉中的曹操,不趁势进取益州是有哪样的顾虑?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率大军进取汉中。秋七月,至阳平关,汉中太守张鲁不敌,遂败走巴中,又遭刘备率军阻击。无奈之下,张鲁只好投奔曹操。同年十二月,曹操以征西将军夏侯惇、驸马都尉杜袭督汉中,随后便班师回朝。
从曹操的战略规划来看,他取汉中,是为攻取益州做准备。因此曹操在攻取益州之后,也应当趁势进攻益州。于是司马懿进言说:“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而另一位谋士刘晔也持相同意见:“今不取,必为后忧。”
曹操听罢,反而不甚在意,甚至感慨道:“人苦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此时的益州,刚落入刘备之手。曹操一直将刘备视为平生大敌,眼见刘备龙盘巴蜀,他也应当继续进取益州,一鼓作气消灭刘备这个隐患才对。但奇怪的是,曹操进取汉中之后,非但没有进取益州,反而直接返回北方。那么此时的曹操,究竟有什么顾虑呢?
一、曹魏内部隐忧的可能性
据《三国志·法正传》记载: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说刘备攻汉中,并一语点破曹操仓促而回的真相:“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奇怪的是,益州与邺城隔绝千里,蜀地应当没法接收到曹操腹地的消息。那么法正是如何得知曹操内部不稳定呢?



显然,这只是法正的猜测。但不得不说,法正还真的蒙对了。在曹操返回北方的这两年(即215—217)内,尽管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曹魏内部出现过叛乱的例子,但从曹操的政治举动中,可得出一个结论:曹魏集团内部,是有着不和谐的声音的。
纵观曹操的权力之路,笔者也发现一个规律:曹操的政治地位每次得到提升时,曹魏集团内部总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对此,曹操的办法是“杀鸡儆猴”。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初定北方,为汉丞相,大儒孔融满门被诛。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平定关中,进爵魏公,谋士荀彧忧愤自尽。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取得汉中,进封魏王,名士崔琰下狱而死。
显而易见,曹操在攻取汉中之后,要按照以往惯例得到再次升迁。但曹魏内部,同样再次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因此曹操仓促返回邺城,便是为了再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或许曹操想的是,等他再次出兵将益州平定后,自己便可以打算称帝了。
另外,不仅是曹魏腹地可能有问题出现,曹操的另一大外患——江东孙权,也在蠢蠢欲动。早在曹操进攻汉中之时,孙权也趁势发动了第二次合肥之战。尽管张辽在逍遥津一役中表现出色,但曹操仍旧不放心,因为孙权依旧有卷土重来的可能性。故而曹操在返回北方之后,也曾亲自到过合肥,并留下夏侯惇领二十六军亲自驻扎。由此可见,曹操对江东颇有防范意识。
二、曹操进取益州上的劣势
上文探讨的问题,皆是从客观角度出发。因而不妨再从主观原因考虑,曹操当时倘若进攻益州,会遇到哪些严重阻碍?依笔者观点,曹操放弃进攻益州,可从三点现实原因考虑:
其一,降卒问题。曹操平定张鲁时,曾遇到颇多阻力。据《资治通鉴》记载:“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馀里。”听闻曹操来袭,张鲁原打算投降,但他的弟弟却表示反对。张卫战败之后,其谋士阎圃也劝说他退守巴中。



从张卫、阎圃两人表态来看,汉中内部有不少人是反对曹操统治的。因此不排除一个可能,曹操在进攻益州时,会有汉中降卒趁机作乱。倘若如此,曹操又当如何?
其二,战术问题。纵观曹操一生作战,他最喜欢用的战术是闪击战。官渡之战前夕,曹操进攻徐州,不过三月左右;南下荆州,也是轻装前行,只有半年光景;征讨孙权,前后不到七个月。



这些例子都表明:曹操不擅长持久战,或是他不喜欢持久战。这也是他与刘备在汉中相持一年多,最终决定放弃的一个次要原因。而曹操进攻张鲁时,却花费将近一年时间。倘若他再进去益州,则又是一场持久性战役。
其三,兵种问题。曹操喜欢闪击战,得益于他麾下的强大骑兵。在曹魏骑兵之中,既有凉并军事集团(指董卓与吕布)的残余力量,也有辽东、乌桓等地的“天下名骑”,还有曹纯虎豹骑这样的“天下骁锐”。由此可见,曹操能迅速平定中原各地了,离不开这些骑兵的强大机动性与杀伤力。
但曹操若进取益州,他手中的王牌骑兵,则将会失去用武之地。众所周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益州地势险要,步兵在蜀道行军,都颇费功夫,更别提战马了。君不见,当年界桥一战,公孙瓒麾下的三千白马义从,便是在地势上吃了大亏,从而烟消云散。
三、试探不得当即退兵



尽管主观、客观原因都在向曹操表明,此时不适合进攻益州,但他还是小做了一次试探。据《资治通鉴》记载:“居七日,蜀降者说‘蜀中一日数十惊,守将虽斩之而不能安也。’操问晔曰:‘今尚可击不?’晔曰:‘今已小定,未可击也。’”
可以看到,曹操依旧存有侥幸心理,希望蜀地动荡,自己能趁机进攻。为试探刘备实力,曹操还令张颌进军巴西。只可惜,张飞据险而守,从容击败张颌。换个角度来看,倘若张颌当时没有被击退,说不定曹操也会冒险一次。到时鹿死谁手?倒是不可而知。

夺得汉中的曹操,不趁势进取益州是有哪样的顾虑?

8. 曹操平定汉中后兵精粮足,为何他不趁机进攻蜀地?

汉中只算是巴蜀门户的所在,但并不意味着拿下汉中就必然可以拿下蜀地。汉中的地理位置意义在于谁获得了就可以获得一个进攻对方的桥头堡,所以在三国中,围绕定军山敌我双方都非常重视。不过,即便是占据了汉中也会面临极大的后勤压力,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点想必诸葛孔明是最有苦难说的一人。

蜀国六出祁山,最后无功而返,很大的原因便是出于粮草压力,补给不足,所以获得汉中对于蜀国就至关重要。同理,曹操也是如此,赤壁大战后,曹魏政权一直在休养生息,期待有机会能够攻入巴蜀,遏制长江上游,以便来日平灭东吴。但是针对蜀国的问题,魏国同样也拥有,李白有诗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见并非虚言。


即使是魏军几十万大军全力进攻,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也是没有办法快速通过险峻的崇山峻岭的。何况在当时的条件下,人们是要一座座关城扫过去,还要被迫变成长蛇阵走栈道。这样的地理环境只要蜀军有几千军马就可以将魏军堵死在山道上,若是贸然进攻还怕会有全军覆没的可能性,实为智者所不取的下策。


因此三国演义里特意描绘了一段张松献图的重要性正是为此。只不过,曹操恰好也是一个军政好手,他放弃了直接进攻,通过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速度来消耗蜀国的国力,寄希望于自己或后代未来等到良机,用现代人的经济战观念来困死偏安巴蜀的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