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

2024-05-04 08:08

1.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分别是什么?第一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7月二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代表齐聚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商讨战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架构。这次会议决定成立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前身)两大国际机构,建立以黄金为基础、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也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阶段: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但SDR的诞生并不能解决美元的“特里芬难题”,1971年美国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1973年主要国家货币与美元脱钩,转向浮动汇率制度,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第三阶段: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初露端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在全球迅速蔓延,再次凸显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国际社会要求改革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危机之后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上升,也要求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享有更多话语权,国际货币体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什么是货币?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4、购买力的暂栖处;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货币从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商品,包含价值量,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

国际货币体系三个阶段

2. 货币制度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货币制度的演变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准则和规范。主要内容有:确定货币和辅币的材料;确定货币的单位;规定货币的流通程序和流通办法;确定发行准备和货币的对外关系。 

本位货币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在支付上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即在商品劳务的交易支付中和在债务的清偿上,债权人不得拒绝接受。 

辅币是本位货币的等分,在使用上有限法偿,即超过一定数量,债权人可以拒绝接受。 

货币制度演变可以分为以下过程: 

1.4.1 银本位制 

银本位制的主要内容是白银作为货币材料。银铸币为本位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国际间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入。流通中的纸币可以与银币自由兑换。 

1.4.2 金银两本位制 

18 世纪 40 年代由于世界白银产量的增加,使白银价格不断下跌。由于白银价格不稳定,白银作为货币不利于货币流通的稳定和国际收付。削弱了白银作为货币的能力。因此许多国家逐步过渡到了金银两本位制。 

金银两本位制的内容是:金银两种金属均为币材,以金银铸币为本位货币。金银货币具无限法偿能力。金银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金银和金银铸币在国际间能自由输出入。纸币和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金银币。 

典型的金银两本位制下,金银币之间的比价完全由金银的市场价格来决定。这种本位制也称为平行本位制。金银比价由于缺乏稳定性,后来由政府规定金币和银币的比价两本位制称为“复本位制”。进一步削弱的两本位制称为“跛行本位制”。 

平行本位制下金银币可以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复本位制下由于白银市场价格下跌,而由政府规定的银币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在市场上的价值,套利的结果使银币充斥流通。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挥作用,最终使银币的铸造受到限制。但金币仍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 . 

金银两本位制有以下优点:( 1 )币材充足,能够满足流通需要。 (2) 复本位制下 , 金银比价由政府规定 , 能够反过来影响金银的市场价格 , 有利于金银币值的稳定。 (3) 便于交易,人们可以根据交易额的大小选择金币或者银币进行支付。 

1.4.3 金本位制 

(一)金本位制概述 

第一,典型的金本位制的产生从货币制度演变的角度而言,是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发生作用,同时也与 19 世纪以后黄金产量的增加使币材增加有关。 金本位制的最典型的特点是:规定金铸币为本位货币,黄金可以自由铸造和自由熔化。流通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由于黄金的价值相对比较稳定,促进了各国商品经济合国际贸易的发展。黄金由于产量有限储备有限,不能够完全满足不断扩大的商品流通对流通手段的要求。金本位制盛行了一个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逐步开始受到削弱。 

第二,典型的金本位制受到削弱后,逐步实行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的铸造被停止,金币也不再流通,流通的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纸币的发行以金块作为准备。 

货币的价值与黄金保持等值的关系。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不能兑换金币,但可以兑换为金块。黄金在国际间可以自由输出入,纸币可以与金块进行兑换,但不再是自由兑换,规定的兑换限额较大。因而这种制度也被称为“富人本位制”。 

第三,金汇兑本位制。其主要特点与金块本位制大体相同。但人们持有的其他货币在国内不能兑换黄金,而只能兑换与黄金有联系的外币。这种制度的实质是把本国的黄金存于国外的银行,换取国外的货币。用国外的货币作为本国的纸币的发行准备金。国内居民可以购买外汇,并在理论上可以把外汇拿到国外去换取黄金。这种制度也被称为“虚金本位制”。 

(二)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危机动摇了金本位制的基础,金币的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和自由兑换受到了削弱,使这种货币制度难以继续。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黄金既是货币又是商品,作为货币要求价值稳定,作为商品它的价值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不可能稳定,因此它不是理想的货币。 

其次,黄金作为货币并不能保证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实现均衡,由于黄金流入或者流出会影响到各国货币供给量,黄金的流入流出不能实现自动的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给量难以与黄金的储备保持适当的比率。 

再次,金本位制下,要求各国货币之间的比价要用所含的黄金量作基础来确定。由于各国政府为了刺激或抑制经济的扩张或紧缩,对货币量进行调节,要求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因此以货币的黄金含量为基础的固定汇率制度难以维持。 

1.4.4 纸币本位制 

纸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本位货币使用纸币而不与黄金发生任何联系的一种货币制度。它的主要特点:( 1 ),纸币的发行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其发行量完全取决于实现货币政策的需要;( 2 ),纸币的价值决定于它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与发行量成反比,与商品供应量成正比;( 3 ),纸币的流通完全决定于纸币发行者的信用;( 4 ),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强制接受性。 

纸币流通条件下,保证币值的稳定是货币制度的核心,必须要以社会公众提供给中央银行分配的资源或资产作为稳定币值的基础。我国人民币制度是一种纸币本位制。它的发行不与任何贵金属挂钩,也不依附于任何一国的货币,是一种独立的货币。

3. 货币制度经历了哪几种主要形态

自货币制度形成以后,大体上经历了金属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纸币制度。具体来说就是:1、银本位制2、金银复本位制3、金本位制4、纸币本位制扩展资料:货币的类型分成: 1、实物货币 (1)非金属实物货币,即商品货币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商品做过货币。在古代欧洲的雅利安民族,在古波斯、印度、意大利等地,都有用牛、羊作为货币的记载。中国最早的货币是贝,那是在公元两千年前,至今汉字很多与财富有关的字,其偏旁都是“贝”,如货、财、贸、贱、贷、贫等。这种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币,称为实物货币。开始,许多实物货币存在着缺点,例如笨重、携带运送不便、不能分割、质地不一、易腐烂遭损失等,很难作为理想的交换媒介、价值的尺度和贮藏的手段。 (2)金属货币,早期为称量货币,后金属铸币 人们在长期的交换活动中,逐渐运用具有下述条件和特征的实物充当货币。它的优点在于:①普遍接受性;②价值稳定;③价值均质可分性;④轻便和易携带性。据此条件和特征,金属货币最为适宜。所以,在近代的货币史中,一国往往把贵金属定为法定货币,大致而论,有用铜、金、银作为本位币的,其中又以金为典型。缺点:大宗交易不易携带;多次使用易磨损,面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产量受资源和生产条件的限制,难以满足商品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 2、代用货币,早期为银行券 代用货币即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物,一般形态是纸制的凭证,故称纸币。这种纸制的代用货币之所以能在市面流通,被人们所普遍接受,是因为它们都有十足的金银等贵金属作为保证,可以自由地用纸币向发行机构兑换成实物货币,如金、银等。可兑换的银行券是它的典型代表。银行券首先出现于欧洲,发行银行券的银行保证随时接面额兑付金币。 代用货币较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点:①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为低;②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磨损和有意削割;③易于携带和保管,克服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记价和支付简便准确。当然,代用货币也有缺陷,如易伪造和损坏等,但较之实物货币有明显的优越之处,所以它在近代货币史上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货币被历史所遗弃,主要是因为以黄金作为保证和准备,跟不上日益扩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通常在这一过程中对代用货币进行改良变革,由原来的全额准备方式,即有十足的贵金属作为发行纸币的准备,变为部分准备方式,但仍因满足不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需要,最后纸币和黄金脱钩。纸币的发行彻底从制度上、名义上摆脱黄金的束缚,是从197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黄金非货币化开始。 3、信用货币 (1)含义: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信用流通工具。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它是货币形式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直接后果。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引起经济的恐慌和金融混乱,迫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脱离金本位和银本位,国家所发行的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因此,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当今世界各国几乎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2)特点:信用货币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从理论上说,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须有两个条件:一是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是人们对此货币抱有信心。 央行发行,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能力; 不与金属保持等价关系; 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并通过银行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至关重要; 流通的货币包括现金和存款。

货币制度经历了哪几种主要形态

4. 货币制度经历了哪几种主要形态

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纸币本位制4种主要制度形态。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和货币流通的组织管理作出规定而形成的制度。一个完善的货币体系可以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证货币的正常运行。 根据货币制度范围的不同,货币制度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地区货币制度;根据货币的不同特征,货币体系分为金属货币体系和未兑现信用货币体系。 货币制度是国家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规则、结构和组织制度的总称。货币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发展,并在近代形成了一个相对规范的制度。拓展资料:一、 货币制度又称货币制度,是政府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典型的货币体系包括货币材料和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货币体系也指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二、 为了解决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中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等国际货币问题的需要,各国都在关注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货币兑换和汇率制定、国际收支调整、国际结算体系、国际储备体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金融市场等,一套系统的原则、法规、方法和制度自发地或通过在国际背景下的谈判和调整形成国际货币体系。最初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为适应国际经济关系的需要和各国国内货币体系的现实而自发形成的。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它逐渐解体,分裂成几个货币集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美元地位的削弱,逐渐解体。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建立新的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

5.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

法律分析: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2.汇率制度的安排 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指国际间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中对于国际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到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各国货币的兑换性、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结算制度、国际储备体系、国际货币关系及其他国际金融事务,在国际范围内自发地或通过政府间协商安排而确立的一整套系统的原则、办法、规章制度和机构。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四条 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简述国际货币制度

6. 国际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间货币关系的总和,它是指调节各国之间货币兑换、资金流动及债权债务关系清算所涉及的一整套国际性规则、安排、惯例和机构。国际货币体系对国际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行,乃至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国货币的汇率水平、国际收支等均不是一国所能单独决定的,而是各国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没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存在,各国经济政策就难以协调,各国货币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的平衡就很艰难,会严重影响各国正常的对外经济交往及国内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同时也会加剧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就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的需要,对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世界货币职能所确定的国际货币制度原则、采取的措施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各国货币比价即汇率的确定
2、各国货币的兑换性和对国际支付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对经常项目、资本金融项目管制与否的规定,国际结算原则的规定
3、国际收支的调节
4、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5、黄金外汇的流动与转移是否自由。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一、宗旨。协定第1条从六个方面阐明基金的宗旨:通过国际货币合作和汇兑的稳定与自由化,谋求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基金组织自成立以来一直是研究、协调和监督国际货币关系的世界性机构。二、职能与业务范围。职能之一是通过业务活动执行协定条款和监督协定的执行情况,保证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顺利运转;职能之二是利用它审批贷款和监督对贷款使用情况的权力,对中、小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施加影响。基金组织的主要业务是发放中期贷款。三、组织体制。基金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日常业务由执行董事会负责处理。

7. 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五个阶段。
相关介绍: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可以说除去信用货币、纸币和金属货币,其他担任过货币角色的各种商品,都可以称之为 “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货币之一。金属货币所以能在流通使用中逐渐取代了自然物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
3.纸币: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5.电子货币:
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或者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途径将银行中的余额转移,从而能够进行交易。

扩展资料
货币形式亦称“货币价值形式”。它是固定地由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来表现其他所有商品价值的价值形式,这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第四阶段,也是最高阶段。
与一般价值形式相比,它的进步在于原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不固定的,因时因地而异,每一交换区域都有几种不同的商品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8. 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1物物交换,其中物就是货币,没有一定衡量标准
2物物交换 以其中一个物为枢纽交换对象,比如以一头牛为单位,形成牛对其他所有商品的兑换率,但这个具有地域的局限性,且不是太方便
3商品货币出现 比如黄金,黄金自身价值等于其代表的价格
4纸币出现 纸币只表示价格 没有什么价值。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事,当你观察100元纸币,毛泽东头像的左右,可以发现两组“跪拜猫”,左右各三只